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越南创业故事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创业故事,既是讲述创业者的经历,也是告诉大家创业当中的技巧,经验和点子,让后来者学习和借鉴,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结合或者借鉴达到创业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越南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机遇前勇创业 一位广西青年在越南的创业故事

而立之年的陈勇,已是在越南打拼了十几年的“老江湖”,有过日进斗金的辉煌,倾家荡产的窘迫,离乡背井的心酸,也有力战群雄的胜利喜悦。苦辣酸甜的创业史,给陈勇积攒了人生的丰富经历,也为想闯荡东盟的人积攒了宝贵经验。

嗅到商机 白手起家创业

1994年,作为一名越语翻译,19岁的陈勇开始频繁前往越南。几年后,当他随南宁一家广告公司到越南开拓市场时,诱人的商机令他怦然心动。

当时国内广告喷绘才30多元/平方米,越南当地因为一台彩色喷绘机都没有,喷绘价平均30多美元/平方米,最高达到了120美元/平方米,是中国的数十倍。昂贵的价格,只有可口可乐、三星手机等大品牌才敢涉足。于是,越南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画师,专为公司画广告牌,每平方米才5美元。

越南经济高速发展,广告业靠画师画广告并非长久之计。陈勇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发现,在河内,只有3家中国的广告公司分享着广告喷绘这块巨大的蛋糕,他坐不住了。2001年,他召集广告公司里几位志同道合的骨干,在河内另起炉灶开起了自己的广告制作公司,开始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艰苦打拼。

语言的优势,加上数年来在越南建立的人脉,陈勇很快接到了生意。

“第一单生意是三星手机的机场广告牌,200多平方米。”时隔多年,陈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公司掘到的第一桶金。当时彩色喷绘机只有进口货,一台价格达300多万元,这对于陈勇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于是,他从越南接活,回南宁加工。广告的电脑图片有几百兆,发不了邮件,必须刻在光盘上运到南宁。为赶时间,陈勇坐车带着光盘、小样、成品往返于河内南宁。这单广告,他赚了1万多元。

从此,陈勇成了河内到南宁大巴上的常客,有时一个星期得跑两三趟。后来,公司在凭祥请了人,专门负责从两国的大巴上接货出入关,做中转。

遭遇“内贼” 钱财洗劫一空

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从河内接活到南宁加工已经行不通了,陈勇便将南宁的房产做抵押,租了一台国产的喷绘机到越南,准备大干一场。不想噩运正向他悄悄袭来。

在越南,成立单纯的外国贸易公司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很多外国公司选择以越南人的名义成立公司的方式来操作,这时越南人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初涉商海的陈勇也跟着走了这步险棋,当初公司便是以一名相识多年的越南员工的名义建立的。公司的财务、采购全是这名员工的亲戚,他们悄悄地转移财产,把陈勇架空了。当价值40万元的喷绘机及一批10万元的写真机运到越南时,报关的手续也全用的是这名越南员工的名义。可是,货物一到越南,这名员工便翻脸,把货全侵吞了。

陈勇不仅在越南辛苦打拼的血汗钱打了水漂,还背上了一堆债务,南宁的房子也面临着易主的危险。

良好口碑 成就事业顶峰

沉入事业低谷的陈勇并没有消沉,开始研究越南的法规,想方设法把损失降到最小。后来,他承担责任、不服输的劲头在越南广告界树起了好的口碑,还结下了不少患难之交。

当时,中国有不少厂家开始生产喷绘机,价格仅是国外的1/10。一次,一位越南客户想购买喷绘机,让陈勇帮牵线搭桥。他联系到温州一个厂家,没想到一台机器,让他赚了六七万元。

2003年,这笔钱成了他新公司的启动资金。他也迅速转行,由广告制作转为经销广告设备及耗材。通过一番努力,他成为了国内多家喷绘机、写真机厂家在越南的总代理,不久便在西贡和海防建了分公司。2004~2006年,公司生意处于顶峰状态,最多一年卖了100多台喷绘机,几乎是日进斗金。

公司红火的生意,也让越南商人看到了致富的捷径。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进货,一夜之间,冒出了十几家公司出售和陈勇公司同品牌的喷绘机,并利用本地人的关系网,以便宜几千元、甚至一二万元的价格抢生意。

一开始,陈勇的公司受到了很大冲击。可渐渐地,客户发现,没有代理权,越南公司卖的机器没有售后服务,相应的零配件也没有。机器维修、保养时,客户得自己到中国找厂家,花的钱更多。客户纷纷回头找陈勇,公司再度顾客盈门。

一年后,越南十几家同行只有两家幸存下来。

青黄不接 老板成“消防员”

公司开了两年后,陈勇与相爱8年的女友在南宁成了家。与他共同到越南打拼的中国员工也纷纷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加上思乡心切,渐渐失去了斗志,陆续回国了。老员工大多是技术成熟的售后服务人员,他们的离开,一度令公司的售后服务青黄不接。

接手的新员工初来乍到,有的语言不通,有的技术不到位,让公司接到的投诉增多。一次,一位客户机器出故障,需上门维修,客户所在地离公司有200多公里路,新员工坐班车、渡轮,颠簸了一天才赶到客户所在的乡镇。第二天上门维修时,折腾了七八个小时也没弄好,到了晚餐时,被客户轰出门外。还有一位员工去保养机器时,因为语言沟通不畅,操作时把主板给烧了,客户怪员工不熟业务,员工说是客户违规操作。结果公司赔了一台新机器。

“我就像一个消防队员,在3个分公司来回‘灭火’。这边事情还没处理完,那边又出事了。”那段时间,陈勇辗转于公司与客户间协调,最长时间有7个月没回家。一次,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争取到越南出差的机会,他正巧赶着去“灭火”,夫妻俩擦肩而过。

重回南宁 “越南通”成“顾问”

在越南打拼多年,陈勇感触最深的便是越南的慢节奏,曾让风风火火的他,啼笑皆非。

出门在外,陈勇总希望早点谈完生意,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可越南客户总是不急不慢,先喝咖啡聊天,好半天才切入正题。逢年过节,越南人都处于节日状态,不办公、不谈生意。

而越南员工特别顾家,即使是公司忙得火烧眉毛了,给双倍工资员工也不肯加班,一到下班,人全走光了。即使是跟随他多年的铁杆员工也不例外。

每到这时,长年在越南的陈勇也非常想家。夜深人静时,想到年迈的父母、操劳的妻子、年幼的女儿,他都特别揪心,充满愧疚。2009年,当公司有了稳定的客户群,营运驶入正轨,他也与几位共同奋战的越南员工成了莫逆之交,于是将公司交由他们打理。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南宁,作为供货商,定期向越南发货。

在越南经历的苦辣酸甜,把陈勇打磨成了“越南通”。近几年,中越经济往来活跃,常有想往越南投资的朋友找到他,打听越南的行情,甚至邀他陪同考察越南市场,他都欣然前往。但大部分时间,他都留在南宁,模范地履行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

一段中越跨国姻缘 一个励志创业故事

这是一个跨国爱情故事,也是一个励志的创业故事。

今年30岁的茶楣是典型的越南美女,她常常想,如果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她也许不会遇到自己的爱情,如果不是这场跨国恋情,她也许不会在中国踏上创业的道路,一路走来尽管有辛酸。

但她庆幸上天的安排,用她的话说,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缘分”。

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因为武术让他们结缘

出生于越南中医世家,大学毕业后,茶楣顺理成章地进入越南中央传统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在外人看来体面艳羡的工作,茶楣却并不满足,从小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对金庸武侠小说着迷的她,于2010年的3月份来到了吉林大学读硕士研究生,而这次中国求学也让她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2011年,我参加了吉林省举办的外国人汉语大赛,其中有一个才艺表演,我选择了武术。”茶楣回忆道,当时担任学校武术协会会长,同样对武术痴迷的校友丁韶鹏是他的搭档,协助她完成武术表演,也正因为这次机缘巧合,丁韶鹏成为她人生中的伴侣。

时间如飞梭般驶过,转眼到了2013年,茶楣已经读到了博士一年级,丁韶鹏则到了硕士毕业的时候,对于两人而言,到了一个选择的路口。“我学的行政管理,毕业后家里想让考公务员,父亲认为在我们国家体制下,作为公务人员是与外籍人员通婚不妥,没前途了,而茶楣的父母,则希望她学成后继续回到越南医院。”丁韶鹏说,面对现实的阻力,他们准备自己闯一闯,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

在写硕士论文时,丁韶鹏选择了天然橡胶的命题,对越南的天然橡胶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兴趣,而茶楣刚巧从就职于越南橡胶工业集团的堂姐处打听到一个商机,作为越南央企的越南橡胶工业集团,其旗下具有89年历史的寝具品牌将准备进驻中国市场。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作为越南人,橡胶资源丰富,从小就睡乳胶床垫的茶楣深知这种寝具的天然舒适和生态健康,而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睡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乳胶寝具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于是,他们为了爱情和青春准备试一试,在前期考察市场过程中,学校的两位挚友,刘建超和郭杰和他们一起组成了初期的创业团队。

用心和行动打动越南央企,四次谈判拿下品牌运营商

一方是越南的国有大企业,一方是四个还未毕业的学生,谈判桌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全面考察过中国的乳胶寝具市场之后,茶楣自己代表这个年轻的团队来到了越南,尽管有堂姐的引荐,首次谈判茶楣却并没有得到什么“面子”,对方很不看好地拒绝了他们。

但他们并没就此放弃,在第二次见面时,对方对他们的态度有所改观。同年,广西南宁举办东盟博览会现场,越南橡胶工业集团参展,茶楣和丁韶鹏受邀去现场帮忙,现场两人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认真详细地介绍产品,吸引众多参会者围观,本来准备5天销售的货,两天时间全部销售一空,两人对工作的的用心和真诚也打动了越南橡胶工业集团的负责人。

“这两个年轻人确实不错。”在会议结束后的饭局上,越南橡胶工业集团一位副总给出这样的评价。最终,经过前后四次谈判,茶楣和朋友们拿下了越南橡胶工业集团该品牌的中国总代理。

2013年9月26日,四个曾经的大学同学合伙在烟台注册成立了烟台某家居有限公司。在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上,越南橡胶工业集团是这样定义这个创业公司的——“中国品牌运营商”,一个越南央企在中国的品牌打造,交给了这几个年轻人。

创业之初曾有过迷茫,一天最忙要跑6栋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2014年5月份,这个创业公司在烟台开了第一家店铺,销售越南成品进口的乳胶床垫、枕头,但没有任何经验的他们,随后便陷入了一种困境。

“店虽然开起来,但在接触客户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交谈,不知道该怎么销售。”茶楣说,作为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她更深切地体会到创业之初的百事皆艰。当时的茶楣还在吉林大读学医学博士,只能挤时间长春、烟台两地跑,店铺的具体经营则由丁韶鹏和合伙人刘建超一起打理。

由于开始没有客户,也为了更接地气,丁韶鹏和茶楣等人选择了最笨也最踏实的“地推”营销。他们放下高学历的身段,印刷了很多宣传单,背着书包跑小区,一户户地敲门推销,“被赶出来,被拒绝是常事,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跑六栋楼。”丁韶鹏称,开业4个月,他们终于卖出了2万多元的货,算是开了张,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客户,“是天越湾小区的,她家宠物狗的名字我都记得。”

由于人手紧缺,丁韶鹏还将远在宁夏的父母请了过来,帮着看店,“创业之初,面对没有销量,确实有一段时间很迷茫,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既然选择了就得脚踏实地。”丁韶鹏说,经过调整他很快摆正了心态,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管忙碌,但不觉得累,“这也许是一种信念,但对于创业者来说,感觉必不可少。”

用医学知识量身做床垫,客户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经过努力和摸索,茶楣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好,客户群也越来越多。2014年9月,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上线两年以来好评率保持高于同行业70%以上,这样的成绩在全网都非常少见;2015年9月,上线京东;2016年上半年,实体店铺凭借品效高、服务好,获得年度最高荣誉“神铺” ;2015年全年,全公司销售额仅有120多万元;但在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50万元;而在今年9月份,龙口加盟店试营业;2017年则准备在全国招商。

作为中医世家,茶楣则把医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服务客户中来。在她的笔记本上,详细的记录着每个客户及其家人的身高、体重、睡眠偏好、是否有颈椎病、腰椎情况等详细信息,以便她能帮助客户选择更适合的乳胶床垫。

“根据客户信息和医学知识,会算出一个合适的乳胶床垫指标,然后发给越南工厂进行生产。”茶楣说,比如瘦人要选择稍软点的床垫,胖人则选择稍硬些的床垫,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适合硬些的床垫,但却又不能像木板那么硬,必须要适中才行。

让茶楣感动的是,一位客户购买床垫后还专程送来锦旗表达感谢。“这位客户是给老人买的,老人经常失眠,睡眠质量很不好。”茶楣说,根据老人的情况,她帮着挑选了一床乳胶床垫,后来老人的睡眠质量改善很多。在利用医学知识服务帮助客户选购床垫的同时,茶楣还帮助一些客户及时发现了颈椎、腰椎的毛病。一路走来,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团队的努力和汗水。目前,这个创业团队有9人,可谓个个是学霸,有两个博士,两个硕士,一个软件工程师,在经营中,团队也有自己的特点。

“团队非常重视效率,能不开会就不开会,做事是首位。”丁韶鹏说,每天团队人员都要写工作日志,但只需要总结出做的每一件事和做这件事情所用的时间,这样才能让每一位成员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高效的。

茶楣说,自己创业的事情,父母之前完全不知情,“就在前段时间,他们专门来到中国,想把我带回越南,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我和几个年轻人在创业,而且现在干得还不错,才放心的走了。”茶楣说,她最近正准备拍婚纱照,希望拍出金庸小说中的侠骨柔情风格,她很喜欢烟台这座城市。

中国老板自述:我在越南开药厂

胡欣对他的越南员工赞赏有加。他认为聘用越南员工不仅成本很低,而且越南人特别吃苦耐劳,重视人情。他给财新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公司加工药材的粉碎机刀片意外弹了出来,导致一名越南工人下颌骨骨折,当时胡欣非常着急,把受伤的工人送到医院支付了医药费、留了营养补贴以后,他告诉这名越南工人,“尽管休息,等身体好了再来上班,工资会照发。”让胡欣没有想到的是,这名工人一个星期之后就回去上班了,而且还十分愧疚地道歉,因为自己受伤没能来公司上班。胡欣说,越南人十分珍惜他们的工作机会。

虽然在越南创建药厂的过程并不容易,但胡欣和当地人以及当地政府的关系都处得很好,在5月7日接到警方“可能爆发游行”的通知后,胡欣原本不想回国,他说想留下来看看事态到底会怎么演变。不过后来胡欣还是因为一些私事回了国。

随后在越南各地爆发的反华游行以及“打砸抢烧”事件,是胡欣没有料到的。从2009年到越南发展以来,胡欣曾在越南经历过多次因为中越南海领土争议而引发的反华事件,但这一次无疑是最严重的。

胡欣告诉财新记者,这次反华游行带给中资企业的最大冲击不在资本层面,而是市场受限。因为越南企业的主市场是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东盟国家,“我很担心未来产品销售是否会遭遇贸易壁垒,因为如果两国之间有协议,很多产品可以免去关税,一旦在关税上没有优势,将大幅度拉高我们产品的价格。”胡欣称,除了关税上的压力,他心里更没底的是,到底未来产品能否通关。当然,胡欣也担心未来再发生类似暴力事件,他的工厂也难免出现被“打砸抢烧”的可能,到时候就真的血本无归了。

胡欣给财新记者讲了他在越南的创业故事以及他对越南市场的一些观察,以下是他的自述。

在越南开药厂执行世卫标准

2009年,我以云南云河药业国际部经理的身份到越南扩展市场,想做一些中成药生意。当时我的大学同学阮文孝在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越南工厂工作,我想他可以给我当翻译。

第一次到越南河内,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越南的首都,越南河内的房子特别杂乱,没有规划、街道也是歪的,不像北京的道路是东西向、南北向,你想开汽车过去是很困难的事情。越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大城中村”,而且越南的摩托车特别多,随处可见,这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随后在与越南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沟通中不用第二人称“你”,长幼尊卑很分明,比你大的是姐姐哥哥,比你小的是弟弟妹妹,年纪大的是爷爷奶奶,人与人之间只能用这些称呼来代替第二人称。可以说,越南人十分懂礼貌,传统文化也保留得很好。

我和阮文孝一起调查越南药品市场,惊喜地发现越南有国内十分稀少的血竭(一种中药材),这个原料来自百年以上的龙血树的树脂,药效很好,国内已经不准开采。阮文孝当时是美的越南北区的大区经理,在找到血竭后,他决定辞职跟我一起做药材生意。

2009年,由于龙血树皮的供应商不诚信,我们被坑了,赔了一百多万;第二年我们开始考虑建一个加工厂,直接从龙血竭树皮上提取血竭更省运费,因为运原料回国太麻烦了,边境贸易还面临着不少不稳定因素。但当时我们积蓄已经不多了,又不愿意开个作坊式的工厂,就暂时耽搁了下来。

2011年,我们的生意开始越做越顺,不仅可以供应给我的东家云南云河药业,还可以卖给其他公司。但2011年越南也因为南海领土争议闹得很厉害,我们赚了钱之后胆子越来越小,担心一旦中越两国矛盾升级,所有贸易路线就会全部中断,想想还是别开工厂了。

2012年,我们的事业发展得更好了,开始正式着手开工厂的事情。真正去注册药厂时才发现,在越南办一个公司比在中国难多了,特别是医药等特种行业。

越南对医药企业的管控远远严于中国,其全境不超过一百家医药企业。在越南申办药企的条件十分苛刻,每个医药公司必须有一个执业药师,而且指定必须是越南河内药大学毕业的执业药师。一般从该大学毕业后,要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能去考执业药师。

和国内的大学本科属于普及教育不同,越南的大学是精英教育,学校资源很少。越南约有9000多万人口,而从越南河内药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约为200到300人,且这些学生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剩下来我们可以招聘的人才已经很少,再加上5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且考题是法国出的,执行欧盟标准,当时我找执业药师就差点找吐掉了。

越南在医药方面没有本国的标准,只好执行外国标准,后来我们建厂办证过程中经历的各种考核,都遵循的是WHO标准(世卫标准)。当时我们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规模化的仓库,因为河内的房子没有规划,这让我们很是郁闷。

越南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在越南办工厂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就是劳动力成本很低。对于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是其第一成本,中国工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其工资最低为两三千元,我们在越南,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工资在一千元左右;越南劳动法没有规定不许工作12小时,我们的工厂施行的是12小时工作制,工人的工资为1500元左右。

越南工人很勤劳,而且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也会去做;越南人还很重人情,比如我们效益好了,会请他们喝酒吃饭,他们会觉得老板很看得起我,工作会更卖力。

一些工业设备则很贵,因为越南本国不生产,很多需要进口。比如钢铁材料、工业设备、管道等,不过这些都是一次性消费。其他方面,比如工业原料,越南就比国内便宜很多,酒精、煤炭、水等,也比国内便宜;而且环保评级越南的规定也很少,很多生产光电产品的企业,排污导致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不过,越南适合生产企业发展,不适合高科技企业,因为越南的科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另外,在越南搞建设或者开工厂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做贸易也会很受限制。所以未来我们可能会把营销中心搬到香港去。

越南的北部和南部商业环境差别很大。南越是比较开放的特区的感觉,北越则国企、公家单位观念比较深。越南政府对南越的政策放得比较开,这样做确实能带动整个越南的经济。而我们选择河内(属于北越),一大好处就是比较安全,因为是首都,治安好,控制得不错。

越南的政策不太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很多领域民营企业不敢介入;同时,越南也没有纯外资的企业,外资进入越南必须与当地企业合资。另外,越南的税收政策表面上看税率定得很高,但是他们却很难收到税,其税源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常常通过做假账或者给税务一些好处蒙混过关。

在越南做生意,要应付很多不同部门的官员。过节的时候各个部门都要“礼到”,否则他们就会来找茬。我们一个朋友的家人在越南工商部门当领导,很多事情她也帮不上忙,就提醒我们说如果哪个单位要找茬,都会提前发公文,如果没有公文可以不接待。后来我们就跟人家要公文,现在遇到的骚扰就少多了。

这次反华游行让我们很被动,很多国内的客户和我们终止了合同,他们变得很谨慎。我觉得中资企业受到的最大冲击不在资本层面,而是市场。因为越南产品的主市场是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东盟国家,未来越南制造或将很难进入这些市场。


越南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