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五年级教案下载

绿水青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什么才算好的五年级教案下载?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五年级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学习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VCD《烛光里的妈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如,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二)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

1.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七、作业超市,注重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板书设计:

18__慈母情深

瘦弱的脊背

疲惫的眼神塞在大声说

龟裂的手指

贫寒.辛苦毅然让我买书

感激爱.表达爱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活动准备:

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季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二、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配乐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4、了解古诗结构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三、分句理解古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秋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了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四、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幼儿念。

3、作画。

五、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1、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3

【】

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导语:

是呀!爱花的民族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请快速浏览全文,用“”画出相关的答案。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当学生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ǐ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⑵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

(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⑶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⑷补充材料:

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

【】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并能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在学校里学会关心老师和同学,在家里,能够多替爸爸妈妈想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约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准备:

卡纸、彩笔。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美味蛋糕店”的师傅招收学员时考了这样一道题目:请你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块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较均匀。今天老师也想拿这道题目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们能被选上。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引导发现,明确概念。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表示出这张卡纸的8/24,想一想怎样做?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说)

师:从上面这些学生的发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生通过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找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8/24=4/12=2/6=1/3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有选择地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

(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

(2)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师:说得非常准确,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作约分。

师: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师肯定: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

引生答出: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所以不能“再约分了”。

总结并揭示: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

生:(举例说明)。

2.探索约分的方法。

请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分的过程。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3.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切出一个蛋糕的8/24,其实也就是切出这块蛋糕的1/3,这样也就顺利地完成了题目要求!

三、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教材第48页“练一练”。

(1)学生试做。(2)集体交流。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交流中解决,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对分数进行约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

2.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的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把2430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1)学生先尝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630÷6=45

(2)教师:怎样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

约分时还可以怎样写呢?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5页的例4。试着自己写一写。学生汇报约分的写法,教师板书。

2.教师: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后汇报: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教师指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强调约分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最简分数和怎样约分。在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必须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设计】

约分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2430=24÷630÷6=45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约分,它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与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密切相关。在本课教学中,我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比较计算结果的过程中认识最简分数,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判断、比较、归纳等方式,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教学过程:

(一)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2、学习“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三、信赖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四)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五)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珍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才)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2)“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的词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没画下来的同学快快批画积累下来。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方式)也变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飞出去呢?

自由读,指名读。

(3)“喝茶水”: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下吗?[出示文字片]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指名回答。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怕人的鸟)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

(4)“啄笔尖”: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5)“肩头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出示资料:冯骥才先生的话:“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间。”)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不矛盾吗?你有什么感受吗?(冯骥才将呵护小鸟看得比写作更重要)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三)回读第1—6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默读1—6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1)“它们就像躲进深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2)“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3)“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赖)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教学反思

课文《珍珠鸟》是篇略读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据本文的特点,我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走进本文,抓住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教学时,我主要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通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和照料珍珠鸟的;

3.珍珠鸟是怎样在作者的照料和呵护下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

4.引导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5.扩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仅人与鸟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本节课存在的亮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得主体,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边放音乐边朗读,让学生发挥想象,幻想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小鸟,其中就有珍珠鸟,再出示珍珠鸟图片。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根据本文是略读课文的特点,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呵护、照料珍珠鸟以及珍珠鸟怎样与作者一步步亲近的。学生在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2.直奔中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结尾有个中心句,而且课文内容是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心句展开,先让学生理解文中重视谁对谁的信赖,小鸟为什么会这么信赖作者,怎样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弄懂这些问题后,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意思,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3.以文为本,重视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导学生扩展延伸: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与鸟之间需要信赖吗?他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白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对,才能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7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Recycle1第一课时,重点

在于复习前三个单元所学语言知识,并要求能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去。

学情分析

(我们开设英语课比较迟,所以,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学的是五年级的课本,主要是为了明年升七年级考试。)六年级的学生较活跃,具备一定的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在新单元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创设一定的语言交流的&39;环境,鼓励学生自然的交流。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分化已经形成并开始逐渐拉大,导致英语兴趣浓的学生越学越有劲头,而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越学越没劲。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逐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优生和学困生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复习1---3单元的语言和词汇,要求学生做到能听、会认,并在实际情景中准确表达。

(2)。复习1---3单元Let’slearn中的四会单词和Readandwrite中的四会句子,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听、说、读、写。

(3)。能听懂Listenandcircle的录音,并回答问题,会唱Let’schant的歌谣,能理解其含义。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前三个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际中去。

(2)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开拓思维,自觉学习并运用融合和扩展后的新世界语言知识。

3.情感目标

随着学生内容的扩展,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说话

写话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难点:复习1---3单元会话,并在情景中运用;能听懂Listenandcircle的录音,并回答问题,会唱Let’schant的歌谣,能理解其含义。

(2)难点:在实际的情景熟练运用这些句子。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

2.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

(二)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的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然后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把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

(二)再读课文,按以下段落要点划分结构段,并在小组议论。

1.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

2.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她。

3.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4.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

5.海力布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6.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三)再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一边读,一边画出要点,再组织答案,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补充,教师订正,小结。

1.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

2.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力布平时是怎样热心帮助人的?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说要怎样报答他?

龙王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样叮嘱他的?

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是怎样做的?

(四)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个体思考,全班交流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 在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潜心品读中感受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突破:

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明晰为了捐献飞机常香玉怎样克服重重困难的;第二步,抓住文中相关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探究,感受艺人的爱国情怀,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猜猜她是谁

(课件出示黄道婆、南丁格尔、常香玉的图片)

2.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捐”)

(2)常香玉捐飞机的动力是什么?(板书“爱国”)

二、自读课文,感受常香玉所为

1.教师谈话导入:是的,爱国情怀犹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常香玉就是在这种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做出了捐献飞机的壮举。那么常香玉是怎样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

2.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6—8自然段想一想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克服困难捐献飞机的? 试着给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3.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4.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拿积蓄、卖车房、送孩子、不特殊、劝别人)

三、精读课文,感受常香玉精神

1.导语:常香玉为了捐飞机做了这样五件事情,那么捐飞机困难大吗?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捐飞机所遇到的困难?(第五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法

(1)教师讲述:我们读书时,会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句、段,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把这些体会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就叫写批注。

(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中老师写的一些批注,引导学生给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写批注。

(3)用写批注的方法,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导语:写批注是特别好的读书方法,学会写批注就走进了读书的殿堂,我们现在就用写批注的读书方法开始下面的学习。

课件出示:在这些困难的克服中,最打动你心灵的是哪件事?默读相关语段,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受。

(4)学生按要求学习,练习写批注

(5)全班交流,抓住文中相关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探究,感受艺人的爱国情怀。

教师相机指导以下两句:

为了节省开支,常香玉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从不因为自己是社长和名角搞半点儿特殊。每场演出,常香玉都一丝不苟,扮相、表演都十分精彩传神。

母子连心哪!临走时,她看到几个年幼的孩子恋恋不舍的目光,眼圈不禁红了起来。但一想到就要进行的义演,她硬起心肠,头也不回地走了。

配乐情境引读:

导语1:常香玉为了不影响演出,把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全部送到保育院。此时常香玉的孩子才刚刚七岁,七岁的孩子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捐飞机,但她知道妈妈为了捐飞机,要离开他们,她问妈妈:“为什么你要捐飞机?为什么你要丢下我们?”看着孩子责备的目光,常香玉心如刀绞——(点名让一个学生读)

导语2常香玉第二个孩子只有五岁多,五岁的孩子不懂什么事,但她知道妈妈要走,她急了,一把抓住妈妈的衣襟,大声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喊:“妈妈,妈妈,不要走,我要妈妈!”看着孩子哭红的小脸,哭肿的双眼,常香玉心如刀绞——(男生读)

导语3:常香玉第三个孩子只有三岁,他看着两个姐姐一个劲地哭,一个劲地喊,吓坏了,也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抱,妈妈抱!”常香玉一把抱起孩子,心如刀绞——(女生读)

导语4:分别的时候到了,常香玉依依不舍地走出了保育院,三个孩子在后面追着、喊着, “妈妈、妈妈”的叫声传到常香玉的耳边,常香玉心如刀绞——(全班同学读)

导语5: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常香玉为了捐飞机,她毅然离开了孩子,因为她知道没有国哪有家!——(全班同学再读)

四、速读课文,了解观众反应

导语:常香玉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各地观众,那么观众有哪些感人的举动呢?请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九自然段,用简短的话概括观众的举动。

1.学生快速读文,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补充资料,认识捐飞机的重要意义。

五、撰写颁奖词

导语: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么就把你最想说的话献给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吧!

1.学生朗读最想说的话。

2.课件出示老师写的颁奖词,与同学交流。

您视艺术为生命,实践了“戏比天大”的诺言;您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诠释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内涵。您德艺双馨、高风亮节,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六、师生讨论,学习写法

导语:故事如此感人,感动了你,感动我,我们知道常香玉还做过许许多多爱国的事情,比如:在捐飞机之前她为祖国的农业事业捐过一辆拖拉机;捐飞机之后她有带领着剧社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慰问演出长达半年之久;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已七十五岁高龄的常香玉毅然加入到赈灾义演的行列;2003年非典肆虐,此时常香玉已身患癌症,可是她拿出一万元钱,捐献给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2004年6月1日,常香玉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她在遗嘱中还把自己仅有的几万元钱全部捐给了她的故乡巩县。常香玉一生做过太多爱国的事迹了,为什么作者选择捐飞机这件事?是怎样写的?为什么写观众的表现?(师生讨论,总结写法)

七、总结全文,受到教育

1.导语:从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那一片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呢?

2.课件出示图片,告诉学生爱国其实很简单,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3.结束语:同学们,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艺术家以她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那诚挚的爱。(课件出示常香玉照片)

示:爱国恒久远 精神永流传(学生诵读)

让我们记住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接过这面爱国大旗,勇往直前。板书

通过游戏的方式,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已学过的三个巾帼英杰的主要事迹,进入新一环节的学习。

围绕自学要求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学更加有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练习拟小标题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指导写批注这一读书方法时,采用了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具有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将方法用于实践。

通过析词析句体会情感

创设情境朗读可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连续五次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感情,激起了内心情感的共鸣,走进了常香玉的心田,领悟到其内心的情感,更深刻地认识到常香玉的爱国情怀。

观众反应在文章中是次要内容,要略讲,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

资料的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写颁奖词既弘扬了精神,又练习了写作,释放了文采。

师生同写颁奖词,一起交流,既起了一个示范作用,又深化了学生情感。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重视写法指导,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____国的人。

板书设计:

香玉剧社号

拿积蓄 劝别人

卖车房 不特殊

送孩子

爱国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1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young, old , funny, kind;strict

2、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 /she like? 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1、warm-up(热身)

(l) 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出示let’s 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

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 strong, tall, short, thin等旧词,然后结合图卡向学生呈现新词:youny,kind old,funny。可利用简笔画、单词卡片或实物图片等—一教授新词,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读。

(3)可播放单词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过一遍后跟读单词,逐步掌握正确的读音。

(4)根据以下信息请学生判断会话中描述的教师是 let’s learn配图中的哪一位: mr hu is the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he’s short and thin.完成前面铺垫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 let’s 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换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两位新教师,练习巩固所学新词。

(5)试着写单词。

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或在单词卡片背面仿写,达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新词的目的。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find out (找一找)

指导学生用所学新词和句型描述let’s find out部分几位教师的体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确的图片。完成这项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八张新词卡片继续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2)let’s sing (唱一唱)

放歌曲“my new teacher”的录音,学生跟唱,进一步在音乐节奏中感知新词。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本单元 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模仿let’s find out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展示不同教师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是教哪个科目的教师,然后用所学新词描述这些教师的外貌特征。

(3)让学生参照 let’s find out部分设计一些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可以参考以下语言: she is tall. 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young. we all like her. who’s she?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曲唱给家长或朋友听。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2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对话,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并按意群朗读对话。

2.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n do you(usually) …?”询问他人的作息时间并作答。

3.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新词“late”, “when”, “after”, “start”, “usually”, “Spain” , “eat dinner”的意思,并能正确发音。

重点:

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ndo you (usually) …?”询问他人的作息时间并作答。

难点

单词“usually”表示的频率及其用法;“at +时间点”表示“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

教具

五个动词短语的教学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Warm-up

1. 活动:快速抢答。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复习学过得动词短语。

2. One minute’s talk 。(两人一组快速地进行对话:)

When do youdo morning exercises?

I do morningexercises at....

二、Presentation

1. Let’s try.

(1)教师介绍听力任务。

(2)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给正确的图片打钩。

(3)教师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 Let’s talk.

(1)在课件上出示本部分的情境图并介绍情境图内容。

(2)播放A Let’stalk课文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画出生词,然后回答问题:Where is Pedro from?

(3) 通过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新词when, after,start, usually, late. (教师重读“usually”,提醒学生“usually”表示的频率及用法)

(4)在课件上出示新词,学生跟录音读。

(5)再次播放课文动画,学生跟着读。

(6)再次播放课文动画,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问题:

① When does Pedro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② When does Pedro go back to school after lunch?

③ When does Pedro usually eat dinner in Spain?

(7)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逐句仿读。(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三、Practice

1.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可挑学生上台表演对话。

2. Role-play.

(1)两人一组,一位学生扮演访问者,一位扮演出租车司机,示范读对话。

(2)学生同桌合作,根据图片提示,替换对话中的关键短语,编新对话,并尝试表演新对话。

(3)请两三对学生上台,戴上头饰,表演新对话。

(4)问答接龙: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组,A问B “When do you (usually) …?”,B回答后问C,C回答后问D。依次类推,循环进行问答练习。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提供参考词汇:get up, go to school, go to bed, have breakfast,have lunch, have dinner, have English class, have Chinese class…

3. Pairwork: 让学生列出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上各种课、回家、看电视、睡觉),同桌两人就彼此的时间表进行对话。

参考句型:When do you (usually)…? I(usually) … at … o’clock.

四、Summary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重点句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3、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4、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潜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潜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师问,平日里你都喜欢读什么书?丛书中尼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同学们必须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三、研读课文,了解资料;

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热爱书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以读为主,为的是让学生透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学生能够透过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在设计品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

1、自由阅读课文,解决课前预设的问题: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你是否做到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选取几段读给你的同位听听,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样读书的?从书中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状况,及时指导学生用“心”来说话。用心来朗读。再指名朗读。

3、从课文中找到“总而言之”“同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五、感情朗读,深化主题;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喜欢读书”的情绪。个人,小组间互读,评议。

六、谈感受:

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你就应怎样读书?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

(二)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快速阅读--思考活动

1、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

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

悬念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消遣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

2、请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三)诵读活动

1、男女生各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

2、男女生互相提问,指出对方朗读与理解中的失误与不足。

3、思考:

冰心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

什么时候读的?

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四)交流活动

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3、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五)课内小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

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六)课外小结

1、请学生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

五年级教案下载篇15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讲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都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花?”

生:有秋天开的菊花。

生:有牡丹。

生:我还知道中国十大名花排第一位的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师:梅花确实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2、根据以前的学习,还有你对梅花的了解,能说说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

生:梅花只有冬天才开放,说明它非常坚强。

师:是啊,“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多么坚强的梅花。

生:梅花还特别纯洁,它象征着高尚的节操。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从《墨梅》这首诗中知道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过渡:

是啊,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写梅花,有多少画家画梅花,又有多少歌曲唱梅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梅花有关的小故事。

点评:课前导入亲切自然,激发同学们想了解梅花的兴趣,同时也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作铺垫。

4、板书课题:

梅花魂,学生齐读课题。

5、谈话: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点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了解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发现。

生:梅花有灵魂吗?

生:梅花的灵魂是什么?

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全班同学只有一个同学没有读完)

师: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老师很欣赏你能够坚持着把课文读完。

点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在读的过程中,有学生出现错误。)

师:看来把课文读正确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需要我们细心地盯准每一个字。希望同学再细心一些好吗?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读了两遍了,现在你都想说些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华侨老人非常想回家,回到祖国去。

生:我感受到了外祖父的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生: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

师:老师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被老华侨的那种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仔细的读书,透过文章的词语、句子、段落,也能走进老华侨的内心,感受他的那种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的眷恋。大家可以边读边勾画、标注,然后再小组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相机指导朗读。

点评:课文读得很透彻,学生们交流汇报学习情况的过程,也是一个成果分享的过程。

⑴生:我从“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体会到外公非常的思念祖国。因为当读到这些思念家乡的唐诗宋词,外公就流下眼泪,可见他是多么的思念祖国。

师:是啊,此时的外公就是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叶子,他多么想落叶归根哪!我们在读这句时应该怎么读?

生:语速应该慢一点。

生:语气要深沉一些。

师:那就让我们试着读出外公的伤感。

(学生试读、个人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华侨老人不能回国的伤感。

⑵生:我从“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体会到外公非常的喜欢梅花。

师: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轻轻刮去污迹”和“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两处外公的动作体会到的。因为外公很喜欢墨梅图才会如此的小心。

师:我们在读这句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读?

生:要读的非常轻。

师:那就让我们来试着读出外公的这种小心。

(学生试读、个人读有些不到位)

师:这位外公动作还不够轻,再轻一些。

(学生再读)

师:从外公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他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你还能从其他方面感受到吗?

生:“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训斥妈妈的话,可以看出外公非常生气,可见他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

师:那就让我们把外公的气愤表达出来。

(学生试读、个人读。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情况下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点评:教师真诚地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看到了学生的进步。

⑶过渡:

外公如此的喜欢这幅墨梅图,它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呢?

⑷多媒体放映墨梅图:

师:这就是那幅外公喜爱的墨梅图,大家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学生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外公为什么如此的喜欢它?因为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它象征着什么?

生:因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师:从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外公对我的教导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就用朗读把外公对梅花的这种喜爱之情表现出来。

(学生试读并进行评价)

师:老师也想来表达一下外公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老师朗读,学生评价,学生和老师比赛读。)

点评: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始终是学习中的一员。

师:在我们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多少“有品格,有灵魂,有气节”的人物。此时,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刘胡兰,她宁死也不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单,被敌人砸死在了铡刀之下。

师:这就是像梅花一样,不肯低头折节的刘胡兰。

生:谭嗣同为了变法,宁可去死也不向慈禧太后低头。

师:这些英雄人物就像梅花一样顶天立地。即使是在幸福生活的今天,当“非典”突然袭来时,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东南亚发生巨大海啸,我们的医疗队员为灾区人民医治伤病。他们不就是这朵朵梅花吗?让我们一起赞梅花,赞英雄。齐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课文)

⑸现在,你能回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了吗?

生: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这就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民族魂。

(教师板书:民族魂)

⑹过渡:

载着无尽思念的船儿越飘越远,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呼唤:祖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相信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的震撼着,震撼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是华侨老人的爱国心。

(教师板书:爱国心)

四、布置作业

女儿走了,莺儿也走了,孤独的华侨老人独自一人留在了异国他乡。请你展开想象,以“每当我看到这幅墨梅图,仿佛……”为开头,续写课文。

【总评】

1、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阅读课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深层次地读,从文中质疑,又在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处在跃跃欲试的发现之中。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读,贯穿本课的教学始终,学生读书,学生感悟,学生传情,课堂上流动着令人感动的浓浓的爱国情和淡淡的思乡愁。

2、教师指导有方,课堂上充溢着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外部环境,体现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充分的尊重。

3、课后作业安排得巧妙、自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