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46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8分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写的一本教育类型的书。这本书以作为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装备书而出名,在美国这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有它这样的成功是因为它彻底的改变了读者对自己思维的理解。
它让读者们认真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思想,有这样的行动?
如柯维博士在书中所说“人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那样的不同”。
为了生计或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现代人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可是,如果细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每个人的工作效能是不同的,效能差异源于习惯的不同。
柯维博士认为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即“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
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要通过阅读观察来学习总结规律和方法,同时要通过实践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依照意愿去做该做的事。
以上的7个习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积极主动不仅仅指行事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向着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把握重点的管理,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生活即是一个合作的舞台,不必将他人之得视为自己之失。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鼓励我们解决问题。
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改变心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合作,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有分歧才有收获。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是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即生理、社会、情感、心智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七个习惯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作者相信的是一个人,环境对他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中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柯维提倡的就是不能让环境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而是鼓励我们去积极的.改变这个环境和调整自己来得到最大的成功和效能,能够更清楚和正确地看待环境与成功的关系。
除此之外,这本书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心品德的重要性。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内心品德的强大,就像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友好要比一个机械化的微笑和优美的着装更能说服别人。这也就体现出了现在社会的一个问题:重点从对内心的培养转移到了对外表的注重。这样的转移会让人们更难获得成功。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第二点就是人必须以原则为中心才可以高效和成功。原则是指引我们行动的价值观,是指引着我们的思想,而思想引导着行动。有些原则无法否认地给人们带来成功和幸福,比如公正、安全、勤劳等等。如果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以这些原则作为标准,那我们就更可能获得成功和幸福。但是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原则,那么效率也许就会变低。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了付出才有收获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正如没有耕地就没有收获似的。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价值观,一个原则,并让它来指引我们的行动,那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因为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捷径而浪费时间,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我们就会更成功、更高效。因此我自己创建了一些我认为可以帮助我成功的原则,比如勤劳和诚实。如果我要做的事情与这些原则互相矛盾,那我就会立即放弃做那件事来避免走弯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2
1、“推动了企业文化”
和内在连接,发现天赋使命,找到目标,在行为层面“七个习惯”帮助人修正行为,在生命的层面帮助人保持与内在的联结,与自己的天赋使命的连接,在精神层面是可以帮助人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的。
2、“影响和改变员工和个人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
个人领导力是自己领导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认同自己,自己连接自己,充满力量。带给别人影响的过程是“领”和“导”,“领”是带入其中,把握方向;“导” 是唤醒内在,照亮彼此。
3、“我们不仅仅要关心一个项目和任务的成功,更要关心我们员工的发展。”
人是根本,先做人,再做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是把关注点放在事情上,去推动事情改变人,那样会很难,因为不清楚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动力。要把核心点放在人上,事情就不是问题了。
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学习,对人们的工作、人生方向都有很多受益”
对于每个人来说,工作、生活、人生各自独立,又互相连接。工作可以帮助人实践人生的价值,生活可以帮助人感受生命的价值,而人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了价值。
5、“七个习惯对员工个人发展以及支持西门子战略的人才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人才,每个人都有天赋才能,“七个习惯”这个工具帮助人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唤醒天赋才能的部分,得到更好的发展。
6、“社会道德、意识和规则在讯速地解构和重构,而企业在人才管理和发展实践中,不得不面临员工价值观塑造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团队面对内在还没有长大,同时还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没有安全感的'人们,要如何唤醒每个人真实的自我,找到力量的源泉,也许“七个习惯”这个工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读书笔记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一切的根源和本位“人”。解构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重构是一个更有效、更自由的选择。
7、“以七个习惯为基础理念的高效执行行动学习系统也成为我们各事业部和子公司核心战略落地机制”
“七个习惯”可以帮助企业、团队目标落地,对于同一个工具,不同的人使用,会应用在不同的层面,进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标落地需要人,也需要工具;需要意识,也需要行为;需要核对,也需要完善;需要解读,也需要应用,最终从外在看成就团队、成就企业,从内在看人本身的成就,做更成熟的人,做更有力量的人,做更好的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3
高效能的人士热衷于把精力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前三个习惯学习完了,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这是习惯的第一个维度,让我们从依赖型人格过渡到独立型人格。
今天我来分享第四个习惯,也是本书习惯的第二个维度。这个习惯是双赢思维。情感帐户老鸡汤: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可能拼命去拓展人际关系,你也可能根据朋友交际来决定他的情商的高低,人际关系的本质是,自制和自知之明,爱人之前,先爱自己,当处于逆境,技巧则不够用了。
礼貌,诚信,仁慈,信用(这些能存储情感帐户)
粗暴,轻蔑,威逼,失信(这些能透支情感帐户)
越是持久的情感帐户,越需要时间的累积,与老同学相见,过去积累的情感帐户在,亲子沟通如果只是平时的打扫卫生,睡觉了,你就会透支你和孩子的亲情帐户。
情感帐户低时,很难取得信任,提升情感帐户,都需要时间。
重点: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以始为终(凡事都会有两次的创造,一次是在大脑,一次是行动)
要事第一(分清事情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比紧急的.事更重要)
双赢思维,
知彼解己,
统合综效,
不断更新。
像这样投资
七种投资情感帐户的方式:
(1)理解他人,同一种行为,你觉得不重要的,对别人来讲可能很重要,你要去理解和认同。
(2)注意小节,比如忽失礼貌,不经意的失言,会给你的情感帐户很大的透支。
(3)守重信诺,守信是一大笔储备,背信却是一大笔支出,
(4)明确期望,不要心照不宣,要直接讲出来,要明确由谁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期望不明确会导致失信
(5)政治失信,不要在背后攻击他人
(6)勇于致谦,当你在情感帐户提款,就要去真诚的道歉,会增加情感帐户,一在的道歉,会显得不难么真读成。
(7)无条件的爱,有原则,有底限,并不是软弱。
也许问题就是契机:
问题是促进和谐的机会,当问题出现时,就是你增加情感帐户的时机,当顾客带着问题来,这就是你和顾客建立关系的开始。
如果想要珍惜和他人来之不易的情感帐户,就要不断去投资和经营。你做到了吗?你有多久没和你爸妈聊天了,你有多久没有和你的小孩深入交流了。作者:陶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4
接触到这本书的机缘,是省公司的入企培训,老师送给我们每个人一本。初看书名和封面,以为只是本普通的成功学之类的书,读下来完全改观,甚至拍手称赞。
书上一开始就讲,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道理谁都懂,遇上事的时候谁也会怕。所以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每个人为人的原则就是他在俗世沉浮的定心石。
这本书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出现了在我的视野里,让我有很大的感触。我于今年6月份刚刚离开校园,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更多与社会接触,并将很快融入社会的.人。
从书里,以及个人认知中,我了解到,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变了,二战之前我们的社会推重个人品德,但如今大家只讲个人魅力。但是“个人魅力”岂是说有就有,苦苦追求而不得者,往往走上一条歧路,练了一身糊弄别人的障眼法,它赋予你各种手段去取悦、迎合、征服对方。可是表里不一的人总有见光死的那一天,大风大浪之下,伪善的人总会暴露出真实的想法。
“生活就应该坦率地面对自我”,我就自己的体会而言,作者苦口婆心第一章就摆明这个道理,下笔相当真诚。
在个人原则确立的基础上,一个人还需要在身体,精神,智力和人际方面坚持不断地进行磨炼。走上工作岗位的今天,时间这个维度变得越来越可见。几乎不再使用“没时间”这样的借口。事实上我可能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想做。
除此之外,有一个点特别触动我,就是关于聆听的告诫。看过书里的阐述,才明白“聆听需要情感力量的支撑, 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相较之下,以低投入的情感给出“高高在上”的建议要容易得多。”
作者告诉我们,倾听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看到很多,包括我们心中已有的答案。而我们的聆听到底真诚不真诚,说话的人马上就能察觉的到。
理解了这些之后,我就开始尝试作出一些改变。以前自己往往陷于敷衍着去听,争抢着去表达自己,并且试图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谈话者之上的怪圈。
在知道自己这个不好的习惯后,和同事朋友交流的时候总是不断的提醒自己去用心感受他的感受,知道他真正想表达的情绪。
现在,我开始学着放下自己的想法,倾力得去听对方的意思,事实上也找到了新的感受。那样感觉很奇妙,就好像你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别人进入了你的内心,你自己退到一个很脆弱的位置上,可你却拿到一张入场券,经历了一场你在时空界限内原本无法参与的事件。这样的感受如此丰富,令人感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全书中的重点的7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五:知彼解己——将心比心交流的原则。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积极主动”也就是常说的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是一切成功的前提。积极的人是主动的改变者,他们依据原则作出决定,敢于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而消极的人总是轻易说出“我不行”,这种语言完全体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结合实际,我们在做后勤支撑工作时,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各部门、班组保持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对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我们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做到“没事找事”,尽可能及早地完成该项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被动地让事情来找我们。
二、“以终为始”指人应该要树立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才能在纷繁的事务中把握前进的'方向。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需要有始有终,一定得有目标和方向。并向目标不断的努力,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严谨、细致、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这种好的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养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态度,始终如一坚持良好的行业行为准则,“干一行,爱一行”,按章办事,踏实工作。
三、“要事第一”也就是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而不是紧急的事。
不管每天被紧急的事情如何缠得无法脱身,也要抽一点时间来干自己重要的事情。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永远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每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妥善安排,分清主次,其原则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所以我觉得书中提出的事务分类表非常的好。我们可以按这个表来进行每天的工作安排。列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这四大类再进行综合排序。这样可以做到事事有条理,从而不会忘记最重要的事。这种工作习惯,对于一个管理者或是基层员工同样重要,工作安排的有轻重缓急,才能够理出头绪,做好本职工作。
四、“统合综效”通俗的说就是既不按照我的方式,也不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通过合作创造出更好的办法,达到1+1>2的效果。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合作性的原则。团结就是力量,“合作”也就是我们常强调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的每个同事都有自己的特长,比如老同事工作经验丰富,年轻同志思维活跃,我们需要发挥大家的长处,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大家综合讨论进行解决,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五、“知彼解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的熟悉词语。
古代兵书《孙子·谋攻》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其实在生活中是没有或者很少有敌人的,更多的是朋友,同事,“亲人”。我们常常把“彼”理解成为自己的对手,忽略了去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同事。靠自以为是的了解去判断事物,去评价工作。这样的低效率的沟通情况下,集体的效能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注意常常设身处地的替其他工作岗位的同事,还有我们的“亲人”来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大家都学会换位思考,以此来加强团队战斗力和协作精神,关键时候就能够打硬仗,齐心协力,通过每个人的切实努力,把我们邮政做得更好更强。
六、“双赢思维”通俗的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可以听到一些人在集体利益面临损失的时候没有“积极主动”,而是说“无所谓”。如果只是简单的发发牢骚,倒也无可厚非,但要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背弃了“双赢思维”。在一个集体里面,只有集体好了,个人才能好,每个个人都要尽力去维护集体,最终受益的也还是个人。
反过来也一样,集体利益受了损失,我们个人也会受到损失。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每个人出色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并且给身边的人有一个提醒,互相检查工作的质量,共同讨论,一起提高,在整个集体中建立浓厚的“双赢思维”,我们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更“积极主动”,让邮政不断的去赢,我们个人也就能不断的赢!
七、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他告诉我们,要更新四个方面,那就是身体方面要适当运动助健康;精神方面要荡涤心灵的尘埃;心智方面要不要停止自我教育;社会情感方面要历练待人处事之道。
这七个习惯合在一起,不管运用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当中,都能让人达到完美的程度。但相信大多数人无法做到全部,人的性格早就决定了在某些方面会强,而某些方面会弱,形成七个习惯也会有不同的难度,并且不同的人会对这七个习惯有不同的理解和领悟。七个习惯的前三个习惯可以使人从依赖别人到自立,而进一步养成了后四个习惯的人则是最高境界的人。不过,我相信每个读过它人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从这七个习惯中受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6
听说这本书是身经百战的培训老师在台上做的重点推荐,而发现这本书是在半朵晴天,一个可以捐书,阅读,购书的雅致书苑,我喜欢旧书里岁月的味道,便欣然买了20xx年印刷版。我一直相信缘分,而这本书,就像一个在尘世间翻滚后洗尽铅华的智者,不远万里,款款而来。
年轻的我们,总在岁月中存留许多执念,对自己,对爱情,对身边的人,一直坚信自己的三观是对的,毋庸置疑的。而当读书旅游,走出自己的圈子再看世界时,发现你认为右侧通行的铁律,在香港是要撞车的,你宁缺毋滥的处人方式会让你在公司,客户面前吃尽苦头。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而一旦你看了,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好好的做自己了。
本书从自我管理领导出发,途经人际关系领导,路过创作性合作,最终到达实现自我平衡和更新的目的地。以职场人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方向,逐步打开解答秘密的卷轴。
每一步,都走的扎实而有力,不但深刻剖析大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给予现实可用的方案对策或表格,内容较多,我第一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试着勾勒出本书的脉络,仅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助益。
本书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和我们熟知的理论存在共通性,例如书里提到了心灵地图,意思是我们的一生会受家庭,工作环境,亲友同事,流行思潮等的影响,不知不觉左右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看世界,这和感知滤镜的概念一致,在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中提到要让自己的影响圈扩大,而非过度让关注圈侵害了自身,别让问题制服了你的概念,和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贯穿始末的同心圆概念相似。
有几个生动活泼的问题和例子是最另我深思的`,例如鹅和蛋,一个人拥有一支会下金蛋的鹅,而此人没有控制住自己贪婪的欲望,把鹅肚子打开想拿走所有的金蛋,结果自然是鹅死蛋无。这是一个产出和产能的平衡问题,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事情屡见不鲜,父母为了让孩子爱自己,给她谋划好未来,从而强制包办,破坏了父女关系这只鹅。夫妻间汲汲营营于获得享受婚姻好处这个金蛋,却忽略了维护彼此感情的这只鹅。那么落到我们身上?我们有没有喂好自己的鹅?还是每天心心念念想要各种情感和职业上的金蛋?再或者作出矫枉过正,“重鹅轻蛋”的事?
自然,问题提出都是有解决方法的,举例说明:增加情感账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评估并加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把控,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展开勇于道歉来说,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扪心自问,我暂时做不到给予所有我爱的人她们想要的温柔,你们呢?是否做过残忍的事?
除此之外,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的例子和很独到。想象一下你死后亲人上台追述你的平生,你最希望听到什么?把这个想象扩展,反躬自省,就可以重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任何剧本都像一本好书一样有它清晰的故事线和逻辑原则,而非单纯码字。设立自己的个人宣言,是作者给出的改写剧本的好方法,好比法律之于国家一样,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至于随波逐流也避免缘木求鱼。分享我自己的一条针对爱情的个人宣言是,在彼此保持个性独立,欣赏理解的前提下,团结合作,相互成就。那么,你的个人宣言是什么?
相信所有伙伴和我一样,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让书的思想渗透入自己的生活。分享一下这本书给我造成的改变,我开始奉行第七条原则,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在四个层面磨练自己,包括身体,精神,社会情感和心智。身体上我参加徒步善行者活动挑战50公里,心智方面开始半月一本书,同时学习在线课程,写作的计划。精神层次增加对朋友情感账户的投入,培养无条件爱的思维,并在社会情感方向参与拆书帮等活动。
一本好书好比一个无法替代的朋友,我尊重它,珍惜它,并向它学习。它让我更清楚的了解并看清自己。你呢?结识这本书会带给你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7
在大学时期读过这本书,当时也只是读完也就完了,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甚至于都忘了书里面的内容,最近又翻出来了这本书,于是重新翻阅。
“习惯”的定义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想要做会更有动力做好一件事,更容易的去养成一种习惯。
七个习惯:
前三个习惯在于自律,着重在自我约束,属于个人领域成功的范步。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上面的图列的只有六个习惯啊,还少一个也,第七个是什么?畴。后三个习惯在于团队,着重的是团结,合作与沟通,带来的是团队的成功,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比上个阶段又进了一
作者讲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在人生的四个层面上实现平衡而有规律的更新。它是不断改进、螺旋向上的成长过程,帮助我们自我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水平上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其他几个习惯。成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永远向上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会有反复,但整体应该是向上的。
“效能”的定义
本书介绍的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不断学习并结合其他原则以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产出/产能平衡”(P/PCBalance)的原则
此外,它们以符合自然法则的思维定式为基础,我把这个自然法则称为“产出/产能平衡”(P/PCBalance)的原则。作者举了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伊索寓言中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无人不知,但我们却经常违反这个原则。
真正的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即下金蛋的鹅,生产的资产或能力。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人类所拥有的资产
人类所拥有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产三大类。金融资产的有效利用也是一样。有多少人本息不分,或者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获得更多的金蛋)而动用本金?读后感·本金与利息就相当于产能与产出,本金减少,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当然也会减少,财产缩水,最后连起码的生活水平都无法维持。
我们最宝贵的金融资产就是赚钱的能力。如果不能持续投资以增进自己的产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只能在现有的职位上踏步,每天忙忙碌碌,就怕老板对自己的.印象不佳,既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又担心职位不保。这同样称不上效能。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你是否遵从,它都会存在。它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是本书中七个习惯的基础。
就算知道所有的执行步骤,人也不能像计算机那样精确执行,一是因为人的执行力问题,二是因为人对自己没有那么精准的掌控,达不到1就是1,0就是0的程度。所要做的是怎么去增加自我的执行力,更多的增加对自己了解和掌控,这些我们要做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安放更精彩的青春和梦想?养成好习惯,成为一名高效能人士,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这本书将循序渐进地教会我们掌握自己的人生。
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被誉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其思想成就在领导理论、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不亚于我们熟悉的杰克·韦尔奇、德鲁克等大师中的任何一位。
书中主要介绍了七个好习惯,分别是:
1.积极主动:主动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把精力放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
2.以终为始:以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以原则而不是任何具体事物为人生中心。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中,一次是在实践中。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先明确目的(即终点)。我们总是先看见终点,然后奔向终点。做每一件事都如此。而漫长的人生,也应当有这样一座遥远的灯塔可供眺望,继而将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件事都统纳到正确的'航向上,安全出行。以终为始说的就是我们应以原则为中心,指导自己规划人生,并要始终牢记这座“灯塔”的位置,使自己不致偏离航向。
3.要事第一:分清主次与事物的轻重缓急,为最重要的事留出时间;从对人生的意义来看,时间管理矩阵给我们很多启示:(Ⅱ类)重要不紧急≥(Ⅰ类)重要且紧急≥(Ⅲ类)不重要要但紧急≥(Ⅳ类)不重要也不紧急。
经营家庭,照顾亲人,陪伴孩子这些人生最重要的事,却未必是我们眼前最紧急待办的事项。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就被我们一拖再拖,令我们陷入永远在处理Ⅰ类甚至Ⅲ类那些紧急事务的焦虑状态。而一旦有了空闲,我们又将时间毫无知觉地投入了Ⅳ类那些打发时间的娱乐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里……
另外,角色管理可以保证这些角色与我们的人生目标方向一致,然后优先完成它们;责任型授权可以让我们解放自己,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Ⅱ类)重要不紧急的事物。
以上三个习惯可以让我们从依赖性人格(以“你”为核心)成长为独立性人格(以“我”为核心),成就个人领域的成功。
4.双赢思维:建立双赢关系,达成互信;如果不能建立互信,不合作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达成第三选择(或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双赢思维不是简单的1+1>2,需要双方努力。既要顾及他人利益,以维持合作关系,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退缩,双方需要进行真诚的沟通、理智且适度的后退,以达成的确令彼此都满意的成果。
5.知彼解己:学会倾听,移情式的聆听。
先了解清晰的状况、不要为了回应而回应,随便地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看似我们在与对方认真谈话,但却并不属于有效沟通。读书笔记.有效沟通始于准确的聆听。另外,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并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再通过对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来实现真实有效的沟通。
6.统合综效:尊重差异,调动创意。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各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此外,沟通的三个阶段层次分别是: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统合综效。
以上六个习惯可以让我们从独立(以“我”为核心)走向互赖人格(以“我们”为核心),帮助我们成就公众领域的成功。
这其中,有一个情感银行的概念,父母与子女或者扩大来看人与人之间都可以看看账户里是否有在足够的存款。要达到互赖,就要懂得投资情感银行,更多的关心、付出会增加我们的银行存款;伤害、索取则会掏空我们的银行。
7.不断更新:身体、智力、社会/情感和精神的不断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9
读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使我受益良多,非常深刻的触动,可以使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了。
他在书中介绍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以修养品性,并用实例阐述如何更好地为人处世。
一、关于个人成功的三个习惯
书中提及的前三个习惯是针对事情需要养成的习惯。史蒂芬·柯维博士将其总结为关于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原则,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创造、规划,如果每天都是被动、消极,不好好考虑要做什么,更不采取任何实际上的行动,将永远无法成功。所有我们应该要主动去考虑自己想干什么并付诸行动。
有效能的人士总是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的精神就是书中所说的“以始为终”。许多人一开始确实“积极主动”地确定了目标,但在埋头苦干的过程中,便渐渐淡忘了做事的初衷,事情便成了虎头蛇尾。所以史蒂芬·柯维博士建议,在完成事情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
史蒂芬·柯维博士并建议我们凡事要分出主次,这个习惯作为自我管理的原则,完全要靠自已来掌握和坚持。以往的自己偶尔会为一些琐事而破坏了原有计划,如此看来,以后需要分清次要事情上的牵绊,时刻集中精力于急要事务。
二、关于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
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等于为自己铺平了更多的道路。想要在公众领域取得成功,必须经历一个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拥有双赢思维,能够知彼知己,并懂得综合综效。
主动了解对方,知彼知己并对自己性格做出清楚明了的剖析,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也是造就“双赢”必不可少的一点。
在双方有了充分的相互了解后,就需要将各自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即利用“综合综效”。综合效益是有效而正确的原则,其成效超出此前的所有习惯,代表了互相依赖的环境中的高效能,代表了团队协作和团队建设精神,能让团队成员通过合作实现创造。
三、不断更新,平衡自我素质的习惯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必须包括天性中的所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要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取得理想的效果。
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可见,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将习惯贯彻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才能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所以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我的感触非常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0
习惯一:积极主动
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超出我们个人能够控制的事情,视频中首先让我要养成自己积极主动的习惯,我觉得这是能够成为高效人士的基础。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去做的,而不是被动去做。作为办事处负责人更应该养成自己这一点习惯,因为很多事情是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更多的是需要我主动思考,从一个之前只管业务的角色转变成一个既要管好业务又要带好团队的角色,更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应对,去成长。所有的事情要自己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推进。
习惯二:以终为始
这个习惯我理解成,做事情之前要思考一遍我的目的或者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如果要达到我想要的结果,我该如何去做这件事情。并且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或者其他情况,我应该本着达成结果的目的`,去判断我该以何种方式应对。这一个习惯很像以结果为导向去做事的习惯。
习惯三:要事第一
同样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牵扯精力,但是我们要养成重要的事情永远是第一位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情最重要,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事情当中,养成这个习惯,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每天列出3件最重要的事情,努力去完成它,完成之后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处理琐碎的事情或者自我提高。以上提到的优秀习惯,都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养成自己的习惯。更多的是专注于自己本身。
习惯四:双赢思维
共赢。这个习惯是需要我们做事养成共赢的思维,而不是为了突显自己,去诋毁别人。是需要养成取得对方信任及认可,本着共赢的思维去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这一点作为管理者更是尤为重要的。团队的管理者与团队成员,就是在共赢的前提下存在的。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成败和团队都是分不开的,全员的成功才是团队的成功。
习惯五:知彼解己
先了解对方,再让对方理解自己。学会换位思考。我觉得这一点,也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在与同事沟通中,应该先让自己完全的了解对方,听清楚对方想表达的内容。然后再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思路,让对方更好的能够接受并且理解自己的观点。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团队协作。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管理者应该去发现那些愿意团队协作的人,并且挖掘每个人的优点,然后让团队积极的运作起来。团队协作取得的成果,永远大于单兵作战取得成果的总和。以上三点习惯更多的是在人际关系上培养优秀的思维习惯,能够让自己取得更多认同和获得更好的成果。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保持成长。很多时候我们专注于处理眼前的事情,忽视了自己本身的成长。忽略了我们承担的事情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但是我们也应该相应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能力。随着接触事物越来越宽广,我们也该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格局。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让自己思考、学习、积累,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格局。当然这一点,也需要我们回到最基础的优秀习惯积极主动。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付之行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1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昨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又看了一遍习惯六,同事问我,这书好么,看几遍了?我当时回答,书写的很深,每一个习惯,看一遍有可能看不懂吃不透。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说这段话,就写的特别好,给你们读读,然后我就念了一遍。
平时大家聚在一起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有这种时候,所以我就多说了几句。我说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最开始我就没看懂,迷迷糊糊的。直到第二遍我打算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仔细的来回翻看,才理解什么是终,什么是始。什么是以终为始。就是你先想好你要在你的墓志铭上留下什么字,在别人眼里,你要什么样的评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清楚这个,就是人生的终点大致什么样子的。然后按照这个去开始走你的人生之路。这就是以终为始。我就这么解释的。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中午和同事聊起来别的事情,后来聊到做饭,我说我不会做饭,很少做饭,也没那个心情。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做慕斯,每天就想着要做什么样的,怎么做,需要买什么材料,要做什么口味的,硬一点还是软软的。我当时的那个感觉就是,有那个心情就想用做点什么来表达一下,而那时的'我,心里甜美,就选择了做慕斯来表达我这种心情,柔软,香浓,美好而甜蜜。也是失败过好几次,做了几次后,才有了起先心里勾勒的样子,满足感油然而生。说到这里,得到了同事的共鸣,然后她滔滔不绝的讲起她做饭的感觉,其实做完吃不了多少,也不见得有多好吃,就是满足于先有个想法,想做什么,然后自己去买,动手去做,最后的结果一点点接近原先自己在头脑中勾勒的样子。这个过程,是自己完成的,所以特别满足而开心,很享受。
几乎是那一瞬间我豁然开朗,这个过程就是以终为始的最接地气的诠释。我说出来,同事也觉得这个例子更好理解。终就是一顿饭做完的样子,始就是想好后,开始按照这个终去行动。人生亦如此。我忽然觉得每个人喜欢做的事情不一样,但是之所以喜欢,应该或多或少有一些原因是他们在这个喜欢的事情上找到了这种以终为始的感觉。
这个中午的谈话,让我有所得,我选择及时的记下来。收获的不止是更深刻的理解了以终为始。还让我觉得这是一次统合综效的典范。
先谈一下什么是统合综效。我的理解:就好像是一盘象棋,一方共16个子,每个子代表一个有生力量,16个加在一起,就是16个有生力量,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你若能让他们开诚布公的去交流理解创造,就会产生20,甚至20xx的力量。而现实中,能否下好棋,下赢棋,是看掌控棋子的人,是否了解每个棋的用法及相关走法上的配合,还有是否有足够的下棋经验和次数,来进行试验与熟练。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关键在于如何调配。若把每个棋子比作人,每个人也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在于要尊重差异,取长朴短,这样就能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而能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统合综效。
而统合综效的前提,是尊重,沟通,互信,合作,进而才能创造出额外的价值。大部分人在一起共事时,都能做到起码的尊重,但是不会敞开胸怀的沟通,没有氛围。而不能敞开心的沟通,那就谈不上互信,合作也只是表面文章而已,更谈不上创造。以前的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大家要一起出去吃饭,我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我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近期我终于想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吃饭,是大家在一个相对不紧张的环境中一起做些放松和快乐的事,进而能够营造出一种氛围,增加彼此的了解,扩大彼此的信息,增进情感,加深彼此的敞开程度。这样建立了更多的情感账户,相处更加融洽,彼此能够更加坦诚,相互尊重,即使意见不一,也会真心实意去努力理解对方。
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这句话是《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中的话,我觉得感触很深,很多概念由模糊变清晰。有时间会把这本书也写一个读书笔记。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昨天中午的谈话,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氛围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氛围带给大家的不是严肃不是压抑,而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想让别人知道在这个话题上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这种感觉和在会议上不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没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让人热血沸腾,坦诚交流的效果就在于此,我们完成了创造。一个不经意间的谈话,升华了对人生的感悟。激起了所有参与者的谈话的欲望,这就是统合综效中说的放心大胆的表达情感或者顾虑,你会看见你的收获与进步。虽然坦诚往往与风险相伴。作者:尼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2
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章重新探索自我的时候,我就已经被惊艳到了。书中罗列出的困惑,恰恰是我现在正好遇到的:
我很忙,确实很忙,但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有价值。
要做的事太多了,我总是感到时间不够用。
看到别人有所成就,或获得某种认可,表面上我会挤出微笑,热切地表示祝贺,可是,内心却难受得不得了。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这些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我也尝试过去解决这些问题,可是我压根不知道如何解决。所以在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些问题从此不会再困扰我了。
整本书很的`内容很丰满,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思维定式那一部分。作者举了自身的例子,以生活中教育自己的小孩为引子,讲述了自己的思考以及一系列阐述。同一件事物,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客观的,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同,也许虽然别人看到的和你不一样,但是可能比你客观的多。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在业绩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忙的焦头烂额,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然而一天下来,感觉忙碌了一天,回过头来想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感觉是在瞎忙活。当看到人家项目组好的时候,我的内心只会更加焦虑。
那么业绩不好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我可能忽略了很多东西,我只看到了业绩不好,可能这段时间,咨询的转化率还是上升的,这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假使咨询员的转化率是下滑,那么我应该相信,咨询员个人比我还要着急。而我也不应该盲目的去责怪咨询员,可能咨询员这阵子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所以导致了不在状态,从而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正如书中所讲,固步自封的思维只会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和环境的缺陷,如果我们认真的剖析自己去发现问题,换位思考去解决问题,那么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3
刚刚放下书本,很久没有好好读书了,而且是这么一本高质量,和平常懒散的自己大相径庭的书,对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头脑风暴,掌握了多少不敢妄言,有十分之一二就很不错了,如果能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百分之五就是个巨大进步了。
看书前听了微信读书里陆琪的简介,脑子里就不停的盘旋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脑子里不停的放映着何总截图里关于这七个习惯的关系图,很难理解似乎又环环相扣。看书之后,七个高效习惯的理解更透彻了一点点,只能说一点点,因为里面蕴藏的智慧结晶,还有待继续学习和实践,但这一点点足够我细细琢磨和运用实践了。
首先,积极主动。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个积极主动的人。我以为这些年来从读书到选专业到毕业到结婚生子,都是由我自己做主自己决定,我的人生就是积极主动的。看了书中的案例,才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积极主动,也是被时间拖着走,被外界严重影响判断,许多事被动等待,甚至蹉跎岁月的人。我与真正的积极主动还差距甚远。积极主动的人学习力和执行力都很强,我总是拖拖拉拉直到最后一刻才来临时抱佛脚,由于严重的拖延症还经常导致忘事。真正的积极主动,让我这个伪积极主动者反思许多。
第二,以始为终。人生之初我就思考我为何而来。经过多年的成长,我把让自己快乐和让周围的人开心作为最高目标。但是实践告诉我,自己的判断的快乐并不一定是别人眼中快乐,我眼里的娱乐有可能是别人眼里的讽笑。这里综合了很多原因个人的认知与社会的认知不同,我并不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和心里状态也就是知己知彼。多年的岁月里我们都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快乐和想要的人生是什么,以至于如此碌碌无为,本可以更好的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却变得“懂得道理很多,却怎么也过不好这一生”。读懂了以终为始,人也就那么回事,享乐主义并不会让你正真的快乐。
第三,要事第一。学习了紧迫不紧迫,重要不重要的四象限思维模式,对我的启发很大。可以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家庭、学习和工作,甚至注意处理社会角色转换关系,很好的解决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安排问题。尤其像我们这样有小孩的职场年轻妈妈的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第四,双赢思维;第五,知己知彼;第六,统合综效。如果说前三点强调的是个人成长,后三点强调的是团体的共同进步。也是作为营销人员能否事业成功的关键。对医药代表这个职业以前或许有些偏见,自从加入这个行列来,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让我更加体验到为人处事的不易,不是行业本身的道德问题,更是为人做事方式方法问题。双赢思维,让你与客户处在平等地位,相互成就。知己知彼,才能决胜千里,拉开你与其他人的距离。统合综效,综合运用各种前面的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后,不断更新。只有不断更新的思维,人才能有进步,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它贯穿我们每一个习惯的始终,是其他习惯的核心。
作者文章的最后讲诉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也让我感触良多。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那这段话来提醒自己。努力了时间会回应你结果,在这时间里你是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它值得我在生活中反复琢磨与揣测,我相信再读一次我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4
《周易·系辞》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语言文字经常是苍白无力的,很难传达出深刻的含义,而圣人,是通过“象”来表达“意”的。
“意”,就是意境,思想;而“象”,则指的是具体的,可以感受到的形象。圣人,是通过树立一个能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某一深刻含义的'。
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里,短短九个字,在我们眼前构建出了一副河水滚滚东逝的画面。但是,这里孔子是在描述河水吗?
当然不是!
孔子描述的是:光阴似水,昼夜不停地流逝而去。这就是通过对“象”的描写,来表达“意”,这就是圣人表达观点的方法。其实,粗略地去理解,也就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讲道理。
作为一名老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自己对某个东西的理解,直白浅显地传递出去,其实是很难的。而这时候,如果有一个类似的比喻,则不仅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这个观点,更便于学生去记住它。
比如,中学的时候,我们会学习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而有些学生就会把“加速度大”与“速度大”两个概念混淆起来。
其实,这里一个比喻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假设有一个少年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就身高而言,显然前者大于后者。但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谁的身高变化得更快呢?显然又是后者。
所以,身高高,可以类比为速度快;而成长的快慢,其实就是加速度了。这就是“立象以尽意”。
《七个习惯》这本书的作者Stephen R。 Covey,本身就是一名教师,并且一生都在不断地向别人传授这一套观点。
我相信在他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他也一定思考过无数次,怎么样才能把这些观点更形象,更简单地表达出来。而最后,我们能看到,他的方法也是“立象以尽意”。通过比喻的方法,通过建立具体的形象,模型,来更清楚地传达出深刻的含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15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
在知识大爆炸的21世纪,似乎每个人都在追求高效,追求成功,这也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畅销书,该书所介绍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以及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看上去似乎是老生常谈,平淡无奇,但其实它们相辅相成,且最重要的点都在于付诸行动。然而现实情况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定目标容易,付诸行动难,我们在心里或是在朋友圈立完了各种Flag,比如早睡早起、减肥、每天跑步、阅读等等,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最后只能感叹一句“立志早起(减肥)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其实很多时候不在于我们想不想,而在于我们有多想。
之前有段时间我特别想晨跑,但担心自己不能早起,于是我下载了一款闹钟APP,将关闭闹钟的方式设置为在宿舍阳台对着门拍一张照片,并且我在前一天晚上就将运动衣放在了床头。当我换好了衣服,并且已经起床走到了阳台,此时大脑基本已经清醒,不去跑步都难。当然,如果你照着我说的方法,做完了这些,却又爬上了床去睡回笼觉的话,那直接忽略这一段吧!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许多优秀的习惯我们无法养成的原因在于我们还不够渴望,我们对自己还不够“狠”,我们的内在还未更新。然而,就像书中说的,“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升自我,那就从现在开始由内而外地造就自己吧!在书的最后一章中有这么一段话: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尘世让世人摆脱贫困,耶稣则先让世人摆脱内心的贫穷,然后由他们自己摆脱贫穷;尘世通过改变环境来造就人,耶稣则通过改变人来造就环境;尘世塑造人的行为,而耶稣改变人的本质。
上一篇:《解忧杂货店》读书笔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