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分钟。
《行者无疆》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者无疆》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欢迎阅读与收藏。
《行者无疆》是《千年一叹》的姊妹篇,《千年一叹》中描写西方文明故国,因其处境恶略而让人为古代文明的沦陷发出重重的叹息,而《行者无疆》则是作者漫游欧洲的随笔,每篇的篇幅比较短小。不知是缺乏历史的厚重,还是对欧洲的陌生,我并没感觉到太多的趣味,稍有些读不下去的感觉,也常常被其它书籍的侵入而常常搁置。但不得不说,余先生的文笔是吸引我把它读完的动力。
《仁者乐山》篇:
在奥地利,余先生想到的是中国古代山水哲学:“整个人生就是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正因为如此,我想一个人年轻时可以观海弄潮、择流而居,到了老年就不妨在山地落脚。”
《哈维尔不后悔》篇:
布拉格是建造在七座山丘之上的精致小城市,这里出过卡夫卡和哈谢克,还出国总统作家哈维尔(抱歉我的孤陋寡闻,这些人我都不熟悉),但布拉格的一位老人却道出了文明小城的哲学:“我们地方太小,城市太老,总也打不过人家,那就不打;但布拉格相信,是外力总要离开,是文明总会留下,你看转眼之间,满街的外国坦克全都变成了外国旅客。”
《黄铜的幽默》篇:
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除了旅行者,街边作者的大多是老年人。”有点像我们当下的农村,大概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吧,呵呵,只把这里交给了空巢老人。对于一座有韵味的城市,余先生说,“这就像写作,当形容词如女郎盛装,排比句如情人并肩,那就一定尚未进入文章之道。文章的极致如老街疏桐,桐下旧座,座间闲谈。”
《战神心软了》篇:
瑞士人长期作为雇佣兵,养成了一种罕见的忠诚,至今罗马教皇挑选贴身卫士仍只有一个条件:瑞士兵。二战之后的瑞士选择了中立,拒绝了战争,只用了100年的时间,由一个只能输出雇佣军的贫困国家,跃上了世界富裕的巅峰。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许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些瑞士的历史,而不仅仅知道瑞士手表和很多的国际组织所在地吧。
《奇怪的日子》篇:
在这篇文章开篇,我被余先生吓了一跳。“欧洲文化大师中,出生的屋子最狭小的,一是贝多芬,二是莎士比亚。……两人是在同样的年岁离去的:22岁。”还以为这两位牛人只活了22岁呢,仔细咂摸滋味,才明白余先生说的是两个人是在22岁离开家乡外出闯荡的。这对于今天多数的中国人18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来说,实在乏善可陈。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大师的地方离不开大学,余先生在欧洲的小镇感慨:“大学是一种很奇特的社会构建,就其主干而言,无疑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用巨大,但也有一些令人厌烦的侧面。例如在贵族统治构架的边上,它衍生出另一种社会等级,使很多创造能力薄弱的人,有可能在里边借半官方、半学术之名,凭群体之力,粘名师之光,获得一种社会认定。其中,越是勉强获得这种认定的人总是越要摆出一副学者的架势,指手画脚,最后甚至自以为也懂得艺术创作,着手否认莎士比亚。这样一来,连原先喜欢莎士比亚的人也开始混乱,因为莎士比亚背后没有任何东西支撑,而这些人背后却是一所大学。”这似乎也有点契合现下中国的的大学吧?!
对于《堂吉诃德》的作者,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经余先生介绍,我才知道,“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四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五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即因受人诬陷而入狱。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这难道是在印证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道理吗?!
上一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