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有哪些

笔尖下的温柔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385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6分钟。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有哪些

  合唱队员需要通过系统的合唱训练来掌握合唱的科学发声方法,使整个合唱队的发声能力得到加强,合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欢迎阅读。

  一、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音准与节奏是合唱艺术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要保证音准、节奏的绝对准确,必须进行严格、系统地训练。因此,在合唱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这就必须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从而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音准教学中,首先要进行固定音高的训练,先让学生记住标准音「a1」,然后再记住它上方小三度音c2的音高,让学生闭口哼鸣(m)时的声音位置及音准高度。在记住al和c2的基础上,再推想出其他各音的音高,如gl、bl、fl等。在唱准单音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唱准音阶,同时重视练耳。良好的音准感觉是靠良好的听觉不断「监测」和调节而获得,离开了听觉训练孤立地去练唱旋律是不行的。因此,在唱音阶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觉训练。教师可以弹奏单音或简单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在让学生听唱的基础上,可进行听记练习,通过听音视谱、视唱来提高辨别音高的能力。这样,从单音到双音乃至和弦;从级进音程到小跳乃至大跳;从二小节乐句到四小节乃至短曲,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对音准有了概念,对各种音程之间的音高距离也有了固定的感觉,加强了学生的内心音高感,学生的视唱能力得到了提高。

  合唱的节奏训练,在合唱的起句和收句时最容易发生节奏不准确现象,因此,在学生学唱歌曲时要加强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如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响:「滴嗒、滴嗒」,就是××××|××××|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哒哒哒哒」的机枪声,实际上就是××××××××|××××××××|的节奏型等等进行类似的节奏训练。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节奏训练,能调动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把枯燥、单调的音乐节奏变得生动有趣、易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

  呼吸状态与歌唱时的姿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习惯,在训练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如驼背、挺肚子、下巴前伸、眼睛乱看等毛病。要让学生尽量注意身体站直,胸部放松,含胸但不能驼背,两肩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等等。让学生从一参加合歌团就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状态。

  呼吸是歌唱的发声基础和动力。古今中外声乐专家无不把呼吸作为歌唱最重要的基础而提出。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说明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现代也曾有专家论述「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由此可见歌唱呼吸的重要。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要使合唱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吐字,都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训练主要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吸气及控制。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对他们象成年人一样讲解什么胸式腹式,而应该用生动自然的形象比喻来体会,要求体会自然呼吸中的一些呼吸状态,比如平躺着的呼吸,轻声说话的呼吸,抽泣练习,像「闻花香」一样的深呼吸练习。跑步时很累的喘气,呼气时要求大家象吹蜡烛一样,不能让火苗左右晃动,并且要保持吸气时的感觉,这些练习在集体训练时可采用「S」来进行,一般程序为自然呼吸……然后吐气,缓吸……缓吐,急吸……缓吐,但关键是在训练之中要大力引导借用想象,不能以太多理论讲解,一切以自然为主。

  声音的训练是为了更好的歌唱,如何使学生的发声器官从生理的日常说话状态转变为歌唱状态,除了气息的训练外,还要进行发声训练。发声是歌唱的基础,是唱好歌曲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准确地、稳定地唱好每一个声音。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方法为基础,经常的轻声和头声训练是必须坚持的。训练时,主要从四方面着手,1、首先要改变那种用脖子喊唱的习惯,开始指导学生把歌唱的「嘴」按放在小腹上轻声唱,目的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松开咽喉。2、先练元音「u」,因唱「u」容易使喉头下沉,再让学生找含了一口水的感觉,把咽喉打开,用吸的感觉轻唱:5432 1234│5432 1‖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喉头不要动,位置要统一。感觉对了逐渐进入元音o、a、e、i,唱「e」、「i」容易挤偏,就让学生找唱「o」的感觉与口型,用「o」的口型唱「e」、「i」,声音就竖起来了,练习这五个元音,目的是在唱歌词时能有个正确的归韵,即有个正确的咬字吐字基础。3、合唱必须用高位置的发音方法以获得头声。就是使气息推动声波向上进入打开的头腔(闻花,打喷嚏的感觉就是头腔打开了),同时把鼻咽腔调整细,整个咽腔如一个倒置的漏斗,让气息推动声波从宽处进入细管子,管子越细越集中,越易进入头腔,以获得头声。对低年级不宜理论讲得多,只要他们注意歌唱时小腹不能松、抬眉,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4、求共性、去个性。让学生明确在集体歌唱时只能听到整体音响,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刻注意自己:声音是否「冒」出来,集体歌唱时只要有一个人用不同的发声位置或方法唱,就会「冒」出来,从中让学生明白合唱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没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发声练习,久而久之,演唱的发声就会轻松自如,声音也会变得圆润而优美。

  三、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唱歌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与「字正腔纯」的目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效果。而咬不准字头,吐不准字腹,归不好字韵,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训练时,要求学生在理解咬字和吐字的基础上,口形的张合应该与字的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紧密结合。如韵母在演唱时延长,一定要保持口形不变,否则会唱不清。为了使学生的口型能够达到基本正确,让学生每人带一面小镜子,边练习边看自己的口型,发现错误可及时纠正。

  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结合正确的发声方法,用高位置的半声或轻声演唱字少、元音变化不多较慢的乐曲或练声曲,由小到大,由浅到深。通过字、情、调的和谐运用,使学生对歌曲有自发的抒缓、开阔、优美、遐想、自豪之情。在咬字吐字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字音及地区方言进行单独的训练,及时纠正不良的读音,训练不同声母的口型,使学生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歌声生动形象清晰感人,从而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四、加强和声训练

  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正确的掌握了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和声训练,并开始接触一些合唱歌曲。开始就要求学生能两个声部和谐而优美地演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做一些听辨和模唱音准方面的练习,如先弹出「1」再「3」听清、唱准了,一起弹出,问学生有几个音?能分辨音高吗?按声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音高唱一唱。开始要求唱准自己声部的音高,慢慢就要求「唱一听二」,即既要唱准自己声部的音又敢于听另一声部的音,以培养音准能力,自控能力。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轻声有力的歌唱,这样的合唱清晰可辨。通过动口,动耳,动脑,不断强化学生的和声感觉。这样的练习尽量每节课都能安排五分钟左右,由浅入深。

  单组音程唱准之后,可进行音程旋律的演唱。和声练习曲不在于长、难,而在于坚持不懈地练。加深和声感觉是目的。然后逐渐扩大到三声部、四声部的和声练习。可采用「找朋友」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按三度音程关系迭置和声音程练习。如「1」的好朋友是「3」,「3」的好朋友是「5」即类推……他们很有兴趣。教师还可以与不同声部进行合作的辅助训练,即教师奏或唱第一声部,与担任第二声部的学生合作,以后让第一声部的学生先轻声、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唱,当教师感觉到第一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唱再随机地由大声转为小声、由完整地唱变为只在需要的地方甚至只在某些音上「搀扶」他们一下,当一点问题都没有后,再让学生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二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第一声部合作。

  在演唱训练中,声部的均衡与清晰度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合唱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为了使学生在合唱中不受其它声部的干扰或牵制,让他们捂起耳朵来唱或是隔开来学,都不是好办法,合唱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合」,各声部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不仅能够监听自已的声音,还必须能听到另外声部、别人的声音及和声效果,藉以不断调整自己的音准、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绝对要防止一声部压倒另一声部的现象,要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合唱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将这一环节的基本功训练扎实,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