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4240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70分钟。
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0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1
一、我县城市管理现状
(一)规划区总体情况。县城规划区面积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2.1万人,建有主要街道22条,总长度60.9千米。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绿地专项规划、人防工程专项规划已批准实施,公共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水系专项规划、公共设施专项规划、燃气供热专项规划即将完成,停车场专项规划、广告牌匾设置专项规划等尚未列入编制日程。
(二)交通秩序情况。全县机动车保有量68437辆,其中轿车17000余辆(县城内轿车13000余辆),沿街共有停车场6处、停车位200余个,小区内停车位1300个,占用榆山路人行道划定停车位150个,尚有1万个车位空缺,车辆只能停放在道路辅道。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县城区共有地下密闭式垃圾箱61个,流动垃圾筒86个,果皮箱31个,公厕13处,垃圾处理场1处、渣土处置场3处、路灯5000余盏,县城保洁面积15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5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县城内共有建成小区、家属院40余个,住户1.7万户,小区附属农贸市场(摊点群)2个,超市14个,远不能满足小区住户的生活需要。
(四)沿街商户情况。县城区内注册企业910家,个体工商户3047户,其中批发零售业1812户,住宿餐饮629户,加工制造442户,煤炭批发零售22户,洗车点33户,理发洗浴水暖安装等居民服务业1019家。沿街广告牌匾近4000块,其中每年经住建委审批的仅20余件,审批率0.5%。
(五)流动摊点总体情况。经常性占道经营484处,其中店外摆放216处,店外加工71处,流动摊点197处。按路段分,严管路段(府前街、榆山路、翠屏街、五岭路)237处,其他路段247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城管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城管执法与基层脱节。我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一级执法,即榆山、锦水街道办事处和所辖村(居)无相应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权,出现“条有权、难办事,块管事、没有权”的现实尴尬。两个街道办事处虽然成立执法中队,但由于城管执法局与办事处之间无管辖和领导关系,加之一些配套措施不到位,办事处和村(居)城市管理的职责仍不明确。城管执法局与相关部门职能交叉,易造成城管执法工作脱节。
二是单纯执法与管理脱节。城市管理事项实行管罚分离后,城管执法局只单纯行使处罚权,由于没有城市管理议事协调牵头机构,城管执法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沟通衔接和监督机制,导致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
三是缺乏联动机制。城管执法没有暂扣或吊销证照的权力,没有有效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效能,造成城管工作效率低,行政执法成本过高,甚至暴力抗法事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停车场建设滞后,行车难、停车更难的状况日益凸显。
二是专业市场缺乏。瓜菜点、洗车点、售煤点、加工点、废品回收点、建材销售点、汽车修理点、夜间大排档随处可见。
三是临街商住房面积过小,部分经营业户侵占道路增加营业面积。
(三)居民素质参差不齐。
一是从业人员自律意识差。目前城区流动餐饮摊点达390多个,占道经营商贩中90%是城中村农民及城镇困难家庭和失业人员,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部分建筑运输业户不封闭作业,碎石、渣土沿路抛撒。部分沿街商铺店主侵占人行道乱堆乱放。
二是居民城市意识淡薄。乱吐乱扔、乱涂乱画、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经常发生,城市“牛皮癣”随处可见。
三是群众“赶集”风俗浓重。每逢集日,部分路段严重受堵。赶集过后,垃圾满地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四是部分群众交通意识淡薄,随意调头、随意停车,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四)城管队伍仍需加强。
一是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有的不注意工作方法,习惯于“以罚代管”,容易导致矛盾激化,影响队伍形象。
二是经费保障和装备建设还比较薄弱。办公经费比较紧张,执法车辆不足、车况较差,一些必要的执法装备也比较缺乏。
三是一线力量严重不足。目前,一线执法人员只有35名,人均管理面积近2.5平方公里,行使着市容、规划、绿化、市政、环保、公用事业、房地产管理等11个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人员少、区域大、任务重。
三、工作建议
(一)创新体制,构建“大城管”。
一是理顺城管执法体制。要推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和执法的职责和权限,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城管执法分局,赋予街道办事处一定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充分发挥其城市管理主体和基础作用。参照济南市城管局、城管执法局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权限,适当将市政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与城管执法密切相关的道路挖掘、建筑垃圾处置、广告牌匾设置等行政审批权移交县城管执法局统一行使。
二是健全城管执法领导机制。建议出台《平阴县人民政府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考评,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整合执法资源,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系统,提升执法效能。
三是健全城管执法考核体系。修改完善相关考核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强有力的奖惩考核机制,确保长效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科学规划,建设专业市场。
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通盘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市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城市功能问题,因势利导,在原聚集地附近建设专业市场。如在百货大楼附近的背街小巷内设立小吃一条街,由政府(办事处)制作统一样式的餐车,纳入办事处日常管理,多次不服从管理的取消其经营资格。与居民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专业市场,如建材、家具、烧烤可以适当远离县城中心。探索建设社区小型农贸市场,消除占道经营。同时,在黄河市场、财源街市场等市场的改造升级上做文章、挖潜力,转变当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和吸纳商户、居民进入市场交易,形成规模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市场化融资,社会化参与,加大市场升级改造力度。
(三)疏堵结合,规范停车秩序。
一是加强对城区规划的综合考量,根据城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制定或完善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建议新天地商务中心要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在环秀广场建设地下停车场,还可考虑在合适位置建设立体停车场。
二是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不按规定设计地上和地下停车场的,规划建设部门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取得规划许可证后不配建或少配建停车场的,由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处罚。
三是加强对现有停车场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空停车场或空地的机关单位,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服务,使有限的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四)统一样式,提升牌匾形象。
按照依法合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制作、政府补贴、逐步规范的原则,重点规范五岭路、翠屏街道路两侧户外广告牌匾。
一是标准化。取缔移动式落地灯箱,沿街商业门头一户一匾,同一或相邻建筑户外广告上下边缘高度一致,整栋建筑广告达到“高、平、齐”。
二是亮点化。每条街道确定与建筑物风格相协调的主题颜色,新设置广告牌匾统一采用铝塑板或集成版等高档材质,并在固定位置添加“玫瑰之乡”、“阿胶之乡”图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三是规范化。牌匾内容只是企业注册名称,不能附带经营内容、商品图片、形象代言人及电话等内容,使用的文字、商标、拼音、外文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书写规范准确、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比例适中。
四是秩序化。临街建(构)筑物墙体及玻璃门窗内外均不得张贴经营性文字或图案。定期组织执法干警清理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树木上乱挂条幅和乱写、乱画、乱贴的小广告,条件允许时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聘请专业清洗“牛皮癣”企业,对城区乱贴乱画现象进行清理。
(五)全面宣传,开展社会动员。
以提高广大市民整体素质为重点,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意义,提高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全力开展百姓城管、法律咨询、城管微博、城管义工等社会动员活动,抓好城区街道、村居、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同时,利用正反典型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工作,营造浓厚的“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2
为配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委在听取省住建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5月份和8月份先后赴常州、连云港、扬州市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三市及金坛市、赣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察看了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市容管理示范路、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卫工人休息点等多个现场,广泛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面貌,事关发展环境,事关党政形象。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践行“百姓城管、科学城管、法治城管”三大核心理念,努力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品牌创建,提升执法效能,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全省各市普遍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市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由5个区和22个市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委员会。
二是强化城市管理机构。目前,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都设立了城市管理局,13个市和28个县(市、区)按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增挂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牌子。盐城、泰州、宿迁等市分别成立了正处级的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工人权益得到保障。
一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集中处理。我省率先在全国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95%左右的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镇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73.4%。全省基本形成“苏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苏中地区焚烧与卫生填埋并举,苏北地区逐步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展”的良好格局。到20xx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7座,日处理能力达4.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9%。
二是启动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住建部门编制了国内首部省级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开展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工作,目前全省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到510吨。
三是深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目前全省25%的城市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四是充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20xx年底,省住建、财政等七家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全省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首度明确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目前已有南京、苏州等5个市落实到位。镇江市建设了两栋环卫工人公寓楼,提供给环卫工人租住。苏州市政府领导坚持每年与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慰问环卫工人,并从今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缴纳住房公积金。扬州市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卫工人歇脚点”,并按照一个场地、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排椅子、一个宣传阵地“五个一”标准进行设置,给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和生活带来便利。
(三)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大城管”格局逐步形成。
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58个市、县(市)中,已有35个建成运行或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约占总数的60%左右,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在解决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常州市将数字化城管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智能识别、自动监控、三维GIS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徐州、连云港等市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与12345政府热线、应急指挥平台的融合,实现了同步运行。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常州、徐州、南通等市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绩效评价功能,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考核,促使政府相关部门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四)夯实队伍基础,执法效能明显提高。
一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全省各地以“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和“省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清理占道经营、整治违章广告等活动。目前常州、扬州、张家港等14个城市获得“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102条,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是实施渣土运输集中整治。20xx年,省住建、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渣土运输车辆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全省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4万多起。20xx年省住建、公安等部门又联合对12个城市进行督查考核,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南京、徐州、常州等市完成全市渣土运输车GPS定位系统的安装,对渣土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实施全方位监控。
三是规范执法行为。扬州等市推行“柔性管理、刚性执法”,统一着装,规范言语,有效推进了文明执法。金坛市推出以“三早”、“三制”和“三督查”为内容的“三三三”工作机制。“三早”即“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三制”即“协管员驻村制、执法队员包片制、中队负责制”,“三督查”即“首问负责制督查、责任追究制督查、错案追究制督查”,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五)丰富文化内涵,城管形象有效提升。
省住建部门开展以“城管三走进”、“城管义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活动”,出版报告文学《心底流淌的歌》,举办书画摄影获奖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常州市创办常州环卫报,开通环卫网站和微博,设立环卫道德讲堂,定制环卫主题邮票,建立职工书屋等一批环卫文化阵地,丰富了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扬州市于20xx年设立环卫“金扫帚”奖,五年来累计表彰先进个人130多人次,先进班组60多个次,社会反响很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一是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美丽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城市管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以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为例,目前还有淮安、东台、沭阳等17个地区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南京市有一半的区尚未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已建成的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间信息交换也不够畅通。无锡市作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城市,系统建设滞后。
二是管理合力仍未真正形成。调研中有些市反映,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住建、公安、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和执法交叉,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决。
三是有的市民对城市管理基础建设理解支持不够。由于一些市民反对,我省垃圾焚烧、餐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环评审批周期过长,项目推进普遍遇到困难。如南京市江北焚烧发电厂前期工作开展了5年,易址后今年才开工建设。苏州市吴江平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无锡市锡东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但建成后由于周围居民反对,一直无法投运。
四是少数媒体对执法的'片面报道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闻性”,过度渲染执法主体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和纠纷,片面放大执法队伍的过失。反之,对执法行为以及城市管理工作的作用与成效却鲜有报道,没能全面客观反映问题。另外,少数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强,出现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城市良好形象。
(二)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主要表现在:个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全省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功能不完善,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环卫机械化作业率低,不少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低于30%。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和环卫作业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环卫作业质量。目前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以奖代补”,但是补助资金的支持比例不高,餐厨废弃物处置还没有纳入奖补范围。集贸市场总量不足,占道经营摊点无处疏导,马路市场取缔后容易死灰复燃。停车场、公厕布局不合理,配比过少。
二是执法经费普遍不足。全省只有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等5个市执法经费超过了10万元/年人,最低的宿迁市只有5.5万元/年人。执法车辆老化、取证设备匮乏等问题在一些县区比较突出。
三是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不少地区还停留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环卫作业阶段,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省还有无锡、镇江、盐城、连云港等8个市和大多数县(市、区)的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少数地区连最低工资标准也难以保证。
(三)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调研中城市管理部门普遍反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扩大,担负着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但面对大量的执法任务,人手缺少、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省住建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行政执法队伍人员数量按不低于城市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进行配备。目前,全省仅有泰州、宿迁、徐州三市的比例超过万分之四,常州、南通、镇江三市介于万分之三和四之间,南京等七市均低于万分之三。据调研了解,上海市城区执法人员的配置比例最高的达到万分之七,远远超过南京市各城区的配置比例。由于执法力量远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聘用的编外协管人员占较大比重,据了解,有的市编外协管人员与正式队员的比例严重倒挂,达4.5∶1。
二是少数执法人员宗旨意识不够强。城市管理执法对象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少数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忽视文明执法,遇到管理对象不服从管理时,没有做过细的工作,言行举止不当,态度较为粗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
三是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有些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执法方式滞后,发现问题不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执法往往陷于被动局面。
(四)法制支撑薄弱。
调研中,有的同志形象地将城市管理机构比喻成“上无爹娘、子孙满堂”。虽然市县政府都成立了城市管理专门机构,但省住建部门尚未设立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不利于加强对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执法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属于“借法执法”,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造成执法难度很大,管理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我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步增长,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但因为缺乏法规支撑,实际工作中面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外,《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实施近十年,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我省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修改完善。
三、几点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关系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建设美好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思想认识,营造全社会感知、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公益广告等形式,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城管、关注城管、参与城管。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执法队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氛围。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开展“城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城市管理,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消除误解。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城市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氛围。
(二)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条块互补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的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高位协调机制,设立由城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决策、协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将案件处置率、按期办结率、延期办理率和核查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加大经费投入,切实维护环卫职工权益。
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省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规模,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机械化清扫车辆配置纳入奖补范围,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的资金奖补比例。要按照20xx年县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加快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步伐,从源头上缓解管理压力。同时,要创新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努力解决资金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要督促8个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尽快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要探索建立环卫行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制度,鼓励环卫企业建立环卫一线工人工龄工资制度,稳定一线环卫工人队伍。要强化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休息时间,更多设置工间休息场所。要增加机械化清扫车辆设备配置,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范围和区域,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
(四)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执法水平。
省政府要在更高层面上明确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逐步充实执法队伍力量。要注重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执法工作。当前,针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全省各地要突出“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三大重点,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9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3类容貌秩序问题规范管理,着力改善城市面貌。要深入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说理式执法,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确保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五)完善法制,加快相关地方立法进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及早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法律,明确城市管理的地位、职责、范围、手段、法律责任等内容,使城市管理工作早日有法可依。省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各地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论证等基础工作。我委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将条例立法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依法推进我省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3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着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市政协成立了以陈莉主席为组长、副主席李建国为副组长、政协专委会主任及政协委员为成员的城市管理调研课题组,课题组在市规管局、住建局及三个办事处等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采取“听、看、查、访”的方式,对城市规划编制、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等事关城市管理领域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市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打造具有文明和谐环境、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突出管理重点,力求标本兼治,系统地开展了以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市貌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城乡规划统筹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净齐靓美,城市管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一)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开展市域空间发展规划。为整合全市产业布局,完成了《新郑市产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确定了“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六大园区”的发展思路。
二是修编新郑市总体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完成了《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作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的试点,20xx年2月11日获省政府批复。
三是全面推进专项规划。完成了新郑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郑韩故城大遗址保护规划、具茨山森林公园、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
四是强化详细规划编制。先后编制了城东新区、城西南区、城南区、城北区及《黄水河综合治理规划》、《龙湖镇纺织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港产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帝故里旧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新区详细规划》等重要区域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道路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改造等民心、实事工程成效显著。今年以迎接“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郑州市“清洁家园”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红旗路段、公厕中转站”评选活动,180万㎡城市道路做到了一日两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率100%,市区人民路、新建路、新华路等主干道实行一日两次机械化清扫,机械化清扫率达30%。城区19座垃圾中转站按照“八无六净”式标准管理,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在家属区、社区内积极推广垃圾袋装化工作,垃圾袋装率达到了50%以上。垃圾清运做到密闭化运输,清运率达100%。今年共清运生活垃圾6.9万余吨,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曹庄垃圾填埋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科学规范无害化进行垃圾处理,处理率达100%。
二是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先后扩容曹庄垃圾填满场、筹建城北区、城东区2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投资28万元对沿街公厕、垃圾中转站及集装箱、保洁车进行刷新改造。
三是积极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0.68万平方米,新栽植乔木1.2万棵、花灌木287.3万棵,铺植草坪4.7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乔木补栽、更换347棵,花灌木补栽、更换17.2万棵,完成行道树嫁接688棵。对城市主要干道、广场、花园实施了灯光改造、绿化美化改造工作。完成了炎黄广场灯光更新改造,安装中华灯16盏、方头灯46盏、庭院灯36盏。完成了黄帝像清洗、四周栏杆喷砂以及地面改造等工作。完成了郑新路(城墙口至瓯江大道路口)道路两侧行道树法桐无球嫁接工作,共嫁接法桐688棵。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街头游园等处缺株行道树、断垄绿篱补植补栽工作,共补栽各种花灌木133572棵,补栽乔木279棵。对绿地内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通过升级改造,改善了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强化行政执法,着力提高城市管控能力和实效
一是强化专项治理,着力维护正常的市容环境秩序。先后针对“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建”等“五乱”现象、“三污”违法排放、夜间渣土偷倒、机动车贩卖水果等问题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农贸市场外部环境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加大了防违、控违、查违、拆违的工作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施工工地,协同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取缔无照废品收购点,集中解决了一些影响市容环境的难点问题。
二是完善管控措施,着力提升市容环境监管水平。针对城市管理“全区域覆盖、全时段管控、全天候检查”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建立联勤机制,加强一线执法力量。实施问责制度,将任务、要求、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岗位和人员。针对难点热点问题采取重点管控、重点办案、重点整治等措施,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执法力度。同时,坚持控防结合,在部分路段实施了人行道防护路障,规范和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三是强化城市管理力度,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针对市区流动摊点多、摊位不固定、时间不集中、管理难度大的现状,采取堵与疏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昼夜值班,昼夜巡逻,重点查处流动摊点、乱停乱放、破坏市政设施和乱喷、乱写、乱贴小广告的“三乱”行为为主,维护城市环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管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城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由于职能交叉,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上的不统一,部门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工作合力的形成。如户外广告管理、修(洗)车审批管理等需要涉及工商、交通、建设部门。农贸市场管理需要涉及工商、卫生和建设部门。市区交通秩序维护、车辆乱停放、乱营运等问题涉及交通、交警和建设等部门。上述工作如相关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另外,我市城管一直都是部门为主的“条状管理”模式,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管理“盲区”,如城中村、园中村的脏乱差问题等。
(二)城市规划执行不够到位。
一是市民和开发商的规划意识不强,受利益驱动,经常出现一些违规的行为。
二是规划实施过程由于受到行政干预而改变原来规划设计。
三是职能部门监管缺位,无序开发时有所见。
四是详细规划出台有其滞后性,城市建设不按规划实施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规划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布局、功能不能得到体现。
(三)城市管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为:
一是占道经营现象屡禁难绝。特别是洧水路、文化路等主干道存在占道经营,流动摊、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店外作业加工等现象。
二是交通秩序整治存在死角。机动车辆乱停放、随意上人行道,出租车违规停车载客、车辆乱调头现象突出,摩托车、三轮车在主干道、人行道上任意停靠行驶,非法客运现象普遍,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道行进、不遵守交规,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是城市公共设施破坏严重。公用设施、市政设施遭到破坏和盗窃现象较严重。
四是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市民随地乱扔垃圾,部分居民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部分小区存在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管理不够规范。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基础设施不配套、硬件设施不健全,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主要存在问题是综合市场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室内市场,“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
(五)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这部分人群中既有从农村进城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依靠摆摊设点等收入来维持生活,以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城市文明往往被抛在一边,市民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去甚远。
(六)城市管理的'工作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一是人员编制较为紧张。主要存在园林绿化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城管规划大队的人员开支形式不统一等问题。
二是保障仍较滞后。城管执法部门的装备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突出的是车辆问题。规划监察队伍共有156人,10个执法中队,每个中队都有十多名执法人员,但每个执法中队仅配备一辆执法车辆,执法车辆偏少,影响执法工作的开展。环卫机械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机械化水平较低。市区文化路、新建北路、金城路等7座垃圾中转站机械设备是1997年购置,经过长期使用,设备磨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不但影响了垃圾正常中转,同时也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事故隐患,现急需升级改造、更新。
三是作业经费不足。由于新建道路和居民区没有增加环卫清扫人员,形成了新的卫生死角,如:中华北路、铁北一路、铁北二路、故城外环路、西环路等。由于经费不足,只有采取增加劳动量不增加人的办法进行维持,导致环卫作业标准下降,直接影响市容。
四是环卫工人待遇和地位偏低。由于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量不成比例、社会地位低等因素,造成我市环卫工人人员短缺、年龄偏高、队伍不稳定等现状,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郑州、巩义、登封、荥阳等周边县市环卫工人工资达到800元/月以上,而且市区主要繁华街道实行了两班制,与其相比我市环卫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七)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存在
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欠账太大,路不平、灯不亮、排水不畅的问题在部分社区仍然存在,乱贴乱画、乱摆乱放、垃圾成堆到处扔的现象随处可见,直接影响了社区环境。有的个别地方不是好转而是越来越差,有的居民抱怨说特别到过节时,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堵到楼门口,在垃圾堆里过节。
三、建议与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议市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领导任主任,规管局、住建局和公安局等领导任副主任,工商、环保、卫生和交通运输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市城市管理宏观决策和组织指挥。在城管委领导下,建立一支公安、规管、住建、工商、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城管联合执法队伍。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统一规范管理标准和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不仅在突击性整治中做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在日常管理中也要形成联动和协调机制,对偷倒渣土、无证经营等“五乱”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规管、住建、财政以及公安、工商、环保等各职能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主动管理、主动协调、主动配合的意识,做到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针对一些疑难和共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协调,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办事处及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督查协调作用,做到责权一致,进一步推进长效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运作,落实有效管理措施
逐步实行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等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建议在现有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基础上,按照“事企分开、干管分离”原则,合理界定职能,逐步将市区所有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推向市场,公开招标发包,进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职能部门负责对承包公司作业质量检查、考核、评比,并按考核结果拨付环卫作业经费,同时强化管理职能作用,对全市环卫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管理。
(三)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效率
加强队伍建设。根据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特点和任务需要,加强对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方案,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同时要关心关爱城市管理员和环卫职工的工作、生活,相应提高他们工资和福利待遇。优化保障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一线的办公以及车辆保障工作,结合实际工作和任务需要,配置好执法用车及设施设备。
(四)进一步提高认识,着力维护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
在执行城市规划方面,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不能随意改变,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不按规划实施的要敢于叫停,真正体现城市规划的法律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五)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20xx年,我市将迎来三年一次的国家卫生城复审工作,为确保顺利通过,尽快完成第二生活垃圾场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加快城区七座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工作。升级改造人民西路、炎黄广场公厕。同时购置配套压缩运输车4台,提高环卫基础设施档次水平,增强、完善城市功能。
进一步抓好道路建设、背街小巷等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加快环卫设施、设备的更新保障。尽快实现小区垃圾收集的机械化作业,确保居民生活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加快社区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对经济薄弱社区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力度及保洁保序工作的扶持,巩固和提高生活垃圾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水平。
(六)疏堵结合,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一是要整治占道经营。切实按照“退街进巷,退摊进店,引市入场”原则,加大“迁移、取缔、整治、规范”的力度,逐步整治规范城区占道经营行为,同时加快农贸市场规划建设,让经商者有其所。
二是整治交通秩序。加大市区公共场所泊车位管理,增设公共停车场、点,完善标志牌及标线,定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减少车辆乱停放现象。
三是加大社区环境的整治力度。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重点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牛皮癣”等问题的整治,应继续加大拆除违章建筑、违法建筑的力度,把管理、教育、处罚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加大城郊结合部的整治力度。改变目前违章建筑多、乱堆乱放多、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多的现象,树立整洁、亮丽的城市新形象。
(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要切实加强市容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工作,潜移默化提高市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法制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大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关系。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细致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居民群众和单位的理解支持,逐步形成“新郑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良好局面。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4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将听取市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为扎实做好筹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领导小组办公室、城建环资工委组织调研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围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综合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一)组织领导得到加强。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主任,市委常委为副主任,各县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管理委员会,明确了议事规则和部门职责,形成了党委、政府、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乡管理的新格局。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由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向注重细节、塑造精品转变。市委办、市政办先后印发《城市管理工作考评暂行办法》《城市环境卫生责任制管理办法》《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智慧城管推进有力。成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城区地理数据普查面积120平方公里,普查城市管理部件49.7万个,划分巡查责任网格56个。该中心包括“五车”管理平台系统、12319城建服务热线、城管随手拍、视频监控上报、环保非现场检查平台等子系统,已经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健全、外延丰富的城市处置终端平台。将市区8864路视频监控接入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城市管理问题视频采集,案件量目前已达65万件/年,整改率97%以上。
(四)城市管理效果明显。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垃圾统一收运,日产日清,道路清扫保洁实行一体化作业。扎实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雨污分流、污水污泥处置、地表水厂、供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面店外经营、私搭乱挂等问题有所遏制,道路交通更加通畅、秩序有所好转,绿化景观更加丰富、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亳州市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与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城市管理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管理工作牵涉面广,20xx年4月,市委办、市政办印发了《关于成立亳州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明确了组成人员和议事规则。但自成立之后,城乡管理委员会没有召开过联席会议,布置城市管理工作。有的组成部门不知道自身承担什么样的城市管理职责。城市管理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指导、监督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参与城市管理的部门较多,联合执法过程复杂。由于权责不清,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漏洞,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城市管理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前期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调研,在沟通调研花戏楼景区周边环境治理有关事宜时,和城管、文旅体、区政府、花戏楼街道、景区管委会、文旅公司等分别联系,都没有找到对接的部门。
(二)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前瞻。因为历史原因,我市长期缺少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随意性较大,给后续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部分规划缺少统筹考虑,对项目规划定位把握不准,存在项目规划不合理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比如,在前期管线路网建设时,没有做到规划施工建设“三同时”,导致后期管线路网项目建设中破坏公共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负面影响。新区一些道路,没有规划建设非机动车道,导致人车混行、人车争道。没有公交车专用车道、人行天桥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通拥堵。车辆急剧增加与停车场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老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严重不足。
(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我市建市时间短、财力紧张,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比如供水能力不足,供水管网老旧,爆管频发,雨污分流管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综合市场建设和功能配套不到位,缺少规范的和方便市民购物的室内市场、停车场等,促使不少散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乱停乱放。
(四)市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法治和秩序意识淡薄,破坏公物等事件时有发生,车辆乱停乱放特别严重,建筑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小区飞线充电隐患重重、牛皮癣小广告遍布大街小巷、楼梯门洞,绿化带随意开口、损绿毁绿情况频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抢道行驶、随意停车、机非混行、非机动车逆行普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乱排乱放现象仍然存在,餐饮业聚集路段油污遍地,市民反映一些饭店、浴池夜间私接雨水管网偷排污水。
(五)法规政策执行力度仍需加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放水情况。20xx年施行的《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对损害城市绿地及设施的、擅自在城市道路绿化带开设出入口的等七类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到目前为止只移交公安一起。20xx年8月,市城管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在主城区范围内禁止占道摆设宴席的通告》,要求在管理区域内,一律不得占用主次干道、街巷通道、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小区内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摆设宴席。对占用道路摆设宴席的,依据有关规定,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也没有执行到位。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好。切实发挥城乡管理委员会统筹指导、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召开联席会议,定期进行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网格化责任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拓展数字化管理区域,加强对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检测系统、城管电子执法系统的运用,统筹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职能和督查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权责一致,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二)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既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又要考虑如何将规划与交通、文化、产业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要提高规划标准,适当超前,要有国际视野,在没有论证充分的情况下,要放缓脚步,给城市未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间。要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严格依照规划既定原则来推进项目建设,对已经决策的规划项目不轻易改变,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城市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合理设置商业网点和社区便利店。完善城市农贸市场布局。规范设置便民早餐点、夜市等流动摊贩疏导点,引导入室、入点规范经营。
(三)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承载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善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体系。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文明交通。统筹各类市政管线,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全面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提升城市水环境及绿化品质。突出功能需求,开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造。鼓励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厕所、绿地等,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一批便民生活圈。
(四)注重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的守法意识、公共秩序意识,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加大对城市管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加大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抓住《亳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即将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宣传贯彻落实,提高广大市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监督中来。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五)严格规范执法,提升工作水平。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城市管理本土人才,引进城市管理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加大对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等痼疾顽症的日常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好城市管理“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的关系,刚性执法秉公义,柔性服务暖民心。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大力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打击妨碍城市管理执法和暴力抗法行为。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5
为全面提升东营市城市管理水平,近期东营市编办会同市城市管理局考察学习了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常州市和省内部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实施数字城管建设已迫在眉睫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从2005年开始推行“数字城管”建设工作,试点的三批共50个城市已全部通过住建部验收。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会议,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城管,要求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3年实现地级城市数字城管的全省覆盖。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求全省沿海设区城市在2011年前要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山东省已有12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管建设工作。东营市《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数字化城管系统,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目前,东营市实施数字城管已具备成熟的基础条件。一是技术已比较成熟,特别是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互联网应用、3G通讯技术、视频监督、数据传输等应用广泛普及,为建设“数字化城管”提供了充分条件。二是2008年市园林处开发建设了数字园林项目,2009、2010年,东营市开发区、东营区相继开始建设“数字化城管”并已投入使用,为中心城区建设“数字化城管”积累了经验。三是机构改革后,我市的城市管理体制为数字化城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为数字城管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外地经验做法
杭州市作为建设部数字化城管第一批试点城市,从2005年7月正式启动数字城管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体制顺畅、制度规范、运行高效的“杭州模式”,成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分开的'“两个轴心”的代表。常州市作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二批试点城市,2007年7月正式启动数字化城市建设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创造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地级市新模式,成为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合二为一的“一个轴心”的代表。目前,两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均通过国家住建部验收。深层次分析两市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措施效果,共同之处有四点:
(一)加强领导,保证城管工作组织有力。杭州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分管副书记任组长,下设城市管理办公室,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近期拟与同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整合,组建城市管理委员会。市数字化城管信息处置中心为城管办所属副局级事业单位,编制34人,内设5个处,由行政执法局信息中心和城管办信息中心合并组建而成;常州市专门成立了城管委(虚设机构),市长为主任,26个部门、县区为成员,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和监督指挥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其中监督指挥中心设置了监督受理、指挥协调、综合考评等3个职能科室。
(二)以严格考核为手段,提升城管工作权威性。杭州市通过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招聘400名监督员,将市直38个部门单位和15个县市区纳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每月在《杭州日报》排名公示,并形成市委、市政府专报,纳入年度综合考评目标;常州市招聘平台管理员30人,监督考评员50人,将26个部门和区纳入考评范围,天天打分、月月考评、季度考评,在政府年度综合考评中占1分,通过“问责制”来提升城管水平。
(三)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杭州市从2004年开始,围绕“四化”(洁化、绿化、亮化、序化)长效管理要求,先后修订、制定了《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环境作业规范》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0余件,基本做到有章理事、有法管事;常州市从2006年以来,先后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各类长效管理措施、规定20多件,为城市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和有力的经费保障。
(四)以整合资源为途径,实现城市管理的联动高效。两地均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原则,在数字城管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2319热线被整体并入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并与12345、110等应急服务热线无缝连接,实现数字化城管与市民零距离沟通、零距离互动。
三、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构想
东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移动通信、无线传输、高速网络、三维地图、地理信息、卫星定位、遥感等先进技术,整合“建设事业12319”、“市政111”、“城管执法111”等城市管理资源,建立起完整高效闭合的,对城市管理领域内的城市管理部件与事件问题进行科学化处理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推行万米单元网格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建立起“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形成高位监督、部门协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市直有关单位、区政府(管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各司其责、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好服务于“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一)实施内容。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为依据,初步确定五大部件(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和四大类事件(市容环境、广告牌匾、施工管理、街面秩序)为主要管理内容,随着系统完善,逐步扩大覆盖面,提升数字化城管的广度和深度。一期工程首先对东城区域内城市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管理,对东营区、东营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管理内容实行监督管理,预留向非城市管理部门、各县区扩展接口。二期工程逐渐扩大到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
(二)总体架构。构建“三个系统、六套程序、两项制度、十个子系统”。
三个系统:
一是监督指挥系统。在市级设立一个监督中心,在东营区、开发区设立指挥中心。
二是信息采集系统。参照杭州、烟台等地做法,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招标采集公司,订立合同,建立考核办法,由采集公司负责城市管理信息采集。
三是处置办理系统。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6
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整合和优化城市管理资源,全面推行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标准管理,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职尽力打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1、城市秩序明显改观。
针对占道经营现象,职能部门集中专项整治xx南路、xx路等示范路,xx广场、南门菜场等重要场所周边市容秩序;拆除不符合规定的广告招牌,对城区户外广告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针对车辆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现象,实行划线规范停车;不间断地清理城市“牛皮癣”;对建筑施工(场)地实行跟踪管理,加强对城区建筑渣土的运输管理等等。通过多次专项整治,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秀美的城市环境。
2、环卫质量稳步提升。
城管局建立了环卫考评体系,实行环境卫生ISO标准管理,按照定时收集、定时清运和延时保洁要求,对城区重点路段和商业繁华地区实行16小时、次要道路13小时的延时保洁制度,总保洁面积达390余万平方米。成立城管局驻开发区市容服务中心,履行开发区范围内的环卫和园林管理职能,全力服务开发区的经济建设。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市处理”的模式,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农村垃圾处置长效管理体系。成立特种垃圾处理中心,采用无害化填埋工艺,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3、市政设施逐步配套。
坚持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问题、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加快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先后完成了城北填埋场二期工程2号库区建设,完成了城北垃圾填埋场排污管道工程建设,完成了天王xx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投资20多万元安装了垃圾中转站空气除臭设备。认真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取消城市弱势群体摊点收费。城区逐步推行公厕免费开放,投入xx万元全部收回对外租赁的16个公厕,投资43万元对xx个公厕进行维修出新。
4、园林绿化上档升级。
为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成立了“园林设计室”,完成了xx南路、xx西路、xx路等重点路段的园林设计任务。实行不间断的循环修剪,每年完成市区道路、公共绿地修剪任务达100多万平方米。每年春季对市区40多条主次道路和公共绿地进行补植,确保城市绿化完好率在90%以上,基本做到了“树常绿、草常青、花常开”。xx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市城管园林处切实加强xx公园的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和绿化管理,基本做到卫生保洁的常态化,便民服务的动态化。
5、城管执法规范文明。
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实施意见》,成立了行政执法监督领导小组,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职责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在执法过程中,倡导亲情执法、文明执法,城管人员的执法形象得到了较大改善。08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城管行政执法的投诉,无一起城管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二、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执法权限比较分散,管理体制上条块纵横交错,政出多门,各自为政,部门分散执法,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要负责的事相互推。城管部门责大权小,难以发挥协调作用,形不成管理的合力。如在环卫费的收缴上就存在重复收费、多头收费、漏收费的问题,还有户外广告招牌多家审批,多头管理,市民意见很大。
2、维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配套设施建管滞后。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需要。城区停车场建设、商业区及主干道停车位设置较为滞后,数量少;垃圾中转站、城市公厕建设滞后;居住小区没有配套建设农贸市场,次干道未划定季节性(鲜活)蔬菜瓜果交易点,导致流动摊点混乱无序,严重影响市容和市民出行;老城区功能不全,如路灯、下水道等设施缺乏等等。
二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城市管理维护面广量大,管理经费不能与城市建设保持同步增长,导致城市建设维护经费长期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
3、城管执法权限不够明确,整治成果容易反弹。
目前,镇江各辖市区仅我市没有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管执法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明确,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城市管理缺乏行业性的法律法规,现有执法条款散见于众多部门的法律法规中,行政处罚权属不清晰,城管执法缺乏行政强制措施。大部分城管监察队员不具备执法资格,缺乏有效的司法保障。城市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较低,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表层面上,部分地段“脏、乱、差”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一些细节问题常常给市民带来不便,如路面随意开挖;人行道建管分离,经常被车辆碾压或者占用,致使路面破损、彩砖断裂;盲道被无端占用少有人问津;个别道路指示牌标写不合理;市区内有的路灯不亮等等。
4、市民文明素质亟待提高,教育引导力度有待加大。
部分居民公共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公德意识较为淡薄,缺乏维护城市形象的自觉性。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发展,城管工作面临着更加繁重复杂的任务,出店占道经营、违章户外广告、违章建筑、占道停车、城市“牛皮癣”等问题屡禁不绝;小餐饮店、排档、烧烤夜市和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场所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市民反映强烈。
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完善城管工作体制,落实城管工作责任。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秩序和生活品位,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要明确政府“一把手”为城市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把城市管理工作摆在政府工作重要的位置。
二是建立城管联席会议制度。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房管、工商、公安、交通、社区等多个部门。要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联席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整体联动,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和齐抓共管、多元共治的“大城管”格局。
三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城市环卫、绿化养护等领域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扬州市城市管理市场化综合运作的一些成功做法,已被许多城市借鉴,建议市政府作一些研究。近期内应加快落实环卫费的扎口收缴和管理,针对城管应收费职能的弱化,借鉴周边城市经验,能否把环卫费纳入水费或其它税费一道征收,进行扎口收费,统一管理。既可以把蛋糕做大,又可以彻底解决重复收费、漏收费、多头收费的矛盾。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城管执法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市政府要尽快出台一个刚性和可操作性的关于城管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行政处罚依据、行政办案程序及城管权限、责任、义务等。
二是建议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梳理整合现有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的执法职能和资源,依法赋予集中行政处罚权,统一安排部署城管执法工作。
三是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加强对城管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管理与执法水平。改革人事制度,配齐、管好、用好城管干部,逐步建立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努力造就一支业务过硬、纪律严谨、作风优良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把城管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如城市道路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在行道树选择上要注意品种、色块搭配,植树、栽花、种草结合,既保证当前景观和遮阳效果,又考虑长久生态效果;再比如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应该更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对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经商谋生要给予照顾,使城管工作更趋于人性化。
3、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创建良好人居环境。
一是加大城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做好远近期规划,做好城区车辆停放点建设,解决车辆乱停乱靠的问题;做好城区划行归市工作,解决占道经营、以路为市的问题;做好城区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解决垃圾乱泼乱倒的脏乱差现象。
二是多渠道加大城管投入。一方面要加大财政的投入,采取切实措施或配套政策,努力解决一线环卫职工报酬低、基本保障不到位、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城市经营的推动作用,通过拍卖、出售、租赁、重组,将低效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使用权推向市场,对户外广告位、路灯灯箱广告位及城市道路冠名权实行公开拍卖,将城市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增强城市管理的活力和实力,逐步解决城市管理现有的欠账。
4、改进考评奖惩机制,加强管理效能监察。
一是逐步完善城市管理考评体系。继续推行城管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将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单位、到个人,对各项城管工作实行日查、周考、月评,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完善自查自纠制度,着力解决执法工作中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扯皮推诿等问题。
二是建立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人大代表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证、人大代表考察等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监督。
5、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推动城管长效治理。
一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把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建设现代化城市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板报、网络、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广泛宣传政府城市管理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成果,曝光不文明的行为,加强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
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户”等争创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引导市民积极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志愿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城管、个个参与城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7
近年来,随着“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由于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实现经济发展、商贸繁荣的同时,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日益显现。为此,我市先后开展“两违”整治、城区交通整治、城市管理“六大新政”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来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与建设中等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较大差距。为全面准确掌握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近期,市政府办公室组织专人,深入市城管局、建设局、交通局、规划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单位,就加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市城市管理面临的执法考验越来越多、承担的执法职责越来越广、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对此,我市就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城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工作强度大。目前,我市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17万,涉及1乡、1场、2街道,城区道路里程11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4.85万辆,电动车7.5万辆,城市管理呈现点多面广特点。特别是随着大唐新区的建成,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张,人口不断积聚,“两违”管控、交通整治、市容市貌、渣土管理等城市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仅20xx年,城管局拆除违章建筑达2.7万平米,交警大队处理交通事故达3928起;市容局保洁清扫面积达220万平米,人均清扫面积达7000平米,超省定标准近一倍;园林处绿化管护面积90万多平米,人均管护面积达6900平米。
2.舆论关注多。城市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群众对此高度关注。从全国各地新闻报道来看,有些媒体对城管报道不客观,大量城管负面报道见诸报端,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城管几乎成为负面形象代言人。尤其是少数媒体借助网络大肆炒作,片面舆论报道,极大的伤害城管工作人员自尊心,给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3.人员流失快。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市城管、交警、市容等部门人员缺口分别达20人、60人、110人,人员不足极大的影响城市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为弥补一线人员的不足,各部门聘请临时人员以减轻城市管理工作压力,城市管理局现有队员131人(不含第三大队),其中,聘请协管人员51人;交警大队现有工作人员158人;市容局现有人员576人,其中,聘请环卫工人467人。目前,我市城管、交警聘用人员工资1200元/月,环卫工人1000元/月,由于收入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城管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人员流失严重,市容局每年有85%以上人员选择辞职,城管局每年也有近10人相继离职。
4.社会理解少。城市管理主要对象往往是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在人员密集场所、市区繁华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场所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往往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按照xx市的统一部署,大九江规划区内严禁私自建房,少数群众房屋危旧,迫切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导致“两违”抢建行为时有反弹。与此同时,受利益驱使,少数人抱有侥幸心理,利用夜间实施抢建、超高超载运输、随意张贴户外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给城管执法带来较大困难。
5.文明意识差。从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我市新增的城区人口主要来源于地震灾害安置、拆迁安置、进城务工人员等农业人口,自身素质没有得到提升,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影响,市民闯红灯、随意调头、随意停车、乱倒垃圾、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甚至少数人在绿化带种植蔬菜。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环境,影响了城市形象,甚至也给自身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根据交警部门统计,因非机动车、行人违规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60%以上。
二、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而繁重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我市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存在职能配置不尽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违章建筑、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户外广告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城管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环保局、国资局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造成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极大地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此外,部门、街道、村(居)委间缺乏沟通衔接和监督机制,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有利就争,无利就推”、“批而不管,罚款了事”、“能管不管,想管无力管”的现象,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造成城管执法工作脱节,甚至贻误工作时机。如园林处负责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市容局负责路面清扫保洁,两支队伍各管各事,既增加了人力成本,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2.市政设施相对滞后。我市城东、城西2座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部分大型货车占用城区道路现象发生,不仅增加城区交通压力,也对市政道路造成极大破坏。城区主要商业网点停车位不足,无法满足私家车快速攀升,而公共交通又还不能适应人们出行需要,行车难、停车更难的状况日益凸显。城区现有5座较大规模的集贸市场,存在卫生状况较差、管理不够规范、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等现象,难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设施紧张,一定程度上制约日常环卫保洁顺利开展。
3.执法手段单一落后。当前,国家对城市管理还没有出台一部系统完整的实体法,对许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为缺乏处罚治理的法律依据。城管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最多的往往是纠正违法行为,在劝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执法手段只有暂扣物品和处罚,没有有效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效能,造成执法方式单一,行政执法成本过高。在日常执法工作中科技装备不足,往往是徒步单兵执法和当场处罚,进而造成孤立执法。与此同时,我市城市管理局存在办公场所不足,执法车辆老化,执法装备缺乏问题;市容环卫设施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大型环卫、清洗设施滞后,环卫工人使用扫帚扫马路,用板车运垃圾,市容保洁效率低下。
4.执法环境亟待改善。城管执法的场合往往是马路执法、一线执法,而执法的对象成份复杂,又大多是弱势群体,城市管理执法环境相对特殊。一些市民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致使阻挠执法、抗拒执法的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发生暴力抗法事件。据初步统计,城管局每年有超过20人受伤,交警部门在执法中人身也不同程度受到威胁、殴打。
5.队伍建设有待加强。20xx年我市正式成立城市管理局,编制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而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这种定性不具备执法资格,仍面临身份、执法合法性等争议,目前,九江地区仅xx市执法局为参公单位,具有执法权。与此同时,城市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管队伍人员整体年龄结构偏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专业人员缺乏,较难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由于环卫工作强度大、环境差、待遇低,我市从事环卫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健康状况堪忧,体力也较难胜任繁重的市容工作。
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管理好城市,创造良好的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和要求。对此,我市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破解影响城市管理发展瓶颈,切实做到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
1.理顺体制,健全机制。高规格的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将市容、园林等涉及到城市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城管局,城市规划区开发小区违法违章建设执法权和处罚权纳入城管执法,进一步提升城管综合管理和执法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扯皮推诿、效率低下的弊端,着力构建“大城管”的综合管理体制。
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决定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抓好街道、村(居)委、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充分调动团委、妇联、志愿者、义工等组织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每学期开设不少于4课时的交通安全教育课;利用各类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通过正反典型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工作,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提高文明交通参与意识。为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对违章建筑、渣土泼洒、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一经查实,兑现奖励。
3.整合力量,联合执法。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要强化一线执法,将更多警力、队员部署在街头巷尾,建立24小时联合巡查制度,重点治理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占道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运输车辆、大中型货车超限超载、沿路泼洒等行为。公、检、法等部门都应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形成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三位一体”的城管行政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移交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质量,及时处理暴力抗法问题,对不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
4.创新思路,科技先行。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向市场购买专业化公共服务,将市容管理、停车管理、绿化保养、环卫保洁等具体管理、服务业务推向市场,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选择有实力专业公司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降低管理成本。发挥城管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作用,整合城管、交警、交通优势资源,对城市管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处置。利用高空夜视瞭望摄像机、工地监控摄像机等先进科技装备,对城区违章建筑、渣土运输实施全天候监控,切实解决执法人员力量不足、执法取证难等问题,实现城市管理指挥智能化、监控可视化、管理网格化。
5.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对城管队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建立严格奖惩考核机制,严肃工作纪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将我市城市管理局列为参公单位,切实解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问题,使城管队员具备执法资格。进一步提高聘用队员工作积极性,维护城管队伍的稳定性,参照武宁、修水、德安做法,每年安排2—3个工勤人员编制,用于解决聘用队员身份问题,同时,每年招录一批优秀的法律、广告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充实城管工作一线,提拨重用一批优秀城管队员,切实提高城管队员政治待遇。
6.疏堵结合,常态管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规划建设便民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妥善解决流动摊贩、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加大城区交通整治、矿山治超治限工作力度,严禁大型货车进入市区,加快城东、城西停车场建设,新建小区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空闲停车场所,城区商业中心区域公共停车位实行“计时计费”,切实缓解当前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快公寓式安置楼、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严控“两违”抢建,采用多元途径解决城区危房户住房实际困难,实现“两违”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8
5月中旬,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统一部署,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先后深入延长、黄陵、安塞、宝塔四个县区以及市城管局及其下属单位,专题调研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情况。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调研,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狠抓城市管理队伍建设,以内提素质,外树形象为载体,在具体落实中,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亲民管理、文明执法、有情操作”的工作理念,按照“倡导人性化管理,推行亲民型执法,坚持规范化监察,构建服务型城管”的工作思路,实行“调查核实要细心、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的“四心”工作方式,规范管理标准,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行业形象明显改善。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志的城市服务功能及管理工作得到了提升和拓展,城市队伍建设中涌现出了不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近期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旅游环境大整治,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则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及各县区始终把城市建设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如:近年来,志丹县抓早动快,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城市整洁靓丽,综合功能大大提升。安塞县坚持“城市带动”战略,先后实施了县城供水水源和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能力达到5000立方米/天,有效缓解了供水紧张和供水水质问题。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使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达85%以上。特别是xx年以来,先后投资3亿元,实施了中心街拆迁安置、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改扩建、一道街、二道街共十几座商住楼等一系列老城区改造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延长县投资1200万元改造大型综合市场一个,市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一层为营业面积xx平方米的农贸综合市场,二层为营业面积1800平方米的超市,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投资新建了一批城市管理中所必须的环卫设施,购置了一批环卫用车设备,使市政环卫设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黄陵县在打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之中的生态旅游城市”过程中,建立了城市建设和综合管理的长效机制,紧扣“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县城”的名片,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着力改造市容环境,提升了城市综合品位。
(二)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目前,全市除甘泉县、宝塔区外,其余11个县都成立了专门的城管机构。延安市城管局共有城管执法人员200余人,安塞县城管局共有在编职工58人,临时聘用特殊岗位61人,环卫工人201人,公益性岗位105人。延长县城管局共有编制66人,环卫工人180多人。黄陵县城管局现有干部职工300余人,其中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有干部职工30人,包括清洁工在内的各类雇佣人员达140余人。
全市城管系统通过抓学习,提高队伍素质;抓规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抓作风,塑造执法队伍形象;抓规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使城管队伍素质提高了,执法规范了,形象改善了。
(三)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有所提高
通过全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安塞县、延长县居民对城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调研过程中通过对居民发放《城管执法调研问卷》,就城管的行业形象、执法文明程度、管理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延长县调查对象93%以上的认为城管行业形象好、80%以上的认为城管执法文明、87%以上的认为管理效果好。安塞县与延长县问卷调查情况基本一致。但延安市城区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率不高,70%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城管行业形象差、60%以上的认为城管执法野蛮、85%以上的认为管理效果不大。
二、目前城市管理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委员们共同认为,全市各级城管机关在抓班子、带队伍、练业务、强素质等方面采取了得力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随着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进城农民数量的日趋增加,城镇市民的数量在成倍增加,城管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不能适应城镇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机构体系不健全,责权利不统一
城市管理量大面宽,有无证经营的取缔问题、有环境卫生的违规问题、有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等等,执法机构众多,交叉执法、重复处罚的现象比较普遍。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机构有城市管理、工商行政、公安交警、环境卫生管理等系统,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权限,但没有形成合力,责权利难以统一。目前,甘泉县、宝塔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
(二)城管队伍有待扩大,城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调研情况看,各县普遍存在城管队伍人数少力量薄弱的问题,加之临时聘用人员占了很大的部分,人员素质偏低,执法水平不高,影响城市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城管工作人员待遇有待提高,设备需要更新
目前,城市管理队伍中临时聘用人员的待遇特别低,连维持他们的个人生活都比较困难,更难以养家糊口维持家庭生活。过低的待遇无法激发其工作积极性,还容易出现执法过程中违纪现象。
国家推行依法行政,市民的素质在提高,法治意识在增强,迫切要求城市管理要做到依法行政,城管处罚更要做到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合法。目前,城管执法过程中取证、固定证据、保留证据所必须的设备严重不足,影响城管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城管执法环境差,安全保障差
一是延安市城区是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及商业资源等都集中城区较小的范围内,在街道狭窄、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多的老城区,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社会闲散人员和流动商贩活动频繁,这加大了城管执法难度。
二是延安市区在进行老城区改造时,先后将一批大中型农贸市场改建为商场、超市,而在新城区建设时却没有规划建设配套的市场,致使农贸市场数量逐年减少。延长、黄陵、安塞等县都有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摊位费都比较低(延长县农贸市场的摊位费达到每月每平方米12元)。但延安市城区现有的农贸市场,大都是由企业、村集体或者个人投资修建的,摊位费高,不少摊位费达到每月每平方米400元左右,导致市民买菜难、买菜贵,农民卖菜难等问题。目前,与日俱增的城市人口数量和逐年减少的农贸市场数量,形成了一对较为突出的矛盾,市民买菜难、买菜贵,进城菜农无市可入、无市可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增加了城管执法的难度。
三是城管执法人员人数有限,面对人数较多的流动商贩及围观的社会公众,一旦发生冲突,城管执法人员的安全保障就成了问题。
三、城市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城管力量
城市管理牵扯到公安、工商行政、城管监察、城市环卫及规划商业系统等,如果单一靠城管一家来管理城市,城管部门有责无权,根本无法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难以实现管理目标。延长县的做法是成立“县城市管理指挥协调机构”,主任由政府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市管理部门,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城市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协调。为此,建议市县政府借鉴延长县的经验,进行必要的完善,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组织领导,整合城市管理的各系统力量。
(二)增加城管相关部门的编制,提高城管人员素质
目前,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都聘用了很多临时雇用人员,待遇没有保障,执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和城管相关的部门缺人,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为此,建议市政府协调编办、劳动人事等部门增加城管相关部门的编制,招聘大学生进入和城管相关的部门,减少甚至不用临时雇用人员,以壮大城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使城管人员收入有保障,执法工作有信心和激情。
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城管人员的素质。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保依法行政;二要进行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三要进行一定的军事化训练,增强执法人员的体能、强化执法人员的纪律意识。总之,城管人员的培训要做到学习常态化、培训常规化、训练军事化。
城管教育培训在外延上还应扩大到城市居民层面。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广大城市居民深刻认识乘坐“黑出租车”、“黑三轮车”等非法营运的车辆,是很危险的、不安全的;在非法经营的地摊上、三轮车上购买东西,商品质量无保证,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伤害,使广大城市居民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不在非法经营的地摊上、三轮车上购买东西。通过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改善城管执法环境。
(三)探索城管新方法,减少城管冲突,提升城管形象
1、探索城市管理组织协调的新方法。与城市管理相关的部门有工商、公安(交警)、城管监察等部门,如果各自为政,每家都人员不足,无法把城市管理好。应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既可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车辆的乱停乱放问题,让交警、城管监察、环卫工人等共同参与到监督管理中来,情况就会大大改变。凡是划定停车的地方,都安排监督管理员,做到停车就收费、违停就及时纠正。
2、探索城市管理设备利用的新方法。在城市治安交通管理中,“电子眼”对闯红灯、超速以及其它违法行车行为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城区的各种监控设备特别多,城市管理可以借鉴车辆行驶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做好城管的调查取证。对一些盲区、盲点进行必要的补充监管,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城管监控系统,以提高城市监管的效率。
3、探索城市管理方式的革新,实现政府、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城市管理要通过部门联动、社会管理、服务外包等方式,实行综合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比如环境卫生管理,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将环境卫生的清扫、垃圾的外运等业务,外包给环境卫生方面的企业(公司),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外包费用按协议支付。
(四)加强城管相关宣传教育,建设包容性城市
对于城市来讲,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中国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有不少城市外来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原居民的数量,外来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对于延安城区来讲,目前,真正的老延安人占不到现有城区居民的十分之一。城市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给城市的用电、用水、道路、卫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引导教育外来人员学会适应城市生活,改变原来的一些不利于在城市生活的习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各种活动,让城市各群体间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建设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城市。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9
一、基本情况
我县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5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15个行政村,城区常住和暂住人口9万余人。建成区内“七纵五横”主要道路12条,次要道路30余条;主次道路路面应扫面积110万平方米,实扫面积68万平方米;水冲式公厕15座,旱厕100余座;城区中心区域日产生活垃圾、粪便300余吨。
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涉及7个部门(城管局、建设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市场发展中心)和1个乡镇(城关镇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城管局是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该单位具有市容市貌管理职能,具体工作就是查处乱贴乱画、乱设广告、乱搭乱挂、乱堆乱放等有碍市容的违法违规现象;城建局的主要职责是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对出租车市场进行管理;交通局主要管理公交车和机动三轮车的乱停乱放问题;公安局交警队对机动车辆进行管理;工商局主要负责店外经营、户外广告和无证照摊贩的管理;环保局负责噪音污染和烟尘油烟污染;市场发展中心的职责范围是卫生街北段菜市场周围和西关工业品批发市场周围的管理工作;城关镇环卫办负责城区市容环卫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城市管理职能不是有关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主要工作业务,有关单位对城市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疏于管理现象比较常见。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管理职能相对分散,存在多头执法、多头管理和专职部门执法主体缺位现象,导致了相关单位在工作中推诿扯皮,管理不力,市容环境混乱无序,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乱倒垃圾等脏、乱、差现象屡禁不止,社会反映比较强烈。
1、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屡禁不止。由于我县市场建设步伐滞后,城区缺乏必要的瓜果、蔬菜、饮食、农贸等专业性市场,使得市场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屡禁不止。特别是早、中、晚职工上下班、学生上下学时段,卫生街北段菜市场、城关派出所西侧十字路口周围、正大商厦前十字路口周围、东门十字路口周围、岳飞铜像周围等一些重要交通路段和商业繁华地段,小商小贩随意摆摊,星期天、节假日甚至占据道路中央,不仅影响市容,而且严重阻碍城市交通,给广大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2、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的原因,也有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因素,截止目前,我县没有对机动车停车场进行规划,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非常普遍。出租摩托三轮车有的在慢行道停放,有的在十字路口中央停放;客运出租车、客运公交车也不按规定地点停靠,无论是快车道还是慢车道,乘客招手即停,不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商店、饭店门前,自行车随意乱放,机动车随意乱停,不管是否侵占城市道路,是否影响行人和其他机动车辆通行,乱停乱放车辆十分随意。
3、户外广告、小广告、城市牛皮癣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城管局、工商局在广告管理方面职责不明,好象是人人都在管,其实人人都没有具体管,影响了对户外广告、小广告、城市牛皮癣的治理工作,城区乱设广告、乱贴乱画甚至将广告牌搁置在道路上的现象并不少见,影响了市容市貌的整洁美观。
4、城区整体卫生状况差。我县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集中管理和密闭化存放、密闭化运输以及无害化处理,直接影响城区环境卫生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具体表现:一是垃圾点规划设置不合理,多数地方沿路存放,管理粗放;二是公厕卫生打扫不及时,消毒不规范,卫生状况不佳;三是城区背街小巷、生活小区和城乡结合部位,存在漏清漏管现象,道路无人清扫,垃圾清运不及时,有的甚至长期堆积,垃圾围城现象比较突出,环境卫生状况令人不满。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的出现,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是:
1、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城市建设轻环境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利益主导轻生态主导。由于管理向利益让步,规划向开发让路,环境向建设低头等落后的城市管理观念的存在,导致乱摆卖、乱张贴、乱停乱靠现象不断产生。
2、管理体制落后。城市管理职能分散在城管、交通、工商、建设、公安、市场发展中心、城关镇等部门,管理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职能交叉,关系不顺,造成重复管理、无人管理、交叉管理综合症。财权在“条条”,事权在“块块”,建、管、养一体,等、靠、要并存,僵化落后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城市功能的发挥。
3、管理机制落后。
(1)执法保障机制不健全。城管执法人员没有统一的执法标志,执法车辆也陈旧老化,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严肃性和权威性,管理人员在纠正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会遇到围攻、辱骂、甚至遭受殴打等现象,暴力抗法、执法受阻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xx年5月县城市管理局成立以来,就发生此类事件32起,造成城管执法人员16人(次)住院治疗。其中,1人肋骨骨折,达到轻伤标准;城管执法车辆被扣和损毁1次5天。保障机制的缺失,不仅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人员少,工资低,任务重,经费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县城管局是我县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36人,现在岗人员21人,其中,局机关8人,为财政全供;一线执法管理人员仅13人,财政供给80%的工资;每年的'办公经费3.1万元。受资金限制,局里没有基本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截止目前,13名正式执法人员工资欠发18个月(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20%工资差额欠发6个月(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7名临时人员工资欠发24个月(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而县城建成区面积现已达到9.5平方公里,城区主要干道“七纵五横”和环城道路已经达到13条,市容管理范围较广,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尤其是人民路、107国道城区段等代表xx形象的重要地段,需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然而管理力量与工作任务相比较,力量薄弱,任务较重,悬殊较大。依据目前的人员状况,县城管局仅能维持管理人民路、政通路中段等几个重点路段,其他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则无力顾及,在管理上存在空白点和空白区。城区环卫办公室现有职工178人,正式工15人,临时工163人。其中:清扫工75人,清运工28人,清掏工30人,行政管理和收费人员45人。清扫工月工资300元,清掏工400元,清运工1600元(自带三轮车和两名工人,车辆燃修费自负)。由于工作量大,待遇低,环卫工人人心浮动,偶尔还出现罢工事件。环卫办公室主要负责城区80万平方米(东至绕城公路,南至老木材公司,西至107国道,北至水厂)路面的清扫、保洁,城区560个垃圾点的垃圾清运,116座公厕(其中:11座水冲公厕)、204座家庭私厕的清掏、冲刷和打扫,日清运生活垃圾300吨。同时负责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门店、摊点等垃圾处理费的收缴。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其工作量将进一步加大。
(3)车辆、设备陈旧落后,不适应高质量城市管理的要求。城管执法车辆燃油维修费用、调查取证摄像设备费都没有着落,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该局2辆执法车辆(松花江面包车)分别购买于20xx年和20xx年,行驶里程均已超过50万公里,车体老化,毛病百出,在正常执法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故障,执法人员推车现象经常发生,给正常执法和快速反应、查纠违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xx年11月县政府调配给该局1辆普通型桑塔纳轿车,现已接近报废年限,不能正常使用。环卫办公室目前的设施也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除自有车辆和设备以外,另外租用14辆三轮车和两辆粪便车。
4、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手段简单,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忽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管理方式停留在经验式管理、问题式管理、运动式管理、突击式管理、粗放式管理上,缺乏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标准管理、前置管理等现代管理手段,城市管理的指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保障系统、监督系统、评价系统不健全,功能难以发挥。
5、管理评价标准落后。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城市管理评价指标和专业化评价机构。自上而下的检查评比,由于缺少群众广泛参与,使城市管理工作运动化、形式化,使中心区与边缘区、重点部位与非重点部位、主要路段与非主要路段、节假日与非节假日、检查前与检查后,在城市管理效果上形成强烈反差。
四、建议和对策
现代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生产、生活、环境各类基础设施,又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功能管理。规划管理是龙头,建设管理是基础,功能管理是保障。建设与管理同等重要。为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区市容市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做好工作。
(一)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职能。
1、成立汤阴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建议参照借鉴郑州、安阳、林州等市、县经验,将与城市市容和环境秩序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市政管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对无照摊贩和店外经营的行政处罚权、户外广告的管理审批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对车辆乱停乱放等侵占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集中到县城市管理局,由县城市管理局统一行使行政处罚和管理职能,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综合管理新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执法和推诿扯皮问题,提高工作效能。
2、增加编制、经费,配备必要的执法车辆。建议参照我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和xx(98人)、xx(125人)、xx(146人)等兄弟县(市)的情况,根据我县城市管理实际工作需要,增加编制和人员,加大投入,保障经费,扩大管理范围,落实管理任务,消除城市管理空白点和空白区;
3、理顺城区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城区环卫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议成立xxx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作为我县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使其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以利于工作的开展。或将城区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和现有环卫队伍由城关镇整体移交县城管局,由县城管局统一组织实施城市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议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和城区“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各单位门前的路段实行专业化队伍管理和各级各部门、街道、小区等社会力量管理相结合,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时进行集中清理,明确责任,建立奖惩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打破公用企业事业化、政企不分、垄断经营模式,在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用事业企业化,将一批公用设施养护和管理权、公用卫生设施管理权等向社会公开招标,如树木绿化管理问题,城市保洁问题,将其推向市场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政府只负责监督管理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县政府将蔬菜、瓜果、饮食、农贸等专业性市场建设,机动车辆停车场建设以及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城总体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施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三)实行路段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人民路、政通路、107国道城区段等重要路段,明确具体人员负责,要求每天巡查一次,每十天对全县路段巡查一次,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实行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制定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制度、机构、岗位、人员有机结合,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360°和360天的城市管理作业机制。建立360°的全方位城市管理作业机制,在城市管理上没有重要路段与非重要路段、重要街道与非重要街道、重要地区与非重要地区之分,城市管理必须全覆盖,不留死角。建立360天全日制城市管理作业机制,在城市管理上没有白天与夜晚、上班时段与休息时段、节假日与非节假日之分。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队伍建设是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职能的基本保证。城市管理部门要“严”字当头,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彻底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纪律松散、工作拖沓、干与不干一个样现象。杜绝收费不开票、多收费少开票、不按标准开票收费现象。通过从严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塑造良好执法形象。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10
随着“两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县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各类“城市病”日益显现。
为此,我县先后开展“两违”整治、城区交通整治、城市管理“三乱”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来说,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新期待,仍有较大差距。为全面提升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近期,根据我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就加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城市管理面临的执法考验越来越多、承担的执法职责越来越广、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重,但城管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工作强度大。随着我县沙田新区的建成,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工业园区纳入城区管理,人口不断积聚,“两违”管控、市容市貌等城市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
2、舆论关注多。城市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群众对此高度关注。大量城管负面报道见诸报端,城管几乎成为负面形象代言人,给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3、人员流失快。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县城管执法人员不足极大的影响城市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县城管局城管大队事业编25人,聘用编50人,聘用人员财政下拨人员工资1000多元/月,由于收入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较低,严重影响了城管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人员流失严重,每年也有近10人相继离职。
4、社会理解少。城市管理主要对象往往是失业人员(含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以及孤寡残等弱势群体,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在人员密集场所、集贸市场等场所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往往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给城管执法带来较大困难。
5、文明意识差。从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我县新增的城区人口主要来源于拆迁安置、进城务工等人员,大部分自身素质有待提升。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影响,市民乱倒垃圾、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市民还在小区绿化带种植蔬菜。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环境,影响了城市形象。
二、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而繁重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我县城市管理部门存在职能配置不尽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违章建筑、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占道经营、流动摊贩、车辆乱停乱放、户外广告及公共场所管理等职能,分散在城管局、建设局、规划局、交管大队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造成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极大地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此外,部门、街道、村(居)委间缺乏沟通衔接和监督机制,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有利就争,无利就推”、“批而不管,罚款了事”、“能管不管,想管无力管”的'现象,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造成城管执法工作脱节,甚至贻误工作时机。
2、市政设施相对滞后。我县城区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从而导致部分车辆占用城区道路现象发生,不仅增加城区交通压力,也对市政道路造成极大破坏。城区主要商业网点停车位不足,无法满足私家车快速攀升,城区现有9处集贸市场,部分存在卫生状况较差、管理不够规范、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等现象,难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3、执法手段单一落后。当前,国家对城市管理还没有出台一部系统完整的实体法,对许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为缺乏处罚治理的法律依据。城管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最多的往往是纠正违法行为,在劝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执法手段只有暂扣物品和处罚,没有有效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效能,造成执法方式单一,行政执法成本过高。
4、执法环境亟待改善。城管执法的场合往往是马路执法、一线执法,而执法的对象成份复杂,又大多是弱势群体,城市管理执法环境相对特殊。一些市民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致使阻挠执法、抗拒执法的事件不断发生,甚至发生暴力抗法事件。
5、队伍建设有待加强。20xx年我县正式成立城市管理局,编制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而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这种定性不具备执法资格,仍面临身份、执法合法性等争议,目前,九江地区仅九江市执法局为参公单位,具有执法权。与此同时,城市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管队伍人员整体年龄结构偏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专业人员缺乏,较难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
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管理好城市,创造良好的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期盼和要求。对此,我县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破解影响城市管理发展瓶颈,切实做到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
1、理顺体制,健全机制。高规格的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将涉及到城市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城管局,进一步提升城管综合管理和执法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扯皮推诿、效率低下的弊端,着力构建“大城管”的综合管理体制。
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决定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抓好街道、村(居)委、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充分调动团委、妇联、志愿者、义工等组织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利用各类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通过正反典型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工作,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提高文明交通参与意识。
3、整合力量,联合执法。城管、交警等部门要强化一线执法,将更多警力、队员部署在街头巷尾,建立24小时联合巡查制度,重点治理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占道经营行为。公、检、法等部门都应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保障,形成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三位一体”的城管行政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移交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质量,及时处理暴力抗法问题,对不法分子予以严厉打击。
4、创新思路,科技先行。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向市场购买专业化公共服务,将乱张贴清理、停车管理、绿化保养等具体管理、服务业务推向市场,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选择有实力专业公司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绩效,降低管理成本。发挥城管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作用,整合城管、交警、交通优势资源,对城市管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处置。实现城市管理指挥智能化、监控可视化、管理网格化。
5、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对城管队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建立严格奖惩考核机制,严肃工作纪律,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将我县城市管理局列为参公单位,切实解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问题,使城管队员具备执法资格。
6、疏堵结合,常态管理。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规划建设便民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妥善解决流动摊贩、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