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252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31分钟。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六、教学步骤:
[复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它们的经济差异及其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经济地带是什么?划分依据是什么?差异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在学三大自然区时学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差异,那么三个经济地带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发展方向如何?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活动] 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
[板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二篇
少 儿 英 语 教 案 模 板
一、Teaching Demands and Aims(教学目标)
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教学重点)
1、words2、sentences3、grammars
三、Teaching Aids(教具)
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Greeting(问候)warm up(热身)Review(复习)New Leon(新课)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作 业 的 布 置
一、书面作业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练习;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am Go is Unit 11„„„ Goodbye!Amanda!)
3、听音修正:
(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2)修正过程:
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 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D:结束Say:“ Good bye!”
三、电话教学
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教学内容:
(1)本周学习单词及课文的朗诵。(2)词句的翻译。(3)疑难解答。(4)家长的经验交流。
Windows7教案讲义一、WIN7的相关知识: 1、版本:XP――――Vista——————Win7 过渡版本2、4个版本: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 3、操作系统的位数:32位64位一般来说,32位的CPU就只安......
《画风》 教案讲义范本《画风》 教案讲义范本知识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显”字。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
硬笔书法教案一、课程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硬笔书写的方法和特点,了解中国硬笔的发展史,学以致用,写好字,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发扬光......
2012年党课教案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志们了解我党创立发展的历史,对党的章程的制定、修改以及党的指导思想等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深刻的认识,提高党员的行动自觉性,使党章真正......
关于《画风》 教案讲义关于《画风》 教案讲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显”字。2、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三篇
教师心理健康讲稿
教学目标:
1、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
2、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3、让教师能认识到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维度。学会初步判断自己或同事的健康状况,并能区分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等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健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3.正视“心理问题”。
讨论:
1、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作为教师,什么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
2、我是不是一个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我有多受学生喜欢呢?
讲解: 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是健康的三维度,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维度去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自嘲: 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身在其中方知其味。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教书育人终日疲惫。学生告状回回都对,家长投诉照死赔罪。晋升职称年年被退,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天天学习不懂社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急难险重必需到位。屁大点事反复开会,身心憔悴暗自流泪。一日三餐时间不对,工资不高自己缴税。一年到头吃苦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囊中羞涩见人惭愧,抛家舍业愧对长辈。教师哪有社会地位,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上海教师:轻度的占48%;中度重度的占12% 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属于轻度心理障碍;属于中度心理障碍;构成心理疾病;
农村小学教师: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某一个方面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有五个或五个以上方面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达;五个或五个以上方面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占 广州市: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比率也比较高
杭州市: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
北京市: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
云南师大 程梅 的 2005硕士论文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
1 昆明市中学教师在SCL-90量表中的9项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昆明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群
教师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属于轻度症状:依次为强迫症状和偏执(并列第一),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其他 在敌对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强迫症状和偏执等方面有中重度症状,总检出率为 班主任教师在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班主任
女性教师在焦虑、和强迫症状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教师 高学历教师在抑郁显著高于较低学历的教师
中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和其他得分显著高于青年教师
《大河报》、河南省心理学会:
教师的人格特征在表现出符合其职业特点的积极特征的同时,也揭示了他们身上诸多消极人格特征——教师在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且至少有20%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人
焦作职工医学院杨昌辉: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10卷38期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学校教师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相对高于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 男性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精神病性项目评分高于女性 女性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目评分高于男性
中年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评分上明显高于青年教师组 男性教师群体社会支持总体评价较低,女性教师的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于男性
该调查表明:教师表现了以下人格特征
常自视甚高,也可能武断,在反抗有权势者方面表现积极 轻松、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
敢作敢为、少有顾忌、有时也可能粗心大意而忽视细节 心肠软,易受到感动,不喜欢粗犷的人和笨重的工作
敢于幻想,狂放不羁,有可能富有创造力也有可能过分不务实际,近乎冲动 忧虑抑郁,常常觉得世道艰辛,人生不如意
教师压力状况分析
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截至2005年9月6日24时,总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有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2 教师健康则社会健康!教师心安则人类平安!
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此后不久,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此后不久,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
教师目前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在他接治的精神心理疾患者中,教师患者位居前列。
案例3:2003年11月4日 “花季少女跳楼自杀事件” 案例4: 女教师的心理障碍 案例5:
男教师心理障碍
案例6:吉林 某区李某校长上任不到一周,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这就又涉及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了。
实例引入,问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你长大喜欢做什么?孩子说,我喜欢做一名小丑。中国的妈妈说:这孩子胸无大志,没什么大出息。美国的妈妈说:很好,你很有理想,希望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东北大学校长在全国心里工作会议上说:戴眼镜的都是中国孩子,不能生活自理的都是中国孩子,有心理问题的都是中国孩子。虽然说的 过于严重,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中国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多于外国孩子。
那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标准是怎样的呢?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
一、什么是健康 和心理健康
(一)健康
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
2、_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3、健康的具体标志:
3(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上述第1-5项都是对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6——11是身体其他方面的要求。
心理的健康相对来说却不如身体检查这样简单明确。有人说,我心里想的什么,我要是不说,你怎么能知道呢?我要是说了,却不是我的真心话,你又怎么能知道呢?是的,至今也没有发明出一种仪器,可以精确判断人的思维动态的全貌,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心理学就是一笔糊涂账,可以主观臆测,信马由缰。古人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心理学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手段之一。一个人心有所思,就会在行动和语言中表现出来,如同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中就能分析出冰山的体积和成分。通过人的行动和语言判断一个个的心理健康状态的例子有很多:
案例1:领导——同志——发火——后果。其实你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领导我会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压力无法排解等)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甚至会影响我们对事态发展的客观判断等等,这里说的人际、工作效率、判断能力等都是社会功能的范畴。
案例2: 教师的焦躁情绪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
2、心理健康标准 A、世界卫生组织: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我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并且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和潜能可发挥。)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当然这个信任不包括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就足够了)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有理想,有事业心,并且不断为理想而努力、进取。)
B、我国的标准:
4(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人类心理健康状况
统计表明,全人类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有%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治疗针对那些不正常的6%(医院里医生的事),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那些%的有小问题的正常人(即在心里的某一方面出现点异常)。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评测表
1、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
是□ 否□
2、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手足无措?
是□ 否□
3、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
是□ 否□
4、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
是□ 否□
5、心里紧张时是否会出差错?
是□ 否□
6、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是□ 否□
7、是否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
是□ 否□
8、没有熟人在身边是否会感到恐惧?
是□ 否□
9、是否经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是□ 否□
10、是否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谈?
是□ 否□
11、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
是□ 否□
12、在别人家里吃饭,是否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
是□ 否□
13、和别人见面,是否会有孤独感?
是□ 否□
14、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是□ 否□
15、是否经常哭泣?
是□ 否□
16、是否因处境地艰难而沮丧气馁?
是□ 否□
17、是否感到厌世?
是□ 否□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
是□ 否□
19、是否总是愁眉不展的人?
是□ 否□ 20、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
是□ 否□ 20、遇事是否会无所适从?
是□ 否□
22、别人是否认为你神经质?
是□ 否□
23、是否有神经官能症?
是□ 否□
24、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精神病患者?
是□ 否□
25、是否进过精神病院?
是□ 否□
26、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院?
是□ 否□
27、是否神经过敏?
是□ 否□
28、家庭成员中有无神经过敏的人?
是□ 否□
29、感情是否容易冲动?
是□ 否□ 30、一旦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
是□ 否□
31、是否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
是□ 否□
32、是否总是会被人误解?
是□ 否□
33、是否一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甚至连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是□ 否□
34、是否会一门心思想某件事或做某件事,而不听从别人的劝告?是□ 否□
35、脾气是否会暴躁、焦急?
是□ 否□
36、做任何事是否都是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是□ 否□
37、是否稍被冒犯就会火冒三丈?
是□ 否□
38、是否被人批语就会暴跳如雷?
是□ 否□
39、是否稍不如意就会怒发冲冲?
是□ 否□
40、是否别人请示帮助就会不耐烦?
是□ 否□
41、是否会因一点小事怒发冲冠?
是□ 否□
42、是否会经常发抖?
是□ 否□
43、是否会经常感到坐立不安、情绪紧张?
是□ 否□
44、是否会因突然的声响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是□ 否□
45、别人做错了事,自己是否会感到不安?
是□ 否□
46、半夜里是否经常听到声响?
是□ 否□
47、是否经常做噩梦?
是□ 否□
48、是否经常有恐怖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是□ 否□
49、是否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是□ 否□ 50、是否经常出冷汗?
是□ 否□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答题及记分方法:刚刚我们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答案上打“√”,答“是”的记1分,答“否”的不记分。我们来给自己算一算得了多少分?这个分值只要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判断标准:将全部得分加起来后,如果不超过5分,说明你有所保留;如果超过15分,说明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心理问题存在,你的“心理感冒”了,那么你应该注意自我调节了。
C、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人际:人际和谐(欣赏他人) 情绪:情绪认知和调控 人格:稳定、完整、和谐
智力:正常(90以上就属于健康) 环境:接受现实、适应环境
职业与生活:热爱职业、热爱生活
1.明确的社会认知
对社会现象有明确的认识:家长择校问题 对教师职业有明确的认识:教育公平问题 正确的是非观念:判断什么是真善美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随便听任摆布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到见解
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快乐观
2.高度的责任感——心理定势
强烈的儿童意识: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强烈的服务意识:对家长的托付负责
7 强烈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未来负责 强烈的团体意识:对单位的声誉负责
强烈的主体意识:尽心尽职对个人声誉负责 对事业的追求和对成就的向往——认同感的追求 上进:教学、班级管理、进修学习、选优秀、评先进 勇敢面对新事物、自信地接受现实生活挑战
3.成熟的情绪情感体验
知书达理、文明礼貌; 对他人富于同情心、同理心;有见解、讲道理;喜欢说服、讨厌压服;平和、深沉、稳定、安详;生活中有广泛健康的兴趣和活动领域
4.和睦友好的人际交往
温文尔雅的文人气派和风度;团结友爱的姐妹关系与情怀;和睦共处的平等心态与表现;自尊、尊他的良好品质与胸怀;开朗的个性与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与真诚的态度
5.教师祥和的心态
自己获得了,是机遇好,和大家分享 自己没得到并不气馁,还有下次 别人好,决不嫉妒,反要祝贺 别人落难,不幸灾乐祸,倒该安慰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但适应主流文化
教师良好的性格要求:
出以公心不自私自利;襟怀坦荡不心胸狭隘;礼貌待人不粗暴鲁莽;严谨认真不马虎草率;踏实真诚不浮夸虚伪;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自强自尊不怯懦自卑;自知之明不文过饰非;平易近人不清高孤傲;刚毅坚韧不优柔寡断;灵活机敏不墨守成规
马斯洛为心理健康确定了15条标准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
未来社会心理健康的12条标准:
对经验开放;拒绝伪善和欺诈;对现代科技存疑;追求生命的完整;渴求亲密的关系;重视生活的过程;热诚帮助他人;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反对因循守旧;信赖自身经验;不重物质享受;渴求精神生活
教师心理健康十原则:
自知之明: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恰当的自我期望值 善于自控:言语、情感、行为、意志
随和亲善:人缘好,有朋友;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对人宽容
8 随遇而安:自我满足、接纳自己的缺点、经常把自己的现在跟过去比 目标明确:有广泛兴趣、有内在动机、有抱负
灵活变通:灵活、变通、适应性强、失败和受挫时不泄气 情绪平和:情绪稳定;不动怒、不大喜大悲
乐观积极:乐观、遇事想好的一面、心境好、有幽默感 互助合作:帮助别人、接受别人帮助、与同事家人相互依存 爱和尊重:尊重自己和他人、与别人共情、知道怎样爱和被爱
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要注意:
1、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与个体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完全是一回事。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不能简单地凭一时一事下结论。
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正如伤风感冒一样,谁也不能完全避免。
只要有办法解决问题,便是健康。换言之,健康是指自己有办法对付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没有问题。
2、心理健康与心理病态之间没有确切界限,只是一个比较模糊和宽泛的范围。
在心理病态范围内,至少可以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个等级; 讨论: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作为教师,什么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
4、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
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美国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哈佛大学学者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
生理学家的实验: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比其它情绪发生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大动肝火身体产生的毒素能浸入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相当于服用的5毫升毒药。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那什么职业的人生气最多?无疑是我们教师,而且是小学教师。
三、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一)教师的角色错位 原本的教师角色: 组织者 交流者 激发者 管理者
改革者、指导者、示范者、心理辅导员、9 教育科研者„„ 教师角色的错位:
先 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 人:老师是道德楷模
法 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 侦 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
保 姆: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 骗 子:要作社会认可的的教师 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 心理健康的直接导火索 教师行业的特殊性
1、助人行业
2、高期望行业
3、压力大
4、挑战性强
对教师要求的提高
教育部门:任职资格、心理素质„„ 学生:教师职业功能的转换
助人——情感性劳动 情感耗竭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家庭平衡问题 情绪问题 „ „
教师形象的异化——高期望 两种要求:
水桶说:教师准备一桶,学生得到一杯 心与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三个比喻
蜡 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园 丁
教师职业的美丽光环:
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古代中国
一个民族应该让最优秀的公民去当教师——古希腊.柏拉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巴比伦
教师是上辈子德性最高人缘修行最好的人——古印度._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捷克.夸美纽斯 教师总是先进份子——徐特立 如今教师生存面临的尴尬:
薪酬发放制度vs经济收入的不均衡
10 人事管理制度vs岗位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流动制度vs事业心与责任感的考验 新课改制度的强制迅速推广vs准备不足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vs市场与责任的两难选择 学生学习渠道的多元化vs弟子未必不如师 惩戒权被剥夺vs没有惩罚之教育的苍白无力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和低龄化vs疲于奔命 教师劳动的重复性vs职业倦怠
职业伦理的完美无缺vs并非圣贤的人 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面临的尴尬
现今中国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工业社会追求物质文明导致物质至上、功利主义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 社会转型、道德失范正导向享乐至上、消费主义
竞争的激烈化低龄化正导向不择手段、英雄主义 人口控制独生子女使得孩子娇生惯养、个人主义 产业结构调整人才过剩导致分数至上、实用主义 追求个性化生活的离婚导致自私自利、享受主义 否定传统格调低俗恶搞出现精神空虚、虚无主义 男不谦谦君子女不贤良淑德不男不女、自由主义 程序化流水线教学使得学生死记硬背、机械主义 市场文化、商业伦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师的压力源
学生(学习、行为问题)人际(领导关系、同事关系)工作本身(教学压力、日常压力)角色冲突(职业和家庭)职业发展问题(职称、职位)
升学考试压力(中考高考、期末考)经济压力(工资待遇)班级管理 vs 问题学生 角色多重 vs 角色冲突 超负荷工作 vs 办公条件不高 家长期望提升 vs 社会评价苛刻 上级对业绩的关注 vs 苛刻考核 信息量的剧增 vs 学习任务加重 竞聘上岗、末位淘汰 vs 成就焦虑 成绩高低、名次先后 vs 升学与分数 工作责任的增加 vs 时间赛跑的快节奏
家庭经济、子女升学 vs 时间紧迫、头绪繁多 压力的本质
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11 优点:面对危险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反应速度加快,使个体能迅速加入战斗或逃离危险
缺点:过多的应激,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会产生精力衰竭,致使健康受损,情绪抑郁。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消除压力 NO!!管理压力 YES!!工作压力与工作成绩 高压力与工作绩效
每年与压力有关的缺勤、低生产率、健康保险成本以及其他医疗费用接近3000亿美元,且呈不断攀升的趋势。30%的人认为工作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10年来与压力有关的赔偿、申诉的数量增加了两倍,从5%~15%。
日本人创造了一个词,叫过劳死,意思是因工作过度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而暴死。专家估计,每年因工作过度而死亡的日本人有10000人
当weatherford Enterra公司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因为“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健康原因”而即将离职时,其公司的股票下降了10%。
压力的早期预警信号 什么是职业枯竭?
“枯竭”(又译“崩耗”),原指火箭耗尽燃料后仅凭惯性继续向前冲,直到与空气摩擦烧毁或坠落地面。
“职业枯竭”: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状态,表现为对生活或工作失去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
职业枯竭的六大症状
1.生理耗竭(生理症状)2.心智枯竭(认知能力下降)3.情绪衰竭(压力)4.价值枯竭(自我评价)
5.去人性化(人际关系恶化)6.行为症状(自伤和他伤行为)看看你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
1.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 2.在工作上,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 3.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
4.工作压力比以前大? 5.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 6.你头痛吗? 7.你有胃痛吗? 8.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 9.你睡眠有问题吗? 10.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
11.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 12.你很容易生气吗? 13.你常有挫折感吗? 14.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
12 15.你比以前更无助吗? 16.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 17.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 18.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19.你做得多,但真正完成得很少? 20.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
象关注身体一样关注教师的心灵!
(三)情绪困扰 1.抑郁。2.偏执。
3.人际敏感。 4.敌意。
5.强迫症状。 6.焦虑。7.恐怖。8.精神病。
长期的心理压力,或者情绪激动、郁闷的心理问题而造成了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这样的案例很多,不必多说。(出现这些症状不是说你这不是病,是心理不健康。这样想是大错而特错。主要是你长期的心理压力,或者情绪激动、郁闷的心理问题而造成了这些症状表现的相当明显。)
2.抑郁。崔永元,他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的长征”,是对他抑郁后心情的准确诠释,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与抑郁的表现通常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觉得活着太累,没意思、对很多事情不关心,以往的兴趣也慢慢地消失。表现在青少年身上有:
(1)、情绪反常 通常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交往,缺乏学习积极性,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也觉得感到平淡乏味,甚至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女孩往往无来由的悲伤,男生则变得暴躁易怒。
(2)、厌学感强 学生出现轻度厌学情绪很正常,但如果总认为周围的一切都不顺心,觉得别人都在跟自己作对,甚至执意休学,这就是一种病理性的逃避和退缩,需要家长们加以重视。
(3)、总不舒服 有些隐匿性的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不会表述为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表现为身体上的不适。这种“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许多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的迹象。
(4)、自杀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患者会出现自伤和自杀念头。重症患者表现为反复的自杀意念及行为,自杀未果者,如果只
13 抢救了他们的生命,而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他们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自杀行为。
3.偏执。指长时间地固执的坚持自己偏颇性的看法,因他人没有遵从自己的看法而对他人充满敌意的心理状态。“无理争三分”、好钻牛角尖,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案件6:女教师的挖苦造成的案件。
表现特征: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如,刚才他怎么么说的,那意思就是想利用我来。。)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他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啥意思?是不是就是整我呢)
3).易产生病态嫉妒。(如我在那封面就比他强,他那方面还不如我等,咬牙切齿的谩骂,吃饭睡觉等等一切都不忘记对这件事的愤恨)。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心理学叫外归因。(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很多的,就怨他怎怎地,要不然我不这样)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错误不能宽容,不依不饶,小肚鸡肠,对超过自己的人会敌视、挤兑、甚至诋毁等不良行为反应。(得理不饶人,抓住小辫子不放,对某一件事总是怀恨在心。)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大家经常会看到个别人为了一个无聊的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比如楼道应该是共用场地,个别人就会采用占用挤兑等方式据为己有,不管他人利益;在就什么都是好的,这些东西都应归我,占得越多越好。过度自私。)
7).忽视或不相信与他人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他人的想法。“精神病认为自己永远是正常的,喝醉酒的人,永远说自己没醉”有理讲不清。(小道消息,他又说你什么什么,本来无中生有,不求真假就相信,你应该怎么怎么整他。你可是我好人,照搬照做不误)
在上述的七项中其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我那那不如人谁,我可得离她远点,在他面前人家会小瞧我的。其实谁都不这样想,是你自己想的)
案件7单亲家庭。李某是单亲家庭,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他爸爸2年前去世。这个事情开始大家都是不知道的,最近不知道怎么大家都知道了,还知道他妈妈在外打工的事情。他感觉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态度变化了。老师在课堂上总是针对他,他稍微有小动作,就会被点名,老师还说,要不是看在你家人的面子上,我就把你赶出去了。同学也开始在他的身后嘀咕,还嘲笑他,说他爸爸死了,妈妈要改嫁了。他很生气,所以会忍不住跟他们打架。结果被老师知道了,说是他的错误,胡乱地打同学,要写检讨等。妈妈也觉得他是过于敏感了,说同学不是说他的坏话,也许是关心他,或是其他的。李某很痛苦所以就去找咨询老师了。
14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虐待,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案例8:对别人产生的敌意心里造成的后果。
案例9:通过将现实中的敌对情绪,通过树立假想敌,达到征服别人的心里映射目的。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症的表现 :
案例10:强迫自己不该想和不该做的一些行为。除了强迫性思想外,她也出现了一些强迫性行为,因为怕自己的手污染了东西,所以她一再地洗手,而且对明明已经做好的事,譬如水龙头等,她也一再地又回头去检查,以确定是否真的将它们做好。
强迫性思想常会导致强迫性行为,譬如一个青年一直担心自己会在淑女面前说出脏话,这是强迫性思想﹔而为了避兔说出脏话,在淑女面前遂不得不用力紧闭着嘴唇,这就是强迫性行为了。
案例11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总去想或去做的某种行为。比如我们不想看某东西的时候,却不得不看(恐怖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有很多人都患有这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己不能控制的强迫思维、动作等,如反复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类似毫无意义的想法,还有的人整天想某某是不是再整我呀,某某是不是总到领导那告我的状呀,等等。自己也知没有必要这么想,但就是控制不了,这种强迫和反强迫的观念引起内心极度痛苦。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表现 :a、是无缘无故产生担忧、紧张、害怕和不安全感。既搞不清楚担忧什么东西,也不明白害怕什么事情。
b、凡事总往坏处想,表现得没有耐心、易激怒。有时内心有种不祥预感,总担心会有什么不测事件发生。
c、经常莫明其妙产生忧虑。如家人一出门,头脑中就不由自主联想到遭遇车祸、被抢劫伤害等恶劣事件,因此忧心如焚,坐立不安。如果到时还不见回来,就不由自主想哭泣。
d、我经常神经过敏,怕强光,容易泪水满盈。如果有人在身后叫、关门大力,甚至电话铃响,即使作好了心理准备还是会吓一跳。此外,还时常感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感或发冷感,但测体温正常。
e、我的注意力难集中,以至于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看不进电视和报纸。f、感觉记忆力下降,记不住日常小事。
g、我经常头昏疲乏、出汗多、入睡困难、浅睡多梦、半夜易惊醒。
h、我感觉全身都不舒服,如:心慌心悸心跳,心口闷痛;胃胀胃痛,返酸呃逆,肠鸣腹泄;胸闷气短,呼吸气阻;尿频尿急尿痛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成人单纯性恐怖症来源于儿童时期曾有过的体验,如儿童对动物的恐惧,害怕黑夜_鬼怪_、暴风雨或雷鸣闪电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青春期消失,但当人体受到疾病的折磨而变的软弱或被新的精神刺激所诱发,过去经历过的恐惧就可能再现出来。有些儿童的害怕是受父母亲或其他儿童的影响。恐怖症的遗传学
15 认为,恐怖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报道广场恐怖症患者的家属中有19%的人患有类似疾病。恐怖症患者具有一定人格特征,如害羞、被动、信赖、焦虑等。临床表现:
恐怖症的中心症状是恐怖,并因恐怖引起剧烈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怖 主要是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他们不敢到公共场所,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害怕自己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不愿从安静的会场走出,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从不与人面对面就坐,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病人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单纯性恐怖 单纯性恐怖是常见的一种,儿童时期多发。如对蜘蛛、蛇或高处、黑暗、雷雨等发生恐怖。对雷雨恐怖者,不仅对雷雨觉得恐怖,而且对可能发生雷雨的阴天或湿度大的天气也可能感到强烈的不安。甚者为了解除焦虑主动离开这些地方,以回避雷雨发生。
(3).广场恐怖 不仅对公共场所恐怖,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因此这些病人常喜欢呆在家里,不轻易出门,以免引起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4)旷野恐怖
患者在经过空旷地方是就发生恐怖,并伴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严重时害怕越过任何建筑,如害怕跨越街道、桥梁、庭院和走廊等。此外还有闭室恐怖者害怕较小的封闭空间,如怕乘电梯、地铁火车、客船等。患者多呈慢性起病,可持续多年,但多逐渐有所改善,一般起病急者易缓解。
9、精神病 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身心疾病。身心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_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例如:同样检查出是癌症,治疗的方法也基本相同,为什么有的人能活好几年,而有的人多则几个月,少则十几天就一命呜呼了呢,原因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
身心疾病也称为身心障碍,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发病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原发性高血压、冠
16 心并心律不齐、胃肠溃、气管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经失调、阳萎、神经性皮炎、类风温性关节炎等。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有钱难买我愿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为什么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教师人格就是个性特征,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员所拥有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的集合,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教师的人格不仅关系着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品质形成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怪戾的性格,会成为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教师积极、乐观、宽容、民主的特征是学生所期望和认可的。这些都和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分不开。一个教师在拥有学历、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教师职业本身所要求的。
(1)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怪戾的性格,会成为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案例:
2006年9月20日下午,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学的历史教师28岁的李恒毅,在课堂上先用钢筋殴打一名11岁女学生章耀尹,然后亲手把她从4楼扔下并致其死亡。
据目击者称,当时李恒毅将章耀尹的头往桌子上使劲撞,然后将她倒在地上,又用脚踩她的头,之后掏出一根钢筋使劲打她的头。章耀尹被打得不能动了,李恒毅把她抱起来,说了一句送医务室,然后走到窗子边,打开窗户,把她丢了下去。
班里的学生被老师的行为吓得魂飞魄散,全部跑出教室,事情很快惊动了学校。
他向警方交代的令人震惊:他当天发现女生拨弄手指甲,并把指甲里的东西弹到他身上,他就敲打该女生。当女生骂他“神经病”时,受到刺激的他就痛下杀手。他说:“打学生就是为了维持好课堂秩序。”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
17 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感受是消极的: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与兔子、法官与罪犯、暴君与复仇者、_长与囚犯、留作业的工具与做作业的工具、棍子与懒驴„„(近半数学生对部分老师感到害怕,并非都是差生。)
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重庆市一名字叫丁婷(化名)的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校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因,用木版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资格。”12时29分左右,丁婷从该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过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判决,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教师心理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孩子的成长。它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也是学校领导的事,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也是家长乃至全社会的事,其重要性决不亚于市政建设,不亚于造政府大楼,不亚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不亚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亚于提高升学率及其他种种。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赞美教师的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与责任的同时,给教师以更多的关爱,形成一个全社会善待教师,教师善待学生的良性循环,使教师有健全的身心,健康的体魄来支撑传道授业解惑、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
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与教师心理健康分不开的。首先,心理健康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职业是在帮助人成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础上的专业化才可能真正提高教师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另外,心理健康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完成创新性的工作以及和学生进行积极正常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全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等都起着积极作用。一个不堪重负、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如何完成教师专业发展呢?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的成长也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和学生相处最为密切的成年人之一,又扮演着具有榜样性和示范性的角色,其言行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影响,我们听说过“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其实就描述了一个各位都非常熟悉的现象——如果一个老师特别受学生欢迎,宽容、和蔼、积极乐观,那么,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一定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也会很乐观。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老师的影子。例如:有的老师做事很机灵、动作迅速,做事雷厉风行,那他的学生也是非常机灵的,如果老师动作迟缓,慢条斯理,那他的学生也是这样,对你说的话像没反应一样,动作总是慢悠悠的。二是对学生品行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适应社会。如果把学校和班级也看作是一个小社会的话,教师无疑是这个社会中具有主流影响力的人物,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能够客观、公正、相互尊重,对学生加以信任、理解和赞美,不仅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好感,而且在身体力行中教会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学生乐于且善于和人交往、能够积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反之,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则
18 可能专横、粗暴、不尊重学生,使学生对人产生不信任、不安全感,学会为一己私利损害别人的利益或感情,影响学生处理正常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 的关系。”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感受是消极的: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与兔子、法官与罪犯、暴君与复仇者、_长与囚犯、留作业的工具与做作业的工具、棍子与懒驴„„咱们的学生也说学校像_。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美国全国联合会《报告》曾经指出:“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讨论:我是不是一个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我有多受学生喜欢呢?
结语:教师心理健康很重要,因为关系到教师职业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不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可以被改变的,这就需要各位有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也更多的掌握调节心理的技术和方法。
五、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师为什么易受伤害?
1、教师职业的美丽光环
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古代中国
一个民族应该让最优秀的公民去当教师——古希腊.柏拉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巴比伦
教师是上辈子德性最高人缘修行最好的人——古印度._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捷克.夸美纽斯 教师总是先进份子——徐特立
教师职业先天的完美化
教学的兴趣、乐教的意识、庄重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崇高的理想、亲善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健康的人格、祥和的心态、协调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师重在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个性品质:精神面貌、意志品质、情感性格、气质类型 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审美素质、精神追求、生活品位 生活素养: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衣着妆扮、个人嗜好
教师的生存尴尬
薪酬发放制度的变革——经济收入并没有保障 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岗位朝不保夕 新课改制度的强制迅速推广——准备不足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家长介入
19 人才流动制度的限制——入出不畅 学习渠道的多元化——学生难教
青少年权益保护意识的普及化——惩戒权被剥夺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和低龄化——疲于奔命 教师劳动的重复性——职业倦怠
如今教师生存面临的尴尬
薪酬发放制度vs经济收入的不均衡 人事管理制度vs岗位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流动制度vs事业心与责任感的考验 新课改制度的强制迅速推广vs准备不足
办学主体的多元化vs市场与责任的两难选择 学生学习渠道的多元化vs弟子未必不如师 惩戒权被剥夺vs没有惩罚之教育的苍白无力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和低龄化vs疲于奔命 教师劳动的重复性vs职业倦怠
职业伦理的完美无缺vs并非圣贤的人
教师劳动的特点
科学性: 身心规律、教育教学规律 艺术性: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人文性: 丰富情感、尊重学生 创造性: 重解教材、寻找方法 重复性:铁打学校、流水学生 利他性:予人嫁衣、甘为人梯 迟效性:高瞻远瞩、坚持不懈
现今中国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
工业社会追求物质文明导致物质至上、功利主义 市场经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 社会转型、道德失范正导向享乐至上、消费主义 竞争的激烈化低龄化正导向不择手段、英雄主义 人口控制独生子女使得孩子娇生惯养、个人主义 产业结构调整人才过剩导致分数至上、实用主义 追求个性化生活的离婚导致自私自利、享受主义 否定传统格调低俗恶搞出现精神空虚、虚无主义 男不谦谦君子女不贤良淑德不男不女、自由主义 程序化流水线教学使得学生死记硬背、机械主义 市场文化、商业伦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师的压力源
学生(学习、行为问题)人际(领导关系、同事关系)
工作本身(教学压力、日常压力)角色冲突(职业和家庭)职业发展问题(职称、职位)
升学考试压力(中考高考、期末考)经济压力(工资待遇)班级管理 vs 问题学生 角色多重 vs 角色冲突
超负荷工作 vs 办公条件不高 家长期望提升 vs 社会评价苛刻 上级对业绩的关注 vs 苛刻考核 信息量的剧增 vs 学习任务加重 竞聘上岗、末位淘汰 vs 成就焦虑 成绩高低、名次先后 vs 升学与分数 工作责任的增加 vs 时间赛跑的快节奏
家庭经济、子女升学 vs 时间紧迫、头绪繁多
加之社会因素的影响
工业化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市场化经济,社会竞争激烈 人权的普及,社区组织松弛 生存的压力,人们日趋功利 贫富的分化,社会矛盾尖锐
社会的转型,体制、法律、道德等尚不完善,因贪污腐败、巧取豪夺、不公平竞争、道德缺位而引起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教师们的愤慨、郁闷和心理失衡
教师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教师以女性居多,她们同时扮演着母亲、妻子、女儿和教师等各种社会角色,不仅承担着非常复杂而繁重的家庭职责,而且还承担着夯实儿童发展所需基础的重要职责,所有这些都要求她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更需要她们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加之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女人扎堆使得教师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一)客观原因
教育是高发行业,教师是高发人群。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
1、职业压力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适度压力能引起人们的积极反应,压力过度则可能导致身心失调,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最终可能形成心理危机。
(1)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2)职业声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把“完美”作为为人处世的目标,时时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2、时间要求与工作数量: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任务,一般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教师的工作看似很有规律,但又往往寝食违节,休息失常。
3、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教师的生活空间狭小。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
(二)主观原因
1.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均。 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把自己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如:谁都不如我,我比谁都抢;或者我谁都不如的自卑心理。
2.个人生活的变化 生活的变化需要个体作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段调整时期,教师的心理问题容易发生。比如家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了,生活都遇到什么困难了等等。
《国际歌》歌词:“本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没办法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主观世界。因此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六、教师心理问题的调整
调查表明:教师情绪普遍存在急躁、焦虑、苦闷、霸道等现象;有些教师在教学或生活中常采用挖苦、讽刺、训斥、惩罚等手段对待学生以产生快感;有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不良情绪带到同事、家庭、朋友关系中
(一)心态
1、情绪调整
最快改变情绪的方法是?
心理学最有效改变情绪的一个方法是? 狐狸与葡萄
1号狐狸吃不到就找来梯子,把葡萄摘走
2号狐狸没找到工具,一笑了之,说“葡萄是酸的”
3号狐狸没找到工具,跳起来够,再跳一下,没完没了,直到累死 4号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而亡 5号狐狸想“连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上吊了 6号狐狸吃不到葡萄,抱怨,破口大骂,别的狐狸都烦他 7号狐狸想“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一把火把葡萄烧啦,被羁押 8号狐狸想从1号狐狸那偷、骗、抢葡萄,也被依法制服 9号狐狸吃不到葡萄发疯啦,蓬头垢面
2、阳光心态
心理学家们调查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大都从心态出现问题开始!所以要心理健康,就要培养阳光心态!
如果令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分别等于
1、2、3、4„„
24、25、26这26个数值,那么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
这些我们通常非常看重的东西都不是完美的,虽然它们非常重要,那么,究竟什么能使得生活变得圆满呢?
案例:过桥的试验
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弯弯曲曲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有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顺利过桥
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一盏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蠕动的鳄鱼。-----------吓了一跳
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
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只有三个人愿意敢尝试;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趴下了。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习,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 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 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板书]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看幻灯片(我国不同地区的植物,土壤)
[讲解] 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l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r。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同学们看p3第二段,总结一下,回答我让你们思考的问题。(此时,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
[总结][板书] 划分标准不同[叙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区的特点,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
[总结填表]
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地形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3000米以上山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气候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水文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多,多咸水湖。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谷内有森林。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人类活动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叙述总结]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布置作业] 思考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你对西部大开发在自然方面的看法,对南水北调在自然方面的看法等)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五篇
2012年党课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志们了解我党创立发展的历史,对党的章程的制定、修改以及党的指导思想等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深刻的认识,提高党员的行动自觉性,使党章真正成为每一位党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最高行为规范,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我中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育时间:2012年第二季度
教育方法:集中学习
授 课 人:张帆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内 容:
第一,党史回顾。第二,_章学习。
一、党史回顾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罢工斗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_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2、中国_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_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_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_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_的成立。
3、中国_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当前的革命任务,通过了关于国内形势和党的任务、关于民主联合阵线、关于加入共产国际等决议和党的章程。大会发表了宣言,在宣言中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中国_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_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三大。_三大关于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为_的实现完成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加快了_的步伐,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创造了重要条件。但是大会对于国民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以及农民运动问题仍缺乏认识。
5、中国_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_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回顾了三大以来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情况,肯定了上年5月中央扩大会议对党的工作中右倾错误的批评,重新规定了中国_同_合作以及关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方面的一些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略了对_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6、中国_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5日至5月9日,中国_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_五大虽然批判了_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_、改造武汉_、组织和扩大党对武装革命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_右倾机会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认识。_虽然做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7、中国_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_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_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8、中国_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_最重要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使_在马克思主义,_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从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次大会的最大贡献是将“_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写入_章。
9、_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重申了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大会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国家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10、_十一大这次大会在揭批“_”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会未能纠正“_”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
11、中国_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_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_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_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多,必须永远废止。
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2、_十二大_十二大实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知道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知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_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13、_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_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托做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订了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4、_十四大
1992年10月12至18日在北京举行。_做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_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中国_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15、_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_向大会做了《高举_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_理论才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_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报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会把_理论确立为中国_的知道思想并载入党章。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六篇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知识讲解
一、为什么要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管理?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儒家人情主义以血缘亲情为根基,并普遍适用于社会关系领域,而中国近2000年封闭的农耕经济为人情主义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人情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丧嫁娶、乔迁祝寿、子女升学等红白喜事的人情往来越来越多,集体聚餐就是这种人情往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城市里的聚餐因为上规模的餐饮单位自身管理较为规范,且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频次较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较小。而农村的集体聚餐活动,大部分设在农民家中,卫生条件、设施设备较差,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意识淡漠,厨师等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大量使用外购凉菜„„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农村集体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多有报道,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由于《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政策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缺乏具体规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集体聚餐活动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门的管理。
二、农村集体聚餐的定义
是指在家庭或非食品经营场所举办的一次就餐人数在50人以上,并主要由乡村厨师、流动餐车或举办者自行承担加工烹饪的婚丧嫁娶、乔迁祝寿、子女升学等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三、农村集体聚餐要实行报告登记制度
对农村集体聚餐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事前及全过程的检查指导,如果聚餐的主办者或者承办者不提前报告,我们的基层监管人员无法及时获知聚餐信息,不能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不能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有效监管。在登记报告时我们还要与聚餐举办者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提醒主办者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四、登记报告的程序
聚餐人数50人(含50人)以上的由举办者或承办者提前3天向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举办人、承办者基本情况、聚餐时间、地点、人数和人员来源、场地卫生条件、菜谱等。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对信息进行登记后,与聚餐举办者签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承诺书》,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就餐人数在100人(含100人)以下的聚餐活动,由本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进行现场指导;就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监督员进行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人员应提前一天对聚餐活动所用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以及厨师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加工设施等进行现场检查,填写《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检查指导意见书》,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发现聚餐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较差或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需要的,督促指导整改;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禁止举办集体聚餐活动。
五、对乡村厨师的要求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七篇
一、课标分析
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l标准&r的具体含义如下:
a、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
b、 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
c、 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d、 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l课标&r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l课标&r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l分析&r,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l建立&r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l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r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三、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 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 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
2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八篇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一章讲义模板范文 第九篇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1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2.通过地图,能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教具使用:多媒体与教学案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
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境:
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降生。为提醒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人口问题,联合国把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2001年4月,联合国《全球人口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700万,其中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年净增人口就占全球净增总数的一半。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
问题: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你能说出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将找到答案。
新课讲授: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1---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可知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那三个历史阶段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和表1—1—1、1—1—2、1—1—3,思考并填写下表:
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古代)产业革命前(近代)产业革命后(现代)第二次大战后在完成表格内容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窗---人_炸:世界人口年平均递增20%意味着什么?以增强学生的人口意识。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1---4和图1—1---5及教材文字,思考: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特征分别是什么?学生看在书思考并填写下表:
人口增长模式历史阶段特征原因地区分布人口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原始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在完成表格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为什么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因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解决改善,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最直接的。
2.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时,为什么往往要分析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时,要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这涉及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出生率,与适龄妇女生育率有关,因而需要了解被分析地区的人口中育龄妇女的比重;死亡率,在其他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比重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这些都可以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中了解到。
3.什么是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形象地表示某一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水平条代表每一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数字或比例。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人口金字塔可以用1岁(也可用0----4岁或0----5岁等)年龄组的数据绘制。
4.常见人口金字塔有哪几种类型?(教材图1---1---5)
①快速增长型,从人口金字塔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很大比例。
②缓慢增长型,人口金字塔表现为,年轻人占比例减小。
③静止型,各年龄组的人数大致相等,老年组人数逐渐减少。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5活动1、2、3。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思考:当今世界人口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有何不同,分别会对其社会、经济的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看书,思考并填写下表:
人口问题表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学生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7活动1、2、3。
学生总结感受收获: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决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总体趋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
(3)划分: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教材插图反映的地理信息
2、人口问题的空间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相关图表,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及原因,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图,运用本地人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发模式及特点,学会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通过列表对比,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转变模式;养成积极参与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实践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60亿人口日这一事实,同时配有主题鲜明的世界人_炸性增长图片,凸显本节主题。结合《全球人口预测报告》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关注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其内在的原因,使教材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教材的第一目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知识窗提出世界人口平均递增20%意味着什么?增长了学生对人_炸的直观感受。
教材的第二目:人口增长模式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人口增长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充分发挥图像的作用,首先展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使学生对此形成感性认识,通过文字说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题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材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人口增长模式
教材难点 通过分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明确人口增长模式。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整理有关的人口图片和资料,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依据学案预习本节课教材知识,并记录疑点,复习回顾初中所学关于人口的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播放有关世界60人口日的录像,引发讨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阅读第二页的小字部分,思考下面提出的问题: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你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教师强调]世界人口增长是有规律可循的。21世纪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但速度会减慢,增长的人口数量会增加。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有数据可查考的。
[学生思考]1.根据人口增长速度,可把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大致分为哪三个阶段?
2.各阶段的人口增长的速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完成下表,学案p1主干知识(一)
历史阶段增长速度原因古代十分缓慢近代速度加快现代迅速增长[教师强调]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世界人口从30多亿激增到60亿,进入人_炸时代,人口净增10亿的时间逐渐缩短。[学生活动]阅读知识窗,学习由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计算总人口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了解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令人担忧的人口问题。[来源:z&xx&]
[课堂练习]做学案第2页,选择题1,2。
[教师归纳]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口增长速度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
[学生复习]什么是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上一篇:感谢父母信格式范文共2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