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推荐14篇

文思泉涌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257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1分钟。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一篇

(一)问题意识

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一学生有无提出问题的意识。如果学生有提出问题的意识,那么学生就会对某一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搜集有力的信息,并结合相关实际情况去尝试着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学生才具备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问题转换意识

在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中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是否具备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意识。这种意识需要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学生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的积累及懂得该使用怎样的方法去进行转化;二是学生要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这种意识需要小学生要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才能获得,只有具备了这一意识,他们才有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考问题的形式,它并不能被我们看到,但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数学逻辑思维可以不断减轻学生思考的负担,同时,学生如果能较为熟练使用逻辑思维,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数学计算能力

这里所说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仅是指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加减乘除,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使用数学中一些特定的符号或是公式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进行恰当的解决,数学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只有掌握这一能力,学生才能更为快速解决相应的问题。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二篇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的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体系及其独具特色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课程观等给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很大的启示,并且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编写了生本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教材由“感受—认识—熟悉”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单元感受这部分的小研究的设计的一些思考。单元感受小研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对整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框架性的大体了解,并激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储存。因此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

1.设计单元感受小研究应把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小研究设计目的明确,研究题目清晰,通俗易懂,不能出现概念性错误。吴文俊院士认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整个数学的两大柱石。整个数学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的提炼、演变与发展而发展的。”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都源于客观现实世界,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在数与形方面的规律性,数学结论被证明是经受了人类长期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数学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科学体系,数学学科可以分为若干分支学科,数学理论的建立在逻辑上具有严密性,数学结论具有清楚性、确定性。数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这说明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在设计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的问题时必须科学、清楚、准确。问题的表述形式多样,可以文字叙述,可以图文结合,可以图画表示,但设计的问题不能使人产生歧义。

(2)精练性原则

精练是指研究的问题题量要适中,研究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难点有帮助。感受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生活储存,为新知识的重难点攻破做铺垫。所以题量要精简,否则把单元里的各知识点全都进行感受,不仅主次不分,而且浪费时间。

(3)浅入性原则

浅入是指小研究的问题不能太深奥,应从简单核心的问题入手,为学习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作铺垫。同时,重视学生差异性,针对研究问题,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下笔,能写出深浅不同的研究结果。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指学生研究学科知识的同时,允许学生把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积淀、个人思考与个性感悟写进小研究里。可能学生感受到的,写下来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得到学科问题的最终正确答案。

2.设计单元感受小研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找到“学生”与“小研究”之间的基准点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旋图,它表明认识的螺旋是开放的,其开口是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知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让学生完成小研究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小研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做小研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小研究”和“生活”之间的联结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是丰富的、复杂的,让学生研究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小研究充满生活气息。在完成单元感受小研究时,做和接触是第一位的,对知识点的内容允许不足,允许正确,允许错误,允许查看,允许交流,允许绕道而行,采取其他实验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时,不急于对学生的活动做是非的判断,不刻意用规范的正确答案去作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反思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教师应做的工作是保证课堂中学生活动要始终指向问题,而不是指向问题的正确结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革,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单元感受小研究注重学生的感悟。生本教育认为,感悟是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联系和对事物实质的深刻认识、透彻理解,是学生形成思想、智慧的基础。由此,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依靠学生的感悟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的显著特征。而为学生创造感悟条件,而非代替他们感悟则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质量的感悟的一个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才不会被压抑,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吴文俊.吴文俊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

杨旸.关于生本教育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7

俞求是.试论数学的科学性及其特点与数学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三篇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情感教育

情感以及知识这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身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中学生极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就应该对存于数学知识之内的各种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对有效的激励手段加以使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够更加积极。

1、对存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情感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挖掘理智、道德以及审美情感是存于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三大主要情感。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自身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中学数学的感染力更为强烈。

2、对多个渠道以及多种手段进行利用来开展情感教育若想使学生所具有的情感更加积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时就应该重视对教学手段的研究,使得数量更多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得以被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实现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如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数学教学对于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3、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建立在情感维度基础上,教师针对数学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加工以及组织工作,目的是为了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数学知识能够具有更加积极的情感。教师可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出来,对于数学学习更有热情。

4、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学生均是具有情感的个体,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融。通过对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败例子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学校往往会有较多冲突发生,为实现师生间情感的有效互动,教师应该对下述问题加以注意:

第一点,教师应该重视保护学生所具有的自尊心。中学生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敏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其中的一点就是要对批评方法进行把握。每个人都会犯错,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够只是对学生进行一味地指责,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手段,使学生对于自己所犯错误予以清醒的认识。

第二点,教师对于所有学生都应该做到公平的对待。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能更为偏爱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可能会相对比较冷漠。这种做法极易造成教师、学生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所有学生施以公平对待,促进教师、学生间的情感交融。

第三点,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想要成功的需求予以满足。成功性是情感教育所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其所能地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时,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存于数学内容之中的各种情感因素进行挖掘,使情感教育环节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也应该重视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数学教学工作获得良好成果。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 能力培养 数学应用能力

论文摘要: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备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除了要学好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途径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推导,却忽略了从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的需要,因而学生对数学的作用产生疑惑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做:

1.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的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人们吃的糕点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买衣买鞋时经常会遇到打折的问题;住房转让和新房购买时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那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越快,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概念从实际引入,公式、法则结合实例抽象提出,公理、定理从实际需要提出,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理论联系实际,使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化

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所研究的过程和现象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采用形式化的语言,概括地、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结构。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量等)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通过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4.精心编制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问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问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求解现成数学题的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很弱。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有关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5.加强课外实践,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单纯依赖课堂是不行的。课内还需结合课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是教师布置些课外实践活动要求,或是教师将学生带出校门,让他们面对实际问题,学会解决方法,增强能力。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留有更多的空间去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达到应用中学、学中应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应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找到向实际问题过渡的渗透点,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五篇

(一)藏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藏区农村小学所处经济条件落后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不好。很多师范毕业生不愿意来到藏区农村小学工作,甚至当地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回到家乡任教。这种状况就造成藏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水平不足。藏区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也非常缺乏。由于经费欠缺,很多藏区小学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缺乏造成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落后,不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藏区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藏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这些学校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配以少量的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使学生形成数学技能。很多教师想改进教学方法,可是缺乏教学资源,自身能力又不够。

(三).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配套

藏区农村的小学生汉语水平比较低,而在这些藏区农村小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全国统一编写的汉语小学数学教材,或者是汉语小学数学教材的翻译本。由于文化、历史、经济等原因,汉语小学数学教材不能够适应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中所列举的实例藏区农村小学生都没有见过。翻译本教材还可能出现一些翻译的问题,比如词不达意等。教学内容的不配套也制约了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四)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这些藏区农村小学中,缺乏比较好的评价体系。藏区农村小学一般是在期中和期末进行比较简单的考试,试卷由小学数学教师自主命制。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考查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所以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藏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六篇

课程改革既要改变教师的教,也要改变学生的学,同时也改变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由于过去数学教学大纲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及传统教学因其单一性、封闭性、依附性过强,探索性、开放性、发展性不足而受到了批判和质疑。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手段。但是,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存在不少问题,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第一,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农村小学学生家庭中,父母离异、长期外出打工、县城经商等,留下未成年的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或寄养于亲戚朋友家。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就形成了一个“隔代”管理或监护管理的怪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管不了、不好管或不敢管。常以“不是我的孩子”为托辞,这样的孩子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中,又怎能不“与众不同”呢?

第二,来自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观念的转变。

农村地区教育基础差,经济底子薄,加之,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对课程改革的要求、观念,以及新课程内容的教法思之甚少,做之更少。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不如人意,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部分仍然是面貌依旧,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没能得到有效构建,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

1、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未能全面落实

目前,农村小学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新的目标观没能真正确立,在数学课堂中对目标把握不全,一进课堂,就开始把目标紧紧锁定在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上,他们手里拿着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一套,守的是旧观念,完成的是老目标——知识与技能。他们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却总不愿也不敢花时间等待,认为这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却不知自己的目标是一种片面的目标。这在小学不同年龄的教师课堂中都有表现。

2、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

当下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依然热忱于粉笔、教本加嘴巴,讲解、练习加作业。还有的教师不习惯使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不习惯使用相配套的教育资源,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所以课堂上教师只是讲得多、演得多,看的是结果是否正确,听的是是否有大呼隆地齐声回答,一节课下来很难见到有生动有趣的体验场景。新课程倡导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师包办包揽中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3、教学方式注重形式实效低

新理念所倡导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表现以下两种:

A、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受“灌输式”教法影响,学生已养成等、要、装的依赖思想,课堂上不习惯发言,不会发言,不习惯表达意见,不会表达看法,不习惯互动,不会互动,不习惯质疑,也不会质疑,这一类很让人担忧。

B、更多的一些课堂,在学生们学习中已出现新的学习方式,从形式上看,教师在课堂中能创设情境,课堂中不时出现探究学习影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然而因内容空泛,缺少启发性,仍处于浅层次的水平,多是形式而已,哪能谈得上深度与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家长素质,转变观念

孩子是否能成人、成才,家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正确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识

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对实施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有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比如“应试教育”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要使数学新课程能在农村小学顺利有效实施,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教师们的认识问题,因此要抓好教师对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提高两方面认识。

其一,目前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尚不成熟,分数至上观念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转变,但许多在新课程方面率先实践的同行们深切体会到:实施新课程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不矛盾,新课程也需要成绩,只是更需要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七篇

1幼儿园数学课学习内容的分解

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一,教授给幼儿数学知识以浅显基础为主;第二,将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第三,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从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上四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开展教学。我们的分析思路是:充分考虑幼儿的在生理上限制的基础上,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出发,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幼儿进行一些数学运算知识,还要让幼儿热爱这门学科,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出发,兼备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以及面对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从小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我院各班就具体制定了以下课程体系。

1)图文并茂,认识数字1到10,并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目;

2)会比较事物的快慢,对事物的粗细、厚薄、高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较数的大小;

3)能将一些实物数量数出来,并说出总数,能适应不同方式的数数,比如从3数到16、从7数到18等等;

4)掌握简单的分类方法;

5)会运用序的概念对5个有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以等差数目排序为标准,体验数的差别。运用序的概念排出10以内的顺序关系;

6)对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要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它们的不同之处;

7)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时间观念;

8)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跟数字既联系又简单的概念,比如数量、颜色、距离、重量、方位以及时间。

2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改革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按照教学目标去开展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教育之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实施受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限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规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情感、态度等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2]。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片面性,教师都认为幼儿数学教育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生也是只要学会知识就行了。针对这个现象,幼教教师应加深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知道如何去学习的学生,这才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从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智力技能出发,幼儿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很多事物能感受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幼教老师的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反映生活。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数学教育,与此同时幼儿数学教育满足了儿童生活上的需要,也满足他们认识事物的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应当从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出发,在结合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幼儿发展目标,使各教育活动围绕实现目标开展下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质量。

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单调。表现在课堂中,习惯从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出发,单一地强调了数学教育的直观性,在教学活动中重点采用教具进行演示,由此引入数学概念,主观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比如说,单以铅笔和水果为教具,教师就上完一节课。下课以后教师也发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不太理想,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保守,单调枯燥,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打破这种传统保守的教学模式,才能提供我们的教学质量。不但要在课堂之中为幼儿讲授数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比如说,让小朋友回家后,去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还有在自己家里桌子有几个位置,放了几张椅子等,在生活中去教育孩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传统教学中的实物教学法为主和以采取情境设置法为辅。教师设置适宜的场景,比如说“喜洋洋和灰太狼”,在这样的情境下,让小朋友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准备衣服,城堡等等。用小朋友生活中所熟悉的故事来设置场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只要情境设置的合适,不但巩固幼儿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为将来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地基础。

关注幼儿个性,实施差异教学

每个幼儿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环境与资质上各有差异,从而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区别,因此幼儿的数学教育要注重关注幼儿的个体性发展。每个幼儿在教师眼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促进所有的幼儿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的幼教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看到了幼儿教育的一般性,没有看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特别体现在忽视儿童的个体差异上,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分层次地去对待每一个都个性不同的幼儿。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参考依据,实施差异教学。实施差异教学让每个孩子的智能都各具特色。教师应在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的过程中,去重视幼儿具有的多元智能,并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评价,客观充分尊重幼儿存在的个别差异。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都备受关注,包括重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从个体上来讲,幼儿的思维发展和一般发展之间又是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因此,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探究式的教学策略提升数学能力

开展情境教学,利用适宜的问题生成一个个情景

这样是运用最少的时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主动的以较好的状态投入教学过程中去。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如故事、谜语、游戏、图画等,让幼儿触景生情,有所思,有所问[3]。在情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幼儿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小班数学活动《认知数字5》的教学目标是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利用5个人、5张椅子、五个碗等图片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幼儿以自己的家为具体情景,在介绍自己的家人、自己家里的布置的时候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找一个合宜的时间,引导幼儿想一想自己周围的事物哪些东西也有5个?从游戏中活跃气氛,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为幼儿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是整个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传统教学内容输入新鲜的血液

使幼儿了解到数学的适用性,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教材上增加以钟表与时间、旅行线路、价格与购物、生活用品的面积、体积等为内容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所有数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问题解决,使幼儿体验到数学实用价值。在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我们创设了小商店这样一个情境,提供了玩具汽车、各类学具、故事书等作为商品,并分别标上1元、2元、5元不等的价格。为每位幼儿准备了1元、2元、5元的钱币,引导幼儿学习加法:花5元钱买商品,你可以怎样买?每样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会让幼儿采用尝试的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如:1+1+1+1+1+1=1+1+1+2=5、1+2+2=5。幼儿在提问、思考、讨论和探索中成功地解决问题,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积极性。

提供适宜的探究材料

幼儿总是通过动手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满足好奇心的目的。探究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需要适宜的材料。为此,我们要注重选择能引发幼儿兴趣的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材料,以便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探究,亲历探究过程并发现规律。大班数学活动《学习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长短不一的绳子、玩具棒、竹竿、直尺、三角尺等工具让幼儿自选,自定测量对象:课桌、门、窗、柜子、小朋友的身高等,将测量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分析比较,最终获得结论。

多样化的探究方法

我们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归纳为ABC三种形式:A.问题—操作—发现、结论。B.问题—猜想—论证—结论—评估与交流。C.提供旧知—联想迁移—验证结论。我们以大班数学活动《交集分类》为例,在此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A。由于“交集分类”是很抽象的概念,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两个集合相交部分的含义。我们从男孩女孩最喜欢的玩具作为载体,请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图片放入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男孩女孩会有一些共同喜欢的玩具,如何为这些共有的玩具造一个新家,而这个新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既是男孩喜欢的玩具的家,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家。

加强交流,深入反思

数学教学中的交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有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第一,将小朋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问:你如何评价他人的探究成果?这样的问题方式,不但丰富教师开展幼儿活动的经验,加深对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理解,而且促进了幼儿学会欣赏、接纳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二,自我反思。幼儿可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思考:我是如何进行探究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惑?通过这样的反省,有利于幼儿深刻认识自己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和步骤,提高以后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幼儿的推理和解题的能力,并不是单纯让幼儿获得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对幼儿用多种方法证明他们的答案、思考过程以及推测的结果的这种行为进行鼓励,树立幼儿独立思考的信心,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八篇

[摘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思想品德、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取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对教师来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凝聚着数学教师的全部心血和才华,课堂教学正是他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学思想以及职业道德的综合表现。对于学生来讲,一节好的数学课,能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使知识得到掌握,学习习惯得到养成,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怎样体现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

1、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再强调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而是应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在这个理念的支配下,我们制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应全面、明确、具体、恰当,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把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思想情感领域的目标都列出来,不能顾此失彼。例如,在制定《年、月、日》第一教时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大月有多少天;哪几个月是小月,小月有几天(认知目标)。

②知道哪些年份是平年,平年的二月份是几天;哪些年份是闰年,闰年的二月是几天。

③学会求经过时间的简单应用题(技能目标)。

④树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以及爱惜时间的思想(情感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而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一种体验、掌握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学习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愿望,给学生拥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恰当,教学手段要先进。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在到即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一种师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只有运用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预期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体现在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而不是死板单一或照搬照抄,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要教学生会学。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和思考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灵活处理教材的编排

对比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对比,才能找到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出一些对比性的练习,比如同一类型的题目,但条件不同、或问题不同、或方法不同;有时不同类型的题目,但数字或符号相近,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受到题目的多变、方法的多样,从而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画好的圆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比如,老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和圆相关的关联词语?

学生1:花好月圆;

学生2:团团圆圆……

老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圆吗?

学生3:圆盘、茶杯的杯口;

学生4:操场的跑道……

老师:生活中的圆真多,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好吗?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利用圆形的物体画个圆,谁为说说你画圆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5:边是弯曲的……(由此引出圆的意义);

老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数学上有一种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并说说自己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然后由学生画的圆引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探索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并应用不同的规律进行解答。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三、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1、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给学生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小知识题,让学生们去积极寻找和探索数学的原理,讲一些以前大数学家们比较励志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获取于自身有益的正能量。家长们给孩子们报数学兴趣班之前要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并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点所在选择适当的培养机构。

2、按照有教无类、因地制宜的原则教育教学。针对有的老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所偏倚的现象,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改变这种情况。老师们要同等的对待所有的学生,对于那些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鼓励的同时也要告诫不要骄傲,而对于那些对数学已经失去兴趣的学生要加以正确的鼓励和引导,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只要努力认真的学习总会取得好成绩的。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以便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根据他们的兴趣点适当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提高小学数学老师的水平和修养。有的学校的小学数学老师没有比较高的职业教学水平和本身的素质修养,这也影响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引进小学数学老师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实际教学中的完全发挥。另外,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对小学数学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老师们平常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多看一些专业的书籍,主动要求参加一些课题的研究,在锻炼中成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广泛的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争取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

4、教学不应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这门学科是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学成的,欲速则不达,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教学,抛却比较强的功力性,保证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和吸收的能力和效率。不能因为一味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一时给学生们灌输大量的小学数学的理论知识,因为小学生处于这样的成长时期,虽然有着较强的记忆力,但是理解力方面还需要老师和家长们耐心的进行引导。因此,老师们不要过多的给小学生们留一些数学练习题或者作业,让学生们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下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九篇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新型教学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已经深入人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就从合作小组的建立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在新型教学模式普及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断的发展。基于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运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增强意识,注重语言表达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且要从一年级时就抓起。由于年龄限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通常到三年级后才有明显改变,所以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重点都不同,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比如刚接触数学时,应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和数学接触,打牢基础知识,学会辨别最常见的单位概念,包括数字大小、距离长短等。识数之后,可结合教学进度,适当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其从形象化思维逐渐朝着抽象思维过渡。加减算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令学生对加减的原理和数字规律进行了解。比如小组共有5人,5个座位,走掉一个,就会空出一个座位。而如果进来一个,就会出现座位不够的情况。或者通过三个小组不同人数的对比,以及如何分配,才能让三个小组人数一样多。过程中的对比、分析、概括等都是思维逻辑的关键。因此,教师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些教师认为,语言表达是语文学科,数学主要是跟数字打交道。其实有失偏颇,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沟通的载体,语言逻辑也属于逻辑思维范畴,教育应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不但具备专业知识,还能够把逻辑思维和思考方式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平常课程中,还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概念的概括,加减法的总结等。

2、更新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在当前教学中,借助形象事物进行讲解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理解的困难,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理论知识太枯燥,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今后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融入逻辑思维锻炼,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强大起来,应该防范学生对各种道具形成依赖,意识懒惰,不愿主动思考。比如在讲《厘米和米》时,可先给出一些实物,然后令学生发挥想象,联想相关事物,并能对其长度作出大概判断。《认识角》时,教师经常会举钟表为例子,不妨略过实物环节,由小学生主动去想象,尤其是角的移动和变化,如果有实物在手,很容易辨识,但如果仅凭想象思考,对不少学生来说都很难。小学数学的知识相对较为零散,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需要合理设计课程,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这一过程会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等都起到良好的帮助。课堂上应掌握多种方法,并灵活运用。比如分类比较法,数学学科非常庞大,为防止乱成一团,内部知识都有较为系统的分类,而且不论是分类内外,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异同性。概括和归纳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对同一本质属性的事物进行整合,可以加深理解,从中获取新的认识。数学中有很多公式、定理,为计算提供了技巧,可以缩短浪费的时间。当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实际需求,选择最为适应的方法,使得教学效率达到最高。

3、加强练习,积极参与实践

逻辑思维能力需要经过不断练习,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增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准备各种能够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习题,供他们练习。所选习题需要跟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有启发性和一定的逻辑,如有必要,可以准备一些易错题,令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经常举办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实现理论实际的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节,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木条、胶水等工具,制作出对称图形。这需要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深刻地理解,然后逐步探索制作方法,基本相当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过程。校园也可以设置一些相关活动,如数独游戏、数字推理等,令学生根据给出的数字和条件,能够推理出最终结果。

三、总结

总之,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吴云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4,15(8):52-53.

卢纶.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32(8):98-99.

刘伟.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未来英才.2014,16(8):69-70.

马翠双.试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4,17(2):120-121.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十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紧跟课改步伐,人们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吸取了以人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教育客观、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培养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等。但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能否真正领会。就本人的几年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搞清楚数学究竟是什么呢?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呢?怎样进行教学呢?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懂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数学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有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既然数学是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生活中也就缺不了数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明确给出了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教师首先要对数学的教学目的有个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得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要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全身心学习的积极性。第一,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以历史作为诱导,让学生对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第三,以现实材料为题材,教育学生要学会学已至用。第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其次: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

再次: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反复训练,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要适当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

二、狠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长期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认真构思,创设适当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求知欲,既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又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因此,创设一个学生学习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比如在进行轴对称的讲解时,我出示一张透明的白纸和一张简单的画,我问:你们能在这张白纸上给我画出和这幅一模一样的画来吗?学生马上回答:能。继续问:怎样画?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培养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习惯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次来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所以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使你的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十一篇

(一)当地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要提高藏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投入到藏区小学数学教育中去,鼓励更多的藏区师范毕业生回到藏区农村小学任教。还需要为在职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鼓励他们提高业务能力,积极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为藏区农村配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实验设备教学条件改变后,教师队伍会逐渐得到优化,教学模式会发生改变,藏区农村小学的数学教育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在职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在职的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学习新课程理念,利用现有的条件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组织编制藏区农村小学数学教材

藏区农村小学的教育主管应该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农村小学实际教学环境的教材。编制教材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藏区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所举的实例要是这些小学生接触过的。另一方面要注意教材的进度应该适合藏区农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最后还要注意藏区所处的文化特点。有了好的教材才可能有好的数学教学质量。

(四)藏区小学数学应该采用双语教学

在藏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采用双语教学,把藏语和汉语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把数学概念表述得清楚,又可以帮助小学生迅速理解数学知识。双语教学需要大量掌握汉语和藏语的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培养。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十二篇

一、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

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择。

1.导学案教学方法。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在课堂当中能够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套材料体系,通常都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自主探究、自学检验、小结与反思、当堂反馈、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不同的部分。导学案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不同环节,学生在这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清晰掌握。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常比较多,通过导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地去解决探究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还能够起到复习旧知识点的作用。

2.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实际生活,强化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最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中,常常会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3.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实现在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果教学情境创设得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优势。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就是创设一个新颖且结合当堂数学知识的情境。第二个阶段,在情境中分层设置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自主探究问题。第三阶段,总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探究活动反思。

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的几点建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掌握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无疑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难题,针对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新课标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任务。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改编多解题。教师可以通过改编习题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养成一种多元思维的习惯。教师通过一题多解多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中固有的狭隘性。其次,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要通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来克服惰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情绪饱满地进行探究思考。再次,联想思维的培养。联想思维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是发散思维的一种标志。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转化思考问题的思路,比如,有些应用题的叙述并不是工程类的问题,但是特点与其相似,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工程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去思考这一问题,这种转化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3.激发学生创新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又是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要以师生关系的平等为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之内,才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求知欲,进而才能谈到创新。其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新就是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教师要接纳学生所有的观点,正确的观点鼓励他们发扬,错误的观点引导他们继续探究,同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除此之外,创新能力的激发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等的培养来实现。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应用题常用的教学方法和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建议这两个大的方向进行了论述,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而教师应该选取怎样的方式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判断了。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十三篇

通过以上相关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以后学生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不断探索和研究,寻找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彭钦,陈丽云。简析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2]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栾庆芳。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潘富园。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5(2)。

[4]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洋溢着xxx生活xxx的气息[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农村数学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第十四篇

摘要:分析了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学数学教学;应用分析

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未来数学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传统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缺点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比较古板,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的趋势;传统的数学教学缺少弹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大部分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很多本意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选修课,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必修课的一种延伸,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学习的进度,同时计算机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内容等进行恰当的调节;整体的学习环境更加开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邮件来更好地交流,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数学之所以难以学习,就是因为它的抽象性和严谨性,现代信息技术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进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生动,更好地培养起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弱点,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性,希望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张爱勤.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刘庭华.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