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30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一篇
一、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规律设计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随时而化,循序渐进
职业学校国民教育系列中属高中学段,这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认识水平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同的年级又有所不同。因而美育教育的目标及方法要在尊重学生心理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阶段有所侧重,使美育能力一步步地落到实处。
(一)一年级学生的美育教育应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为重点目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为审美感知做好知识上与理解能力上的铺垫。虽说审美教育是形象教育,可以诉诸直觉,可这种直觉不等于肢体触觉的那种直觉,而是一种在长期的关于美育的知识学习、技能演练、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是“理解之后更深刻的感觉”。所以知识和理解能力上的铺垫是必要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往往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疏通文字、把握意象特征等,从对感性形象的初步认知逐步上升到对美的体会。其次,启发学生主要在听、读、说中驰骋想象,感知其中的美。
(二)二年级学生,加入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已经适应了高中语文学习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识能力的二年级学生而言,除了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外,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探索中发现美、感知美审美的愉悦性给美育带来了两个特点,一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二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受支配的教育对象,而是主动积极地去获取教育的主体。美育过程是一个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这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是相契合的。《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即“格物致知”,诚然不错,我们可以借此说“致美在格物,格物而后美至“,即可以说“格物至‘美’”。教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讨论黛玉的美,美在哪里,有的说行为美,懂得谦让,步步留心,举止文雅;有的说语言美,从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说话时总是适时适度,言语得体;有的说外表美,美的服饰美的容貌……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到了美,愉悦了心情,也激发了探索的乐趣。
2、应用中创造美创造美是在发现和感知基础上的具体应用。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学生也有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刻不容缓的,而美育的实践性正可以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得以体现。《文心雕龙》: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美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人的美感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样,美育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中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表达应用能力培养就是实施美育的最好的实践。语言文字的运用形式灵活多样,文体多样,风格多样,内容会涉及各个领域,只要有沟通就有语文的用武之地,让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有可以利用的感性基础,比如面对优美的景色,可以写散文,可以创作诗歌,可以设计成剧本的背景……这样学生的创造的美可以是形式上的,更可以是内容上的。
写作教学中,更能突显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能把握写作的基础等级,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发展等级上有所突破,也是他们高中学段创造性想象能力处于顶峰状态之时,因而在美的创造上往往表现突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美,发现社会美,之后用美的形式创造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例如,布置学生以“选择”为题目写作文,学生联想到泉水宁可粉身碎骨也选择了瀑布,那是一种悲壮美;落花选择化作春泥,那是一种奉献美;再联想到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弃医从文的鲁迅以及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中的梭罗……美不胜收。
二、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美育素材,找准载体,润物无声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定要一以贯之,这是不能敷衍或动摇的,因时因材的“变”是为了让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二篇
篇15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在校园里度过了xx年的小学生活。xx年的时光,我们有许多快乐的回忆,我记忆最深的是在xx年级的时候的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一棵树,我们都觉得这件事情太有趣了,但是在老师的眼里这个东西太简单,于是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做实验。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画树的基本要求。然后拿出一张纸,一根笔和一支铅笔,我拿着纸,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树的顶部有一个圆形的东西,老师让我们把画放在树的东侧,然后拿出画笔,在树的顶部画了一个,我在树的外侧,把铅笔拿出来,把它放在的中间,再把铅笔在的中心画了一个小圆,这样就画好了。
老师又给我们做了示范,老师拿了一支笔,让我们把树的顶端画上大树,我看了一下,觉得这根画笔画的太简单了,老师让我们自己动起来做,我就把画放在了桌子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画拿了出来,我把这棵树放在了桌子上,我拿着笔,在小树的顶端画了一颗大树,这棵大树很高,老师把我画的这棵大树放在了桌子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画了一个小圆,画完了,我觉得这棵大树好难,画的东西也很丑,老师看了看,觉得很不好看,就把我的画给撕了,我看了看这棵大树,发现这棵大树很像一个人的头,但是,这些东西不是真正的头,我看了看这棵树,觉得这棵大树也很像这棵大树一样,但是,不是真正的头,我觉得这棵大树好难看,所以我就把画贴在树上。
老师看了看,就让我们自己做实验,我拿了一张纸,放在大树的顶部画了一个大树的下半部分,然后再把小树的下半部分画了一个圆形的东西,我觉得这棵大树也很难看,于是,我就把这棵大树给撕了,然后在大树的外面画了一个圆,把这棵大树给撕了,这棵大树很难看,这个圆形的东西也不是真正的头,于是,我就把这棵大树给撕了,这棵大树很难看,我觉得这棵大树也很难看,于是就拿着这棵大树给大树,老师看了看,觉得不好看,就把这棵大树给撕了,然后,把这棵大树给撕了,在大树的后半部分画了一个圆形的东西在大树的顶部,老师看了看,对我说,你在大树的下半部分画了一个圆形的东西。
在大树的底部画了两个圆圈,把圆圈画的很圆,就在圆圈的中心画了几个圆。老师说这样就能让这棵大树变得好看,就让我们自己做实验,我就把这棵大树给画了出来,我觉得这个圆圈很像这棵大树,所以就在这棵大树的顶部画了一个圆形的东西,这就是这棵大树的头,就是这棵大树的叶子,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干,就在这棵大树的顶部画上了一个圆形的东西,这样就能让这棵大树变得好看,我就把这棵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三篇
摘要:
本文章阐述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方法,用美的仪表,美的教态来吸引感召学生,并用相应的美的教学方法、手段、场地环境等有利条件。激发起他们对美的追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从中感到愉悦。
关键词:
体育;美育;教学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方式被用来改变人体及其形象特征,也是人类增长审美能力的重要的领域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对于他们的道德修养,知识的长进,美好心灵的培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又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体育教学中美感教育,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它既不同于政治理论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工作,更不同于其它方面的美学理论教育,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行为示范,语言交谈,传授知识。使学生对形体美、艺术美、仪表美、健康美等得到直接的观察、感受、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到愉悦,并在愉悦中从心灵和身体上受到美的教育。
本文仅对体育教学实施美育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情感美教育
要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运动,教师要对每一个练习投入较大的热情,如在球类比赛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呼喊欢乐的投入运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在保护帮助时,教师要热情地一个接一个保护学生,并随时对每个学生动作优缺点不失时机地加以评讲,注意表扬鼓励。如:跨栏练习时,有的学生胆小,一到栏前就停住了。对此教师要从感情上和学生在一起,一个一个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加强学生自信心,当学生感到教师的感情和他们一致时。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情绪就会越来越高,如果教师情感上与学生格格不入,本身情绪不高,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会很好。
二、语言美教育
语言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门艺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美感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无疑会起到良好的效应,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口六月寒”。语言作为人类学习知识的第二信号,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艺术得使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调动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语言美,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用词确切、口齿清楚、口令清晰,而且语言要文雅、和气、谦虚,带有启发性,鼓励性,充分发挥语言生动形象的直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请×××同学出列为大家做一下示范”,就比说“你出来做一下,让大家看一下是什么样子”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会使他感到你是尊重他的。学生做完示范动作后说“谢谢,请归队,”比“你回去吧”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使用正诱导语言,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存在的缺点,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积极的去进行练习。而使用副诱导语言,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讨厌练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每句话,都应该充满信任和鼓励,即使是对那些不能按要求完成动作的同学,也应使用带有肯定进步和鼓励的词语,决不能话中带刺,恶语伤人。如:对完成动作好时应使用:“对”,“好”,“漂亮”,“不错”,“可以”“就这样做”,“更快一点”“更高一点”等等。对未能完成动作要求的同学也不能说:“不对”“不行”“真笨”“傻瓜”“你别做了”“你完了”等等,而应该指出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说:“你应该再快点,再高点”“放轻松”“别紧张”告诉学生“你该怎样去做”或“再努力一下你肯定会完成的”而不该说:“你不应该怎么做”。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并没有因自己动作失败而嫌弃自己,从而会更加努力的进行练习。
“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不论是在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还是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都应该避免叠叠不休口若悬何的长篇大论,应以精练的语言,做到声情并茂,对某些专业术语要加以解释,归纳,编写成口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掌握。如:排球双手垫球技术要领可归结三句:“一夹、二插、三抬”。
三、形态美教育
形态美(仪表美和教态美)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审美教育。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审美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衣冠不整,形体粗俗,举止笨拙,生见其师容,顿失之恭敬,导致厌烦承教。所以,教师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举止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服饰打扮得体,待人接物廉逊大方,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成为学生精神美的典范。
体育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而是通过其形象,优雅,和谐,准确有力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的知觉,意向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通过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获得审美教育的效果。
和谐,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多样化中特殊的统一。把“不协调的东西协调一致”。示范动作的和谐,也应该表现为把各个动作有机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不协调的动作做得协调,美观。不仅要做得正确,准确,而且要做的具有美感,轻松熟练,协调有力。如果教师的动作马马虎虎,无精打采,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就必然会使学生也提不起精神。产生畏难情绪,激发不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就难以掌握正确动作,也就更谈不到美的享受了。
但也不能故弄玄虚随意加大动作幅度、难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水平,来做出恰如其分的示范动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上一年级学生的双杠课时的支撑摆动,就应同二年级的示范动作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由于参加紧张的高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上,拼搏了一年甚至几年,加之刚入校不久,身体素质尚在恢复阶段,如果示范动作做得幅度过大,对他们要求提的过高,就会使他们在赞叹之余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是硬着头皮去做也往往会因力量不足而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对他们的支撑摆动只要求两腿并拢伸直,脚尖绷紧,前后摆出杠面即可。
二年级学生因在校已经一年,身体素质等均比一年级好,就应提出稍高的要求,即前摆和后摆,均应摆至水平位置。这样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的动作就可和谐了,“美即和谐”,动作和谐了美也就在其中了。当然,每一项运动都有其本身的美,如果把体操中的绷足,挺胸用在篮球的三步上篮中去,就会给人以“抬头,挺胸,绷脚背”之感。显得不伦不类,就失去了篮球上篮的那种快速有力的美感,从根本上违背了篮球运动动作的规律。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教学,是塑造学生正确形态,姿态,行为能力的课堂之一。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鉴别、欣赏人体美,正确的常态美,让学生知道站立时的探头、歪脖、抠胸、耸肩、驼背、塌腰、撅臀等,都是不正确的,而且也是不美的。让学生消除对人体美的各种误解,例如把肥胖当成丰满的一种误会,把纤弱当成苗条的一种错误,把粗野当成勇敢是一种颠倒,把无病当成健康则是一种无知。使学生舍弃自己的偏见,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美,因为人体的形态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的身体不失去人类的常态,就可根据人体美的规律去追求适合于自身体态特点的美,即瘦长的人苗条而不纤细;体胖的人丰满而不臃肿;身材高大的人魁梧而不单薄;矮小的人灵巧而不瘦小;就会使学生感到美就在自己的身旁,只要正确的去追求就会得到的。
四、环境美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状态中感知,回忆某些情景的引起,也随情景场合的改变,由一种心理状态缓慢地转变为另一种心理状态。所谓“心随境迁”,就是心理状态的情景场合性。体育课教学对环境美的处境,对学生进行锻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直的跑道,清晰的线条,明显的标记,图形的新颖醒目,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技能,技巧进行回忆再现,增强他们对新内容的兴趣,达到使其自觉进行锻炼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从教材内容和教法上去进行钻研,探讨,而且也应该注意课堂中所使用的器械的排列,周围颜色的使用,音乐的选择等去加以考虑,使学生来到运动场后顿感“心旷神怡”,使之“荣辱皆忘”,一心一意的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锻炼的效果。
在器械布置上,不仅可使用上课所用的器材、设备,还可以使用某些辅助器材来改变环境,如:在上短跑课时,用呼啦圈按等距离直线放在跑道上,即美化了课堂环境,还可使学生按要求来限制步幅或提高步长,让学生做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跑,等,每步都落在相应的圈内。
音乐走进体育课堂,是当今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对我们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里指的音乐走进课堂,不光是指艺术体操教学,而是指在所有的体育课内,广泛使用音乐来辅助教学。如:在课的准备活动中选用一些明快,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代替体育教师的口令或哨声,不仅把教师从费力的口令叫喊中解脱出来,随节奏同学生一起做出准确的镜面示范,加深学生对体育正确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对其审美对象(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出的动作节奏,符合于他们生理的自然节奏,他们就会感到和谐和愉悦,在形体和心灵上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一些平缓,轻松的音乐来做放松活动,可使学生从高度兴奋和伴有疲劳感中平静下来,促进疲劳感的消除。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作用和魅力,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大力提倡体育与美育的相结合,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如:蔡元培先生、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强调德,智,体,美相结合,目的在于达到身心既善且美,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运用美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不仅对学生心灵的陶冶,行为的完善,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对体育教学的效果,都将起到不可轻估的作用和影响。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就一定会使体育教学成为发展学生形态美,创造学生心灵美的广阔课堂,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皆全的人才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铺锦叠锈。
参考文献:
[1]金雁群主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第一版,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803-820
[2]吴兆翔主编.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第一版,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60-65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四篇
人们都说:“人类的文明史是美丽的。”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事物需要我去发现和观察,去感受,去实现。
那天,我们学校举行了“我爱家乡、我美丽家乡”的演讲比赛,我们来到演讲台上后,首先要选出一位选手上台演讲,我们班的选手是王晓涵,她讲的很好,但她的表白很生硬。我们班的王晓涵说:“我是来自于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王晓涵不紧不慢地说:“我的家乡在安徽,是一个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的风景很迷人,我就来为大家讲一讲我们安徽的风景吧!”听了这番话,大家都赞叹不已。这时,王晓涵的演讲结束了,同学们都鼓起了掌声。
第二个上场的是孙晓涵。她上到台前后,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开始发言了,她的话刚说完,就让我们大跌眼镜,因为她讲得很精彩。当她说到“我最喜欢我的家乡—————家乡”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们都鼓起了掌声。我觉得,这次的演讲比赛,她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们一定要多鼓励她,多向她学习。接下来的几位同学表演了小品《不差钱》,他们的小品逗得台下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也笑得前仰后合。我们班的王晓涵表演了小品《一块钱的事》,逗得全场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接着我们的第二个上场的还是田老师,他讲到:“我们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叫美丽的西双版纳。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有很多美丽的景观和地方特色。”这时,同学们都鼓起了掌声。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最后一个出场的是王晓涵。他演的小品很有趣,同学们都忍不住跟着他的节奏做起来。他还讲到了他们自己家乡的一个小故事——一天早上,有一个小孩,在马路边玩,被马路边的汽车撞了,一块钱的硬币被撞飞了,他的家乡被炸得七零八散。他还讲到了钱被撞飞了,他的爸爸就要被炸了,他的妈妈一定很着急。最后,爸把他的家乡变成了美丽的地方,他非常开心!
演讲结束了,同学们都说自己演讲得非常好,老师也鼓励我们要加油学习,我们都很开心!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五篇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的能力
由感知开始是音乐教学的特征。学生缺少感知阶段,就无法使音乐教学深化,也就无法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感知是音乐技能技巧形成的基础,是发展音乐能力的前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感知阶段。教师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乐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例如,在教学《数鸭子》时,可通过动作来表现,让学生模仿小鸭走路,边做动作边学“嘎嘎嘎”叫。学生在手舞足蹈中,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直接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例如,在教《xxx国歌》《我的祖国》《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歌时,学生通过骄傲自豪地演唱,懂得了爱憎分明,唤起了民族自豪感。这些在音乐中真、善、美的道德教育,启迪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聆听是了解音乐艺术的直接途径,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听音乐的机会,通过听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聆听体验放飞想象都是不错的方法。例如,歌曲《山谷静悄悄》,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想象、探索的欲望。如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学生在聆听中展开无尽想象,仿佛置身于那湖面泛舟、浪花拍岸,歌声、水声、鸟声此起彼伏的欢快、热闹的场面之中。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踩雨》,在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呼应下,使学生仿佛进入了雨中世界。还有唢呐独奏《百鸟朝凤》,那欢快的旋律,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斑斓的意境之中。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音乐感受、理解是有差异的,教师既应尊重学生的感受,放飞他们想象翅膀,又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想象不能脱离主题。
四、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我们应当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感到亲切、真实而富有吸引力,从而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跳音练习,可让学生玩拍皮球游戏,通过实践体会跳音的特点。又如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可采用即兴作画的方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秀美的苗寨春日清晨山川图。再如,可启发学生利用竹筒、筷子、文具盒和易拉罐等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及旋律、编写新的歌词、听配音编故事、律动等。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感官刺激,让其产生想象从而进行创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五、学校要为学生创造美的育人环境
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浓郁校园文化氛围,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明守纪,活泼向上,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上下课的艺术铃声、课间的每日一歌、音乐教室及走廊过道中的音乐家简介、学校合唱团等,都让校园充满艺术氛围。这也让美的渗透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真正达到了用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六篇
在美育方针指导下,我校开展了“我的学校美,我的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发现了不少不足。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也更清楚的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也看到了学校的美与丑。
一、学生在校的形象问题
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仪表,仪态的美,仪容的修养,仪态的美,仪态的美,仪态的美,仪态的美。其次,在活动中,我们要加强班级的卫生工作,不随便乱扔,不在校园内随便涂画,不在教室里随意乱涂,上下楼梯不要拥挤,不要拥挤……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校的一些常见问题。
其次,在活动中,我们要进行学生的仪容仪态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得很认真,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得好,让自己的眼中看得见、摸得到、看得出,也要让他们看得见,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加规范;最后我们要进行学生的仪态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他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在学校,我们应加强对班级的仪容仪表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班级的仪容仪表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学生的仪容仪态,还要注意学生的仪容仪态,不能影响学校其它同学。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每一个细小的问题:如果你不注意仪器,你就很容易出现丢失的现象;要注意学生仪容仪表,不要让学生感到你的不好。我们应注意每一个细节,不要让这些小问题在班中产生。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让这些小问题在班中产生。
第四,在家中,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在学校,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乱扔,不要随便吐痰。我们要做到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我们还要注意学校的校园内有关环境卫生的宣传单。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争做学校的好公民。为学校的美德增光添彩。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七篇
在这个世界上,最令我骄傲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美术课上的一堂美术课,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高兴。因为老师在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把手中的画弄脏了怎么办,老师就会用那严厉的眼神盯着那位同学,然后把那个同学狠狠地批评一顿,让他重新回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这一节美术课是老师上的。老师上了一节课,把画画的时间放在了黑板上,让他们画。同学们都非常的高兴。老师说:“这节课就交给你们吧!”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老师在黑板上画上了一朵美丽又鲜艳的花,老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的画笔画上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上写下了:老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画上最美的。老师说:“不用这么说,你们就把我们画上的那朵花画上吧!”这时的我们都非常的开心。但是,不一会儿,我们就都不开心了。因为老师的话音刚落,老师就用红色的画笔在上面画了一棵高大而粗壮的大树,大树上的叶子都落了下来,就像给大地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非常的美丽。老师画了一棵大树,大树旁边的小草也都枯萎了,我们也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老师把画画的工具都拿出来,把那棵大树画成一棵棵高大的树,大树下面的小草被压的弯了腰,大树旁边的小鸟都飞走了,只有大树上的叶子还在一动不动地垂着它那美丽的身体,仿佛它没有听到大树的叹息声,只有风儿吹拂着它那美丽的身子,就在大树的树冠上。
这时,我们班的小明走过来问老师:“老师,这棵大树怎么还没有叶子呢?”老师说:“这里面只有几片叶子,老师这样画,不仅画不出美丽的叶子,而且画不出精彩的画。”小明说:“老师,这棵大树怎么可能画出美丽的叶子呢?”老师说:“没关系,再画一棵树吧。”说着,小明拿起一片叶子,把它对折一下,然后对折,再对折,最后再对折,最后再对折,再重复这一次的动作,这棵树就画出了美丽的叶子。
老师画完了,看了看我们的作品,又看了看那棵大树,说:“这是我们画的,这棵大树也不错,但是这棵大树有点粗壮,你们再画一个吧。”我们都说:“好啊!”
这时候,老师走了过了,看着他那美丽的作品,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开心,我们也非常的开心,非常的高兴。老师又说:“这棵大树可以让我们在美术课上画出一幅美丽的画,但是,这棵树也不可以用这种画,因为这棵大树是有一个很强大的能动性,这些能动性就是它的力量,我们画上这幅画是要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的,我们也要用我们的双脚去创造。”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都开心的笑了。
这件事虽然很小,但是,老师给我上的课非常的好,因为这一天老师给我们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八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参与这次美育工作座谈会。我发言的题目是“重视美育作用,向急功近利说不”。
不重视美育会出现什么后果?
余秋雨的《道士塔》中的王圆箓,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用石灰把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刷成一片净白;把婀娜的雕像敲成碎片,把柔美的浅笑碎成了泥巴……但是,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敦煌赶来。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王道士因为换得了一点银元,便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
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我们要采取措施。
美育要融入生活。美育与生活不可分割,古往今来,将美育融入生活的事例不胜枚举:苏东坡集文豪、书法家、创新画家、造酒实验家、创意美食家为一体;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不仅事业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更在拉小提琴、跳踢踏舞、打乒乓球中感受美好生活;梁思成被同学誉为“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的建筑学界宗师的同时,对音乐、美术、体育广泛涉猎。将美育融入生活,可以更好地丰富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可见,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育要融入工作,与工作互为助力。
爱因斯坦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常常赏鸟、拉小提琴。他说:“我经常用音乐来思考”。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钱学森还是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手、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钱学森总结“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他们都是在享受美的同时,汲取美的力量,以杰出的综合素养在各自领域斩获殊荣,美育与工作并不是非此即彼,美育对工作具有助力作用。可见,美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育不可急功近利。
“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的错误认识正是割裂了美育与生活的关系;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的“考级热”“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更是功利化倾向严重,忽视了美育对综合素养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重视美育作用,急功近利不可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充分认识美育是我们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我们要懂得“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重视美育,从美育中汲取能量、收获成长。
希望通过今天的发言,大家能够时刻铭记:重视美育作用,向急功近利说不!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九篇
当我们走进教室的那一天,便已开始为学生准备了一场盛大的美育演讲活动——“美育演讲”。
这不,刚开始演讲,同学们就开始紧张了起来,不知是谁说到:“美育演讲活动现在开始!”同学们立即坐直了身板,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
第一节课,主持人是刘书生,同学们都静静地聆听着刘书生的演讲。只见刘书生走上讲台,拿起话筒讲了一遍。接着就开始给我们讲“美育”。刘书生的话一直在我们耳边回荡——“美育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很多方式等着我们去学习。”刘书生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美”的概念——美,美在于心灵。美育演讲活动开始了,我们听了刘书生的话,不禁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真不愧是美育啊!”
第二节课,是我最喜欢的,我们来到了场,开始了美育演讲。演讲的内容是:“美育”,“美在于心灵。”美育演讲是我们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要学的一门课。
第三节课,老师开始讲话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美育”。”演讲者刘书生说了这一句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只能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声。演讲开始了,首先是刘书生的演讲。演讲结束时,同学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然后又是老师的演讲。刘书生一上讲台,同学们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老师,刘书生的演讲很好,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美育。”有的说:“老师,我觉得老师的演讲很有创意,很生动。”
下课铃响了,刘书生又开始演讲了:“老师,刘书生说得好:‘美育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很多方式等着我们去学习。’”同学们都说好!
这次的“美育演讲”活动,我们班同学表现得都很好,老师也夸我们是好样的。刘书生说得好,“美育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很多方式等着我们去学习。”
这就是美育演讲活动的演讲,我们要学习刘书生的这种精神,在这场演讲中,让我们知道了,美是什么,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十篇
柏拉图曾经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精灵,这个精灵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质。我想:对于我来说,这只精灵就是我对美的虔诚。
犹记得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曾经指出,当下有两种人,一种是“菲利斯特人”,另一种是“缪斯的孩子”。何谓菲利斯特人?它是指那些对美没有追求,没有精神信仰的人,而缪斯的孩子则是有精神生活的人,向往美和精神世界具有神韵的人。可见,对美的追求的人之为人的依据,美育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世界,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情怀,让我们的灵魂有新的追求与归宿。
也许有人会说,美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诚如其然,美育可能不能让我们填饱肚皮。但是,生活中油笔温饱更重要的东西。塔拉韦斯特菲斯说过:我愿意将改变我这一生的,称之为美育。美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使得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生意盎然,让生活变得静水流深。也许对毕飞宇而言,理想生命就是理性精神与狮子体魄;而对我而言,理想生命就是美与育。每个人对美追求的层次不同,但是美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升华你对美的追求,提升精神与充盈灵魂。
究其根本,我以为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依据。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两种生命,一是身生命,一是心生命。个体要有存在的意义,必须要让心生命得以成长。而对“美”的追求,可以让我们在“苟且的现实面前”,还有“诗意与远方”。
需要补充的是,以“美”育人,关键要知道何为美?李泽厚有“审美三境说”: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可见,美不仅让我们身心舒畅,精神明亮,甚至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如果从社会和国家层面来看,对美的追求还可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这就好像历史的漫漫长夜中,“美”犹如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的文明向前发展。
蒋勋说:“美盲比文盲更可怕”。我想,“美”应是上帝为我们垂下的藤条,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攀升至天堂。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美就是最高境界的精神需求。“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用美育为我们的生命举旗!
关于美与美育的范文 第十一篇
摘要:
审美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因为有审美的教育才能为高中枯燥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内涵,也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高中数学的美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美育;教学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1、在高中数学概念和命题的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
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
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
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美的规律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
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2):38,13.
[3]徐永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269.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好声音范文1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