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6篇

知识星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72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7分钟。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一篇

某年某月某日,竟成了某某某的忌日,悲由心生,肝肠痛断,神智昏厄。特赋祭文一篇,致祭某某某灵前。 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某某某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某某某照看。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今仙踪渺渺,过往种种,一一难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泪下,感无以为报。 某某某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怎能识得半字,而能明礼数,一生操劳,全为家庭。沧桑历尽遍,饱尝黄连苦,走过风雨春秋,书写坚强二字。某某某之德远近皆闻,和睦亲友,敬重乡邻,口无是非,正直为人,善如西天如来,形似菩萨观音。每日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抚养子女,身兼美德,持家有方;无欲则刚;默言慎行,处世以宽;育人以正,待人以诚。儿女立业成家,开枝散叶,孙辈众多,再帮及抚育,期间辛苦,不与外人知。某某某西去矣,魂兮归来!悲呼不应,祭之不食,纸灰飞扬后背寒,寒风袭袭心如刀剜。 树死能有返青日,人亡不能再复还,今日一别,再无相会日,逝者已矣,生者追思,寄语薄纸,乞在天有灵,庇佑子孙,平安康健。 什么是祭文: 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它是由古时祝文演变而来,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二篇

他们是化妆师,却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职业,甚至可能连父母也不清楚他们工作的具体内容;他们是化妆师,却需要精通伤口缝合、剃须、理发等多种技艺,甚至还要为顾客擦洗身体、更换衣服;他们工作的地方不在美容院,不在婚纱影楼,不在演出场所,而是在解剖台、停尸间——他们是殡葬礼仪师,简称殡仪师。

尽管人们都很忌讳谈到死亡,但死亡无法避免,殡仪师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走近这一神秘而又让人好奇的职业,来了解殡葬礼仪师人。

职业殡仪师,

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去

殡仪师又称入殓师,是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纳入棺中的人,最早出现在日本。在中国,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2012年1月,浙江省殡葬业从台湾引进入殓服务机构的技术,此时,大陆出现了首批职业殡仪师。其职责主要包括遗体的修复、整形和美容,是殡仪服务项目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工种。

如今,“告别礼厅中间摆放遗体,房间的四角站着护灵人”的护灵仪式、模仿古代三跪九叩的家奠礼、给予有名望人祭祀的宫奠礼……这些规范的殡葬仪式程序已在我国出现,一改过去因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殡葬行业就业人员大多师傅徒弟“传帮带”,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系统教育的局面。年轻的大学生的加入,让殡葬行业更加专业化。他们将一些传统的殡葬习俗重新拾起,同时掌握了更多关于殡葬礼仪文化的细则。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北京、长沙、重庆、武汉等地的一些院校开设了殡仪相关专业。从2008年开始,民政部也开始通过举办成人教育性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专业培训班来培养专业人才。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涌入这一从前的“冷门”行业,大力推广人文关怀、绿色殡葬的理念,推动殡葬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办殡葬教育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自1995年开设殡仪专业以来,目前已有殡仪服务、殡仪设备、殡仪防腐整容、陵园设计与管理四个专业。从殡葬策划到挽联写作,从遗体美容到陵园设计,这些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和校外实践正逐渐成为殡葬行业的专业性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除了学习殡仪服务、殡葬文化、人体解剖等专业课之外,他们还要学习社会心理学、防腐整容、书法、会计学等课程。在最后的实习阶段,还要接触逝者的遗体。

学院自开设殡仪专业以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全国近1,200多家殡仪馆每年人才缺口为8,000人左右。学院每届毕业生都会提前被“预订”一空。一些毕业生在大型殡仪馆当上主管,月薪过万。

殡仪师的工作内容其实很多。除掌握基本的殡葬行业知识外,他们还需熟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殡葬习俗。另外,还需掌握洽谈技巧、沟通技巧、相关礼仪以及辨别丧殡用品是否伪劣的方法。另外,在家属们伤心、手忙脚乱的时候,殡仪师要能够为其代办仪式和各类证件,并协助家属办理火化事宜等。

他们能给悲痛的人以安慰,给逝者送去一个完美的人生告别。

守护生命的最后时刻,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自古以来,殡仪师称死者为“往生者”,也不会把“死亡”“死了”挂在嘴边。死亡在他们那里,仿佛不是终止,而是开始。

守护生命的终点,这是令人尊敬的职业选择。在过去,受制于观念,做这一行的人几乎都是家族式、师徒式一脉相承,虽绵延几千年,但殡葬行业却一直没有“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为逝者送别。

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能够坦然面对殡葬职业。工作稳定、职业前景理想,是大多数应聘毕业生追捧殡葬职位的原因。在上海,一场由殡葬业联合举办的招聘会被5,000名应聘者“挤爆”现场;在北京,殡仪师职位很火,有近百人争抢一个岗位;在广州,一位民政部门负责人感慨:“今年考殡葬礼仪师,难度不亚于考公务员。”

其实,除了这个工作本身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让与之相关的行业都热火起来。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殡葬行业也随之由“冷”而“热”。我国首部殡葬绿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职工总数7万多人。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防腐冷冻设备、化妆整形技巧和更注重人文关怀的殡葬仪式需求不断出现,传统的殡葬从业人员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面对巨大的行业缺口,国内开设殡葬类专业的高校和中专却屈指可数,每年毕业生源也极为有限。现在殡葬行业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它正在变成一门充满人文关怀、值得去不断创新的文化艺术。

殡仪师,这个从前在一些中国人眼中有些“晦气”的职业正变得“抢手”起来,成为时下中国的热门职业之一。

链 接

英国兴起哭丧服务

一小时45英镑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最近兴起哭丧租赁服务,逝者家属们雇用“专业哭丧员”泪洒葬礼,以此制造出悲伤的场景。此服务的价格为每小时45英镑。

伊恩·罗伯逊去年一月在英国艾塞克斯郡布莱恩特里小镇创办了一家哭丧租赁公司。“我们其实是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启发。”罗伯逊说,“我们会事先安排员工与客户会面,并核对好‘故事情节’,我们的员工会被告知逝者的背景、成就及失败经历等。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在葬礼上信心十足地与其他悼念者顺利交谈。”

罗伯逊公司现有20名正式员工。据他介绍,公司自营业以来已接到了52笔订单。其中,前半年的订单量就达15笔。“英国的市场在发展——我们今年的订单比去年增加了50%。”这家公司准备扩大规模,因为之前迫于无奈回绝了60多场葬礼,原因是葬礼所在地太远,员工们无法赶去。

电影时间

影片《入殓师》由泷田洋二郎执导,日本影坛的个性派演员本木雅弘主演。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该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

男主角从一个职业大提琴手改行做入殓师,经历了一切苦痛、屈辱、自豪与成就,也看到了人世间的富裕、权力、贫穷和平凡。他在为逝者化妆的时候,也完成了自己对职业的哲学思考,坚定了留在这个行业里的决心。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三篇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我们正直、勤劳、憨厚、朴实的父亲。我父亲因患 医治无效,于 年 月 日 点 分不幸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 岁。

此时此刻,我谨代表我和我的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前来参加父亲追悼大会的长辈和亲朋好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大会,与我最敬爱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秋雨绵绵,浸润着我们儿女无尽的悲哀;

流云不语,带去了我们全家永远的牵挂。

亲爱的父亲,我们相信您还没有走远,相信您还可以感知,此刻深深爱戴您的儿女及家人都在您身边,向您作最后的告别。所有的亲朋好友也都来到这里为您送行您老人家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亲朋好友的深切留恋离开我们。您的一生勤勤恳恳、艰苦朴素、为人正直、自强不息,您对儿女们恩重如山。您勤俭持家、宽以待人的良好品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我的父亲生于 年 月 日,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学未上成就回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年,我从乡下来到县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把您接来同我们一起生活,您不仅对儿孙们关爱有加,而且时常告诫我们一定要本分做人、勤俭持家。特别是去年得知您患上 后,我的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把您送到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为了给您老治病,我就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呀!要知道,看到您每一次病痛,您的儿子都心如刀绞,似万箭穿心,可是无力回天。

亲爱的父亲,是您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您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您的叮咛与关爱我们历历在目,您的教诲与训诫我们铭记在

心;您是一位无私的长者,一生总是把大家的事情放在心里,却从来没有您自己,您总是替别人着想,自己却总是乐观的撑着;在亲朋好友面前,您是一个巨人,是大家的依靠,大家的主心骨,无论有什么事情,您都会用您快乐的心胸和那坚强的肩膀来支撑着大家;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一生节节简简,您用这无声的爱,教会我们执着和坚强,铺垫了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每一个挫折,都有您的努力,我们每一个进步,都有您的帮助,我们每一分成长,都凝注着你的关怀和期望。父爱如山,深沉厚重!父爱如海,博大宽广!您永远不会与我们分离,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人间有爱,岁月无情,您就这样走了,我们甚至还来不及聆听您最后的教诲,你却最终离我们而去

您老人家放心地走吧!您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是,您正直、勤劳、自强、奋发的品行,您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的作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并将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请您老在九泉之下放心,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我想,人同万事万物一样,生于自然,亦该回归自然吧。我的父亲生于明媚的春末夏初,又在这硕果累累的深秋远行了。我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诗为父亲送行:

“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

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还做您的儿子!

敬爱的父亲,愿您一路走好!

我亲爱的父亲永垂不朽!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四篇

摘 要:在对国内、国外殡葬业发展现状分析之后,具体对浙江省以及鲁西南地区现代殡葬的形态特征、服务模式、价值理念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对中国现代殡葬理念在殡仪馆的实施状况进行展望。作为殡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殡仪馆既是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平台,也是现代殡葬理念的产物。随着现代殡葬理念在殡仪馆的发展,这将成为中国殡葬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现代殡葬;殡仪馆;中国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76-04

中国殡葬发展历史久远。山顶洞人在遗骸周围撒含有赤铁矿的红色粉末,并有钻孔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随葬。这几乎是中国最早最原始的土葬。北京猿人将洞穴上层当做生者的居室,下层为死者的墓地。秦始皇陵的规模及豪华程度,俨然一副宫城都邑图,将“视死如生”的丧葬礼俗发挥到了极致。明、清两代的殡葬礼仪已经形成一套隆重而烦琐的殡葬礼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开始逐渐推行“火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的生活不断丰富,人们从满足基本生活要求提升到满足精神需求的层面。殡葬行业也从满足人们基本的处置遗体的需求,逐步上升到满足精神需求的高度。殡葬社会活动也越来越融入整个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从传统殡葬到现代殡葬转型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殡葬发展现状

(一)国际殡葬发展现状

1.日本——充分竞争无天价:日本的老龄化领跑全球,因此殡葬业在日本可谓“朝阳行业”。推销葬礼策划、墓地、纳骨堂的广告高调亮相于电视和广告夹页,毫不避讳地称此为“人生最后的购物”。日本的殡葬业主要由民间负责,政府仅发挥指导作用,不会对殡葬行业的收费进行干预,主要是通过保持充分竞争、避免垄断来形成和维持规范的市场环境。同时,日本政府不会对国民提供殡葬补贴,但对于享受“生活保护”(即低保)者,则由地方自治体委托民间殡葬业者免费安葬。据了解,日本全国火葬费用约为15万日元(100日元约合元人民币),仅亲人参加的“密葬”花销就需40万至50万日元,如果选择较大的场所,则需要花费200万日元以上。虽然日本的丧葬费不算低,但日本国民的收入普遍较高,丧葬选择也很多样,丧葬费用对于普通日本国民来说不算负担,因此挑剔的日本媒体也很少对殡葬行业进行批评。

2.德国——墓地成为城市一景:德国的不少墓园坐落在城市腹地,墓地的设计和植被的布局格外讲究,成为德国文化特有的符号。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月,德国一共有3万座墓园。首先是它的地理位置,离市中心最多十分钟的车程,四周公宅环绕,有的餐馆和理发店干脆用“墓园”命名,有的墓园好像是一座街心花园。墓碑的造型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不少墓碑经过精雕细琢,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有的像一座小型假山,有的是一个十字架,有的做成半圆形,也有的做成长方形。墓志铭通常简明扼要,一般只有逝者的姓名、出生和去世时间。此外,墓园里几乎每块墓碑的旁侧都种满各式各样的花卉植物,而且有着风格迥异的布局。德国的墓园设计堪称艺术。因为墓园给人特别宁静的感觉,一些附近的上班族经常利用午休时间,来这里散步、小憩,呼吸新鲜空气。

3.法国——政府补贴“死亡成本”:虽然法国没有出台过一本针对性的“殡葬法”,但对殡葬的流程、从业者的资质等,在民法和地方法令中都有所规定。目前在法国墓地中,首都大巴黎地区和南部蓝色海岸地区的价格普遍较高,一个2平方米的墓穴,永存价为2 000~3 000欧元(1欧元约合元人民币)。尤其是传统的土葬形式中,平排和复排等不同的摆放,价格都不一样,从600欧元到万欧元不等。近年来,法国政府逐步摸索推广“殡葬补贴”、“殡葬保险”和“廉价殡葬”业务,让国民能够简朴而又不失体面地“入土为安”。法国百姓只需要到相关的退休和社保部门申请,就可以领到这笔钱渡过难关,去世后两年内申请有效,今年最高能领到9 258欧元。去年巴黎市政府还特别推出了“廉价丧葬”服务。相较巴黎地区平均3 098欧元的丧葬费,这个廉价套餐含税只需789欧元,其中包括棺木、身份牌和司机、灵车等基础服务。有些新近修建的墓园还专门铺设了自行车道,供居民休闲锻炼。

(二)中国殡葬发展现状

1.政府领导下的殡葬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中期公墓公葬阶段:各地民政部门接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墓,仍采取传统做法;60年代中期兴办火葬场阶段:1956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行火葬倡导以后,全国大中城市、小城市甚至县城先后建起了火葬场,到1966年底达87家;70年代中末期超常发展时期:“”时期火葬场、殡仪馆超常规发展,数量倍增,现有的殡仪馆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80年代末期为新的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殡葬事业也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内容涉及殡葬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使殡葬事业单位实行了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服务型、由单项服务向系列化服务、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殡葬事业单位已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民间殡葬发展状况。民间殡葬发展主要受到传统殡葬文化的影响,首先是人们对长辈养育之恩的回报和对亲人的怀念,深受儒家孝道观的影响,寻找心宁的安宁与满足或者显富贵、极观美。其次人们对生死认识的局限,即认为灵魂不死的观念、灵魂与鬼神作祟并影响生者的观念,直接影响当代人的丧葬习俗和对鬼魂的恐惧。三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现代化趋势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滞后、甚至在封建迷信中徘徊。臆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也能与时俱进。各种冥物的现代象征意义即是明证。四是统治者或社会主流思想的提倡引导示范,是民间殡葬习俗形成的源头,是人世间等级制度与富贵贫贱在殡葬中的折射。即便是海天园这样的殡葬改革典范,也有传统的尊卑贵贱在墓地上的体现。当然,殡葬也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中的一切无不在这里折射出来。五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生死观把儒家的孝道观、佛家因果轮回和道家的鬼神观结合为殡葬中的繁文缛节和厚葬奢靡之风,弘扬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的孝道,摒弃因果报应的影响,破除鬼神迷信观念,倡导科学的生死观,是殡葬改革的社会思想观念前提。在这方面我们的宣传工作显然是不力的。

民间殡葬理念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历史时间段,当下影响表现为:墓地与耕地、宅地的矛盾。在古代地广人稀的时代,墓地与耕地和宅地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矛盾。但随着人口增长亮起红灯、敲响警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与日俱增。中国人用世界耕地面积的不足1/13,却养活了超过世界人口的1/5。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也随之凸现。随着人们经济文化需求的增加,“厚养薄葬”的传统美德也演变为“厚养厚葬”。在一些地方,死者的坟墓占地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庞大和考究,造价越来越高。如以每平方计算,阴宅的价格大大地超过的阳宅,这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在殡葬过程中,大操大办,兴师动众并非彰显死者,而是生者的自我炫耀。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很高的国家,全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以上,而西部城市化率低的地方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殡葬行业的改革如何由城市延伸和拉动农村,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实行殡葬改革,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死人拖累活人、殡葬过程中封建迷信与陈规陋习最顽固的堡垒在农村。“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句革命战争年代争取农民投身革命的名言,在今天和今后的殡葬改革中依然闪耀着它的睿智之光。

二、现代殡葬理念在殡仪馆的实施

(一)现代殡葬理念的内涵

“现代”,顾名思义,是指现今这个时代,也可指当今社会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思潮。因此,现代殡葬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具有自身所特有的的形态特征、服务模式和价值追求。其次,从字面上看,现代意味着脱离了传统,是和传统相对应的文明和进步,传统在普通意义上意味着保守和落后,而现代则彰显了开放和进步。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不应该将现代与传统完全分割开来。现代,意味着对传统的接纳,认清其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和所存在的局限性;现代,意味着对历史局限性的包容和对进步的探索;现代意味着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当今社会的各方面成果,科学确立殡葬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全方位的转变;现代意味着勇于创新,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索殡葬业发展新形势。因此,现代殡葬也是融合殡葬千年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殡葬。

(二)部分殡仪馆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

中国殡葬业的现代转型势在必行。但是,因受到不平衡发展的制约,各地在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各不相同。东、西、南、北、中各地的经济水平相差很大,地域风俗也各有千秋。就火化率而言,目前总体在50%上下,表明了有近半的公众仍秉承“遗体葬”的传统。但在中心城市则情况大不相同。从中可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由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的转型,并最终构建完成现代殡葬,将在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中率先开始并实现,并带动其他地区完善实施。

1.上海地区现代殡葬的实施。上海地区现代殡葬的推进已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目前殡葬业现代殡葬发展的最先进的水平。绿色殡葬的宣传,人文殡葬的转型,以及对于科技殡葬的探索都处于中国先进行列。总体来说,上海地区已经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以公众的殡葬活动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公众殡葬活动的全过程为中心,着眼于体现现代殡葬的新功能来重构殡葬业结构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出新的水平。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处于传统落后的角色,几千年来传承的传统殡葬文化,仍然对殡葬业有着很深的影响。

2.浙江地区的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现代殡葬理念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惠民殡葬的实施方面。浙江省的惠民殡葬政策发端于杭州市。2010年,杭州就率先出台了覆盖全市的以政府买单、基本殡葬服务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政策,开启了化解殡葬难题的破冰之举。此后,宁波、温州、嘉兴和义乌等地也相继出台覆盖全民的惠民殡葬政策,实现政府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买单。2012年4月,杭州市又决定对市区实施生态葬困难群众给予费用补贴。 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加快推进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覆盖全民的惠民殡葬制度,加大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墓葬免费服务惠及城乡低收入群众。

现代殡葬理念的服务模式还体现在人文殡葬的实施上。在殡葬关乎和谐社会建设,殡葬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殡葬教育生命“归厚民德”的理念指导下,浙江省各个地区制订了一系列的饱含人文精神与人性关爱的殡葬法规和文件。这是推进人文殡葬的制度性保障。各个地区争相推出行风建设月,推进殡葬服务模式的创新。

浙江省还不断推进殡葬行业的形态特征,把殡葬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并且落到实处。这是浙江省领先于其他省份之处,其他省份的殡仪馆和陵园在殡葬文化的宣传上,大都是强调要尊重逝者,要把“事死者如事生,事亡者如事存”作为殡葬职工的职业道德,要通过殡葬工作来达到“让逝者得其所,让生者聊无憾”的目的。但是却没有明确的意识要利用殡葬之地对民众进行“向死而生”的生命教育,进行孝道教育,教育人们感悟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感恩亲情的珍贵,回报社会与亲人。同时,部分殡仪馆还对整个殡葬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理念的培训,使得服务不仅仅局限在殡葬业务,更能关注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3.鲁西南地区现代殡葬理念的实施——以临沂殡仪馆为例。山东省临沂市殡仪馆现馆址位于临沂市马厂湖镇境内,总投资5 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20余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总面积的48%。隶属临沂市民政局,属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 57人,承担着临沂市直及辖区内五区的遗体火化和殡葬服务,年火化量13 000具左右。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五篇

壬辰年二月廿三日,竟成了外祖母的忌日,悲由心生,肝肠痛断,神智昏厄。特赋祭文一篇,致祭于外祖母灵前。

回想往日,犹见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别,青山依旧,故影还熟,外祖母却已驾鹤西去!古有云:子欲养而亲不待,悲乎!痛哉!岁无情而思欲追,忆我幼年,父母杂事琐碎,无暇顾及,托外祖母照看。长忆幼时,相伴而眠,每夜盖被哄睡,唯恐惊之冻之,偏袒爱护,缝补叮嘱,无微不至,视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陈。今仙踪渺渺,过往种种,一一难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泪下,感无以为报。

外祖母生于民国乱世1920年怎能识得半字,而能明礼数,一生操劳,全为家庭。年幼丧母,中年丧子,寡居三十年,沧桑历尽遍,饱尝黄连苦,走过风雨春秋,书写坚强二字。外祖母之德远近皆闻,和睦亲友,敬重乡邻,口无是非,正直为人,善如西天如来,形似菩萨观音。每日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子女,身兼美德,持家有方;无欲则刚;默言慎行,处世以宽;育人以正,待人以诚。儿女立业成家,开枝散叶,孙辈众多,再帮及抚育,期间辛苦,不与外人知。祖母受苦,皆为子女。目睹舅父母姨,深知乌鸦反哺,久病床前,皆尽孝道,方能安享晚年,长寿九十有三。外祖母西去矣,魂兮归来!悲呼不应,祭之不食,纸灰飞扬后背寒,寒风袭袭心如刀剜。

树死能有返青日,人亡不能再复还,今日一别,再无相会日,逝者已矣,生者追思,寄语薄纸,乞在天有灵,庇佑子孙,平安康健。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下葬仪式范文怎么写 第六篇

作为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殡葬管理是一种政府管理行为,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规范的一种行政行为。殡葬管理的核心是殡葬改革,所以殡葬伦理也集中体现在殡葬改革的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殡葬改革使得殡葬管理获得了巨大的成效。殡葬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这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殡葬伦理,是民政部门在进行殡葬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伦理关系以及伦理思想等,所调节的是殡葬管理工作中作为主体的民政部门和社会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以及主体和对象(人民大众)之间的伦理关系。具体来说,殡葬伦理在民政工作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以及改善民生。本文试就这三方面对民政部门在开展殡葬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伦理意义进行探究。

一、殡葬伦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殡葬在传统中以一种礼仪的形式出现,是中国古代礼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中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等传统美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和睦家庭或家族当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伦理功能;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封建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的行为,如经济耗费大的重殓厚葬、迷信阴间的存在和造成严重污染、资源占用的烧纸钱鞭炮和土葬等。

民政部门通过殡葬改革,倡导文明丧葬,有利于移风易俗。这就改变了封建陋习,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最终,生态丧葬、文明丧葬逐渐为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例如“在葬法上,越来越多群众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等;在祭扫方式上,焚烧纸钱、纸扎祭品、燃放鞭炮等污染环境、易引发火灾的做法,逐步被进献鲜花、种植纪念树、播放纪念音像等方式取代,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用黑纱百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鞠躬默哀代替磕头跪拜……”概言之,殡葬伦理体现为社会风俗的改变,破除封建丧葬礼俗,树立新的文明礼俗。

二、殡葬伦理关涉到生态伦理这一重大课题

民政部门在殡葬管理过程中,推行殡葬改革,通过“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这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节约土地资源涉及的是社会发展范畴,而保护生态环境涉及的是生态伦理范畴。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待民政工作,下面就生态伦理展开详细的阐述。

生态伦理表面上看来是调节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却是调节在与自然共存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要强调的是,生态伦理不仅是调节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代际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处理好生态伦理问题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利益重大问题。关于生态伦理课题,这里无需进一步介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也无需介绍生态伦理的理论条目,只需要通过事例和数据来表明殡葬方式以及对殡葬方式的改革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土地和森林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载体。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土地平均到个人就显得少了。加上扣除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地少人多就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土地是我国首要的稀缺资源。然而,传统的殡葬方式――土葬――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往往是耕地资源),还会因为制作棺材、纸钱等还消耗大量的木材,破坏生态。改革土葬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最重要部分,而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门殡葬管理工作的核心。以下是引自《民政30年》的民政部门权威权威资料:

“我国的每年死亡人口在800多万以上,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不断增长趋势。

农村大部分地区普遍兴建了公益性墓地,土葬改革区基本实现了遗体埋葬公墓化,占用耕地、乱埋滥葬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全国各地平坟还田累计达数千万亩;火化率的提高,全国每年可以节省数万亩耕地,节约百万立方米的木材,节俭数百亿元的丧葬费用。

三、殡葬伦理体现民生伦理

民生伦理是从伦理学视角出发考察民生问题。《辞海》中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在学界,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伦理学问题来研究在我国还只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其成果偏少而且不系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陈进华的观点,认为“民生伦理表达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对政府的民生决策作伦理的分析和道德评价的理论。民生伦理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诸如国家稳定与民众生存、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国家建设与民生福利、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等复杂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的关系。”

更有学者根据近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归纳出民生伦理概念的基本特质,“第一,民生伦理的主导者是政府,政府通过民生政策表达其对民生的伦理关怀;第二,民生伦理调节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及其对这些伦理关系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评价标准;第三,民生伦理的实现仰仗于政府的仁政爱民。”

由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生伦理是调节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伦理关系,政府的民生政策是整个伦理关系的主导部分,而民生伦理的任务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评价政府的民生决策从而得出理论。

就民政工作的殡葬管理部分而言,民政部门通过推行殡葬改革,大力倡导文明办丧事、节俭办丧事,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例如,由于火化率的提高,全国每年至少节俭数百亿元的丧葬费用。节俭下来的钱财使得老百姓可以更多地支出在衣食住行,改善自己的生活。殡葬管理既进行了国家建设也兼顾了民生福利。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殡葬改革这一民政部门的决策也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改善民众生活的民生工程。政府在其中通过民生政策表达了对民生的伦理关怀。

参考文献

[1] 陈进华.民生伦理:关于民生问题的伦理学诠释[J].哲学研究,2010(3).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