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优选7篇

文海泛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27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一篇

身为当代大学生,无论你是在所谓的名校上学,还是在一般的高校就读;无论你的家境多么富有,还是多么困难;无论你学业多么优秀,还是被挂过多少门课;无论你多么的漂亮帅气,还是长相如何的平凡;无论你是多么的一帆风顺,还是多么的坎坷波折;无论你是爱情的幸运鸟,还是经受过多大的爱情考验等,只要你生活在大学校园(其实,即使在校园之外也一样),就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情绪困扰。

如何让自己开心地生活,愉快地学习,恐怕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追求的境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共同探讨这个核心的话题——情绪管理。

在心理学上,情绪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情绪的构成包括以下三种层面:

(1)、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

(2)、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人在情绪反应时,常会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是浑身发抖,害羞时满脸通红,紧张时心跳加快。

(3)、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如,悲伤时痛哭流涕,激动时手舞足蹈。伴随情绪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情绪的外部行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观察别人的情绪的主要途径就是从表情得到的。

综上所述,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的反应、认知的互动,并表达出一些特定行为。而情绪管理是将这些感受、反应、评估和特定行为挖掘并驾驭的一种手段。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正面情绪是指以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为特征的情绪;负面情绪是指以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为特征的情绪。种种的负面工作情绪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而言,危害都是很大的。长期的情绪困扰得不到解决,除了会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使个人丧失工作热情,影响个人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并且影响个人的绩效水平。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学生睛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但拉长了这种情绪状态,其余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为:

(1)、焦虑,即对将发生的某种情景或事件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考试焦虑、适应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使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总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容易导致坐立不安、忧虑、担心、恐惧或过度警觉等不良反应。

(2)、自卑,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部分大学生由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变成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这种地位的改变是造成部分大学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

(3)、抑郁,是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感到无法面对外界压力时,常常会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而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委靡不振,自暴自弃,体验不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

(4)、人际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紧张、不自然,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或是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等。

(5)、易怒,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内制力较差,容易冲动。有的大学生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便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研究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人们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弱,这样会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消极情绪会干扰人的理性判断,还具有感染性和弥散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情绪管理,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果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有效调节,培养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力,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将有助于提高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呢?有如下几种方法: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外出散步, 看电影,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 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 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必先觉察自我的情绪,进而才能管理自我情绪,尤其是要常保鲜活的心情面对人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应职等一系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 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帮助大学生进行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二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就连还未踏上社会尚在学校中的学生也是如此。1996年,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发现,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升至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第二位,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5%。美国1994年4%的医疗费用于治疗抑郁障碍,高达430亿美元。根据统计表明,中国在校学生的抑郁症比例逐年上升,抑郁症成为在校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如何保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学生 情绪 抑郁症

正文:

一、 在校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情绪基础

情绪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们的相互感染是情绪基本属性起作用的体现。包括:

(一) 情绪的适应性和动机品质决定了存在着正性与负性的根本差异

(二) 情绪的等级结构与情境认知存在着一致性与矛盾

(三) 情绪的检测功能导致情绪对自身系统的放大或削弱的感染

(四) 神经系统中枢与边缘自主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情绪的不可控制

它们之间的每一次活动均可达到协调而产生正性情绪并有益健康,也可以发生分裂而导致有害的负性情绪而感染健康。

二、 情绪疾病——抑郁症

(一) 抑郁的概念

抑郁比任何单一负性情绪的体验更为强烈和持久。抑郁是一种复杂的复合情绪,主要包含着痛苦,并依据不同情况而合并诱发愤怒、悲伤、忧愁、自罪感、羞愧等情绪。每个人都体验过抑郁,但由于过度压力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而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可能向异常情绪转化而成为抑郁症。

(二)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 精神症状

1.心情、情绪的障碍

抑郁在情绪层面上的症状,即程度较强的忧郁感等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忧郁感、悲哀、说不出的不快、空虚、寂寞孤独、无力、绝望、郁闷、不安、焦躁等。

2.行为、思维受到限制,精神活动能力降低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个人活动受到抑制,整个人处于“停滞状态”,在思维上也会产生障碍,问题的思考找不到突破口,出现“脑筋转不过弯来”“精力不集中”“什么都想不起来,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下降,做不出判断”等现象。

3.自我概念的变化

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在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自我评价,并进而通过个体行为加以表现。陷入抑郁状态的人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懦弱无能感,失去自信,从而厌恶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常常产生一些认为自己很坏、很肮脏的想法。

4.思维上的变化

在抑郁状态下,在个体眼中,所有事情看起来都变得更悲观了,考虑事情总往坏的方面想,整个人都处于绝望的情绪支配下,更有甚者,会出现妄想症状。

(2) 身体症状

1.睡眠障碍

抑郁症必定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可分为入睡困难、易于惊醒、无法睡安稳、浅睡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惊醒,这常常引起人们心情抑郁,总让人觉得“明天又是一个痛苦不安的一天”,促使人们产生自杀的念头。

2.疲劳感

稍微做点事情或活动就感到疲劳,总觉得全身乏力、酸痛、懒散,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生命力和能量即将枯竭似的。

3.疼痛

抑郁不仅可以摧垮人的精神,还能够扰乱人体平衡,结果导致植物性神经紊乱,从而使血液输送出现障碍,最终出现头部肌肉和神经痛,头晕目眩,头皮发麻等症状。

三、感染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 家庭对在校学生的感染

任何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只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家庭的感染,这是家庭感染的强制性,而家庭感染还具有无意识性,因此同一家庭的成员的许多特征都具有相似性。

(1) 父母文化水平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在对全国6个中等城市的550个家庭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子女的心理异常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即父母的文化水平越低,子女的异常程度相对较大,有异常行为的子女多发生在父母为高中文化一下水平家庭。

(2) 问题婚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在所有的家庭因素中,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感染最大的是问题婚姻,主要包括: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和父母冲突。

(3) 家庭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感染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和三角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会使子女感到幸福和安全,不良的家庭关系对子女有极大的伤害作用。

(二) 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感染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制定了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学校的任何变化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

(1)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染

学校环境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外围坏境、地区环境和社会环境。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结构和布局。外环境对学生的感染是通过渗透的方式完成的,而内环境则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师生交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染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系,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感染。它能感染班级群体的主导气氛,也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和个性。正常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更多的积极情绪,会使学生形成很多优秀的个性品质。

四、 在校学生抑郁症的成因——长期性预防的出发点

(一) 客观环境因素

(1) 家庭因素

有许多研究和临床证据支持抑郁症与儿童时期的家庭状况有关,特别是儿童遭遇父母的自杀。

(2) 个人认知歪曲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创伤事件使他们具有抑郁产生的易感性,通过替代性强化和自身标签作用,他们发展了一些歪曲性思维模式为标志的认知类型。 (3) 生活事件的作用

生活学习中凡是能造成强大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等事件都可能成为导致抑郁的因素。

(二) 身体因素

(1) 生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的抑郁症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在性别上,女性抑郁症比例要高于男性。

(2) 生化因素

身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抑郁的产生。

由此可见,引起抑郁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并且,在校学生,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外界的刺激更容易使他们的情绪产生异常。因此,预防在校学生抑郁症的产生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 主编 《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 重庆出版社 出版

2. 张楚廷 母庚才 主编 《学校心理卫生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 出版

3. 孟昭兰 主编 《情绪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三篇

【摘要】 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本文就是从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出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与父母文化、个人特质、性别角色及社会文化、及大学不同年级有关。还有一个群体指标就是农村来源大学生某些情绪指标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心理分析

一、情绪的认知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消极以及不好的情绪状态都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严重的情绪困扰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认知情绪,了解情绪的发生原理,明白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不可掩盖的作用,也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凡智力因素。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Izard指出有8—11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一)情绪(1)有其生理反应: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特征。如在愤怒的状态下会出现面红耳赤,汗腺的分泌等。(2)是一种内心感受:不同的情绪状态必然会反映到人的知觉以及意识上来。从而形成人的不同内心体验。如:再有人受伤时,会感到痛苦。(3)会表现在行为中:面部表情最直接的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当自己所希望的球队获胜时,脸上会不由自主地会喜笑颜开;当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时,会愁容满面。还有就是情绪也可以通过体态行为和声音语态来体现。(二)情绪的作用(1)自我保护的功能;如被人伤害时,愤怒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起反抗,自我保护。(2)人际沟通;(3)信息传递功能;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互表爱意。在了解到情绪的产生原理及情绪的作用。我们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情景与相同的遭遇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下面就这个问题展开探寻。

二、影响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

1、什么个体情绪差异?

“个体情绪差异”是面对同一件事或同一情景,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

2、影响大学生个体情绪差异的因素

、社会文化

不同地区的人,在对待同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看法。如:信基督教的杰克与来自神秘草原的安妮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由于暑假俩人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生病了。在杰克看来他生病是因为他暑期去教堂祈祷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上帝,这是上帝对他不虔诚的惩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安妮认为这次的生病是巫术造成。巫术是一股不可预知的力量,所以安妮感到害怕、焦虑。这一个案例正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对“生病”产生的反应及情绪有较大的差异,情绪体验可以完全体现人类的本质及社会文化。当然这也不能意味着文化之间不存在相似之处,有些理论认为,害怕;悲伤和快乐等是超越文化鸿沟,普片存在的情绪体验,但就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相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含义。大学是一个不同区域群体的聚集地,是由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人所组成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情绪有所影响。

、家庭背景与教养差异

家庭背景:大学中,部分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常常会为了生活困难,学费及家庭的债务而感到困惑、焦虑、忧郁。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他们优越的家庭环境与大学艰难的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也会出现厌学,无生活目标,无所事事等情绪困扰。家庭教养:其教养方式分为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由于教养方式各具特色,之女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绪以及发展出的应对情绪的方式也就各有差异。我们来看一个属于独裁型的简单例子:大学里小美和阿伟相恋了,可是她却变得越来越迟凝,虽然知道阿伟对自己很好,但考虑到母亲不喜欢阿伟,嫌弃阿伟家庭背景不好,总是有意无意的把阿伟与亲戚比较,现在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要继续与阿伟交往下去了。妈妈的态度让小美有一种不安,惶恐的感觉,没有妈妈的认同,小美对场恋爱真的没有信心。对于这个不稳定的恋爱大学中普片存在,通过这个简短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给子女们带来不同的情绪发展,以及我们会做出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

、性别角色与城乡差异

不同性别在情绪状态上也呈现出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女性对情绪的沟通与表达比男生自在;有耐心;也更清晰,对非语言信息的传达与接收也比男性熟练,也比男性善于处理情绪的相关问题,男性则易于处境沮丧的人,容易忽略对方的感受,但不排除男性没有处理情绪方面的长处,例如在保证、原谅、尝试妥协方面就做的比较出色。另外男女大脑的构造不同也会造成女性的感情洞察力较为优于男性,情绪的感受及表达方式也有着大大的差异及生理上的差异也会造就情绪的变化。另外,城乡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其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看,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在以上心理体验上要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状态焦虑、内射性抑郁、自杀危险性高和自尊感、幸福感低。本研究提示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对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了解其经济状况,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另外,情感上的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建立比较密切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其综合应对能力,保持情绪健康的重要基础。在常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为保持情绪健康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和辅导,让每个同学都建立必要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另外,这类活动也可以满足大学生情感倾诉和人际交流的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探索、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

三、结论及大学生情绪管理

掌握影响大学生情绪差异的因素,了解到情绪的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情绪差异,可每一个所拥有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以及不同的肢体与表情的反映。“情绪管理”即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同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据此,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的表达、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同时,大学生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叶素珍,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绪向性、表达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四篇

一、儿童情绪管理的相关案例及分析

儿童情绪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察觉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情绪,如开心愉悦、伤心痛苦等;二是能够初步调控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执拗、攻击、任性、退缩胆怯等,并对情绪进行自我激励。

案例1:“执拗”的轩轩快乐的周末,2岁半的轩轩和2岁的妹妹童童一起开心地玩雪花片。在妈妈的帮助下,两个人手里各自拿着一朵拼插好的小花,他们用胖嘟嘟的小手摆弄着雪花片,甚是可爱。到了午饭时间,轩轩自觉地将小花一片片拆掉,放到盒子里。拆完后,又非常热情地去夺童童手里的小花,要帮忙拆掉。可是,妹妹正玩得开心,不想将这朵完整的小花拆开。抢夺过程中,妹妹哇哇大哭起来,妈妈劝说轩轩:“妹妹不想将花拆掉,你拆完自己的归位就可以了。”但轩轩不依不饶,执意要拆童童的雪花片。妹妹大声哭起来,妈妈赶紧制止轩轩的“执拗”行为。紧接着,轩轩也号啕大哭起来,任凭妈妈怎么劝说,就是一定要去拆妹妹的雪花片。妈妈无所适从,更难以理解轩轩发脾气、闹情绪究竟为哪般。

案例2:“任性”的多多一节亲子活动课,借助托盘、杯子和大米,教师示范完毕精细动作活动“倒米”。宝宝们领完操作材料后,开始兴高采烈地操作练习起来。多多双手握住杯子,按教师的示范慢慢将米倒入托盘上的杯子里,妈妈在旁边夸奖道:“多多真能干!”来回练习几次后,多多突然一只手拿起杯子快速地倒向另一个杯子,米瞬间撒出来一半。多多“哈哈”大笑起来,陶醉于自己的创意。妈妈赶紧使劲抓住多多手中的杯子,说:“不能这样乱倒。”多多试着挣脱并甩开妈妈的手,而妈妈则继续坚持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倒米。来回重复几次拉锯战,意料中的事情出现了,多多开始大声哭闹,嚷嚷道:“走开,走开,呜呜呜。”妈妈则训斥道:“这孩子,真捣乱,怎么这么不听话!”多多继续不依不饶,整个亲子活动氛围立刻被打乱了,妈妈带着哭闹不止的多多走出教室。

案例3:“胆小退缩”的洋洋洋洋快两岁了,胆子比较小,性格也偏内向。一次活动课结束环节,家长和孩子在自由活动,洋洋看到旁边的浩宇在大龙球上玩小推车游戏(孩子趴在大龙球上,家长抓住孩子双腿,前后推动,球在孩子的肚子下滚动)。洋洋试探地推了推身边的大龙球,妈妈看见了,走过去抱起洋洋说:“走,我们也来玩大龙球吧。”可洋洋挣扎着要下来,妈妈继续鼓励说:“你不想玩吗?看大龙球多好玩呀!”洋洋只是用手推了推球,妈妈则一把抱起洋洋,放在大龙球上开始晃动起来,洋洋开始哭起来,挣扎着要下来。妈妈则责备洋洋:“你这个胆小鬼,连这个都不敢玩,还是个男孩子呢!”听到这儿,洋洋哭得更加伤心了。以上三个案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从中也可以看出,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是在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案例1中,轩轩的“执拗”让人匪夷所思,他执意要拆掉妹妹的雪花片,成人会认为这是“任性”和“胡闹”的表现。殊不知,这是儿童处于“执拗敏感期”阶段的正常情绪表现。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心灵的发展必定受挫。如何面对儿童的执拗情绪呢?首先,成人要理解这种行为,知道这是生命成长的一种需要;其次,成人要给儿童足够多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最后,成人要掌握一些变通的方式方法,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儿童内心的强烈需求。

案例2中,多多哭闹情绪的根源在于妈妈生硬阻止了孩子的创意想法。殊不知,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他想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虽然用一只手倒米,米洒出来很多,但同时,多多很满意通过自己的力量带来的成功情绪体验,也会一次又一次体验这种情绪。家长和教师应该懂得,儿童这种行为不是无故捣乱、搞破坏或惹大人生气。面对这种“任性”情绪,成人不能一味制止儿童进行不同尝试,但可以逐渐提出新的要求,如试试看,用一只手倒米,可不可以不把米洒出来,以此鼓励儿童挑战新的练习难度。

案例3中,洋洋很想去玩大龙球,但由于性格内向、胆子又小,迟迟不敢爬上去,导致洋洋情绪崩溃的根源在于妈妈的强迫态度和粗暴训斥。殊不知,越是胆小的儿童,妈妈更应该多加鼓励或想其他变通的办法满足其探索环境的欲望。比如家长可以试试体积小一点的大龙球。成人以为大龙球上玩小推车没什么可怕,可对某些儿童来说,大龙球可能太高了,趴上去后双脚悬空,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一害怕,就会有哭闹的情绪表现。事实证明,当让洋洋趴在小龙球上玩耍时,孩子哭闹情绪立刻得到缓解,开始高高兴兴玩了起来。所以,从积极情绪培养看,成人应多从儿童的角度考虑,给孩子安全感,鼓励他敢于探索和尝试,切忌不要一味呵斥和嘲笑孩子。

二、家园合作培养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途径

总的来说,三岁前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很薄弱。情绪管理能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进步,其发展受到教养措施、环境熏陶等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父母、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所以,家庭和亲子园应相互配合,帮助儿童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内心感受,并逐渐掌握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这对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意义重大。

1.营造温馨、充满爱的家庭情感氛围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其情感习得的启蒙场所。从个体情感发展看,儿童情感起源于父母的关爱和温馨家庭氛围的熏陶,而这种情感氛围则是儿童形成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营造温馨、充满爱的家庭情感氛围方面,父母首先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父母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经常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善于营造愉快、轻松的家庭氛围。这不仅可以引导儿童感受他人情绪,同时也为儿童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其感受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情感氛围的另一个主体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不和谐可能会给儿童的情绪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家庭亲子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有两种:溺爱和粗暴的爱,溺爱表现为父母对儿童过分迁就,孩子易形成自私、任性、骄纵等不良性格特质;粗暴之爱则表现为父母一味要求儿童服从成人意愿,这种教养方式会使儿童情绪受到压抑,形成退缩、胆小、内向等性格特质。须知,正常的父母之爱应该是一种理解、尊重、理智的爱。亲子之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而不是“情感泛滥”或“情感统治”。当儿童闹情绪时,家长不要动辄就表现出暴躁、武断、独裁、威胁和惩罚。首先学会接纳儿童的不良情绪,允许其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或者迅速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极端的负面情绪得以缓解。3岁前儿童年龄小,对其提出的要求,合理的就尽量满足,如拒绝则应适当给予其他安慰。比如夏天儿童想吃冰淇淋,父母就让他偶尔吃一个;冬天冷,儿童想吃就不能给。父母认为冬天吃冰淇淋是无理的要求,但儿童却认为这两种情况是一样的,没有无理和合理的区分,父母就要教会儿童区分。不过,在拒绝儿童这个要求的同时,可以给他合理的东西满足他。比如,冬天不能吃冰淇淋,但可以给儿童一小块蛋糕。父母只是一味拒绝,没有变通地给予,儿童会一直处于被拒绝、忽视的消极情绪中,其情绪宣泄没有得到理解和宽容。长此以往,情绪调控和管理的教育效果甚微。

2.创设丰富、多样化的亲子园游戏环境

亲子园要积极创设丰富多样化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的创设包括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师幼、同伴间积极交往的精神环境。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儿童习得管理情绪提供可能性,包括整洁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宽敞整洁的活动空间,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图书影像资料等。狭小、杂乱的游戏环境容易造成儿童情绪的波动,也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和烦躁不安。良好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还要借助于适宜的玩教具和图书,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并维持儿童的有目的活动。图文并茂的早期阅读图书、画册以及影音资料,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诸如识别应对情绪、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快乐独处等一系列与情绪管理有关的知识,为儿童形成初步的情绪管理能力提供知识性基础。此外,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还需要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和游戏活动来习得。儿童长时间独处、不与人交流,会产生很强的孤独无助感,也会造成情绪的压抑。亲子园内,教师应鼓励儿童积极与同伴交往,这会为儿童提供学习情绪控制和管理的机会。同伴对儿童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孩子们之间也容易相互模仿。儿童在相互玩耍游戏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冲突,而这正是学习调节管理情绪的好时机。如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与人协商,不能霸道抢东西,要抑制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学会轮流等待并互相交换玩具等良好的性格品质。亲子园是一个集体环境,儿童要想很好地融入这个环境,就应遵守一些行为规则,不然就会遭受排斥和孤立。这就促使儿童要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另外,亲子园中,教师会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游戏中儿童会借助于动作、语言、音乐、绘画等活动体验积极情绪,宣泄消极情绪,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3.注重实践层面上教给儿童管理情绪的方法

家园配合,需要帮助儿童逐渐正确认识、解读自己与他人所产生的情绪,而非对所谓“积极”与“消极”的情绪进行价值判断。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健康情绪成长的营养素。人格培养与道德行为训练,共同构成了“情商教育”的完整内容。首先,帮助儿童识别并感受不同的情绪。3岁前儿童揣摩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常常会依照与家人的互动经验。家庭中的经验和家人情感的分享是儿童对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基本来源。这就要求家长平时应对儿童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儿童了解他人的情绪。此外,利用故事及周围的人、事、物,引导儿童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和想法,也会对儿童情感的敏感性有帮助。比如,父母应该把自己的伤心表现出来,让儿童感受父母的情绪或者让儿童明白父母伤心了,这样可以提升儿童识别并感受情绪的能力。

其次,引导儿童学习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家庭和亲子园应注意让儿童全面体验各种情绪,既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此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只有儿童开始尝试面对一些负面情绪时,他才有可能在自我实践中习得情绪管理的方法。当儿童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自然不能一味满足。需求遭到拒绝后,儿童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更有甚者直接躺地上打滚等过激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或采取变通的方式。比如下雨天,儿童一直哭闹要出去玩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穿上雨鞋、披上雨衣或撑起雨伞,结伴去户外体会雨中漫步的诗情画意,这也是很好的亲子同乐机会。

最后,借助活动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情感需要。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是幼儿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家长和教师要创造条件,满足儿童内心对自我实现的需要,适度减少单纯的物质刺激,如食物、小红花、贴贴画等。借助各种游戏活动,让其有机会充分探索并展示自己的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儿童才会产生持久的愉快情绪体验。当儿童在游戏或学习中没有完成自己的想法,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厉害、不够威风,情绪就不高,甚至会情绪低落产生负面情绪,如哭闹、伤心、闷闷不乐等。反之,则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手舞足蹈、蹦蹦跳跳、高兴以及幸福感等。

三、总结

总之,家庭和亲子园在对儿童的情绪管理上,要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儿童,引导儿童学会正确认识各种情绪,并对儿童的积极情绪进行研究和培养。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其情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也为其未来的美好人生做好一项准备。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五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6月临床护理人员50名,全部为女性,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岁,护龄1~17年。婚姻状况:未婚21名,已婚29名。初始学历:中专3名,大专24名,本科23名。

50名护士在情绪管理训练前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然后开始由心理科的饮食对护士进行两周的情绪管理训练,每天训练1小时,总共14小时,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培训、情景模拟、心理疏导和专题讨论,训练后再次对护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具体的训练内容包括:对护士进行情绪概念、功能、负性情绪主要来源等知识的讲解,让护士明白合理情绪疗法中ABC理论的诱发性事件,另外还要让护士了解和掌握应对不良情绪和自我分析的方法。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标准

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能有效反映出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根据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可知:严重焦虑为总分≥29分;明显焦虑为总分≥21分;肯定有焦虑为总分≥14分;可能有焦虑为总分≥7分;无焦虑为总分<7分。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管理训练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情绪管理训练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护理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也更高。本研究对象中部分护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些焦虑情绪的产生和护士这个行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事业竞争和专业发展为护士带来的紧迫感;自己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同;在生离死别和病情变化莫测的环境下工作等因素都可能会让护士产生焦虑情绪。因为大部分护士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健康训练和教育,缺乏心理知识,当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不顺时,不能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这样就可能会造成人际障碍和护患冲突。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让护士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样护士的焦虑情绪就能得到有效改善。负性情绪可以让人意识到必须对当前的情境进行改变,而调整情绪则是改变情境的基础。要想对情境进行有效的改变,就需要及时对情绪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获得心理、生理的健康和满足。

4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护士进行科学的情绪管理训练,能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更好的对情绪进行调控,让护士的不良情绪反应得到有效改善,让护士在面对压力时能更加从容的面对,让护士的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六篇

一、尝试在情绪中暂停

情绪是可以被管理的,只要我们在情绪来临时,有意识地去控制它。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在感到生气和烦躁时闭上眼睛深呼吸,喝杯水,或吃颗糖果,也可以暂时离开,到另一个房间安静一会儿。我们要积极尝试用各种方法对即将泛滥的情绪喊:“停!”因为一旦坏情绪开始释放,就很难控制了。当情绪暂停后,可以迅速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生气?我生气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我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能让父母自身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感受,找到疏导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父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无形中也给孩子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二、换个角度看问题

学习管理情绪,就要学着用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看待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自身常常会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多数是出于他们好玩、好奇、好动的天性,以及各种能力没有发展完善所引起的。一位教育专家曾说:“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错误,只有成长!”所以父母在遇到问题时少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多包容和接纳孩子的“错误”,这样就不容易心烦意乱,许多怒气、怨气等负面情绪也会随着观点的改变而逐渐消散。

三、为自己的需求负责

在情绪管理中需要明确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能帮助父母有针对性地找出应对当下问题的策略。但面对需求,家长常常进入一些误区。例如,父母自身常常把自己的需求误认为是孩子的。成人要求孩子听话、讲卫生、有礼貌、大方、勇敢、守秩序等,认为这些是孩子的需要。实际上是父母希望孩子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要求他们这样做,这些都是成人的需求。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与品质,但在这些习惯和品质没有培养起来之前,家长就必须为孩子负责,直到孩子成长起来,把这些习惯和品质转变成自身的需要。又如,父母常常觉得孩子不配合,却始终用同样的方式要求孩子。在改变别人前,先尝试改变自己。要求孩子要配合就是把事件的主导权交给了孩子,只要他一直说“不”父母就拿他没办法。这时就需要父母想办法,通过尝试变换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调整教育策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建设性地解决方法

顺应孩子的天性,用正面积极、与人双赢的态度和创意解决问题。孩子们都是好奇、好玩的,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兴趣点,这能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地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处理问题时多一些创意,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孩子,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多收集各种育儿资料,让自己在遇到问题时有更多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借鉴。最后,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在当下解决,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先接受它,与问题和平相处一段时间,等待更好的时机,或是找到更好的方法时再进行处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有烦恼,当问题出现时请“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学会管理情绪,做有智慧的父母!

情绪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第七篇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用一般健康问卷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差异检验表明,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 P<);在认知重评策略上无显著性别差异(t=, P>)。相关分析表明: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自我肯定性越强,负性情感(忧郁、焦虑)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情绪调节中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心理健康;情绪调节;一般健康问卷;大学生

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情绪调节已经成为当前情绪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热点。关于情绪调节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Gross[2]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有意识地和自愿地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节方式(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Gross[3]依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之后,将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他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