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推荐24篇

文化苦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91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17分钟。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一篇

凌晨两三点,电话响了。我躺在床上,像棉絮一样摊着,四肢疲软,连手指头都懒得动一下。铃声“嘟嘟”地响了一阵,停了。是谁这么晚打电话呢?尽管我还没入睡,但也没人值得我在凌晨两三点听他的电话。很快,电话又响了,铃声在秋夜显得急促而尖锐。我拿起话筒,不耐烦地说:喂——我的声音疲乏而沙哑,但听上去很清醒。

电话那边停顿一下,声音惊惶而无力,仿佛要死抓住什么:“求求你,只要你不离开我,你要我怎么样都行——”这是一个女孩的声音,我一下子想不起她是谁。事实上,所有女孩子的声音在我听来都陌生而悦耳,我不熟悉任何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我没有女朋友,连异性朋友也没有。我在打工杂志社上班,我的同事有两位女人,都是年近四十的中年妇女,她们不可能发出如此清脆的声音。我笑了,如果是她们三更半夜打电话给我,那才匪夷所思呢。

电话那头仿佛在哀求:你可以过来吗?可以吗……凄惶而无助的声音,让我心生怜惜。我的声音变得柔和:你不要急,你慢慢说,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我在斟酌着该怎么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孩子。我说,只是,你要找谁呢?你是在找我吗?电话那边戛然而止,黑暗中传来一阵啜泣,后来,电话机轻轻地挂上了。

我在黑暗睁大眼睛,愈发没有睡意了。我失眠由来已久。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因孤寂而失眠,但孤寂是我的生活,我已经习惯。譬如因兴奋而睡不着,但生活就是如此平淡乏味,我除了读小学被校长在大会上表扬略感兴奋之外,已经有二十多年不知兴奋为何物了。一个人倘若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会遭到扭曲,譬如被盟军关入大铁笼并让一盏发出强光的电灯没日没夜地照耀的老庞德,他的精神终于伴随着饱受折磨的身体垮了。白毛女在潮湿而漆黑的山洞生活了十几年,这就是旧社会使人变成鬼而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动人故事。只可怜那个如花似玉的喜儿无论是鬼是人都已饱受摧残,老了。

我失眠,是因为窗外的建筑工地在没日没夜地施工,那些巨大的噪声成了我生活中最突出的声音。每一个夜晚都被同一种噪声所笼罩,每一个夜晚都仿佛是前一个夜晚的复制,不会有什么不同。正如今夜,搅拌机发出的轰鸣声,电锯在切割钢筋发出的呼啸,像钉子不停地敲入着我的耳朵。我感到身体被尖厉的疼痛贯穿。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篇

内容摘要: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关键词:文学概论 目标 内容

文学概论课是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理论课程,诸如马列文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文学专业课程,比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的基础。它不但要引导学生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一定的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建立起基本的文学观,为他们正确地认识判断分析评价文学现象奠定理论基础,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习惯,并提高他们在文学创作、欣赏及评论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有特殊要求。文学概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两课”、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公共课的大量开设,专业课的课时因而被挤占压缩而变得有限,文学概论课由原来的一学期每周至少六节减到每周四节,教材上的内容,已难以尽行讲授。再者,文学概论课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相关的文学专业课程除《中国现代文学》是同时开设之外,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都没有开,因此,具有较强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色彩的文学概论课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阅历简单,而且文学阅读量小、文学知识储备有限、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修养的大一新生,它的可接受性就受到了来自接受主体方面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针对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及当下文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三篇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概论教学改革必须引入实践,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可操作性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性考试内容。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学概论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决定一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师范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中文系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了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面向山区、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基础教育,强化实践教学,重视人文素养,为广东基础教育培养优质的语文教师。

文学概论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是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初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能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面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文学概论教学作为一种理论教学方式,怎样顺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陶铸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可操作性实践,用一系列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和能力,探索文学概论实践性教学改革。下面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针对培养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

文学概论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属于理论教学,但是文学理论来自文学实践,也应当回到文学实践中接受检验;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文学实践。针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突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操作性,增强其实践品格,实现由“知”向“行”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抽象思辨的文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文学概论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规律,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运用文学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进行文学创作,理解、分析文学现象,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二是指导学生的文学写作,使其文学创作遵循一定的章法;三是运用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来解读、鉴赏文学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为将来教育实习和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准备扎实的解读文本的功底。

二、阅读经典作品,为实践性教学提供阅读储备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四篇

是谁说,“文学如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是谁说,“文学若春风,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是的,“文学”,一个美丽的名词,一个动人的字眼,一段被传唱了几千年的传说,一个被演绎了几十世纪的神话!

我热爱着文学,正如小鸟热爱着蓝天。步入文学的殿堂,我们可以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可以尽情地欣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珠宝,可以尽情地品尝先哲们酝酿的一罐罐甜美的蜜汁,可以尽情地感受着清爽潇洒的文学风!

是的,文学,我的快乐之源!

摇出一船星辉,幻想着成为康河柔波中的水草;遥望一片大海,投影在春暖花开间呼吸着幸福的真谛;推开一扇雨窗,憧憬着在雨中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油画,令我流连忘返!文学啊,我的快乐之源!

挥着手,采摘东篱下的一缕缕幽香;舞着剑,挑着一盏灯醉看星光点点;听着潮,歌一句大江东去忆往昔叱诧风云……一支支扣人心弦的乐曲,让我忘彻烦恼!文学啊,我的快乐之源!

你瞧那扇繁星,莫不是灰姑娘仰望过的希望?你望那片树林,莫不是白雪公主快乐的天堂?你听那支舞曲,莫不是贝儿最幸福的旋律?……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儿,使我找到快乐!文学啊,我的快乐之源!

累了,我们可以坐下来,品一品刘墉朴实的文字;困了,我们可以躺下来,听一听林清玄心灵的泉水;倦了,我们可以倚下来,舔一舔毕淑敏温馨的奶茶……一盏盏甘甜的清茗,让我幸福长驻!文学啊,我的快乐之源!

文学,是一片墨夜,镶嵌着无数永远闪烁的星星,是我迷茫时的指南针,是我烦恼时的解忧茶,是我幸福快乐的源泉!

走吧,牵着风儿的手,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去品味、去体验这快乐之源——文学!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五篇

摘 要:国内文学概论课程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也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对此,提出解决途径:一是解决师资力量问题;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革新双语教学手段。

关键词:文学概论;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六篇

一、增强自身文学素养是有效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所在

作文写作需要实践,更要在实践基础上动笔训练,作为教师,更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多读多写,以写促读,从而更好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很难想象,一个语文老师自己不能写,却去指导学生作文;自己构思不出一篇文章,却能让学生去琢磨文章的写法。语文老师自身的写作能力因久不练笔而日渐萎缩,却滔滔不绝去指导所谓的写作章法,真有点滑稽可笑。叶圣陶曾说过:“唯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因此,会作文,乃是语文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为此,我坚持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写论文,以此来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把准作文教学的脉搏,无痕地引导学生走上写作之路

写作是一项文学的综合体,不单要有快乐的心境,还要有快乐的土壤。让学生在快乐中激发兴趣,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以阅读为载体,萌发学生身心,换得精神食粮。学生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阅读的根基有多厚,写作的高度就有多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培养孩子“不为什么读书”的兴趣品质,于潜移默化中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用星星之火点燃孩子的阅读期待。在引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充分地利用课本,让学生模仿写作,是一个常规而又有效的方法。矛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一项基本技能形成的捷径莫过于从模仿开始,课本内容是前人创作的精华,阅读课本,累积知识,学习写作技巧,为写作打下基础。因此,模仿是学习“怎样写”的重要手段,是训练作文基本功的有效措施。课本里的文章既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向课文学习,做到读写相长,不断提高。课文选材广泛,寓意深刻,对学生作文的启示和引导是各方面的。作文训练也要讲究策略。抓住学生好玩、对事物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效的创造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情景对话。通过别出心裁、风趣幽默的语言训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灵感,编创素材,可谓是作文训练的一种独到方法。例如在作文课上,可以创设一些“小故事情节”、“演讲比赛”、“展开话题讨论”,或者选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朗读等等,众人积薪,集思广益,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让学生涉猎更多的作文素材,训练学生写作思维,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口才,一举多得,不失为写作训练良策。实践证明,一旦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并且掌握了写作素材时,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写”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写”,其效果将是事半功倍。他们于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得。在此基础上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创作离不开生活,写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临摹、参访,更多是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新鲜事物,将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一篇好的作文。另外,现代社会丰富多彩,学生身边发生的各类事情、通过广播、电视看到听到的各类新闻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在作文训练课上,让学生对自己曾经到过的自然场景做描述,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可以发现他们对生活观察的细腻,内心的热情。这些是主动引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人和事的一种重要途径。另外,多与学生家长定时沟通,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成长经历,有意识的全方位引导学生“学而习”、“习而用”、“用而知”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不断增强自身文学素养,把准作文教学脉搏,就会把学生引上快乐的作文之路,当然,这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七篇

巴金说:“人不单单靠为活着的……”还有属于他自己所追求或守望的一方精神家园,正因此人生显得有意而伟大。

玛利亚受圣灵而怀孕,耶稣降生了,带着拯救全人类罪恶的梦想,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在接受生命三十年后。

梦一般的海子,以卧轨的方式张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

偏激的顾城承认“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精神家园。

鲁迅用他的笔呐喊要救国救民,普希金用决斗维护着爱情,弥尔顿在失乐园中释放热情……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和维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因而显得伟大。

于我,文学就是我的精神家园。一有空,就惬意地漂浮在文学圣殿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文学引领我走进历史,与名人交流对话,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贾谊《过秦论》,让我了解了两汉文章的雄建;

竹林七贤更让我认知了两晋文章的睿智; “山气日益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南山鸟语花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似轻实重地将他的精神世界层层剥开,展露人前。

李白、王维带来了唐诗的浑厚潇洒,君不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开阔胸襟,君不见他斗酒十千的万丈豪情。

延续着诗风,宋代,苏轼用词表达豪放;清代,曹雪芹却用《石头记》呈现小说的俊秀。

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词,我感受到的是古代圣贤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为实现理想付出的努力。然而,精神世界是没有国界的。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八篇

癸巳年的日历,已被翻了好几页。

做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因为没足够的时间去爱它,心就有些不平静了。今稍有闲暇,凝坐于窗前。热情的阳光隔了玻璃扑进来,照着眼镜以上的部位,眼睛便被光反射得有点不自在了。但因了突得的舒适温暖,却又不肯稍加挪移。

因为忙碌,就想,就盼,什么时候春天才会来呢?

春天,能透过窗子一眼见到横亘在眼前的山披一身的翠色,满目含情灵秀无比地站在你的面前,那绿,瞬间就做了能平和心灵的润滑剂,在令眼前一亮的同时,心在现实中偶遇的淤与浊,顷刻之间会逃遁,烦忧会被清洗得干干净净。

总以为肉眼凡胎的人类,终是需要一些美好的东西来维护它的长性的。可有时,真不知这个世界怎么了。难道我们的文学生病了?

原本,已丑得不能再丑的东西,还是有人用更为丑陋的东西来附和张扬着它的丑,并大言不惭地说:是为了对丑陋的东西进行更有辛辣的揭讽,似乎只有那样做,才是推动社会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唯一的办法,才更彰显出具有思维的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的高超之处。

读书和写字,是我从知事起就一直存有的爱好。长篇、短篇,散文、诗歌、中国的外国的,纷纷杂杂,曾抱着人家的杨家将、胡家将夏天坐在人家的院里不肯离去,曾为一本书因为没能及时买到,空着肚子再次步行跑到书店,所有的'一切,不为别的,只为对得起日子,为了补心。还牢记着黄庭坚曾说过的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试想士大夫倘且如此,况且凡俗如我的人呢?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九篇

提到写作文,许多老师都有这样感叹:“学生怕 家长怕 老师也怕”。今年12月初,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广西写作学会作文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年作文教学流派展示活动”。一共聆听了12位专家的精彩授课和报告,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此次学习带给我的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和新的收获。

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授课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

韦艳香老师在执教《憋不住》时,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感情读“憋不住,憋不住,快憋不住了!”然后指名上台表演朗读。再让学生说说憋不住什么了?学生畅所欲言:憋不住笑、憋不住、憋不住哭、憋不住睡、憋不住说、憋不住尿、憋不住气、憋不住屁……,随后韦老师让大家以“憋不住吃”为重点,采用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看、想、做、说几个方面“重回”生活情境,引导孩子们抓住心里和动作做进一步的描述。最后让学生以“我憋不住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文字描述,最生动的童年生活。我想,韦老师的习作课不仅包含着细节描写的指导,还体现了思维导图的惊人作用。那就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让复杂的写作变得简单化。

华语作文驻广东办事处负责人张巍老师年轻靓丽,她执教的《无敌的笑——人物神态描写》采用了先写后导的方式,通过观察表演,牛刀小试,暴露学生写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指导现场仔细观察张无敌的笑,引导学生明白人物的神态描写除了抓眉毛、眼睛、嘴巴、脸色之外还要抓人物的特点部位,比如张老师特有的贪吃痣、左脸颊呈现的梨涡等。再进行“高手过招”练写片断。张老师细致耐心地指导让孩子把张无敌老师的神态写活了。张老师的课呈现的是一种自然、实在的习作指导课堂。课堂中让我明白了作文教学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教会孩子怎样观察,教会孩子怎样表达,都需要一步一步耐心牵引。

北流市教育局教研室李树斌老师在授课老师简介中这样描述自己:年过而立,忘记了自己是萌宠二哥,还是纯情的村姑,还是那千娇百媚的中国小姐,他只记得作文就是他的符号!就是他的最爱!简短的文字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翘首期盼中,衣着打扮时尚的李老师(男),扭着腰身走进课堂,娇滴滴的语言和美丽的兰花指一下抓牢了所有人的眼球。举手投足,声音媚眼,都生动形象地将人物特点——“娘”,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说一说李老师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接着让学生明白一个有特点的人,除了性格特点外,还可以从爱好、习惯、兴趣等方面来写。最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点写片段。从展示赏析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把李老师“娘”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课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亮点不断,精彩不断。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工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习作课快乐无限。这是此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河南省安阳市的吴莉莉老师执教的“聊天就是作文”, 让我们和孩子都明白了在生活中处处、人人、事事都可以成为聊天成文的素材。开头+聊天的内容+结尾(感受) 一篇文章。这样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降低了习作的门槛。学生完成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

精彩的课堂太多,课堂中的精彩太多。 授课老师个个独具特色,魅力十足,他们以扎实的文学功底,高超的教学技能,通过新派作文的教学模式,利用画爆破图的形式,借助易记有趣的符号,很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文兴趣盎然,畅所欲言,笔如泉涌。从授课老师的教学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新派作文教学的魅力。

新派作文不再是以分数为重点,新派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新派作文”是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教授孩子们用情感去发现、体味、运用语言,使学生愿写、会写、有东西可写、写得好,从而在实现快速作文的同时也能快乐作文。新派作文课堂强调思维的拓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来切入。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带领孩子在快乐的习作课堂中快乐写作。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篇

农历九月,天空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情绪多变。白白的天空渐渐灰黑取代。空气湿润了,土地湿润了,但是同学们却是朝气蓬勃。今天我们全体文学社的同学要去参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啦!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诉说着心里说不尽的愉快。

终于,我们到达了出版社,同学们怀着好奇心,像走进金碧辉煌的宫殿一样郑重地踏进了出版社。在出版社里工作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领我们去大会厅。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这里看一下,那里摸一下,脸上兴奋的神情真是无法用词语来形容。

喝饱了出版社四溢的书香盛宴,讲座终于开始啦!首先是主持人姐姐宣布讲座开始,还说明了在场的要求,令同学们反应幅度最大的便是在讲座中有机会获得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有请我们身旁的大姐姐来为我们讲讲书是怎样诞生的。”话音刚落,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员工,同学们叫我李姐姐就好。”“李姐姐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喊到。“在讲座开始之前啊,我呢,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什么样子的书呢?”“我,我,我!”我们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好似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有的同学喜欢看童话书籍,有的同学喜欢看科普书籍,还有的同学喜欢看漫画书籍。“哇,原来同学们喜欢看的书籍种类很多啊,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书都是怎样诞生的吗?”只见台下的同学们一个劲儿的摇头,几乎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啊哈,既然同学们都不知道,那就让李姐姐播放一个视频让大家了解了解吧!记住哦!看完视频,李姐姐会提几个小问题,答对的同学有奖励哦。”答对的同学有奖励?这下我们可来劲儿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影幕,生怕错过一点儿细节。影幕上许多精美的图片和文字组在一起,详细的说明了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同学们看完后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好像每个人心里都想着:啊!原来一本书是这样诞生的呀。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一篇

当我们听妈妈讲故事时,当我们打开一本本注着拼音的小书时,当我们在课堂上读着一篇篇课文时,我们就在亲近文学。当我们打开诗集,读着诗歌,当一篇篇文笔优美的文章从我们笔下诞生,当我们翻开一本本小说,我们就在亲近文学。

啊!文学。她是多么美妙。她带来的不止是享受,还有无限的知识。因为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所以,人们常说知识成就传奇。文学并不是枯燥无味,她其中包含着优美的诗歌,富含哲理的篇章,充满知识的小说。优美的诗歌,带给人享受。富含哲理的篇章,带给人们沉思,但又带给人们醒悟,就像给一只折翅之鸟翅膀,让它重回蓝天。充满知识的小说给我们带来学识,将我们带离无知,就像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二篇

新伙伴们:

你们好,好久没有发过日志了,可能是自己一天天忙忙碌碌而无心力去感受世界,也可能是久近牢笼而变得生性淡漠,你们来的这几天,终于有所触动,写下自己感受。

我对文学有着特殊的信仰,不求名,不求利,愿它如春风拂过,在喧闹的人群中吹起一股宁静之风。

记得我竞选文学社会长时,说了我认为文学社应该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和人,一个是文学。文学社之所以是文学社,是因为里面的人,没有了人,文学社就只是一个空壳;另外一个是文学,没有文学,文学社名不符实,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现在的趋势,真正一心追求文学的人越来越少了,文字也越来越和功利相关,写东西的目的更多是迎合读者,适合市场,而不是因为我热爱,我想去表达,我想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值得安慰的是,在潮流中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加入了文学社,我相信喜欢文学的人都是有着信仰的人,对人真诚,内心善良,我很荣幸的遇到了一群善良而又真诚的你们。

我自以为在不应该成熟的年纪过早接触了人情冷漠,而在应该成熟的现在却活的太过任性,时常也会想起一场场风花雪月的梦,追忆我的过去,往事如一潭死水,再无半点波澜。是的,就这样过去了,只剩下记忆片段和无可奈何,有些感觉一旦错过就不再。

我很幸运的能遇到一群干净的你们,尽管不事事尽如人意,但能遇到你们是一种很大的安慰。自感青春将要消逝的我终日打上了灰色的背景,我多么想再去触摸一下灿烂的阳光和刺透灵魂的凉风,悲哀的我,躁乱之余,只能在角落里偶尔惬意的呼吸。我想感受你们,想细细感受你们的活泼或者沉静,默默感受你们的欢喜哪怕抱怨,一丝儿女私情或者谁谁谁的不是,快乐还有忧伤,都仿佛是我满满的令我怀念的过去。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三篇

不知不觉,写作竟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用笔记录着生活的一点一滴。

有同学说,我的文字有一定的深度,某些文章或是诗有些看不懂,例如——《关机》。也有同学和老师说,我的文字太过深沉,读着我的文字,总会有一种凝重的感觉,甚至是紧张,这是一种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感觉。对于前者,我的回答是:其实我的文字并没有什么深度,如果就《关机》来说,这其中表现的是一种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的社会观。至于为什么会感知关于社会的一些问题,这和我的阅历有关。有人提醒过我,我只是一个15岁中学生,不应该太关心这类问题。虽言之有理,但对于一个写作的爱好者来说,我的文字完全可以涉及任何一个角落,包括那些不愿意被人提及的、摇摇欲坠的东西。因为,语言文学的力量,不可估量。

接下来,关于我的文字凝重,没错。我曾经觉得,凝重的文字似乎更成熟。事实证明,这只是表面现象。读之,貌似凝重,实则表面功夫。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将我点醒:你不觉得越是文学大家,文字越质朴吗?诚然,在他们的妙笔下,那些表面质朴的文字,其实蕴含着汩汩的、震撼人心的暖流。绚丽过后归于平静的返璞归真,才是真文学。

文学,那是一条河,不知深浅,奔流不息。能于河中击水的,只有那些文学大家;我也不期望能留下我的脚印,毕竟这也不容易。我只希望能借着文学,找回自己的真性情,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充斥着酸甜苦辣的生活,因为有文学,变得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啊。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四篇

摘 要:高职高专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文学概论”作为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既能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今后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教师去不断探索,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开展“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文学概论教学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学概论;困境;教学策略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高职高专中文专业的主干课,因其自身特殊性、基础性、专业性和理论性,成为了许多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面临的困境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文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总体上是为培养新型的实用人才服务。这些要求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挑战,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探索符合这些目标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但是目前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概论”教学还存在很多困境,下面我们对此展开分析。

第一,根据高职高专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高专的学生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相应的专业素质。有鉴于此,高职高专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文学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对各类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为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文学概论”课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填鸭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教师付出得多,但是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同时学生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习兴趣下降。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不能有效结合到一起。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五篇

最近,我阅读了《人一生要知道的50部世界文学名著》这本书,有人对这种集纳各家名著简要的书不太感兴趣,认为这种书虽然看似面面俱到,却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将各部名著的精髓和神韵传递给读者。而我却觉得但是文学名著通常都是鸿篇巨制,若是部部通读,对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来讲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必要,所以,这部《人一生要知道的50部世界文学名著》却能帮助你快速入门,在闲暇之余就能对中外主要文学名著有个简单大概的了解,如果你对哪部特别感兴趣,就可以单独找来细读。

全书由《人一生要知道的50部世界文学名著》和《人一生要知道的50部中国文学名著》两部分组成,可以从两面翻阅,一面是外国文学名著,如《荷马史诗》、《神曲》、《呼啸山庄》、《悲惨世界》;另一面是中国文学名著,如《楚辞》、《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红楼梦》等,这种设计既科学实用,又充满时尚和艺术气息。编者有机结合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问,使读者在轻松学习和掌握文学名著、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在以前的读书生活中,我很容易听别人说哪本名著好看,很有教育意义,就很冲动地把这部名著买下来,买下来后却翻不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了,原因一是适合别人看的书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二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一旦拥有就不去珍惜了,三是在现代快节奏工作下,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看那些需要细细咀嚼的大部头著作。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名著的导读,从导读里我们可以窥探一部名著的概貌,对这部名著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它究竟合不合适自己阅读,自己需要从书中学到什么。

比如这次我从这部书里对《呼啸山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六篇

内容摘要:《文学概论》是各高校中文专业的优秀课程,而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同时加强实践及实训的力度。

关键词:《文学概论》 独立学院 教学创新

一、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创新思路

《文学概论》课程是中国各大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专业优秀课,目前几乎所有有中文系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该课程。但传统的《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三大问题:第一,不少二本、三本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还是在向一本高校看齐,只重视理论的梳理和思辨,不注意与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相结合。第二,《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刻板、枯燥的,所以一些授课教师对之改革过度,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脱离其理论课的本质,导致学生听得热闹,却收获不多。第三,一些教《文学概论》课程的老师在课上只局限于对文学进行分析,不关注广泛的文化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所讲的理论无法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

当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文学概论》课程在中文人才培养和中文专业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结合在中文专业学生中做的问卷调查的结果,针对传统《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了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使之更适合独立学院的基本定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之后,笔者将《文学概论》课程被分为三个部分:文学基础理论(40课内学时)、 文学批评方法(16课内学时)、文学评论大型作业(12课外学时)。其中“文学基础理论”部分保留了《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特征,培养中文系本科生的理论思辨力。正如王一川教授指出的“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1],可见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文学概论》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文学批评方法”部分则在梳理方法的同时加入丰富的与文学、文化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尝试写作,使学生领悟到如何运用文学理论进行文学批评;“文学评论大型作业”部分属于课外作业的形式,以检验学生经过《文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是否能对于文学、文化相关的现象进行独立解读,是否能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或文学批评方法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评论文章。

二、守住《文学概论》的理论品质,通过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中文系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理论课,因为与文学史类课程差异较大,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其理论性质。在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法创新时,依然守住其理论品质,但同时要通过运用对中课堂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首先,《文学概论》课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王泽庆教授认为:“在中文学科课程中,文学概论是属于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图像的插入,教学内容便显得活泼生动。”[2]因此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制作包含各种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图片的选择必须要配合所讲的理论,比如在讲到“移情说”时,笔者将齐白石的《竹石》诗与画相配合,让学生理解审美移情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笔者享受。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中,视频是其一种主要的方式。《文学概论》课中的视频播放同样在遵循与文学理论配合的原则,而且也不能太多太频繁以免产生审美疲劳,与所讲内容结合的、少而精的视频能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笔者在讲授“艺术真实”这一概念时,需要学生理解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3]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京剧《长坂坡》的选段,京剧是对“艺术真实”的很好的作证,但90后大学生已经很少有喜爱京剧的了,如果视频太长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播放视频后,学生果然产生了兴趣,舞台上明明并没有马,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赵子龙斩获了一匹战马?从而深刻领会了“艺术真实”的假定性特征。

其次,《文学概论》课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元的互动合作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则是一种主张以学生参与为优秀,以教师、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为基础,以教育主体团队合作为动力的教学模式。”[4]而多元的互动合作,除了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一方面在讲课时穿插提问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另一方面还通过布置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演讲与辩论、读书研讨会等促进互动合作教学法的多元化。例如笔者在讲授“文学消费与接受”这一章时,布置一个辩论题目“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抽八名学生分成两组各四人,各组在课后分工协作进行了资料收集、发言稿准备和提问应对等扎实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时,正反双方的辩手在发言时都能做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论据丰富、应变自如。辩论结束后,双方还要再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提升《文学概论》的实践品质,丰富案例、课堂实训及作业反馈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在守住其理论品质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的提升其实践品质,毕竟文学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来源于对文学实践的研究和总结,而文学批评方法更是直接与文学、文化作品或现象联系在一起。正如周克平博士所说:“所谓文学概论的应用性,是指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分析文学现象。”[5]因此,《文学概论》课程要在保留其理论性的同时力争提升其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方面通过对文学批评方法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白文学理论并非空洞无用的,另一方面还通过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跟着老师去运用该批评理论,另外,还经常通过布置当堂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运用理论。例如在讲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及其运用时,笔者首先对“符号矩阵”理论本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以杰姆逊分析《聊斋志异・鸲鹆》的“符号矩阵”为案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批评理论进行文学分析的;接着又以学生十分熟悉的鲁迅的小说《祝福》为实训材料,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分析出《祝福》的“符号矩阵”;最后当堂要学生自己画出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符号矩阵”图,并加说明。通过这三步教学,学生不仅对文学批评方法有了了解,还能切实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提高了分析能力。

除了课上的实践环节,笔者在课后还要布置“文学评论大型作业”,以使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独立去解析实际生活中的文学、文化现象,完成一篇不少于2000字段评论文章。作业收齐后,笔者会抓紧时间批阅,以便能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

综上所述,“211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着精英化、概念化的倾向,不符合独立学院里的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对此,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十分有必要进行创新,服务学校的基本定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当然,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又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决不能丢掉其理论的品质。这样,独立学院的《文学概论》课程,一方面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及实训的力度,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七篇

摘 要:文学概论课对于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提升文学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品格。具体措施有,就是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完善大纲、改革教学方法、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文学概论;模式;转换

“文学概论”是中文本科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说,要培养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及能胜任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中文从业人员,就要重视文学概论在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文学概论”的教学研究。

一、“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学概论”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需要改进之处。首先,授课内容较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文学概论》是门理论课,比较抽象,学生有畏难心理,这是课程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文学概论”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体系性,通常按照课程逻辑体系(章节)组织课堂内容,设计讲授单元,讲课偏重概念的论证、讲解、阐释,侧重理论讲解的教学安排也使相应案例无法展开,印象式的文本介绍往往达不到设置例证目的。比起文学课程,文学理论以理服人,比以情动人的文学似乎缺少了优势。在教学方式上,文概课主要采取教师精讲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传授模式,虽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实际,使学生很难深入学习下去,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背离了文学概论作为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能使其为其他文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策略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建构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培养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概论课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于一体,通常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为“较为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建立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目标重视知识传播,侧重培养学生较高的修养,但也明显体现出不足,即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技能训练重视不够,忽略学生的情商培养。在重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前提下,其弊端更为明显。学生情商有待提高,表现为学生缺少对理论文本和文学文本的尊敬和耐心,对文学文本的感受、理解、表达、评判缺少热情。他们在面对文本时,很难用心体会文本内容,更难深入把握文本意蕴,解读流于表面。对于阅读,学生总是兴趣不大,很难做到深度解读。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新形式下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中文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要有所更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热情,完善人格修养,从深度阅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欲望。重新制定的文概教学目标即为:强化基本文学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对文学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定,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实践品格。在文学性质、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四大部分中,讲解文学基础理论时,一定要辅之以少而精的案例,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深度阅读文本,提升评介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厘清教学思路,精心提炼授课的理论点,寻找恰当案例,优化课堂教学,示范性操作运用理论进行文学阅读与评价,使学生感受文学魅力和理论魅力,关注和分析文学热点和文学现象,逐步学习运用理论深度阅读和分析文本,有步骤地提升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思路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设置理论内容。作为理论性课程,理论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科学设计理论内容。既要学习基础性、经典性理论,也要注重理论前沿性、新颖性。重视阅读理论原著,强调理解和把握原著是学习文学理论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老师可结合教材基本理论点指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阅读经典,并通过课堂即兴提问或专题讨论等方式及时予以探讨。另外,注重理论的前沿性特点。根据文艺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情况,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学术前沿观点和重要理论知识,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学术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三)转换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构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知识传授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转变,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以引导、启发的方式辅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独立自主研读文本,培养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与理论文本、文学文本两个主体与主体的交流与对话,真正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最终掌握方法,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式来体现这种教学模式。(1)启发式。“文学概论”经常采用的方式,但常常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简括后即按照自己的内容设计进行理论精讲,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要改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某个文学理论知识点时,可结合文学活动的热点问题或较为熟悉的作家作品、文艺现象,通过特定的理论视角介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探索。教师则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虚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并予以引导评价,然后由学生或老师总结概括,明确概念和理论知识,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一定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种启发-讨论-总结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对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新智慧。(2)实践式。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情境下参与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意识,提升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可从学生的作文、文本解读、文学评论等实践活动入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中探讨。也可以由W生主持具辩论性的专题讲解,教师扮演评委角色,画龙点睛地阐释概念,说明并解决问题。之后布置新的文本解读、文学评论,再次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并在新的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探索更新的问题。如“文学概论”中的文学创作部分教学,可首先由学生创作一篇同一题材的小说,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创作过程,然后进行专题讨论,以此理解创作的一般过程。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理论内容合理设计课堂内外作业,如课下阅读理论原著、文学文本,文学创作作业,评价实践作业等。总体而言,课堂内外的读、写、说的训练践行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研究性、自主性原则,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案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在后现代语境下,对视觉文化如电影类型片、动漫等的接受热情远远超过纸质媒介,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接受特点,注重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其阅读文学经典和理论原著。

(四)重新制定课程评价机制,采用平时考查与卷面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必须有准确及时的考试来验收反馈。应注重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激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突破中文学习期末试卷定乾坤的窘境。但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应由教师单方面决定,也要采用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最后综合三方面意见评定成绩。与评价机制配合的措施是建立完备的文学概论课程试题库,把课上讲授和课外延展学习以试题的形式加以储备,将试题库建设成为理论学习的知识储备库。

三、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成度设计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文学概论课开设在低年级,面对的是没有太多理论积累的一二年级大学生。他们是成长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接触文学艺术时使用电子媒介多过纸质媒介,喜欢以画面来感知世界。考虑到这些因素,教师的备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下面以文概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之一“意境”为例进行讨论。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是:学习意境理论,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诗歌等抒情类文学作品。从教学内容来说,则要了解意境的形成历史,理解意境的内涵、分类,把握意境的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意境的特征。在教学方法上以讨论法为佳。之后老师可以介绍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这也是对特征的再次强化。课程首先可由案例分析入手,结合影视片段感受意境,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意境的特征,即先把握重点内容,用时30分钟左右。之后介绍意境的分类,概念的形成历史,再留下课后作业。具体教学环节可以如下步骤进行:(1)欣赏视频《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感受意境的最主要特点:情景交融。学生进行讨论。(2)意境的内涵、特征。延展:岑参《白雪歌松武判官归京》,引导感受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点。(3)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王国维),辅以图片的诗歌展示,进一步了解意境理论的形成历史。(4)课后作业设计:《三国演义》36回,刘备、徐庶送别场面。这个设计注意了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用视频和图片引出内容,并借此理解理论,形式上具有画面感。教学内容设计上,从文本入手,让学生在描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中明晰理要点,并通过诗歌分析强化知识点。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又推动学生再次把握理论,完成了理论用于实践的分析文本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起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热情。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八篇

进入高中以后,我感觉我的性格实现了一次跃迁,心理年龄似一下子增长了十几岁。我开始改变喜好,放弃了之前追求许久的漫画和小说,转而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同时向往摄影和旅行。只所以用“向往”,是因为这些对现在的我来说,只能是憧憬。

开始喜欢安静,变得更加沉稳。希望以后能去一个少一些喧嚣的城市。其实,戈壁、沙漠、草原、高山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但是,“伟大的边防战士”的头衔并不适合我。

所以,我只有把余下的精力投入唯一能接触的古典文化,不过现在,也只有看看书,想象一下而已。

说起对古典文学的接触过程,却是伊始于如今已被我摒弃的东西:一个游戏,一部漫画。

“一个游戏”就是现在仍很流行的桌游“三国杀”,说起古典文化我最早接触的还是三国文化。记得前年过年第一次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三国杀,但当年对三国一点概念都没有的我,听着他们讨论三国人物的事迹,突然觉得很想加入这个话题。后来又有了电视剧《新三国》的推进,我逐渐想去了解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恰逢妈妈买来四大名著的新书,我便从读《三国演义》开始,走上了我对古典文学的追求历程。

“一部漫画”就是猪乐桃在《绘心》上连载的绘本故事《世说新语·八周刊》。其中将史书《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事迹用夸张的手法放大,再添加搞笑成分,使故事更耐读,有趣味性。但漫画毕竟是漫画,对我这种一向追求事实的偏执性格,就不得已的想知道真实的记载。也就开始看原著的史料。也便发现原来史书也不过是名人传记,奇闻轶事而已,当做故事来看,就与现代小说没什么区别,并非枯燥之事。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十九篇

摘 要:高职院校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构想,要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文学概论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课堂空间,采用阶段考评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学概论 教学 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文学概论一直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它是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文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石。然而,作为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的文艺理论课程之一,文学概论的教学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面对着高职院校培养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文学概论这门理论性的课程就很容易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如何把文学理论教学同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使之真正起到文学与思想启迪的作用,就成为了文学概论教学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十篇

文学,这么一个如深渊般的字眼,却如此的单纯高洁,深入我心。

初次与文学邂逅,也是在这么一个夏天,充满着雪花与烧烤味的夏天,几年前了,记得那天是几个表姐来我家和我玩,玩的尽兴了,累了,坐下来边吃西瓜边休息,都说夏天属于散文和柠檬清爽和慵懒,一个表姐提议去买几杯柠檬水然后一起去看书。后来,《人间失格》《活着》成了我与文学的第一次相遇。虽然那个时候不怎么懂,现在回想起来倒是觉得太宰治有点无病呻吟。

"希望七月的喜讯如期而至七月是夏日迟迟,树影流动,杂糅着不安分的热情与温柔的凉意。这些都是我想和你在七月经历的美好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当浑浊是一种常态,清白就成了一种罪。文学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冬日里孤傲的梅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电子用品中,无法自拔,百弊丛生,甚至简简单单写个作文都是"偶的麻麻是一个温柔滴麻麻",偭规越矩的,还特别有优越感的指责说写的规规矩矩是抱残守缺。再干净透彻的水结成冰是浑浊的。

我现在有多喜欢文学呢,就像价值几百万的上面画了名画的纸,永远是最好吃的,嚼起来唇齿留香。

“你归来是诗,离去是词,且看风尘不敢造次;我糟糠能食,布衣也认,煮酒话桑不敢相思。”

"对于所有热爱的事物,都要不遗余力",所以,我来了。

文学,"我想在你眼里撒野奔跑"。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十一篇

也许是前世的今生,或者是今生的前世,我都与文字都有一个约定。我没有爽约,它好像也没有,只不过这个约定来得太轻,太轻,差一点我就要将它错过了,就在它即将远去,对我作最后一次回眸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当我的文字梦清醒过来的时候,它还依然睡在我的身边,犹如我最忠诚的情人,也是我最相照的兄弟,带着最无法言说的神情望着我……这样的约会重复了好多好多次,尤其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一想到我有这样一个永远不会背叛我的朋友,我的自豪与幸福是如此的强烈,我都不愿意跟别人说起它,更别说拿出来与人分享了。

以前毫无缘由地大病了一场。在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在我病得最重的时候,我拼了命的在文字中想找到我要的答案,可这位老友也硬是吝啬地毫无缘由,丝毫不给我任何的启示和帮助,让我在我无意闯入的一片雾茫茫的生地上四处飘荡,毫无目的与方向,我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把胳膊肘伸到最大,试图去攀住点什么,可是什么也没有,除了眼前雾茫茫的一片苍白……

“喂,你在这胡说八道什么,自怜自恋的,一个大男人像什么样,你可别到处跟人说我是你的朋友,丢我的份”,我的老友发火了。

“我可没打算给你丢脸,谁叫你那么久不理我”,我反驳道。

“你自己的生活当然得你自己过,还在那狡辩。没了我,你就不会活了?都这么久了,你才想起来有我这个朋友,你还好意思恶人先告状”,老友正色说道。

“呵呵,老友,你先消消气,我们有话慢慢说”,我递上一根我不会吸的烟。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我告诉你,你先把你上面的屁话给我吃回去,我俩再说话。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在文字里最忌讳的是自怜与自恋,你可倒好,两样都犯了。”老友得理不让人。

“好,好,我吃,我吃,就当我刚刚放了个屁,行不行?”我实在扛不住这位老友的脾气。

“这才差不多。小子,我告诉你,什么样的文字就是什么样的人,就你刚刚放的屁,我就知道,你奴性未改,想占我的光,你门都没有!”老友可是真生气了。

“刚刚的话真有这么严重?这我真不理解了。好像还说我奴性十足,这怎么说?”,我问道。

“小子,你听着,文字从来救不了了人,好的文字从来都只属于弱者。弱者有可怜之处,但更有可恨的地方。你别指望唧唧歪歪的哼得好听点,就会有人来拯救你,那只是你的痴望而已,但更多的是你的奴性。”老友说道。

“这前面我能理解,可我觉得我自己没有要向别人臣服的意思啊”

“你这是中了人家的毒而不自知而已。这世间有用文字造梦者,有用文字反抗者,有用文字骗人者,有用文字统治者,更加奇怪的是,有你这种把文字当成救世主的傻子,全都是无可救药的奴隶”

“你这不是,不是反智吗?”我小小声提醒它。

“你小子还敢跟我顶嘴。不说别的,就说你前段时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弄得那么狼狈不堪,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那都是你教我的,你以前好像教我碰到这样的情况,是应该这样做的,难道不对吗?不对的话,你早干嘛去了?”我也被它骂的起火了。

“你这个书呆子,”它厉声骂道:“世间之事哪儿那么简简单单的照书来做就可以了。瞧你这身破衣服,真当自己是洪七公了?没到那个境界就别学人家。做好你现在的学识,修养水平能够做到的事。经历了才能知道水的深浅。喜欢女人就去追,喜欢钱就去赚,想骂人尽管骂,三脚猫功夫都没学会,就想当宗师,小子,你欠点火候。”

“可这跟奴性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依不饶。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十二篇

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苏格拉底和傻瓜的区别就在于,苏格拉底的灵魂醒着,傻瓜的灵魂昏睡着”,对于这句话的思考至今从未停歇。毕竟生活中显然不止这俩类人,而我探索的便是这句话中省略的那部分处于哲学家和傻瓜中间的人,并试图在自我的认知中给他们一个整体的定义。而我探索这些的意义又在何处?我想,大概是我想要弄明白这所谓的灵魂到底是为何物,有无来源,有无归途,读书与灵魂的提升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灵魂包含着太多太多的学问,爱情、友情、事业等等一切人世的事物。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每每静下来读一些名著,总会想“它们到底有怎样的过人之处,才会被称作经典”。当然,我不会浅显的只关注它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启发。是好是坏,都在思考。我相信,永恒的书必定表现了人生的某些永恒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吴宓)给学生开设了一门题为《文学与人生》的课程。他在教案上列出了这门课程的目标,其第一条是:“把我自己的——我的所读所闻,我的所思所感,我的直接和间接人生经验中的——最好的东西给予学生。”读到这话,我不禁肃然起敬,知道自己面对的不只是一位文学教授,而更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课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是一种严肃的精神活动。之后在读吴宓先生的《文学与人生》这本书时,我发现,在这本书中,他谈得最多的不是文学,而是哲学,不过不是书本上的哲学,而是通过半生阅读和思考所形成的他自己的哲学人生观。于是我愈加明白,吴宓首先是一个认真的人生思考者,他的文学研究是在他的人生思考的轨道上,并且作为这种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的。因此,“文学与人生”就不是他的专业领域内诸多学术课题中的一个,而是体现了他的毕生追求的志业之所在,难怪他要全身心地投入了。

有人称吴宓先生为“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不错,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浮在人生的表面,不复关心永恒,于是便冷落了这些关心人生永恒问题的人,冷落了这些永恒的书。读书会带来外在的收获,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升华,对人生认知的提高。

而对于那些不是像苏格拉底和吴宓先生一样研究学问的普通人来说。读书又有怎样的作用呢?我想,不过是在被生活折磨的时候能心灵有个慰藉,相信自己还有拥有高尚的灵魂,不至于各处打击一来,丧失了对生活的的信心。

再谈谈作为学生的我们,读书不过就是让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富有理想,并不断地在成长的过程中将理想与自己的灵魂相结合,规划好自己的一生。可问题又来了,我们很担心,在学校时都比较有理想,可是,一旦走入社会,要坚持精神追求谈何容易,多数人被同化了。你说应该怎么办? 对此,我借用周国平的一段话。他的回答是,恐怕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我是你们,也只能面对现实,好好对付生存的压力。这肯定将占据大部分精力。在这个过程中,被同化是一个每天在发生的事实。我最多只能说,你们应该争取做那未被同化的少数人。为了这个目的,一个笨办法就是珍惜有限的闲暇时间,在生存斗争之余坚持读书,并且一定要读真正的好书。读什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这方面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行读物上。媒体的着眼点基本上是文化消费,而如果你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是劳作和消费,怎么还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呢?相反,如果你经常与古今中外的圣哲会面,就能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足以支撑你抵御社会的同化。

因此,趁年轻,最重要的是寻找灵魂。通过读书!!!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十三篇

我,沉醉于文学,正如鱼儿游弋在清澈的小溪;正如青翠的垂柳飘拂在和煦的春风;正如可爱的小鸟依偎在大鸟的怀抱……

文学之于我,正如一场甘霖洒在久旱的大地;正如一阵凉风吹过炎热的夏天;正如一位母亲哺育嗷嗷待哺的孩子……

我爱诗,爱它工整的对仗,爱它和谐的韵律,爱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读“何当共剪西窗竹,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种缠绵的思念涌入心头;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契合;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看到了“青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读“安得广厦千万间,不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体会到的是一种饱尝世间冷暖,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诗是河边的一株柳,飘拂在春风中,它的飘逸将我折服,让我深深地爱上她,此爱之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情之切,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我爱词,爱她的富于变幻,爱她的豪放,更爱她的婉约。最爱柳永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透漏出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爱李清照“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与矜持;爱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真诚与坚贞;爱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和梦殇……词,是清溪中的一尾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的游弋,让我的心也随之变化,哎,此情无计可清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文学似一阵春风,轻轻地吹散我心头的乌云,带走我心中的不快;文学似一场春雨,淋落我胸中的落魄,洗涤我灵魂的污垢,文学似母亲,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文学如友,友兮友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文学概论的小作文范文 第二十四篇

当代什么是真文学,什么是真感情?就是鲁迅的真感情真文学。就是鲁迅身边的真生活。那个热爱着生活,只为说真话为原则而写作的余杰,他只为抽屉而写作。他无可奈何地爱着这个世界。只能用尖锐的避风笔锋脆弱的内心书写着,想鲁迅一样用文字告诫后人。

余杰的《火与冰》《在铁屋中呐喊》,说出了许多人都知道却又无可奈何,装着不知道,像啊Q一样的生活。无可奈何。余杰说出来了,他用他尖锐的笔锋告诉我们这些事情,人们误会他离经叛道,误会他抄袭。可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有些有肉的人,只是无奈地接受这一切。他不是啊Q,他只是,努力用文字去改变。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社会,尽管他也觉得这是很艰难的工作。但是他还是不放弃地坚持用文字去改变。

看完他的文字,你会发现为什么鲁迅笔下的啊Q有那么多的人热爱着,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把他的生活都写出来。那些人只爱看别人的故事,其实他们不懂,这些丑陋的故事就是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来的,这是人的可悲。余杰先生的无奈。

为抽屉而写作,“自绝于外界的肯定”保持心灵的独立和自由,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桎梏,拒绝在追名逐利中丧失自我,不迎合取悦于存在于文艺界中的强势声音、功利目的和颓废倾向,而是秉着一颗赤子之心,率性而发,以“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立场、边缘的状态 ”写作出流畅感人且沉实有力的文字。余杰就是用这样的文字,触动我们的心灵。

当然,在余杰“抽屉文学”中,也写对师友的怀念牵挂,写生活中的感动顿悟,写自己的情感历程,但总体成就不高。他涉笔的主要领域,聚焦在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诠释两个方面,并且这也是构成余杰散文魅力的主要方面。在这些篇章中,时常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芒,迸发出思想犀锐的火花,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这份抒情,这份感动,带着你在他的世界中遨游,让你感动,让你落泪。是的,只有他,余杰,才能让你有这份感动。

学术繁荣的时代,往往是思想匮乏的时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缺少的,就是这份阅读了。这个北大怪才,要多少的勇气,要多少的经历,要多少的感受,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让人清醒过来。知识分子也是人,大学问家也是人。是人便有人的弱点,是人便有人的阴暗面。我们用不着苛责谁,我们一定要警惕:千万别把人当成神。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余杰说:“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看余杰吧,走进他的心灵。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从此不一样。

爱文字的人都是孤独的人,先生也不过与此。可是,他的爱情,却那样的美,美得像《山楂树之恋》中的老三和静秋,像他们那样纯朴。这份爱,让人觉得,他比歌德更懂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像他的爱情一样美丽。他,只有唯一一本爱情小说---《香草山》。这,算不上一本小说,或许,只是,一块镜子。像他说的,你愿意用他来照亮你的灵魂吗?

他的《香草山》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余杰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且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在《香草山》中,先生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香草山》出版的时候里面说到:进入北大以来,余杰从一个“期期艾艾”的孩子,经受“说,还是不说”的尴尬年代,勇敢向自由、理想的天空展示着自己那双虽然沉重但时刻想飞的翅膀,摸索在爱与痛的边缘:“我寻求到了‘为何写作’、‘写作什么’以及‘怎样写作’的答案。我要让我的所有文字都成为‘爱’的注释。即使是愤怒、谴责、批判,也要在爱、同情和悲鸣的笼罩之下”。32岁的青年诗人张楠在她的诗作中写道:“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未来的不可知/我将更加选择顽强。”这也许正是余杰的所面临的现实和余杰所要表达的一种愿望。我想,也只有像先生这样的人,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只有他那样热爱生活用爱去生活的人,他一生都交给了文字。所以,他应该得到爱的,真正的爱。

别再去犹豫了,拿起手中的书,和先生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