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素养。
5月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在北京举行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面临着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可能对其未来的成长和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此次设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这不仅包括在学校内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还将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实践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这一举措的实施,无疑将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首先,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自我调节、自我解压。其次,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最后,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指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
(2)人际关系问题
与老师、同学不能友好相处,不能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对别人指责多,不能容忍别人的行为等。
(3)孤僻
孤独,胆怯,冷漠,不合群,总是喜欢独来独往,脾气古怪,敏感多疑。
(4)自卑
常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作出过低的评价,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易生烦恼,悲观失望,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脆弱,依赖,缺乏自信心,不善交往。
(5)叛逆
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6)嫉妒
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 (如学习、相貌、 人缘等)时,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7)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上一篇: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