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变幻多端,奇迹便是侵蚀的镌刻;岁月如书,沧桑古老,辉煌便是闪耀的折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篇1
师:同学们,你们感觉到春天到来的脚步了吗?我们的校园里是否已经弥漫着淡淡的春天的气息了呢?
生(齐):是的,校园的花开了。
生(齐):树叶抽出了很多绿叶。
师:你们喜欢这个季节吗?有没有喜欢其他季节的?
生1: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裙子
生2:我喜欢春天,春天生机勃勃。
生3:我喜欢冬天,冬天可以堆雪人。
师:我也喜欢冬天呢,那洁白的雪花啊,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下来,感觉世界都安静极了,雪停以后,可以堆雪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章《雪》。看看鲁迅对雪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师: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不少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请一位同学介绍鲁迅,谁愿意来?
生: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生: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我们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
师:同学们的了解非常详细全面。我相信,这堂课同学们肯定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作者的感情。能有自己的收获。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情况,请大家看银幕:
(投影显示下列生字生词,抽学生读生字词,解释词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
明确:磬口(qìng)忙碌(lù)脂粉奁(Iián)灼灼(zhuó)
嘻笑(xī)褪尽(tuì)朔方(shu)凛冽(lǐnliè)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凛冽天宇精魂消释升腾弥漫
明确:博识:见识广博。凛冽:刺骨的寒冷。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消释:消融,溶化。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字词教学还是很重要,因为我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不会去预习课文。如果老师课堂不加强教学,学生掌握的效果就很差)
师:我们先来听《雪》这篇课文的朗诵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一,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二,雪有什么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到有关句子说明。
生:写的是南方的雪。
生:也有北方的雪。
师:你们能说说这两个地方的雪分别有什么特点吗?我们先说南方的雪,
生:滋润美艳。
师:哦,很好,找到了书上的一个词,那你能说说滋润美艳体现在哪些地方吗?(师肯定学生通过书上的词来回答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定不要脱离文本)
生:如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陷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有冷绿的杂草。写出下雪天的时候各种花很美。
师:那作者是怎么写出花的美艳的呢?
生:从颜色上来写,有血红。白中陷青,深黄,冷绿。
师:很好,很会分析,除了滋润美艳外还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有些迟疑,没有同学举手,我感觉要适当的作些提醒了。因为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同时也缺少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
师:我们把第一段来读一读吧,好吗?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点什么。(通过阅读,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生:我觉得还很有生机,从蝴蝶和蜜蜂可以看出来。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不错。
你们觉得还有其它特点吗?
(学生很困惑,他们觉得已经概括的很全面了)
生:很有趣,大家都来堆雪人。
师:哦,雪让人们觉得很有趣。你们觉得堆的雪人好看吗?
(教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作者写这个片断的原因。)
生:好看,从。。。。可以看出来的。
师:是不是大家每天都来看呢?
生:不是。第二天就很少有人看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融化了,不美了。
师:那你们知道南方的雪还有什么特点了吗?
生:南方的雪很美,但是不能保持长久。
师:很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对南方雪的特点分析了太全面了。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北方雪的特点。
生:北方的雪如粉,如沙,不粘连的。
生:北方的雪不像南方的雪那样怕阳光。我从这句看出来的。。。。。
生:作者说北方的雪是雨的精魂。是死掉的雨。
师:同学们找的很好。如果我们把北方的雪看成是一个人,你会怎么样评价这个人呢?
生:很孤独。很坚强。
生:宁死不屈,因为他是雨死后的精魂。
师:同学们都说了南方的和北方雪的特点,你们认为作者喜欢哪里的雪?
(这个问题一抛开,同学们就蠢蠢欲动,很想发言的样子。其实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深刻,我认为会出现不同的答案的。)
生:我觉得他喜欢南方的雪,因为他把北方的雪写的很美。而且很有生机。
生:我认为他喜欢北方的雪,北方的雪很坚强。
生:我认为他喜欢南方的雪,因为写南方的雪用的篇幅多。
生:我认为他喜欢北方的雪,因为鲁迅也是一个不妥协的人,和北方的雪相似。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从他们的争论判断出,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并不了解。我考虑要补充介绍一些当时的写作背景了。)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很好。这样吧,我们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吧。
师:鲁迅的《雪》写于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师:同学们了解了写作背景后,有什么启示吗?
(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认为作者喜欢北方雪的学生明显多了。)
师:其实,书上有一个词给我们有一个提示,可是我们的同学都忽略了。
生:是“但是”这个词,说明作者喜欢更喜欢北方的雪。
师:大家认为是吗?“但是”这个词有什么作用呢?
生:表示转折。
生:作者从南方雪转到北方的雪,作者是更喜欢北方雪独立不妥协的特点的。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写北方雪的这部分内容吧。体会北方雪的特点。你们觉得要用什么语气读?
生:我认为应该是激昂的语气。因为北方的雪是独立的,不妥协的。就像是在战争时代不怕牺牲的战士一样。
(学生理解了内容以后的朗读指导。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师:写雪的文章及古诗文很多很多,你们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课外还可以去读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去收集有关写雪的文章及古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篇2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于平凡的人物,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表现其人品美。
难点: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透过生活现象,挖掘深刻的主题。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阅读课文,看全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哪些材料是详写,哪些材料是略写,体会作者缅怀思念长妈妈的深沉感情。
(一)导入新课
可由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默读课文,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
2、从本文的题目看,文章可分哪几部分?(可对照《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看出作者对阿长抒发了怎样的怀念之情?
4、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
阅读要求:
1、读书前仔细阅读“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及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纲”,抓住本文写作的重点;
2、阅读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点出来,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
3、默读时看到有注释的地方,要认真读注释,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扫除阅读障碍。
4、默读时将你最喜欢、最能给你启发和力量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在旁边作批注。
三、课外作业
要求课外再次阅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复述阿长的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纪实性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
2、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3、了解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
4、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语言蕴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一方面批评了她饶舌、多事、多繁文缛节的缺点,另一方面主要赞美她爽朗、热情的性格和纯朴、宽厚、仁慈、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
三、善于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例如长妈妈夜间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经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似乎是涉笔成趣,其实表现了长妈妈的粗鲁和不拘小节。描写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到我的嘴里。”这元旦“辟头的磨难”寄托着长妈妈的愿望,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够“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因为福橘是塞在孩子的嘴里。
这就是长妈妈对孩子真诚的关爱,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朴实和善良。写她买来《山海经》时,“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里,不仅看到一个衣着朴素、满脸笑容的劳动妇女的外貌,而且听到他那亲切自然的语言,感受到她为孩子办成一件事后内心的无比喜悦。“三哼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这个细节也说明了,为“我”办这件事情的不是学问人,而是连书名都说错的劳动妇女,联系课文的标题可以体会到,作者把阿长同《山海经》连接在一起,表现了设题同构思的新颖和巧妙。
四、教法建议
1、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熟悉、梳理全文内容。
第二课时:进一步熟读课文。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总结归纳。完成课后练习四。
2、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入。
3、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地研读课文。
①学生朗读、默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整理出课文的材料。
②讨论、确定详写、略写的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③重点研读记叙《山海经》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④回应全篇,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在思考中导入新内容。
二、精读课文,重点研讨:
学生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3、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4、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5、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6、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
7、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8、长妈妈买的《山海经》实际上是一本怎样的书?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9、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四、总结全文: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日于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五、布置作业: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象阿长那样关心你、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写一篇小作文,和同学交流。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实录篇5
师: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我知道,他是一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位大英雄,而且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并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我们现在开始一起学习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谁知道的信息最多。
( 学生读书三遍。)
生:我从诗句知道这首诗写了如下内容:碣石、沧海、山岛、树木、花草……
生:不是花草,而是百草。还有秋风、洪波、太阳和月亮、银河。
生:老师,我认为还有歌,好像曹操在唱歌。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过我有一个疑问,曹操是什么时候看沧海,是白天还是夜晚?
生:肯定是白天,哪有漆黑晚上去看大海的事?
生:不对,是白天和晚上都看过,因为诗中说“日月之行”,就表明两个时候都去过。
师:看来曹操真是一个诗人,很有雅兴的。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暂且不评价。我还有疑问:太阳和月亮是从哪里出来的呢?银河又从哪里出来的呢?
(学生沉默。)
生不太清楚……
师:假如诗中有答案,你能找出来吗?
生:(读课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和银河都是从沧海中来。
师:同学们,你们对宇宙有了解吗?日月和银河都是从地球的沧海中出来的吗?
生:不是的,诗中说沧海能装下日月和银河,是错误的。老师,您说曹操是一位诗人,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师:是的,诗人连常识也不知道,是有些名不副实吧!不过,我们知道有一句熟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你们思考一下。
生:是宽宏大量的意思,就是不怕别人说闲话。
师:这句熟语中,把“宰相肚”比作了什么?
生:我想宰相肚可能比作“江河湖海”,因为只有江河海洋里才能行船。
师:既然能用“江河湖海”来比喻人博大胸怀,那么,涛中是用什么来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的?
生:日月和银河。
生:不对,应该是沧海,因为诗中不是说日月银河出自于沧海吗?既然沧海能吞吐日月银河,沧海就比日月银河大,所以,诗中用沧海比喻诗人的博大胸怀。
师:看来,我们前面讨论的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争辩白天与夜晚,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四句诗根本不是诗人眼前的景物,那又是什么呢?
生:是诗人的感觉。
生:是诗人的想像。
师:分析不错,哪些又是诗人所见到的实在景物呢?请渎课文。
生:(齐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师:这首诗既有实景也有虚境,虚实结合。全首诗条理清晰,一日了然。读到这个时候,我们也解决了最后两句诗的问题。
生:因为课文上有说明,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
下一篇:202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