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合集7篇)

梦幻人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782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2分钟。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英语教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要让城乡的孩子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同学”诺言,首先,必须认清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所处的境况,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文章从农村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教师素质及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等方面浅谈了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的政策对农村及农村政策的倾斜以及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转变农村中学生错误观念等对策。

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尽管国家提出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由于各种原因,教育教学效果仍不明显。今后,国际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日趋白热化,有更多的精通英语人才,成为国家在竞争中获胜的必要条件。而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却仍跟不上城市的步伐,严重制约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论文试图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源上寻找相关的解决对策。

1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对优秀老师的吸引力低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繁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城市交通方便,医疗条件完善,生活质量高,教育质量好,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但是农村由于“偏”、“远”、“穷”、“高”,很多村庄都还没有通公路,没有用上电,还未通自来水,饮水不卫生,医疗设备落后。另外,相比于城市教师的工资而言,农村的教师工资微乎其微。这样,很多优秀的英语专业的师范应届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农村中学英语专业教师来源不足。 绝大多数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都还停留“原始的”黑板和粉笔时代,由于财政紧张,政府没有给学校配置相应的磁带、录音机、电脑、幻灯机,更别说专门的语音室和个性化的英语学习软件,学生学习英语,一开始就听不到标准的发音,因此,他们的口语和听力水平是很不容乐观的。加之,很多地区封闭偏远,很少与外面的人打交道,和教师交谈的机会少,缺乏足够的口语训练,不能把语言用于实践,造成一种“高分低能”的怪象。语言是一种运用性很强的系统知识,没有良好的应用环境,是不可能达到乐观的水平的。

教师严重缺乏,在职教师英语素质不高且任务繁重

由于新鲜血液的引进少,农村中学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年老的老师基本没有学习过英语,能胜任英语教学的老师寥寥无几,造成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紧缺。很多英语教师身兼多个班级或者年级的教学任务,教学负担繁重,教学质量较差,而且很多中学老师大都是非英语专业毕业,是语文或者体育老师转行,教师的观念落后、专业素质不高、教学能力差,对英语的教学也缺乏足够的经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口语锻炼少,出现了学生只听不说的“哑巴英语”。教学方法保守,内容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教育技能,不能利用英文歌曲等好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由于农村教师的流失比较严重:或者下海经商、从政,或者转移至城市,造成城市“僧多粥少”,农村“僧少粥多”的现象。

班级规模大,课堂气氛消极

班级的规模及特点,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影响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农村中学的班级规模大都在60人左右,而最好班级的班级规模是40人左右,这样势必会出现教师上课顾不来的情况,一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开小差,教师也没注意到,以至于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另外,农村中学教师一般采取的是监督式的课堂领导方式,教师设定了严格的课堂纪律,师生关系是严格的尊卑关系,师生互动不融洽,加之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传统形式的“粉笔、黑板、录音机”,缺少新颖和创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课堂气氛消极,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心理障碍,学习热情低

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有一种甘拜下风、自卑的心理,他们认为无论怎么用功学习也是比城市孩子水平差。并且,学生有严重的“英语无用论”和“英语难”思想,他们认为英语就是垃圾,毕业工作了,也用不着,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在外面打工回来后,总会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传达一种“学习英语是吃力不讨好”的思想。除此之外,农村中学生还会觉得英语太难,自己从小学习中文,也没见语文成绩好过,何况英语,三年级或初中才开始学,又这么难,怎么可能学得通,既然学了等于白学,那就别在英语上花功夫了。学生的这种思想,严重挫败了他们的自信心,打击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动机。

缺乏必要的课外辅导,学生难点多

农村家长一般是没有学过英语,或者即使学过也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当孩子做作业需要指导时,他们给不了合适的课外辅导,由于家庭经济的限制,也无法满足孩子学习外语所需的工具。并且学生和教师之间有很深刻的尊卑关系,农村教师课余也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因此,寻求教师的课外辅导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这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造成学生的英语越来越差。学生英语学习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迁移就显得尤其困难。由于生计的需求,很多家长都去沿海打工,孩子就成为留守儿童,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孩子的性格、思想以及毅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凸显很大的不足。

2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针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强化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

国家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教学设备。要提高农村的英语教学,首先需要引入一批优秀的教师。因此,国家要在政策上,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有所偏斜。要重视建设农村的水、电、学校、医院的建设,缩小城乡硬件方面的差距,提高农村中学对教师的吸引力。 _

农村新课程改革存在很大资金短缺的矛盾,各级部门要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增加对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体制,实现素质教育的公平化,建立较为先进的网络体系,促进城乡英语资源的共享,实现农村学校“城市化”、“均衡化”、“现代化”。同时,提高教师待遇,安抚在职教师。另外,要实现教育资金使用的公开化、明了化,加大资金使用力度,让资金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

英语师资的素质有待提高

英语教学应当重视教师的培训和科研,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除了要吸引新的优秀教师外,也要充分利用现有老师资源。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各级教育机构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要精通英语专业知识结构,了解与中文教学的异同,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而且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定的教育能力,特别是发音要纯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学校要多开展英语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和校本培训,帮助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去城市学校参观、交流和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在职教师的英语教学素质。

另外,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的基本过程。在备课阶段,教师一定要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再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制定周密的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和学期计划。上课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尽量使用英语,让课堂气氛热烈。对于学生的课外辅导,这是因材施教的实现。学校要杜绝中学英语教师课外兼职的现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时刻为教学而忙。

学习动机的培育成为英语教学的关键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要改变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动机。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他们不正确的英语学习观。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必须先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再落实行动上的改变。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社会对英语的巨大需求以及懂得听、说、写英语的重要性。

其次,要学生帮助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第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成就的能力的主管判断。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掌握英语的。激励学生适当接受难度适中的任务,让他获得成就感。第二,要给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总目标,然后将目标进行分解,每次考试进行适当的反馈,教授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最后,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动荡的阶段,消除或减轻学生习得性无助感无论对于现在还是将来都显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努力,而不是能力等不可控因素。

最后,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改变“学习英语是一件苦差事”的观念,真正喜欢上英语、爱上英语。

营造家庭和社会英语教学的良好氛围

广义上的教育包括三大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无论是其学识,还是品格个性,对事物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未来有重大意义。农村中学的父母要逐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从多维度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在精神上要给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物质上,要尽量给孩子准备一种学英语必备的工具,如复读机、MP3等。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毅力,传授自己曾经学习的经验,减轻孩子的心理恐惧。要全力支持学校、教师的工作。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充满了自主性和依赖性、独立性和幼稚型的矛盾,很容易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英语是将来求生存的法宝,加强监督,督促孩子健康成长。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类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设施农业工程专业英语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国内外交流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以《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学》及《植物生理学》等相关课程知识积累为背景,以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实现知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1]。随着国际间园艺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专业英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科技文献资料大多将英语作为其载体。交流方式也从以阅读、翻译英文专业文献为主变为读、译、写、听、说并重。因此,当前对既具有园艺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1设施农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相继开展了设施农业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专业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施农业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缺乏[2-3]。现有教材主要选自欧美大学园艺专业的一些教材、博士论文、书籍杂志以及网站等,仅涵盖了设施园艺的部分内容,目前尚无比较系统完整介绍设施农业工程课程的专业书籍。而且教学资料多是原文的片段摘录,再加上词义、语法注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等综合能力,学生学习后依然不能直接用英语与人交流。二是设施农业工程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多为“阅读―翻译”式,忽视了专业英语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三是高校缺乏专业英语教师[4]。专业英语教师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又具有专业知识。公共英语课的老师,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课老师,英语能力不高。四是学生信心不足、知识储备不够、英语水平及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有利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当前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利于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与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

2改革措施

丰富的课堂内容

与国内部分院校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观摩,提高课堂讲授的趣味性;同时积累与本课程相关的图片,搜集英文原声视频,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讲解;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文献和会议论文等,并引入大量专业案例为学习的切入点,与学生探讨,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抒发己见。同时,我们正在完善一种学习方式,即将安徽农业大学设施园艺专业的国际交流生引入到本科生课堂,就专业知识和问题进行讨论,建立良好的学习交流的实践平台。

多元的教学模式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或电子阅览室随时获得大量英语学习资源[5]。此外,除却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尝试引入“微课”教学,即翻转课堂[6]。要求学生在课后看指定教学视频以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然后在课堂上,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上;在设计课堂交流时,以实用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听、读、说、写、译等方式,基于问题或任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式学习能力。比如,安排学生做延伸练习,通过英文多媒体介绍设施中的主要栽培模式、采暖方式或降温方式等。

灵活的教学方法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双语教学;理论与知识

1农业机械化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定期的和一些国外的企业及高校进行交流活动,这样就给一些高校的教师提供了出国进修或是留学的机会。同时使教师学历提升的方面,通过对各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完善,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有所提高。现阶段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有一些都是与国外教师合作过的,有着在农业机械专业方面较高的理论知识,这些都在各高校都很普遍。高校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具备国内外农业机械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对国外的农业机械化知识也非常了解,因此,可以作为教学用的教材。这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课程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农业机械化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3农业机械化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地道的国外农业机械化技术。目前,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主要是体现在国外一些最新的科技文献中,而这些文献均来自国外一些知名期刊,大多数最新的科技期刊也主要以英文形式传播,尤其是像农业机械化这样的老牌专业。双语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农业机械化专业中推广双语教学,可以丰富专业学习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国外最新的农业机械化知识,又能结合本国农业现状,运用从国外最新科技文献中获得的先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机械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双语教学可以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素质。教育我国虽然在农业机械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同领域的教育还是远远领先我们,国内高校与国外同性质的高校在相同专业中所学的知识是相同的,但在培养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上却相差很大。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开设双语教学,也就是说把世界一流大学的课堂搬到中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不但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还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知识,又能很好地结合本国现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 农业院校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一带一路”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愈加缺乏,虽然近几十年来研究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作品极多,但目前实践的指导效果却不乐观。尤其农业院校,教学资源缺乏,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对人才专业性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目前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农业院校并不多,仅有的几所大学如甘肃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开设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无论是从国际发展形势、高校开设专业情况还是该专业的的实用性而言其发展前景都很可观。

二、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基本内涵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研究对象的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Long认为需求分析与ESP有着密切关系,且在第二语言学习上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较特殊,基于需求分析可以让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当前农业院校具体状况和市场需求为参考和指导探究人才培养方案。当然,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我们也应该一并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即这种培养必须具有人文性。所谓的人文性就是在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当中,在追求培养学习者必要的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大限度的提升课程设置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情怀。这是基于新时期国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方面,这些人才需要有夯实的专业功底,另一方面,也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本小组成员做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情况。目前各大高校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还在改革,众多教学方案及现行教学体制不成熟。据调查大部分该专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获取专业知识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目前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践机会等。由于该专业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对教师和实践这两方面的要求尤其高。调查发现,根据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大二有7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重要,大三也有一半学生认为如此。而学校却不能提供信息或机会帮助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提前实习,仅仅是老师讲理论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农业院校也是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近4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专业性的课程没有基础积累几乎学不懂,很难掌握。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即便掌握了专业知识,农业院校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国际社会及国际市场的需要。

四、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由于商务英语人才实用性与专业性极强,农业院校要想真正的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人才,必须以其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学生接受状况制定培养计划,保证做到科学合理。大一由于刚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学习习惯、学习深度等都有很大的转变,因此一些基础性的课程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这一年就要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基本技能的提升,应设置较多的课程,既可以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开设基本英语语言类的课程(听、说、读、写)、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学习及运用、中文版经济类课程,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大二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商务技能素养的培养。上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基础理论与知识类的课程、口语与听力的强化练习、商务英语写作、计算机Office的熟练掌握与使用等。下学期开设稍难的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和听力、继续学习商务英语写作、开设国际商务活动模拟课程等,逐步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专业并指导学生扩大信息渠道,培养国际化视野。大三主要是商务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适当增加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开设商务英语口译、笔译、谈判、贸易实务等更加专业化的课程,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假期实习,如进入一些企业、参加国际会展等国际性活动,熟悉国际环境及基本商业运作。大四学生即将毕业,大部分学生虽然会急于找工作等,但第一学期还是需要开一些适应型或强化型课程,如商务礼仪与交际、国际商务技能操作等应对即将到来的职场挑战。当然,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操守的培养是必须要贯穿始终。

五、结束语

本次调研收获颇丰。通过文献考察、数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最终得出适合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农业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课程少,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漏洞,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实践训练机会也极少,就学生自身而言,学习强度不够、缺乏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不扎实等,这些都成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障碍。总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对于农业院校的确很具挑战性,还需要不断努力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发展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6(1):108-112.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6篇

浅谈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与特征

摘要:当代英国文学是英国历史中具有耀眼光芒的文化明珠,随着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民主运动的兴起,在英国文坛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创作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当代英国文学领域的主流创作风格,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本文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特点与表现形式出发,对当代的英国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当代英国文学 文学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文学 发展特点 表现形式

在人类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学成为了人们记录文化的语言工具,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进程,逐渐由稚嫩转变为成熟。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记录了不同的时代,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代英国文学也符合这一客观规律,通过文字来记录英国当时社会变迁与欧洲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由于当代英国政治经济矛盾加深,因此影响了当代文学的走向,许多作品贴近现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民主运动的兴起,在英国文坛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创作风格,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当代英国文学领域的主流创作风格,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变迁有着真实生动地描写,并且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特点与表现形式出发,对当代的英国文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概述

在欧洲文学体系中,英国文学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最开始的时候,英国文学只是口头上的叙述,而不是呈现到书面上的。在随着故事曲目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发展与完善,最后作家才开始进行创作。英国文学有自己固有的发展规律,并且用坚定不移的信念进入到新的时期。

第二,英国小说主要展现为战争小说,这是由于英国参与到两次世界大战,并且给人民的创伤是巨大的,因此产生了层出不穷的创伤文学。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英国以现实主义文学模式为主,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有力的语言,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二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派别分析

1 英国当代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在19世纪产生的英国文学中的无产阶级文学对整个文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派别就是宪章派文学,对于英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学派别是为了与宪章运动配合,进而配合英国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所以许多文学作品都具有宣传性的精神,一般在工人阶级的集会中创办刊物与创作诗歌散文等。一般英国的宪章派的文学作品是为了服务于宪章运动的,所以这时候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并没有较深的内涵,但是这一时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依然代表了英国文学中的无产阶级类别走向了当代英国文学创作的高峰。

英国当代的宪章派的代表人物是当时带领英国无产阶级进行宪章派运动的灵魂人物――爱内斯特,他经常去参加一些无产阶级的工人集会,并且大量地发表演讲,他不断表达出无产阶级的工人在资本家压迫下的艰苦生活,去要求政府给无产阶级的工人更多的福利。通过不断融合了在宪章运动中的感悟与经验,爱内斯特把深入群众挖掘出来的文学素材用来创作文学作品,并且有了不俗的成绩。例如,著名的诗歌集《未来之歌》,“在未来的日子里,降临了的希望,将不义在公理面前折腰。我们要鼓起来一点勇气,兄弟们!把那个明天变成了今朝!”这部诗歌集也成了当代无产阶级文学体系中重要的作品之一。

2 英国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最辉煌的成就是当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在当代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甚至在当代欧洲文学中也具有显赫的地位。

(1)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在当代,英国不管是经济发展方面,亦或是政治制度方面,以及人们的文化思维意识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而这种整体上的变化是当代社会思想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产生的源头,它让英国成为了称霸全世界的工业领袖。

由于当时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艺术文化领域产生了启蒙思想,并且在英国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传播效果,而这种启蒙思想是来自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群众运动,是反对当时英国封建制度的主要思想联盟。在19世纪之后,随着当时英国自有资本主义派别的建立,也标志了当时英国启蒙革命运动进入到高潮阶段。而在英国启蒙运动中,英国学者也在启蒙运动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他们宣传的思想对于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当代英国文学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汲取丰厚的养料,并且在变革的背景中去探寻文学创作的灵感,实现了在启蒙主义的巨大影响下的文学跨越。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英国当代社会变革,也就没有当代的英国文学如此难以逾越的地位,并且也不会出现轰动世人的现实主义文学,可以说,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是当时社会矛盾出现后产生的。这种文学创作派别呼吁要用文学来关注设计现实与群众,并且密切关注人们精神的变化与保护他们。

(2)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19世纪的英国文学,除了少部分的无产阶级的小说之外,主要的创作潮流就是现实主义小说,并且占有主要的地位,掌控着英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式。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以描写社会生活为主,并且关注到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现状,从小人物的生活困境来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这成为了英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

英国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第7篇

试谈英国精英文化批判

【 论文 关键词】 社会 精 英文 化 大众 文化

【论文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文化研究成了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思潮,而精英文化批判则是它的重要倾向之一。本文顺着英国。文化与社会传统,追溯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 发展 ,以及它与大众文化的对立。通过批判它对于少数派文化的尊崇和对于大众文化的排斥,揭示了精英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源于英国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成了西方学术界格外热门的话题。文化研究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成为最具活力的学术思潮,有的学者甚至断言文化研究已经取代后 现代 主义成为西方学术主潮。与此同时,文化研究又是最含混、最难以确定的领域,迄今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它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从一开始,文化研究便致力于批判精英文化,努力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甚至可以说文化研究是在与精英文化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英国的精英文化传统源于何处呢?精英文化是如何与大众文化对立起来的呢?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文化与社会》中,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奠基者雷蒙·威廉斯顺着 历史 的轨迹梳理了英国的“文化与社会”传统,分析和批判了精英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文化研究的精英文化批判倾向奠定了基础.

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指出,“文化观念和现代各种常用的文化一词,是在被称为 工业 革命的时期进人英国的”[ij(P13),因此,若要追溯文化及其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概念,就必须从工业革命人手。

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英国既存的现实关系,而且对英国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把生产者简化为零碎的“手”,简化为赚取利润的工具,同时它还使得从事崇高的精神 工作的人最终也被专门化为精神生产的工具,成为知识机器。曾经如此崇高的精神竟然沦落为商品,服从于与商品生产大致相同的 规律 。

这种变化在 文学 艺术 领域表现得异常明显,这是当时仍旧高高在上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19世纪初期,随着封建贵族的彻底没落,艺术家失去了封建时代特有的贵族资助制度的保护,生存问题立刻摆上议事日程。为了生计,艺术家被迫屈从于无情的市场规律,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拼杀搏击,想方设法兜售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料。

亚当·斯密说,“如同鞋袜,人们向制造并为市场供应这类货物的货主购买,[17(P64),亚当·斯密此处所说的“这类货物”指的就是艺术家的作品。市场成了文学艺术领域内的决定因素,无形的手开始指挥和操纵艺术家有形的笔。出于生存的考虑,艺术家不得不痛苦地适应市场订货的要求,尽力满足市场的需要,以挣得自己的生活。艺术家那种人类精神导师的崇高地位一落千丈,过去笼罩在艺术家头上的那层灵光消失殆尽。对于这种状况,马克思和_在《_宣言》中有过精辟的论述:“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素被尊崇景仰的 职业的庄严色彩。

它使医生、律师、牧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受它雇佣的仆役·[ 2 ] ( P468}69 )。在此情况下,艺术家只得无奈地用市场给予他们的“自由”去换取冷酷的现金。在市场 经济 的大潮中,他们常常貌似高傲地步人市场,仿佛是为了深人生活,寻找创作的灵感,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寻找潜在的顾客和买主。拿波德莱尔的话来说,艺术家只不过是“为钱而干的缪斯”,与街头流莺并无多大的区别:

为了一双鞋她卖掉了灵魂但在卑鄙者身旁,我扮出伪善的小丑般的高傲,老天爷耻笑为当作家我贩卖我的思想。[3](P51)

面对这种状况,原本养尊处优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亮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无独有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打出了精英文化的旗帜.

从词源意义上来说,“精英((elite)”一词是与选择相 联系的,起初指的是上帝的选择,带有浓厚的神学意味。18世纪以后,精英开始指世俗生活中一些被挑选出来担当一定职务的人。到了19世纪,精英一词在英国流行起来。早在1823年,拜伦就在他的长诗《唐瑛》中运用了精英这个词:“和高贵

的布莱克伯爵夫人一样,他既是人群中的骗子又是精英”。在拜伦的用法中,精英一词显然还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精英一词开始与“最好的(the best)”联系起来,更多地表示精锐部队或上层贵族.

“文化”则是一个意义非常复杂的词语,对于什么是文化,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据威廉斯考证,文化原来指的是“培养 自然 的成长”,与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工业革命这个关键时期,文化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到了浪漫主义时代,文化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成为了市场的对立物,开始与教养联系起来,成了优秀的真正标准.这是文化观念的一次飞跃,文化从此开始具有精英主义的韵味.

出于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 机械主义、财富积累、功利主义和现金交易的深恶痛绝,柯勒律治把文化与人类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在他手里,文化获得了高于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高尚地位,成为一切社会安排必须服从的上诉法庭.他在《教会与国家政体》中写道:“国家的长久存在……国家的进步性和个人自由……依赖于一个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如果不以教养为基础,不与人类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同步发展,那么文明本身如果不是一种具有很大腐化作用的影响力,就是一种混乱低劣的善,是疾病的发热,而不是健康的焕发·川( P95-96 ).柯勒律治此处所称的教养实际上指的就是文化.在他看来,文化应该成为文明的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保持“健康”,走向“完美”。

这里,教养,即文化正式地与文明或者说社会联系起来,成为完美的标准,具有特殊的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影响社会,而且可以用来判断社会。不过,柯勒律治也意识到,由于具有解体作用的工业革命的进程,教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得到国家的保障,因此,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应该凌驾于“暴民”之上,因为他们“是为学问培养的,并将学问成果传播于社会中”,这个阶层的保存和扩大必须得到国家的保护和资助。既然这个阶层需要国家的供养,那人数自然不能太多,只能由“一切所谓大学文科和 科学 的贤能之士与教授们”【’](阴)构成,他们的职责是维持艺术的标准,防止裁判圈扩大到让公众参与投票。从此,文化开始与少数有特权的阶层联系起来,这为以后的少数派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埋下了种子。

在整个19世纪,对文化研究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是马修·阿诺德。他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等同起来,并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开宗明义地写道:

提倡文化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摆脱目前出现的困境;文化就是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追求的手段是通过了解世人在与我们最为有关的一切问题上所曾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文化即是对完美的研究,引导我们把真正的人类完美看成是一种和谐的完美,发展我们人类的所有方面;而且看成是一种普遍的完美,发展我们社会的所有部分[1](P160-161)

这是阿诺德比较清晰的文化定义,他的定义明确地把文化与完美联系起来。什么是完美呢?在封建时代,完美总是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上帝就是完美的理想,为了达到完美,人类必须虔诚地信奉上帝,把上帝的理想当作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完全地奉献给上帝.到了19世纪,神学传统已经日渐衰微,阿诺德自然不会愚蠢到再把完美归结为上帝的荣光的地步,于是他推出了“过去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谈”作为完美的代表,这种论调有着强烈的怀旧情结,肯定“过去”的美好。这为后来的艾略特和利维斯蔑视当代文化的价值,只承认过去的美好开了先河。

应注意的是阿诺德所定义的完美是一种“整体的完美”、“普遍的完美”,他意识到“只要个体仍然孤立,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完美。个体必须携同他人一起向完美迈进,必须不断地尽他所能,扩大并增大那涌向完美的人流的规模。若不遵循这个道理,他自己的发展将受到阻碍和被削弱·[1](P165)。这就是说,对于完美的追求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的活动,这种普遍性是个人完美的有效保证。在这里,阿诺德进一步把文化与社会联系起来。

如何实现完美呢?阿诺德首先想到的是国家,他把国家当作达到普遍完美的媒介。然而,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国家只是各个阶级利益冲突的舞台,充满矛盾和斗争,根本无暇顾及普遍的完美。于是阿诺德想到了少数免受本阶级的一般概念和习惯的腐蚀和蒙蔽的精英人物。在他看来,这些人物的心中潜藏着“最佳自我”,只要通过 教育 、诗歌(实际上就是广义的艺术)和批评等手段唤醒他们心中的“最佳自我”,使他们获得普遍的人性和对人类完美的无限热爱,他们就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普遍的完美,达到拯救众生拯救社会的目的.

作为19世纪英国思想界的一位伟大而重要的人物,阿诺德把文化提高到世俗宗教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预示了未来一百多年英国文学知识分子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如文化的概念、文学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的冲击等,功不可没。但是,他的文化理论过分地夸大了文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把文化局限于少数精英人物手中,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意味和贵族倾向。

自阿诺德之后,对精英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当属20世纪的两位文学家和思想家,一个是T. S.艾略特,一个是F. R利维斯.由于他们的思想某种程度地控制着战后的英国思想界,所以雷蒙·威廉斯重点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就是他们二位。

艾略特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以长诗《荒原》享誉世界,在建构文化理论方面他也颇有建树,他“把文化讨论推上一个重要的新舞台”川cP}}>。他在《对文化定义的笔记》指出:

如果那些条件与读者任何狂热的信念冲突,例如,如果读者对文化与平均主义居然会发生冲突感到震惊;或者如果他对有些人竟然会有‘出身的优先权’感到荒谬,那么我不会要求读者改变信念,我只会请他们不要再在口头上高谈文化[1](P301)

这段话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艾略特的文化精英主义思想。在他看来,文化必然与平均主义产生冲突,文化注定是拥有“出身优先权的”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对此不应有任何的异议,那些拥有“出身优先权的”人也不必感到耻辱,而应感到骄傲。谁不承认这点,那就等于承认自己对文化漠不关心,那也就不配谈论文化,最好免开尊口,保持缄默。这无异于剥夺了大众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权利。 涉及到具体的 文化定义时,艾略特最i!;豪的特点就是把文化与“整个生活方式” 联系起士。受20世纪人类学、 社会学的文化研究的;.响,一乙可以说是继承了英国 文学传统的文化观念,他把在阿诺德那里并不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含义明确化,认为“文化这个术语……包括一个民族所有的独特活动和兴趣,[1](P303)。

因此,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并不只有一种文化,而有可能存在多种文化。整个生活方式有一大部分是属于无意识的,而我们通常所称的文化—一种宗教、 法律 体系、 艺术 品,只是整个生活方式文化的一部分,即有意识的部分。艾略特因此提出了文化分层的理论,他区分了“有意识的文化”和“无意识的文化”的概念,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真诚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这只不过是他用于欺骗读者的一个幌子,目的是为了使读者相信他的分析具有社会学的基础,为自己披上并不墨守成规的美丽外衣,避免可能受到的直接批判。他重视的是有意识的专门化的高级文化,即大写的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则被贬为“文化代用品”,因此高级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应该成为整个社会风尚和趣味的楷模。

这种专门化的高级“文化”是“不应该由其他所有阶级来平等分享的东西,川( P305 ),它总是某种程度地与社会特权联系在一起,往往掌握在少数有教养的人的手中。这些统治阶级的优秀代表在继承了财富和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创造、保护和享受高级文化的责任和特权;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对高级文化指手画脚。如果让任何人都参与对有意识的高级文化代表人物的成果进行评价的话,那只能是糟蹋文化.显然,这种高级文化是与统治阶级的特权紧密相连的,对于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艾略特极力反对“文化扩散”理论,认为文化扩散着包含“掺杂”和“贬值”,必然会降低高级文化的标准和质量,“因为少数人文化质量的根本条件,乃是今后仍旧把文化保持为少数人的文化

艾略特的高级理 论文 化是以他的精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在探讨精英问题时,艾略特甚至反对20世纪广为流行的精英流动理论,坚持精英只能固定在上层阶级中,因此高级文化也就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实际上是掌握在统治阶级和上层阶级的手中,使之成为上层阶级的特权.面对20世纪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艾略特没有赤裸裸地鼓吹精英文化,他采取了迁回战术,企图用文化分层理论在一个民主浪潮高涨的时代里继续维护少数人的高级文化,以期达到使统治阶级的文化控制合法化的目的,用心良苦,手法巧妙,很是富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在20世纪依旧明确提倡少数人文化的是F. R利维斯.对于20世纪流行的大众文化,利维斯提出了坚定的批判。他认为伴随着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是标准化和“深度抹平((leveling down) _,引起的是人们廉价的反应,赚取的是人们廉价的眼泪。应该说,他的批判某种程度上确实揭示了大众文化的

负面后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有时确实能够起到警戒世人的作用。但是,利维斯不是积极地面对现实和问题,致力于改善大众文化的质量,而是祭起少数人文化的旗帜。

他在《大众文明与少数人文化》一书的开头就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少数人文化立场:

在任何时代,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与文学欣赏依赖于极少数人;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作不经提示的第一手判断(除了简单的和大家熟悉的作品外).能以真正个人的反应并被认可的这种第一手判断的人,虽然人数略多了些,但仍然是很少的少数派……依靠这少数人们,我们才有能力从过去人类 经验的精华中得到益处;他们保存了传统中最精巧和最容易毁灭的那些部分……美好的生活以这些 语言和习语为基础,没有这些语言和习语,精神的特性就会受到阻碍而变得不连贯,我所说的“文化”指得就是对这样一种语言的 使用[‘](,,,‘).

利维斯自诩他的文化概念源于阿诺德,以示正宗,但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明白,他的文化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于阿诺德的概念。阿诺德强调的是通过了解和研究“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去追求整体的完美,利维斯则把文化与“具有洞察力的艺术欣赏和文学欣赏”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把“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和专门化为文学和艺术。最后,这种文学文化和文学研究的中心又落到了语言上面。因为通过语言,我们的精神的、道德的和感情的传统才得以传递下去,而最好的语言则保留在文学中:“如果当代的用法不是倾向于提高而是贬低语言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指望文学了,这样才能有希望与我们的精神传统、与‘各个时代精选的经验’保持联系,因为文学中保存了最为精妙优美的语言用法·[4](P103)

显而易见,利维斯的少数人文化中的这个少数人实际上是一个文学少数派,“一个不但能够欣赏但丁、莎士比亚、邓·多恩、波德莱尔、哈代(仅举重要的例子),而且能够认识这些作家最近的继承者的那个少数派”川( P326 ),其职责是保存文学的传统和最优秀的语言能力,为更美好的生活设定标准。利维斯主张以文学少数派作为中心,这部分地是出于对自己个人专业的偏好,是文学研究专门化的结果之一,但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的变化,尤其是文学研究和文学知识分子在大学和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的冲击.由于 科学 研究及其他新兴文化形式(如广播、电影、电视)的挑战,纯粹的文学研究失去了中心的地位,日益走向边缘,曾经有过的荣光和辉煌已成为昨日黄花,它的作用日趋降低,它所代表的传统价值也已失去了耀眼的光环.文学研究者不再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导师和社会生活的指导者和评判者,这是利维斯不愿接受的事实.

在审视了英国精英文化传统之后,雷蒙·威廉斯接着考察的是大众文化。

威廉斯首先检视的是大众的观念。 历史 地看,英国的大众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确定其含义:人口向 工业 城镇的集中、工人向工厂的集中、“由工人阶级派生出大众行动”。因此,所谓的大众指的是人口的聚集,尤其是工人的聚集,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英国精英分子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精英们看待人们的一种便利方式,指的是精英们的统治、控制、教诲、取乐的对象,这种大众无异于群氓无赖.这个概念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差别,它在词义中保留了乌合之众的传统特征:容易受编、反复无常、群体偏见、趣味低级、习惯丑陋.这样一来,大众便成了文化的威胁、对精英文化捍卫者的威胁.因此,在整个精英主义文化观念中,大众一词带有明显的贬义,与之相联系的许多词,如大众文化、大众 教育 、大众文明、大众传播、大众思想、大众民主……无不带有贬义.这种大众的用法实际上是精英阶层用以证明少数人文化的合法性,维护精英文化和现行体制,对大多数人实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对此,威廉斯深表愤怒,并且提出了挑战,他写道:

实际上没有大众;有的只是把人看成大众的那些看法.在一个城市工业社会里,有许多机会使人们产生这些看法.重要的不是重申客观条件,而是个人地、具体地考虑这些条件对我们的思考产生了什么影响,事实当然是,看待其他人的方式已经成为我们这种社会的特征,是为了 政治 剥削或文化剥削的目的而受到重视的.折衷地看,我们看到的是其他人,许多其他人,我们不了解的其他人.实际上,我们根据某种方便的公式把他们聚合 起来并加以让释,在它的条件中,这个公 式是成立的.但是,我们真正应该检验的 是这个公式,而不是群众。如果我们记住 我们自己也直接被其他人聚合成群,将会 有助于我们进行这种检验。只要我们发 觉这种公式不足以让释我们自己,我们也 可以承认它不足以让释那些我们不了解 的人。

这段话读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威廉斯决不是为了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卖弄学问才写下这段话的,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一词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控制功能。在他看来,大众不是群氓,而是多数人,所谓的大众只是工业革命导致的一种 自然 的聚合或组合.精英们杜撰并广泛使用“大众”这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显示自身的优越性,贬低大多数人,以便进行政治的剥削和文化的剥削,成功地把多数人排除在文化之外.

通过揭示“大众”一词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功能,威廉斯批判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他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L1](P403),包括机构、习俗、思想习惯、意图、知识和想象的作品.虽然他的文化观念受到了阿诺德等人的影响,但这种文化观念极大地扩展了文化的范围,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有助于营造一种共同文化,为后来的文化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