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实用22篇)

知识星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5681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28分钟。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教为不教”;礼仪;情境教学;幼儿园

在引入叶圣陶“教为不教”的现代核心理念和至理名言鞭策下,为了让这一核心理念融入我们的教育,需要从幼儿的启蒙教育抓起,从最基本的学礼开始,这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都至关重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中,社交礼仪的培养尤为首要。我们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核心思想,在幼儿日常活动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揣摩幼儿的心理变化,思考如何拨动幼儿敏感的心弦,如何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由扶到放,实现在“授之以鱼”的过程中“授之以渔”,通过幼儿礼仪、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教学和融合,达到通往“不教”之境的人格及品性生成路径。

一、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核心思想阐释

在叶圣陶毕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思考与感悟浓缩了这句至理名言,他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些观点辩证地阐述了其理论精髓。

首先,体现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教师“教”的行为要与学生“学”的行为相呼应,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生的“学”而定的,本实质内涵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先教“需要教的”,然后,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与路径,从而摸索出、得出自己学习的路径,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我们要注意区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和“不教”之间的不同,正确地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其次,在这个核心理念中,还涵盖了学习与人的发展内涵。学习的过程使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经验的历练中出现相对持久的变化,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一个身心素质不断成长与完善的过程,那么,这种个体的成长与素质的发展正是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念的基本立足点,在这个立足点之下,“教”的行为目的即是促进学生个体的“自能”化学习,即使学生个体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而具备了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形成又促成了个体的素质发展,成为其终身的学习体系。

二、幼儿园礼乐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日常的幼儿行为礼仪表现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礼乐教育的缺失。如,幼儿之间在无意识的过错行为中,不愿主动向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争抢玩具时,不懂得协商与礼让,以争强和好斗为制胜的法宝;还有的幼儿不懂得孝敬与礼让,在享乐的时候不愿意将自己喜爱的食物或物品让给长辈,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不懂得尊老和孝敬。而在幼儿教师的层面,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礼乐教育即纯粹地讲文明、懂礼貌,缺乏深刻的认知与实践;部分教师不擅长应用礼乐的核心理论进行教学,而仅仅用生活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体现出无规范化、无系统的幼儿礼乐教育观。因而,幼儿礼乐教育尤为重要,其受到下面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1.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之中,有一些败坏风气、道德沦丧的不良习气,导致许多人对社会道德的缺失、滑坡现象颇感缺憾,引起多人热议。另外,家庭环境的礼仪现象也让人颇为失望,许多家长不知如何在幼儿面前保持涵养,不知道在幼儿面前进行避忌,以为幼儿还小,还不懂事,其实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儿敏感的眼睛所感知,其不良行为习惯让幼儿心灵受到蒙蔽,使幼儿于无形中加以模仿与运用,影响了幼儿礼仪素养的形成。

2.幼儿教学在礼乐教育的缺失

首先,我们的幼儿园没有开设特定的礼仪素养培育课程,也没有幼儿礼仪课本,因而,幼儿园的礼乐教育从其内部制度和模式上便缺乏创建,这也导致许多幼儿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日常幼儿活动中的礼仪说教,体现出表面的、沦于形式的礼仪教学,对幼儿仅仅进行了最初的礼仪培养,而缺乏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引导。

三、幼儿园内的幼儿礼乐教育的不同路径探讨

1.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生活礼仪教育渗透

我们在幼儿园礼仪教育过程中,要将这种礼仪教育渗透入幼儿的每日生活环节,引导幼儿生活中的礼仪培养,让幼儿在每日的成长中筑就健康人格。

首先,要使礼仪成为幼儿生活化的内容,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幼儿日常生活的情节当中,不管是生活起居,还是游戏与活动,都要渗透入礼仪教育的内容,使幼儿在日常的就餐、睡眠和洗漱生活状态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师要寻找每日生活中的契机,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各方面做起,例如,晨间的幼儿入园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地迎接幼儿,欢迎小朋友的到来,并引导幼儿回应教师的热情,向老师问好,传递和表达关切之情;在幼儿进食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幼儿建立清洁及卫生的概念,养成杂物垃圾入桶的卫生习惯。

其次,培养幼儿遵守校园规则的礼仪内容。在幼儿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由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校园成长历程,因而,让幼儿在校园的环境中逐渐适应,养成校园规则的礼仪学习活动,这有助于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脱离家庭,进入校园生活,为以后的小学入学奠定校园规则理念及相应的礼仪基础。例如,教师要培养幼儿在每日的入园之时,指导幼儿学习《文明礼仪歌》;还有,在校园集体的活动之时,指导幼儿掌握和了解集体活动中的展示礼仪:领队儿童的礼仪姿态展示、每个幼儿遵守老师口令的礼仪展示等。

2.幼儿舞蹈活动教学中的礼仪培养

在幼儿的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适宜的礼仪元素以舞蹈动作的方式与练习,达成礼仪的渗透与融入,通过幼儿舞蹈的动作模仿、情感输入及角色演绎等方面,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例如,简单易学、优美流畅的“礼仪操”,其不具有华丽绚烂的包装,也不注重服装及服饰的装潢效果,而是将日常行为中的站、行、鞠躬、握手、着装、拥抱等动作进行流畅的衔接,展示出标准的礼仪风范,幼儿在这套优美自然、动作连贯的舞蹈动作中,不但学习了舞蹈中的身形训练,而且不自觉地收到了水到渠成的礼仪效果。

3.幼儿情境角色扮演的礼仪培养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化的情景环节是幼儿最喜爱和擅长的活动,教师要通过对情境的设计、人物角色的扮演,实现幼儿想象和模仿行为下的礼仪教学,幼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到不同的情感享受,感知到不同情境下的社交礼仪。教师可以创设实际场景的模拟化情境游戏,如:“娃娃家”“医院里医生与护士的工作”“超市购物”等情境表演。在“娃娃家”的模拟情境中,让一名幼儿扮演家中的主人,选取几名幼儿作为客人,具体场景如下:几名幼儿敲门,家中的幼儿主人迎接客人,客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儿主人要进行应对。在这个模拟“娃娃家”的场景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客人首先要轻重适度地敲门,不能大声喊和用脚踢;然后,指导幼儿主人进行礼貌而热情的迎接,并招呼客人“请坐,我给你们泡茶。”其时,客人不能在主人家中四处翻箱倒柜,要指导幼儿客人进行礼貌的询问:“你家里有好看的故事书吗?能不能让我看一下?”或者有不同的幼儿也可以提出“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吗?可以一起玩吗?”在经过主人的允许下,才能进行翻阅。又如,在医院和超市的模拟公共场所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在情景活动中遵循社交礼仪,懂得公共秩序与公共场合的基本规范礼仪,如:按顺序排队等候、不随意扔丢东西、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等,使幼儿在各式各类的情景模拟扮演中,习得不同的社交礼仪,模仿规范、秩序的礼仪行为。另外,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外出活动之时,指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场景,用实践中生动而真实的礼仪感受回忆自己在模拟场景中的不同细节,不断增设情境礼仪内涵,拓宽自身对礼仪内容的理解与学习。

4.阅读和故事的礼仪感染

阅读与儿歌的形式优美而动听,其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特色以及富有儿童情趣的特色内容,都能引发幼儿的心灵共鸣与互动。教师也可以阅读文学作品中的礼仪内容,向幼儿诵读,例如,幼儿教育兴起的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是中国礼仪最好的启蒙教材,其朗朗上口的经典传统语言文化对幼儿的文化传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奠基作用。同时,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幼儿儿歌形式,借助轻松愉悦的歌唱方式,让幼儿学唱“见老师,问声早;见同伴,问声好;告别时,说再见;向人家,借东西,说一声,谢谢你……”这种社交礼仪的培养,不但使校园环境清新宜人、轻松而愉悦,而且在艺术与文学的感染力,促进和丰富了幼儿的礼乐知识,有助于幼儿礼仪的形成。

俗语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幼儿时期的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及品性的培养,具有启蒙的重大意义,在校园环境的天地里,我们不但要依靠学校的教育和培育,而且要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共生力量,将校园里的礼仪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礼仪相融合,在多方的配合和支持下,运用经典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指导幼儿在游戏、情境、阅读与舞蹈的教学方式中养成每日必修的礼仪习惯,在获得礼仪体验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生活之中的自觉的礼仪学习,为幼儿的后续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二波.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的当代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白雪.叶圣陶日记中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李淦.叶圣陶作文教学观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

[4]潘晓江.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J].考试周刊,2012(86).

[5]傅雅萍.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帮助幼儿自然习得文明礼仪[J].考试周刊,2013(24).

[6]黄丽娟.加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7).

[7]周龙梅.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1(11).

[8]张兰香.浅谈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 礼仪教育 方法策略

我国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成为一种美德。但是,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却发现,当前较多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对于礼仪知识了解并不多,进而导致礼仪认知同实践行为的互相脱节。较多国家实际上早就重视了对后代子孙的礼仪教育。例如,韩国在幼儿园之中开设礼仪室,对幼儿开展规范培养教育。新加坡则将儒家学说视为中心,并在幼儿园中设置了公民课程。反过来审视我国,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却存在较多不足。为此优化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美德,做好幼儿园礼仪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在五大领域的常规教育中融入礼仪品格教育,将之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与环境创设、教育活动相结合,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使良好的礼仪行为得以实践。

一、在幼儿在园日常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的理解能力差,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幼儿礼仪教育应从日常生活开始,因此我园在一日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每天晨检时老师见到幼儿和家长时主动说“早上好”,每周评选礼仪小标兵面带微笑站在晨检大厅门口与老师一起迎接本班小朋友来园并主动问好,时间长了,家长和小朋友都能主动的相互问好,幼儿能自觉的向老师行问候礼;在洗手、上厕所等环节引导幼儿要排队、不拥挤,懂得礼让;在用餐环节老师给幼儿盛好饭后要说“谢谢老师”,要爱惜粮食,吃剩的食物包装或食物残渣放到指定位置。午睡时安静入眠,不大声喧哗;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玩具,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不独占;在离园时与老师说“老师再见”。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的很多礼仪教育契机,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做人与生活。

二、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生来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和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三、在生活实践中融进幼儿礼仪教育

开展礼仪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创建情境教学,把课本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开展礼仪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内容都比较的丰富,这对幼儿学习礼仪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具体的教育实施策略要结合具体的礼仪教育内容进行开展。比如,设定好一个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帮助盲人过马路。就可以让一个幼儿扮演盲人正准备过马路,其他的孩子负责搀扶盲人、帮助盲人顺利地通过马路。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告诉幼儿应该主动的上前去搀扶盲人的手,要等交通灯变成绿色之后再过马路,等把盲人顺利地送过马路后,还要和盲人说“再见”之后再离开。通过创建这样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幼儿学到的一些礼仪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去感受做文明人的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小朋友们的礼貌用语,比如见了人要主动的跟他们打招呼,饭前便后都要勤洗手,自己做错的地方要主动的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要知道说声谢谢,不要欺负其他的小朋友,吃完饭后要自觉的收拾餐具等。

四、在中外节日里进行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都是喜欢过节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爱热闹、好奇心重等心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指导儿童动手为家长制造一份新奇的贺卡、画一幅图等作为礼物,写下最希望对父母说的话;提醒、督促儿童记住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礼物,并在那一天特别体贴父母的辛劳,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让父母开心;在元宵节、端午节圣诞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送给同伴等亲手制作的礼物,在教师节送给教师礼物等。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体会到自己的付出让别人高兴的快乐,形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幼儿礼仪教育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流行歌曲尽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六、结语

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方法是多渠道的,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创建礼仪教育大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幼儿在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学会以礼待人,文明礼貌。

参考文献

[1]何敏.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方法与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6(28):79-79.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3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探析论文

一、以身作则,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所谓的以身作则,指的是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语言,对学生们进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为孩子们做出表率。在幼儿园,对孩子的生活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教师,教师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教学时,教师首先就要做好自我教育,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受礼仪教育的环境。例如,教师平时说话用语要注意礼貌性,要组织孩子们之间相互帮助、互助互爱,在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纠纷的时候,要能用最有修养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切记不可去做一些冲动偏激的事情,这样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教学生一些好的礼仪习惯,让孩子们多掌握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

二、礼仪教育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

游戏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游戏的建立,既能够巩固小朋友之间的'游友谊,而且在游戏中,孩子们也能够学到一些礼貌用语,而且还能够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例如,开展“娃娃家”“理发师”以及“医生”等角色游戏,这样利于培养孩子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情景的演练,还能够让他们获得情感方面的体验,有时候还能够复习和运用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逐渐地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样的教学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老师还可以在集体中开展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的表演活动。比如,组织孩子们表演打电话的游戏,教育孩子们正确接打电话的礼仪后,指导孩子们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儿童进行辨析和评价,进一步向孩子们巩固电话铃声不要超过三声,接打电话时需要用到的礼貌问候,要等到对方先挂电话后自己才可以挂电话等一些接打电话礼仪学习。这样的礼仪活动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接近,因此,孩子们也会学的很快。此外,游戏的有效开展,还能够更好地促使儿童之间学会分享、合作、谦让以及互助等好的行为,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四、在日常生活中融进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礼仪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创建情境教学,把课本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学习,开展礼仪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内容都比较的丰富,这对幼儿学习礼仪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具体的教育实施策略要结合具体的礼仪教育内容进行开展。比如,设定好一个日常的生活场景,比如帮助盲人过马路。就可以让一个幼儿扮演盲人正准备过马路,其他的孩子负责搀扶盲人、帮助盲人顺利地通过马路。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告诉幼儿应该主动的上前去搀扶盲人的手,要等交通灯变成绿色之后再过马路,等把盲人顺利地送过马路后,还要和盲人说“再见”之后再离开。通过创建这样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幼儿学到的一些礼仪知识充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让他们去感受做文明人的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小朋友们的礼貌用语,比如见了人要主动的跟他们打招呼,饭前便后都要勤洗手,自己做错的地方要主动的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要知道说声谢谢,不要欺负其他的小朋友,吃完饭后要自觉的收拾餐具等。

三、总结

幼儿阶段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长期有意识地培养与实践。而且还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的环境,将礼仪教育理念渗透在孩子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会善良、正直、谦逊以及合作等品质,为培养幼儿成为具有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人奠定好基础。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4篇

Abstract: As the etiquett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able manner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tiquette, does not get the deserved attention. Now, most of kindergartens have developed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of children is to let children participate in it and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and respect arising from observing table mann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children's moral level and etiquette awareness.

关键词: 幼儿;就餐礼仪教育;调查与分析

Key words: children;table manners educatio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0引言

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在此时侯打下基础。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1相关概念及意义

礼仪礼仪,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通过人的外在表现,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与场合当中,形成整体的社会规范,进而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了“不学礼,无以立”的思想学说。其后的荀子,更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明训,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已明确: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学习和践行礼仪可以与他人更好地和谐相处,宣传和推广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祥和、安定。

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一个人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幼儿也是个体,更是国家新一代的希望。幼儿礼仪是人类礼仪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说的“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

就餐礼仪就餐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在就餐时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以及应注意的礼仪。然而就餐礼仪又包含了很多内容,如:按时间前后分:就餐前的准备和就餐中的礼仪;按不同的用餐种类分:中餐礼仪和西餐礼仪,而西餐又分为3种类型(包括东方型,印度、阿拉伯类型和西方型);按不同场合分:学校餐厅就餐礼仪、家庭就餐礼仪、宴请礼仪、自助餐就餐礼仪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分类方法。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

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而就餐礼仪正是生活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餐礼仪的重要性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充电人生,引导人生。我们应该知道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就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简而言之,通常具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个作用,内强素质;第二个作用,外塑形象;第三个作用,增进交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都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学习并运用礼仪,能使你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更会帮助你取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拥有礼仪意识和掌握更多的礼仪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潜在都资本,成为参与激烈竞争的精神营养,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规范,就能使大家相处得和谐、愉快。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技巧,是艺术;从本质上说,人际交往更有赖于人的内在修养。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言语礼仪,能有一个和睦、友好的人际环境;注重行为的礼仪,能有一个宁静、洁净的生活环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能美化人生,美化社会,因此礼仪习惯的培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社会而言,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定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现在不少家庭忽视对孩子应有的礼仪教育,导致的不良影响在用餐时表现为孩子只顾自己、旁若无人的不良行为习惯。我们知道,习惯对人的影响极大,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的,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

礼仪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礼仪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也使得幼儿就餐礼仪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途径

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幼儿园开始重视品德教育,但幼儿园礼仪教育多半以教育活动为主,教育生活化显得较欠缺。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幼儿良好的礼仪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显性课程”,又要有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课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

针对幼儿就餐礼仪教育现状问题,我认为幼儿园在就餐礼仪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讲礼仪的良好氛围观察、模仿、示范可以看作是儿童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反应的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如下两条措施来优化幼儿礼仪教育环境: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根据礼仪教育的要求,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用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

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我们轮流让两个小朋友站在门口,担任小小司仪员,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在班级里放置一块整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教师的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对幼儿要有表率作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利用好社会环境,在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同时必须选择、发掘和利用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对于幼儿来讲,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有很的深的影响,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把握,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完美结合,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最合理的成长环境。

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礼仪的核心是爱心,幼儿爱心的形成也是实践的过程。最初只是出于纯粹的行为模仿,当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时,幼儿会感到高兴,得到强化;经过多次反复和强化,渐渐形成了爱心心理结构。因此,在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的范型,明确提出是非的评价标准,通过讲故事、表演、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献爱心捐款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使他们的礼仪行为,成为内在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真正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形象的,通过看录像、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礼仪认知,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仿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提供问题情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就餐礼仪教育,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就餐礼仪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和情景表演的方式丰富幼儿的就餐礼仪认知。

积极评价,促进内化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遵循强化的原则,采取积极的评价,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们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帮助、达到要求,逐渐提高了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家园共步,强化良好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强化幼儿的就餐礼仪。我们都知道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现实的状况是,“社会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仅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中,学校往往孤军奋战,缺乏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小报、家园联系窗等,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统一要求、育,幼儿礼仪行为增多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人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礼仪行为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此外,礼仪教育还可以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会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

3创造条件,提供幼儿实践机会加强就餐礼仪知识教育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培养,重要的环节就是由“知”到“行”的转化,为此,我们应该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了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如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体验“宴请礼仪”和“西餐礼仪”。让一个或几个幼儿去另一幼儿家“做客”,在幼儿游戏中,老师注意观察,随时提醒、引导幼儿遵守礼仪。

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教师和小朋友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教师提前设置好情景,向幼儿讲解情景并让幼儿选择角色参与表演。如教师提前将教师布置成西餐厅,让幼儿选择顾客、服务员等的角色,然后开始表演,包括点餐、用餐在内的就餐礼仪都亲身体会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遵守正确的西餐礼仪。表演结束后,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演,对使用正确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没有正确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予纠正和鼓励。

任务活动为了使幼儿的礼仪认知在真实的情景中得到体现,使知行统一,我们应利用各种机会,给幼儿分配“任务”,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得到练习。如在设置好的自助餐厅的情景下,教师让幼儿完成取餐、就餐、离开餐厅等一系列行为。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并且针对不同幼儿的礼仪问题给与评价。对遵守自助餐就餐礼仪的幼儿给与表扬,使其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并且增强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遵守就餐礼仪的次数,并使其固定下来成为习惯。

社会活动让幼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增加经验,丰富其情感体验。如组织全班幼儿到餐馆内,使幼儿通过自己的行为,既实践已学餐馆就餐礼仪,又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应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性,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

总之,幼儿就餐礼仪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加强幼儿就餐礼仪教育,并提高幼儿的道德和礼仪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晨辉.好礼仪好人缘[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谭洛明,徐红.礼仪与形象塑造[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2):140-142.

[3]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3,(1):72-74.

[4]蓝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J].生活教育,2006.

[5]碧冷.一生要学会的100种礼仪[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6]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5篇

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和教育机构所认可,幼儿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对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做下面一些论述。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提高幼儿情商

情商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力,高的情商可以让智力平平的幼儿创造出不平凡事业,低的情商却可以使人变得平庸。幼儿的性格基本是在幼儿园时期初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家庭环境,幼儿的启蒙教育等等,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每一个习惯,在养成以前的教育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对幼儿的初期教育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幼儿,有利于性格成长的就要让幼儿长期坚持,不良的习惯一有迹象就要坚决制止,逐渐地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意志行为比较差,随意性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是个人兴趣或愿望的需要。因此,要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情先有目标,然后努力实现,并能为实现目标,克服幼儿控制意志差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在相同的模式下不断的重复从而形成了模式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发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过来影响人的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是人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纵容,让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经常是在孩子后面追着喂,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不吃,家长为了迎合孩子,每天都做孩子爱吃的饭菜,使孩子养成了偏食的坏习惯,同时,也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食材搭配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家长也应该在这一关键期多了解孩子的心里特点,给予孩子各方面足够的关爱。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生活、学生过程中多陪伴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鼓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形式良好的习惯。

三、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个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幼儿教育中,老教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老师应当以幼儿好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引导幼儿热爱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善于分享,让幼儿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家人和小朋友有明确的责任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适当的锻炼幼儿的承担能力。给予幼儿适合这个年龄段承担的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幼儿的作业,例如让幼儿给别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共享自己的玩具用品,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大家一起做游戏等集体的活动,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其他小朋友的快乐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和快乐一起与大家分享,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幼儿有主人翁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集体观念,要让幼儿有参与和担当的精神,分享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行为能让大家快乐,孩子的信心就备受鼓舞,产生强烈的荣誉和使命感。

四、全面培养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观念是片面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全面抓起,给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方法,在培养孩子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发展,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幼儿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老师要保证孩子的生理健康,这个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让幼儿养成放前边后勤洗手,不挑食偏食,正确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等,使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大力培养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也应该全面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掌握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孩子能够独立和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幼儿的天赋得到充分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慢慢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字以后,可以通过数字,玩具或是食物的数量,适合的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幼儿通过基本的操作明白加减的初步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意识,感知数学的规律性。这个阶段的幼儿基本靠感知和操作来学生,在幼儿初步有了思维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變换物品和数量,或是几种物品混合操作,让幼儿在脑海对数字的加减有初步的人生,教师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幼儿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6篇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随后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方面存在的具体不足,最后围绕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给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礼仪教育;应用策略

目前,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虽然非常普遍,但是具体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幼儿园并没有掌握好这一手段的应用技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的背景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幼儿园能够更好地掌握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做到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实现礼仪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优点

(一)提升教育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将游戏运用在幼儿礼仪教育领域,寓教于乐,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对于正处于3—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基于幼儿的这一身心特点,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礼仪教学,将礼仪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礼仪知识。

(二)提升教育实效性

礼仪教育要想具有实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幼儿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中做出比较恰当的行为,展现出来良好的礼仪。而通过游戏营造相应的教育情景,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就可以让幼儿在学以致用的情境中自然展示所学到的礼仪知识,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1)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准

目前不少幼儿园对于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一种观念就是认为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价值并不大,因此没有必要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礼仪教育;另一种观点则是无限地放大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教学价值,对于各种礼仪教育,不管适不适合采用游戏,都要通过设计游戏来进行教育。

(2)游戏与礼仪内容结合不够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过于追求游戏形式,忽视礼仪内容的问题。很多游戏看起来幼儿都很喜欢,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却与礼仪教育内容脱节,结果导致利用游戏进行礼仪教育看似幼儿非常配合,但是因为没有做到围绕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精心设计,礼仪教育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例如:礼貌用语游戏设置方面,因为没有做到与幼儿平时的生活环境相融合,结果导致幼儿只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却很少。

(3)游戏出现了失控问题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毕竟对于幼儿来说,其自制能力比较弱,生性活泼好动,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如果不能够摸清孩子天性,对于游戏进行较好的控制,很容易就会因为游戏的失控而导致教育效果的不断走低。例如:在很多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中,游戏应用往往就是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甚至会出现幼儿发生纠纷、幼儿相互大闹的情况,从而导致失控局面的产生,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4)缺少相应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育评价是不是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游戏应用的效果。从目前幼儿园游戏的应用来看,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工作,没有及时对于游戏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这使得没有办法及时把握游戏应用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也难以全面了解游戏应用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游戏的应用就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从而影响礼仪教育效果。幼儿园也没有做到基于教育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来激励幼儿更好地遵循相关规则,从而使得礼仪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三、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正确认识游戏教育价值

教师要思考在哪些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引入游戏,哪些礼仪教育方面不适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对于适合的要尽量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升礼仪教育的生动性、互动性,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各种礼仪,并能够较好地去按照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情景表演、礼仪小游戏、儿歌等,可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内化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不适合采用游戏的礼仪内容,也不要勉强采用游戏,毕竟游戏也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搭配其他一些教育方法,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在游戏应用方面,需要幼儿教师寻求礼仪教育内容与游戏之间的结合点,充分做好游戏应用的准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在礼仪教育方面的价值,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效果。

(二)努力做到游戏与礼仪内容融合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能够结合礼仪教育内容设计出非常好的游戏方法,使得游戏与礼仪内容做到更好地融合,这样自然可以提升游戏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结合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精心思考,确保不同的礼仪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法。例如:尊老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在重阳节带领幼儿到养老院去慰问;在排队吃饭礼仪方面,则可以要求孩子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做出对错判断,全面提升幼儿对于礼仪的认可。对于游戏的形式,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讲故事、体育竞赛等,不要拘泥于某一种。

(三)做好游戏应用的管控

鉴于游戏在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这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做好管控,通过一些奖惩、引导措施的合理使用,让幼儿能够按照要求参与游戏、做好游戏,从而实现游戏应用的效果。例如:在做好精心筹划的基础之上,结合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及时进行引导,全面提升这一方法的应用水平。

(四)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评价,重点评价游戏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游戏应用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进行后期游戏应用的改进。幼儿园可以将PDCA循环引入到游戏应用教育评价中去,借助PDCA循环的指导方法对游戏的应用进行合理改进。还有就是要将教育评价结果与幼儿的奖惩挂钩,做好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幼儿有压力以及动力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礼仪。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7篇

通过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龄前孩子的综合素质,对于礼仪教育教学措施的探索以及尝试,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教学事业顺利发展的表现,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目标以及教育意义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学习各种礼仪,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1]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发展以及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通过对礼仪教育目标的确定,按照语言、健康、科学、社会以及艺术领域等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制定。把所有的目标转化成阶段性教学内容,例如按照年龄来划分,小班幼儿需要初步了解各种礼仪知识;中班幼儿则学习一些较为基础性礼仪知识;大班幼儿则需要接受常规性的礼仪习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让幼儿对阶段性的教育目标进行调节和反思,对目标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幼儿个体而言,礼仪是他们文化修养、思想道德水平、交际能力的表现。幼儿要想实现全面成长,就要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国内外很多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在对很多行为进行学习的过程较为关键。幼儿在这种关键时期,出于接受和准备的状态,若外界能够给与其一定的帮助和刺激,就能保证某种行为能力能够实现快速发展。[2]学龄前的幼儿具有较为显著的可塑性,很容易接收外界的信息,所以,也是了解各种行为或者学习各种知识的关键时期。礼仪作为一个国家道德风尚、文明程度发展的主要表现,礼仪教育必然会对学龄前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长时间的宠爱让他们的礼仪意识逐渐淡薄,所以,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和价值观念。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相关措施

幼儿礼仪教育要集中体现在多元化的各种会难过活动形式中,通过利用幼儿园、社会、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各种优势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一)创设优良的礼仪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融洽的礼仪教育氛围,能够保证幼儿礼仪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周围行为影响、活动空间、班级面貌以及教师的行为态度都会在不同方面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因此,教师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以及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保证幼儿能够融入其中。

幼儿教师要首先对校园整体环境进行优化,从细微处来对活动室的环境进行布置。包括协助幼儿装饰以及整理相关的礼仪活动图片,并将其张贴在墙壁上,从而提醒幼儿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证达到礼仪规范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区域的图书角放上一些关于礼仪的图书,让幼儿在欣赏图画或者故事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礼仪影响。幼儿教师需要能够保证所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简单易懂,引导幼儿在日常学习环境中对各种礼仪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二)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开展礼仪教学

幼儿教师要能够把礼仪教育作为幼儿常规性的训练项目,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状况、年龄特点、阶段性的教学计划来开展定期的礼仪教育活动,还要设计出更多幼儿喜闻乐见的礼仪教育教学内容,并让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礼仪教育知识。[4]为了能够保证礼仪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把具体的礼仪知识进行细化和分类,并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贯穿。例如所有的幼儿在每周一的升旗礼仪之上,都会对国旗进行注目礼,所以,在他们心中就已经萌发了爱国思想,教师可以借用这一机会来不断增强幼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就餐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就餐、餐后如何处理相关器具等,让他们养成文明就餐的习惯。

(三)通过重大节日开展相关的礼仪教育工作

幼儿礼仪教育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参与、感知、讨论,并让他们通过活动学到的相关知识在之后进行拓展和衍生,让幼儿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5]结合母亲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来对幼儿进行各种感恩教育,从而让幼儿在这些不同节日中懂得相关的礼仪知识。

(四)充分发挥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作用

要想保证幼儿礼仪教学活动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出家庭的配合作用。幼儿园教师需要能够与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让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相关礼仪的掌握程度等,采取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教学措施。幼儿教师还要向家长介绍礼仪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让家长配合其引导幼儿达到相关的要求。

结语:对于学龄前幼儿开展相关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幼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且实现和谐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要能够明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加顺利地完成幼儿礼仪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苟立新.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7:262-263.

[2]陈泽婧. 遵义市公立幼儿园礼仪教育现状调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1:90-93.

[3]卢吉宴. 乌鲁木齐市幼儿园礼仪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J]. 科技信息,2013,11:327.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8篇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的过一生!我们现在对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就像在戈壁上捡石子,二十年后我们后悔捡少了,因为这些石子已经变成了孩子最珍贵的钻石。我们从幼儿的发展变化上可以充分的肯定对幼儿礼仪的教育培养是有效的,是符合当今社会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礼仪教育研究反映了教会幼儿从小“学会做人”这样一个理念,使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得以有机的匹配。从实际效果看,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1 课题背景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幼儿园是一个文明礼仪的大舞台,文明礼仪是幼儿园精神面貌的展现。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幼儿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儿童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2 研究概述

礼仪:为使各种人相处在一起能愉快融洽、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即礼仪就是表示礼貌的具体礼节,包括言行举止的诸方面细节。

幼儿生活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公共场所等活动中能够与各种人相处融洽、正常交往,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简单的说,就是幼儿在生活中的礼貌言行举止,行为习惯。

3 活动意义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了解,并引起家长、老师、园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为切实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水平,我们积极从身边细小处着手,在行动中培养幼儿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4 研究目标

在《纲要》、《指南》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初步探索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礼仪教育内容与实施方法,丰富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实践经验。

通过礼仪启蒙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园发展。

5 研究对象

幼儿园在园全体幼儿。重点:小一班、中一班、大一班。

6 研究内容

幼儿生活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我们主要分三方面: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我们将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

7 研究时间

2007年6~2007年12月准备阶段,课题的申报、审批、立项;2008年1~2009年12月实施阶段,并把研究成果上报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参加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的审核和评选活动;2010年1~2010年7月结题阶段,将全部成果上报总课题组,参加总课题组结题研讨会并参加评选。

8 研究人员的分工

周宏敏园长负责整个研究小组的工作;周建琴园长负责检查工作;蔡月梅老师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周科燕付园长负责后勤工作;斯琴等老师负责一线的实践工作。

9 研究方法

对幼儿进行生活礼仪方面的研究,应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我们在研究时体现“低——要求低”,“浅——内容浅”,“细——措施细”,“活——方法活”四个基本要素。把示范、明理和训练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选择适宜于形象思维方式的教育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①启发引导法;②游戏童谣法;③榜样示范法;④情景感染法;⑤行为训练法。

10 研究措施

专项资金到位。拨出专款,用以购买实验资料(理论书集和活动器材等)、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及参加省内外的专项研究活动,并拿出专项资金奖励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保证课题研究资金专款专用。

研究人员到位。园长周宏敏、周建琴。副园长周科燕负责后勤,全体教师参加实验,并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

时间到位。为了确保研究有保障,规定将每月的第三周星期三下午定为课题研究集体研究时间,研究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专题研究内容,任何人都不得挪作他用。另外,定期在期中、期末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实验教师汇报研究成果,交流经验。

加强管理,及时调控,建立好实验管理制度,保证课题实验的落实。如制定的“实验研究管理制度”、“实验资料管理制度”、“实验教师管理办法”、“实验成果奖励办法”等。强化过程管理,同时要求实验教师整理好实验档案资料,为实验的开展和评估提供真实可靠、准确详细的资料。

加强学习与培训,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育人经验,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礼仪》、《教育科研实验方法》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新课程的培训和相关理论的学习。为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增强了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11 研究途径

如何让《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能给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带来新变化,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主要抓了三个方面:

主要抓幼儿园中的礼仪教育。

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从晨间接待开始,一日环节包括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在各个生活、学习过程中,如果文明礼仪教育跟不上,幼儿可持续性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养成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及文明礼貌。具体措施有:结合本园实际,继续扎实开展“礼仪伴我行”争星活动,把幼儿的仪容仪表、活动(上课、排队、庆祝活动、升旗仪式等)礼仪、尊师重长礼仪、语言礼仪、园内公共场所礼仪等五项做为评比内容。通过班级设文明礼仪争星表,设立“文明小天使”示范岗,每天早上迎接小朋友、家长的到来,激发幼儿个个争当“文明小天使”的愿望。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把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活动之中,注重礼仪教育游戏性。游戏活动是指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前获得最佳效果。

我们将游戏活动分为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室内游戏共设置了: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积木区、语言阅读区、美工活动区、益智操作区、科学探究区、音乐区等其他区域。区域活动中通过有准备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自发地学习,满足幼儿礼仪学习的个体需要。户外场地。教师在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让幼儿在感受和体验中获得内化的礼仪行为品质。

把礼仪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注重礼仪教育的综合性。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应该说,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幼儿年龄所决定的,在实施过程中,它具有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操作化(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在实施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社会活动的“我与文明手拉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情行合一”;语言活动:“礼仪故事、格言天天讲”,组织每个幼儿与父母一同收集礼仪故事,礼仪“三字经”,并随时给同伴讲,给父母讲,教师可以给幼儿讲,幼儿也可以给老师讲;健康教育,可以为幼儿创编体育活动“争夺礼仪红旗”。教育“富理于情、富教于乐”,使抽象的礼仪道德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认识观念,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在实施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生活化中,我们不仅在逐周计划表中有具体的礼仪行为养成要求,而且,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为“礼仪月”,开学的第一周为“礼仪周”。同时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

将礼仪教育列入教育课程。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运用多种主题活动,生动活泼地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时刻受良好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形式有:①游戏竞赛,促使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礼仪观。②阅读一些礼仪小故事,使幼儿从礼仪故事中获得相应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自觉接受故事中的内容,认识文明礼仪用语,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③观看礼仪情景示范表演,帮助幼儿获得礼仪相关知识和强化情感的体验。④抓住节日活动的教育契机,创设体验情境,帮助幼儿巩固礼仪的行为。结合相关节日开展节日礼仪系列活动,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六一节做一件令自己最满意的事;九十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由于坚持,幼儿已经形成了定势,每个节日都有付出和收获。⑤利用环境开展礼仪教育。在幼儿园里进行环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物质环境包括:公共礼仪环境的创设和班级礼仪环境的创设;b.精神环境包括:教师和家长自身礼仪行为的隐性教育作用。⑥各班结合本年段的主题开展以教育形式为主的礼仪活动。

主要抓家庭中的礼仪教育。

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活动,是为了将教育延伸到家庭,真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家庭教育方面:对幼儿进行了“家庭礼仪”调查,针对“孝敬长辈、帮做家务”入手,逐步培养幼儿养成不撒娇、不淘气,体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分忧的好习惯。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活动。利用《家园联系手册》推动活动开展,从“孝敬长辈、帮做家务”入手,带动家长共同进步。小朋友们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大大减少,园内教育更加有效了。在《家园联系手册》中,一位家长写道:“我家孩子,回到家就成了小监督员,不允许我抽烟,不许我出去打麻将,还头头是道得讲着大道理,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讲文明、懂礼貌,我非常高兴,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一定大力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我们要求家长,在家里还可以提醒幼儿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等。所以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主要抓社区中的礼仪教育。

重视幼儿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不仅仅是家长、老师,在幼儿园的宣传、动员下,社区也加入了督促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列中来。2009年12月,我们所在社区针对部分幼儿和小学生乱放鞭炮的现象,对这部分孩子当场进行批评,并给学校和幼儿园来信反映情况,在要求园校继续对其进行教育的同时,还想法设法改变社区面貌,建设文明娱乐广场,与园校联合开展“我是社区好公民”的评选活动,努力为孩子营造出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我们在组织主题活动中能过组织幼儿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幼儿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同时引导幼儿心中有他人,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在组织亲子春游绿色世界活动中,活动前我们让幼儿一起讨论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要求,活动中引导幼儿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文明对待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设备,文明对待小动物,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督促影响着家长,如有一位小朋友的妈妈随手把擦汗的纸巾扔在地上,孩子见了就说:“妈妈,你这样是不讲卫生的,应该把纸巾扔到垃圾桶里。”这说明幼儿的礼仪行为能影响家长,辐射社会。

12 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带来了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新变化,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①初步养成了幼儿的礼仪行为,提高了孩子们的文明程度;②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睦了亲子关系;③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赞扬。

我园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实践,将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增强幼儿德育的实效性。

幼儿礼仪教育通过全方位多渠道进行,事半功倍收效快,结合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影响,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实效。

幼儿礼仪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幼儿个性心理即从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转化为行为。

编印一套《幼儿礼仪教育指导细则》,包含各年龄段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养成的总目标;一日活动各环节详细的礼仪目标;各年龄段幼儿文明礼仪考核标准;幼儿礼仪之星评价标准。

分年段编印一套适用于本园大中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手册》,其中包含: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编印一套关于《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研究集》,包括观察笔记、活动反思、个案记录、论文。

城北幼儿园被评为浙江省二级幼儿园,市一级幼儿园。二位老师被评为市级先进。

13 分析与思考

我们再设置教育内容的时候就遵循了适切性原则,充分考虑到了教育对象——幼儿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和人发展水平。

我们的礼仪教育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将礼仪教育与幼儿生活相结合,讲礼仪教育融解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人的礼仪素养本身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养成的,每个人,特别是人生刚刚起步的幼儿,都有成为一个受欢迎人的愿望,都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虽然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后基本实现,但是由于幼儿个体存在的差异和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礼仪教育对每位学生产生的效果还是存在差异的。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9篇

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能否将经验缺乏的幼儿自然而然地引入到预定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吸引力,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幼儿呢?我认为幼儿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具有趣味性。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生活经验贫乏,语言水平低,又爱哭闹的幼儿,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形象、活泼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也不能太过“成人化”,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用阴郁沉闷的怪声表现老巫婆;用清脆的声音扮演小红帽等等,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的顺利且充满活力。相反,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具有激励性。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幼儿更是如此。可是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在陌生的同伴面前,难免感到胆怯,害羞。因此,鼓励和支持幼儿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就要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如在进行计算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法时,教师问幼儿,“树上原来有两只小鸟,现在又飞来了两只,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大部分的孩子都踊跃的举起了小手,急切地等待着老师。我环顾一周,发现平时不喜欢举手的刘英也举起了手,我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她。但是我对她能把结果准确的说上来希望不是很大。因为她在班里各方面能力不强。她胆怯的站了起来,小嘴动了半天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小脸涨得通红,我笑着对她说:“别紧张,老师相信你。”听了老师简短的'一句话,她挺了挺胸脯,大声的说出了答案。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

三、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力求丰富多采。

语言贫乏,干瘪无味,是幼儿教师口语的大忌。翻来覆去用那几个词,可听性差。教师要善于准确地遣词造句,善于从众多的词汇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入耳入心。语言新鲜,幼儿的好奇心就能得到满足;语言新鲜、多采,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求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趣味性、激励性和艺术化,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0篇

摘要: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通过多年的实践.本文总结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有益经验,使幼儿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回报,学会责任。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感恩教育

感恩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的人,未必图报。但受恩的人,应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才能承担起对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而当今物质条件极其富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宝贝,这个最好吃,都给你吃!”“宝贝,这个衣服最漂亮,爸爸妈妈给你买!”“宝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而稍微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大哭大闹。加之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里六个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围着他一个人转 ,这些小宝贝、小皇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在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动方面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小朋友对老师的帮助,要非常诚恳的对幼儿说一声:“谢谢”,小朋友受到老师的尊重,也会不自觉的去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师。

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主动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做家务,一方面体验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与艰辛,要让孩子学会分担,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岁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摆好碗筷,帮父母打好饭,下班回家给父母提鞋子,让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对他人施恩的意识,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带领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注重生活细节,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鼓励是孩子实现某种活动的催化剂。当孩子的感恩活动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感恩活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关注幼儿的生活事件,关注孩子们的言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小惠小朋友裙子后面的拉链拉不下来,很是着急。这时,琦琦小朋友看见了,就过来主动帮助她把拉链拉下来,小惠非常高兴的对琦琦说:“谢谢你”,琦琦说:“不用谢”。看见他们互相帮助而且还主动道谢,我对他们两个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就越来越多,如帮别人端饭,拿纸呀,互让玩具呀,小朋友之间的争吵少了许多,并且孩子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正慢慢蔓延开来,不仅在班上,对侍家人也是如此,上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班的张祥镇小朋友见妈妈来了,就主动把小椅子抬到妈妈那里,让妈妈座。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要仔细,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肯定,这让感恩活动才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此要重视游戏对幼儿感恩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进行触角扮演,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处处想着别人,感受爱和温暖。在健康活动“为小企鹅搭房子”这个活动中,体会无家可归的可怜,并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小企鹅,体会帮助别人后的快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角色体验能使感恩教育能够在实践层面上“活”起来,逐步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四、利用节日契机,诱发感恩行为。

我们要注重利用各种节假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感恩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感恩行为,例如在这些节假日里,指导幼儿亲自为教师、同伴制作卡片,或用图画来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谢之情。这些节日活动的长期开展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大到关爱个人所属的集体和社会,为将来自发感恩行为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加强家园合作

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家园联系,使幼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收到双重教育效果。

首先,幼儿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向幼儿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相关知识,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意义,向家长发放关于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的宣传单,面对面的交流感恩教育的小窍门等等。做为幼儿教师,不仅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专家,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排忧解难,你的帮助能为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信服你,那么,你所宣传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家长认可,家长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

其次,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半日开放活动,在活动中组织感恩特色主题的亲子游戏。教师有意识的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到一些感恩主题活动当中,从_同体会感恩,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终生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活教育”理论幼儿礼仪教育

师德为先课题研究环境创设家园共育

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目的论中,明确而全面地提出了教育目的,即要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我园以“仁和”命名,仁者,爱人也。和者,仁爱、和谐、诚信。“仁和”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提出了“让礼仪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的教育目标,并从主题活动、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了一些工作。让文明礼仪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一、教师礼仪,师德为先,为幼儿的礼仪教育铸基

陈鹤琴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形之中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他要求教师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现教育者的风貌,成为教育儿童的模范。可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孩子、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幼儿礼仪教育应从教师礼仪素养的有效提升开始。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以“教师礼仪”为切入点,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礼仪》读本、“教师礼仪操”,撰写了读后感,引导教师在仪表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形成比较共性和规范的认识。教师礼仪,德育为先,我们又组织教师进行了“慧言慧行结慧果”师德小故事的分享会、《教师的20项修炼》《师德读本》读书交流会、“我们需要的礼仪”“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等活动,这一系列“塑心工程”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了教师礼仪的真正内涵,不仅陶冶了教师的个人情操,更提升了全园教师的礼仪文化素养。

二、创设环境,积极暗示,为幼儿教育礼仪润色

陈老先生提出了“凡是可以给幼儿刺激的,都是他们的环境”“我们不得不为幼儿创造优良的环境”等具有远见和独创性的教育思想。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环境中潜在的教育因素,让每一寸空间都“说话”,每一处环境都“育人”,让环境为我园的幼儿礼仪教育润色。

1.四季亭柱,蕴含真礼仪

我园创设有倡导人们互帮互助的《七色花》花亭,有提倡做人温良恭谦的《甘伯伯去游河》船亭,有宣扬舍己救人的《雪孩子》屋亭,还有鼓励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树亭与风车相映成趣,长颈鹿的长脖子与云梯试比高,这些环境设施富有礼仪文化的内涵,营造了仁和育人的氛围。

2.特色礼仪墙,播撒正能量

可爱的长颈鹿照片墙以献爱心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人间的美好,并以“爱善诚勤俭美”六字折射出仁和幼儿园文化内涵,希望每一个孩子通过仁和的礼仪熏陶成为一名能关爱、懂礼让、会交往的谦谦小君子。

3.绘本故事廊,自觉行规范

挖掘绘本元素,例如,设置《狐狸妈妈的葡萄》《猴子捞月》《小动物找家》故事长廊,表达了让爱伴随自己健康成长的寓意,有礼仪的规范和提示,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让孩子在美好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主动地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

三、课题研究,精彩纷呈,为幼儿教育礼仪导航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方法论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主张打破班级、时间、空间、教材的界限,提倡“共同研究学习”。我们成立了幼儿礼仪教育课题组,围绕课题实施计划的制定、课题过程资料内容及呈现方式的设计、相关理论的学习、课题实施问题的探讨等进行研讨活动。我们通过课题实施前的“幼儿礼仪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确定了各年级组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切入点: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讨论反思以及实践运用,强化了教师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进行了幼儿礼仪教育内容和阶段评价方式的研发,并通过家园互评来检验其操作性和适宜性:我们还通过对幼儿礼仪行为表现的观察分析,以及幼儿发展情况的阶段评价,反思课题实施内容和方法上的合理性,从而不断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向和策略:最后,我们对本学期幼儿礼仪教育课题实施脉络,从教学活动、日常指导、环境创设、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幼儿礼仪教育特色课程的梳理和展示,不仅丰富了我园的园本课程内容,同时也让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完善、实施,让他们园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了提升。

四、家园共育,有效延伸,为幼儿教育礼仪加油

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幼稚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同步协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探索家长工作的新形式、新内容,搭建多途径家园共育平台。

1.建立“家长助教”制度,鼓励家长、社区居民来我园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游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2.各班通过家长会、网络平台交流等方式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文明小天使”“文明家庭”的评比,家园合作,形成一种文明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真正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幼儿。

3.进一步丰富了《家教简报》内容,增设了礼仪家教版块,除了向家长宣传我园礼仪特色、礼仪教育方面的内容,如八礼四仪等,还鼓励家长提供幼儿在幼儿园外的礼仪行为的照片和言行,提高家园的互动效果,使之更加具有学习、指导、交流、展示、娱乐等多种作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2篇

一、加强培训,积极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

环境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环境,我们可以培训为切入口,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带领教师参与国家、省、地、市各级教育机构组织的礼仪培训活动,倾听专家讲座,明确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增加教师对实施礼仪品格教育的紧迫感,同时促进教师行为的改变,使教师内修尊重之心,外展礼仪之美,养成站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自然,见面问好,着装得体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还可在教师中开展“礼仪标兵”评选活动,教师礼仪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教师以高雅的气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塑造幼儿教师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实现家园共育,我们还可以从外面聘请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专业讲师或专家,来园为全体幼儿家长进行幼儿礼仪品格教育专题讲座,使家长对孩子的礼仪品格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督促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使他们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见到老师也微笑了,主动让孩子问好了,还能遵守幼儿园的规定,保护环境,不乱扔纸屑烟头等。教师与家长的礼仪行为,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氛围,为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幼儿礼仪品格教育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礼仪品格教育开展的沃土。为了长期有效地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我们应该首先把幼儿礼仪品格教育引进课堂,利用看挂图、画册和情景表演等形式,教孩子学习礼仪、理解和使用礼仪,并把礼仪教育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晨间接待时,可以开展“礼仪小天使”活动,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们向教师、家长和小朋友行礼问好,引领孩子们讲文明懂礼貌;喝水时,孩子们一边背礼仪三字经,一边排好队;还有进餐礼仪、午睡礼仪、升国旗礼仪。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积极有效地规范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为了激励孩子们做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好孩子,幼儿园各班还可开展“礼仪品格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孩子们个个争当星级宝宝。另外,还可以开展茶道、插花、扎染、吹画等特色班活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感受艺术之美,感受中国文化的灿烂。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情感经验方面的培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形成坚强、勇敢、自信、谦让和友爱等良好品质,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社会和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制定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等传统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1]。幼儿园礼仪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错过~6岁这个最佳养成期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社会与国家而言,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指引下,礼仪教育已经受到了国人的重点关注,小学、幼儿园也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礼仪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在任何时期都可以实现。研究发现,智商相同的学生分别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和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二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是相同的。也可以说,知识和技能在任何阶段都能学到;而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期,就会对幼儿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对于幼儿个体来讲,礼仪是今后生活、工作中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幼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幼儿对外界事物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接受状态,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和刺激,他们的一些行为能力就能够快速地发展形成,并产生久远的影响。幼儿园时期幼儿可塑性非常强,对外界的各种信息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时期,教师如果加以科学的教育和积极的指导,就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现在的中国家庭中,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条件比较富足,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全家围着幼儿转,长期的溺爱使幼儿的礼仪意识变得淡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跋扈,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因此,幼儿园担负着重要的礼仪教育责任,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礼仪教育发展

(二)构建礼仪教材体系,促进礼仪教育持续发展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4篇

入厕前 先敲门 有人在 要等待 入厕后 要冲水 整好衣 把手洗

幼儿园礼仪—盥洗(洗手)

洗小手 不拥挤 排好队 袖卷起 洗手时 擦香皂 洗完后 水关掉

幼儿园礼仪—盥洗(喝水)

小水杯 双手拿 接好水 慢慢回 喝水时 归原位 小心喝 不浪费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小椅子)

小椅子 双手搬 轻放好 再坐上 人离开 椅收起 爱护它 常擦洗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图书)

图画书 要爱护 轻轻翻 细细读 不弄脏 不损坏 书小弟 乐开怀

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园内设施)

教室内 玩具多 互谦让 不争夺 院子里 设施多 爱公物 齐动员

幼儿园礼仪—学习活动

学习时 要坐好 认真听 勤思考 要提问 手举起 回答时 字清晰

幼儿园礼仪—户外活动

在户外 做游戏 与老师 不远离 集合时 收玩具 守规则 讲秩序

户外活动要切记, 要把安全放第一。做游戏 听指挥 ,不乱跑 不乱推,

与老师 不远离 ,集合时要及时,整理好场地人人夸

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穿脱衣服)

睡觉前 先问安 按顺序 脱衣衫 叠整齐 放身边 起床后 依次穿

入睡房要安静, 衣放好 右卧眠。中途便 步要轻 ,若先醒 不出声

起床时 要互助, 穿完衣 要梳洗

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睡觉)

不蒙头 不趴睡 枕放好 盖好被 小手空 右卧眠 早入睡 梦香甜

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起床)

起床时 要安静 去方便 歩要轻 衣穿好 被叠齐 先梳洗 后游戏

公共场所礼仪—在公共场所如何讲话

公共场 有礼貌 不喧哗 不哭闹 讲话时 声要小 对他人 无打扰

公共场所礼仪—学会倾听

他人讲 细倾听 不打断 表尊敬 转述时 口齿清 话简单 语意明

基本礼仪—礼貌用语(请)

借物品 求帮忙 要说清 才像样 有问题 说请问 客人到 您请进

基本礼仪—礼貌用语(您好 再见)

见面时 要问好 早中晚 不能少 分别时 说再见 临时睡 道晚安

基本礼仪—礼貌用语(谢谢 不客气)

人帮我 谢谢你 我帮人 不客气 谢谢你 不客气 常用起 更知礼

礼貌用语(对不起 没关系)

做错事 对不起 用诚心 表歉意 不要紧 没关系 互谦让 明事理

节日礼仪—十月一 国庆节

国庆节 十月一 共庆贺 同欢喜 唱国歌 升国旗 祖国啊 我爱你

节日礼仪—八月十五 中秋节

中秋节 月儿圆 瓜果香 月饼甜 同分享 长者先 赏明月 共团圆

节日礼仪—元旦

新年到 新年好 穿花衣 戴新帽 你来唱 我来跳 同庆贺 共欢笑

洗手歌

小宝宝,爱洗手,大家一起卷袖口,

擦一擦,搓一搓,我们的小手真干净。

起床要轻轻,走路要轻轻,说话要轻轻,开门要轻轻,

搬桌椅也要轻轻。做个轻轻的好宝宝,文明礼貌人人夸。

好孩子(双手拍膝盖三下)

讲礼貌(双手拍大腿) 见到人(拍小腹)

微微笑(叉腰点头) 心情好(双手在胸前交叉并拍三下)

没烦恼(双手拍双肩) 这世界(双手拍头三下)

多美好(双臂向上打开)

学好样

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

不要像那大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

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

不要像那大青虾,驼着背儿弯着腰。

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

不要像那黑乌鸦,张大嘴巴哇哇哇。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5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日常生活 文明礼仪 教育策略

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工程,蕴藏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文明礼仪渗透教育,不仅切实可行,而且非常重要。

一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40年代起,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始致力于幼儿社会行为习得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为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两类。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以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强调把外界环境视为刺激,把机体的伴随行为视为反应,而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过程。按照这种理论,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所产生的。

社会认知理论,以班杜拉的理论观点为代表。强调观察和模仿是幼儿习得社会行为的最基本方式。依照这种理论,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引导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行为。

二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着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却往往忽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现象。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文明礼仪教育,往往会导致行为失调。在幼儿园中展开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功效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保持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并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就容易被他人接纳,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发展机会,使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良好的文明礼仪,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和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懂得文明礼仪的幼儿,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懂得关心他人、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2.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文明礼仪教育,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历来注重对人文伦理的探索,当今幼儿要养成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习得日常礼貌用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在生活礼仪方面,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挑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规范坐立;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注意让路和让座等。在学习礼仪方面,遵守秩序、保持安静、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

3.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教育生活化;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 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策略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重要节日及各项活动,都是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同伴及成人的各种交往中。

1.从细节入手,将礼仪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和重要节日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在一日生活,诸如学习、进餐、睡觉、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时,晨间谈话中可对幼儿的文明用语进行教育。通过晨检,幼儿能从中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将礼仪渗透到晨间早操中,学会自觉排队,做到服饰整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礼仪儿歌,提高幼儿礼仪学习的兴趣。开设“餐前十分钟”活动,以游戏活动为训练手段,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接受礼仪教育。

将礼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幼儿时刻受到良好地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例如:在游戏活动时,不小心碰到别人,要主动说“对不起”。充分利用主题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父亲节或母亲节,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为家长制作贺卡作为礼物,写下要对父母说的话。

2.重视环境创设,营造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习得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体验文明礼仪的真与美、文明礼仪活动的快乐。可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美化,在教室墙面、走廊、楼道上布置一些与主题一致的常用礼貌用语、礼仪行为图画、礼仪儿歌等。

创设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快乐习得礼仪规范。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育形式,比如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学习儿歌等,启发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在班里利用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学习互相帮助、礼让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展主题活动,适当进行奖励,提高教育成效。

3.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家长要树立好榜样作用。在仪表方面,要大方得体、衣着整洁;在语言方面,要谈吐文明、尊重幼儿;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文明优雅,做到文明礼貌待人、言行一致,为幼儿文明的礼仪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示范。

4.实现家园共育,倡导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口头宣传、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取得家长的配合,以保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同步性,坚持从正面塑造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性,还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礼仪实践活动。

四 结论与教育启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从小将文明礼仪行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习惯,才能为以后构建自己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研究和实施,相信文明礼仪教育之花,肯定会结出人才辈出丰收之果。

参考文献

[1]罗翠麟.浅谈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9)

[2]穆红海.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6篇

《关于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措施》

摘要:为了能够保证学龄前幼儿对于中国礼仪知识有着更加全面的掌握,幼儿园需要结合实际状况来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还有待完善,教师选择的礼仪教育方法和途径较为单一。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对全方位的礼仪教育内容体系进行构建,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加显著的礼仪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著名的礼仪之邦,中国文化精神结构中的“礼”地位较为显著,“有礼、好礼、注重礼仪”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美德,需要对其进行发展和弘扬。但是,在实际研究中不难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孩子对于礼仪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在幼儿园开展相应的礼仪教学工作有着较为显著的意义。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通过相关的观察和分析,很多幼儿对于礼仪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很容易出现礼仪缺失的现象。 [1]例如,为了能够让幼儿懂得尊老爱幼,教师常常会问道,XX,你买的炸鸡腿真香,能不能给妈妈或者爸爸尝一尝啊,这时,很多幼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对于这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不难发现幼儿对于礼仪知识的掌握水平有待提升。面对幼儿礼仪行为缺失较为严重的现象,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在对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了解之后,不难发现很多礼仪教育工作中还缺少预见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大都比较随机,也就是遇到幼儿的不文明现象之后,随便实施礼仪教育,整个教育方法有着明显的即时性,指向较为明确。 [2]但是,这种随机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只能够在教师视线范围之内,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只能够针对个别幼儿或者一部分幼儿开展,难以兼顾到所有的孩子。这种随机教育方法的发生方式大都是语言提醒,若想让幼儿能够明白不能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教师一般会在讲道理的方法效果不明显之后,使用批评、厉声警告等方法,从而导致礼仪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提升幼儿园礼仪教育质量的相关措施

我国现阶段幼儿园礼仪认知或者礼仪行为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整个教育内容达不到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教师选择的礼仪教育方法和途径较为单一。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教师要能够对礼仪教育内涵进行把握

礼仪教育有着较为丰富的含义,幼儿园礼仪教育内涵也相对丰富。从教学内容来分析,包括体态、面部表情以及谚语等个人修养;包括通联礼仪、交往礼仪、应酬礼仪、餐饮礼仪以及聚会礼仪等。 [3]虽然分类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生活、家庭礼仪、个人利益以及公共场所礼仪等。教师在对礼仪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需要坚持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他律、无律到自律的具体发展规律,从而保证幼儿礼仪教育的预见性和系统性更加明显。幼儿礼仪行为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所以,全方位的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还要包括各种不同的对象关系,并适当地凸显出礼仪。

(二)采取满足幼儿年龄特点的礼仪教育方法

在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从根本上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幼儿有着较为强烈的可塑性,并且能够对各种行为加以模仿。所以,幼儿教师需要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遵守各种礼仪规范的要求,保证言传身教的统一性,从而处处、时时为幼儿树立积极健康的榜样。

从幼儿年龄特点来分析,幼儿园礼仪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和实施,避免出现形式单一、抽象枯燥的教学现象。 [4]教师可以通过手工制作、观察比较、游戏体验以及讨论交流等方法来开展相应的礼仪教育工作,让幼儿能够在感知之后对其进行实践。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师就需要对相关教育工作进行实践,并且紧紧抓住先私生活中的各种教育机会,通过情境创设、移情教育、角色扮演、观点采择等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练习、巩固礼仪知识的行为,从而让他们能够对各种礼仪知识进行学习,形成一定的礼仪行为习惯。

(三)创设礼仪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让幼儿养成更多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不断对礼仪教育活动进行渗透。例如通过各种文化长廊来对不同的礼仪知识进行创设;利用漫画的方式来对各种文明行为进行诠释。社会和家庭也需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相关的礼仪教育工作,营造出更加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 [5]通过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从根本上提升礼仪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还要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营造出较为文明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幼儿在这种和谐的礼仪环境熏陶之下发展成才。

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创设有利于幼儿对各种良好的礼仪行为进行巩固,所以,教师还要与周边社区做好联系,并在社区内开展各种教育工作,获得更多居民的支持和配合,营造出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结语: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很多教师进行施礼教育活动时,难以兼顾受礼教育工作,从而导致整个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教师只有引导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充分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引导,才能够保证整个教育工作获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俊嬴. 家园合作: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因素[J]. 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11:11-12+10.

[2]罗翠麟. 浅谈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09:94-95.

[3]刘晓丽. 浅谈如何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J]. 新课程(小学),,12:107.

[4]陈慕. 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社交礼仪的培养[J]. 学园,,29:162.

[5]郑晓燕. 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13:153.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7篇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大全

《浅谈幼儿园课程语言领域教学的研究》

前言:0~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想要挖掘出幼儿自身所具有的智慧才能,我们就不能忽视幼儿成长阶段的语言发展关键期,举行的课题活动中,多数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都没有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发展,他们都错误的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才能体现,其他领域教学活动不需过多考虑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知如何将语言教育贯穿到其他活动中,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其语言的发展也只局限于看图讲述、续编故事、仿编诗歌等几种形式,仅靠这些活动来达到幼儿的语言发展要求是不够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语言领域;教学;研究

正文: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为幼儿创设条件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如:海南的椰子树,引导幼儿说一说椰子树的干、叶子的形状、果的味道,让幼儿亲身感受到椰子树的结构和用途,丰富其生活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

(二)为幼儿创设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语言环境。

1、只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为幼儿多创造条件。如:为幼儿讲述《还有谁要上车》的故事时,出示公交车图片,讲一讲幼儿坐公交车的经验,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教师在讲述故事之前提出问题:故事里小动物们是上公交车时都说了什么。最后发生了什么事。

2、培养幼儿有意地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要学会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懂、听得准确,然后才能正确的模仿——说。我们应积极的为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如:听故事、儿歌录音、听别人讲故事、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听后模仿、想象,并说一说这些声音像在说什么。这样能够发展幼儿的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声音的结分析。

3、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词汇;在进餐时,请幼儿报出餐具名称和菜名;在盥洗时,教幼儿掌握盥洗用具的名称和盥洗动作,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做到:让幼儿想说——用鼓励地方式,互相激励的方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让幼儿敢说——即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让幼儿会说——也就是把要是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形象些。怎样能做到这些呢?如:请幼儿在观察一个苹果,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这是一个有大有红有甜的苹果,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语言表达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能正确发音、吐字清楚、有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的运用。这些内容都将在语言实践学习中获得、掌握,这就要求幼儿多多练习,逐渐地掌握。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多练地机会,创造多练地环境。如果幼儿的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地纠正,这样幼儿才能进步地快、说的好。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靠模仿,如“老师我要玩积木、雪花与积木”,教师就要给予纠正说:“老师,我要玩雪花片积木”,并让孩子多说几遍,渐渐地,幼儿就会说了。凡是幼儿用词不当,我们就马上给予纠正,且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三)通过各种真实有效途径的渗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会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讲故事《小猪的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把对妈妈的思念描述出来,画好后,根据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创编故事情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为幼儿创设与人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经常开展谈话活动能较好的促进幼儿语言交往的发展。谈话是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活动。自由交谈令幼儿无拘无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而且不受空间、时间、人物的限制,所以幼儿特别适合这种谈话方法。如:昨天帮妈妈做了什么事情了?今天和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你们玩的什么?等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的是具有礼貌的语言。从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幼儿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成人。对待长辈应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称呼人。如:见到年老的叫“爷爷”“奶奶”,见到年轻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别时应说再见。让幼儿知道在别人谈话时,不应打断、插嘴;别人和自己讲话时,要专心的听,不离开,不嫌烦。讲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

二、幼儿语言发展的局限性。

(一) 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1、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几个概念:说话、言语、语言。说话指通过震动声带发出一定音节的声音就叫说话,只要不是天生聋哑,就可感到这种状况;言语,就是将一个个音节串连起来,变成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而语言,则是包含着声音、词汇、语法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完善表达某种思想状态的一种高级语言形式,它是言语的升华和发展。作为幼儿教育,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会衣、食、住、行,让他们学会背诗绘画,更重要的就是要叫他们运用语言,发现语言,提炼语言;因此,我们应把语言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1).数学教学活动中没有丰富的语言描述,但它却要求幼儿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教师可将儿歌、游戏贯穿其中,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掌握相关的数的概念,如:认识数字1——10,让幼儿来具体描述各个数字并可根据幼儿的描述进行模仿。

(2). 美术活动中的语言教育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词汇,还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幼儿在画画时,可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自己作品的内容,幼儿在开始的描述中词汇还很单一,但经过多次的练习后,会发现幼儿语言描述能力超乎想像;在手工课中,有的幼儿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教师一个人教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幼儿,课程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半数幼儿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逐渐对其失去兴趣,如果采取先将学会的幼儿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让他们去教幼儿,幼儿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合作来完成作品,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对手工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3).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语言发展的空间也很大,让幼儿将自己的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并提出疑问,评价他人的探索结果,可采取描述和讨论两种方法(如:在种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幼儿将每日观察的现象过程描述出来,再将自己在探索中发现的疑问同大家一起讨论,寻找答案),但幼儿在描述时常会用词不当,教师应注意纠正并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

2、多为幼儿提供语言发展的机会

(1)晨检后,教师会组织幼儿安静的吃早餐,不得随意走动、喧哗,而幼儿总是想把自己看到的、做到的尽快告诉老师和自己的同伴。根据这一特点,可将这段时间改为谈话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向大家一起来分享,这对幼儿学会任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有帮助。

(2)游戏活动中,一贯都是教师提出指令要求,幼儿根据要求进行活动,活动过程千篇 一律、死板硬套,如果将游戏规则告诉幼儿,而让幼儿自己来组织活动开展,并进行人员分配,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师范,最后在让幼儿进行活动,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不仅增加了游戏的灵活性,还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3、经常进行故事、儿歌比赛或心情描述等活动,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声音洪亮地发言,对于那些不善于集体场合与人交谈的幼儿而言,是一种练习语言技能的好机会。

(二)、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训练,刺激幼儿语言行为。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加强语言训练。

1、丰富词汇

词是语言的基础,幼儿掌握多少词,理解词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掌握知识有限,理解力不强。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我们应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如: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

2、发展口语

发展幼儿口语有多种途径,如;复述故事、看图说话、欣赏文学作品等。这些都能帮助幼儿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平时就要求幼儿对老师讲的故事进行复述,多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幼儿欣赏,随时随地让练习口语表达。如:教室墙上的装饰画就可以让幼儿自由的讲一讲:你喜欢这副画吗?为什么?你能编出一段故事吗?街上的广告画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觉得画的是什么?它是做什么广告的?总之,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教育契机存在,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并充分利用,就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3、注重条理

语言必须具有条理性,否则就不能准确表达出你的意图。要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语言,有条理的说话。如:在看图讲述《送奶奶回家》中,让幼儿先观察他们在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最后又怎样了,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条理讲述故事。使幼儿不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4、早期阅读

教师在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自己按顺序翻阅,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人物、情节,并逐渐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教师还应经常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作品,并学会评价别人的讲述。在此过程中,幼儿养成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锻炼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三)利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主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8篇

内容摘要: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在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通过“探索型主题教学”活动、生活化的礼仪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行为养成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活动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礼让友好、互相合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涌现出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

关键词:儿童 礼仪行为 养成 教育

礼仪,通俗的解释就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规范,即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礼仪行为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有时甚至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是关系到国格、人格的大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礼仪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例: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等。因此礼仪教育是各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长期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在具有聪明活泼、知识开阔等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独断、霸道、无礼、自私等缺点。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幼儿的礼仪是幼儿园园风和幼儿精神风貌的缩影,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而且具有具体明了、简明易懂、操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文明礼仪工作在幼儿时期的重要地位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要求教师在上班时不穿拖鞋,不披长发,幼儿招呼要回礼。在行为上,要求老师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仪表上衣着大方,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爱生如子,关心学生,以理服人,不体罚学生。对待同事团结谦让、互敬互帮。努力形成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努力为幼儿良好的精神氛围。

二、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而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就餐礼仪包括餐前礼仪包括餐前礼仪、使用餐具礼仪、就餐时的礼仪、餐后礼仪。仪表仪态礼仪包括:仪容、形体礼仪、穿着礼仪、坐立行的姿态。

三、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常规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对幼儿的礼仪教育。这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教育以样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己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四)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几年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五)规范的养成教育。

幼儿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这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做早操时会自觉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我们非常重视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礼仪儿童队员服饰统一、整齐,齐步走向旗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国旗,全场师生行注目礼等等。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应以养成教育和常规训练为主。

四、将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手工课《做灯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用,象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了,老师可以随机教育,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我在组织幼儿上体育课《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能抢东西玩;当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时,要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在语言课中,我们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这故事,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还有,语言课《公共汽车上》,我创设了情景表演的舞台,首先让幼儿听一听录音机中人物的对话,然后让幼儿坐在一辆老师自制的公共汽车上坐着,当有老奶奶、老公公上车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结果幼儿都大声讨论:“我会把我坐的位臵让给老奶奶、老公公坐,因为他们的腰站久了会痛的。”“我也会让老奶奶、老公公先坐,因为我奶奶、公公很爱我的。”……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幼儿就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通过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常识课《看望小动物》中,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周围参观。他们来到动物养殖场上的时候,看见小白兔了,幼儿都会主动地说:“小白兔你好,我们来看你了,你还好吗?吃饭了吗?”我们要求幼儿当有客人来的'时候要请他们坐下,并双手做请的动作。有人来到教室时,幼儿们都主动搬椅子请人坐下,然后,他们还懂得倒一杯水给客人喝。结果,班上的家长都和老师反映,我的小孩有礼貌,他们会自己招呼客人的。我们作为老师,听了心里都很高兴。

五、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在家里还可以提醒幼儿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

所以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儿二面性行为表现。

六、加强社区幼儿礼仪实践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习惯虽然也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弱。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

如我们在组织主题活动中能过组织幼儿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幼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同时引导幼儿心中有他人,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在组织亲子春游绿色世界活动中,活动前我们让幼儿一起讨论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要求,活动中引导幼儿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文明对待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设备,文明对待小动物,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督促影响着家长,如有一位小朋友的妈妈随手把擦汗的纸巾扔在地上,孩子见了就说:“妈妈,你这样是不讲卫生的,应该把纸巾掉到垃圾桶里。”这说明幼儿的礼仪行为能影响家长,辐射社会。

参考文献:

(一)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

(二)孙云晓、邹泓主编的《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

(三)孙云晓、张梅玲主编的《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

(四)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19篇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设计礼仪教育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2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

创设礼仪环境,为幼儿创造礼仪学习的良好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实施礼仪教育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创设一种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的礼仪氛围,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与礼仪。要把创设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作为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首要途径来抓,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园各个班级要根据礼仪课程的主题进行墙面的创设,可以将幼儿、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幼儿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在活动区创设娃娃家、茶艺区、戏剧表演区、语言区等区域,并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规范教师、家长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榜样

观察和模仿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规范。因此,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经常与孩子们接触的教师在幼儿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因此,教师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在生活中注意自身的礼仪行为,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为了让家长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幼儿园可以定期给家长进行培训,组织家长学习成人的礼仪知识。

提供实践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礼仪学习的效果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幼儿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之星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不仅给充当礼仪之星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了舒心,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3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机会开展礼仪教育是保障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应对教师队伍进行礼仪培训,以有效提高教职工学礼、懂礼、守礼的积极性,使其进一步将外在的学习内容内化。以爱心教育为主导,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为目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在具体开展日常礼仪教育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通过挖掘民俗和民族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走进家庭、社区,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礼仪,如在“九九重阳节”,组织孩子们看望孤寡老人、关爱长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爱生命和生活,同时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文化熏陶。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争创礼仪宝贝”“幼儿交往礼仪”“幼儿生活礼仪”“我与文明手拉手”“小手牵大手”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继而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六一”大型茶艺表演也是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体验传统礼仪之美感的好机会,值得幼儿园和教师精心策划与认真组织。总之,幼儿礼仪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礼仪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还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20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研究论文

关键词:礼仪教育论文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一日生活

礼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艺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使得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所以若想使得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必须将礼仪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礼仪的魅力,养成讲礼仪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融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1.礼仪教育生活化的需要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使得其在学习和理解能力方面不够成熟,如果单纯进行课程化、理论化的礼仪教育,效果一定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具科学性。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的融入礼仪教育,能够使得礼仪教育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相整合,进而使得礼仪教育能够脱离生硬的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2.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能够使得幼儿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种状态、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礼仪的魅力,在脑海深处能够建构出礼仪的“模型”,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各项礼仪进行使用,最终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需要。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体现

1.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学科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若想使得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必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进行正确的把握,使得礼仪教育能够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将原本生涩的礼仪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小熊做客》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轻敲门、如何与客人进行问候、做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等礼仪进行重视,使得幼儿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礼仪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将礼仪教育与教学实践相整合的目的。2.礼仪教育与生活细节相融合幼儿园教育是根据不同儿童年龄段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势必与周围的伙伴、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将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将礼仪教育与每一个生活细节进行整合,使得孩子能够随人、随时、随事、随地、随境的接受礼仪教育。例如,在午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排队、礼让、节约等礼仪内容进行渗透,使得能够认知礼仪是一种美德。通过此种日常化的渗透,儿童可以对礼仪教育的内容在现实中具有实践的经验,进而使得生活与礼仪更加贴近,促进儿童自然的将礼仪教育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的行为中,进而达到礼仪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

1.礼仪教学形式多样化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诸多家庭呈现“4+2+1”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名家长、一个孩子”,使得“公主病”现象严峻,导致儿童礼仪缺失。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孩子创造讲礼仪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针对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寓教于乐,所以教师应该将故事启迪、游戏童谣、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与礼仪教学相整合,使得儿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获得礼仪常识、养成礼仪习惯。2.构建鼓励性评价机制若想实现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构建鼓励性的评价机制非常关键。幼儿教师应该对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关注,对于一些在礼仪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小朋友进行及时的鼓励,促进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对礼仪保持高涨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四、结语

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园礼仪教育更加具有时效性的要求,是促进幼儿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礼仪、了解礼仪、认知礼仪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洁.幼儿园礼仪教育浅谈[J].艺海,,(03):128-130.

[2]王红梅.浅谈大班进行礼仪教育活动的策略[J].科教导刊,2014,(09):217-218.

[3]陈红萍.初探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幼儿礼仪教育策略[J].科学大众,,(07):110.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21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礼仪养成;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所谓的礼仪就是平时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包括礼节、礼貌用语等,这是要求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规范交往的一种行为准则。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礼仪行为习惯,其关系着一个人人格的大事,也反映着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在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会表现出聪明活泼、开朗等性格,但也存在着自私、霸道、独断、无礼等缺点。而且学前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由此可见,在学前开展礼仪教育是必须的。并且,礼仪蕴藏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的生活的每时每刻,同时礼仪教育也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工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依据

(一)理论依据

1.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时期是幼儿各方面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心理特点不同,我们要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礼仪养成教育也就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先来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著名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使他们懂得礼仪。

(二)实践依据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往往忽视了礼仪教育,幼儿不能主动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与教师交往中的过程不能主动向教师问好,长久下去,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所以,对学前儿童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三、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研究目标

1.根据教师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按照教研组制定的实施计划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制定一套较完整的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体系分(大、中、小班)年级组开展实践研究,经不断修订和完善,最后形成园本课程。

2.通过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讲文明语言、懂得礼仪规矩、遵守公共秩序等,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

3.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使幼儿的礼仪风貌得到显著改观,使幼儿尊敬教师、教师关爱幼儿,使幼儿之间树立一种人人懂道理、守规则、讲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研究原则

研究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缺失优先原则、正面教育鼓励引导的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四、课题研究阶段

按照“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步骤,根据要求科学拟定研究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通过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了课题组人成员,并进行了研究分工,积累了有关幼儿良好礼仪习惯方面的音像资料和网上素材。组织研究组成员学习了如何实施《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的理论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教师、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家长教育资源的辅助作用。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

这一阶段开展实验研究,对目前“安定区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互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做了实验记录、调查笔录,撰写了调研报告,并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案。

(三)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4月)

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书面资料、信息、音像等综合、归纳、概括,撰写了工作报告和研究总报告,形成了课题成果集。编印了《学前儿童礼仪园本课程》《礼仪教育主题活动集》《行为养成个案集》。

五、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课题组和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良好的礼仪行为在幼儿身上已经初步形成

1.各班级的幼儿都学会了正确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逢人就会说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你好”等。

2.幼儿行为得到规范。幼儿经过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培训,能够做到保护环境卫生,垃圾主动入笼,上下楼梯互相谦让,外出活动排队、手拉手集体行动。

3.通过研究,幼儿养成了互相团结、互相关心的好品德,能和同伴友好和睦地相处,出现矛盾能和同伴主动和好,错误一方能主动道歉。

4.养成了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习惯。通过开展家庭礼仪教育,幼儿在家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观,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任性、不撒娇。

(二)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通过研究,幼儿园教师都能按照“教职工礼仪行为养成要求”的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幼儿和家长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家长的礼仪行为得到规范

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家长就会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经过研究,家长也能够和幼儿园教师积极配合,家长的礼仪行为习惯也得到了规范和升华。

(四)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礼仪课程教材

本次课题研究形成了园内各年龄阶段“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案例集”“各年龄阶段幼儿星级礼仪标兵评选办法”“家长礼仪标兵评选办法”“教职工礼仪之星评选标准”等,从而为幼儿园今后深入开展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范本,为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内容。

(五)社会效应凸现

本次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赢得了社会对我们此课题的肯定。通过实践研究培养了幼儿、家长、教师良好的礼仪行为,也让社会更加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同时也树立了安定区幼儿园的良好形象。

总之,经过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课题的设定任务,但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和完善,以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幼儿礼仪品格论文范文 第22篇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的认识兴趣与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意即,游戏中既包含着儿童认知的需要,也包含着他们情感上的需要。《纲要》中这样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生活、游戏及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行动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过程。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超前教育和机械训练不仅会剥夺幼儿童年的幸福,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这些科学理论指导,我坚信: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回顾当下,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我们做到了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吗?

我们的教育观念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要改变,我们的课程选择要改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

虽然我们不可能成为孩子,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想让孩子快乐就一定能做到。

以娃娃家游戏为例。娃娃家里,幼儿正兴致勃勃地玩着。教师则在一旁观察游戏情况。当幼儿总是无所事事地抱着娃娃时,教师转身一变,成为抱娃娃的邻居妈妈:“你好!我是隔壁丁丁的妈妈,我带宝宝来串门。欢迎吗?”孩子们高兴地表示欢迎。“丁丁妈妈”问:“你今天要给宝宝做什么好吃的?”幼儿停顿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回答?“丁丁妈妈”接着说:“我新学了__菜,我家丁丁可爱吃了,我可以教你做。”就这样,两个妈妈将宝宝“哄睡”后,开始忙着做好吃的。娃娃家里顿时活跃起来,又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生成了。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在幼儿出现游戏问题时,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的情境没有被破坏,还调动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从提出问题到增加游戏情节,都是在同等角色关系中自然完成。游戏支架有效而有趣,推动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经验。

二、游戏与课程的相互交融。

(一)、游戏与课程相互转化的科学模式。

1、幼儿游戏中自然生成课程(均权游戏生成课程)。这样的模式经历了“幼儿自发游戏→教师充实经验→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充实经验→幼儿自主游戏→ 主题课程生成”的过程,它把“幼儿要学的”变成课程,通过幼儿自主游戏,教师适时介入,帮助幼儿丰富经验,支持游戏更好开展。

如娃娃家里,“妈妈”抱着宝宝着急的对“爸爸”说:“宝宝发烧了,我们要带他去医院。”可是,班级里没有设置医院,宝宝无法去看病,只能在家里随便地“吃药”。教师发现了,便将此话题抛给了所有小朋友。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开”一个医院。可是,医院该怎样建呢?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希望得到答案。于是,有关医院的主题活动生成了。老师组织小朋友到社区医院参观,通过谈话活动,了解了去医院就医的基本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表现得积极主动。当孩子们对医院有了初步认识后,班级医院就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张”了,此时的医院只有一个就诊室和一个药房。在后续游戏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围绕“医院”主题又开展了很多相关学习活动,家长资源也被充分利用。班级医院越来越完善,从简单的“诊所”变成了功能丰富的“医院”。孩子们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相关经验也潜移默化地获得。

2、老师预设课程,将“我要教的”渗透进游戏中(均权课程萌生游戏)。这种模式经历了“老师设计课程与活动→孩子延伸并发展游戏→老师充实游戏与活动→孩子延伸并发展的游戏→老师充实游戏与活动→主题课程生成”的过程。幼儿在玩中逐步完成一些预设的内容,是主动的学习过程。

如“纸的一家”主题活动,教师预设了五大领域的相关活动,并将活动的材料投放到各个区角中,幼儿根据需要和兴趣,充分地游戏和感知,各项预定目标都在游戏中达成。

(二)生活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孩子入园就开始了,我们更应该关注一日生活中学习,所以生活课程非常重要。在生活课程中不都是老师说宝宝做,更加需要游戏化。

如,餐前让孩子们闻闻香味猜菜名,以此激起食欲,开展均衡营养的随机教育。又如,通过毛毛虫钻山洞的游戏练习冬天睡被筒,带着游戏情境,幼儿努力实践,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量也逐渐减轻,这是一个双赢的活动。而在上下楼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按照右行原则有序上下,在楼梯上贴上卡通脚印,不用老师过多提醒,幼儿就能够开心地顺着脚印上下。

只要教师有心,一个又一个小游戏的开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解决生活活动的很多管理难题。

(三)集体教学的游戏化

1、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利用游戏化的情境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渗透”与“融合”,使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如大班科学活动《对号入座》,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将活动室布置成电影院,让幼儿有如置身影院中,学习过程就像是一次实践活动,效果显而易见。

2、设计有趣的游戏环节。游戏环节的融入,既解决了寓教于乐的问题,又能让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强化认识。

如大班社会《等一等》,前面三个环节都是让幼儿围绕故事进行等待,以此培养“等待”的良好意志品质。为了体现动静交替的学习原则,让好动的孩子们获得一些积极情绪体验,教师巧妙地结合“等待时可以干什么”而引出“大家可以边玩游戏边等待”,师幼在音乐声中玩了一个熟悉的游戏,活动气氛进一步被调动,孩子们在玩中了解到“还可以这样等待”。

3、操作性活动。《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要多创设操作性活动,让他们参与实践,亲身操作,主动获取经验,提高能力。

三、区域游戏最大限度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要。

区域游戏因内容多样、自主选择、材料丰富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游戏需求,也为教师提供了观察幼儿、因材施教的机会和途径。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和资源,以“创设班级活动区”为首要任务,创设能够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想象和思考的游戏环境。

在组织与指导区域游戏时,开始阶段要体现幼儿自主选择的理念;进行阶段我们要充分观察了解、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切不可过多干预;结束阶段就是收拾整理、分享交流经验、总结和评价游戏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忽视,要体现师幼互动,让幼儿从中获得积极的游戏经验,为下一次游戏做好准备。

孩子的童年是唯一的,游戏是他们最好的活动,让我们用游戏点亮他们的童年世界,那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