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热门10篇)

雨夜倾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93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8分钟。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1篇

1 智慧农业的内涵

智慧农业目前没有标准的定义。下面列举一些学者和专家给出的他们自己对于智慧农业的理解。

在2009年的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上,北京农信通公司董事长李愚对智慧农业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智慧农业是指通过计算机、物联网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使农业生产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方向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周国民在《浅议智慧农业》一文认为智慧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感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结合,更加智慧提高农业系统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效降低能耗和环保的农业发展目标。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与传统农业或者在农业中引入简单的信息化手段相比,智慧农业属于农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其内涵主要是通过智能化实施采集农业生产环境并对生产环境进行控制,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生产,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并通过智慧农业系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信息化服务。通过智慧农业将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智能化决策系统??用到到农业生产中,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步提高到智慧农业生产阶段。

2 智慧农业物联网三层体系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智慧农业感知层

该层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场景中各种农业生产信息的采集,进行智能控制的信息的接收和执行。可以通过各种设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设备)采集的农业现场的信息包括很多种。

(2)智慧农业传输层

传输层是智慧农业的神经中枢,该层的主要涉及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信息,通过物联网网络进行汇总,并将各种农业信息进行融合,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网络。网络层包含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的网络、信息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等。

(3)智慧农业应用层

该层涉及的任务是将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信息进行分类和数据挖掘,为农业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并对农业生产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农业生产智能化和智慧化。

3 智能农业温室大棚设计

智慧农业系统将将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常见的设施就是智能农业温室大棚。

智慧农业温室大棚系统结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大棚系统是将无线传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电机设备、智能温室大棚管理系统以及用户终端设备等组合起来,远程采集温室内的各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通过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对温室内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远程诊断,能人工或自动操作远程物联网智能设备、进行系统配置,实现远程适时便捷的控制功能。温室管理者也可根据采集的信息或处理分析后的数据,利用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如手机)终端进行远程操作,选择实现温室大棚的智能设备控制功能。

从系统组成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大棚涵盖了物联网技术所涉及的三层结构,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层及智能应用层。

Zigbee网络

作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参数如温度、温度、光照、PH值等需要对应的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以便系统的分析与处理。Zigbee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网络,可应用于有线设备难以部署的区域,它不需要固定网络支持,具有快速展开,抗毁性强等特点,在农业农情监测上具有突出的优点。Zigbee定义了三种节点:Zigbee协调节点(Coordinator)、路由节点(Router)和终端节点(End Device)。

网络传输

温室大棚现场、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之间主要依靠3G网络和Internet实现相互通信。我们可以把传感器网络、摄像(照相)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3G网关转发至运营商的3G网络,最终传输到位于Internet上服务器的智能大棚管理系统。

3G网关(Gateway)是通过3G网络接入互联网设备,是物联网温室大棚现场与互联网连接的枢纽。通过3G网关将3G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PLC电机控制设备等融合起来,将物联网系统中不同速率、不同类型的应用业务提供一个适合的网络传输平台。3G网关感知来自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设备的控制信息,从而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感知,对相应PLC电机设备的自动和手动控制。

4 软件设计模型

根据智慧农业生产需求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将该智慧农业系统软件设计划分为用户界面子层、业务逻辑子层、应用服务子层三层。用户界面子层是人机交互的接口,业务逻辑子层是系统的核心功能部分,应用服务子层是包含信息存储和网络通信模块等。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2篇

关键词:5G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农业

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成为了超级商业的载体,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区块链在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维护着数据的安全、传递数据的价值、建立诚信的机制,还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技术支撑,全面认识区块链并发掘优势加以利用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趋势。

1发展智慧农业的意义

国家创新驱动的需求

传统的农业大量的投入资源、投入化肥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大数据作为新型资源以及生产要素和互联网相结合,像为农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加速了发展,人工智能也可以进一步改善生产力,所以发展智慧农业是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农业深入的融合,是国家创新驱动的需求。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国家“十三五”的规划曾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农业,2016年也曾有文件提出要大力的推进“互联网+”模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去推动农业改造升级,发展智慧农业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实现农业精细化、绿色化、高效化的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可形成通过科技技术对农业生产对象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助于农作物高效、绿色生长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保持生态环境。例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更加详细地掌握天气环境变化、市场供需信息、高新农业技术等,进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作物整体种植计划,同时对由客观因素造成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进行有效预防与规避,提升整体种植效益。一方面,可通过智能化设备来进行时间、地域的规划,起到减少劳动资源消耗、提升土地使用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种植户自身的竞争力与种植效率,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化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智慧农业的高效与精细特点,可施行绿色种植方案,将生态保护与健康发展相融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施放农药等,提高农业废物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产品绿色发展[1]。

25G时代对改善智慧农业发展现状的帮助

使农业互联网更加智能化

很多做农业的人都了解智能农业物联网并且从中获得利益,例如: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设置蔬菜大棚,对大棚的种植环境和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判断出施肥时间、除虫时间然后实施相应的措施,5G时代的到来可以降低物联网建设的成本,并且由于5G的速度很快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迅速的做出相应的对策,使得农业互联网更加科学、准确、智能化。

使农业管理更加智能化

农业管理是农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与5G相结合将给使用者带来加便捷、高效、智能的使用体验。例如,建设智慧农业大棚,对大棚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可进行视频实时监控,并通过5G网络实现实时进行云平台智能上传、备份、分析后,快速给出最终分析结果并进行种植预测,同时还可连接大棚的通风系统、灌溉系统等,实行完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所以5G时代使农业管理更加智能化。

使种植技术更加智能化

依据5G更加快速、精准的特性,可对更加宽广的区域进行高精度管理,并进一步提升农业种植技术。不仅仅可以将不同区域的土壤、日照、降水、种植等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反馈,高速处理这些信息实时为种植户进行预测与计划,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种植技术针对性升级与更新,使种植户掌握的高端种植技术更加适宜于自身的种植区域。另外,消费者也可通过5G网络实时对种植过程进行参观,也可让种植户方便借鉴相关经验,使种植技术更加智能化。

使劳动管理更加智能化

我国社会是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同样在农业劳动人员中老龄人务农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为不足,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因此,智慧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帮助改变这一现状,例如,通过5G技术,实现智能人工进行日常农作劳动,种植人员进行实时远程操控、提前制定种植计划,再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自动灌溉等,实现更大面积的管理并提高效率,使得劳动管理更加智能化[2]。

35G区块链大数据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区块链+农业大数据

区块链是由数据区块通过签名密码、时间戳等机制进行区块链条式组合,进而构成分布式网络数据库。因此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5G区块链,扩大区块链容量,同时利用区块链特有的不可篡改、全历史、强背书的数据存储性质,而使得数据特工这的合法权益与私密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改善传统数据的数据复杂、结构复杂、周期长等特性,将5G区块链与农业大数据联合应用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区块链大数据+农业物联网

将5G区块链大数据与农业互联网相融合,会让物联网需求更加多样化,远比目前更加低功耗、快速、准确的小型化农用传感器将随着整体5G发展而广泛运用,物联网的信息量与设备应用率将会更高,为整体农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区块链大数据+农业金融

在金融领域中区块链的应用已经较为深入,因此,将5G区块链大数据应用于农业金融中可借鉴金融行业成功经验,针对自身特性进行适宜调整,来达到提升信誉与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例如,传统农业金融领域中申请农业贷款,需要银行、中介机构等进行核实信息、提交信用证明等工作,其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而应用5G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农业贷款机构直接通过调取区块链中的真实数据信息,即可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展。

区块链大数据+农业保险

由于我国土地广袤,涵盖较多的自然环境类型,同时还是农业经济大国,因此种植户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情况,对于种植人员的经济利益将造成巨大、直接的损失。因此,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至关重要。将5G区块链大数据应用于农业保险之中利用区块链特点,保证保险相关的数据真实性,再综合大数据中所记录的自然灾害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灾损评估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种植人员的经济利益,也可以实现农业保险评估、调查、定损、理赔等程序的公正与合理。

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

目前的云计算依旧具有一定的中心化特征,因此将5G区块链技术与之有效结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将过去的云计算模式转化为云分布计算模式,让农业领域中大量的碎片数据与资源得到一定的保护与优化,提升农业分散数据的高效利用。同时,这种技术还可合理保护数据上传与利用、进行交易等过程中参与者的利益与权益,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区块链大数据+质量追溯

将质量追溯体系与5G区块链技术结合,利用区块链的特点可有力保证食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安全可靠;应用人工智能设备,对于食品的产供销三大环节进行机械采集,避免产生选择性提供问题;高度透明化的产供销环节可以提升消费者、生产者与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的完全信任,整体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一定程度上避免群体性事件与网络暴力蔓延的发生。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3篇

今年是伊犁州党委提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美好愿景的起步之年,也是伊犁州联通公司继续落实聚焦战略,深化推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关键之年,伊犁联通作为本地通信服务企业,依托混改契机纵向联动集团-省-市三级资源,横向协同社会优质合作伙伴,在我州智慧农业信息化重点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后期发展产业互联网融合新业态,以及全面服务建设“塞外江南”新伊犁的总目标贡献力量。

一.工作概况

伊犁是农业大州,伊犁联通顺应“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依托自身网络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投资2390万元在全州建立了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如尼勒克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特克斯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是集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实现了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的智能感知,能够自动化灌溉农作物,并且能通过手机终端、电脑等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的查看与控制,也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实现智能控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时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可视化管理的智能化决策。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作为农业大州,我公司下一步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伊犁州构建本地“农业云”,其中包含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村电商平台、设施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伊犁州农产品从生产、交易、溯源全流程科学化的管理和便捷化的交易。

(1)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同时集涉农数据监测、分析、、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聚集了设施农业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数据,并结合大数据能力,统一分析、挖掘和建模,为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产品溯源和跨行业者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4篇

智慧农业“长”什么样?走进素有“龙江产粮第一镇”的肇东市五里明镇玉米高产攻关示范区,通过电脑控制的大型喷灌、小气候监测系统、太阳能杀虫灯等智能设备“崭露头角”,传递着“国家队”正能量。

微风吹来阵阵暖湿的风,已经“蹿缨”的由六大块土地组成的万亩玉米吨粮田项目区的大垄双行地块,玉米“个头”赶超“姚明”,正由淡绿转浓绿。“一排排‘淋浴喷头’横穿农田上空,通过轮子在田间行走,四五百米长的臂膀从田间掠过,就给玉米均匀的喷洒一遍水,现在光‘靠天’种不了地了”。正在示范田看“稀罕”的农民于林堂掷地有声地“点赞”。刚刚进入初伏时,出现高温天气,10多天没有下雨,水就从喷灌设备中涌出,玉米苗一点都没“渴着”,“束手无策”没有出现。据介绍,对这些设备发出指令的,是来自几公里之外的自动控制室,一个工作人员就能操纵万亩高产玉米示范区里的25台套喷灌设备,实现了井渠互灌。当土壤湿度偏低时,也不需要人员实地查看,安装在田间的小气候监测系统,“铁箱子”一样的传感器负责测量土壤墒情?,自动向控制室发出提示。“我去年成片种植的280亩玉米,经农业部组织专家实地测产,亩单产达到公斤,刷新了全省玉米单产历史最高记录”。五里明镇东升村融创惠丰玉米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逄忠革喜滋滋地说,通过增加深松起大垄、喷施叶面肥、适量配方追肥、玉米螟大斑病统一防控四个技术环节,亩保苗达到5800株以上,为合作社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供了科技支撑。现在,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机耕暄、保水源、路畅通”的玉米吨粮田模式,最小500亩,最大2000亩,使规模经营地块达到旱涝保收田、增产稳产田、亩产吨粮田。

“实行水稻智能化浸种、大棚育秧,稻农不但省时、省力,每亩产量还可提高80至100斤左右”。这几天,涝洲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刘世杰沿着暑意正浓的稻田察看水稻长势,顺手拔起一把秧苗,“现在是水稻分蘖关键期,插秧时几棵苗,目前看已分出三四十棵了,智能化落地生‘金’了”。在今春水稻育秧时,3000多平方米的涝洲镇三星村智能化水稻催芽育秧基地,50个催芽箱、8个调转箱,充分将事前电子预警、水稻温度控制、锅炉运转等工作全过程,集电子监控、调控,集中与分散管理模式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好地做到了水稻有氧浸种。如今,在全国产粮先进县的肇东市,千家万户用火炕大缸等“土办法”忙育秧,“腰酸腿疼”人工插秧的场面正在智慧农业的背景下渐渐淡化,依靠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育苗,机械化插秧助阵粮食生产,使农民增产增收有了“靠山”。

据了解,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目前,肇东市组织乡镇农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再次开展智慧农业培训班。四川曙光集团为培训人员讲解了国内外先进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装备、互联网技术和农村信息化技术等知识,为推动肇东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融合于一体“保驾护航”。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5篇

“在‘_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日趋突出,有效支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在2013中国IT市场年会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指出此次大会的主题:服务“四化”同步发展,推进IT融合创新。

2月26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中国IT市场年会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会在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以及来自SAP、浪潮、用友、IBM、东软等企业的高层对我国“_化”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探讨,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企业领袖、IT用户和媒体记者等15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

“_化”同步发展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正处在信息革命即将进入高潮的时期。IPv6、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等一系列技术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把握住商机——如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能很好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失去机会。”成思危断言。

找到“_化”内在契合点,激发“_化”内在驱动力,是实现“_化”同步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党的十报告已对“_化”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个解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在“_化”中,信息化是手段,是其他“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智能管理、管控一体化、节能减排等提供了支持。而从以下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正取得显著的效果。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报告,2012年工业领域IT投资规模接近1800亿元,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两化融合深度推进,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工业领域的IT投资将呈现逐步回升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7%。

城镇化是一个直接的载体,在“_化”起到基础的作用。在会上,苏波强调:“把握城镇化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坚持以工业化创造供给、信息化引领提升,支撑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对农业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手段。而这“三化”的发展势必催生巨大的信息化应用市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化的IT投资接近7800亿元。

而在农业领域,信息产业的渗透力度也越来越强。一系列农业的生产加工经营服务,都需要引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信息技术改造社会

“‘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继续推进工业化、信息化,重点是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质的提升。”苏波表示。实际上,将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当前业界热门的几个关键词,如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等。这些应用领域正是此次大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一定程度上,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的直接产物。通过提供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持续的、智能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科学的、严谨的线上管理流程,信息化达到推动城镇化的目标。

信息技术正让城市越来越智能。赛迪顾问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50多个城市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智慧城市,有150个城市正计划推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2014年我国将迎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比例将超过。苏波在会上提及的“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应用,协调推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和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成思危认为,信息产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智能交通,交通领域如何运用新技术提高车辆行驶管理效率,保障交通通畅。比如医疗信息化,很多人从外地千里迢迢到北京看病,有时候彻夜不眠只为能挂上号。如果建立一个医疗网,患者就可以不用亲自到医院也能挂号,外地的病人到北京看病,也可以先在外地挂号。比如远程教育。给小学生发放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让学生们在网上也能接受教育。

不仅仅在城市,信息技术也在慢慢改变农村。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未来将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网络和电视,这是目前正在推进的事情,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信息化给城市带来另一个改变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很快。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2012年电子商务规模增长60%,淘宝网和天猫的销售额就突破一万亿元。”成思危表示。而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未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农业遥感器等领域都会得到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农业电子商务规模将实现超过23%的年均增长。

推进IT融合创新

“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为2013年乃至更长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创新发展,其科技成果也在快速融入生产、生活之中,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成思危表示。

在当前热门应用(如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等)中,我们看到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个技术共同驱动。“一方面,技术突破和产业融合拓展了IT创新发展空间,IT领域间相互渗透、跨界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创新要素的跨国、跨区域流动,IT创新资源整合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并将进一步推动IT产业融合。”罗文表示。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云计算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在云计算应用建设如火如荼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平台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因此不少系统集成商、互联网企业,以及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纷纷加入平台竞争中。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业务上开始相互渗透。

和云计算类似,物联网也遵循从技术、产品到平台,再到商业模式这样一个创新的曲线。随着3G网络不断升级,4G网络试运行,一批专注于行业应用的物联网服务开始涌现,目前这些服务多集中在智能交通领域等。物联网应用范围从农业到工业生产,再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这让其成为在“_化”同步发展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希望从海量数据中得到自己想要信息,这一需求驱动大数据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大数据的价值在电子商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淘宝网对其网站的上万中小商户提供付费的服务,商户能够在淘宝网上查询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哪些商品在热卖,这些查询还可以以区域、行业、产品类型为关键词。

技术发展让融合成为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融合推动“_化”同步发展,而在这几大技术融合的背后,是各种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苏波表示:“积极发展宽带接入、移动互联网、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带动网络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信息服务,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加快实施

‘宽带中国’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性布局,充分发挥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IT融合创新促进“_化”同步发展,在“十二五”规划深化发展的2013年, 转变创新思维成为企业破局关键。

“_化”同步发展让信息产业的市场空间更大,同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概念、新市场开始兴起,由于这些领域涉及的技术面更广,产品线更长,应用范围更宽,因此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更加紧密协作,构建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_化’要求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业务上互相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继而开展合作。面对‘_化’同步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产业链上的企业需要共同营造创新的生产环境,推动IT融合创新。”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表示。

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产业共荣,而在合作之中,企业竞争也是不可避免。“在产业生态圈中,每个企业都在避免被淘汰。IT产业创新有自己的规律,都是遵循从技术、产品到应用、平台、标准,再到商业模式的过程。企业首先要把握住产业发展脉搏,在每一个竞争的环节,能够提前布局,采取相应妥善的策略。其次要适应平台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占据主导地位的平台中去。再次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如果企业能够进入行业研发核心体系,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延展就会顺利得多。最后要把握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出现一系列的市场机遇,这种市场机遇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袁谊生表示。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6篇

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的方法之一就是“智慧农业”,让农业更智能、更有连接性。

你可能并不认为农民是信息技术的密集使用者。但是,从有最早的纪年开始,农民就已经借助历史数据来提高产量了。现在,有各种各样、不同周转率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可以用来帮助农业企业创造更合理的图景,从用于收集土壤和天气信息的传感器、公告、社交媒体网站到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等。新技术,例如预测分析和商品价格优化等,还能帮助农民预测和调整市场盈利、天气条件以及其他一些条件。可以说,智慧农业已经在发生。

本文将首先阐述农业部门的目标,随后具体给出两个智慧农业的应用案例,让读者能够对智慧农业有个全方位的认识。最后,本文还将简要指出智慧农业推广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农业部门的目标

农业像往常一样的运作显然不是一个应对食品安全、全球变暖、资源稀缺(尤其是淡水供应)的好选项。农业必须变得更具有资源智慧性和气候智慧性。以淡水为例,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目前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由于粮食供应量必须增加,而降水模式变得更不稳定,因此这一问题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如果按正常情况发展,农业中的总淡水供给将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农业必须要适应水资源紧缺这一现状,让每一滴水都能生长更多的作物。

因此,农业部门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优化资源的加工和使用,以及有效利用现有耕地。而物联网可以让所有这些实现。它可以增加产量,也可以提高农业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部门的目标不应当是“工业化”农业,而应该是让农业更有效、更可持续发展和具有更高的质量。因此,不应当寻求革命,而是应该通过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技术重新诠释耕作方法,并且这一重新诠释应当放在农村地区的新愿景中。智慧农业这一理念驱动了像IBM公司的深雷这样的项目。在该项目中,天气和土壤的测量数据包括来自传感器的农场各点数据,卫星或飞机拍摄的多光谱田地图像,灌溉系统的特征,和施肥和杀虫的需求等,再加上精准的天气预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帮助农民在关于种什么作物,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以及何时收获等方面,做出优化决策。

另外,农业部门有巨大的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的潜力。因此,减少农业中与土地使用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必然是农业部门的第一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可持续的强化值得推广。可持续的强化是指帮助种植者在同样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作物,对环境产生更小的影响。我们需要改进农业技术、方法和知识。例如,传感器技术可以测量作物的营养状况,从而让农民精确地对田地施以适量的肥料。欧洲农民还使用硝酸盐类肥料,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也对气候较好。

智慧农业的应用案例

FarmLogs

年复一年,农民都在经受各种变数和风险的折磨,而不可预知的天气和多变的土壤条件是最大的挑战,它们使农业变得更象是一场。现在,农业已经发生了永久性的改变,技术可以帮助农民使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这一行业的下一波大的转变将会来自数字科学,也就是将我们在世界上拥有的新信息应用到农业中,帮助农民通过使用它们来充分利用农场中的每一英亩的土地。如同在金融服务、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中一样,将正确的数据带到管理农业运作的决策过程中的能力同样也至关重要。

26岁的Jesse Vollmar曾经是美国密歇根的一名农民,成长在一个五代从事农业的家庭。2012年,他成为数据分析公司FarmLogs的共同创始人。仅仅三年的时间,到2015年,有超过20%的美国农场都在使用FarmLogs。Vollmar表示,今天的数据中心技术能够让他做到在短短几年前,不访问超级计算资源就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农民现在可以看到农场中的每一英亩土地,并且判定如何管理它,特别是管理存在于任何特定位置的土壤和作物健康问题。

FarmLogs使用由高端计算技术推动的软件算法,分析来自公开可用数据和放置在农业设备上的传感器中的信息,能够将实时的土地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上。这使得农民可以知道田地的实时表现,而在过去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可以实时看到农场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例如收获数据、种植条件和植物健康等。根据土壤条件、降水量级别和其他一些田间现场测量数据,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农民在任何给定的日期或时间调整资源。

在作物生长进程中,水是个巨大的影响因素。FarmLogs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能够帮助全国的农民监测田间降水量,获得更好、更高分辨率的田间数据。拥有更好的技术,就能帮助农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来决定在何时灌溉,何时推后。不需要驱车外出检测雨量计,农民就可以看到每块地累积了多少降雨。农民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运营和物流,甚至可以基于过去10年的降水历史评估新农场生产率如何。

FarmLogs分析几乎整个美国的极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从而可以精确到5×5米的大小,测量在过去五个收获季中植物成长的健康情况。这就为农民了解和量化可变性创建了基准,帮助其基于FarmLog的建议做出决策。这些数据不仅能够让农民根据农场中各块地的实际需求配给不同的资源从而获得收成最大化,同时也能在每一季都监控到田间的实际变化与基准之间的平衡,从而帮助农民通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的应对问题速度来消除产量损失。

除了基于数据分析提供决策建议,FarmLogs还可以在农民收获时自动帮助完成日常任务。例如,FarmLogs可以给拖拉机编程,告诉它如何根据土壤状况在其工作时调整播种,这能帮助农民对田间发生的状况迅速及时地做出响应。

CityFARM

找到让食品可持续成长的新方法至关重要,这也正是麻省理工学院城市农场项目(CityFARM)的使命。该项目致力于使用前沿的工程、大数据和网络连接来创造未来的农业。项目组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开发在城市中心区域种植生长食品的新方法,其成员包括工程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经济学家和植物学家。他们的目标是:重新思考在那里生长在这里吃的理念,将其替换成在这里生长,在这里吃。

在城市农场的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以可扩展的方式,将具有食品成长新系统的农场带到城市中,系统中包括水培法(让植物在水中,而不是在土壤中生长)、复合养殖(让植物与水生动物共同成长,例如鱼、虾等)和雾培法(让植物在空气或雾中生长)。该团队认为,他们的技术有潜力将农业用水量减少98%,消除化肥和农药。

因为在城市地区空间相当昂贵,CityFARM中的一个小组正在进行灯光和空间动力学的建筑研究,期望能够找到富有创意的办法来将食品生产纳入城市地区。他们的初步研究表明,能够捕获自然光的“立面集成”食品生产系统与传统的土基农场相比,化肥消耗可以减少60%,水消费减少90%,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减少90%。

而在CityFARM中,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开放农业项目(Open Agriculture project)。这是一个在线平台,它能让全世界的食品研究人员共享数据,进行理念合作。该平台被描述成“食品中的Linux”。

智慧农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智慧农业很有用处,但要更广泛地推广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其中之一就是农业部门的利润极低,因此,投资于创新很难。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形象问题”,正是它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因为农民给人的形象就是“当农民不够酷,农业是属于历史的东西,是属于爷爷们的东西”。

另外,像杜邦(DuPont)、约翰迪尔(John Deere)和孟山都(Monsanto)这样的大公司,也对智慧农业提出了问题,例如数据所有权。能够获得关于收获、种植和收成的实时信息还可能有助于公司比任何人都更好地预测农场资产的价值,并对商品市场有无与伦比的洞察力。那么,谁是土壤传感数据的所有者?是孟山都还是农民自己?如果是孟山都(或其他家公司),那么它会对数据做什么?答案之一可能是价格歧视:关于土壤或水的数据可能会被生物技术巨头用来针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却向农民收取不同的价格。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7篇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金融危机提醒我们正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能源、环境已无法支持粗放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必须更智慧、更科学、更绿色,信息化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球竞争是知识与智慧的竞争,是高效率淘汰低效率的竞争,粗放经济必然要被淘汰,中国如果不能尽快改变粗放的经济模式,必然会失去明天。信息化是改变粗放经济最有力的工具,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信息化不仅是必由之路,而且是关系国家发展命运的生存之路。

信息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提升国民经济科学与技术含量的最有力的工具。提高生产与工作的效率需要知识与智慧,需要更聪明地工作。有知识与智慧并不等于有工业化生产力,只有把知识与智慧凝聚成可推广的技术、把科学的方法工具化、变知识为自动化的流程,将知识与智慧物化为工业智能,才能形成工业化的力量,才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实现这一点最给力的工具是信息化。

把知识与智慧变为智能技术是信息化的专长。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软件,软件是人们处理事务的流程智慧,软件、硬件、网络结合构筑了智慧自动运行的系统设施,使知识与智慧能够自动地、不知疲倦地为人类服务。信息系统同时成为人类积累智慧最有效的工具,各种信息化的设施、系统、网络、设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知识与智慧积累效率的竞争,信息化成为提高国家知识与智慧积累效率的关键武器。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8篇

大学生回到农村,变身80后“新农人”

2009年7月,家住洛阳市的吴迪大学毕业,在当了半年的“北漂”之后,决定返乡寻找机会。他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调研发现,草莓和西瓜是每个人日常必吃的水果,但市场上卖的这些水果口感都一般,高品质的草莓、西瓜在市场上总是供不应求。市场上的许多商人急功近利,出售滥用化肥农药或未成熟的水果,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能否将好吃、安全的西瓜、草莓配送给千家万户,同时让消费者监督种植过程,成为萦绕在吴迪心中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他开始了创业之路,创办了“乐活自然园”,种植时令水果。

吴迪研究了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后,认为当农民都学会应用电子商务时,美丽乡村也就近在咫尺了。他的老本行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了让农户少走弯路,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自动预警作物病情并提出解决方案,科研团队用分析后的数据编写“日标准工作流程”,为合作农场提供标准化技术,农民负责种植,公司负责开拓市场和渠道,销售高品质草莓、西瓜。这个方法降低了高档水果种植门槛,农户可以零基础轻松种植高档水果,而且所有的农产品都可以追溯源头,保证食品安全。目前已辐射带动近千亩的种植面积,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提升10000元以上,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2000余人,新大农业的智慧农业之路开始起航。

接着他又考虑发展电子商务让农户们多赚些钱,他和身边几位农民合伙成立农村电商专业合作社,每周末就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公益移动互联网培训,吸引了附近1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农民致富,拉近互联网与农村之间的距离。

智慧农业进化,唤醒农业工业化新起点

他认识到解决中国“三农”问题,首先要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而解决农业产业化的“种子”就是遍布全国的160万家农场,这些农场主带领了亿万农民为中国农业创造价值,解决中小型农场没有种植技术、管理成本太高、找不到消费用户的3大核心问题,正是他要做的事。在从事的6年农业经营管理中,他一直没有停下探索农业标准化方法的步子,他认为“智慧农业”应该实现农业技术链、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的联动,目前单纯的农业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不算是农业的“智慧”。如果能实现用户需求指令下达后,农业环节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配送上门一体化完成,农业就开始有了“智慧”。

2012年他开始了“智慧农业”的探索,他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实时监控等数据,用于观察和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最原始的种植数据采集。2013年的“智慧农业”使他开始着手解决种植标准化和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控制的问题。他的团队分析并利用西瓜、草莓的种植技术,总结出日标准流程,并将日常最浪费人力资源和高风险的环节,用机器替代劳动力,研发了远程控制农场设施的设备,降低农民工作量。2014年的“智慧农业”,主要是进行植物“根茎流检测”技术的开发,相当于人体的血流变检测,解决了对作物生理数据采集、病虫害预警、智能提供种植方案等。从此,他们的西瓜和草莓的种植不再需要技术人员,农民可以根据每日下达的动作指令,自行开展日常生产。

期间,吴迪又找到北京元复科技有限公司为IBM开发“智慧城市”的专家夏博士,一起玩“智慧农业”。

结合前三代的技术,吴迪的团队在2015年研发了“智慧农业系统”,致力于为中国160余万家中小型农场解决3大核心问题:1.没有种植技术(种不好);2.管理成本太高(管不好);3.找不到消费用户(卖不好)。“智慧农业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现代化农场管理全套方案。SOP标准化模块,帮助农场解决种植标准化、种植安全监控溯源问题,让农民种植高品质水果;农场ERP模块,有效降低农场损耗成本、物资监管成本、人员使用成本的同时,在生产环节植入农场绩效考核方案,让农民多劳多得,激发劳动热情;口袋果园模块,有其独特的用户关怀系统,帮助农场对接消费者,去掉中间商,让用户节省20%的成本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安全、好吃的水果,解决农场产品卖不掉的问题,同时为农场植入亲子服务业态,帮助农场导流更多用户,将农场由传统的产品销售型农场转型为第二代服务业型农场,有效提升30%的营业额。

2015年下半年项目刚刚启动,就有来自东北、安徽、广西、成都的考察团来洛阳学习智慧农业经验,目前达成意向签约6家,加盟连锁园区3家,实现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为推动中国安全农业和农民返乡创业致富,他不会停下脚步

吴迪认为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工业化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天、地、人”的系统思维模式,“天”即生态环境,“地”即有机化生产,“人”即“互联网+”的观念,才能实现安全的、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安全才是农业的核心,系统化的认知农业,才能推动中国农业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在我国,土壤重茬是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会杀灭土壤中的益生菌,严重破坏土壤生态链,丧失自我修复能力。2014年初,吴迪到台湾和韩国考察,发现土地竟然可以“30年不用轮作”。回到洛阳后,吴迪引进生物技术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目前,土壤改良已初见成效,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病虫害少了,农场管理成本大幅下降,每亩降低300元管理成本。

不久后,吴迪的公司与美国法摩康集团、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共同合作,再次把安全农业推向了高潮。至今,吴迪的公司已在种苗研发、土壤改良、农业物联网等农业纵向领域,申请多项发明专利。为种植提供技术保证,同时监管了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所有产品可溯源,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农民增收10%以上。

“为了中国的安全农业,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吴迪告诉记者说。

有了“智慧农业”系统,农民就不用担心技术、管理和销售问题,只要再解决农民的收入和积极性问题,农民返乡创业就不是梦。经过5年的运营,公司的收入趋于稳定,吴迪希望提升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依赖性,就想出了这样的方法: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让农民进来投资大棚当小老板干活,每季销售结束后给农民分红,多劳多得,这样公司和农民就会相互制约,成为一个创业团队了。

洛阳市伊川县农民李桃霞就吃到了甜头,她说:“去年我怀孕,老公返乡照顾我,在园区投资了3个棚。今年西瓜销售一结束,我算了一笔账,每栋温室可以按照最终的产量和销量分红2万块钱,这可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老公说,不出去打工了,再承包2栋温室,跟着公司干,一家人能在一起,很幸福……”听到这些,吴迪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他示范新型农业模式并推向全国,影响行业变革

吴迪在读MBA时,主要研究农业商业模式和农业发展趋势,经过对国际发达农业国家的研究发现,品牌农业是发达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方向,因为品牌意味着认知与信任,如果想打造品牌,农业标准化模式是必经之路,这正是现在我国所缺少的。

目前“智慧农业系统”配合新大农业的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乐活自然园农场模式”,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新农人都来到新大农业考察、学习这种模式,与公司洽谈如何在自己城市做复制。

2014年,在智慧农业系统的帮助下,吴迪公司的薄皮小西瓜上市了,这种西瓜3毫米薄皮,每个只有3斤重,一藤一果立体种植,而且还有一个好听的品牌――可丽西瓜。产品在上市前3个月,智慧农业系统就自动在网络平台上预售,并把每天的种植过程公示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营销,西瓜售价在10元/斤还供不应求。借鉴可丽西瓜的成功经验,红绯草莓和月满金果也相继上市,只要产品优质就能被人记住,农产品照样能卖好价钱。他有一个梦想,乐活自然园旗下的每一个水果品牌就是国内安全与好吃的标准,他要把这种解放农民的模式推向全国。现在,乐活自然园农业模式,已经形成了可供四季休闲和销售的链条。1月到3月是草莓,4月到6月是西瓜,7月到9月是猕猴桃,10月到12月是苹果与梨。目前在吉林、郑州、成都有意向加盟连锁园区3家,可创收1500余万元。

吴迪的发愿是“怀天下心,做脚下事”。他说农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带着玩的心态专注地在他的农业帝国里追逐梦想。吴迪有决心将这件事做好,他将继续实践将农业、资本与商业模式有机结合,为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和中国农业的转型贡献一份力量。

由于他贡献突出,荣誉也纷至沓来。2012年5月吴迪被授予“河南省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6月被评为“河南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4年8月评为“河南省乡村好青年”;2014年12月获得_、农业部主办的“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2014年12被授评为“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2015年1月被授评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5年4月被评为“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2015年5月获得“洛阳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9月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奖”。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9篇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的关键部分,是农民共同分享各种现代化成果的必要手段。党的报告中还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县级有线电视网络而言,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对网络的需求,因地制宜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

1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对象正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业、农村、农民,因此网络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目标就应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在2018年11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广电行业自身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有利于减轻基层组织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乡村管理和人民生活智能化水平[2]。有线电视网络的初始作用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就是为了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就是为了让信息、产品、政策发挥更广泛的作用。随着广电与通信科技的日益发展,有线电视网络逐步数字化、交互化、智能化,传输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没有有线电视网络这支新生力量。

2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发挥作用的工作建议

近年来,湖南有线石门网络有限公司立足山村,积极与县、乡、村3级政府组织协调沟通,主动向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进军,顺利承建了全县254个行政村的“智慧党建”电子政务外网工程。目前公司正在与石门县秀坪园艺场筹划建设“智慧秀坪”项目。有线电视网络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传输内容本地化。传输内容本地化是为了提高网络使用率,从而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有效接入率。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通信运营商都能够开展电视、宽带接入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除了要在服务上做到迅速、及时、专业,不断超越外,还要在内容上实现超越,真正发挥党网政媒的优势,大力推送富有地方色彩的节目内容。石门县广播电视台依托有线电视网络,主动向党委政府争取资金,不断改善和更新节目制播设备,在节目内容上坚持守正创新、日益丰富,本土节目层出不穷,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激活和新增了一大批有线电视网络客户,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再发展积累了资金。二是传输网络光纤化。传输网络光纤化的目的是使网络能够稳定、高效、便捷地与多种智能终端对接,如治安监控、户外大屏、高音喇叭、监测传感器等,并传送、处理海量数据。随着广大农民对信息、商务、通信等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有线电视HFC网络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近几年来,湖南有线石门网络有限公司借助“全县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全县矿山安监和计量系统”、“全县智慧党建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等专项网络工程,顺利完成了全县18个乡镇区、4个街道、4个农林场的网络干线联网扩容,实现了县到乡、乡到村行政驻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接入。目前全县296个行政村只有12个村完成了光纤全覆盖,仅占4%,传输网络光纤化的工作任务还很重。三是党委政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参与其中并积极发挥作用,必须寻求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获得政策倾斜。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相比于电信、移动等网络,由于起步迟,投入资金少,发展慢,暂时处于劣势。因此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决策者应当积极、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借此改造、优化提升网络传输、交互、监管能力。四是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的事情要有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技术要有专业的人去掌握。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尤其是县级有线电视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抓紧培养和储备专业人才是能否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关键。建议各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储备一批“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人才。

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介绍范文 第10篇

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3〕7号文件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同时明确了山东在今后的时间里将以打造智慧园区为主要目标,来实现智慧山东的整体结构规划。

提早布局

智慧园区的明确丰富了智慧山东的整体布局。但早在2011年,山东就已经提出要形成“智慧山东”基本框架。2012年,针对“智慧山东”基本框架,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细化为要加快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慧矿山、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建设,实施物联网产业100强企业培育计划等。这与园区的明确互为印证。

为了更加具象的贯彻智慧山东计划,山东决定依托济南、青岛、潍坊等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位置感知技术,集聚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00家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慧应用和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地方智慧型产业的优势,选择物联网应用基础较好的领域,分期分批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项目。

在整体布局中,山东将开展“智慧城市”试点,打造引领全省的综合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积极争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还将建设一批公用信息通信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集聚的示范性“智慧园区”。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还将实现对道路、桥梁、建筑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矿山、电力、化工等领域生产现场环境、设备实时运行的监测和预警,人员、设备的识别和安全巡查管控等。要构建覆盖全省千家重点用能企业的油、电、煤、气用量监测网。此外,还将加快建设山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智能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智能酒店客房、景区客源流量监测系统、旅游车辆调度系统等,实现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和个性化的旅游感知互动。

尤其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韩旭东认为,过去几年,“智慧山东”建设主要放在了交通、矿山这两个重点领域,省内矿山开始从数字化、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而“智慧园区”也要通过项目建设形成更好的应用模式,引导园区内企业的智慧化发展。同时智慧园区的明确,将与“智慧城区、社区”、“智慧城市”一同成为组成“智慧山东”的三大板块,全面助力山东的智慧化发展。

因势利导

从前面的报道中可见,在山东省规划的智慧园区中,产业的智慧化发展与城市的智慧应用无疑是最为突出的重点。通过“智慧园区”试点,山东将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例如:在禹城市等开展“智慧农业园区”试点,重点在粮食作物生产、农用地资源利用、农用水资源、畜禽水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果园精细管理、设施农业等领域部署物联网试点与示范应用;在济南、淄博市等开展“智慧工业园区”试点,以装备制造智能化为核心和突破口,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汽车、船舶、机械设备、消费品等我省优势传统产业上的渗透融合,创建装备制造智能化示范园区;在德州市等开展“智慧物流园区”试点,以智能调度、物流信息处理、车辆监控管理和调度、食品及药品追溯与风险预警等为切入点,选择重点物流企业、园区和基地开展智慧物流应用示范。

通过集成优势城市现有资源整合典型产业。依托济南、青岛、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日照市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位置感知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和软件产业,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智慧产业体系。

而在其他领域,会继续按照“十二五”规划有序进行并与园区项目互相配合。例如,延续推进“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选择潍坊、威海等市作为“智慧城市”试点,继续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生产、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热点和难点找出突破口,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智慧应用和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地方智慧型产业的优势,选择物联网应用基础较好的领域,分期分批建设应用示范工程和项目。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