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幼师的职业分析范文大全(3篇)

琴韵悠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02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1分钟。

幼师的职业分析范文大全 第1篇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与社会当前的形势相结合,并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个人的学业、事业目标,并针对选择的目标制订相关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对每一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排。

一个好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必须针对个人的情况、学校的实际、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后进行制定,否则会使制定的规划不切合实际,最终导致失败;二是适应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订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综合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进行弹性的改变,使得计划适应环境变化;三是适时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各部分的完成顺序需要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保障;四是衔接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将大学四年进行持续性的规划,每一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周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进行合理性安排,不能中间出现“断层”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

1.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理念。鉴于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定位不准、不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做什么事情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以“树立学生信心”“定位目标计划”“提高综合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设计路线以知己知彼为基础,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和智能、情商等自身因子和组织环境、人力资源需求、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制定职业抉择、路线抉择、目标抉择和行动抉择。针对目前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迷茫,未能对自己准确的定位及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不清晰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及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的残酷性,拟设计“树立学生信心”“开发学生潜能”“定位学生目标”“提高学生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以上的理念,具体的设计路线从知己、知彼及抉择三方面进行(如图1所示)。

2.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步骤。如图2所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是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目标方向确定后,经过自我测评和社会测评两方面的检验,从而得出一个综合性报告,自我测评主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自身兴趣喜好、沟通与交际能力、情商与智商情况评测自己是否合适从事此领域的工作;社会评测主要是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中以某些单位所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岗位为依据,根据某一岗位所需的人才特征进行综合性测评学生是否符合所需。在综合性报告后,如果不适合,则重新进行目标方向的确定,如适合,则进行职业的选择,并制定包括职业路线思路、职业路线规划、职业路线实施办法、职业路线考评在内的职业规划书,从而科学、合理、有步骤地实施。实施过程中或过程后要定期总结,并针对总结进行规划的反馈与评估,并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

3.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根据综合归纳分析从目标、能力和机遇三方面出发进行思考,所谓“目标”即是“人生目标分析”,“能力”即“自我情况分析”,“机遇”即“外界情况分析”,以下将从三方面具体分析(如图3所示)。

第一,人生目标分析。在这里,所谓的人生目标也就是指“走哪一条路”的问题,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爱好与理想,满足自己的成就动机。分析自己是适合做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工作。根据自己的特点分析自己适合走哪一条路,并根据所选择的路进行努力。

第二,自我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自我情况也就是指“适合走哪一条路”的问题。这需要分析自身的特长、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以及自己的情商和性格判断自己适合走社区体育、体育健身教练、养生健身、体育管理或是体育产业的就业路子等。

第三,外界情况分析。在这里,所谓的外界情况分析即“可以走哪一条路”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的制定,原本就需要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当时的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指标。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经过制定及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如同是一种“原材料”经过“必要的工序”后产出的“产品” 。产品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是针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这一“产品”进行的检验标准。

根据社会体育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要,在综合学习、工作、思维、意识、道德、其他等七大领域60个初级指标进行筛选,初步选定28个二级指标作为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因子(如表所示),经过进一步的走访、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指标进行专家访谈,对28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分析研究,选出最能影响社会体育专业职业生涯的七个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作为最终评价指标。

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

1.“四维度”―― 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整合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方面的共同参与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关系到学生自身长远发展方向的计划,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其次,是关系家庭的成长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认真学习,为以后工作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展示,高校的目标就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是高校应尽义务;第四,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高层次人才加入。基于以上四方面,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具有共同的目标,通过四个维度的整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平台,共同促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共同的目标。

2.“四阶段” ――知、行、恒、达连贯发展。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切实认识到当前社会就业的严峻性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要清楚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促进自身的发展,更要清晰通过哪些努力实现规划设计;其次,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将如何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地付诸实践,通过自身努力、教师指导、家庭支持,以学校为平台,以社会需求为背景,践行自己的理论设计;第三,在将理论付之于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为职业生涯的目标努力,最终实现“知而必行,行而必恒,恒而必达”。

高校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以学生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为己任,在“知”的阶段,积极帮助学生认识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对学生所指定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在“行”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实行计划提供“动力源”;在“恒”的阶段,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反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引学生走出“沼泽”。

3.“三结合”――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需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创新性的“发展理念”“学习手段”“组织方法”,使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形成指导与自导、训练与模拟、分享与体验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指导与自导进行职业选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规划进行技能培养,技能培养过程中以“训练模拟相结合”并付之“反馈调整”,进而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过程中通过“分享体验结合”实现这一过程的“升华”。

四、高校社会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如前所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犹如是“原材料”在经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机器”的“生产”后,所产出的“产品”需要进行“合格检验”,测评标准我们按照当前社会对社会体育从业人员最关注的七个评价指标:发展潜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进行检测,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社会相关单位进行测评。

1.学生自评分析。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下的实验组30名学生实施效果的自评测试发现,学生认为自己的发展潜力有提高的达到28人,仅有2人觉得没有多少变化;创新思维发展方面,有29人觉得自己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专业水平方面,所有的3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得到学生肯定。

2.教师评价分析。随机抽调校内外各六名体育教师组成的教师评价组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组和对比组进行评价,经评价得出,实验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较规划实施前,在发展潜能、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提升效果与学生自评数据相对吻合。这说明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得到提升。

3.社会评价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与教师评价数据相对吻合,与学生自评数据部分有差距,但是没有偏离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学生对自己的过于自信评估有一定关系。总体上看社会实践部门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后的学生能力提升持肯定态度,这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到社会认可。

笔者经过研究分析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建适应了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为学生跨入社会提供了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亮亮.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 (2).

[2]佘涛.创新型高校运动俱乐部发展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

[3]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0(1).

幼师的职业分析范文大全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

职业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普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这一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必须紧密联系。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在宏观的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为职业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还必须在微观层面,即在探索职业教育的类型规律及其教育功能方面,尤其是在其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实现理论创新以及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_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对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对当前职业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列出了六大类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职教师资问题。职教师资的问题不仅仅只是量上的不足,更主要问题是职教师资水平急待提高。提高职教师资水平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之关键,这为职业院校职教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德国经济的腾飞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依靠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随着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入,中德职业教育师资进修项目的重点就是学习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提高职教师资培养水平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专业教学论研究。

一、专业教学论对职教师资培养的作用

(一)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原有职教师资的“资格模型”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师资的新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要求其掌握关于工作过程、技术和职业发展的知识;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将其融入教学情境,发现问题;③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以及遵循教育论的要求。这些要求正是专业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能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行动,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这一原则完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能有效改变现有职教师资存在的问题

1.职教师资现状对职业教育职教师资的能力要求方面,近来强调“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但主要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其重点在“工程师”或“技师”这一“师”。而对如何培养专业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改革,对“教师”这一“师”却重视不够。作为职教师资即使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果缺乏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仍然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据调查,目前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师资主要来源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普通中学的教师。这类教师多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对教育学、心理学有较深的造诣,但多数缺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或者专业知识缺乏更新,更谈不上专业操作技能。②本专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但大部分职教专业师资来源于工科大学,接受的是普通高校学术型、工程型的培养,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即使是师范类学院毕业的职教师资,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论的培养。③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以从事专业工作为主,他们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如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不太熟练。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水平。

2.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研究和培养现状

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都没有为职教专业师资的培养设置“专业教学论”课程,设置了该课程的学校除了极少工科专业有了教材外,都没有统一、成熟的教材,即使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多以论文形式出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对德国先进职业教学经验的了解,各学校逐渐认识到专业教学论在职业教育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据调研,重庆市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对职教师资培养均设置了专业教学论课程,由于没有统一、成熟的教材,对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和运用都还处在起步、摸索和实践阶段,专业教学论的师资由于以前都缺乏专业教学论的教育,了解教育理论的不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知识的又不了解教育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目前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的教学主要来自于教师在实践中的摸索,或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模仿,缺乏理论指导,要根据职业要求的变化,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更显得力不从心。目前学术界对职业教学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且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专业教学论理论日益成熟,但由于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的多样性,不同专业、层次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和能力要求,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的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论,目前除了极少工科专业有专业教学论外,其它各个专业都没有其对应的专业教学论。

二、专业教学论的内涵以及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学习,但对职教师资而言,专业学习也包括本专业的教学论。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是作为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一门独立学科而开设的。德国职教师资教育专家petersen认为,教学论方面的能力是职教师资“最切身”的职业科学,它研究如何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法草案。

(一)专业教学论的内涵

专业教学论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学习内容。专业教学论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或方向,关于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是教学论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专业教学论的重点是基于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对于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原理或理论分析与解释。专业教学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专业科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合理确定本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以其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即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体系。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专业领域与教育科学的纽带,起到加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科学化的作用。

(二)专业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是在专业科学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及开发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制定教学方案的一门科学理论。专业教学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发展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学习领域课程分析、教育过程分析。

1.职业发展分析。市场营销领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然会影响营销领域中职业的形成与发展。市场营销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发展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对职业类型、职业要求、职业能力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从事的职业领域中,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按职业形成的工作所蕴含的内容、形式以及实际的职业、职业规章、职业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领域里未来的工作,这也是做好这一职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从职业发展方面,在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经过了生产型、销售型、市场型、系统型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阶段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一致,市场营销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由此形成的职业类型、工作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生产型时代,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并不重视推销活动,没有专职的营销人员;在市场营销时代,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营销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专职的营销人员应运而生;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市场高度开放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营销队伍的生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营销职业可以说是未来最广泛、最具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前景的职业。

2.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以职业的发展分析相关职业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以该职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通过职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所需职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每一具体职业活动工作有其相适应的特殊的职业能力。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和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如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能力;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指处理社会关系、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它们具有职业普遍性,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各种职业能力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没法分割的,它们不是三个具体的能力,而是三种类型的能力,在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中,不能机械地按照这三种能力去分割课程内容。

3.学习领域课程分析。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总和,概括了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以及大纲和教材。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是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获得相应从业能力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该工作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并为学生的个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营销工作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分析所对应职业能力的需求从工作岗位到职业能力再到培养规格进行课程开发,职业教育的课程强调把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领域和学习环境,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结构的完整性,重视职业需要,忽略课程知识体系。

三、专业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职业教学论的社会化、国际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此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论的内容、标准、评价和职业教育形式也必然日益规范化、国际化。一方面,社会对人才就业实行资格认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人才的对外输出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职业教学论也需要与国际职业标准保持一致。

2.职业教学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发展的个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风格以及价值观必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经历、能力、社会状况、健康状况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基础上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体现出人才培养个性化的特点。

(2)社会需求的差异化。社会经济在共同发展中也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人才的培养既要立足于为全社会服务,更要立足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行业性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如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会展营销、物流管理等等,专业教学论要体现出这一差异性。

(3)学校发展的特色化。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将面临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挑战,职业教育本身也竞争激烈。学校要发展就要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市场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资源和条件走出一条既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又有其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的建设需要体现出学校特色。

3.职业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及技术和传播媒体的发展和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例如数字环境下的模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协作式学习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必将越来越贴近职业实际和职业环境,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教育必将朝开放式的方向发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理论教学、生动形象的案例实训、具体细致的社会实践,将课堂无限扩展,将知识融入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与未来职业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幼师的职业分析范文大全 第3篇

关键词:键盘乐器 演奏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

一、钢琴弹奏基本常识和演奏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弹奏钢琴基本常识的过程中,应详细介绍钢琴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对钢琴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教学应以五线谱为主,让学生在学习钢琴基本常识中认识五线、谱号、高音谱表及低音谱表,并对谱表上的各个音色进行识别。另外可练习弹奏的手型与姿势,教学方式以示范和实践弹奏为主,而学习指法以认识各自的手指为主,即是每个手指利用1、2、3、4和5从大拇指开始到小指分别标示出来,以后学习琴法就可以利用1、2、3、4和5代替。在训练演奏钢琴的技能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顺序来教学,这样学生在第一次接触钢琴时就能够在脑海中构成一个知识框架。例如在进行教学时,第一章,教师可以识谱、拍号、音符时值、休止符和断奏弹法为主。第二章,可以教学学习双音弹法、跳奏弹法、连奏弹法、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第三章,教学临时升降号、调号、练习移调和顺指法。在补充教材内容方面,还可以增加一些乐曲弹奏,

例如《田间流水》《风笛舞曲》《樵夫》《春之歌》《幽默曲》《玩具娃娃进行曲》《黄昏》及《青蛙合唱》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钢琴、风琴弹奏与手风琴弹奏

在进行钢琴弹奏过程中,一般使用运指法进行教学,然后是自编指法的弹奏。在利用自编指法弹奏时,教学内容通常以幼儿歌曲的伴奏弹唱为主。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以伴奏音型为主。例如第一章,教师在教学方面,可以教学六种运指法和自编指法单手弹唱。第二章,教学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常用和弦连接。第三章,教学终止式及和弦外音。第四章,主要是学习进行曲风格歌曲伴奏编配(一)和大调式。第五章,学习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伴奏编配(二)和大调式副三和弦中的Ⅱ级、Ⅲ级和Ⅳ级。第六章,除了教学小调音阶、短琶音及和弦练习(一),欢快、活泼类型歌曲伴奏编配(一)外,还有小调式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等。第七章,在教学欢快、活泼类型的歌曲伴奏编配(二)时,还有了小调音阶、短琶音、和弦练习(二)和小调式副三和弦中的ii级、iii级和vi级。

三、钢琴弹奏和电子琴弹奏

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引导模式为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上提升自我技能弹奏能力。而教学电子琴时,还是以注重提升基础常识和技能为主。例如教师在教学弹奏《采茶扑蝶》和《瑶族长鼓舞》这一内容时,先自行示范弹奏,让学生跟着一边弹奏一边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这些中国民族乐曲的曲风进行了解并掌握,使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但是,由于这些乐曲在弹奏过程中,对左手技能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把位跨度大,移动位置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左手弹奏,加以指导。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性进行教学,选一些《微笑波尔卡》《四小天鹅》《花儿与少年》《梁祝主题曲》及《歌声与微笑》等比较好听的流行乐曲或者是作品曲。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平时喜欢的乐曲来教学。在学习琴法基础内容时,应以《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幼儿歌曲伴奏曲集》为伴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弹奏技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四、小结

综上,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是入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钢琴、电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入门后保持积极学习心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小平.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对《键盘乐器演奏基础》的教学分析[J].东方教育,2013(11).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