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864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5分钟。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1篇
课外阅读指导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学生文学眼界、激发学生文学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积累,这是一种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教学行为。
面对这种新课型,我们至少应该去思考三个问题:什么叫做“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外阅读”?
听了这五节课,我有了三个感悟:
1、“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要让学生阅读精品。
2、“课外阅读活动”必须要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否则就是“花架子”、“无效劳动”。
3、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多读课外书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阅读指导课就是点燃课外阅读这“火药”的导火索。
这五位老师执教的五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而且做得相当不错:
1、阅读的都是精品如:安徒生童话、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余光中的乡愁、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2、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魏老师注重指导诵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有感情,詹老师注重指导让学生边读边画线做好记号,这一点很重要。通过读书卡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教学童话故事时,注重积累、让学生在读童话故事中明理。谢老师教会了孩子如何读整本的书:
谢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发现了这些内涵:他从青铜葵花遭受的苦难和感受到的幸福两个层面挖掘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交流、感悟,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懂得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学生读懂了孩子、朋友之间的友谊,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爱,让学生读懂了乡村孩子童年的苦难生活。学生也模模糊糊懂得了“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文中字里行间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谢老师让这种真情湿润着每一位学生的眼睛、震撼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所以谢老师已经点燃了这根“导火索”,相信在他的指导下,清新而淡雅的“书香”已经飘满他的班级。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2篇
之前一直迷惑,如果让我去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我该怎么去上?怎样把它上好?上周有幸听了侯老师和倪老师的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我澄清了迷惑,更加清晰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思路和在指导中如何落实课外阅读教学目标。两位老师的.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积累了词语,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们乐读、高兴地去读,在读中慢慢体会金波诗歌的童趣和爱,丰富陶冶孩子的情操。
侯老师选取了金波两首比较长的诗,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来和大家分享诗歌所反映的一个主题,在一个接一个的朗读中,在音乐的感染下走进文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但在对诗歌个别主题的概括,我觉得可以再对学生多作一些引导,让他们自己悟出其中的韵味,效果可能会更好。
倪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我觉得是意犹未尽。他选取的诗歌都是比较短小精炼的几首。通过前面两三首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感受金波诗中的童真和文字排列的趣味。接着出示五首小诗,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探讨对诗的理解,充分贯彻运用了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非常有益,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借鉴。
总而言之,我觉得两位老师的课都做到了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和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体会、积累、感悟,使读书有了收获,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3篇
评王培先老师教学《百分数的认识》
熊明光 20xx年4月
评课时间:20xx年4月11日(星期五)第2节课。
评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第十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
执教教师:王培先老师。
评价内容教学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评价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王培先老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客观生活帮助学生建立了“百分数” 的概念,做到了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质凝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具体体现如下: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和“探索性的学习”相结合。“数学问题生活化”和“探索性学习”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没有“生活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难以参与,也就不可能再讲什么“探索性”的学习。教学一开始,王培先老师就将学生置于学习生活的场景之中[出示足球比赛场景图,球员射门和进球个数,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应该派哪名队员?],使教学活动达到了“创造一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气氛”的佳境。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景,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将数学学习与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以解决三个问题:“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通过这三个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认识,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动脑动口
动手的能力。
三、注重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王培先老师注重了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如在学习百分数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百分数的认识”知识用以完成“布料百分比”、“北京绿化覆盖率”、“比一比三种种子发芽率”练习题。在这一数学活动中,学生积极的巩固知识,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体验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辅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也为他们以后运用数学打好了基础。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于和谐平等的地位。课堂上,王培先老师在设计情境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置于一个旁观者、指挥者的地位,而是把自己设计为活动中的一分子,积极参与活动,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与学生一起享受互相鼓励的刺激,从而为学生创设了良好、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虽然这堂课有许多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语言的表达及语感有待进一步加强锤炼,进一步熟练对媒体的使用和掌握,教学各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不够成熟,需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语言表达需加以强化训练,学生的合作学习体现还不够到位,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没能真正的做起来,没给学生充足思考、讨论与交流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部分学生的课堂常规需要进一步加强。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4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杨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她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我觉得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杨老师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杨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杨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杨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田忌赛马——对策问题》评课稿
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4,“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赵老师从同学们熟悉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从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比赛中还有很大的学问。本节课赵老师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在兴趣犹未尽之时,通过游戏,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开课伊始,赵老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设计故事入手引入新课。方法巧妙,课堂气氛活跃,对本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2、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活动扎实有效。通过活动将知识赋予其中,突出了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新的理念,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合作学习扎实有效,交流评价充分到位,给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中,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了异位思考,
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
3、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整个教学内容的编排,生活气息浓,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赵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讲究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5篇
今天上午听了李玥的一节《鲁宾孙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李老师从语文的角度向学生推荐文中的优美语段,指导阅读方法。在这一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 所谓“阅读指导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能读书能力和习惯的课程。阅读指导课类型繁多,例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老师们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来把握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一堂好的阅读指导课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读懂一篇文章或书中的一个章节。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并且能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共同解决一些问题。第三,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最后就是将这一阅读过程迁移到课外,以形成有效自读的能力。堂课中既有读书方法的指导,又不乏片段欣赏、好书推荐,各有各的亮点。李玥这节课重点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整节课教学环节紧凑,合理。通过本节课,可以看出李玥的进步,不管是从教态上,还是从整个教学设计,还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上,都能看出六年级师生的共同进步。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6篇
诗歌阅读的评课稿范例
上周听了几节群文阅读课,其中一节是毛红玉老师的群文阅读课-----《诗歌》。
群文阅读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语文教学理念。因为新课标提出: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就有了“群文阅读”。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4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
听完这堂课,我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
第一:教学思路清晰。
毛老师在这堂课中呈现的是一组诗歌教材,通过导读《我喜欢你》,补充了《等待》、《打过架那天的夕阳》、《赠汪伦》、《阿贵只有九岁》四个类似主题的诗歌,以“友情”这一主题为依托,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她的教学过程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谈话导入——走进文本——学用结合——主题升华。
第二:教学目标明确。
第一个目标,通过这一组文本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阅读的'方法,就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自己见解的理由,提炼人物形象;第二个目标,通过读文本,体会“友情”这一主题;第三个目标,培养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归纳分析,学法指导。
在阅读完五首诗歌后,毛老师带动学生分析了五首诗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并得出结论:《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都是用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情感的,只是一首欢快,一首悲伤。其它三首也有相似的手法,是什么?大家商量一下。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小结:用象征手法,运用事物来烘托情感。学生学以致用: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借物抒情。
第四:配乐朗诵,感情升华。
学生通过配乐朗诵,让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之中。从孩子们晶莹的眼中让我感受到了纯真。
在这里,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听课后的感悟:
我觉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就像毛老师那样,如果教师的引导点把握准确,课件与教学过程紧扣,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会更深刻,也就能自然而悟了。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7篇
一、教学流程:
导入——目标展示——初步感知——形象分析——课堂练习。
二、成功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
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
1、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几句话该课故事梗概,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迷你的形象,学会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美德的内涵,提货故事的深意。
就本课教学来说,基本能围绕着三个目标展开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良好语文学习品质。
开课伊始,通过观看动画片《白雪公主》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分析米妮的形象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口头作文,有意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默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思考赏析能力。通过当堂练笔,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同时,在学生展示习作时,请学生上台展示,并引导评价等,这些,不仅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方法实践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3、学生答问能以文为证,有理有据。
尤其是在“分析米妮形象”一环节中,学生这一表现异常突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成见解,举手答问。且学生答问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米妮是个xx的人。请大家把书翻到第xx页,跟我一起看第x行自然段第x行……”由此,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一斑。这不仅是这堂课展示给我们的,也是教师平时训练的必然结果。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4、注重在评价。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生生评价,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评价引导深入思考探究,明确方法。这样,在评价中指导,在评价中巩固学法,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三、商榷之处
1、教学设计方面。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设计应删繁就简。
本课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步骤繁。我认为,一堂语文课,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还要依据学情。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涵盖三个维度,表述上要准确。在《2012年新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中,针对语文的各种文体的教学,都有详细的指导与示范,此处不必赘述。本文是一篇童话。关于童话教学,我想目标与重难点之一就是目标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可遗憾的是,本课教学设计中却忽略了这一点。的另外,在目标的表述上,同样也要准确。应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如目标1中的“理解”和目标3“体会”等词语的使用要仔细斟酌;目标2中“学会”一词也不够恰当。一种方法的”学会“往往需呀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仅凭一节课就“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显然不符合实际。目标展示要适时适度。既然要展示目标,就应让展示发生效力,不可蜻蜓点水,学生走马观花,还没读完,已经切换。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可一味追求大、强。或许是因了“优质课大赛”的缘故,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出彩”。所以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本课教学,在赏析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小结了正面描写与咋么描写的方法,然后出示了一组句子,要求“练一练”。
(1)从蛋壳里爬出的那些小鸭实在太丑了,到处挨打。(从描写角度分析)(2)他们老是说:“……”三组句子均为《丑小鸭》里的.句子。于是,学生把课文丢掷一边,开始赏析《丑小鸭》里的这些句子。我想,此处如目标真是果非要设计练习,可就地取材,从本文中抽取几个句子赏析不好吗?课堂进程中,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人物形象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涉及到了人物描写角度和描写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在评价中归纳方法,在指导中学会方法运用,在诱导中提高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赏析人物的能力。而此时仅为练而练,反倒节外生枝,既影响了学生思维,还打乱了教学程序。更何况,在练笔之后,还有一项”找一找,读一读“的练习与之雷同。一堂课仅仅四十五分钟,容不得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耽误啊。
再次,教学步骤过于繁杂。
1、观看动画片。
2、说说观后感觉。
3、说说主人公。
4、出示课题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8篇
1、什么叫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2、评课的意义
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评课,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评课的原则
它是进行评课活动时评价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客观规律和个人们对课堂教学的客观认识。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9篇
首先,本节课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贯穿全课,极大地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如:以格林童话主人公小熊嗒嘀嗒情景引入分苹果;以打老鼠游戏进行巩固练习等。其次,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新知,并结合师生互动小游戏在学生学得有效又有趣。第三,教师能把新知识化解为几个梯度逐步展开,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紧紧相扣。如,导入环节的学生手中有几个苹果图片有的不足10个,教师追问再拿几个就10个,以此渗透10的组成,为新知识的探索做好铺势,如对10的组成几种分法也由集体模仿到独立,尝试到发现规律,逐步推进,建构数学模型。第四,郭老师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次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多次指导学生注重写字姿势,表扬学生声音响亮,指导正确发音“十”读“Shí”。
几点建议:① 在出示几组10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留给时间思考太少,显得教师太急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个很有数学探索价值的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总结,而不是怕后边的练习无法全部完成,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是应该给学生探索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还是完成教师课前预设的每个练习,在课改回归理性的今天,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是否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是否以理念指导课堂教学。②本课课末有连续5个的练
习应用,形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因为时间紧迫,教师为了完成全部练习,如似赶场子。练习重要的是应扎实有效,如本末倒置,反而会显花哨、繁杂。③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全课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8次给予“声音响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除了生动丰富外,要体现数学味,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励又能导向。
二、《搭配中的学问》
陈丹凤老师与何立娜老师执教同一课题《搭配中的学问》。下面我就谈谈听完这两堂课后的一些思考。 第一,两位老师都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标准》中指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从设计搭配衣服的情境引入,再到午餐菜式搭配到游玩线路等一系列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第二,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依靠实物图片表示到连线表示到符号表示,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抽象模型的自主建构。相比之下,陈老师设计了以“笑笑一天的活动”为主线的搭配活动,过程更为流畅,思考探索的过程更为连接。
第三,如果说课堂预设的方案凝聚者执教老师背后团队的集体智慧,
那么对课堂上生成的处理才显现出一位老师的真功夫。我认为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是评价。我记得吴正宪老师说过:“课堂上老师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教师好的评价可从激励学生向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但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评价做得不够,语言笼统空泛,而且有的学生非常好的发言,教师也弃之不理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如陈老师在课上有这么一段:老师要求学生用连线表示2件上衣和3件裤子的搭配,请了一名学生A上台板演,这名学生未能按上衣或裤子的顺序逐一搭配,出现了混乱。生A归位后,老师问:哪位同学说说她刚才是怎样连的?生B回答时把自己的方法说了一遍(有序),师未做任何评价又问:“刚才上台的同学是怎样连的?”又请生C来回答。显然生B的发言答非所问,但她连线的方法是很有序的,表述也很清晰,我建议老师可这么评价:你这样连线很有序,这样连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要是上台的同学能像你这样就不会出现那小问题了,下面的同学谁知道台上的同学出现了什么小问题了。这样既重申的搭配中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了生B,又含蓄地指出生B回答的并非教师所提问的。等生C指出生A的`小问题之后,教师可再次评价生C同学非常用心学习,能关注到其他同学,同时我们也谢谢生C同学,你出现的这个小问题,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有序地搭配。
以上是我对这三堂课的几点看法,不成熟之处请专家老师们多多指正。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10篇
圆的认识_小学数学评课稿
我一直认为数学比语文教学要难的多,因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 感觉很是枯燥,当然是很多不得法的原因,而小学数学评课的参与和研究,我觉得很是重要,通过评课让教师认识到教学的过程的不足之处,能很少的找出问题的所在比如
圆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在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过程中,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饿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平面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练习生活,让学生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李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线入手,引入了线段和圆,紧接着结合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及感知圆(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周围的圆),积累了一些对圆的感性认识。接着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把脑海中形象具体的东西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概括或者说抽象出来。应该说,李老师极其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一方面,注重从生活现象中提取数学知识,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后,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数学的回归。比如练习中,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该安装在哪儿?我想如果给足时间,数学知识的回归在这些课上有更多的体现和应用。
在六年级的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明显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课中体育老师的圆上,你喜欢站在哪儿?小组合作探究直径、半径的意义以及之间的关系等都体现了这点。
同时,注重操作活动在图形学习中的地位。操作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究图形特征的重要途径,正是操作活动,学生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顺利展开,也正是操作活动,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体验更加真切和深刻。
最后,李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如果说操作活动能更强调知识的深刻性,那么语言表述也就是“说”,就是对知识的梳理,知识的罗列,知识的系统话整理和知识的重组。
整堂课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1) 语言的衔接稍有跳跃。课堂的连接语是课堂驾驭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教师设计课堂,生成课堂之间的一种应变。同时,这也与教师对于教学设计过程的熟悉程度有关。
(2) 教学环节: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了一个圆,如果是你喜欢站在哪里?抛出问题之后,我以为教师想讲点在圆内、圆上、圆外这些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然而教师风趣的点评之后,很平静的说: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呢?老师画了一条半径、一条直径??我有点不理解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
(3) 练习的量不够。
其实整堂课需要几个教师在一起互评下,通过评课,来找出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提高!
全国阅读大赛评课稿范文 第11篇
下面主要从十个方面,谈谈如何评课:
1、评教学目标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效率也越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
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
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看教学思路设计
1、做事,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a)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b)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c)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d)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e)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避免“四个一”现象,它们是:
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
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
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
4、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
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
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效果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最后谈谈:评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评课要求:
一、认真听课
二、把握标准
三、讲究艺术
四、拟好提纲
(1)写提纲之前,应先对所听的课进行较全面的回顾,再看看教材,翻翻听课笔记,并参考上课教师对这一节课的自评情况和学生的评价情况,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拟出评议的提纲。
(2)提纲内容
本节课的优点或经验或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特色是什么?你的建议是什么?
2、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
(二)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三)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四)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增强说服力。
(五)要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怎样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评课目的。进行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已确定了的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2、把握评课内容。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㈠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㈡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5)(6)(7)
㈢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从正确的标准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何种的评判,形成何种的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㈣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㈤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是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还是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的教学进程来安排。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㈥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有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讲究评课的技巧。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效果就好。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⑴要抓主要矛盾。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⑵要采用多种形式。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性的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⑶要坚持激励原则。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下面谈谈评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比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要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其标准是否可行。课堂教学目标,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识目标⒛芰δ勘辎K枷虢逃目标,即学生对知识掌握与技能转化的程度有否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所促成的智能发展状况如何,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或熏陶了吗?以及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否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现状,是否突出其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评课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
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错误。有些评课中的庸俗化要注意避免,如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捧。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总之,评课中真诚是一种修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上一篇:建设工程施工劳务的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