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必备5篇)

蓝色幻想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04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 第1篇

笔者所在的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近期针对国内养老市场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希望在60岁之前退休,但69%的受访者进行养老资产的储备不超过5年,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开始,仅有15%的人制订了详细全面的养老规划。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规划、3~5年内的短期理财目标规划,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养老规划,这个现象值得警惕。其实,及早进行养老规划,补充和建立私人养老机制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通行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就可视为该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日前有媒体报道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群比例已达到%,2001年65岁以上人群比例就已达到7%,中国现阶段的老龄人口达亿人,占实际老龄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占亚洲老龄人口的二分之一,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迈入老龄化的国家就意味着老人整体数量在不停地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中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而且覆盖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因此,仅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很难满足国民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专业数据统计显示,30年后,社会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收入)将达到30%~40%,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社会养老金替代率需要达到70%以上。因此,除了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养老金以外,还存在至少40%的养老金缺口,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迫在眉睫。在此,我们不对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完成养老需求进行探讨,因为养老的方式因人而异,我们只是希望讨论一下有哪些养老方式值得去准备,比如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是投资金融资产还是投资固定资产等等。

投资者该如何建立有效的个人养老机制?笔者认为,除了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和购买一些商业保险以外,下述两种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投资者可以建立稳健型投资组合,将资产的一部分投入到养老规划中,比如采取组合式基金定投计划。投资者可以用10~30年的时间定期将资金投入到基金中,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资本市场和时间复利的收益。而在退休后30年左右的养老生活中,可以定期定额提取资金作为养老金,这种蓄水池的投资方式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不动产和黄金实物的投入等,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 第2篇

关键词:退休规划 基金定投 社会保障

《_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13年11月12日中国_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分十六项60条。《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个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在未来可能用20年将退休年龄渐进式地延长至65岁,以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这个政策对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退休生活的保障,那么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去做好退休养老规划。

1 退休养老规划的主要内容

退休养老规划是个人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保证将来有一个尊严、自立、高品质的退休养老生活而积累足够养老金的财务规划过程。合理有效的退休养老规划不但可以满足退休后生活支出的需要,保障生活品质,抵御通货膨胀影响,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个人净财富以及使其更好地传承下一代。一份完整的养老规划,包括老年生活需求规划、退休规划投资工具的选择。退休需求因个人退休目标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老年生活需求规划主要是估算出老年生活所需支出的费用总和,这里需要将通货膨胀率考虑在内,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生活品质支出。要估算出一个人进入老年后,他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用老年生活预计总支出减去预计可领到的资金的差额,就是应该自筹的养老资金。自筹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选择适宜的投资理财工具,通过合理而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来自于年轻时创造的财富积累。

2 退休规划的现状

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和退休生活时间不断延长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披露的一组数据,“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的峰值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而2030~205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大力发展,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4岁,排名世界第90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等原因大大推迟了个人就业的年龄,这就使得人们退休生活时间大幅延长,而工作的年限减少。这就意味着要在更短的工作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资金以满足更长的退休生活需要。

大多数人缺少科学合理的养老规划 目前很多居民还没有意识到养老规划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80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积极响应政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号召的独生子女父母,正在或即将整体步入退休群体,养老问题已被提上日程。而伴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家庭结构开始出现“421”模式,生活压力大,很多人还在为当前的生活奔波,没有能力顾及养老规划;而真正有能力的,也不愿去深层次考虑这个看似遥远却很头痛的问题。另外少部分人虽然已经开始关心养老,甚至经常进行零星的思考,但是心目中没有明晰的养老目标,缺乏全面、合理的规划,不知从何入手。

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人都是依靠领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加上多年工作攒下的家底来养老。但政府的养老保障仅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费用,覆盖广、水平低,距离理想的养老(包括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还有相当的差距。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加之这些年较高的 CPI 指数更让很多人亲身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加之目前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可能提前退休而必须要等到65岁之后才能拿到退休金,加剧了退休规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通货膨胀因素带来的压力 根据国家_统计数据,自2003年至2013年10年,通货膨胀累计上涨37%,其中2011年达到,在持续的通货膨胀环境下,财富在时间面前严重“缩水”:假设年通胀率为4%的话,那么现在的1 000元在20年后仅相当于456元,可见,通货膨胀是财富保值增值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越是通货膨胀的时期,规划理财越重要,而对于20年、30年后养老金的合理规划更是不容忽视。

退休后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无论年轻时多么强壮,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机能也会衰退,体质减弱,各种疾病接踵而至。据统计,城市老年人中只有1/3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另外的2/3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不甚乐观。老年人口的患病率、发病率都高于其他年龄组,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随着医疗体质的改革和医疗服务费用近年来增长速度惊人,使医疗费用成为食品以及教育支出的第三大消费支出。因此,退休后的医疗费用支出将成为退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退休规划的策略

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中国首富李嘉诚曾经说过“其实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理财是一种习惯,它体现了一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居民要意识到一个人晚年的高品质生活,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几十年前为自己做了什么。所以必须要有理财的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比如量入为出、因人制宜地终生理财等习惯,使自己到了退休的时候有足够的退休金过高品质的退休生活甚至也可以早日达到财务自由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尽早开始储备退休养老基金,越早越轻松 要想使自己在退休的时候拥有足够的退休金,必须尽早地制定自己的理财方案并且坚持长期投资下去。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的作用,时间越长的投资金额累计效应非常明显。例如某居民25岁开始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透过调查发现成立十年以上的中国基金其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2%左右,如果按照12%这个收益率计算坚持定期定额投资到65岁时经财务公式计算退休金达到为5882386元;如果35岁开始投资,则退休时退休金为1747482元;如果45岁开始投资则退休时财富为494627元。通过计算表明,25岁开始投资比在35岁退休财富增加了四百多万元,比45岁开始投资增加五百三十多万元。如果你25岁开始筹划养老金并长期投资,退休时退休金为588万,每年的平均收益为588*12%=万,再加上社保退休金足够退休的一些医疗支出、周游世界旅游支出以及其他高品质的生活支出。如果想要55岁时退休,25岁开始投资,坚持每个月投资1000元,55岁时的退休财富达到349万,30年之后每年的收益349万*12%等于42万左右。目前每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4%左右,三十年累计通货膨胀率为324%,那么三十年后的42万元收益相当于现在的价值万元,这样的收益水平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准应该可以提前享受退休生活,可以解决延迟退休所带来的困扰。

退休金储蓄的运作不能太保守,应该积极投资基金股票等报酬率比较高的投资满足生活品质支出 退休养老金的优点是具有保证的性质,可降低退休规划的不确定性;缺点是报酬率偏低,需要有较高的储蓄能力,才能获得退休需求的保障。其解决之道是将退休的需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生活支出,第二部分是生活品质支出。基本生活支出这靠退休养老退休金来解决,而生活品质支出是实现退休后理想生活所需的额外支出,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对投资性格保守、安全感需求高的人来说,需要以股票或基金等高报酬、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来满足生活品质支出,是一种可以兼顾退休生活保障和充分发展退休后兴趣爱好的资产配置方式。不同的收益率的投资产品其退休时财富悬殊也比较大。如,某居民每月定期储蓄1000元,每年收益率为,30年后的退休财富为635412元,如果该居民每月基金定投1000元,假如这个基金其年收益率达到15%,其30年后退休财富高达6923279元,两者相差十倍之多。

参考文献: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养老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养老保障制度;医疗制度;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而由此拉动的养老产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这样情势下,我国直面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养壮大社会养老产业,以很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庞大老年人口所带来的养老压力。我国养老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并不能满足社会整体养老需求,而且盲目的投入可能造成开发过度、应发区域发展不平衡、监管失控等严重后果。对此,应明确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与此同时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指专门针对老年群体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总和,以满足老人年各种特殊消费需求为前提,以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为目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养老状态,是集养老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于一体、横跨一、二、三、四(信息产业)产业的综合产业体。

在我国,养老产业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是人口老龄化催生的一种新兴产业。结合国内外养老产业实践,不难发现它涉及着方方面面的行业。具体包括:制药业和健康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保险业(人寿、健康、养老)、养老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金融业、教育业、咨询业及其它特殊产业。由此可见,养老产业除了涉及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衣食住行之外,还包括文化、教育、保险、保健、咨询等产业,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由于涉及领域广、产业链长,利于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内需、拉动消费,极具市场开发价值, 被专家称之为“朝阳产业”。

二、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策略

我国养老产业虽然有着很高的市场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处于发展初期,需制定一套系统而规范的发展规划,协同好方方面面,以实现稳步发展。

(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现如今,养老产业已经以民生工程的身份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之中,政府部门应推出一系列相关的完善政策以支持其发展。具体包括: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医疗配套政策等。与此同时,还需转变政府职能,使其由养老产业的直接投资者转换成宏观调控者,然后建立养老产业行业协会,明确管理主体,确保养老产业有序发展。

(二)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养老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离不开完善、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产业作为一套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其发展必须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之下,老年人想要享受相关的养老服务,本身或家人需要支付相应的货币,从而使养老产业在微利基础上实现可持续运作,这就需要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予以支撑。近些年,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在这里,笔者建议政府部门提供补贴,企事业单位要设置养老基金,相信有了社会化的养老资金补贴、退休金,加之儿女支付的费用,老年人一定可以具备一定的支付养老服务的能力。

(三)大力发展养老地

基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势头,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地,即养老型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人年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亦有要求,尤其精神层面要求更高,而现今的养老地都是普通的小区,养老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对此,必须打破传统,建设真正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型养老社区,积极发展养老地,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保障室内阳光充足、自然通风,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

(四)改革创新医疗制度

对于老年人而言,对健康的需求是最为迫切的,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社区医疗服务嵌入养老产业。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医疗保障体系要积极参与到养老产业之中,把公益性的医疗服务与市场化的养老产业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的同时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产业

在养老产业发展上,我国政府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现今,民间资本依然以国有资本为主,要求民营资本所占份额不得超过20%,之所以这样,主要在于养老产业属于民生产业,一旦出现诸如房地产行业的投机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于进入的民营资本,在政府管控下要形成公开、民主、规范、长期的资金投入制度,规范民营企业投资行为,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六)加大养老产业的融资扶持力度

加大金融机构对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利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为此,对于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金融机构也应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从而增强养老产业融资力量,并优化使用社会财力。在我国,社会财力的调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调控,二是市场化运作,而我国对养老产业主要用国家调控方式。笔者建议要合理使用社会材料调控方式,提供资金运作效益,有效应用社会化养老资金。

(七)转变消费观念

在中国有句俗话,“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从侧面道出了传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大多数中国人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很少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有了钱就会存起来,不提倡炫耀性消费,尤其老年群体。勤俭节约固然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老产业发展。对此,一定要老年人认识到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是有必要的,所以要迁移磨坏地促进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拉动内需,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许多业态都有待从内涵上挖掘和深化,从外延上培养与拓展。对此,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以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政策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养老地、改革医疗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转变消费观念等,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出确保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老年人方方面面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Sherry Anne ,community-based care for frail seniors[J].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 .

[2]周婧苑.新时期我国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2,(7).

[3]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9).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 第4篇

40岁左右人群的家庭处于成长期,随着子女逐渐长大,时间上相对宽裕,经过20多年的打拼,工作和生活步人正轨,丰富的社会经验让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强,家庭收入进入高峰期,这一时期是家庭资产的重要增值期。但同时,与年轻人群相比,“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往往承受着很大的风险和压力,退休后1000~2000元的退休金将无法维持现在的生活质量。为了过上有钱有闲的晚年生活,每个人都应及早制定养老资金筹划方案,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不断充实自己的养老账户。

一般家庭自保为主

对于40岁左右、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人来说,一般性的家庭开支还能应付,而不断增长的子女教育费,可能会成为生活的负担。夫妇俩的收入几乎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一旦两人当中有一方下岗、生病或发生伤残等意外事故,家庭的财务状况很可能岌岌可危。

因此,这样的家庭,未来夫妇俩的自身保障显得更为重要。可以选择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商业保险,具体说,可以购买部分低额的终身寿险(最好含养老)、重大疾病险,加上最需要的医疗险、意外险等。

富裕家庭合理搭配

对于40岁左右的成功人士,他们已经通过投资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净资产比较丰厚,不断增长的子女教育费用不会成为生活的负担,对于一般性的家庭开支和风险也完全有能力应付。因此,在购买了足够的保险后还可以抽出较多的余钱来发展其它的投资事业,比如购买一套房产或者尝试实业投资。

规划实例

王教授夫妇

王教授夫妇虽然不用为生活发愁,但一直在考虑如何过好自己的后半生。由于工作忙,王教授不太热衷于投资,家中的主要资产就是银行存款。至于保险,“一直想买,但没找到合适的。”他们也担心退休之后生病,但好在攒了一笔养老金,准备用来应付医疗费。

王教授希望60岁以后,保险公司加上社会保障部门发的养老金每月能达到七八个元,再加上他们适当的一些外快收入,能让夫妇俩拥有一个金色的晚年。

专家建议

人老最怕病来磨。尤其对于高薪隹退休族来说,紧张或者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巨大的工作压力都无可避免地会为其留下一些职业病,或许现在毫无感觉,然而一旦在退休后发作,将会带来一些经济上的被动,保险是应对这种风险的较佳策略。一般而言,这个时期应重视更周全,保险金额更高的住院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及防癌保险、资产保值增值的养老分红保险等。在专家的建议下,王教授夫妇每人在选择了一份保额不大的健康保险的基础上,投资了一份保额较丰厚的养老保险。

卢女士夫妇

44岁的卢女士和先生收入丰厚卢女士在两家公司拥有股份,本人担任其中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年薪加年底分红共约150万元,现拥有价值230万元的一套公寓和一套价值500万元的别墅,另有3辆轿车。夫妻俩没有炒过股,也没有购买过基金、债券,除了150万元左右的存款,其它钱基本投在生意上,儿于在国外深造。夫妇俩对养老要求较高,希望至少不低于现在的生活质量。

专家建议

如何写家庭养老规划范文 第5篇

1 养老社区的内涵和发展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团体的总称。从老年人这个特殊社会群体角度考虑,养老社区应该是一个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具备完整的服务及管理体系,满足老年人居住、健康、照护、社区参与和公平共享等多方面需求的,并同时具有一般社区基本功能和特征的社会共同体。

老年保障体系的建立,促成了我国早期两类主要老年居住类型——城市社会福利院和农村敬老院。随着我国以养老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老年群体的居住模式逐渐走向多样化、多元化,出现了养老院、疗养院等类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年居住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出台了《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多渠道多手段地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养老产业,使得城市建设和建筑的适老化成为热点。

从养老模式上看,由于传统赡养老人观念的深入人心,家庭养老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我国社会主要的养老模式。但随着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多种养老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异地养老等等,我国的养老正处于多种模式共存发展的时期。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历程来看,最终走向社会养老是必然的趋势。

结合国内养老模式,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老年居住方式,其中较为理想的便是“原居安老”。老年人在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恶化后,不用再由于子女照护或看病就医等原因脱离原有熟悉的居住环境,同时又有专业医疗和照护机构及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各种服务。这种融合住宅产业和养老服务的新型居住模式——养老社区已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出现的养老社区由于原有基础、投资主体等因素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存在于大型居住区中的养老组团或养老住宅群;一种是以老年人为客户群而专门建设的综合性强且配套完善的养老型社区;一种是旧区改建而成的转型养老社区;此外,还有根据旅游产品而兴建的度假型养老社区[2]。

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养老社区必将向智能化、医养全程化、亲情化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品质化发展(图1),以满足老年人不断提高的多层次化需求。

2 养老社区的规划体系

养老社区的要素和特征

一个优秀的老年社区应由三个要素构成:空间的营造——空间包括物质、社会、经济等,如建(构)筑物围合的室内外空间、人际交往空间、老龄产业空间等,要形成各种优质空间,利用良好的空间环境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社会关系的和谐——社区应具备和谐的邻里交往和社区场所精神,改善和提升不同年龄层次间人与人和谐的沟通交往环境和氛围;政策的保护——国家和地方应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并出台激励政策在住房、医疗、公平共享等方面满足相对属于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想方设法促进养老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社区的品质取决于这三个要素的相互合作和补充,缺一不可。

此外,养老社区应具备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可承受性,住宅等产品和相关服务所需费用是否在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范围内;二是可及性,养老社区应为老年人到达各种场所创造便利性和良好的可及性;三是可参与性,即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程度;四是安全性,包括室内外空间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等,是养老社区最基本的属性;五是健康性,要塑造健康的物质环境系统,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体系;六是可识别性,主要指社区环境的整体和细部均应可识别且特征明显,可以通过设计专属社区的标识系统、建造风格独立的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来增强老年人对本社区及社区内部的识别能力。

养老社区支持体系

在人与环境理论的指导下,要实现原居安老的居住方式,首先应从外部环境上增强老年人的自我生活能力,也就是要主动营造多方支持的社区居住生活环境。

如图2所示,该支持体系由物质支持、社会支持、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四个部分组成,从优秀老年社区的三个要素出发提升居住品质。该支持体系已经能较为全面地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活服务,减少了生活障碍,为实现原居安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养老社区规划体系

养老社区规划不同于普通社区规划,见表1所列,其面向的规划对象是有针对性的,以老年人为关注主体,并将社会及经济发展规划变为社会服务规划,强调社会服务与被服务对象的主客关系,老年人为服务客体,其需求则构成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

养老社区规划主要由社会服务、物质环境和整合调控三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通过住房、健康、土地等15个方面的规划措施,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物质、社会环境,实现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守望相互的和谐家园。

3 养老社区的规划策略

社会服务规划策略

社会服务规划共涉及住房规划、健康规划、安全规划、文化规划、年龄融合(社会关系协调)和服务体系规划等6个方面。

1.进行老年住房规划时,应对住房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途径和激励性政策措施,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研究和开发,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的住房类型;同时通过建设一定比例的可支付住房,制定针对老年人的住房保障政策来保障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住房需求。

2.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社区居住、交通环境的健康。健康规划策略应通过建立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强化老年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采用健康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健康住房及交通环境等方式营造健康环境。

3.为了有效预防或减少老年伤害事故发生的机率,从规划角度来看,应构建可防卫的邻里空间,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强化安全教育,形成面对弱势老人的社区干预,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4.老年文化建设是在增强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其自愿主动参与文化活动,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保持自身活力和精神的满足,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5.要达到不同年龄层次特别是老年人和其他年龄层次人的和谐共处,可采取公平共享前提下的共同参与和互助、引导志愿者或义工活动、多世代规划等多种途径,避免和消除年龄差异所造成的隔阂和分离,营造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和谐交往氛围,促进代际和谐。

6.服务体系规划策略则应通过构建多层次老年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提供类别化的服务内容。建立网络化的服务平台,引导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升服务支持技术等途径,为社区老人提供多元化、动态化的,包含有偿、低偿、无偿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

社会服务规划策略并不能完全解决原居安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问题,仍需要与实行空间资源配置的物质环境规划策略相协调。

物质环境规划策略

物质环境规划同样也涉及土地规划、住宅规划、空间规划、交通规划、设施规划和旧区适老改造规划等6个方面。

1.土地是一切物质空间环境的载体,土地使用规划就是通过规模适宜的混合选址和综合布局,促进社会和谐及人群交融;在以良好步行系统设计为主导的交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用地规模的控制,满足老年人对安全和交往的需求;通过混合土地使用满足老年人对活力和社区意识的需求;通过分散化的紧凑填充式开发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可支付住房及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服务设施。

2.为了满足老年人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程的不同住房需求,居住单元规划策略应在社区配建多代居或独立居住的普通居住建筑,完善社区老年专用居住建筑分级体系及设置要求,在社区内配置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所需求的专用居住建筑,满足长期照护要求。

3.开放空间规划策略则应通过提供可选择性安全健身空间,塑造康复性绿地景观空间,创造社会交往性活动空间来满足老年人健康、精神和社会交往需求,营造代际融合的场所精神。

4.老年人的出行行为特征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交通环境规划应通过不同层级的社区交通设施规划与控制,连续_通环境的建立,公共交通设施及服务的完善,安全的慢行交通环境的构建,使不同出行能力的老年人能够独立完成基本出行活动。

5.社区老年服务有对应的服务设施空间,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策略应在完善设施配置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分布、步行距离、使用频率和设施共享等因素,对生活、文娱体育、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安保等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

6.为使老年人可以独立安全生活在现有居住环境,应鼓励住宅套型、内部空间设施、交通设施等普通住宅适老改造,加快户外空间环境适老改造,对现有闲置空间进行改造整合;通过物质手段延续或重构社区和谐的邻里关系,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安抚慰藉,使他们愿意留下并继续在社区生活,这也是倡导原居安老的初衷和目标。

物质环境规划可以促进社会服务目标在物质空间上的实现,社会服务规划可以更好地为物质环境规划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规划的整合与调控

为了促进规划从社会目标到空间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落实,需将社会服务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进行融合和协调,进行规划整合和统一调控。

社会到空间的规划整合,需要加强规划、建设、国土、房管、民政等不同部门的协调合作;推进养老社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其他规划的协调对接;引导规划内部的协调融合。同时,需要对规划过程中的主体利益进行调控,构建以老年人为核心,包含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合作模式,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的利益诉求。此外,政府应制定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用地保障和财政扶持政策,加强对老年居住及服务设施的监管,完善经济、住房、照护、法律等保障内容的居住福利政策。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