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合集19篇)

时光漫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3188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28分钟。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与竞争中合作;

2.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教学重点: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四,教学过程:

1、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和我国的汉王科技公司,两者既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科技,两家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在竞争与合作中都得到了发展。

其实许多公司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员工步调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员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在合作中竞争”。指导学生划出“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97页)。

①活动:班集体的合作竞争

②目的:通过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引导学生明白在合作中竞争会使集体更强大,使个人进步更快。

③要求:阅读材料,归纳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讨论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归我们的启发?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④教师小结: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是先进集体。这个集体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这一事例使我们明白了,在合作中竞争会使我们个人进步更快,使集体更加强大。

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下面我们看96页的材料,每位同学选一个项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会我们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其实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面对竞争的成功,我们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面对竞争的失败,我们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在竞争中合作

美国有一大教堂发生火灾,2000名_在短短的10分钟内有序地从4个出口逃生,没有混乱、挤压,在求生一刹那的竞争中他们选择了合作,是合作救了大家。教师讲述97页心理学家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分几个小组同时做实验,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用时最少)后提问:(当堂实验的,让获胜者回答前两个问题)

(1)、你认为要在实验获胜最佳的方法是什么?

(2)、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3)、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归纳:竞争中的合作要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拆台、相互排斥,这样会两败俱伤,双反应精诚合作、各尽其职,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在竞争中合作真谛所在。那么,我们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哪?

首先,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板书)

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超过别人。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要原谅别人的错误,理解别人的难处,以诚相待这样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其次:需要我们有团队精神。(板书)

团的精神使团的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使个人利益服从团的利益。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团队,团队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

3、课堂小结:现代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它更需要有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也更需要“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要走上社会,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共享,以适应未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2篇

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被破坏》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部分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教育,贯穿着“正确认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一思想。整个第二课既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又是第三课落实环保行动的前提。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不会有意识地关爱和善待自然,不会主动地保护自然环境。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世界特别是我国资源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人类对环境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为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初中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又正值春天,是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好时机,对于环境的状况学生尤为关注;学生在地理、生物、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环境问题有所学习,再加上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报道,学生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活动范围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老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

当前环境被迫破坏的状况,特别能震撼学生们的心灵,激发学生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应该不会很困难。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环境的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人类生存的危机。

【能力】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卫人类家园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状况,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知道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现象,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教学难点:环境破环的后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指导阅读法。

指导学生的课堂阅读活动,重视课堂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并点拨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辅导工作。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挂图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主动地“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小组课前对当地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信息,课前准备好调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教师准备:符合教材的案例资料和图片。

七、教学过程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形势非常严峻,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壤资源与空气资源,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破坏,恰恰又反过来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沙尘暴、龙卷风、洪水,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

八、板书设计 略

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3篇

引言

寓言故事在世界艺术的园林里,既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又有着现实主义的精髓。寓言用细致精巧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文字,描述着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家喻户晓的成语,有的是朗朗上口的谚语,有的是名人名事的格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政治教学中加入寓言教学能有效的提升课堂氛围,升华政治课程的主题,让政治课摆脱以往的枯燥与乏味。

一、简述新课标下政治教学策略

1、以情教学,激起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概念较多且抽象的学科,课堂内容枯燥,虽然与社会接轨,但是和社会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对这门课程就缺乏兴趣。所以就需要在称城中融入情感,用真情实感来引得学生的共鸣。在上课时,创设合理情境,做好感情铺垫,用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性知识。

2、多变方法,巩固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是暂时性的,当过了新鲜感,气氛又会回到以前。所以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保持长久的兴趣。

3、转变观念,落实素质教育

当前的教育进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将升学率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只看中学生对知识点、考点的把握程度,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要转变大当前的教育观念,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概念的介绍学习,更是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落实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花费更更多的精力,转变教学观念,教政治教学知识化为学生实在的只适合能力。

二、寓言故事在政治教学中的案例

寓言故事的广泛传播和以浅喻深的特性在正式课程的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例如:在部编版政治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章《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引入“杀龙妙技”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朱评漫的人,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去拜一位叫支离益得人为师,学习杀龙的本事,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技术。转瞬间数年过去了,他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些什么?他一边讲述一边展示学到的杀龙技术。大家就问他“什么地方有龙?”这时他才恍然大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他的本领是白学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自然界的事物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村。

再比如:部编版政治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在开章之前引入“治驼背术”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很久以前,在山东平原城中,有一位大夫能善治一切驼背,且方法简单,价钱公道。一个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得人,听说了这个神医,准备厚礼来求治疗。大夫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大夫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从整体把握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到片面部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应该从世界整体格局来分析。

三、寓言故事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4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体验感悟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说或告诫,使你至今难以忘怀)。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交流。学生6~8人一组围坐,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体验。各组推荐或自荐一人为代表,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历,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

问题提示:

(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

(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

(4)在自己取得成功时,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

(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如:

①我感受到交朋友应该真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不会做长久的朋友;

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

③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好朋友;

④我希望自己能结交很多朋友;

⑤患难见真情,难得是挚友;

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即教师通过观察、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与交流的情况以及态度如何等,进行评价。

第三步:教师总结,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1)思考与交流: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还要讲清楚封闭心理的危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友情。(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种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情绪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谊”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第二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友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流进行。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辨别真假友情

(学生交友的现状,认识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与交流——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学生分析: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孔子也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损者三友——

友辟:心术不正的人(容易引导你步人歧途)。

友柔:华而不实的人(使你容易变得虚伪)。

友佞: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使你目中无人)。

我们的生活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友情也需要高质量的友情,与益友交往是高质量的,与损友交往则是低质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我谈益友”活动——结交良友

第一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自由畅谈一下:自己(学生).与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呢?在自己(学生)心目中,益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步: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结交良友的若干准则,并做简单解释。如:

1.志同道合,共同奋斗——这是结识朋友的基础。

2.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这是结识朋友的标准。

3.彼此勉励,荣辱与共——这是结识朋友的目的。

4.讲求原则,广交益友——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

5.相互尊重,淡泊名利——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

6.心系他人,设身处地——与他人相处,凡事替换一下“位置”。

7.平易近人,宽容大度——适当宽容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甚至怨恨的溶液。

8.忠于友情,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是我们选择、结识朋友的标准之一。(也可以按照教材进行归纳)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益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

友直:正直的人(影响你的品行)。

友谅:诚实守信的人(影响你的责任心)。

友多闻:有学问的人(影响你对知识的兴趣)。

这个标准是古人总结的。友情的建立是根据自己的“标尺”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朋友时要分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前者以共同的事业为基础,后者以各自的私利为出发点;前者以造福于社会为准绳,后者以满足彼此的私利为准则;前者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后者却具有狭隘的排他性、不讲原则。

交朋友,建立友情,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帮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总之,就是能使自己上进。这样的朋友是应该多交的,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四)乐交需要自己帮助的朋友

温馨故事:快速阅读教材54页王小刚和李小勇的故事。

讨论与交流:你身边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师总结: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益友,借助友谊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和他们交朋友,在那里也可以开出友谊之花。

结束语: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生活中充满友情。在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同欢乐;在你悲伤的时候,有人与你分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31训练一

【板书设计】

生活需要友情(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与友同行善交益友

慧眼识人,慎重交友

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注意事项】

1.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空间,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鼓励每一个同学主动结合自己的交友实际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体验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和感受。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教给学生有关友情的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往中、在交流中学会交友,在交流中感受友情,获得友情。同时帮助学生整理出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弓I导学生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按照“创设情景一感悟体验一引导探究一理性概括一思想升华”的途径,设置若干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学生的互相交流和讨论上。

2.小品剧结束后,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气氛。教师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3.如果时间不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不讲。如果讲解,也要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争论的,不要绝对化。

4.课前准备:

(1)准备几首有关以“友谊、朋友”为主题的歌曲(磁带或者做好多媒体课件)。如周华健《朋友》,谭咏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谣《找朋友》等。

(2)准备一个因为友情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和一个因为缺乏友情而导致心理失调的故事。

(3)准备马斯洛“需要金字塔”图(或课件)

(1)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自己交友的小故事。

(2)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小故事。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5篇

一、说教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5页至108页,计划一课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主要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多一分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学会换位思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换位思考的实质。

2、教学难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做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联系实际安排教学,有利于形成积极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让学生结合课本105页虚框内容和生活中给别人取绰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这样做的危害,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个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谈感受,在活动中去掌握知识,领会做人道理,提高语言表达、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本108页的虚框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六、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直接利用课本105页的虚框内容和学生中给别人取外号的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讲故事,谈感受,学习新课。

老师或学生讲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自己的小故事及当时的感受,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这句话的实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交流几个准备好的关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小故事,并讨论主人公的感受,从中掌握课本知识“换位思考的含义、实质”领会做人道理。

3、自己动手,完成课本所设活动。

先让学生朗读课本108页的《相关连接》并讨论长者的话给大家什么启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完成课本活动内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赏他人,与人为善。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6篇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课内容的学习及学校、家庭的教育,学生对礼貌知识有一定认识基础;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七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想行为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此,根据七年级学生还具有乐于表现、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而七年级学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谓不定性包括两方面:

①七年级学生还未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上课时定力不足,容易开小差、走神;

②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加上家长对礼貌教育的忽视,致使一些学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在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 确立依据:语言和行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受影响,也是能最快从课堂教学上得到实效的方面。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的情况,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确定为: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对学生身边不礼貌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并通过课后作业,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以此争取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原则,结合学情,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①案例分析法②情境教学法③直观教学法。

2.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①自主探究法②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3-4分钟)

课堂讨论——《“变质”的牛奶》

一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一杯柠檬汁。他在热牛奶中加进柠檬汁,发现牛奶结了块。他大发雷霆,责问服务员:“怎么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很有礼貌地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奶。她对客人说:“热奶加柠檬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客人听了,面露愧色,连声道歉。

提问:①这位客人为什么会面露愧色,连声道歉呢?

②你喜欢这位服务员吗?为什么?

③这位服务员从哪几个方面做到了讲礼貌?

设计意图:运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也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礼貌的魅力;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结论:要从态度、语言、行为方面做到讲礼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点的具体展开做了铺垫。

(二)讲授新课(约35分钟)

☆态度应诚恳(板书)

案例分析——《志强与志辉的故事》

志辉因为别人的误解而郁郁寡欢,为了排解心中的烦恼,他向好朋友志强诉说自己的苦闷,希望能得到志强的帮助,可是志强却态度冷漠,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志辉解决问题,还不如对他敷衍了事。志辉见他如此态度,只好黯然离去。以后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志强无话不说了。志强也觉得很委屈。

提问:①志强与志辉两人渐渐疏远,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辉,你能接受志强的态度吗?志强应该是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这个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明白态度诚恳的重要性,达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应文明(板书)(重点)

1.漫画欣赏——《买书》

提问:

①为什么李明先到书店买不到书,而后到的那位同学先买到了书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学用的称呼有什么不一样?听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车上芳芳同学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脚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漫画很形象、直观,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漫画中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马上意识到语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及我的点拨,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为应得体(板书)(重点)

1.视频观看——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提问:

①平时生活中,你是否看到过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行为?

②这些行为对吗?它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③我们应该怎样改正?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①遇见同学时,应该

②回答老师问题时,应该

③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

④家中来了客人时,应该

⑤同学走上颁奖台领取奖品时,应该

⑥上课迟到了,进教室前,应该

⑦在图书馆看书时,应该

⑧立正时,应该

⑨坐时,应该

⑩行走时,应该

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体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意识到行为得体的重要性;

情境演示中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将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仪表应大方(板书)

1.案例分析——《有个性》

初一学生小强自认为有个性,长时间不理发,不洗澡,牛仔裤穿三个月不洗,甚至连每天刷牙洗脸都嫌麻烦,他认为这才是男子汉的象征。可是正当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却发现周围的朋友开始远离他,班里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问:①故事中的小强是真的有个性吗?

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2.大家来找茬——错在哪?

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仪表规范和不规范的图片,让学生对比找出错误,再由学生对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的仪表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这两个步骤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也能从中能得出仪表要大方的知识结论;第二个步骤则是对这个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仪表是否符合规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从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课堂小结:(2-3分钟)

以学生为主角,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们从小讲礼貌》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同时在总结感

悟中使知识在学生心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1-2分)

①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地方,把它们记下来,并思考自己将怎样改正?

②观察生活,分别举出两个你所看到的讲礼貌的例子和不讲礼貌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课后作业,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别人的观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也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起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教材观点。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复习。

八、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xx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

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8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

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

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

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板书)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1)抢答活动: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蓝马羚、大海雀、白臀叶猴、麋鹿、华南虎、雪豹、扬子鳄、大熊猫黑犀牛、白眉长臂猿等)

思考:这些动植物为何远离我们?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思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人类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3)心灵碰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读过的感人故事等。 目的:引起学生内心的的感动,感悟到人与其他生命应该和谐相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9篇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学生在我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理性克制、原谅释怀、以德报怨等不同层面的宽容心态。

2.“认同”——学生能够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形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品质;自己的健康成长需要宽容大度的胸怀。

3.“渴望”——学生渴望拥有宽容的美德,也渴望拥有宽容的社会环境。

(二)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宽容”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2.培养学生能够从心理、道德、法律多角度看待“宽容”问题,及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在“宽容”心态下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了解宽容在不同问题情境中的表现、意义;知道怎样做到宽容。

2.明确宽容是有原则的。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学生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重要交往品德,并培养学生宽容大度的品质和心态。

教学难点

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能突破维护社会正义的底线,这要求学生既要宽容大度,又要坚持原则。初中生尚未建立牢固的是非观,缺少辩证智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因此,帮助他们理解“宽容要有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式

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面对彼此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欣赏差异

活动一:“小宽的寝室”

一位叫小宽的学生,刚刚进入初二,被批准可以住宿,今天的问题就发生在小宽身上。我们和小宽一起走进这个寝室,看看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宿舍有这样5位室友:

小华:直言快语,心里装不住事,丢三落四。

小阳:爱好运动,爱熬夜,有时睡懒觉。

小东:特别爱整洁,不喜欢别人随便动东西。

小童:不太爱说话,怕吵,爱好文学。

小宇:成绩优异,出口成章,说话爱引经据典。

1.提问:假如你就是小宽,在这些人里,你最喜欢谁?

2.提问:前面同学选择的标准有什么不同?

3.提问:和谁相处起来可能有困难?

4.引导:和自己在性格与习惯上有差异的同学相处可能有困难,那能否让他们和自己保持一致呢?

5.提问: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彼此的差异呢?

设计意图:

在我与他人关系中,学生首先遇到的就是面对彼此差异。正确处理我与他人关系需要我们宽容面对彼此差异。

1.通过学生表达自己面对差异的喜好,考察学生的原始经验。

2.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使世界丰富多彩,差异帮助我们学习并提高自己。差异既不能消除,也不应消除。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面对人与人差异的宽容心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在差异中发展自己等。

活动结论:面对彼此差异:承认、尊重、欣赏;在差异中成长。

二、面对生活冲突

——理性克制、原谅释怀

活动二:“合唱节风波”

本校举行合唱比赛快要到了。周一下午5:00放学后,班主任让小宽带领班级排练合唱。

小宽精心选取了《蜗牛》《相信爱》《真心英雄》三首候选歌曲,但由于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每首歌曲都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小宽一时难以最终确定。时间过了6:30,一些同学们发起牢骚??这时,小华瞪了小宽一眼:“还让不让人休息,都几点了?”小阳也说:“你行不行,不行就换别人!”说完拂袖而去。班长拍着桌子:“吵什么,有能耐你们去找班主任!”小东义愤填膺地说:“阿宽别干了,谁爱干就让谁干!”

后面的事态会怎样发展呢?完成这个故事。

结论:是学生权衡冷静和冲突的利弊。

小宽回到寝室,心里很不舒服,当着那么多同学面被指责还是头一回。小宽不想再和小华、小阳说话了。于是小宽开始和他俩儿冷战。一连几天,小宽没和他们说过一句话。

1.你支持小宽冷战吗?

2.给小宽出个主意。

3.用双手给老师搭一个“人”字,体会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

在自我与他人关系中,学生经常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冲突。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需要我们宽容面对生活冲突。

1.通过“小宽受指责”,帮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冲突,宽容首先表现为理性克制。冲动的头脑不会产生智慧,胜利属于临危不乱者。理性克制既是一种宽容的美德,也是一种处事的智慧。

2.通过“小宽冷战”,帮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冲突,宽容不仅需要理性克制,更需要原谅释怀。只有真正原谅了别人,才能使自己释怀、快乐。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3.通过“手搭人字”的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的可贵品质。换位思考能帮助我们原谅别人,释怀自己。

活动结论:面对生活冲突:理性克制、原谅释怀。

三、面对严重伤害——以德报怨

活动三:“伟大的母亲”

粱建红,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儿子马刚在北京作保安。今年1月,马刚与同事宋小明因300块钱工资发生纠纷。冲动之下,宋小明用刀扎伤马刚,虽然事后努力施救,但马

刚还是因为伤势过重死亡,年仅26岁,正值结婚前夕。

母亲面对杀死儿子的被告,在法庭上会向法官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播放视频:

母亲请求从轻处罚。

母亲为什么原谅了杀死儿子的凶手?

宋小明会有怎样的反映呢?

播放视频:宋小明感化。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

2.母亲在情感上原谅了宋小明,是否法律会宽恕他,免除追求责任呢?

3.这个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母亲角度、宋小明角度、法律角度)

设计意图:

在自己与他人关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他人带来的严重伤害。面对伤害,宽容对方是一种更具人格力量的高尚选择。

1.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以德报怨的伟大精神力量。

2.通过该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宽容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多个层面,宽容不是纵容,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能突破维护社会正义的底线。

3.帮助学生树立面对严重伤害的宽容心态,在维护社会正义的前提下,以德报怨更能彰显人格魅力,赢得他人。

活动结论:面对严重伤害:以德报怨,大爱无疆

四、总结请同学为本课加一个题目。

设计意图:

1.在课堂三大教学环节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对正确处理我与他人关系需要宽容心态已经有了体验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生成课堂核心观念。

2.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活动结论: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和谐幸福的生活需要宽容。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1.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

3.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难点】

树立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观念,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叔本华的名言: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运用这句话导入今天的新课《尊重从我做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活动一:看图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想一想: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前后桌组成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人与人需要相互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有权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

2.缺乏尊重的危害

活动二:故事析理

多媒体展示下列故事:

有一天,王丽去上学,在学校的楼梯上,她遇到了她们班的一位腿有残疾的同学,于是她就走上前,说:“我扶你吧。”“谢谢你。”当她们走进教室时,看到两个调皮的男生在模仿她走路的样子,那位同学伤心地哭了。王丽非常生气,上前阻止他们说:“你们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尊重别人了。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想一想,如果你的腿有残疾,还受到这样的嘲弄,会有什么感受呢?”那两个男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想一想:结合上述案例,思考一下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尊重,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如果彼此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那么,交往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失去平等、诚信、友善的交往氛围。

3.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活动三:说一说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旁正确引导。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1)尊重的人说:

请原谅

对不起

这是个有趣的见解

冒犯了,真抱歉

我明白你的感受不同

我并不是有意要打断的

我并不想侵犯你的隐私

借用一下,行吗?

(2)尊重的人做:

等别人说完后再开口

为女士或老人开门

不顶嘴、不发牢骚、不说无理的话

爱护环境

听话时,不打断别人说话

真心诚意倾听别人意见

注意到别人需要隐私

小心爱护别人的物品

能耐心体贴得对待老人和残疾人

环节三:巩固提高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把这些真正地去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我们人人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播放《爱的奉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缺乏尊重的危害;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课下写一篇小论文《如何尊重他人》。

五、板书设计

尊重从我做起

1.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2.缺乏尊重的危害

3.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1篇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知道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受集体的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共同担负起建设新集体的责任.

教材分析重点:

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共同建设我们的新班级。

难点: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乐意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

板书

设计创建新集体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镜头一: 动物世界里的一个场面:荒野茫茫,一群野牛在河边饮水。

此时,狮子在河岸边的蒿草中潜伏着,偷窥着。

突然,几只狮子奔腾而出,数十头野牛一哄而散。

有一只狮子的利爪抓住一头十分健壮的野牛的屁股。

这是狮子对付野牛的惯技:一只狮子咬住牛的屁股,另一只狮子迅速冲到牛的前面,前后夹击,趁机下手,这时候的野牛处于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

终于,前面的狮子瞅准了一个机会,避开锋利的牛角,一口咬住了牛嘴。

牛嘴及牛的鼻子是野牛的生命之穴。

僵持一会儿,直到野牛的体力不支,轰然倒地。

狮子顺势扭断战利品的脖子,密封它的气管,使其断气。

一头野牛与数只狮子搏斗的时候,那数十头野牛在做什么呢?他们就在不远处隔岸观火。

镜头二: 有一位去南美洲森林的旅行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一群蚂蚁被野火包围了,火圈在迅速地缩小,黑压压的蚁群瞬间将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群很快地聚集到一起,抱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蚂蚁团顺着地势向小河的方向滚去。

熊熊的烈火烧焦了蚂蚁团外围的蚂蚁,蚂蚁身体不断发出爆裂的声音。

但烧焦的蚂蚁一点也没有松动,蚂蚁团迅速地滚过了火区,进入了小河,蚂蚁群得救了。

思考:野牛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御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这两个镜头带给人类怎样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我,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要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所长,各尽其能,奉献社会。)

二、师生互动,展开话题 第一步:“夸夸我的班集体”。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的班级,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小学生活中的照片、日记,以及在小学班级中获得的荣誉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良好的集体对每一个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优秀班集体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第二步:展望新班级。

出示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调查内容,让全班分组讨论: 1、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 同学关系: 班干部队伍: 师生关系: 班级氛围: 学习风气: 班规: 其他: 2、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 3、请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在建立优秀班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 )同学关系 ( )师生关系 ( )学习风气 ( )班级氛围 ( )个人的奉献 ( )班干部队伍 ( )建立班规 各组分别汇报调查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

最后大家描述出心中的理想的班集体形象,概括出本班同学的共同期望,作为大家的奋斗目标。

第三步:“我是班级的小主人”。

学生尽情地展示各自特长优势,然后根据学生的各自特长优势,让学生自由选择,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分工,如负责管理班级的门窗、课桌椅、电视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能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

三、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希望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________。

因此,我们都愿望生活在一个________集体中。

点拨 我希望生活在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这样的集体中。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2篇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正确对待与教师交往中的问题与困惑,以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矛盾,提高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能力;通过小品、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技巧,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

理解教师,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认识和评价师生矛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步人青春期,他们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泼和外露,但闭锁心理的出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性心理的萌芽,会慢慢地改变学生的交往状况。一方面,学生需要友谊,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赖和尊重,需要长辈的关爱和重视。温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和老师愉快相处,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另一方面,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相处之道。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尤其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导致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阂。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更多地以聆听者、支持者、协商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和氛围,设计多种活动,在活动中创设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情景,增进学生的亲身体验,锻炼实际的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学生欣赏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这首歌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和愿望?你愿意长大后也成为歌中的哪个“你”吗?说说你的想法。

(不管学生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注意作正面引导)

二、心情故事

说说你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是谁?他(她)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交流与沟通

1.分组讨论:从你的认识出发,你认为教师这门职业与其他职业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师:教师的这一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和他们的工作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我们学生对教师有更高的期望。但教师也是人,也有被社会特别是被我们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的需要。我们不仅要了解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更要理解老师也可能出现过错,特别是当被老师批评或与师生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要理解老师的苦衷。

2.小品:老师,你错怪了我。

(故事内容:小王同学在语文课上正认真地听讲,邻座同学传过来一张纸条,约他放学后去打篮球。小王随即把纸条退还给了那个同学,并轻声劝告:“上课不要传纸条!”谁知被发现了,马上批评了小王上课传纸条、随便讲话的行为。当时,小王同学有口难言,十分委屈……)

请你帮他出出主意:这时小王该怎么办?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是怎样处理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3.课堂调查: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和表扬的情况。(采用举手的方式)

讨论:(1)老师对我们有哪些期望或要求?

(2)我们该怎样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师:有些同学说得很对,我们也要理解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批评表扬都体现出对我们

的期望,我们不仅要理解这些,更要理解老师也可能出现某种过错,特别是当被老师批评

或与老师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的事情时,要理解老师的苦衷,自觉反省自我,切不可对老

师求全责备,更不应该怀恨在心。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15训练一

【板书设计】

教师教师的职业特点

正视师生矛盾与理

学生学生自身特点

【注意事项】

1.注意正面引导。

2.分组讨论要注意对主题的提示。

3.欣赏小品时注意既要让学生说真话,又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4.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3篇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陆续进入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这些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充满了好奇,总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着自我的成长,关注着他人和社会。一方面,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渴望独立,渴望成熟;另一方,又异常渴望同龄人之间的友情,渴望理解、信任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对一些问题往往存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如取笑同学间的生理变化,对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过于敏感,产生逆反心理等。影响自我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困惑,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是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

青春期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其基本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抓住这个道德成长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到青春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意味着一种精神状态,全面把握青春的内涵,引发他们对青春的意义进行深入地思考,无论是对学生的现在,还是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三、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知道青春的意义,把握青春的内涵;知道男女同学之间如何正常交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

2、教学重点:

全面了解青春的意义及内涵。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消除会计人员和行为上的误区,共享美好的青春时光。

4、学法

听、思、议、悟。

5、教法

讲解、点拨、启发、情境教学法。

6、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多层面展示了“以学定教”,开发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特定情境中,直面困惑,师生平等对话、参与、理解、反思、分享、体验、提升。灵活使用多媒体手段,课堂信息量大、素材库因材施教,超越教材文本,突显教师个性化的理解、感悟!

五、作业

辨析:真正的独立是任何事情都由自己做主,大人完全不能干涉。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4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任职内驱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证得客观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并能够正确对待。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丽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有四季?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5篇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我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5.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我的朋友圈

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知识模块二 友谊的力量

探究三:教材P40下面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1)从马克思和_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答案提示:(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

(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B)

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

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

B.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C.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

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

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D)

A.中学生缺乏友情

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

C.中学生出现_朋友现象

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4.学校心理辅导站来了下面三位同学,他们的共同苦恼都是没有朋友,不受同学的欢迎。

张超:十分健谈,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打开话匣子,只要别人一开头,他便一直说下去。而对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

刘力: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只要听到有人夸别人,他就插进去说自己,而且一说就没完没了,眉飞色舞,直到大家各自散去,才无趣地走开。

小明:思维敏捷,在课堂上喜欢抢答问题,但他不会尊重别人,往往是别人还没有答完问题,他就急于发表看法,而且言辞激烈,这使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反感他。

(1)请你分析这三位同学不受欢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请分别给他们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朋友。

(3)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

答案提示:(1)①在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②贬低别人,抬高自己;③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等等。

(2)张超应学会倾听,少说,即使要说也要等别人说完;刘力要学会赞美别人,这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人际交往形式;小明不应急于抢答,发表看法,要等适当的机会,语气要随和;等等。

(3)①尊重朋友,维护朋友的自尊心,平等相待;②坦诚、积极的相互交流;③关爱朋友,尽自己所能帮助朋友;④真诚的赞扬朋友,给予对方激励;⑤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容纳朋友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6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

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四、教学手段和准备:

学生:每人想象面临重大考试的时候的心理反应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你是如何调节的,平静下来的?

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

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五:教学过程:

(一)升学与考试

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

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

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

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二)就业与择业

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六、板书设计:

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

(一)升学与考试3、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直面升学与择业

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

1、就业机会多。

(二)就业与择业2、选择职业的要求、途径

3、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后记:

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7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②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③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 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反思。

媒体类型: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活动1:“班委改选”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略)

教师总结:

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问题1: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或: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参见:P14

活动2:“对选择的评估”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你能为小柯设想其他选择吗?

(2)帮小柯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①竞选成功,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②不参加竞选,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③当上班干,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3)教师总结:

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承担和责任?P14、P15

活动3:“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 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二)我承担,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活动4:“小青的烦恼”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相关链接苏珊对不喜欢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5:“弗兰克的故事”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1)在你看来,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

(2)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后果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3)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教师总结:

在社会上,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问题3:为什么说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如任长霞、牛玉儒、徐虎、洪战辉、丛飞等等人物。)正是因为有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既有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方式上,创设了富有激情的课堂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再体验中感悟道理,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和资料,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共鸣与震撼!让学生明白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才是我们的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和精神。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本课的难点。

初中政治实验教学设计范文 第18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本班所感受到的一些温暖。

师问: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温暖呢?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小结:集体与个体是相互依存的。

二、讲授新课: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阅读P19材料之后思考

为什么毕业20年后小懂的爸爸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阅读P20材料之后思考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生答: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生答:因为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3)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请一位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所以我们应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教学设计反思:

本框教学设计,我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法,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通过我的引导,再加上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最后,学生懂得了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同时从理论上知道如何关爱集体。通过本框的教与学,我发现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适应我的教学方法,这部分同学主要表现在说这一环节上,他们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而没有认识到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引导。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