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8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0分钟。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运动;营养;健康
一、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与营养都是维持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运动促进健康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合理的营养又是维持健康和持续运动的物质保障。人体大约共有60万亿个细胞,每天约有1/100的细胞需要更新,使人体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人体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归根结底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而且促使生理机能运行的许多物质也都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产物。不言而喻,这些产物的原料都来着食物。因此,要使身体结构得道充分的发育,要使生理机能得道充分运行,就必须由食物供给充足、合理比例的营养。
所谓营养,就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过程。营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则可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增强人体机能的作用。合理营养与科学运动相结合,可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发育,明显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所以,要想使体育运动获得良好发展,必须有适当的营养保证。近年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运动与营养素有了深入的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运动员营养与运动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成绩。运动与营养素的关系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在群众体育中,体育运动与合理营养的结合在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合理营养和适量运动对防治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等都是有效的。同时,也只有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营养手段也是运动后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营养不合理,将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和创伤。
二、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自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响彻世纪的运动格言之后,关于运动是否有利于生命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衷讨论的问题之一。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也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说明运动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如同空气、阳光、水一样重要。规律的体育活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获得健康的最重要的保证,因为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5%~20%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而生活方式和条件则占了50%~55%。因此,我们要运动,更要强调“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如果运动不科学,将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运动也是自然界一切动物的生存之道、健康长寿之道,同样,人也是如此,经常参加体
育运动锻炼的人,寿命可能会更长久,更健康。古人也有“动则不衰”之说,只有活动起来,才能很好地保养生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合理运动对于健康有很好的促进功能:如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运动能提高心脏健康功能;运动能增强肾功能;运动使人精神愉快等,特别是运动能增强肺通气功能,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能达到9-16厘米,而很少锻炼的人,胸围呼吸差只有5-8厘米;一般成年男子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常锻炼的人,由于肺脏弹性大大增加,呼吸肌力量也增大,故肺活量比常人大1000毫升左右。此外,运动又可使呼吸加深,提高呼吸效率,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为8-12次,而一般人为12-16次,呼吸变慢的好处在于能使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一般人由于呼吸浅,每次呼吸量只有3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则可达600毫升。还有,经常运动锻炼,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总之,适量运动对健康是有益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和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使人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同时也通过人体的运动,促使肌肉不停地做出收缩和放松反应,从而实现对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机能的锻炼,促使人的反应灵敏度、灵活性得到改善,同时也改善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等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神灵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WHO从1947年开始,先后5次对健康概念进行修正,直到1985年WHO提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指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这是最新的最具有权威性的关于健康的概念,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过程,意味着不断适应变动不止的生物和社会环境。
在自然界里边,也同样存在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问题。就拿植物来说,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就是它们的合理营养素,在那样的环境中,植物才能健康成长;否则,植物要是生长在盐碱地、水分胁迫等环境中,则植物的健康成长就受到威胁;同样对于动物界来说,衣食无忧的安逸环境就是顺境,是有利于动物生长的有利环境,而大运动量训练,导致动物内环境的改变等状况就属于逆境,不利于它们的生长,此时就需要改变这种逆境,配合合理的营养,来保证健康成长。
有研究表明,几乎一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以及肿瘤等,都可以从营养学上找到病因并采取预防措施。以肥胖为例,近年来我国18~45岁的人群中肥胖者占20%左右,肥胖在中国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近年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邀请了8个国家16位著名肿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专家,综合研究了世界4500项有关饮食与癌症预防的最新领先科研成果,在广泛科学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通过科学饮食能减少300~400万癌症病人。这些疾病的防治也是我们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合理营养更是人们获得并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
总之,我运动、我营养都是为了我的健康服务的,适量运动加上合理营养是维护身体良好发育、维护健康重要因素,任何层次的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只要坚持这一准则,生命才更完美,身心更健康。拥有健康,人生才有意义,拥有健康才能合理运动,才能更好地选择营养素,更自信地面对生活。因此,“我运动、我营养、我健康”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健康的响亮口号。
参考文献:
[1] 王瑞.重视体育运动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J].学苑教育,2011(6):59-61.
[2] 王旭瑞.浅谈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3):114-115.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2篇
根据国际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权威性评估报告(IPCC)新的结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对地球环境的严重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水资源短缺和与水相关的生态退化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认为气候变暖将引起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这为河流水循环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必须看到,人类活动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正在改造自然状态的河流,因此,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环境因素还有人类活动这个重要因子的叠加效应。
笔者就近年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有关工作,结合对环境变化和河流变化相互联系的研究,也思考了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流健康问题。
第一,河流健康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是维系陆地系统生命的“血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我国河流以及生态与环境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水资源的脆弱性不断增加。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正在面临干旱化加剧的威胁,在未来10多年中将继续恶化。华北华南雨量丰沛地区的干旱与洪涝灾害的水文极端事件问题也在突显。河流水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维系河流健康已经十分迫切。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何谓河流健康?这是相对于人类对河流的索取而言的。河流的水的可持续利用应该是河流健康的标志,既有索取又不要完全损坏河流的再生性。河流的健康应该建立在健康的水循环这个基础上。主要有三个标志:其一。维持一定的水资源可更新能力(可再生性)。如断流、地下水超采等,就会出现不可再生等问题。其二,维系一定水平的生态可持续性,主要包括河道的基流、生物等。其三,从河流的特性出发,强调维持一定水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关系。例如,黄河的水沙平衡、河口地区水盐平衡等。
第三,如何评价河流的健康?这涉及河流功能与生态多样性评价。河流功能通常从河流的水文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河流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多个方面加以衡量。因此,在科学领域,需要强调以河流系统为对象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水文学基础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环境变化对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河流水质即水环境的影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认识和评价河流健康、为维系河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3篇
一、大学生生存环境的系统分析
处于信息社会的高等学校,不仅在其内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校园环境,与外部社会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将与之相关的校内外的各类要素经过一定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系统,这些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的各种要素之间可能会以单独的或协作的方式对学生个体产生影响。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时,应设法整合多要素、多系统的不同作用,形成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合力。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由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两大系统构成,这两大系统之间的有机整合将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式与运行方式。
(一)空间环境系统分析
从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安排上来说,我国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可以大致分为学期内空间和学期外空间两种。
1.学期内空间。学期内空间是指大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内(包括每周的休息日、每年的各类法定节假日)所生存的空间。①根据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活动空间及其在该空间区域消耗的时间为考察维度,可以发现学生个体每天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宿舍(公寓)、教室、校内食堂、操场或体育馆、校内网吧、校内公园或其他休闲场所、图书馆、实验室或实训室、浴室、校外休闲场所等。因此,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能够进驻这些场所,才能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发挥优势。
2.学期外空间。学期外空间是指大学生除了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外,在寒暑假期间所生存的空间,这类空间必然会延伸至社会与家庭。所以,新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必须包含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两大子系统。
(二)人际环境系统分析大学生个体的人际环境系统,按组成要素的差异,可以分成四个子系统,即家庭、学校、网络和社会系统。②
1.家庭人际环境系统。该系统内的成员一般存在着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频繁且感染力强,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影响最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构建家庭与学校的交流平台,利用家庭人际环境系统的力量,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
2.学校人际环境系统。该系统内的成员包括学校内不同岗位上的教职员工和全体在校学生,他们都可能与大学生个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每一个大学生个体,还应包括校内的所有教职员工。
3.网络人际环境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将逐渐超越现实环境下的人际互动。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子系统。
4.社会人际环境系统。现代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除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社会交往外,在现实环境下与社会上各种人物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具有不同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社会人,其政治信念、价值取向、言行举止等既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也可以通过家庭、学校或网络间接作用于大学生个体,引起大学生在思想、情绪甚至于行为上发生某种改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想性描述
在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估,而要进行评估就必须使用参照系,这一参照系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的,用于判断、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标准。它的制定与使用直接影响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并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和途径。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很多,可以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标尺度量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由于这些标准自身的不统一,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出现大学生个体的同一心理状态,在某一标准下诊断为心理健康,而在另一标准下却可能被诊断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因此,客观地评价目前使用的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合理性,有利于寻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出更为合理、更为实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标准。一个较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具备如下的条件:第一,具有可行性。该标准不应是一种完美无缺的理想状态,不应成为大学生极力追求但永远也不能达到的虚拟目标,而应是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外界的援助和客观环境的改变后可以达到的真实目标。第二,具有现实性。该标准不能超越历史现实、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现实。人们提出的种种标准,都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大学生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第三,具有针对性。该标准必须考虑大学生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限制其只适用于某国家、某地区、某民族、某时段的大学生人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其理论支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增强其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所面临的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根据这一操作性定义,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1)初级层次为治疗性的矫正性目标,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及时和有效的心理帮助;(2)中级层次是未雨绸缪式的预防性目标,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播;(3)高级层次是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发展性目标,让所有大学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并展现自我,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课题组研究发现,以上的三个层次目标都具有相应的中西方理论支撑:(1)支撑矫正性目标的理论种类最多,如西方较为流行的心理分析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理性情绪疗法理论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情志理论和认识领悟疗法理论等。(2)支撑预防性目标的理论虽然可以蕴涵于支撑矫正性目标的部分理论当中,但由于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对象为处于心理正常状态的大学生,所以初级层次的这些治疗性理论缺乏针对性和贴切感,而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和谐理论却能够发挥真正的理论支撑作用。③儒家和谐思想崇尚“仁”、倡导“义”、主张“恕”、讲求“信”、推崇“和”,它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这种追求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和谐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最深层次,长期以来也一直都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的核心。(3)支撑发展性目标的理论主要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承认人有巨大的潜能,并把人的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作为人生发展的重点。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受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仍然是高等学校,家庭、社会与政府一般只能发挥辅助作用,所以研究保障体系必须以学校为重点。
第一,各高校必须建立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行政保障和经费保障。其中,校级组织负责制定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相关政策,协调全校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系级组织负责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及时向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反映学生的心理需求,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心理危机的初步干预和跟踪服务;班级及宿舍组织负责实施朋辈心理互助。
第二,各高校要设置校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执行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设备保障与技术保障。例如可以在校级层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为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场所、设备、软件及技术等支持;在系级层面可以设置心理访谈室,对各班级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实施主动的、一对一的、一对多的或多对多的心理访谈。
第三,各高校要配足、配齐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能力保障。各工作执行机构要配备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工作机构的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和各项业务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可以聘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专家、精神病学专家、教育学专家组成专家组,采用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与研究,同时参与特殊学生案例的会诊。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⑤
(一)显性课程的设置
显性课程通常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并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学校可以将显性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发展性课程和预防性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体系,而将面向部分特殊群体开设的矫正性课程和延伸性课程则作为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对于显性课程的学期设置,本课题组研究提出,首先应遵循学生心理成长的时间特征,将必修课程科学、有序地安排到各年级、各专业的学期课表中;其次要将选修课按照专题性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所有学生开设,确保在同一学期内能够同时开设学生迫切需要的各种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让有特殊心理需要的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帮助和心理发展。对于显性课程的内容选择,本课题组认为必须始终遵循学生能够体验并可以内化的原则。
(二)隐性课程的设置
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下获得的全部经验,是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⑥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促进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等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课题组认为,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应包括学校情景下的课外教育内容,还应包括校外社会情景中的各种社会事件的影响和学生自己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且难以随人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正面与负面的信息都可能对大学生个体产生强烈的冲击。家庭教育是隐形课程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这一教育由于具有自然的血亲关系,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力远超过其他形式的任何教育。要真正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首先是学校必须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精神风貌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建设;其次是政府部门、社区与社会各团体要不断净化社会环境,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第三是大学生的家庭成员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熏陶自己,构建充满亲情和关爱、和谐且健康的家庭环境。
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运行原则和运行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如何运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自己的许多见解。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如下五项原则和五种方式可以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有序地运行。
(一)体系运行的原则
1.全体教职员工受训原则。⑦作为高校的一员,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只要从事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岗中培训,获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确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心理保持正常状态。
2.全时段跟踪原则。所有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到实习,直至毕业离校的所有时间内,都必须能够接受到由学校、社会或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全区域覆盖原则。在大学生生存的各个空间区域内,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都能够运用面对面交流、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或广播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
4.全课程渗透原则。所有的任课教师,在各种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能够自觉地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科学地渗透各种心理健康知识。
5.全体部门相互协调原则。全社会和全校各部门都必须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服务全体学生的理念出发,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体系运行的方式
1.采用全面筛查,分类处理的方式。全面筛查的方法包括对入学不久的新生所进行的UPI大规模筛查、对全体在校学生所进行的SCL-90测试以及在班级、宿舍等单位内部所进行的观察性筛查,而分类处理则是指对特殊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类量表的测试与评估。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基于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机制,提出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任何发展都是有一定环境背景和起点的。当今人类的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由环境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军事问题以至国家安全问题,正从各个层面冲击着“人类健康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在此背景下,如何定义“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此,本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1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
1. 1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再认识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种现实:今天的环境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优美和健康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乃至整个地球的命运的问题;不仅是地区性的、局部性的和暂时性的问题,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因为,由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资源、生态方面的负影响除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外甚至已进一步影响到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同时,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也势必将对目前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影响。然而,目前人们似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层面上,仅仅从环境规划、开发、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和从科学技术等硬件方面寻求解决全球环境危机的对策,却忽视了从人类学研究角度发掘由其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各类化学品—特别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和持续影响;气候易变和变化、常见的公众健康问题、新的社会问题,如疾病、流行病肆虐、失业、贫困、社会组织接替、崩溃、冲突、异化等;自然资源继续退化、环境性反映的不足和可再生资源的紧张所导致的粮食不安全和冲突的局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及酸化作用等。这些问题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地方、区域和全球社会带来了更严重的发展危机。可以看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所有区域范围内环境和政治越来越密不可分,生态、社会和政治安全问题一起交织着提前到来〔‘〕,在不断加重环境危机破坏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及国际关系变化,并在更深更广层面上影响着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发展。
1. 2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
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各不相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而“疾病”就是生理机能失调川,这只是传统的最简单的生物模式。自工业化和城市化革命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文化与精神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0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遍接受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规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健康”逐渐由简单的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多维健康观。在意义上包含了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z7。世界卫生组织于1946年将“健康”的定义重新修订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概念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和多层面的社会状态,强调的是系统原则和完整人健康观念,特别是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起源。这点恰与《布氏报告》中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最高宗旨为全人类的健康、持续、全面发展’,[s〕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要求对“健康”的理解必须放在一个宽广的文化背景下考察,既要从动态发展和历史变迁角度看,更要从宏观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角度思考。简言之,新的人类健康标准的提出既标志着个人健康议题转变为社会健康议题的过程,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健康化时代的到来。
1. 3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发展关系框架
虽然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自身健康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存在重大影响,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人类系统又是怎样作用的,目前仍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从大量的事实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关系:一方面由全球环境变化引起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由环境变化牵动的社会政治效应引起的各式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两大方面共同决定着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图所示:
2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发展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全球环境变化正从个人健康化和社会健康化两大方面影响着全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2. 1全球环境变化对个人健康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影响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预言,人类体质退化将成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致命因素。预测世界在未来的100年内气温将逐渐升高。长期暴露在高温,热浪中的弱势群体(老人、小孩、穷人)将面临更高的危险;因CO:增加最终导致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的加大,将致使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急升;各种污染及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鼠疫、霍乱、脑炎等一系列的传染病提供致病环境同时间接加大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研究发现妇女、儿童和受到现代文明影响的土著人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受环境影响最大}4}
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此类影响属于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次一级的影响。如社会环境质量和社会生活处境的改变引发的精神心理卫生与健康人格的扭曲,处理个人社会角色功能、社会关系状况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的下降,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人类社会新的分化和不稳定。联合国人口出版司出版的《世界人口展望》(1997)资料称,在40年后,全球人口每一代将开始减少,2040一2050年,世界人口大约减少8500万,以后世界人口每一代将递减约25,人类将可能出现“濒危”危机。同时心理学家预测,世界各地人的智力水平增长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的100年里发生逆转。表现为:随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智商的人群生育子女的数量在减少。英美的研究表明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智商每隔一代人降低1/2-1/3个智商点〔s7。很明显,健康的体魄虽然重要但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功能角色健康和思想意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全人健康才是真正现代化的个人健康体系,也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
2. 2全球变化对社会健康化的影响
如果说个人健康化是全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那么社会健康化就是保障。健康社会的精髓就是社会的质量。这里提到“社会健康化”概念主要体现在政策反映本身。包括: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卫生政策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欧美的卫生实践表明,社会化程度越高,服务超越卫生领域向整个社会生活渗透扩张的趋势就越明显、强烈困。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健康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完善。包括宏观层面上社会生活管理和制度安排、医疗社会化和保险市场的发展、全民保险成为普遍的政策选择、新型公共卫生政策框架的形成等。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已被传统的医学所认识,但却没有将环境考察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治决策很好结合起来。众多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全球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与环境保护和找会发展方面的投资相伴随,国家政府不更加重视个人和全球的健康幸福,那么社会各部分的服务将很难实现更加公平、健康及持续发展。考虑到关于健康决定因素的不同估计,对健康福利环境(包括农业和水)以及社会服务(包含教育)的投资就显得至关重要。
3。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面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人类必须实现多层次的连续性飞跃:个人层面上,由关注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转为更加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质量;社会层面上,由关注经济发展转为关注整个社会系统(包括国家、市场、社区、民间社会、家庭生活和个人)的结构质量;国家层面上,由关注民族主权国家发展质量状况转为关注全球性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认识只是第一步,决策行动才是关键。
3. 1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GEO— 2000》表明,我们对有关当前环境状况的信息仍充满了弱点,还缺乏用以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如何影响其他地区以及一个地区的理想和期望是否与全球民众的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有效手段C}7。另一个严重疏忽是没有努力发现新的环境政策和花费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些知识上的缺陷无疑起到一种障碍物的作用,掩盖了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于此我们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积极的国际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掌握全球环境变化、海平面上升、污染扩散等的规律,及由各因子引发的健康效应,利用现有的观测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和研究,逐步建立完整的检测和预测系统,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否则羲们的发展只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Ca].
3. 2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为各项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变化是一个较多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虽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已被认识,但缺乏现代科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僵化的地球科学专业体制,将学科体系从学科中心推向学科边缘,与现代环境学、社会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交叉渗透和有效合作[9];其次,建立专门的环境与健康研究机构和权威性的部级环境与健康实验室,组织环境保护学、医学、化学、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联合、积极公关,发展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同时促进医疗、制药产业的调整和创新;此外,改变环境的理解方法和管理环境方法,将环境问题纳人主流思想,使其与有关农业、贸易、投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和财政的决策更好结合起来。显然,包含广泛社会因素的环境政策将会比单纯地解决部门问题产生更长久影响。
3. 3提高公共参与的力度,减缓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
全球环境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地关系长期失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human一caused)['0]。人是主动者,全球环境变化也必须靠人类自身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源”上减缓和降低全球变化的进程和强度,包括所有有关的个人、非政府组织、工业界、地区和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行动。据((GEO— 2000))的政策分析证实,公众参与是改善环境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的是,一是无论国别、种族,环境关系着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二是正确对待公众参与,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明白,公众参与环保不是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和保障。没有利益有关方特别是贫困人口和丧失社会权利的群体的广泛参与,所实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
3. 4深化人地关系的认识,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心理健康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_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生态学取向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遗传与环境关系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0%到30%,其中比较严重的约为10%,并且这种比例还在逐年上升。究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加上我国又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都在发生变化,时刻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高职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知识和经验还有待增长,所以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迷茫、自卑、无助的情绪,随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既需要对外在的显性课程进行改革,又需要构建隐性的课程体系,只有“内外兼修“,才能使高职学生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勇敢直面新时期的风风雨雨,迎接我国改革的春天。
二、显性课程体系建设,建立高职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1.课程改革,增添必修课
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为主,选择性地给学生讲述“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咨询”等课程中的内容,对全校学生进行覆盖,使他们明白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概念,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学会自我调节。
2.教学改革,增添趣味性
纯理论的课程讲解会使得学生感到厌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竞赛式等吸引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围绕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进行分析思考,在积极的参与交流中体验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自身的心理与情绪产生共鸣,从而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结合一些心理测验,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从而运用自我调节的方法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面发展。
3.评价改革,增添多元性
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每天都要接受不同的新生事物,内心的变化会在行为上有所表示,其行为的表现需要给予综合性评价。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既要学生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技能,又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倡导社会、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参与,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分析,给予全面而正确的评价。
三、隐性课程体系建设,激励高职学生积极奋进的健康心态
1.校园环境改革,构建和谐宽松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要对学生渗透有关爱国、法制、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正面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在学校建立的相关制度中,要注重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培养,通过教师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榜样的作用下,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安静、宽松、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社会环境改革,提高关注提供帮助
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消除学生对将来就业产生的恐惧感。政府、社会要积极地为高职学生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生活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网络环境,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高职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高职学生就业、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到了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幸福。给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助人、环保低碳、体育健身等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智,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