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1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7分钟。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1篇
分析电影《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论文
关键词:编码 解码理论 文化变异 中国符号
摘要:
1994年,迪士尼影片公司拍摄了取材于古中国的《Mulan》,以其独特的主题、鲜活的人物、以及唯美的画面不仅在亚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是斩获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为迪士尼影片公司生产的经典名作。本文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从人物编码、场景编码和二次编码所产生的文化变异来分析该影片在传播过程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Mulan》跨文化传播背景。
1、《Mulan》故事梗概。
迪士尼描绘的花木兰虽然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替父从军”的女孩儿,但是很多情节是编剧重新构造的,该片故事梗概如下:
在古老的中国,皇帝所统治的中原地区受到北方匈奴的攻打,国难当前,每个家庭必须出一位壮丁为国家效力,当征召令传递至花家时,木兰的父亲——已经为国家出战过一次的老翁接下诏令,不得不再次出征战场。
主角木兰——虽然背诵不出“妇有哪四德”,但是她却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贤淑可人,为的是嫁一个好人家,成为父母、花家祖先的骄傲。直到有一天,她坐在湖边,看着湖中倒影,她意识到“木兰有一颗心需要自由飞翔,她不想一生都去扮演一个角色”。诏令发来的当夜,木兰毅然决然地穿起战袍,偷出父亲的长剑,跨上骏马,奔赴训练场。
木须和蟋蟀是编剧为丰富故事、增加喜剧色彩而设计的角色。在这两个小家伙的陪伴与帮助下,木兰在训练场表现非凡,并在与匈奴的激战中立了大功,连将军李翔也对她感激不尽。
木兰因伤暴露了性别,全军哗然,虽然木兰没有因“欺君大罪”受到惩治,但是她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当皇帝和满城人民准备为胜利庆祝时,事态的发展再一次紧张起来——木兰得知匈奴首领单于并没有死,在紧急关头,木兰再次发挥她的才智,来到皇宫前从单于手中救出皇帝,这时紧张的氛围才烟消云散,天下方才得以太平。
故事的最后,木兰带着皇上赐给的金牌回到家乡,父亲终于肯定了她的功绩,木兰终于找到了自己,同时也为花家带来了至上的荣誉。
2、《Mulan》的全球影响力。
《Mulan》于6月向全世界公映、发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下了3亿4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虽然《Mulan》在中国内地没有公映,但是DVD的发行和网络的兴起使得大批的中国影迷领略到了这部影片的风采,其中我国内地在引进了《Mulan》特别版DVD,内含影片光碟、幕后制作过程、互动游戏、MV、动画片段集锦。
二、《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Mulan》的制作、发行显然不止针对国内市场,它能够顺利走出国门,在国外创下近2亿美元的票房,与其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正确使用息息相关。在影片中,迪士尼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以水墨画的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古香古色的场景,吸引了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影迷。笔者采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对片中中国元素的使用进行分析,探究《Mulan》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1、首次编码——展现中国。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2篇
新媒体电影《老男孩》视听语言分析
摘要:《老男孩》是肖央导演的新媒体电影,视听语言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本文将试图对此部影片的视听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视听语言,分析,新媒体电影
一、试听语言中的视觉元素
马尔丹对电影的画面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但是,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异常复杂的现实,事实上,它的原始结构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它自身有着一种深刻的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架能准确、客观的重现它面前的现实的机器自动运转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根据导演的具体意图进行的。 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画面形象构成了一种现象,它同时以多种标准的现实作为它存在的基础。”1,由此可以看出,画面语言是心与物,意与象,情与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画面语言各要素包括构图,光效,色彩等
(一)《老男孩》构图分析。
“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2 构图实际上为:对被拍摄的对象进行的一种布置与安排,这种布置与安排是由穿坐着所表现的内容决定的,这种布置与安排是通过景别、运动、摄影机角度等方面来构建的。
1.画面景别——以特写近景为主。
《老男孩》大部分的镜头都是通过采用近景或特写来完成拍摄的,在此部影片中多次出现脸部特写的镜头,校花的脸部特写出现多次,她的出现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是一个核心人物,她代表了青春年少时青春期的骚动,脸部的特写加深了对她的印象,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青春时期的一种懵懂,对爱情对生活的懵懂,是那个青春时代的象征,完全了印证了这部影片所要表现的青春梦想主题,在影片的结尾部分,雨中站立的校花慢慢回头的特写,表现的正是对青春时代的告别,画面十分唯美但细品却有些许忧伤。近景与特写景别的运用是新媒体电影的构图中运用最高的景别,也是新媒体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较而言突出的一个特点。新媒体电影的播放终端也决定了它的景别为特写或近景镜头,因为在mp4,手机等终端上播放,这种终端的屏幕通常都比较小,那么只有这种大的人物表现才容易让观众看清楚,若都是一些远景镜头,观众在看起来会比较吃力,同时也不利于故事的表现。特写近景镜头会显得画面比较紧凑,意思表现比较直接完整。《老男孩》在景别方面就很完整的运用了特写与近景镜头的景别表现。
2.镜头运动——碎片式表现为主。
《老男孩》中的镜头运动没有如传统电影中表现故事所要使用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等,而多数采用的都是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表现相当简单,跳跃式较强,这也是新媒体电影中采用的较多的镜头运动方式,给观众留下自己思考的余地,在影片开头部分,一个喇叭,一个俄罗斯方块机,一座教学楼,一个镜头加一个镜头就很好的显示了这是在回忆70,80年代的故事。如一个王小帅的脸部特写,一个向下看的眼神,一个手推光碟进仓,一个电视机中迈克尔杰克逊跳舞,再加一个王小帅脸部欣喜表情,这就完整的表现了王小帅学习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过程,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王小帅在同学们面前表演,所以本部影片在镜头的运用上非常简单但不失完整性。整部影片给受众的感觉就是简单清晰,一个特写,一个眼神就把观众带入下一个镜头,那么《老男孩》在镜头运用方面简单但表意明确,深深抓住观众的眼球。
3.摄像角度——多采用的正面拍摄的方法。
《老男孩》中主角的正面拍摄比较多,并多出运用仰拍,肖央导演为拍摄广告出身,所以在拍摄方面还是运用了许多拍摄广告的方法,虽然说不复杂,但新媒体电影其实看重比较多的是故事的内容,这一切只是为表意做准备,那么正面拍摄的角度对于人物的表现比较直接,显得比较有亲和力。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也有些许其他角度的表现,在筷子兄弟在舞台上表演歌曲“老男孩”时,中间插入了许多被音乐声感动的昔日的同学们的镜头,他们的出现是一个接一个运用的都是斜侧面角度,画面构图更完整些,也不会造成视觉疲劳。观众在此时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欣赏画面,这种构图表现就很完美了。
(二)《老男孩》中的光效色彩表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暗黄色教学楼,播放广播体操的喇叭以及木头玻璃窗户,校服,破旧吉他,暗黄色居民楼这些镜头的光效运用都带有70,80年代的色彩,很容易将观众带到时代氛围里,同时揭示了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时代,正像蒙•齐格蒙说,“当你第一次读一场戏的时候,会感受到某种气氛,打光就是要营造这种气氛。”3。影片开始部分校花出现的镜头,光效运用的比较朦胧,仿佛是在梦中一般,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符合这部影片怀旧风格,一方面也喻示了青春时代心中的那个梦。整部影片的光效运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比较柔和的光,几乎没有自然光的出现,画面显示很唯美。在影片的最后部分出现了一条红色的飘带,这条红色的飘带在舞台上飞舞,在镜头前飘舞,寓示了人们的梦想不会因时间的逝去而消失,正如同一股热血滚动在人的'心底,我们或许因为时间的改变将心中的梦想放在一个角落,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二、视听语言中的听觉元素
在影视中声音与画面是同等重要的视听语言元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面,视听语言系统都是无法统一完整的,正如我们的五官,耳朵不可缺少是一样的,否则,我们就不是完整的,而是残疾的,声音的种类大约有这几种元素构成:人声、音响、音乐。
《老男孩》以舞台上话筒的噪音“吱吱。。”作为本部影片的开始,并且在结尾还出现一次,开始的第一声就给观众传达了一这是在舞台上,本部影片的讲述就此拉开序幕,二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慌乱,而在影片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将人们的怀旧情绪拉回到了现实,同时也与开头相呼应,使影片表现的比较完整。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3篇
《永不妥协》是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执导,朱莉娅·罗伯茨、阿尔伯特·芬尼、艾伦·艾克哈特等主演。
该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描述了一个没有法律背景的单身母亲,历尽艰辛,以永不妥协的勇气和毅力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
剧情简介
埃琳·布罗克维奇(朱莉娅·罗伯茨饰)是一位经历了两次离婚并拖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在一次十分无奈的交通事故之后,这个一贫如洗,既无工作,也无前途的可怜妇女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万般无奈之下,埃琳只得恳求自己的律师埃德·马斯瑞(阿伯特·芬尼饰)雇用她,在律师事务所里打工度日。一天
永不妥协
埃琳在一堆有关资产和债务的文件中很偶然地发现了一些十分可疑的医药单据,这引起了她的困惑和怀疑。在埃德的支持下,埃琳开始展开调查,并很快找到线索,发现了当地社区隐藏着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一处非法排放的有毒污水正在损害居民的健康,是造成一种致命疾病的根源。可怕的是居民们对此并未察觉,甚至起初对埃琳的结论表示怀疑,但是不久他们就被埃琳的执着和责任感打动了,大家在一个目标下紧紧地团结了起来,埃 琳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全体居民的信任,成了他们的核心和代言人。邻居乔治(阿伦·埃克哈特饰)在整个事件中是埃琳的一名坚定的支持者,他俩的爱情成了支持埃琳的重要精神支柱。埃琳挨家挨户的做动员工作,终于得到了600多个人的签名支持。埃琳和埃德在一家大型法律事务机构的帮助下,终于使污染事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赔偿,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同类民事案件的赔偿金额之最,达亿美元。埃琳正是用自己的无比坚韧的毅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弱女子”的价值,在人生的道路上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曾经的选美皇后,竟然做了六年黄脸婆,这样的牺牲带来的,是两度离婚,存款不足一百美元,电话费交不起,被各种账单催着。但她的善良,她的怜悯,她的真诚直率,她的毅力,全力以赴,让她终于获得大家的尊重,走向成功。
有关经典励志美国电影推荐永不妥协的分析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4篇
分析新中国农乡电影放映的实证论文
从新中国农村电影的理想化来看,另一个倾向则表达为影视内容的艺术感染力,其艺术娱乐则成了当时新中国农村电影内容的经典之作,这也是新中国文化传播方式的符号,其发展直到今日。例如,能够鲜明表现这种艺术的作品有《五朵金花》,它向人们展现出了一种轻松自然、万物都处于美的意境,不管是人性美、爱情美、还是社会主义大环境之美,都带有歌舞、山水风光与爱情等娱乐性元素。虽然带着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却表现出了另一种艺术风情,整部电影充满着理想和乐观精神,让新中国农村人民感觉着强烈的劳动激情与极强的理想壮志,最终展现着的是新中国农村的美丽画面。
一、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历史的实证分析
1.新中国一线城市电影的引领力50年代初,在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流动电影放映队,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序幕。众所周知,无论在哪种艺术领域,都需要有个引领者,而一线城市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它起着重要的领导地位,对于新中国农村电影的放映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进一步对新农村电影事业推进的思考
1.丰富人们精神文化以艺术为载体在古代,可能有人只会重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精神方化只属于少贵族官员的特权,而现代社会不同于过去,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甚至高于物质。然而,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以艺术为载体,而电影事业的发展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所以影片的艺术性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而健全电影放映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农村电影业中,提升电影创作的艺术性,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2.完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深远意义电影作为一种前沿艺术,也是向人类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形式,促进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增强意识、丰富精神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当然,经济决定一切,而人们的思想觉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繁荣与昌盛,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这一切需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精神食粮,而完善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而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对人们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意念产生着深远影响,尤其是新中国农村电影。通过新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实证分析,再次强调影视艺术对国民文化的重要性,新中国农村电影事业更需要发扬光大。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1900角色分析
在影片中,如果说1900是个来自伊甸园(弗吉尼亚号)的始终保持着纯洁心灵的天堂型人物形象,麦克斯则是一个来自世俗(现代都市)的,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世俗名利价值观,然而内心神性又没有完全泯灭的炼狱型形象,他的形象经历了由“约拿单”到“保罗”的变迁,其在作品中所起到的对1900的功能意义也由“世俗拯救”功能向“认同传道”功能转变。
约拿单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的儿子,和大卫关系很好亲如兄弟,但是由于扫罗违背了上帝的戒律所以上帝离开了扫罗,并使魔鬼迷乱他的心智,使他痛苦。上帝离弃扫罗后,选择了与大卫同在,要撒母耳祭祀膏大卫为王,于是扫罗就千方百计的要除掉大卫以保全王位,但约拿单视大卫如亲兄弟,所以暗中帮助大卫逃跑,据《撒母耳记上》记载:约拿单告诉大卫说:“我父扫罗想要杀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个僻静地方藏身”《( 旧约-撒母耳记上19:2》)
在这里, 约拿单和大卫的关系, 本质上就是影片中麦克斯与1900的关系。影片中,1900第一次看见麦克斯,但没有与他正面相遇,是在弗吉尼亚号的甲板上,1900看见并听见麦克斯在陆地上吹小号,乐声优美,一曲终了,1900情不自禁的鼓掌。影片在这里也就暗示了1900之所以和麦克斯成了莫逆之交,其实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交流平台,那就是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1900自不必说音乐就是他的心灵,而麦克斯在影片开头的自白中也说道,他24岁上船,人生只关心一件事:吹喇叭。这就是1900之所以可以和麦克斯沟通的原因。然而麦克斯毕竟来自世俗社会,对世俗价值观是极度认同的,因此他开始了对1900的“世俗拯救”,之所以说是世俗拯救,是因为这种拯救其实是在世俗人眼中的拯救,麦克斯曾多次劝1900下船,凭自己的音乐才华,获得财富和名誉。无疑,这在是俗人眼中绝对是不可否认的幸福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麦克斯的行为从世俗价值观来看,无疑也的确是在拯救1900这个看似患有自闭症的孤僻“小孩”。但是,我们知道对作为天堂型人物的1900来说,那些世俗人看重的名利对他根本没有吸引力,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拯救,反而成为一种丝毫没有吸引力的“诱惑”。因为,20世纪的西方社会,已经是个信仰丧失的社会,就如同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一样,虚无,绝望。如果我们把世俗社会中的人们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人”来看待的话,他们其实就是被上帝离弃后的扫罗的形象,扫罗违背了上帝的诫命而被上帝离弃,现代人不也已经傲慢地宣告了“上帝死了”吗?现代人宣判了上帝的死刑,上帝自然也离弃了现代人,于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内心的神性被魔鬼的恶性所蒙蔽,这才最终造成了以一战二战为高峰的人间惨剧。麦克斯正是来自于这样一个“现代人”的群体,就如同是出自被上帝离弃的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一样,只不过由于他对音乐的执着,使得他内心的神性没有完全被蒙蔽,从而可以和1900进行交流,甚至视1900为亲兄弟,这也如同约拿单视大卫为亲兄弟一样。既然如此,从世俗的层面看麦克斯是绝对不能允许1900不下船,而被六吨炸药活活炸死的。所以,当他得知炸船的消息时,凭着他对1900深刻的理解,知道他一定还在船上,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最后终于在音乐的感召下,1900献身见了麦克斯,由此可知他们的最后一面依然是以双方都深爱的音乐作为沟通媒介和条件的。
见面后,麦克斯由于自身来自世俗的局限性,无法抵挡世俗世界名利的诱惑,不能理解1900看似荒诞而无意义的行为,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甘心离开1900,放弃船上的生活而重回陆地的原因,因此麦克斯仍然以世俗名利为劝谏1900的核心,劝他重新开始,用自己的天赋去闯荡这个花花世界获取名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1900的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麦克斯,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本来是麦克斯来救1900劝他下船,结果这最后一幕倒成了1900的独白演讲,而麦克斯在这里则更类似于在一旁听着耶稣传道的使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彻底被1900的理由所折服了,甚至留下了激动和理解的泪水,无疑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他重新上岸后所经历的苦痛生活的基础上的,如今麦克斯已经卖掉了喇叭,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他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不正像1900所说的那样吗: “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际,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其实,此时的麦克斯的确已经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了,他连自己视为半条命的喇叭也卖了,不正是印证了1900所言的正确性吗?此时,麦克斯之形象则从约拿单的形象转化为使徒保罗的形象了。
保罗是《圣经》里最重要的使徒之一,他的十余封书信约占了《新约》三分之一的篇幅,统称保罗书信。保罗的生平极具戏剧性,他最初信奉犹太教极其敌视新兴的__,甚至曾迫害过不少基督徒。但有一次,耶稣亲自向他显现,他的人生从此经历的巨大的转折,改信基督__成为基督__公认的领袖,从一个激烈反对基督__变为了基督__重要的传道者和宣教士。麦克斯的形象也正是如此,他虽然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羁绊,但至少已经从灵魂上彻底认同了1900的看法,这也就是为何他什么也没再说,充分尊重好朋友、好兄弟1900自己的意愿,与1900含泪拥抱之后,转身离去。然而,麦克斯并不是一走了之,他其实是带着使命而走的,从不理解1900,信奉世俗价值观,到理解认同甚至敬佩1900的行为,从而开始宣讲1900的故事。虽然很多人并不相信,但正如他在影片开头时所说的1900曾经告诉过他的一句话“: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讲,有人肯听,你还未完蛋??”。电影最后,随着弗吉尼亚号的一声巨响,麦克斯讲完了1900的故事,镜头回到了乐器店中,麦克斯起身要走,那个乐器店的白发老板叫住了他问了他一个问题: “只有一件事,我不明白,这张唱片是谁放到钢琴里的?”麦克斯说: “是我藏的。”老人微笑着说:“所以你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然后拿出了麦克斯卖掉的喇叭走到他身旁还给了麦克斯,麦克斯有些显得不知所措,示意自己没有钱,老人却无偿把喇叭还给了他。我们知道麦克斯这样的反映,是由于他认为这是在这种拜金的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有的事情。要知道影片开始所刻画的这个老人形象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奸商形象,他只给麦克斯的康牌喇叭六英镑十先令,对于这样一个名牌乐器来说,无异于巧取豪夺,然而麦克斯迫于无奈卖给了他,后来麦克斯为了救1900冒险来偷那张唱片时,老人也是拿着猎枪指着麦克斯的头态度强硬蛮横不听解释。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被资本主义金钱异化了的世故老人,在听完麦克斯的故事之后,竟然把喇叭无偿地还给了他,并说: “好故事比喇叭值钱。”这说明老人相信了麦克斯的故事。毫无疑问,这的确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一丝希望,这既是麦克斯这个使徒保罗形象,在人间传道的第一次胜利,同时也是1900这个天堂型人物在死后,用他真纯的一生所留下的传奇向陷入罪中的被上帝离弃的现代人,所行的一次伟大的神迹。这其实是也是导演通过影片对整个20世纪进行反思之后的,充满希望的寄语。1900的唯一一_琴碟片还留在世界上,麦克斯这个传播福音的使徒也依然在这个世界上,那个老人相信了,许多人都会相信的,凡是相信的人就一定会把1900的故事传扬下去,这象征着人类内心神性的苏醒,象征着人类未来的希望,也揭示了1900之死所具有的永恒意义??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6篇
歌舞电影音乐特质分析论文
1.歌舞电影中的音乐
歌舞音乐在歌舞电影音乐中处于主体地位。首先,在歌舞电影中,歌舞音乐的时间比例占用最大,歌舞音乐甚至可以取代配乐,对电影气氛起到渲染作用。例如,在电影《芝加哥》中,蕾妮齐薇格饰演的洛克希坐在位于舞台中央的钢琴上不无深情地唱着歌曲《FunnyHoney》,在演唱这首歌的表演过程中,电影画面在洛克希的舞台表演场景和洛克希丈夫在警察面前为其杀人罪行掩护的现实生活场景之间来回切换,舞台上的表演音乐一方面是表演画面的同步,另一方面也为其表演画面交叉的生活画面进行了渲染。该电影几乎没有任何配乐成分,无论是现实生活与舞台表演的转场实现,还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气氛渲染,都是歌舞音乐在起作用。其次,歌舞音乐的主体地位还体现在其高度的艺术价值上。
2.“搬演”的通俗性与“间离”的叙事性――歌舞电影中歌舞音乐的.特征
歌舞电影中的歌舞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纯舞台艺术(如歌剧、舞剧、音乐剧等)在电影荧幕上的“搬演”。从演员的二度创作方面讲,与剧场艺术相比,电影中的歌舞表演由于借助了蒙太奇等手法而不具备临场性和连续性,演员可以在录音师提前录制好的音乐背景下通过“对口型”进行反复表演,直到达到最佳效果。这就意味着歌舞片中歌舞音乐的实现不要求极高的专业性。从剧作方面讲,歌舞音乐需要借助浅显易懂的歌词增强其可读性,从而协助电影叙事。在电影《雨中曲》中,吉恩凯利的新片试映惨遭失败后,三个伙伴在他家里商量对策直到凌晨,新点子的诞生让他们无比喜悦,伴着音乐三人翩翩起舞,欢快地唱道“goodmorning/goodmorning/we’/goodmorning/goodmorningtoyou……(早安/早安/我们彻夜长谈/让我对你们说声早安……)”。简单的歌词使观众对主人公的意图“一听了然”,既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叙事,又让观众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欣赏到了曼妙的舞蹈和悦耳的歌声。歌舞片中的歌舞音乐在承担叙事功能时则具有很强的间离感。观看歌舞电影时,观众总是会在演员正常对话和载歌载舞的来回切换中从电影叙事里跳脱出来,从而意识到自己的客观观看行为。间离效果最强烈的一种歌舞音乐表现形式是演员直接对着镜头表演。在电影《如果爱》开场的《小伞舞》表演中,池珍熙扮演一个如同电影“全知”的角色Monty,他翩翩起舞于雪花漫天的上海街道,通过电影镜头直截了当地说“这是在现代化上海的一个小马戏班所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彻底对电影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大要素进行了交代,这无疑会使观众从电影中跳脱出来,意识到自己正在观看一出戏。而歌舞音乐在一般电影中充当叙事要素时就不具备间离感,比如在国产电影《触不可及》中,男女主人公的探戈舞展现仅为影片中的单纯事件,伴随着经典探戈舞曲《porunacabeza》,观众的目光只会追随两人下一步的动作而不会从故事中跳脱出来。
3.结语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7篇
《魂断蓝桥》电影的戏剧性分析
浅析外国影片《魂断蓝桥》的戏剧性
谢晓燕
电影《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不仅是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之还不失为一部荡气回肠的爱情经典之作。
电影《魂断蓝桥》上映后,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其内容虽有些传奇化,但文艺气息浓厚,具有极高的催泪效果及浓厚的戏剧主义色彩,而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更是风靡全世界。它是一部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向我们描绘了战争时期发生在蓝桥上的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陆军上尉洛伊在休假中于蓝桥上邂逅了芭蕾舞女郎玛拉,很快两人坠入爱河并互订终身,然而征召令提前到来,使得他们不得不匆匆分开,洛伊未道别便匆匆赶赴战场,后来玛拉以为爱人已战死沙场,脱离了芭蕾剧团无以生存的她伤心之余沦落风尘。战后玛拉与克罗宁意外相逢,她自觉形秽无法继续这份恋情,最后玛拉在两人初识的滑铁卢桥上车祸身亡,战火下的凄美爱情故事永远令人回味。一个芭蕾舞女,一个陆军上尉,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注定了这一段情在那个时段是要经历命运的考验的,一旦命运不小心开个玩笑,那么再美的爱情也将会演变成一场悲剧。而《魂断蓝桥》中玛拉与洛伊的爱情正是命运同世人开的一个玩笑,正如鲁迅所描述的:“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命运也把这段本该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组合给狠狠拆开,最终以玛拉自杀为影片的结局。
影片《魂断蓝桥》是从从结局开始说起的,影片一开头就是以一位将军洛伊拿着一个幸运符站在蓝桥上回忆与昔日的爱人玛拉那荡气回肠的爱情而展开的。整部影片富有极强的戏剧性,所谓的戏剧性是指: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由戏剧矛盾冲突引起的对观众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艺术特性。其中包括可以增强观赏性的故事与情节,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现手法,能够在剧中发挥其艺术作用,起到激起观众欣赏兴趣的一切艺术手段。在剧中,戏剧性的特征即表现为:以让全剧剧情紧张、奇特为戏剧冲突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剧中的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巧合,引起人物情绪或情感的变化,当然适时让剧情出现惊变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再巧妙地制造一些误会来激化戏剧冲突和激化矛盾,在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剧作家也可以把矛盾或剧情延宕起来给观众制造悬念,在矛盾延宕到一定的量时就必须面临解决矛盾的时刻,一般到这时,一些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就会凸显出来,而剧作家为了是剧情有个交代他们一般都会让剧中的主要人物做出壮举来引起高潮从而能解决矛盾,让剧情得到一个有效的终结。影片《魂断蓝桥》中把这些戏剧性的特征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影片开端,滑铁卢桥,伦敦的空袭警报,玛拉和洛伊两人意外地相遇,然后就顺其自然地,他们走到了一起,那时的他,上尉,年轻,英俊,风流倜傥得一塌糊涂。 而她,芭蕾舞女,美丽,纯洁,像个一尘不染的天使。 初次相遇,
战火纷飞,但没人能阻止两个盛开生命的遇见。他在那天晚上便爽了上校的约,只为看一眼舞台上的那位美丽心仪的女子。演出之后他们躲过了“老处女夫人”的监察,约会了。浪漫的`烛光,心醉的华尔兹旋律,久久萦绕。他在第二天清晨便找到她,向她求婚了,他说他整夜都无法入眠,而她,毫无顾忌的点头了。幸福,似乎无边无际的样子,管他什么战争,管他什么征战,没有什么能阻挡两个人的真心相爱。而这时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干扰,而干扰的产生由适时的悬念造成,这又导致了紧张、剧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的产生,戏剧性动作往往通过一个内在推动力的作用在戏剧性情境中展开,这种内在推动力就是悬念影片推出的悬念之一就是结婚问题。先是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巧合干扰破坏结婚。如玛拉和罗依在繁琐的结婚手续中四处奔波,但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去教堂举行婚礼时,牧师却说“三点以后不举行婚礼,明天再来”,这个巧合不得不说真的很令人捶胸顿足更是令观众们感到急不可耐,同时这与情节的发展也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影片中正当玛拉和洛伊情到浓以致他们准备第二天再去教堂完成两个人的婚礼时,征召令突如其来,而洛伊和玛拉的恋情就这样被搁置起来,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玛拉在洛伊去战场后得到洛伊的母亲要来见她时,她为了得到洛伊母亲的好印象不禁拿出她和凯蒂仅剩的一点钱来款待洛伊的母亲,本以为幸福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的玛拉到咖啡厅后却从报纸上得知洛伊死讯,瞬间玛拉的世界崩塌了。而玛拉接下来第一次见到了洛伊的母亲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将登载洛伊战死的噩耗的报纸扔掉,不让老人看到。即便在这样的时候,玛拉依然那么善良,那是来自她内心深处本能的力量。可正是这善良,改变了她日后的一切命运。被剧团开除了的玛拉从此生活变得落魄不堪,生活的落魄再加上前方传来的洛伊阵亡的消息让玛拉从此一蹶不振沦自此甘堕入风尘,致使一个美丽、纯洁的芭蕾舞女变成了一个靠以到各个人多的地方拉客为生的_。而玛拉堕入红尘几年之后,玛拉在滑铁卢车站接客时意外地接到凯旋的罗依,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也是巧合的安排。至此,两人的爱情到这时又得到了延续的势头,那种爱的冲动又重新萌芽,罗依那温柔、炙热的爱,使玛拉又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已熄灭的爱情之火燃烧起来,这时可以说罗伊和玛拉两人的爱剧情再一次出现了“惊变”!
然而玛拉内心冲突也是剧情升温的一个重要点。一方面,玛拉因为觉得自己脏了,配不上高贵的洛伊且自己堕入红尘也算是背叛了他们那段忠贞的爱情;而另一方面,依然深爱洛伊的玛拉面对洛伊那炙热的爱,那可谓是毫无招架之力,每次想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接下来就希望两个人能就此桥归桥、路归路时却在看到洛伊那神情的眼眸时强咽了下去,所谓的爱的越深就越在乎对方对自己的形象,我想大概就是玛拉对洛伊的这种情况吧,即使有苦也自己肚子含着泪、咬着牙吞下去吧。
上面说到洛伊和玛拉在战后重逢后,说到这里,剧作家在这里再次把剧中洛伊和玛拉重逢后的矛盾给暂时延宕起来,开始发展他们的爱情。接下来的这段剧情中,剧作家让剧情朝人们想的美好结局走去,玛拉放下做_的那段不堪经历决定和洛伊在一起,因此洛伊带玛拉回家见了洛伊的母亲,而在这次的会面中,洛伊的母亲也得知了玛拉和她第一次失态的原因是玛拉误以为洛伊战死的消息所以才失魂落魄后也对玛拉的偏见消失了,并慢慢喜欢上了善良、开朗的玛拉,不仅如此,洛伊的亲人也被玛拉那优雅的舞姿及从容的表现所折服。本以为接下来就应该是两个人的恋情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可话说罗依带着玛拉回到老家,玛
拉虽然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但是罗依以及他的家人对玛拉越好,玛拉的内心反而感到更加恐惧,玛拉的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她向往这样的幸福,因为这样的幸福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标,并且近在咫尺。另一方面,她越是感到幸福,她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强,良心的谴责就越厉害。所以玛拉的内心的矛盾再一次强烈地撞击,直到洛伊的叔叔的一席话使玛拉彻底地明白他们是不可能会有好结果,她怕她自己那段不堪的经历会成为洛伊以后的污点,怕会损害洛伊家族的声誉,为了维护洛伊家族的荣誉,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玛拉离开了洛伊的家。她不想破坏自己在罗依心目中的美好的形象,在洛伊的心中永存那最初的美丽因此只能留下信、不告而别,用死了结一切的愧疚,最终用死来求得解脱精神的折磨。
所以影片《魂断蓝桥》冲突的最终消亡是以玛拉的生命为代价的,最后在蓝桥上,玛拉那初始用闪烁、惶恐不安的眼睛看着一队军用卡车隆隆开来,突然玛拉的眼神变得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苍白的脸在车灯的照射下美丽而圣洁。在群众的惊叫声、卡车的刹车声中,玛拉结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只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魂断蓝桥》中的爱情是如此圣洁,那铭刻着战争痕迹的大桥上,滚落路边的“信物”,定格了今生的遗憾。玛拉用她那年轻的生命选择葬送在军车下,这也充分表达出了她对战争的痛恨,痛恨战争毁灭了她的所有、她的爱情、她的生活。
影片《魂断蓝桥》主要体现于深层的观念冲突,进而表现为人物的情感冲突。影片中的观念冲突表现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压迫和束缚,进而表现为她的自惭形秽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悔而形成的人物情感的冲突,这种深层的冲突隐藏在情节中,在玛拉魂断蓝桥的那一刻显现出来。美好的爱情本来唾手可得,可在那个年代中、在当时那个环境中却成为了一种奢望,这是何等的残酷无情,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怎不催人泪下!男女主人公由相识、相爱、分离、重逢到诀别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之间的连接是那么自然流畅,并环环相扣,陈陈相因。玛拉的爱、苦、喜、怨皆有凭依,她从纯洁少女堕落为烟花女子,她的经历及其最终的香消玉殒被渲染得如此美丽动人,人物命运由喜转悲、再喜再悲,情节大起大落,使爱情悲剧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影片特定的叙事模式所赋予的永久魅力。
结局把玛拉的人生和爱情作了个无情的交代,悲剧的巨大力量沉重地震撼着每一个有良知的心灵。罗依无法抹去心中对玛拉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玛拉的身影始终珍藏在罗依脑海中,他一直在寻找她和那份逝去的爱,但永远也找不到了。尾声又将时空拉回到序幕,二十年前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在回忆中结束。尾声与序幕前后照应,整个剧情浑然一体。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8篇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艺术论文
目前我国的电影产量不断增加,院线和影院快速发展,影片类型越来越丰富,票房过亿的影片越来越多,电影票房收入水涨船高。但是和国外电影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电影产量和票房总量增多,但是平均票房收入较低;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较小,观影人次不多;我国电影海外影响力较小,竞争力不强;我国电影投入产出低,盈利水平不高等。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类,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娱乐消费市场。电影产业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产业,它目前从单一的产品制作走向产业化生产,并形成一个消费产业循环圈,各因素相互作用、彼此牵制使这种循环圈有效地加速运行。这就需要对我国当前的电影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目前我国电影业的发展现状:
从到,我国电影市场产量不断增加:20电影片只有88部,但是20全国电影故事片达到了526部,增长了498%。票房收入也是不断增加,从年的全国票房收入只有8。7亿元,到年全国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了35%(见表1)。
从6月我国全面推广院线制开始到2010年,我国院线公司得以快速稳定发展:从的32家,发展到2010年37家。与此同时,影院数和银幕数也发展迅猛:20影院数只有1045家,到2010年发展到1993家;银幕数年只有1923块,到2010年银幕数达到了6256块(见表2)。
在影片产量、院线和影院得以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也越来越多。当年《英雄》以2。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当时国产片的票房之最,到2010年,票房过亿元的国内影片达到17部。而且影片的类型也逐渐丰富,从原来的武侠和历史片,现在有文艺片、历史片、纪录片、动画片、搞笑片、言情片、武侠片。
我国电影业发展的问题:
虽然我国每年电影数量在增加,票房收入也在增加,而且增速较快,但是和国外进口电影相比,每部电影的票房水平不高。从到2010年,国产电影总量为2592部,总计票房收入为174。63亿元,平均每部电影收入仅为0。067亿元;
而在20到2010年期间,中国引进外国电影总数为143部,进口电影总票房为127。01亿元,平均每部进口电影的票房收入为0。888亿元,是进口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是国产电影平均票房收入的13倍(见表3)。
与北美相比,我国观影人次增速较慢,电影市场规模相比较小。,中国观影人次为0。95亿次,2010年为2。5亿次。这5年间总的观影人次为8。55亿次,而北美五年期间总观影人次为6_4亿次,是中国观影人次8倍。如果以平均票价比较,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1。19元,而美国电影平均票价为7。20美元,汇率划算之后,平均票价差不多。但是如果跟工资相比,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就远比美国电影的平均票价贵多了。
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较小,竞争力不强。从20到2010年5年期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占北美电影总票占比平均为26%,而进口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占中国电影总票房收入平均为42%,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较小,竞争力不强(见表6)。
中国电影投入产出低,盈利水平不高。从20到2010年中国国产43部票房过亿元的电影,其中大部分电影是亏本的,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影片并不多。
考虑到影片片方对外公布的制作成本大多存在“虚高”现象,实际实现盈利的更少。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建议:
电影产品本身是内容产品,所以首先必须要抓住这个核心,也就本身产品质量要过关,从影响电影产品质量的因素为主要抓手,首先电影故事内容是影响电影质量的核心要素,电影剧本必须要有创意,必须具有吸引力;其次,演员演技水平对剧本中人物的演绎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大明星、大导演对电影的质量起着一定的保证作用;第三,电影的制作技术是影响电影产品质量另一重要要素。目前电影制作技术越来越成为电影产业新的刺激点,将技术变成电影欣赏的内容,给观众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效果,比如《阿凡达》把技术和电影内容叙事做到和谐统一,通过3D技术增强剧情对消费者心灵的冲击力,带来了全新的消费满足效果。
以市场为导向,满足观众的需求特点,扩大电影市场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已经是体验经济的时代,观众不满足于做旁观者,被动进行消费,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体验活动,获得最佳的满足消费。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紧张,休闲时间较少,看电影的机会成本较大,消费者观看电影主要为了休闲和放松。而电影产品是文化产品,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所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抓住观众的消费需求特点,提高首轮票房收入,获得较好的口碑,使得后续观影人次得到增加,电影后期产品有效开发,延伸电影产业链,扩大电影市场规模。
将中国文化与外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有机结合,提高中国电影影响力。电影产品也是媒介产品,能够传播文化和思想观念。但是要将中国的文化与外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对中国的文化资源进行深挖掘的同时,进行电影制作时还必须符合外国观众的审美需求特性,从而提高中国电影在外国市场的影响力,只有这样,中国电影产业才能得到内涵发展和提升。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9篇
后现代角度的电影艺术风格分析论文
【摘要】后现代电影是后现在主义的重要分支,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由于我国特殊的环境,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掀起后现代的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影坛出现一批艺术风格前卫的作品,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本文探讨的“第六代”所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指导电影的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他们的电影,具有实验性,在艺术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电影语言来表明他们的人性关怀。本文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对中国“第六代”电影进行文化解读和阐释,通过对后现代艺术特征的研究,全面了解“第六代”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第六代;电影;艺术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电影
(一)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始于文学艺术领域,随后波及哲学等领域的一种流派。其根本特征是填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
(二)后现代主义电影
后现代主义放在影视中,就形成了后现代电影,指的是对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特征进行反映和反思的一种电影类型,它充满了怀疑,不相信真理,它拆分了悲剧、崇高、使命等感觉。它把这种感觉渗入到电影的具体内容中,以及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往往使电影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感。
二、“第六代”电影的后现代文化解读与阐释
(一)“第六代”的来源
在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往往对电影人进行“代”际划分,“代”不仅仅是对电影人年龄的一种划分,更是对他们艺术的认可。第六代电影人,他们的作品往往被排除在中国主流电影之外,这也造就了他们创作上的极大自由。
(二)后现代电影的主题意义
1.电影审丑化。后现代主义电影本身具有颠覆性、解构性和非理性,这就使得它摆脱了传统电影以审美为主,审丑也开始兴起,开始大胆进行和渲染丑,而且还在电影中大肆强调和张扬丑、破坏、死亡、血腥,等等。
2.暴力美学化。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大众文化兴起,使得暴力也逐步上升到了一种美学高度,后现代电影尤其强调将暴力美学化、仪式化,形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暴力美学,在此类电影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暴力因素,以赞美暴力为嘲讽手段。
3.书写边缘化。后现代主义是一次伟大的革新,它反复强调对中心意识的偏离,对深度的消解,时刻都表现出无深度形象和文化。在此期间,电影主题意义发生了转变,这主要归功于深度的消解,后现代主义电影作为引子,引导着后现代艺术,消解和疏离了中心话语的权威性。
(三)后现代电影的风格意蕴
后现代电影跟传统的线性逻辑叙事是截然不同的,它完全被颠覆,是碎片、间断的,这就导致电影表现出了间断化的特征,碎片式的风格。在这里,没有什么是整体,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完整的故事进行分解,使之变成独立的、一个个的碎片,然后再把这些片段、碎片重新组装在一起。
(四)后现代电影中的语言意蕴
无厘头的语言。无厘头语言是典型的后现代语言风格,后现代电影也推崇这一形式,夸张、讽刺、自嘲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的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此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可以说,周星驰开创了“无厘头”的表演方式和模式。
广场化的语言。后现代电影已经表现出了很多广场化的语言,呈现出大杂烩的纷繁复杂,消解了刻板单纯的描述性话语,充分表达了后现代主义的幽默感。
三、《苏州河》——后现代电影艺术风格的典范
娄烨的代表作《苏州河》是后现代电影的典范,影片呈现出独树一帜的叙事结构,表现出一种无止境的开放意识。
(一)交叉式的叙事结构
在《苏州河》里,影片没有采取线性叙事结构,是由几个小故事交叉构成。影片中的人物处于都市底层,他们既没有体面的职业,也没有生活上的保障。这部电影为后现代式的'现存社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它“以具体的方式使我们相信,人的活动,人的生活,是个完整的、连结在一起的整体,是一个独特的、有意义的实体”。
(二)多元拼贴的视听语言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10篇
年底的贺岁档有了《误杀》的反转悬疑和《叶问4》的功夫情怀,正渐入佳境。随着跨年档期的到来,温情治愈的影片逐渐登场:12月20日上映的《半个喜剧》、12月31日即将上映的《宠爱》和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妈》都直接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其中的爱与慰藉更适合贺岁档的氛围。
相对于《半个喜剧》对生活的洞察和创作的真诚,12月31日上映的电影《宠爱》则是轻松暖心,在人与宠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该片由徐峥监制,杨子执导,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等主演。年轻的主演阵容带来的作品却并不稚嫩,电影中有6段故事,6对身处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下,收获爱,拥抱爱,更重新学会爱——不论是爸爸对女儿无条件的爱、朋友之间支持陪伴的爱、情侣之间包容的爱、还是人和萌宠之间的相互取暖,每一段都有泪点,让观众边看边被感动。
《宠爱》的监制是徐峥,该片用爱与笑来包裹泪点,借助商业元素来深化主题。从影片的点映场效果看,观众反馈相当不俗。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11篇
电影剧作分析及其要领
学习电影剧本写作有五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一、多观察和思考生活;二、多做构思,勤写勤练;三、多增加艺术修养(包括音乐、绘画、戏剧……众多方面的);四、多对影片进行剧作分析。前边三项也许人们谈得很多,最后这一项初学的朋友却常常认识不足。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 剧作分析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俗话,说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诹”。我们根本就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几首诗却能够出口成章。对成功作品的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而对别人作品缺点的批判便是对自己鉴赏能力的提高。鉴赏能力是什么?正是创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创作能力的。“眼高”不一定会“手高”,有时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但“眼高手低”也并不一定是坏事情,因为有了“眼高手低”这个阶段才能走向“眼高手高”的境界,然而“眼低”却只能是“手低”了。上面那句大俗话同样也适用于电影剧本写作的学习。要想“入道”――“入”剧本写作之“道”,首先就要有褒贬电影作品的能力。如果看了一部上好的影片你却不知道它还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它这么好,或者看了一部挺糟糕的片子你却赞不绝口,你肯定就写不出一部好剧本来。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首先需要有一定的看片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电影见识。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其实就是大量的影片“喂”出来的,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片子、拉片子(带着某项研究目的在拉片机上逐段甚至逐镜头地研究一部影片)或在老师带领下看片。看片不能瞎看,谁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能耗费在无聊的电影上。看片的技巧之一就是学会“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所谓“泛读”,就是走马观花,看过之后不作细致的分析,这样能保证你的看片量;所谓“精读”,就是在看过一部影片之后对它在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写出读片笔记来。在电影学院诸多专业的课程中,“影片分析”课是所有学生都必修的,而且是最最重要的课程。一位老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形容它的重要性:
要多看电影。
多看会使
陌生变得熟悉,
高远变得亲近。
一部伟大的电影
它好象就是你拍的,
它成为了你的下意识。
(摘自苏牧《荣誉》封底)
北京电影学院有众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在进行影片分析的时候角度很不相同。例如学习表演的学生常常从表演角度研究影片,而学习摄影的学生便常常研究一部影片的影调、画面构图和摄影机的运动等等,学习录音的学生当然更多地去研究声音的处理和音乐。但是我认为,无论哪一个专业,学会从剧作角度分析一部影片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电影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剧作展开的或者说是为了完成剧作而进行的。导、表、摄、录……无一不是为了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抒发情感、结构冲突,而这些恰恰就是剧作的构成内容。所以我说,对一部影片的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等等方面的分析只能在对它的剧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抓住剧作特点
对一部影片的剧作分析包括了如下内容:1、题材选择;2、叙事风格;3、剧作样式;4、情节构思;5、人物设置;6、性
[1] [2] [3] [4] [5] [6]
电影脚本分析怎么写范文 第12篇
用户体验的电影艺术创作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用户体验业已成为网站、APP构建的重要领域。网页开发技术AJAX之父杰西詹姆斯加勒特提出的五层模型(5S)及用户体验要素的概念,作为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得到了肯定,并且扩展至网页设计外的领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信息设计的核心,重视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并在产品中体现出来,其意义不单单在节约成本、获取经济利益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交互中体现关怀和产生情感,使人类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得到心灵满足。鉴于五层模型与用户体验要素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众多领域的信息架构,文章利用加勒特的理论,分层次地研究电影创作的机制,并且分析观众体验在电影的筹备、构思和拍摄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电影艺术创作中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创作原则。
【关键词】电影创作;用户体验;体验要素;层次模型;信息设计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用户体验是指一个人在使用或准备使用一个产品、系统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感受与反映。用户体验包括用户所有的情感、信仰、观念、生理和心理的反应、行为以及发生在使用的前中后阶段中获得的成就感。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研究,探究人对信息的认知与接受过程,分析人在与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从而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与感受,可以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笔者选择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将这个模型和用户体验的要素应用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分析电影艺术信息架构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用户体验对电影的故事创意、类型、艺术风格、视听效果等内容的重要性。
一、加勒特的五层模型(5S)与用户体验要素
二、电影创作层次模型与观众体验
(一)战略层
(二)范围层
(三)结构层
在范围层中,通过了解观众对作品内容的需求,编剧和导演在脑海中已经对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有了把握。然而,目前这些需求和创意概念是比较分散和抽象的,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所以在结构层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架构。信息架构主要是研究人们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信息架构关注的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且有意义。在范围层中,故事的题材与风格基本确立以后,剧本的大纲、故事结构和众多细节都要填充完整。在电影中,信息架构的过程体现为文字剧本的细化,编剧要完成大量具体的工作,为下一阶段——文本向视觉的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电影制作更多是导演中心制,编剧对于故事信息的编织和建构只是“信息架构”中的一部分,架构的过程会一直延续到整部影片拍摄完成。导演会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的需要对文字剧本提出要求,进行修改。所以在电影创作中,信息架构并不仅是编剧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很多导演本身也是出色的“信息架构师”。
(四)框架层
结构层界定了影片传达的信息内容,框架层用于确定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实现。电影信息的表达主要依靠观众的视觉感知实现,所以由文本形象向视觉形象的转化是框架层中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被定义为信息设计。这一过程需要处理更精确的细节问题,关注点几乎全部在独立的艺术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电影导演的工作任务就是将文学剧本中的文字形象和画面,通过电影语言的运用将它们转变为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由于观众是直接利用眼睛和耳朵来“阅读”影片,所以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视觉形象的选择与组织极其重要。一部作品最后能否为人所喜爱和理解,以及能否完美地传达出整个影片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核,都取决于视听艺术形象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分镜头脚本成为了导演创意思维最直接的体现,它也成为了电影文字形象转化为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分镜头的画面内容是根据文字剧本的描述来绘制,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与构思的蓝图,其内容包括景别、画面构图、人物动作、对白、音响、音乐、镜头类型等。剪辑也是信息设计的重要内容。剪辑是创造和孕育一部影片第三次生命的过程,导演和剪辑师需要通过选择、取舍大量的素材,把一段段影像依照叙事情节串联起来,将对白、音乐、音响、画面、色彩进行编排、组合,最终形成一部主题鲜明、表达明确的作品。
(五)表现层
表现层位于五层模型的顶端。这一层中,所有的工作都将关注观众最直接感觉到的地方:内容与美学交汇、艺术与技术结合,最终诞生出一件艺术品。表现层的内容,是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所有感官需要。电影针对听觉的设计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针对视觉的设计则包含了人物动作、色彩、镜头以及虚构的空间和环境等。演员、录音师、摄影师和美术、道具、服装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目的就是完成艺术作品的视听表现设计。
上一篇:公司办公场地租赁合同
下一篇:公司分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