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检察院突发应急预案范文(必备4篇)

时光隧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919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7分钟。

检察院突发应急预案范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消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近期发生在国内的三个案例将银行机构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事金融机构倍感压力,不得不采取息事宁人的手段来平息舆论,消除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剖析事件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当事金融机构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处置不力是事件持续发酵的主要原因。这也警示金融机构要重视和加强金融消费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提升金融消费领域的应急水平,切实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

1 近期发生的三个金融消费案例

陕西某银行案例:2013年10月12日,因家人三次输入密码错误,陕西西安75岁老人徐某的工资卡账户被锁定,需重置银行卡密码。而当时老人正重病在身,无法行动。在老人家人申请持相关证件和医院证明代为办理或银行上门办理密码重置业务被拒后,无奈之下,不得不用120救护车把挂着氧气的老人送到工商银行西安纺建路支行营业所,并由5名医护人员用担架抬到柜台前,艰难地完成密码重置业务。

广东某金融机构案例:2013年9月27日,广东高州市七旬老人邓某芳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高州某金融机构大路坡分社取钱,该机构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后,营业厅又要老人亲自来,家属不得不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办理。僵持之下,老人死在了营业厅。

湖北某银行案例:近日,湖北丹江口市民盛忠奎夫妻满心欢喜地去某银行丹江口支行,提取24年前办理的长期定期保值储蓄存单,没想到银行以上级部门有规定、存单已失效为由,拒绝按约定兑现,预期可收益22万元,银行只给8400元。

2 案例的影响与应对

以上案例陆续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迅速将当事金融机构推到了负面舆论的“风口浪尖”,网民普遍指责银行一方面态度冷血缺乏温情、作风太过傲慢、服务意识差,银行堪比衙门,冰冷的制度硬规定看不到人性的温暖;另一方面银行只注重业务扩张,忽视了诚信体系建设,不讲诚信,拒不承认自身过错,拒不依约履行兑付义务,试图将因自身违约过错给储户造成的损失转嫁给储户,完全是一幅“无赖”做派。事件的曝光给当事的三家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广大民众对银行业的服务和信用产生诸多质疑,严重影响了银行业的整体形象。

为应对不利舆情,消除负面影响,三家当事金融机构也在事后采取了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陕西某银行在15日发表了致歉声明,并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高州的某金融机构也在查明真相后对涉事的5名责任人进行了撤职、调岗和扣除绩效等严厉处罚;湖北的某银行也成了专门的调查组,积极调查“保值储蓄”遭拒付事件。但总体来看,由于这些应急措施滞后、应急处置不力,并未能有效缓解汹汹民意和消除大众对银行的反感。

3 三个案例应急失效的原因分析

①一是应急信息不畅,应急体系重心偏后。前面的两个案例中,因储户重病在身,家属事前曾多次与当事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希望能特事特办。不知何种原因,在柜台工作人员根据相关制度拒绝了储户家属的要求后,该储户的特殊情况并未引起上级的重视。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柜员未将信息向上级汇报,二是柜员汇报了领导未重视。这也同样反映出了两个问题,如果是柜员未将信息向上级反馈,说明当事金融机构存在应急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如果是柜员反映了未引起应急主管领导的重视,则说明其应急重心偏后,存在等有了事情后再行处置的侥幸心理,与当前对应急管理工作关口前移的要求相差甚远。

②对潜在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未摸清底数。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要做好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在第三个案例中,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某银行丹江口支行没有对辖区保值储蓄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查,没摸清底数,不掌握参加保值储蓄业务的人数、金额、到期兑付时间等关键信息,所以,未能提前发现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未能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预案。

③一线员工应急意识淡薄。三家金融机构的柜台员工缺乏必要的应急意识,对诸如120急救车送储户到窗口办理业务等特殊情况没有足够的敏感性,仍用办理平常业务的心态等闲视之,办事拖沓、散漫,甚至在办理过程还有刁难储户的行为,这些是导致事件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当初银行的窗口员工有相应得应急意识,能从维护单位对外形象的角度考虑,对躺在病床上被抬来办业务的特殊顾客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主动热情周到服务,不仅不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反而有可能使矛盾得到化解。一线员工缺乏应急意识和敏感性错失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时机。

④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差。应急预案不完善,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差是事件持续发酵的另一原因。应急管理职能不清晰,一边是基层网点的人员负责对媒体沟通,一边是上级行的人员负责对媒体进行解释,且两套说辞意见不一,令人生疑;应急措施不当,公开道歉闪烁其词,牵强的用相关制度推脱责任,道歉缺乏诚意;未成立分别应对储户和媒体的工作组,将二者分而治之,让矛盾分割化解,反而使来自储户和媒体的负面消息相互加强,最终形成了“众口烁金”之势。

⑤未能有效应对不利舆情。在不利舆情发生后本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与媒体的协调与沟通,迅速消除不利舆情,防止负面影响进一步扩散。但当事的三家金融机构显然对不利舆情的准备不足,应对乏力,短短几天时间,与案例相关的“120送老人到银行”、“老人猝死银行”和“保值储蓄拒付”等词条在百度搜索结果就高达486万条、273万条和万条,阅读过这些新闻的受众更是数以亿计,不利舆情几乎全线失控。不利舆情应对不力,是推动这三起事件向纵深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未及时跟进。三个案例都是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其结果也对我国的金融消费环境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在三个事件的全过程始终都未现身,这也受到了舆论的诟病。与有着国家或地方政府背景的银行机构相比,个人储户显得势单力薄,其维权之路也就愈发艰难。承担着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本应积极介入,站在储户立场,与当事金融机构进行协调沟通,维护储户权益,但其在这几个案例中都无一例外的“缺位”了。缺乏了对消费保护部门的依靠,弱势的个人储户找具有垄断地位的银行维权恰如堂吉诃德挑战风车,同情弱者的媒体舆论最终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向银行开炮。

⑦未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案例中,当事金融机构在综合采取道歉、补偿、处罚责任人等多种措施,取得储户及家属的谅解,使事态缓和后,在舆论媒体方面,采取了冷处理方式,冀望媒体不再炒作。这种主动放弃舆论阵地的做法能降低舆论的热度,但同时也放弃了一次进行正面宣传公关的机会。当事金融机构如果通过召开专题新闻会,邀请当事储户(家属)出席会,对澄清大众对事件的误解,维护金融机构的声誉将会更有帮助。

4 对我国金融消费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

①强化对窗口部门员工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金融机构的窗口业务部门对外办理业务,直接与客户接触,容易发生类似的突发事件。因此,我们要将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对窗口部门定期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一线员工的应急意识,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力争将类似的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

②建立完善不利舆情应急预案。用这3个案例“照照镜子”,我们发现,金融机构的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较大漏洞,没有建立专门针对不利舆情的应急预案。下一步,金融机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建立健全应对不利舆情的预案: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管、搜索、整理和报告工作,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不利舆情线索,及时上报,及时应对。二要建立不利舆情分级应对的机制。根据搜索关键词稿件数和微博转发评论数将舆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和较小5个等级,分级应对。三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的工作机制,分阶段、分类别制订不同的应对处置方案,将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来抓。

③建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着金融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张,金融消费领域的投诉、纠纷和突发事件也会显著增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建立针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议金融消费保护部门要尽快建立金融消费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围绕当前金融消费维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提升金融消费领域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防范金融消费侵权问题,切实解决金融消费纠纷,保障金融消费安全,有效维护辖区金融系统的整体声誉。

④加强相关应急预案的演练。定期开展不利舆情应对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应急预案的演练,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突发事件的趋势和特征,设置合理的情景,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参加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准备、应急相应和应急指挥能力。及时总结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适时修订完善相关预案,不断增强预案的实用性。

⑤建立不利舆情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无缝对接的应急处置机制。对不利舆情进行适时监测,及时将有关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类的不利舆情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反馈,使其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启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和处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类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区域金融业的声誉,坚定民众对金融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检察院突发应急预案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涉检网络舆情 应急处置 检查机关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

涉检网络舆情就是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论情况。涉检网络舆情有良性的(正面宣扬检察机关形象、体现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反应民众参与促进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发展的),也有恶性的(民众受某一特殊事件刺激,并通过信息网络将事件扩大到一个社区或者更大范围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应,并最终产生与检察机关相对立,严重影响检察机关形象与公信力的),即所谓的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本文主要讨论的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应急处置主要是指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引导与应急处置。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

目前,常见的涉检网络舆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涉及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包括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刑事诉讼监督、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职能)相关的网络舆情。比如药家鑫案引起的全民关注,反映了民众对检察机关发挥职能履行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需求;贪腐案反映了民众对检察机关履行反贪污贿赂职能、刑事诉讼职能的需求。

第二类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权和检察职能不当引发的网络舆情。比如,在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过程中,屡屡发生的犯罪嫌疑人非正常死亡案件,暴露出了部分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语言粗暴、办案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甚至刑讯逼供的不当执法行为。

第三类是涉及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本身的执法守纪、工作作风情况的网络舆情。比如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开豪车事件,就涉及其本身遵章守纪、廉洁从政的问题。

三、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涉检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领导机构、形成团队规模。一是要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处置机构,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检察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以设置网络舆情监控、研判、协调、反馈四个工作小组,成员可以在各相关部门抽调,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二是专人负责,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突击队。可以在本院内部选拔网上工作意识、组织性和业务水平较强的干警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确保涉检网络舆情得到及时、有效引导。三是多点监控,可以在反贪部门、反渎部门、公诉部门、办公室等部门设置涉检网络舆情分控点,保证每天至少四次的网上巡检。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对人民、新华、新浪、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以及本地主要新闻站点、重点论坛和报刊进行全面搜索,第一时间掌握舆论发展动态。

(二)健全处置机制,形成引导“合力”。一是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建立涉检网络舆情逐级报告制,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发现涉及检察机关尤其是关系到本检察院的网络舆情出现后,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供其参阅,由领导小组进行正确甄别筛选,决定是否需要通报其他司法部门或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上下左右相互通气形成党政机关和司法系统应对涉检舆情的合力,沉着有力地应对涉检舆情。二是要认真研判、妥善处置。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当涉及自身的网络舆情出现后,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公诉、监所、批捕等相应部门要按预案的要求及时到位,有针对性处理,要第一时间进行回应,抢占话语主动权,并对舆情进行客观公正的引导,避免网民的负面炒作。三是要建立涉检舆情处理问责制。对于因网络突发事件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检察机关在处置过程中,要在迅速查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严肃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通过适时问责,积极挽回社会影响。

(三)抓好教育管理、树立执法形象。一是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要以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由政工部门牵头,通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准确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六观”、“六个统一”、“四个必须”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让干警能够主动摒弃一切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相违背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努力避免因执法不当而形成的涉检舆情。二是要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由纪检部门牵头,严抓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利用执法业绩档案管理系统等系列执法监督软件,实现内部监督工作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动态监督,科学民主评价干警办案质量、办案效果、办案纪律的遵守情况,全力打造检察机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涉检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考核机制、提升工作实效。一是要确立责任追究机制,要明确舆情应对和引导的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人及相关责任,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季度或者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二是可以由宣传部门负责汇总评估工作,分别对正面信息宣传、跟帖和对负面信息的发现、处置、引导、转移等予以评分考评,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干警对涉检网络舆情应对与应急处置的积极性。

(五)加强宣传引导、创造有利环境。一是坚持检务公开。利用街头法治宣传、送法下乡、校园法治讲座等形式,主动、客观、依法公开日常检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公布检察人员违纪违法举报电话等形式,把检察人员执法办案行为尽可能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二是加强与政府、政法委等单位的息联动通报制度,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舆情,掌握负面舆情的实际情况,快速做出相关的决策判断。三是健全写稿、审稿、投稿、网评、与媒体记者联系机制,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影视等多种传播媒体,积极向社会各新闻单位提供涉黑、群体性案件和受到人民群众关注的案件新闻素材,通过媒体正面报道和评价检察工作,占领舆论高地,营造有利于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检察院突发应急预案范文 第3篇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论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区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论有利于全区和财政工作,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论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论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我局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论,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后,预成立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舆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黄本松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李京同志担任,局内设股室预算股、国库股、债金股、党建办、行财股、监督局、社保股、投资股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舆论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工作,主要工作职责为:

1.根据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股室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对舆论突发事件与信息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股室进行处置。

3.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论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股室(中心)要密切注意舆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由各科室负责人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局舆论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人参室接到报告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论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宣传部,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 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健全制度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健全舆论监控体系

一是做好新媒体管理工作。局网络管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进涛,网评员为席峯、陈玮,加强新浪微博等网评工作,积极应对媒体舆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论信息正能量。二是由网络管理员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险方面发展。

检察院突发应急预案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和功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_的_周围高度重视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2016年4月19日,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谈上强调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的作用,强调一定要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高校学生是网民中对社会热点现象反映最活跃、最积极、最敏感的群体,新媒体时代,网络正成为大学生舆论交锋的主要阵地。同时,伴随着先进教育技术大量涌现,手机APP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社会服务和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研究,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技术投入少

网络舆情的监测需要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体系。包括覆盖全网数据的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聚焦关键信息、专业的团队定制分析报告。监测分析体系的购置与维护均需要较高成本,大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均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网络信息人工监测,很难适应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

(二)处置方式保守,控制多于引导

通过对近几年高校网络舆情处理问题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态度是回避、封堵或者不闻不问,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淡化不利的网络舆情。但是有时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增添公众麻烦。所以,现在需要高校转表态度和管理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控制变为引导。

(三)缺乏应急准备,反应速度较慢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重要部分。对待大学生网络舆情紧急事件的管理,重要之处就是要迅速反应,快速启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程序,以最快速度控制事态的发展。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采用传统的自下而上逐级管理方式,信息传递渠道缓慢单一。这种管理方式在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紧急事件时很难有快速而有效的反应。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构建

(一)健全高校校园新闻机制

在当今信息多元化时代,公开、透明的信息是引导网络舆情向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可以本着积极、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新闻机制。高校可以设立教师发言人和学生发言人,通过发言人将学校相关政策制度、事实真相、辟谣信息、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师生,以利于矛盾冲突的化解,从而稳定局面,安定人心。很多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经常采取控制的方式,担心传统媒体和网络会对学校有负面的舆论导向,影响学校形象。但是实际上,积极主动的面对网络舆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质疑不仅不会损害高校的形象,反而能让师生和百姓体察到学校对民意的尊重和包容。

(二)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反应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已经成为社会情绪表达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不难看出,网络舆情不是全民立场,是有倾向性的社会民意。对于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大都弘扬正面信息,所以人们倾向于到网络寻找真相。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培养了论坛“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有代表性的发言,并放在网页突出的位置,以以强化主流言论,影响师生发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_络舆情对高校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一,成立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能力。当遇到突发事件,应迅速启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杂乱无章的处理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有助于协调各个部门,缩短响应和处理时间,从而采取有计划的步骤,沉稳地面对事件,消除影响,化解危机,同时形成正面网络舆论。

第二,要有针对网络舆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敏感时期时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预案,确定指导思想、管理原则、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处理流程等。例如形成以基层辅导员、学生处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以及共青团干部为主要成员网络舆情的监测团队,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如发现重大问题协同网管中心等部门立即封堵和清除恶性信息,必要时经学校和相关部门批准,关闭相关网站或相P服务;联系相关部门追查恶性信息来源,采取适当方式迅速消除影响;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迅速报告_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办法等。

参考文献:

[1]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刘毅,王祥.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究[J].中国报业,2012,(04).

[4]冯秋影.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