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合集5篇)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146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6分钟。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汽车座椅 人机工程学 舒适度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汽车作为现代生活必备的工具之一,也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人们在追求汽车方便,快捷的同时,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也被人们所追求。座椅作为连接人与汽车的桥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人体坐姿生理特性分析

坐姿时脊柱的形态

人处在坐姿状态时,身体主要是靠脊柱、盆骨、腿和脚支撑。脊柱位于人体的背部中央,是人体的主要支撑。人处于不同的坐姿,脊柱的形态也会不同,只有座椅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使驾驶员的脊柱形态接近于正常自然形态时,才会减少腰椎以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防止驾驶疲劳的发生。

座垫上的体压分布

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分布,承担过量压力会影响血液循环,故不宜承受重压。因此,座垫上的压力分布,应根据臀部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配,即在坐骨处承受压力最大,自大腿部位时承受压力降至最低,这就是座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

2人体对车内振动反应

研究表明,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纵向振动为4~8Hz,横向振动为1~2Hz。外界振动频率接近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时,会产生共振,振幅迅速增大,此时会引起器官剧烈的生理反应。

另外人体在振动环境中会加速疲劳的产生。而当振动环境中的振动特性处于人体神经系统的敏感区域时,这种刺激会传入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的持续兴奋。当刺激达到一定限度时,皮质细胞的工作强度将会减弱,疲劳会加速产生,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3座椅舒适性

静态舒适性

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基本原则:座椅的形式和尺度与其功用有关;座椅的尺度必须根据人体测量学的数据确定;座椅可适当调节,以满足坐姿的变换;座椅所使用的材料应满足人体的舒适性;座椅的位置要与其作业空间相协调,便于人员作业。

动态舒适性

座椅的动态舒适性主要与其振动特性有关。行驶中车辆的随机振动和车辆本身的机械振动是引起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汽车行驶过程中,人员会受到纵向,横向及垂直三个方向上的线振动以及角振动,其中,以垂直振动和绕纵,横纵标轴的角振动的影响较大。振动通过座椅传递到人体的臀部,后背部,从而引起全身性振动。因此,在设计汽车座椅时应尽量避免人体敏感区的振动。

在座椅设计可采取的措施为:减小座椅共振频率,降低对人体最有影响的高频区;降低共振时的振动传递效率;降低座椅10Hz附近的振动传递率,以减轻弹簧以下的共振影响和减少来自座椅靠背的高频振动;把路面―轮胎、减震悬挂、座椅―人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大动力学系统,寻求在各种路面下,乘员不易疲劳的最优结构。

4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是指座椅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有效减轻乘员所受伤害的能力。根据座椅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和发生后对减轻乘员伤害程度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座椅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个方面。

汽车座椅的主动安全性

座椅的主动安全性是指座椅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驾驶员视野、驾驶员定位以及其它汽车控制系统功能的发挥,以及这些系统之间的配合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座椅的主动安全性。与此同时,座椅的舒适性和主动安全性有关,舒适的座椅可以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心情愉快、精力集中,从而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汽车座椅的被动安全性

座椅的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能够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避免其发生伤害或使伤害降至最低程度的性能。一个好的汽车座椅要能够减轻驾驶员及乘员的疲劳来满足主动安全性要求,更要有足够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便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一起对乘员定位的同时缓和碰撞的强度,使乘员的损伤达到最小。在加强座椅结构本身吸能性的同时,人们开始研究把安全气囊安装在座椅靠背侧面,为乘员提供安全保护。这种带有安全气囊的座椅已经开始应用在各种高档轿车中。

5结语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汽车座椅的基本尺寸,结构,以及其他特性进行优化的设计,使驾驶座椅具有良好舒适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杜子学.汽车人机工程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维护教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127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汽车维护课程,汽车维护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汽车企业的需求,同时也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性的需求。汽车维护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融入安全管理的理念,让学生将安全管理的理念牢记于心,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安全的基础。

一、汽车维护教学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得汽车在性能提高的基础上,故障率明显降低,对于汽车的售后来说,一般就是对汽车进行维护。汽车维修岗位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必须是精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实习的最基础工作就是进行汽车维护,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汽车维护涉及的知识内容和工作环节比较多,也很复杂,学生不仅要考虑到汽车维护过程中的车辆安全问题,还要考虑到自身的人身安全问题。学生如果连汽车维护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都做不好,那么其对汽车维护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和适应性也就很难让企业和消费者满意,这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中职汽车维护教学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操作规范中

当前的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维修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对轮胎的螺栓进行紧固时,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进行紧固,不使用扭力扳手,也没有将其固定到规定的力矩,就容易造成螺栓过松或是过紧。再比如,在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更换时,在用压缩空气清洁空滤壳体内部时,企业对空滤后的进气道一般不会用布填堵住,这样进气道就存在有灰尘和其他异物吹进的危险。这些不规范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出其危害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这样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会涉及人身安全的操作问题,教师应在操作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损坏设备和人身伤害的情况。比如在将制动钳下螺栓拆卸下来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学生出现被制动底板划伤手的情况。所以,在汽车维护教学中重点突出规范化操作,能有效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汽车维护的流程安排中

教师在汽车维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清楚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操作项目,同时还应让学生在不违反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对操作流程进行合理的编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操作安全度,同时便于学生记忆。比如,丰田技术员在检查七工位发动机起动的过程中,因为该操作都是在发动机舱内部完成的,按照丰田的维护作业工单,应先检查发动机舱内左部再检查右部,先检查前部再检查后部。这样的顺序显得较为凌乱,容易出现遗漏的作业检查项目,留下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记忆。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情况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小组讨论后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本组认为的最为合理的操作流程。各小组都讲述完后再进行总结。经过这样的优化处理,可以将作业的顺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先做需要更换的工位,即先加入机油,然后再把空气滤清器更换掉,再顺着汽车右侧沿着逆时针方向转一圈检查。这样就可以轻松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不仅做到重点突出,同时还提高了安全度,并方便了学生记忆。其他工位的流程也可以通过这样方式来进行优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中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2013年,我国驾驶员数量超过亿人,十年来年均新增2100万人,其中大学生驾驶员比例逐年攀升。因此,在校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地认识和了解汽车使用相关知识。东北林业大学“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学生覆盖全校50多个本科专业,每次选课学生近500人,为大学生将来科学合理地使用汽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1]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开拓学生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综合竞争力,[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汽车使用基础”课程概况

1.课程教学目标

汽车使用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的使用技术状况进行有效管理。“汽车使用基础”课程系统介绍汽车选购、汽车使用过程管理、汽车行驶安全及公害、不同条件下的汽车使用等有关汽车使用的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合理选购、使用汽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技术可能和使用可靠的前提下,正确使用汽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实现节能减排,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课程定位

对全校各专业、年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同学有意向在大学期间考取驾驶证,对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调查显示,大学期间有意向考取驾驶证的同学达到90%以上。考取驾驶证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方便出行、提高就业优势等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学生选课原因分析,笔者将课程定位为: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技术性于一体,帮助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理解合理使用汽车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汽车的基本知识。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开设几年来,一直是学生选修的热门,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别较大。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同,部分文科学生说起汽车品牌及外形较为熟悉,但是缺少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储备,对于部分课程内容理解困难。如讲授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时,部分学生对车辆驱动力、转矩及车轮转动的关系难以理解,这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更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2)实践操作环节薄弱。“汽车使用基础”课程重实用性,学生动手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由于选课学生数量多,教学设施紧张,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使得每个学生动手的时间较少。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

“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开课三年,选课对象包括英语、法学等文科专业学生,学生基础差异大,要求教学过程更要注重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用优质的课程本身吸引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如何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设计和教材选择至关重要。

1.教学内容设计

公选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为了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这一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设计应突破原有理论框架。“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宜太强。公选课的授课对象专业、年级各异,学生流动性强,课程内容专业性太强会使学生畏难而退。因此教学内容应以拓宽知识面为主,在保持课程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对讲课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做到删繁就简,通俗易懂。

(2)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的先进性和前沿性。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学科前沿、最新动态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选择要注重实用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热点及学生的兴趣点,体现理论知识阐述与应用性相结合,选择身边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专业角度讲解,满足大学生对身边发生事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

(4)注重趣味性和创新性。[4]“汽车使用基础”课程是在专业课程“汽车运用工程”的基础上开设,对原大纲中过于专业化的内容进行删减,增加大量常识性内容,如删除原大纲中汽车运用效率、车辆技术管理等内容,增加安全行车、机动车驾驶操作、文明驾驶等常识性内容及案例分析。

(5)兼顾不同专业学科特点。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公选课,应以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公选课既要立足于学科本身的固有理论,也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如案例选择要尽量从选课学生的专业角度出发,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

(6)完善课程实践环节。单纯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增加汽车结构认识、汽车驾驶体验两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同使用条件下汽车驾驶的区别。

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汽车选购、落户、使用、管理直至报废一系列过程,主要包括汽车选购、汽车合理使用、汽车使用管理三大模块,穿插实践教学。汽车使用基础公选课的总学时为32学时,各模块及实践环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汽车使用基础教学内容

序号 模块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模块一 汽车选购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使用条件、汽车选购 8学时

模块二 汽车合理使用 汽车行驶安全与公害(包括安全行车常识、机动车驾驶操作、文明驾驶基础知识等)、汽车运行材料及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4学时

模块三 汽车使用管理 汽车户籍管理与保险、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6学时

实践环节 汽车结构认识、汽车驾驶体验 4学时

2.教材

目前,国内相关教材均是针对汽车相关专业学生编著,专业性较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专业涵盖面广,文理科兼有,尤其是文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课程内容选择均为常识性、专业性不强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学生容易听懂,但记忆和复习有难度。因此,课程组编写了适合公选课的《汽车使用基础》教材,[5]力求内容更浅显易懂,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手段、方法及考核方式探索实践

公选课授课对象复杂,要激发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在内容设置上新颖别致外,还要在授课形式和方法上引人入胜,考核方式上推陈出新。

1.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

(1)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公选课授课对象对此学科多为零基础,因此,多媒体课件设计要强化视觉、听觉效果,做到图文并茂,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辅以视频、动画,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如车辆工作过程讲解时,应用flas形象演示各总成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反映效果较好。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公选课的内容相对陌生,容易感觉枯燥。因此,公选课不适合满堂灌。每次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应不超过课内时间的2/3,剩下1/3的时间分组进行主题讨论或案例分析。如汽车行驶安全内容讲授后,给出实际案例,让同学来讨论、分析判断违法行为,并说明正确做法。

(3)分组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分配学生组成讨论小组,每组6~9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尤其是不同专业学生的观点交换。教师结合每次课教学内容给出案例及问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及理由;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并及时回应,指正学生的问题,有利于相关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加深理解。例如,在讲完汽车选购模块内容后,分别设定不同的经济、使用条件,安排各小组讨论完成汽车选购方案,并对全班同学阐述方案确定过程及依据。

(4)重视课程的反馈环节。每讲完1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在课上给学生留出15~20分钟的时间,每人提交一份作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概述所学的内容及收获;2)提出本模块印象最深和应该剔除的内容;3)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方法的建议。一方面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内容概述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锻炼其综合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实现教学相长。

(5)开放式实践教学。针对学生人数较多而使得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任课教师与所在学院实验中心采用开放式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网上提前预约,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按照学生的预约情况,随时安排学生实践,使学生有更多动手机会,把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2.多元化、全过程考核方式

公选课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习效果评价要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方式,从考核内容、形式及成绩构成全方位进行改革。

考核成绩构成包括2部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各占50%。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主题讨论(20%,每次10分,共2次,总计20分)、课程内容总结及建议(30%,每次10分,共3次,总计30分)。课堂主题讨论是由教师给定讨论主题,同学分组讨论,并由小组一名同学进行主题发言,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时同学的参与情况、小组主题发言情况分别打分。课程内容总结及建议得分依据为每个模块学习后提交的作业。主题讨论和内容总结的过程也是复习和分析所学知识的过程,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所占比重为50%,主要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交通安全法规等模块。

四、结束语

公选课是整个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及课程定位设计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公选课学习,能够建立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文莉.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88-89.

[2]冯伟,黄健恩.通识教育公选课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11-112.

[3]陈焕江.汽车运用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 第4篇

一、汽车理论道路实验教学课程特点

1.涉及知识内容繁多。《汽车理论》是以力学、运动学为基础,阐述汽车的行驶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通过性)以及这些性能与汽车设计参数间的内在关系的课程[2]。课程涵盖汽车基础力学和运动学理论分析、评价、实验等多项内容[3]。汽车理论实验教学不仅全面涵盖汽车基本力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涉及国家相关汽车试验标准和专业软件运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机上机实验,学生通过编程或建模计算汽车相关性能曲线,巩固强化课堂汽车基础力学理论知识。二是实车道路实验,一般由专业人员操纵车辆在专业场地,按照(或模拟)国家相关试验标准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在旁观摩和操作仪器,记录分析实验数据,评价汽车性能,熟悉汽车性能道路实验过程和汽车性能评价。

2.理论性强,实验不易开展。汽车理论实车道路实验按照国家汽车相关试验标准,动力性能实验中的最高车速、直接档加速、起步换挡加速等实验、制动性能实验、操纵稳定性实验等对车速、加速度都有严格要求,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开展实验,不仅会受到实验场地、设备和实验人员的限制,而且无法为教学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国内多数设置有汽车专业的高校都只能进行动力性、制动性和平顺性几个简单的实车实验,其他实验项目则通过软件来模拟进行。

3.道路实验教学班容量有限,实验教学工作量巨大。汽车理论实车道路实验教学班容量受车辆载客人数的限制,而且教学实验的开展一般需要1个专业人员操纵车辆、1个专业人员负责操作或指导学生操作设备仪器以及过程讲解。因此,汽车理论道路实验教学一般不宜在五座车辆上开展,即使是在载客人数相对较多的客车上开展,也面临因空间局限导致后排学生参与度不足、知识接收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教学班容量十分有限,实验教学工作量巨大。

二、创新布置实验课程教学设施

1.实验车内的多媒体教学。由于汽车理论道路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汽车理论实车道路实验教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我院汽车理论实车道路实验教学的实验车辆选择丰田柯斯达19座客车,该型车辆可容纳10~15个学生的教学班开展教学实验,同时车内空间相对充足,仪器设备安装摆放清晰,便于讲解。针对车内中后部座位上的学生,拟通过在车内座位椅背后方加装7寸车载显示器,通过VGA接口将实验软件应用电脑扩展至7寸显示器显示,实现车内的多媒体教学,保障车内中后部座位上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观摩教师或同学操作软件,以及在乘坐的同时观察性能曲线的生成从而体验性能评价。

2.体验式教学有效加深课程认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汽车试验的标准开展存在安全风险较大,可基于驾驶模拟器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又缺乏深入体验,因此开展实车教学意义重大[5]。这就是要转化思维,进行安全实验,实验的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步骤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标准对汽车试验的要求,但要降低其中的车速、加速度等指标,确保在实际实验时,车辆的行驶处于安全状态,同时注重强调安全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区别,使得体验式教学与标准相关知识的教学结合进行。

三、强化实验过程考核

实验教学的考核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科学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一方面能检验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6],因此,考核方式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院学生实验课成绩的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出勤、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一般按照总分数的10%、30%和60%的比率来分配[7]。强化实验过程的考核即是要将归于实验表现的30%落到实处。

实验表现的考核内容包括学生是否能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通过理论知识来进行解释,是否认真了解国家汽车试验的相关标准,是否掌握开展汽车性能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否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是否能够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否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否能将知识延伸至汽车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针对以上内容设置若干问题,在学生完成实车性能实验后,每个人独立随机回答3个问题,根据作答的具体情况给出实验表现的成绩。这种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8]。

四、汽车理论道路实验教学改革成效分析

为尝试将车内多媒体设施引入教学,对车辆工程专业23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对此非常期望与比较期望的分别占69%和22%。结果表明,引入车内多媒体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为车内中后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知识接收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解决了教学班容量有限、实验教学工作量巨大的教学难题。

在对“学生对实验过程考核方式的评价”的调查中可知,虽有16%的学生认为此考核方式不好,1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但总体而言,仍有65%的学生支持加强过程考核以督促自身的学习。

汽车安全防护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临建设施质量安全事故原因措施处理方案处理结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基本概况

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上部主体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建成后将用于某知名汽车厂商总装生产线专用车间,承担汽车装配、焊接及总成等任务。本工程由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承建,施工现场长1200米,宽700米,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包括工程本身占地面积万平方米,现场办公、生产及生活设施等临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各区之间分区围墙约3930延米。本工程2011年6月21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并交付使用。

事故概况

2011年8月11日13点37分左右,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地突起大风,风力约11级,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持续时间约11分钟,致使现场生产及生活附属用房、围墙、临时供电线路等临建设施倒塌、损坏严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不同程度受损,三人轻微伤,酿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次事故发生约2小时后,现场立即组织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检及安检部门、建设、承建、管理、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展开调查。经调查组初步调查,本次事故共造成现场临建房屋倒塌1栋31间约500平方米,材料仓库1栋19间约300平方米,围墙倒塌约396延米,供电线路损坏1200米,损失或损坏材料约吨,损伤或损坏已进场施工机械11台套。万幸的是,事发时处于当地午餐时间,大批人员因返回乌鲁木齐市区用餐尚未进场,除造成3名值班人员轻微伤外,未造成人员更大伤亡。经初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万元,3人轻微伤,工期延误约31天。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经现场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造成本次事故原因如下:

本次大风超出当地正常气象范围。据当地气象资料记载及统计,一般情况下,乌鲁木齐开发区一带发生11级以上大风的概率相当低,本次大风偶发因素较大,严重超出预期,特别是瞬间风力达到了13级,更是当地数十年来未遇,这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参建单位经验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原因。现场查看设计图纸发现,所损坏的建筑物,设计由承建单位承担,图纸粗糙,签字盖章不全,很多构造节点基本都是按照内地标准设计,完全没有结合当地情况,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内容有:①基础埋深浅。②钢柱断面过小且柱距较大。③节点连接计算有误。④现场建筑物总体布局不当。

承建单位现场管理原因。主要包括:

①事故发生于工程建设早期,人员正在陆续进场,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管理人员尚未完全到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各项作业制度、工作流程、验收程序等尚未成型,大多数时候作业处于失控状态;加上从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上的漏洞相当多;②选择分包单位不当。③工期安排严重不合理。④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没有尽到管理责任。

五.与本次事故相关的资料等(附照片,其他见附件)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立即发出停工令,要求停止现场一切作业;②立即按照规定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人员,抢救设备物资材料。④按照规定,立即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损失情况,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七.处理本次事故的依据

①本次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时间、地点、部位、过程、事故后续发展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工期延误情况等;②有关的合同及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总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供应合同、监理合同及其补充约定等;③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图纸、技术文件、档案、施工记录、监理记录、材料证明文件、实验报告、验收记录、事故发生后的观测记录等;④与本次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规程等。

八.事故处理方案

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事发后所有受损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事故中倒塌部分按照相关标准重建,事故受损部分中约210平方米房屋、190延米围墙不能加固也应推倒重建,受损部分约270平方米房屋、97延米围墙加固后可以投入使用;

②指令承建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完成受损建筑物、构筑物重建、修补、加固等设计工作,并应充分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③指令承建单位废除临建建设的分包合同,由自身施工队伍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建并完成重建、受损建筑物、构筑物的处理工作;

④指令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责任,严格审查分包单位,严格审查作业文件,严格控制施工工程,严格履行验收手续,确保工程达到标准;

⑤指令建设单位,重新计算并核定建设工期,对不合理要求进行修改,必须确保合理施工工期,不得随意压缩;

⑥指令各参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各自写出本次事故报告,认真分析自身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接受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的验收

2012年9月8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下达复工令,各参建单位接到处理报告后,历时约45天左右,完成部署的各项工作,现场恢复正常施工状态,本次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承建单位管理体系到位,必要的人员及设备到位,作业措施合理有序。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经各单位共同按照国家标准验收,整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十.本次事故处理结论

经调查组研究后一致认为,本次事故属于严重质量安全事故,事故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作为建设单位,给定的工期过于紧凑不合理,负有一定管理责任;作为监理单位,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监理不到位情况,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审查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负有监理责任;作为承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重不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严重不到位,特别是违规选定分包单位且疏于对分包的正常管理、监督和指导,致使现场失控,酿成事故,是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

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损失较大,属于三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非常令人痛心,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各参建单位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严格履行各自责任,确实保障项目正常、安全、有序进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