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62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5分钟。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西师大六语下册第二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熟读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2.进一步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诗歌的意境。3.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2篇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名了时间和地点)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
《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相关内容。(略)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学习时,重在朗读、背诵。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可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什么”。学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古诗朗读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
2、教师可讲解:
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它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默读古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解决各自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点拨、指导。
5、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6、齐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再读感悟,练习背诵
1、试着有感情朗读,教师适当指导。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察、思考:
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3、学生讨论,对上述问题发表见解。
4、质疑:
还有什么问题?
5、同桌练习背诵这首诗。
四、趣味实践活动
1、我说你读:
老师描述诗句的意思,学生读出相对应的诗句。
2、卡片连诗:
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学生按生字出现在诗句的先后顺序,摆好卡片,然后连起来,试着背诗句。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刘、记、枝”三个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练习。
4、学生仿写一个字后,同桌互相评改,找出问题,进行修改。
5、自己练习写生字。
六、布置课外阅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赠刘景文》。
2、出示课题《山行》。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所获。
3、集体讨论,解决学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
4、小组比赛朗读《山行》,老师针对学生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三、趣味实践活动
1、卡片连词练背诵。
2、看图贴诗句练背诵。
3、赛诗会:
⑴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集体背诵两首古诗,一首课内,一首课外。
⑵小组内先比赛,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四、指导写字
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于、首”两个字,集体评议。
2、教师范写“枫”字,学生书空练习。
3、学生描红仿写,同桌交换评、改。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赠刘景行》读起来非常拗口,学生在读上下了不少功夫。因为这首诗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诗意的理解也比较生疏。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已经背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学习效果较好。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4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_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青松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5篇
【课前透视】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同学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小朋友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协助同学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同学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知“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同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法、朗读感悟法。
【课前准备】
1、每个同学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资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同学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身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一、初读
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
让会读背的同学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
“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思路: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同学领读,充沛尊重了同学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二、细读
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同学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同学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同学可能有出的问题,如:
“樾、意欲”的含义等。
教师应在充沛引导同学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同学结合插图和自身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思路: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同学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同学心理需要,有利于同学的发展。
三、诵读
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同学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
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同学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思路: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同学的情感体验,促进同学理解感悟。
四、写字
自主写字,提高同学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同学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同学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
“木”字旁的写法等。
2、同学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一、回顾
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俺们是怎样学习的?
思路:激发同学,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
二、自学
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协助同学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思路: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置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同学为主,引导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时积累,不时迁移。教师则根据同学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沛调动同学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汇报
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说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同学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
字音“柔”应为róu不是yó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同学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
“终究”“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协助同学理解。
3、让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身的感受。
四、诵读
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同学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扮演读等方式,引导同学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同学读背:
特别要注意指导同学读出诗的韵味。
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五、实践
创意表示,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同学结合着自身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表示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六、写字
自主选择难点字,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指导“黄、立、闭”,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同学评价。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6篇
教学目标
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背诵课文,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李白、王维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引入课题
1.师即兴背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问:在你记住的古诗里,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请勇敢地背给大家听一听。
2.师生一起回忆李白、王维的诗,学生齐背。
3.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和王维。
4.揭题并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自学字词,感知大意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结合注解,试着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3.自学检查:
(1)读准生字读音,特别是“瀑”和“疑”。
(2)说一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组合作,描画诗歌
1.朗读全诗,说说通过自学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画诗歌:瀑布在太阳照耀下像有紫色的烟雾在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白练,高高地挂在山川之间,从峭壁上一泄千尺,好像银河从天而降。诗人把这气势磅礴的景象囊括在四句诗里。各小组先把诗歌内容讲一讲,再合作画出一幅画来。
四、精读品味,感悟意境
1.展示各组图画,再读诗歌。按顺序让小组代表讲解图画内容。
2.全班争议:紫烟用在这里恰当吗?“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3.再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妙处,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4.学生独自读全诗,体会诗歌在措辞和修辞方面的特点。抽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大家点评。最后教师小结。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画面指导学生背诵。
五、拓展延伸
以朗读比赛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六、总结学法,半扶半放学《鹿柴》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一起总结学法。
3.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自学提纲:借鉴前一首古诗的学法学习本诗;读准字音,把诗歌读流利;对照注释,思考诗句的意思,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请教交流。
(2)依照提纲,学生自学。
4.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1)小组朗读诗歌,组长汇集读不明白的地方,组内讨论。
(2)小组学习汇报:先报告讨论的问题,再汇报弄懂了什么,是怎样弄明白的?
5.指导精读,想象意境。
(1)学生读全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分组读,说说哪两句写事,哪两句写景。
(3)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说给大家听一听。重点指导:“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衬的寂静,“但、闻、返、复”的意思。
(4)让学生讲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
6.背诵全诗。
六、延伸作业
把你搜集到的诗读熟,下节课准备开诗歌朗诵会。
附: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生动传神)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反衬出静寂)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映衬出幽暗)
古诗微课作品简介范文 第7篇
教学目标: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你能听出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吗?
(思乡之情是古代诗人常常会抒写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下一篇:河北公务员作文乡镇范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