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合集19篇)

梦笔生花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3746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50分钟。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2004~2006年期间本科共收治1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呼吸衰竭患者,男11例,女8例,论文年龄27~67岁。其中甲胺磷中毒5例,氧化乐果中毒7例,敌敌畏中毒2例,乐果中毒2例,复合农药中毒3例,发病时间为2~7天。治疗方法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紫绀、血氧分压小于8kPa和二氧化碳分压大于,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继续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解毒,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防止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酸碱失衡。

分析方法将痊愈确定为有效,而放弃治疗和死亡确定为无效。呼吸机的使用对改善有机磷中毒所引起的呼吸衰竭的疗效使用四格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19例患者中14例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阿托品、氯解磷定及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13例痊愈,1例死亡。5例未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虽经治疗自主呼吸恢复,但神志仍不清,这5例中3例因在治疗中出现进行性缺氧,多脏器功能损害,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经济困难要求自动出院而放弃治疗。行机械通气和未行机械通气通过统计学分析[2],P<,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机械通气对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疗效的观察(例)组别例数有效无效行机械通气组14131未行机械通气组505

3护理体会

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吸痰管外径不能大于气管导管内经的一半,时间不超过15s。对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较弱者,吸痰前应予高流量吸氧5L/min,以防止吸痰引起低氧血症;对气管切开者应及时伤口换药,保持敷料干燥。及时消毒内套管,内套管1次/4h消毒,每天更换湿化瓶,4~6h放气囊1次,间隔5min后充气,防止气管内膜长时间受压缺血坏死,放气囊前清洁口鼻分泌物。严格无菌条件下吸痰,定时气管内滴入抗生素湿化。每15分钟气管内滴入湿化液2~3mL,并选择胸部物理治疗协助清理气道,如引流、叩击胸背部、震动及咳嗽指导等[3]。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运动的幅度变化,及时作肺部听诊以及呼吸机运行状况,以便了解病人的通气量,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协调,人工气道建立是否得当,气道是否通畅;动态监测呼吸机及动脉血气参数,定时检测血氧饱和度,及时调节氧浓度,根据血气分析及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

建立静脉通道,观察临床用药。严密观察阿托品的用药反应,是否达到阿药品化或阿托品中毒。配合氯解磷定及复能剂的使用,补充足量液体,综合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低钾血症,纠正酸中毒。

加强与患者沟通,通过“情”与“理”的交流,消除患者思想顾虑,树立起生活信心,避免出现人为的人机对抗。

加强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呼吸衰竭的患者营养消耗过大,本文通过对患者的营养评估,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鼻饲饮食。鼻饲时注意保护胃黏膜,防治感染。应加强皮肤护理,予卧气垫床,勤翻身,翻身时避免推拉动作,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汗液、体液重吸收加重病情。床铺平整、舒适,定时紫外线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和二便管理。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著,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著,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_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著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6.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3篇

【关键词】临方制剂;中药调剂;防治攻略

中医中药是中国璀璨的文化明珠,对国民的繁衍生息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对某些疾病有着化学药物无法达到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可是在基层中医院中医中药的适应人群在逐渐的呈现出_萎缩_,这并不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错,而是在于它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的步伐,再加上人们对中医中药的不甚了解歪曲了中医中药治疗的真正涵义;在于中医治疗方法的落后、单一。在人们的印象中,中药治疗就是一碗一碗的喝那难闻的黑糊糊的有很多沉淀的液体,没有更多的吸引人们眼球的攻略。其实不然,中医临床用药,除内服汤剂和一般成药外,有时治疗上的需要医师处方的要求将药物临时加工成丸、散、膏等剂型,又称“临方制剂”。

一、临方制剂的概念

临方制剂是指根据中医师对某一个病人辨证论治后开具的中药处方的要求,由中药专业人员按照相关的工艺将药物临时代患者加工成不同的剂型。是为了满足某单个病人的疾病得到及时、准确满意的治疗,而为他们_量体裁衣“制作出适合个人的病情的制剂。属于中药调剂学的范畴。应纳入调剂学管理。广义上说,中药汤剂就属于临床制剂的范畴。由于中医治疗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属于个体化治疗。可随证加减的中药汤剂将不可避免永久存在,这是中医中药的一大特色。同样临方制剂也是中医中药的一大特色,是中药防治的重要攻略。

二、临方制剂与中成药的配方制剂、医院制剂室制剂的异同

临方制剂在制作原则上是与中成药的配方制剂、医院制剂室制剂没有区别的,但是临方制剂又不同于中成药的配方制剂、医院制剂室制剂(相当于小规模生产)。

三、临方制剂常用的剂型

散剂是传统的剂型之一。制作简单。是指一种或几种中药混合制成的粉末状的制剂。散剂包括单味散剂和复方散剂。复方散剂的制作一般包括粉碎、过筛、混合等操作。由于临方制剂的量较少多用研磨混合法。比如,常用的单味散剂:用于降低转氨酶的五味子散,用于治疗_的生鸡内金散、刺猬皮散等经验告诉我们用散剂效果要好于汤剂。外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的吴茱萸散。常用的复方散剂:用于小儿寒性腹痛的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用于口腔溃疡的苍倍散(苍术、五倍子等)使用剂量约为汤剂的三分之一。还有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或受热成分被破坏用汤剂没有效果,只好加入散剂或其他剂型中如甘遂、雷丸、冰片等。

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的粉末直接装入空胶囊壳中制成的剂型。不受所制药量多少的限制。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一般药物都可以用这一剂型。

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物提取物和芳香药物的浓糖水溶液。其中的蔗糖和芳香料等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故尤其适宜于儿童。糖尿病人禁用。

膏剂亦称膏滋、蜜膏,系指经中医师辨证论治而开具的处方,经煎煮提取、浓缩后,加入某些辅料(糖、蜜、酒、阿胶等)制成的稠厚的半流体或浆状剂型。多用于内服滋补,也可用于慢性病,对具有止咳嗽、滋润,润肠,补气血虚弱等的作用的可选用此剂型。煎膏剂含有大量的蜜和糖不但可以矫味可口,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有防腐的作用。在临床上尤其对老年人咳嗽、便秘等宜冬天使用。在制作时可凭经验判断合格与否。

丸剂系指药材粉末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的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制剂。主要供内服。是传统的剂型之一。制法相对简单。使用范围广。临方制剂中应用的主要有:水丸、蜜丸、糊丸、蜡丸。后三者都可以用塑制法,不受药量的限制,多少都可以制。水丸多用泛制法,药量太少(≤1千克)不宜做均匀。

颗粒剂系指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部分药材的细粉混匀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制成的干燥颗粒状的剂型。是近30年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它具有汤剂、散剂的特点,由于有蔗糖,又类似糖浆,味道好,服用方便,也倍受广大患者所喜欢。

四、临方制剂的剂型选择原则

临方制剂主要使用于病后的调理、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外用贴敷等。其选用可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及药物的性质加以选择。病情不稳定或初诊,病情短期可痊愈者,应选用中药汤剂。病情稳定需较长时间治疗,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胃病等;对药物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比如:儿童病人,其本身就拒药,如果所用的药物再苦一些就更别提了,吃药跟要他的命差不多。如果给他作成带果味香的糖浆剂、颗粒剂,就比较好接受了。另外,需要长期用药调整的亚健康状态的、美容的人们不愿意天天熬药,可以为他们作成膏剂,每天按时的取一汤匙的药膏冲服就得了。无论那种情况的病人的治疗一定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剂型特点选择剂型。这是临方制剂的原则。《神农本草经》序列中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_金代李杲说:“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五、临方制剂存在的意义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有些药物不适用于用汤剂治疗,比如:驱虫药雷丸因含蛋白酶加热至60摄氏度易破坏而失效,需研粉冷水调,饭后服。如果直接购进雷丸粉,一是外观不易鉴别,二是药粉不易存放,而失去有效成分,所以需临时制作。再如甘遂其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又为峻下利水药,用量又少,为了使使用剂量准确临时为患者研粉准装几粒胶囊服用。还有象鸦胆子必须用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中吞服。另外,此类病人又非常有限。这些只是临时用于临床治疗。在临床上还会遇到,有些病人可能会因长期服用汤剂,烦琐的熬煎滤沉就已被那中药味灌满了鼻孔,再看到那黑黑糊糊的有很多沉淀的液体就难以下咽,甚至病恶心、反胃,再由于工作、经济的原因不便使用汤剂的,有可能他们会放弃中药治疗。如果给他们调剂成蜜丸、水丸等服用方便,又掩盖了中药的不良气味的临方制剂,服用方便又不影响工作,他们就有可能继续切底的治疗。

对某些病人来说,临方制剂和用中药汤剂比较有时会更经济,更节约药源,这也是对中药药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不得不考虑的一方面。

另外,临方制剂对基层中医院来说,不仅可以吸引来更多的病人,也会提高医师的治疗水平,增加医师治疗、药师调剂的技术含量。更进一步的讲,运作好临方制剂这一防治的攻略可以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广庆.中药调剂学[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2]谭德福.中药调剂学[J].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编写,2005年全国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0-406.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4篇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临床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指导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2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的很多苦寒药,均具抑菌消炎作用,当然,并不能由此而完全认为抑菌消炎作用即为中药特性——味苦性寒的表示方法,但起码这表现了中药的味苦性寒这一特性的一个方面。一些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它对肾阳虚病人效果较好,而对肾阴虚病人效果不好,这说明它具有中医药学术语的补肾阳的作用。可见二者具有生物活性的同一性。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由相应化合物构成,具有以下同一性:有的为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有的为结构不清楚的混合物。如西药阿托品、磺胺噻唑是结构清楚的单体化合物:巴甫洛夫合剂、三溴片等为成分结构清楚的混合物,而相当一部分格林制剂及一些天然药物如洋地黄叶、番泻叶等,其成分结构不完全清楚。而中药,尽管大多数药物的成分结构尚不清楚,如天麻、竹茹等,但也有一些成分结构清楚的,如冰片即为龙脑,相当一部分矿物药的成分结构大体清楚。它们大多由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例如西药的利血平,是天然产物,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产物,中药的绝大多数如麻黄等是天然产物,但也有人工合成的,如砒石,即为由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

3通过中医研究中药物质的五味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5篇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论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42例门诊患者,男17例,女25例;年龄32~67岁,平均49岁;病程1~,平均4年;早期患者11例,中期患者23例,晚期患者8例,全部患者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风湿性6例,虚寒型22例,痰瘀互结型8例,寒热夹杂型6例。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RA分类标准,具备以下各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①每日晨僵持续1h以上,时间超过6周;②3个或以上关节肿胀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超过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3]。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生黄芪30g、当归15g、熟地15g、白芍15g、鸡血藤30g、制川乌10g(先煎)、桂枝15g、细辛6g、羌活15g、独活15g、威灵仙15g、透骨草30g、羊藿叶24g、乳香10g、没药10g、乌蛇15g、蜈蚣3条、土元10g、炙马钱子、白芥子15g、生甘草6g,每日1剂。煎药方法:将上方药物用冷水浸泡30min,每剂煎2次,每煎煮沸后30min,每次煎留药液200ml,将两次煎留药液混匀备用。服用方法:早、晚各服药液200ml,3个月为1个疗程。加减:阳虚甚者加制附片、鹿角胶;寒盛痛剧者加制草乌;关节肿胀者加防己和生薏仁;瘀血明显者加血竭和地龙;关节僵硬变形者加炮山甲和蜂房;低热阴虚者加丹皮、秦艽和石斛;局部灼热,寒热夹杂者加生石膏、知母和黄柏;气虚者加党参和白术。

2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有减轻,关节功能活动有改善,实验指标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关节功能活动均无明显改善,实验检查无变化[4]。

治疗结果

本组42例中临床治愈26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

3典型病例

患者,男,51岁,农民,9月3日初诊。由于患者长期居住湿热潮湿之地,导致双膝、踝及脚关节肿痛,继则手腕及手指关节肿痛,已经确诊为RA。现双膝、脚踝、腕、手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僵硬已3年,舌淡苔白润,脉弦细,血化验:血沉6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西医诊断为RA,中医诊断属“顽痹”、“厉节风”范畴,证属肾虚寒湿、痰瘀凝滞、痹阻经络关节而致,治宜补肾散寒祛湿、疏风活络止痛。处方:桂枝30g、制川乌10g(先)、细辛6g、羌活15g、独活15g、熟地15g、鹿角10g(化)、淫羊藿24g、威灵仙15g、透骨草30g、当归15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鸡血藤30g、乌蛇15g、川芎18g、白芍15g、蜈蚣3条、、生黄芪30g、生甘草6g、炙马钱子、蜂房10g、炒白芥子15g,水煎早晚服。二诊,12月8日,已服上方90余剂,现四肢关节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四肢屈伸自如。

4讨论

RA是一种以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统计,在国外其发病率为1%~2%,个别地区高达5%。在我国平均为,总数360万~440万[5]。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外袭人体肌腠、经络,滞留筋骨、关节、肌肉,痹阻气血,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由于肾主骨、肝主筋,所以筋骨、关节病变当责之于肝肾,应以肝肾亏虚为本。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是其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因素(即内因),而风、湿等邪外袭仅属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外因),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百病始生篇》)。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指出痹证的发生:“有风、有湿、有寒、有热,皆标也;肾虚,其本也。”《金匮要略浅注》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此证若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又因诸邪痹阻经络,使营血涩滞,则血凝成瘀,故瘀血也贯穿于本病始终[6]。基于上述病机特点,方用生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淫羊藿益气养血,柔肝补肾,强壮筋骨;制川乌、炙马钱子、细辛和桂枝温经散寒、开通经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炎症发展,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和肢体关节功能;羌活、独活、威灵仙和透骨草祛风除湿散寒;土元、制乳香和制没药活血化瘀、通络定通;蜈蚣、乌蛇搜风透骨,疏通经络;白芥子擅祛经络之痰以消肿;甘草解毒调和药性[7]。诸药配伍,使机体正气恢复,寒湿痰瘀得除,络通血行,筋骨强健而获佳效。

[参考文献]

[1]王金法.自拟乌蛇葛根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例[J].光明中医,,24(1):62-64.

[2]李昕秀.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分析[J].光明中医,,3(22):82.

[3]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25.

[4]张军辉,温振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61.

[5]王念莲,徐阳.五苓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416.

[6]高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26-1727.

[7]来淑梅.中药口服加熏洗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8.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6篇

关于中药前景发展分析论文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文化底蕴丰富,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由于对中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中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医疗保健的重大意义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导致对中药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长此以往,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无疑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我们要追根溯源,全面剖析、深挖底蕴,推动中药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

1 追根溯源,加强对中药的认识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只说对了一部分。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1)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7 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毒药非“毒”,当年神农尝百草,舍生忘死、勇于探索,才铸就了中国中药史上一部巨作——《神农本草经》,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四气疗疾,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4)《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 .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 .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

2 全面剖析,加强中药材的应用与保护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 0 0 0种;经整理,则达8 0 0 0种左右。中药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1) 做好炮制,降低毒性,发挥中药最大功效。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炒制、烫制、煅制、煨制、燎、炮、炙,其他方法:豆腐制、酒蒸、拌、淬等。

3 加强鉴别,注重应用,选择道地正品药材

中药是我国人民在数千年治疗疾病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从中药用于人们防病治病开始,中药的真伪问题便随之而产生,中药鉴别的方法、技术和理论也随之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在当前中药正面临走向世界和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中药的.鉴别研究乃是确保中药原药材和制剂质量可靠,确保中药现代化及其它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环节。我们不但要借鉴古法判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要依托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考量和确认,建立一套从外观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到内在组份、显微特征、光谱色谱、DNA分子序列为基础的理论工具及科学体系、数学模型。保证基层用药的安全有效,打击假劣药材。(1)经典的鉴别方法主要分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2)现代鉴别方法分为以下几种。色谱法、光谱法、X 射线衍射分析法术、扫描电镜技术(S EM)、计算机图像分析(CIA)、电泳法(E P)、统计学多元分析法、电分析法(EA)、X射线荧光光谱法(X R F)、人工神经网络。2 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科技领域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中医药研究与运用的各个领域。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一药多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误收、误用,以假冒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造假等时有发生,加之存在正品、混淆品与伪品;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差异,给中药材的准确鉴定和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利用各种设备“观其形,辨其色,嗅其气,品其味,查其质”收集药材的各种特征建立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比对,比较其相似率来进行中药材真伪鉴别,实现了中药鉴定的计算机化。

4 深挖底蕴,弘扬传统中药文化

药中哲理。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与大家分享。(1)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2)补益有哲理。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昧。(4)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5 结语

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一、其二、其三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知识和文化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掘。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学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因些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祛其糟粕,在学习中进步,在发展中传承,使中国这块瑰宝发出闪耀世界的光芒。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7篇

论文关键词:3%碳酸氢钠液,新生儿,口腔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25例新生儿,均为新生儿肺炎,体重1010克1例为男婴;1500克—2000克15例,其中男婴6例药学论文,女婴9例;2000—2500克21例,其中男婴11例,女婴10例;2500克—3000克30例,男婴14例,女婴16例;3000克以上158例其中男婴82例,女婴76例,住院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为50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5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半,两组在疾病、病程、严重程度、体重、日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体 重

实验组(男)

实验组(女)

对照组(男)

对照组(女)

1010克

1500克—2000克

2000克—2500克

2500克—3000克

3000克以上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8篇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论文

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论文【1】

【摘要】:中药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千百年的医学实践和改革,如今已经逐步走向中药医学的现代化形式。

与此同时,临床医学已经立足于医学界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 临床医学 相互融合

中药现代化就是把传统的中药医学所展现的优点、特色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技术和趋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而让中药医学走向社会市场,并使之得到进步和提高。

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和普通百姓对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理念没有明确的想法和意识,致使不能普及中药现代化,更不能把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进步地融合,以致不能发挥出两者所蕴含的力量。

那么,如何加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进度,下面笔者就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目的。

一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利用中药现代化的进步空间,合理地把中药成品对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特殊优点——如治疗效果的优点、低成本消耗的优点以及环保卫生的优点——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国内的生命健康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并为广大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中药现代化的影响力把中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进而推动中药界的国际化的发展,为减轻广大人民的经济压力提供助力。

这两个重要目的提高了医药界的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运用了当今科学技术的优点,进一步加快了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医学的融合速度,从而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简单的说,中药现代化的模式是适应国内环境、国际形势以及中药特点的。

积极地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药医学本身的需求,而且也是在21世纪新兴世界的背景下解决严重的社会健康安全问题和医药企业的发展问题的需要,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重要举措。

2、创建临床医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

、创建临床医学的目的。

临床医学简单的说就是亲身面对病人的医学,是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各种专业性学科的统称。

其理念是:临床医师通过视诊、听诊、触诊、叩诊以及问诊等临床手段来获得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而通过恰当的治疗措施治疗病人,以使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或消除。

、创建临床医学的.重大意义。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9篇

中药制药技术研究论文

中药制药技术研究论文【1】

摘要: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中药 炮制 技术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

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

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

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x,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

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著名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中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

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

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

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

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

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

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2、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

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

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1)中药净制与疗效

中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

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人药。

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

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人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2)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

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

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

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

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

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

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

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

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

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3)干热炮制与临床疗效

干热炮制,主要是用火加热。

既是最早的炮制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

干热炮制的各种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

药物炒制,其方法简便,但在提高疗效,抑制偏性,减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许多中药炒制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香气,收到启脾开胃的作用,如炒谷芽、炒麦芽、炒扁豆等。

中药经炒制处理后,能从不同途径调整药物的功用,满足临床不同的用药要求。

煅制法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或者需要制炭的植物药。

此外,煨制、干馏等法对疗效也有明显影响。

尤其是煨制后,药效常有明显的变化,干馏法则常用于制造新药。

如木香生品行气止痛作用明显,煨木香则专于实肠止泻。

3、炮制与药性的关系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0篇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多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呼吸衰竭是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机械通气则是抢救AOPP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我院ICU2001年5月~2004年12月采用机械通气抢救AOPP并发呼吸衰竭患者37例,除2例因服毒量大、中毒时间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之外,余均脱机成功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7例中男8例,女29例,年龄16~69岁,平均37岁,全部为发生纠纷服毒。其中乐果9例,敌敌畏25例,甲基10653例,服毒量30~300ml,就诊时间为服毒后20min~5h。按《职业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分级,所有病例均为急性重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试纸法测定)均<30%,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急诊科经洗胃处理,转入ICU后以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速度据患者达到阿托品化为准。出现呼吸衰竭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26~141h。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2h。

结果37例病人除2例因服毒量大,中毒时间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余均成功脱机痊愈出院。

2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重视心理护理主动关心病人,了解他们的心态。37例病人中31例为意识清楚的病人,护理人员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性语言可以起到增强病人自信心和通气治疗的作用。应向病人说明机械通气的目的及需要配合的方法等。服务态度要和蔼,操作要轻柔,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也可让有书写能力的病人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必要时请家属和病人交流,有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加强口腔护理因病人大多经口气管插管,禁食,加之大量阿托品的应用,抑制了涎腺及气管黏液腺的分泌,出现口腔及上呼吸道干燥症状,使口腔及上呼吸道环境发生改变,易于细菌生长繁殖。曾有报道AOPP病人医院感染腮腺炎的病例。

加强气道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正常呼吸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加之危重病人抵抗力下降,无疑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更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戴口罩,一次性吸痰管要每次更换,吸盘每日更换2次,防止医源性肺部感染。

气管插管保持固定昏迷程度轻或意识清楚的病人,因经口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经常会竭力将导管吐出。若导管固定不好,既会因导管的上下移动而滑出,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也会因导管的活动导致与气管黏膜的摩擦增加而损伤黏膜。我们在固定导管时除常规用胶布交叉固定外,还加用寸带固定,寸带松紧度以容一指即可。如病人的耐受性极差,可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并适当约束病人。

气道湿化充分进行气道湿化是气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因阿托品的应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分泌,以及气管插管(切开)后吸入的气体失去了呼吸道的加湿作用,均导致了呼吸道的干燥而有利于痰痂的形成。湿化液选用蒸馏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方法为1~2mlq30s缓慢注入气管插管内,而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生理盐水作为湿化液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3]。

引流根据病情每2h翻身、叩背1次。目的是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氧合功能,同时也可以改善皮肤血运,防止褥疮发生。

适时吸痰适时吸痰是完成气道湿化的最终目的促进痰液排出。过频吸痰易造成病人不耐受和对抗,损伤气道黏膜,而当病人出现气道压升高或咳嗽时,痰液往往已积蓄较多,影响了通气弥散功能。

定时放松气囊注意气囊充气要合适,一般充气量4~5ml,过多可引起气道损伤,过少则易引起误吸。气囊应每隔6~8h放气5~10min,以解除局部黏膜压力,避免气管黏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

清洁头发皮肤因在口服农药过程中,头发、皮肤常会不同程度地被农药污染。为防止毒物经头发、皮肤吸收,应尽早撤去衣物,反复用温水洗发、擦身。如水过冷,易受凉或清洁不彻底;过热,则促进汗腺、血管扩张而加速毒物吸收。

遵医嘱合理应用复能剂及阿托品因中毒后2h是AchE重活化的“黄金时间”[4],故合理有序地安排并尽早足量应用复能剂,既减少了阿托品的用量,也就避免了阿托品中毒,同时也可迅速使病人达到阿托品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以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速率据病人是否达到阿托品化为准,既保证了有效的血药浓度,又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加强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我们一般于机械通气当天或第二天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胃肠道持续负压吸引2~3天后增加胃肠内营养支持。如果进食过早体内毒物以及肝脏氧化代谢产物排泄不完全,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后随胆汁一起进入肠道被再次吸收而引起病情反跳[5]。胃肠内营养第1天以水、米汤、面汤为主,刺激肠蠕动,恢复肠功能,抑制肠道菌群移位。第2天开始增加:有条件者选用能全素等,无条件者可给牛奶、肉、米汤等流质食物。总之营养液要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

脱机时的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病人依靠呼吸机呼吸,减轻了自身负担,特别是带机时间长的病人,一旦脱机,会有呼吸乏力、恐惧、疲劳感。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其认识到脱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病人的良好表现予以鼓励以增强自信心。同时,脱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导病人正确的呼吸方法。如病人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抬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如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模拟肺,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

脱机方法上机时间短者可根据病情直接脱机,时间长者可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A/CSIMVCPAP),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白天脱机,晚上带机让病人休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和增加撤机次数。最后才考虑夜间脱机。

脱机后的临床观察

呼吸监测脱机时吸氧2~5L/min,如病人安静,末梢红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呼吸平稳,可继续停机。否则,应重新带机,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导致呼吸衰竭。>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测BP、SpO2,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2增高,若SpO2<90%时,应立即行动脉血气分析,一旦血气分析示PO2<60mmHg,PCO2>50mmHg可复带机。

【参考文献】

1丁钺,倪为民.职业病、中毒、物理损伤诊断手册.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41-44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2.

3耿文利,郝玉凤.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5.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1篇

中药一枝黄花药理作用论文

1、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酸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leiocarposide)。

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当归酸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炔属化合物(2E-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其他谷甾醇(sitosterol)[5]、δ-杜松帖烯(δ-cadinen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2、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对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等作用。在国内,早期对一枝黄花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有如下记载:

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有以下药理活性:

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著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能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一枝黄花煎剂对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有明显增强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一枝黄花煎剂均能提高大鼠回肠平滑肌的.活动,且随浓度增加,活动也增加。

3、一枝黄花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本草》记载有早期的临床应用报道:

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其他应用早期报道还有治疗手足癣、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近年来对一枝黄花在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有不少,如黄飞翔等对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用一枝黄花煎液预防口腔霉菌感染有效。

4、小结

一枝黄花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而对一枝黄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却不多。近年来国内对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研究开始重视,并有了新的发现,但要利用药理活性开发出新的产品,以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还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取有效成分,阐明其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才行,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刘临,邓琴,肖道安,等.中药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3(6):30.

[2]薛晓霞,姚庆强,仲浩.毛果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3):1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7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65.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45.

[5]江涛,黄保康,秦路平.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4):430.

[6]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辞典.第1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

[7]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心血管系统部分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18(12):1730.

[8]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7.

[9]刘素鹏,裘名宜,吴正平,等.一枝黄花对动物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51.

[10]黄飞翔,叶盈,周一薇,等.一枝黄花预防心衰患者的口腔霉菌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1(12):1139.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是祖国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在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也从传统剂型中迅速发展出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型的出现,使中药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它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2个,颁部标准收载中药注射剂70个品种,目前具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近100种。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也逐年增加,如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等,几乎包括了目前在使用的所有品种。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中药的不良反应

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既有防治疾病的药理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品,中药是药品,必然也不例外,那些“纯天然]中药药学论文,没有药品不良反应”的说法是错误的,并容易误导消费者,如人参是人们公认的补气良药,当用量过大,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1﹞所以,不管是什么药,超过一定量,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应该要尽量避免剂量过大。

2、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静脉滴注。一、特点表现为:(1)多发性和普遍性,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剂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2)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3)中药成分中致敏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种类众多无法通过预测试验减少,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4)中药由于工艺技术条件和药材质量、制剂质量标准水平的制约,导致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差异性。二、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等。

3、中药注射剂发生的原因:(1)医护人员没有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2)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临床上用药的主要依据,但是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选择及不良反应症状描述等存在差异,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可能性。(3)配伍上:中药因为成分不稳定,不能与其他药品一起配伍。如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肾上腺素、阿拉明、乳酸红霉素、多巴胺、山梗菜碱、硫酸美芬丁胺等药物配伍使用,香丹注射液不能与盐酸左氧氟沙星配伍。﹝3﹞因此。为了保障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4)使用的剂量和滴速: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有一定的安全范围,随意加大或加快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清开灵一日量为2—4支(20—40ml),要求以10%葡萄糖200ml或氯化钠100ml稀释后使用,滴速勿快,儿童控制在2040滴/分为宜,成人在4060滴/分为宜。﹝3﹞(5)溶媒的选择: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复杂,应根据其理化性质选择不同溶媒剂。如粉针剂应该用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在溶。如选择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反应。(6)配制的时间:药物配制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受到环境的影响使药品分解,药效降低,药液中小粒子聚集沉淀中国小论文。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大。(7)给药顺序:如要滴注多组时,应注意多组输液的给药顺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滴注中药注射剂后,可用少量输液冲洗输液器。(8)存储原因:在存储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使药物受到微生物污染。如用此液体会使患者出现寒颤、体温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所以中药注射液应在避光、密闭、阴凉处保存。(9)污染:配液、输液环境是否洁净达标、针管、输液器是否有热源等也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随着近几年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看来,大多数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如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黑龙江省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完达山药业公司)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经查,这是一起由药品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2﹞可见,虽然中药注射剂在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尽管存在固有缺陷,但临床上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显得尤为的重要。

(1)医护人员应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中药药学论文,对使用过药品曾发生过不良反应的患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包括对其他药品易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老人、儿童、孕妇等体弱者应慎用。并做好监测。

(2)在临床使用应辩证用药,掌握适应症,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3)严格控制滴速,一般控制在4050滴/分,如是初用患者开始滴速宜慢,并要密切观察有无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

(4)中药注射剂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质量,因此,在使用前要对光检查,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或瓶身有漏气、裂纹外标签模糊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5)中药注射剂一般是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6)加强用药监护。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

(7)对中药注射液中过敏反应的高发品种(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应先做皮试。可用原药物1:100稀释作皮肤斑贴试验或用药物1:1000稀释作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天然药物开发的广泛应用,国内中药注射液的品种会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虽然近几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发,最终导致一部分中药注射液被封杀,一部分被限制使用。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我们祖国传统中药会得到更好的发扬广泛。

参考文献:

1、杨晓.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78

2、知识园地,云南药械安全性监测信息通报,:4

3、国家药典委员会._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王鸿根.浅谈中草药的过敏反应与毒性反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541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3篇

中药药剂学相关论文

教学中涉及的计算问题较多,并且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从事药学专业必须掌握的要点知识,也已成为本专业各类考试,尤其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的亮点内容。

本课程中重点的计算内容主要有: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水提醇沉法加醇量、栓剂置换价问题、注射剂中调节等渗问题、中药片重及丸剂起模用粉量的计算问题、药剂有效期及半衰期问题等,这些内容的讲解时均涉及了计算。本文就上面这些问题谈一下解题时如何分析及关键环节,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 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的计算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较大且结构同时具有亲水基与疏水基两种性质不同的基团。这种特性使其在药剂制备中应用广泛,可作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发泡剂与消泡剂等。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以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来决定选用种类,通常为了更好地满足药剂的制备,多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种类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尤其是制备乳浊液时。要正确计算各组分中的量必须熟记公式:HLB混=(Wa×HLBa+Wb×HLBb)/(Wa+Wb),式中HLBa、HLBb分别是a、b两种乳化剂的原有的HLB值,Wa、Wb分别是二者的重量。两种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计算方法与上相似,即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各自的HLB值与其重量乘积的和再除以各自的'重量和。

例:取3g司盘-80(HLB=)与1g吐温-80(HLB=)混合,求混合物的HLB值?

解:HLBab=(Wa×HLBa+Wb×HLBb)/(Wa+Wb)

=(×3+×1)/(3+1)

答:混合物的HLB值约为7。

例:取乳化剂OP(HLB=)40%与司盘-80(HLB=)60%相混合,求混合物的HLB值?

解:HLBab=(Wa×HLBa+Wb×HLBb)/(Wa+Wb)

=(××)/()

答:混合物的HLB值为。

2 水提醇沉法中加醇量的计算

水提醇沉法是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除去杂质的方法。此方法在中药制剂生产中较为常用。操作时常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决定最终需调整乙醇的浓度,并且必须把需加入高浓度的乙醇的量计算好,然后采用“慢加快搅”,冷藏静置沉淀杂质。解此类问题关键是利用“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的原则,此时溶质是以乙醇为准。

例:现有中药水煎浓缩液1000ml,用欲调整其含醇量达到75%,问需加95%的乙醇多少?

解:设需加95%的乙醇为x ml

则95%·x=(1000+ x)·75%

X=75×1000/(95-75)

x=3750

答:需加入95%的乙醇3750ml,可以达到要求。

3 栓剂的置换价中的计算

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即f=药物重量/同体积基质重量=药物的密度/基质的密度。准确理解此概念,在栓剂实际生产中能准确地计算所用基质与药物的量,以保证投料的准确,保证药剂的质量。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置换价的含义,即加入栓剂中的药物相当于基质的量,加入的药物可以置换出多少基质。

例:制备含鞣酸栓剂100粒,每粒含鞣酸,模孔重量为(可可豆油基质),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求鞣酸与可可豆油的理论用量各是多少?

解:第一种方法:由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即f=

药物重量:×100=20g

则鞣酸可置换可可豆油:20/

需可可豆油的量:2×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一粒此栓剂中需加入鞣酸和可可豆油的量

则所需鞣酸与可可豆油的量为:

×100= ×100=

答:制备此栓剂需加鞣酸,可可豆油。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4篇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洗胃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洗胃护理在胃管不同长度处做相应标记,采用石蜡油对胃管进行清洗。运用常规方式插入胃管,采用一次性灌洗器抽吸胃中有毒物质,患者取头低卧位(左侧或右侧),接入洗胃机,进出胃1次为1个循环,每次洗胃使用洗胃液350~500ml,3个循环后停止运行洗胃机,再将胃管与洗胃机分离,逆时针按揉患者上腹部,从胃管的标记长度范围出发对胃管做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补充石蜡油,并对患者的上腹部体征进行科学评估。按照上述流程重复洗胃,直至洗出澄清无味液体为止。洗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同时注意观察洗胃机的工作情况。

导泻护理洗胃结束后,遵医嘱给予患者解胃灵(20%甘露醇250ml+活性碳100g+氯解磷定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经胃管注入患者胃内进行导泻、解毒,促使患者肠道内的毒物排出,并阻止毒物继续吸收。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中毒性休克等患者禁忌使用甘露醇导泻。导泻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导泻效果,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血液灌流护理洗胃后,要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有无出血征象。灌流结束后,若出现造瘘口,则需加压包扎,观察局部有无血肿形成,观察血管穿刺点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

解毒药物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医嘱使用解毒药物治疗,临床多使用阿托品。采用微量泵定量使用阿托品,这样可缩短阿托品化的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阿托品使用原则为早期使用、足量、重复、症状明显改善后维持治疗。使用阿托品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后,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不得立即停用,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要备好抢救仪器、药品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使用呼吸机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湿化,避免发生感染。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安排专人护理,做好保护性约束,防止烦躁引起拔管和坠件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基础护理,及时脱去患者被农药污染的衣物;用温水冲洗患者头发;定时擦洗患者皮肤,避免农药经皮肤继续吸收;定时做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饮食指导患者洗胃后,需禁食24h,然后给予流质饮食直至普食,应多给予患者进食高维生素、低脂肪、高蛋白食物,补充患者缺失营养,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

心理护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因家庭、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服毒自杀,患者情绪低落、轻生,其神志清醒后会产生强烈的抗拒治疗行为,严重影响抢救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服毒原因,并结合不同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患者树立开始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帮助患者配合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3]。

阿托品中毒的观察及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仔细观察其体征变化,以明确诊断分度;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注重个体及用药差异;掌握患者服用阿托品药物的中毒表现,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在给予阿托品治疗后,患者会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情况,主要是药物正在吸收、不彻底洗胃抑、未及时洗净被污染的皮肤和(或)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所造成的;过早停用或大幅度减量阿托品;输入的葡萄糖液过量,导致稀释血液中的阿托品浓度;应用复能剂的选择取决于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比如若乐果和敌敌畏选用的复能剂起不到良好效果,患者在中毒后会出现反跳情况;脑水肿、酸碱失衡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身体功能障碍会造成中毒反跳情况。基于此,在护理患者时要对其病情进行严密观察,若患者出现各种不适,如瞳孔缩小、闻及肺部啰音、面色变白、胸闷以及血压升高等,均可能出现复发,护理人员要迅速向临床医师报告,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洗胃液量、洗胃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洗胃液量及洗胃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仅出现1例胃黏膜损伤,发生率为;对照组出现11例胃黏膜损伤,发生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两组患者均为出现误吸及胃穿孔现象。

3讨论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5篇

浅谈中药药剂学论文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下面是关于中药药剂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中医中药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其不再停留于原始用药方法(汤剂、膏药、丸剂等),也推出了片剂、胶囊、缓释剂、颗粒剂等多种现代药品。同时,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也在逐渐加快,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加入西医技术,不断完善我国的中医中药疗法的效果,同时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使得中药产品能够适应现代患者的需求。本文即是对中药制药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国内外中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探讨了未来我国中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制药;现代化;中药药剂学;发展

中药是我国中医的主要代表,其根据制作工艺分为药材和中成药两种,其最早的起源时间已不可考,根据典籍中记载是由神农氏传下,神农氏尝百草了解每一种中药的药性,并将其传给了华夏子民。中药分为几大类型,主要包括植物类、动物类、昆虫类、介壳类以及矿物类等,其中大部分中药产自我国,少部分产自国外(例如高丽参、西洋参等),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1]。

一、我国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制剂学发展

我国的中药制药现代化是从开始实施的,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界的支柱产业之一。提出这方面发展理念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医学中大部分研究的均为西方医疗技术,而我国的中医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因此,相关专家就提出了利用西方优势技术完善中医中药理念的提案,借助于传统中药的相关优势,利用现代化技术的完善,提高生产、种植、饲养以及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满足现代患者对于中医中药的需求。对于中药现代化的理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现代化和中药制药现代化。而其中的中药制药现代化主要就是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和药材种植、养殖的现代化。虽然中药药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其生长的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逐渐严重,我国中药药材的生产和养殖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中药药剂学的现代化发展主要依赖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中医理念中,对于中药的基础研究仅停留在中药的表面药效上,无法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而现代化的药剂学研究中,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了解,这样就能够了解中药材的主要药效和副作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了解其中的有效成分构成,还能够使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发展更进一步,有效提纯和萃取中药材中的精华,增加药材的使用效率。另外,对于有效成分的了解还能够使生产工艺得到有效提高,增加中成药的种类,降低中成药中的毒性副作用物质的含量,提高患者对于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

二、国外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一)德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在德国,其也有着较为悠久的植物类药物使用历史,在德国的生物学药品种类中有超过40%的植物类药物,有超过70%的德国人在使用植物类药物。同时德国人在大部分感冒、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中使用植物药物,随着中医中药的传入,德国对于本国的植物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时至今日,德国每年都需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中药材进行治疗,而我国也从德国进口了大量的外来药材。

(二)美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医疗技术也名列世界前茅。在上个世纪时期,美国药监局对于药物成分的要求非常高,其规定了国内出售的每种药物都需要在包装上注明其中的有效成分,对于外国申请进入国内销售的药品更是需要解释每种有效药物成分在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还要说明这些有效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冲关系,或与哪些药品存在相冲关系,由此可见美国的医疗管理工作的严格性。但由于我国中药成分较为复杂,难以清晰阐述药物作用的机理,因此在上个世纪我国中药在美国市场中发展较为缓慢,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完善,对于中药中有效成分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入,同时由于美国医疗研究者对于植物类药物有效成分的了解,使得其对于我国中药的销售制约逐渐减弱。美国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是依靠化学家来进行,对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较为先进,但由于其对于中药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因此美国中药的发展仅停留在单独有效成分药品的制造商,对于复方类药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三)日本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日本地区的文化受我国影响较大,其中中医的影响也比较大,汉方就是我国传统中医在日本的衍生形式,同时由于日本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其已经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根据相关统计可以看出,目前日本已经拥有查过900种汉方药,虽然其源出我国,但日本汉方对于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看重,对于颗粒剂和缓释剂的制造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其对于药方中有效成分的解释更加明确,在美国市场发展中受到的阻碍较小,值得我国中医中药研究者进行学习[3]。

三、我国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未来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我国中药制药和药剂学的发展必然会朝着高技术化发向发展,对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研究也会逐渐深入,同时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其有效成分之间的毒副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在我国未来的中药发展过程中,对于动物类和昆虫类中药的研究必然会更加深入,了解动物类和昆虫类中药的治病原理,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中药的利用效率,扩展中药药剂学的研究范围,同时以绿色中药为发展契机,减少农药对于中药药性的影响,提倡对环境的保护[4]。

中药作为我国中医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现代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中成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增加了我国中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提高了我国国民的医疗安全,促进了相关行业和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中药药剂学学科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J].中药与临床,,02(04):1-2.

[2]朱广东.浅析制药新技术与重要现代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08):51-52.

[3]王莹.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方法[J].中国民间疗法,(10):52-53.

[4]周文杰.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讨论[J].中国实用医药2012,09(28):270-271.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6篇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中药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对中药化学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其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改革;主观能动性

0引言

中药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炮制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着紧密关系,职业药师考试中,中药化学也是必考科目,所占分值很高。但是中药化学的理论知识比较难理解,难消化。需要实验课程来帮助理解,巩固理论知识,突破理论学习难点[1]。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细致的观察能力、开阔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看出,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性。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改革之前,实验教学是预先准备好仪器、药品,老师示范,实验过程中学生看着讲义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思考不够彻底,学习上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中争取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

1抓好预习

在以往的实验中预习常常被形式化,学生没有经过预习直接来到实验室,看着讲义做实验,学习上得不到提高。预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操作实验,还要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通过实验课前的提问及讨论的方式,强化预习环节。以往实验是提前将本次课需要的仪器、药品摆放在学生实验桌,实验改革后,实验仪器集中摆放于讲台前面,学生通过实验预习自己挑选需要的仪器和样品,强化巩固预习环节。

2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仔细观察和思考,改变学生操作机械时复制实验讲义的状况,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措施如下:首先,老师课前准备好有关每步实验的思考题,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解决,并将其答案写入实验报告,老师课堂随机抽查加强监督。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耐心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深入钻研或者查阅相关文献,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和解决方案[2]。比如挥发油提取实验,部分学生出现“油水油”的异常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出现异常现象的实验组和正常的实验组,综合分析找到出现“油水油”异常现象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使学生很有成就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药化学的每次大实验都是需要2~5次课程完成,比如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和鉴定,这个大实验分为大黄的酸水解,总羟基蒽醌苷元的连续回流提取,pH梯度萃取法分离大黄中的蒽醌苷元,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大黄素的鉴定方法5次课程。由于每次的实验间隔时间长,学生很难系统地把几次实验综合起来,使得学生对整个实验没有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概念[3]。针对这个弊端,每次安排4组学生分别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视频拍摄和PPT制作(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结果和注意事项等),比赛胜出一组并给予加分,如果本次没有胜出可以主动和下一组一起比赛。还会组织部分学生在一个完整大实验结束后给全班同学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发挥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实验。每个学期学生制作的视频和PPT都各有千秋,有新意,有创意,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4积极进行实验室开放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有很多种,提取方法主要是溶剂法,溶剂法主要包括5种,还有水蒸气蒸馏法等;分离方法包括萃取法,色谱法等。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次实验只能安排一种提取、分离方法[4]。因此,需要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提取分离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室开放包括3种,第一种是建立对照比较实验法;第二种以科研带动教学;第三种自主探究。

建立对照比较实验法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多种提取、分离方法,建立了对照比较实验法。如柱层析分离大黄中大黄素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2种分离方法;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法和碱溶酸沉法等。在课堂实验中,学生采用其中一种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操作,开放实验中采用另外一种提取分离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和总结比较2种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的优缺点。比如槐米中芦丁的2种提取方法,溶剂法常用是沸水提取法,用沸水提取比碱溶酸沉法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最主要的还有水是最环保的不污染环境。通过对照比较实验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环保意识[4]。

科研带动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可以采取让科研带动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比如由校级或院系级组织的科研活动、实验室或课题组召集的研究活动、教师个人进行的课题等,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到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4]。在参加科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更多的提取分离方法,比如中压制备、高压制备等仪器的操作使用,而且能更加熟练掌握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变为教学成果。

自主探究实验开放[5]

老师根据理论课堂讲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和假设,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发现历程[5]。老师对其方案进行指导,根据实验方案,学生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认真记录和合理地分析。让学生在科学的发现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为了保障学生自主探究的效率,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结成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不仅可以逐步将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到科学探究的轨道上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又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5]。

5抓好实验考核环节

独立学院的`学生绝大多数自我管理能力欠缺,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方法对其进行督促和管理。实验课程在中药化学中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满分100分,包括平时成绩(60分)和期末成绩(40分)。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册书写。实验预习成绩参考学生实验前回答问题和讲解自己见解的想法以及挑选仪器情况;实验操作成绩参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随机提问学生思考题回答情况;实验结果参考学生最后的实验成果给分;实验报告册成绩参考学生的实验流程图、思考题、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建议给分,学习心得和建议为主要给分点。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一般都是按照老师讲的注意事项和课本上的知识点书写,老师要鼓励学生要有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激发学生的潜能力,使其有自己的见解,包括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不要让学生养成思维惰性[6]。通过批改报告册发现部分学生的见解是非常有创意性、实用性,对于老师也是非常受用的。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操作题目,笔试成绩是考查学生这一学期所学的实验相关的全部知识点包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如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每一步的思考题,实验注意事项及其原因,实验结果及其相关知识点。实验操作采取抽签制,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实验操作,在所有仪器中挑选自己所需的仪器并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需要加强的,对实验结果不好的学生采取实验回炉的方法加强操作练习。实验考核方法还有一种加分制,对每次主动积极参加实验开放的学生给予加分,用加分制来对实验开放进行鼓励。这种实验考核方法的实行,使得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实验课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更多地促进学生参加实验开放,学习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总之,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部分。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既丰富了实验课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树立了学生的实践观念,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增强就业能力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学校中药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教师在不断探求新知识,新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和归纳经典的方法与知识。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更好地培养中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芸.中药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1):102-103.

[2]夏根水.浅谈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风,(24):1.

[3]赵强,沈芝,柳文敏.药物化学实验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6):187-188.

[4]张雅,曹蔚,王剑波,等.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6):1171-1173.

[5]刘丽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J].中外企业家,(9):143.

[6]严志红,董宇静.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药学院学报,(4):511-512.

[7]陆维丽,彭磊,程文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生物学杂志,(5):100-102.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7篇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

1中药剂量

医生处方,医院制剂,工业生产的中成药绝大部分为中药复方,其主要来源为传统的古方(或有所加减)、民间验方、祖传秘方等,其中各味药的用量都有一个即定的标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用量的增长,地道药源枯竭,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到种植,以及替代用药等,使中药中的药用成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如地道人参中有效成份皂甙含量为引种人参的30~40倍),有效成份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方剂的药效和疗效。因此中药_身份证_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即根据中药的产地、其中所含有效成份一种或几种的含量指标,建立档案处方。制剂时根据此档案科学用量,才能使中药制剂达到应有的疗效。

2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脉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西药(即化学制剂)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应重视的诸多问题外,如今中药煎煮机和药液包装设备被广泛应用,中药煎煮机改变了传统的炉火,砂锅煎煮中药的方法,采用自动压力罐煎煮,之后直接进行无菌灌装,更加卫生、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需要先煎、后下、烊化等才能达到药效的药材,不适宜使用煎煮机。

3中药服用

正确服用中药,能使其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1大多数中药一日剂量分2~3次服,成药3次/d,使之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一般汤药宜饭前服用或空腹服用,滋补药如人参蜂王浆,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宜饭前服,以利充分吸收。

3.2消食导滞的健胃剂如健胃丸等宜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

3.3根据病情适时服药,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等应睡前服,以利镇静安眠,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即时服用[1]。

4中药毒副作用

人们普通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患者超量服用;如今越来越多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提醒我们不可轻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5中药与西药

5.1与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了极大的优点。①协同增效: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疗效较好。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②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芍药甘草汤等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不良反应。

5.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不合理联用西药,会产生各种问题,或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络合物,妨碍吸收;或产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2]。①降低药物疗效: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异烟肼联用,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等功能团,与上述中药同服后,既会产生螯合效应,生成异烟肼与钙镁铁的螫合物,妨碍机体吸收;又能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作用,从而降低疗效。酸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可与碱性较强的西药如氨茶碱、胃舒平、乳酸钠、碳酸氢钠等联用,因与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后,会降解或失去疗效;②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山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含氰苷的中药如杏仁、桃仁、枇杷叶等,不宜长期与镇咳类的西药如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3]。

6小结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必须按照《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中药的疗效与西药的一个区别是对病体的整体调节,这个调节显然涉及免疫系统,借鉴西医免疫学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助于弄清楚这个问题,中西医、中西药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双赢。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8篇

临床中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辨证实质及其与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应用学科[1]。

术语,又称为技术名词、科学术语、科技术语或技术术语,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一个术语表示一个概念[2]。最近几年,临床中药学的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等方面,出现在学术文章、政府、媒体和企业文件的频率有所增高,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且标准化是现代化和国际化基础,更是倍受关注,本文就对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标准化的研究进行简单分析。

1 研究现状

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需要对中药进行加工、配伍、调配、临床效验的评估以及指导临床应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联系的纽带,也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古老又年轻[3]。

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学术语的规范、标准等问题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把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与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理论方面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临床中药学的用语与其他相关学科有很多地方出现重合或交叉的现象,使得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对临床中药学学术交流和推广起到了阻碍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体系,对临床中药学的术语标准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 临床中药学术语特点

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

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古汉语文有言简意赅、句式对称、语法灵活等特点。历史上的医家多为儒医,故形成具有浓厚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临床中药术语,特别体现在中药学中的①药物命名,如泽泻、灵芝、胡椒、车前子等;②炮制方法命名,如酒蒸、酒泡、润透、煅等;③药物功效阐述,如《草本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癖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癖”。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临床中药学的语言描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研究重点偏向于文献

临床中药学术语有其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它形成于古代,在这点上与其他大量的中医术语都一样,有的甚至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构成了自己的体系。临床中药学术语的标准化从文献入手,能使中医中药理论相互渗透,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中医药理论对临床中药运用的指导作用。从文献中收集临床中药学的词条,例如“酸甘化阴”等词,是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首次体现的,故可以将这些具有学科特色的术语列出再进行标准的规范整理。通过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归纳总结,将具有学科特色的术语进行规范化整理。所以,临床中药学的术语标准化具有研究重点偏向于文献的特点。

3 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临床中药学术语体系复杂性高,标准化工作难度大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临床中药学的术语是汉语语言文字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的,临床中药学与其他传统学科有相似之处,有些术语保持其原始的含义,在当前工作中普遍使用;有些术语在内涵上发生了本质转变,不经常使用;甚至有些术语已经完全被弃用。随着中医事业千年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中医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临床所用的中药的主观印象是治根本且副作用小。但是在百年以前,就有大量的西医学术被引进到国内,这样使临床中药学术语体系与现代医学术语体系相比较为复杂,也决定了临床术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务。

与科学实验研究和临床相结合不够

随着中医药和临床的学术发展,临床中药学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单纯的继承挖掘及回顾性研究,远远不能适应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将研究模式转变为质疑、探求、创新和发展,尽可能使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具有前瞻性、客观性,从而实现全球化。

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研究应该从中药的功效、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基础研究等方面与临床相结合,与西医药学理论相结合,与生物技术理论相结合,与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与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相结合不够

在未来的发展中,临床中药学是学科发展的重点之一,其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科发展重点的预测,为了响应临床中药学现代化、科技化、全球化的要求,应做好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工作。在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发展过程中,与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相结合不够,不能充分运用规范的语言去探讨临床中药毒性与药物基源、服用方法、用药剂量、个体差异的关系以及体内代谢过程中毒性成分与毒性效应的关系,成为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5]。

4 对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建议

进一步加强临床中药学术语名词的规范整理

临床中药学术语,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发展而来的,作为新时代中医药的接班人,首先要深刻认识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挖掘中医药宝库带给我们的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特点也是临床中药学的特点,所谓特点都是本身具有的创新点,保持自己应有的特色,分析和巩固现有的术语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术语。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规范正名。临床中药学也涵盖于科学技术中,所以在进行术语标准化定名过程中还应遵循这些原则[6]:①术语的准确性;②术语的简明性;③术语构成派生词的能力;④术语的单义性。此外,从事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工作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语不能与日常使用的语词有过多的联系,容易产生歧义,也容易沾上作为术语所不应有的感情色彩;(2)从几个同义称谓中挑选标准术语时,要优选派生能力强的词;(3)术语有约定俗成性,己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术语,不能因其“理据错误”或“理据不足”而被轻易更换。(4)术语的概念要国际化,形式也要尽量国际化。

重视中药功效名词的整理

中药的主治、功效是临床中药学最为密切的环节,由于中药功效的定义区别,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在患者身上所用的中药,在完善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工作当中,应对中药功效名词的定名和定义作相应的重视,可通过对该术语的传统理论、传统临床应用、现代基础研究和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进行整理,更利于反映其科学内涵。

建立临床中药学术语数据库

术语库又称为自动化词典,是术语研究和词典编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要建立临床中药学术语数据库,主要是因为:随着临床中药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药的术语数量也必然增加,记录并储存这些临床中药术语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以后查找方便以对临床中药学的术语进行分类;其次,临床中药学的术语数量太大,必须寻找新的途径,以缩短查找术语信息的时间;再次,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中药学术语一定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自动快速地对大量而又复杂的临床中药术语进行处理。所以,建立临床中药学的术语数据库,将会加快临床中药学的现代化脚步。

5 结语

临床中药学术语标准化的研究需要长期、大量的专业人员的细致工作,应以中药功效为线索,遵循临床中药学特征,通过基础研究,可修正药性认识的偏差,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药性理论。对中药功效的统一,中药功效的表述规范化研究是关键。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中药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临床中药学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 1 ] 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 J ] .中医教育,,23 ( 4 ):43-46.

[ 2 ] 粟武宾,于欣丽.术语学与术语标准化(三)[ J ]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 4 ):13.

[ 3 ] 魏赟.临床中药学:古老学科的现代化命题[ N ] .医药经济报,-12-15(A05).

[ 4 ] 王璟,包·照日格图,却翎,等. 临床中药学术语规范化研究与中医全球化[ J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0 ( 5 ):8-9.

[ 5 ] 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 J ] .中医教育杂志, ( 2 ):1-4.

[ 6 ] 潘书祥.汉语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 J ] .科技术语研究, ( 1 ):10.

[ 7 ] 唐志国,却翎,包·照日格图.浅论“酸甘化阴”—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探索[ J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 2 ):6-8.

幼儿园中药论文范文 第19篇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 水试 鉴别

一、显色反应

1 、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2 、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 Georgi的干燥根。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因此,黄芩在切片时,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切片后应及时干燥处理。

3 、其他某些中药材由于结晶水或其他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胆矾三斜晶系胆矾(CuSO4 5H2O)的矿石。为蓝色半透明结晶,加热失水后变为无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天竺黄,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es Mce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天竺黄为象牙色,遇水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并产生气泡,有较强的吸舌力。人工竹黄色泽为灰蓝色、灰黄色、灰白色或纯白色,遇水不变色。

二、膨胀现象

一些干燥药材,吸水后体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1 、胖大海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浸后膨胀为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6~8倍。同属植物圆粒苹婆水浸后膨胀较慢,至原体积的3~4倍,为伪品。

2 、燕窝雨燕科动物金丝雀Collocalia esculenta 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水浸后体积能膨胀15倍。其他用琼脂、银耳等加工的伪燕窝不膨胀或稍膨胀。

3 、蛤蟆油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或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ulenger的干燥输卵管。经热水泡后能胀到10~15倍;其它伪品只膨胀3~6倍。

三、沉浮反应

1 、沉水现象有些药材质地致密,相对密度大于1,或由于吸水性较强,放入水中出现沉水现象。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将其放入水中浸泡,丁香萼管下沉直立。劣质去油丁香则漂浮于水面。

2 、浮水现象若实验的`药材质地疏松,与水的界面张力大或疏水、密度小,药材则浮于水面。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is PresI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鲜黄色细粉,质轻易飞,手捻有润滑感,入水不沉。玉米粉等掺伪物质则沉水。

浮海石火山喷发岩浆所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具多孔性海绵状结构,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四、粘液反应

药材含有粘液质,遇水发生膨胀。

1 、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经沸水浸泡后,手摸粘滑,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其它同属植物的种子的胚为黄色,螺旋状。

2 、北葶苈子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t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湿后,外表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液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2;南葶苈子播娘蒿Descurainia saphia(L.) Webb ex Prantl湿水后粘液薄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5~1/4。

3 、小通草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 的干燥茎髓。遇水吸水滑腻。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的干燥茎髓也当小通草使用,但遇水不粘滑。

五、乳化反应

树脂类药材中的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与水共研,形成颜色固定的乳化液。

1 、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其他树种植物渗出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2 、没药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nbergianum Berg.的干燥树脂。加水共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浊液。

3 、阿魏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及同属他种具有蒜样特臭植物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乳状液。

六、泡沫现象

因含有皂苷、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振摇产生泡沫。

1 、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i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i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因含有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且10 min内不消失。

2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的干燥根。因含有人参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以区别其他伪制品。

七、小结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