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99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2分钟。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习*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思路,坚持“牢记宗旨,为民理财,服务发展,廉洁高效”的财政工作方针,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公共财政”为主线,以把握党政工作重点,关注重视社会热点,切实解决政府工作难点为重心,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确保了基本支出和重点支出,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年总结汇报如下。
*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全力加大收入的征管,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整合财政资金,促成了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全市财政总收入跃上了30亿元大关,达到38亿元,增幅超过50%,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7亿元,增幅超过了37%;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实现了44.4亿元,增长36.53%,财政收支均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水平;并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当年全市消化财政历史赤字3,329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奋斗目标任务。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全市通过争取国债、基本建设投资、建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多渠道融资等筹集资金9亿多元,重点支持了板仓、晨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全市工业生产发展要素和产业的合理集聚;通过实施财政投入、“增值税”先征后返、退税等政策,落实资金3亿多元,重点支持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长征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久大(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通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筹集资金7亿多元,支持了“三桥”、南湖新区六纵一横道路路网和南环路马吃水至长征大道段拓宽、张家沱片区保护性开发、城市道路黑化、S305线和通乡通村道路等项目建设。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项目的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各级财政认真研究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建立了旅游、文化、招商、体育等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南国灯城”、“世界地质公园”、“南湖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三、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支持统筹城乡
一是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财力筹集资金13.1亿元,确保了“十大惠民行动”的全面实施;二是通过调剂安排下达资金2.5亿元,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支持了产粮大县渠系配套、“金土地”、红层找水打井、沼气池、农村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着力解决了“用水难”、“行路难”等问题;三是及时安排拨付了1.6亿元资金,确保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各种良种补贴和农保补贴以及学生的生活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全面兑现;四是安排下达抗旱、救灾等各类资金8,800万元,有效地保障了生产自救和脱贫解困。五是积极开展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政策调研和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实施了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已累计实现签单保费收入3,044万元,其中,应由国家财政补贴的保费资金2,195万元,占总保费72%。
四、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保障民生支出
一是狠抓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筹集安排资金13.1亿元,确保了“十大惠民行动”的全面实施;二是支持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各种涉农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全面兑现;抗旱、救灾资金及时安排下达,有效地保障了生产自救和脱贫解困。实施了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已累计实现签单保费收入3,044万元,其中,应由国家财政补贴的保费资金2,195万元,占总保费72%,有利地支持了农业生产发展,为保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了民生支出。*年,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的支出均实现了较高增长,分别增长47.8%、54.8%和24.8%,涉及人民群众的各种补贴、补助及时发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思想和理念,反映了我市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也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基本价值取向。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公共财政职能特征越来越凸显。四是进一步完善了社保体系。今年投入社保资金14亿元(含缴费部分),较去年增加3亿元,保障了“两个确保”的及时兑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五是积极推进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公共卫生资金2亿多元,较上年增加8,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五、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促进事业发展
一是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年,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保、文体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均实现了较高增长,分别增长65.1%、47.8%、114.2%、54.8%、24.8%、37.2%,较好地保证了各项事业等发展资金的需要。二是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的公用经费水平有所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了公安部门履行职能的正常经费需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及时兑现了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补贴的发放。
六、争取上级支持成绩显著,确保了财政正常运行
一是积极争取省对我市财政体制调整的政策支持,仅一般转移支付较上年就增加了3.2亿元,*年全市向上争取到各种转移支付补助和专项资金高达30亿元,比上年净增加了7亿元,增长3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实现40亿元支出的奋斗目标提供了保障。二是积极争取省对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在相关补助中增加了一个百分点的政策支持。三是积极争取加大上级调度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到省上资金调度38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保证了全市财政的正常运行。
七、努力加强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财政改革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化解乡村债务等为主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为主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完善市对区县的财政转移制度为主的财政体制调整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建立起了市对区县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化解债务补助机制,促进了区县财力状况明显改善,人均财力提高了5,000元以上。二是财政管理跃上新水平。*年在全省激励约束考核中,我市获得了全省综合考核第一名,市本级首次获得奖励资金280万元;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开展了专项资金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非税收入年度稽查、收费项目检查等工作;不断完善债务管理,加大了控制和化解基层政府债务的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新债、偿还旧债,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年消化政府性各种债务达6亿元,仅教育化债就获得了省上奖励资金8,700多万元。
八、抓好机关政务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一是加强机关政务管理,确保政令畅通。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的交办、督办事项,圆满完成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办理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充分肯定。二是机关建设扎实有效。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强化班子建设,加强党组的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做到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职工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此,我局保持了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获得了省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市级四好班子称号、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市级文明服务窗口称号、市级青年文明号,市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等多种荣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受到了特别嘉奖。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财政宣传力度,及时报送财政信息,超额完成了省厅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政务信息目标任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宣传,让老百姓知晓国家的财政政策;通过对专项资金分配结果公告公示,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的透明度,树立了公正、透明、规范的阳光财政形象。并按市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工作。
上一篇:财政局经济区财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