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精选{推荐5篇}

青春之歌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79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阐述了机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提出在实践环节深化改革,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淡化了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界限,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由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机电专业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理论体系以学科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把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和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设计产品是有利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研究、设计、开发、决策等,而是操作设备、制定工艺、筹划工装卡具、调整试车、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在学校学的知识相当一部分用不上,而现场工作所必需的工作能力又不具备。

(二)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长,社会对人才特别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受到很大的制约,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安排,都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呈现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使毕业生在理论研究的领域里“缺乏理论”,在技术应用领域内“缺乏应用”。有的专业由于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又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与动手能力,以至于课程结束后,了解的只是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当前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时太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机电专业课程和其它的专业课一样,教学课时被明显的缩减,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2.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在电机知识的介绍中,概念抽象,理论繁琐,跟数学、物理及电路等相关课程的联系很紧密。在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分析、基本控制环节的设计、设计思想的叙述一般都较清楚。但由于原理图多、文字叙述较抽象,学生又无实物接触,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有关安装位置图、面板开孔图、电气接线图及安装、调试等工艺设计方面几乎均未涉足,理论教学与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近年来PLC技术的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场合,基于PLC的实验系统无论其运行过程还是运行结果只能通过对控制对象的观察得以了解,因此PLC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应强调对象模型的实例化与控制流程的动态演示。但受控对象往往由于其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维护难等因素,难以大量装备于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工程实践中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4.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由于连年大幅扩招,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过去的相对降低,许多基础课的学习不够扎实,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改革的思路

1.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内容。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遵循国家、省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培养实用的职业技术人才。(1)关于“机电一体化”内涵的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从学科角度来看,它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的简单组合体;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果或最终体现来看,它则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械本体、电、气、液压以及光电器件组成的产品或设备,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系统。(2)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岗位,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的精神,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技艺型操作维护人员。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课程中的原理图、梯形图、程序及电路图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不仅仅大大减少了老师课堂上画图的时间,而且学生兴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2)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既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时,结合变频空调原理和特点,来分析变频空调与普通空调之间的区别,从而阐述变频调速的优点,学生增加了生活知识和学习的趣味性。(3)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课教好。如在介绍直流电机中,运用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例子给学生进行了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3.改革优化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技术应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实验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数据的测量、采集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运用。(2)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数控实训等,学生进行基本技能(钳工、机加工、电工)、职业基本素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编程和操作)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取得数控工艺员或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3)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学在实训中,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教学设计,针对实际零件数控加工任务讨论工艺解决方案,并在加工现场实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观比较和认识,以合作完成实训教学过程。融“理论、示范、练习、反馈”于一体,将“教、学、做”合而为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生根据实际生产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完成实践任务,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的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第2篇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需求结构不合理

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每项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最终都要服务于农业,要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总量虽多,但结构上却存在偏向于杂交水稻、抗虫棉等局部,在其他农业领域科技成果产出相对少很多;同时,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真正的应用与实践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导致的。在需求方面,由于农民的总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导致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的风险成本也不利于农民真正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问题

在我国,农业的科研管理的主体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体制有2个比较突出的弊端。首先,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其成果管理主体与测评主体是政府,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易出现所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投放到市场上时效益不佳,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其次,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主体,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一般以农科院校为主,这就易产生很多高校或者研究所,在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时是为了科研在搞科研,所研究的成果在最初可能其实际的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都存在效率低下或不切合农业生产实际的状况。

1.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制度问题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部分地区的基层农业人员退出了事业编制,很多具有较高学历和业务水平的人员离开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事其他工作,再加上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繁重,但总体平均的薪资水平却很低,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才引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农村的顺利推广。此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过于单一,缺乏。另外,事业单位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也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一直低迷不振。

2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2.1建立科学的供给体系

供给与需求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才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供给,所以解决需求是首先要提到的,想要提升或者更加明确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应先做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明显。其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优胜劣汰,将农业科技的研究转向能够提供更加实用的农业科技为主,转变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的思想,形成农业科技供给的针对化与合理化。

2.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层用户,其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对自身是否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失败的原因是农民本身不愿接受新成果、新技术,而并不是成果本身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完善农民培养教育体系,在充分了解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科学的培训体系,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农民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会让他们自身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提升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的坚实力量。

2.3健全相关鼓励性的政策制度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基本确立了新时代人才管理和评价政策框架,评价导向有所改善,分类评价机制得到普遍认可,激励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效能持续提升。一是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层面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方向性、引导性要求,也配套了具体细化的“硬措施”(刘辉,2024),实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机制,强化代表作评价、同行评议等分类评价方式,避免评价结果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在解决了“四唯”的根本问题、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扭转评价导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二是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在薪酬福利、表彰奖励、创新环境、科技成果确权转化、成长能力提高、服务保障等方面均提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建立了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体系,打破了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袁汝兵、周雷,2024),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和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十三五”以来,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数量稳步增长,专利技术市场发展势态良好,专利申请数、技术交易额基本呈上升趋势。三是我国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有效激发人才活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管理工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人才管理政策推陈出新,纾解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困境。职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建立专门职称通道。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鼓励高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并在一定年限内保留编制,创新股权参与等协同合作模式,消除科技人才兼职顾虑。四是我国科技人才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完善。随着我国各类国家级平台建设和基础研究支持政策出台,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加大经费投入以及加大持续资助周期已成为全国各省市保障基础研究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层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体现知识价值的分配机制初步建立,科研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成果转化奖励收入增长显著,2024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133459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49????27%。

二、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堵点未打通,阻碍人才活力充分释放

在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堵点仍未打通,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僵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滞后、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科技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

(一)科技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人员

对政策落地效果的预期不足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如下三项问题。一是“四唯”“一刀切”等误区依然存在。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53%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考核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对不同岗位缺乏分类评价”,57????6%仍认为“论文要求是硬杠杠”。二是评价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仅35????5%的科技工作者反映其所在单位实行了分类评价制度,同时,代表作评价制度的操作模式并不成熟,科研人员对政策落地效果的预期仍不足。三是具有独立性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尚未形成。政府部门“家长式”行政干预过强,用人单位的独立性难以有效发挥(杨月坤,2024)。

(二)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僵化,中长期物质激励缺失、精神激励效用不足

当前,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在物质福利、精神人文、工作环境、能力提升等方面问题突出。一是科技人才中长期物质激励缺失。人才创造价值与薪酬待遇不匹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二是科研单位精神激励作用被忽视。学术性和荣誉性的奖励激励过度利益化,助长了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张丽、赵令,2024)。三是科研团队人际关系处理复杂化。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生态有待加强,且科研人才间存在信息封锁。四是科技人才能力提升缺乏规划。科技人才培养统筹性不足,科研任务项目化降低了自主研究的能动性(盛罗兰,2024)。

(三)科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不能满足赋

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的要求我国科技人才管理制度距离中央提出的“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行政干预过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难。根据2024年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分别有69????9%和64????8%认为“按照党政机关的管理方式管理事业单位,对学术机构干预过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二是科研机构体系内部及地区间两极分化严重。“帽子”人才的待遇与国际接轨,而其他人才收入增长缓慢。同时,国家统计局、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人才流动走向呈现东部地区内部流动和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的趋势(赵晨、牛彤,2024)。三是科研项目管理和收益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在项目形成、团队遴选、资金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立项周期长、项目管理较死板等问题。调查数据表明,科研团队成员从成果转化可取得的收益比例平均仅为37????8%。

(四)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统筹不足、缺乏长期保障

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缺乏长期保障,出现了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并存的现象。一是中央经费投入统筹不够,顶层设计有待优化。我国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法人地位不明确,归属体系不清晰,同一项目向不同部门申请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经费缺乏长期保障。“专项拨款+竞争性项目基金”的支持方式导致基础研究开发需求与竞争性项目支持方式难以匹配。三是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并存,政策执行不到位。目前人才保障政策偏向境外引进、成熟型、高学历人才,忽视本土、成长中、技能型人才。部分中央保障政策在操作层面不够细化明确,部分地方保障举措落实不到位。

三、持续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体制机制

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构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人才政策体系。

(一)评价机制:建立精简科技人才“帽子”、高效自主的多主体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一是持续优化、动态调整,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破除“四唯”,树立“新标”。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学科领域、研究类型,明确评价重点,细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广泛听取一线科研工作者声音。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考核机制,打破人才帽子“标签化”“终身制”。二是注重学术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的综合运用。避免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人才“一刀切”式评价,适应科技协同创新和跨学科跨领域发展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团队评价办法,提升代表性成果评价可操作性,重视同行评议专家责任和信任制度、退出和问责机制等制度建设。三是健全多主体联动的科技人才评价体制。厘清政府角色认知和职能定位,积极引导多方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适当延长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考评周期,完善第三方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加快形成政策落实“进度表”,做到使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熟悉各项政策。

(二)激励机制:健全物质、人文、环境、能力、成就多元激励机制

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一是在物质福利激励层面,不断创新完善薪酬制度,兼顾短期与中长期激励,增强科技人才在待遇上的满足感。推动科技人才薪酬制度结构性改革,建立绩效工资总额正常增长机制,贯彻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分红激励、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二是在精神人文激励层面,引导内在追求,注重精神激励,塑造良好的科研价值观和科研精神。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强化精神激励,给予科技人才足够的关怀和尊重,满足其更高层次精神需求,激发其潜心科研、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在工作环境激励层面,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科技人才环境激励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营造“尊重科学与知识”“重视人才与创造”的科创氛围,改变科研决策长官意志和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反对“圈子”文化,打造自主宽松、适合科技人才发展的“生态雨林”。四是在能力提升激励层面,健全科技人才培训机制,提供发展机会与平台,有效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水平。加强科技人才培训和发展,提倡跨企业、跨地区、跨科研机构成立科研协作平台,设立多部门、多种类、多层次的奖励计划,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传帮带”。

(三)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科技人才特点和时代需求的管理制度

完善以科研人员为本、为科研人员“松绑”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人才特点的管理制度。一是树立科技人才管理“因人制宜”理念。推进科技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实施多元化柔性引才机制,健全海外人才准入机制,建立高层次科技人才绿卡制度。二是促进各类科技人才的合理有效流动。建立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培养补偿机制、协议工资制,完善兼职互聘双聘机制和访问学者制度,实行差异化学术休假制度。在薪金待遇、奖助补贴、职称评审等政策领域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科技人才向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流动。三是实行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制度。针对最迫切的科研难题,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一线专家提出科技攻关技术需求和揭榜项目,设立“悬赏项目池”。面向全球招募揭榜者,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者均有资格揭榜。社会资本与政府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设立悬赏金,社会资本后期也享有技术优先使用权或所有权,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界潜能。

(四)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既公平又体现差异的多渠道投入和分配机制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第4篇

1一体化教学的理念

一体化教学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利用理论知识使实际操作更加的熟练和专业,甚至以理论知识为支撑进行操作方式、方法的革新。简单来说,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紧紧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习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主导,利用专业知识支持技能的形成、解释动作要领、反映操作规范的实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也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在实际训练中使他们做一个明白、通透的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不管侧重于哪一个方面,两方面的学习都将变得意义不大,因此一定要理实一体化,在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让《机械基础》成为他们最大的帮助。

2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且精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于学习《机械基础》的同学们来说,他们的就业前景是广阔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机械的兴趣,要么就是他们精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再一个,落后的教材内容使他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脱轨,导致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用处不大,而所学的这些知识又不知道往那里用。由此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同学们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接轨,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同学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技术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3.1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书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非常多,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将会非常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也没有太好的学习能力,本来对机械方面学习挺感兴趣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的,学生只需坐在下面听讲就好,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的把教材的内容朗读出来,整节课堂教师和学生几乎是没有互动的。无聊的课堂只能导致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同学们在讲台下昏昏欲睡。如果把教师和学生单独拉开来看,画面也是成立的,他们就像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丝毫的关联。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有的教师因为《机械基础》太枯燥、无聊而上课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认真的备案,耐心的讲课了,老师都这么懈怠了,学生又哪来的动力去认真呢。即使有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态度把理论知识学的很好,但是实践的机会那么少,动手操作能力肯定也不理想,毕业进入社会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以差动螺旋传动为例:在上课前,把相关的具体实物带到教室中,并利用投影仪播放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差动螺传转动,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接着简单、快速的讲解一下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同学们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带来的实物和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怎样用理论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帮助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同学们对机械操作知其一,也知其二。最后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合作,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差动螺旋传动,让他们利用教室中有限的资源自己动手组装差动螺旋传动装置。在他们的讨论合作中,教师及时的给予他们适时地引导和纠正,对于他们的进步要大方的给予表扬,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定期的组织同学们到相关的企业车间中进行参观、学习,提高他们对机械设备的直观认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3.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理论与实际接轨

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在《机械基础》的教学方面安排两个教师,即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不同,再加上有可能他们不太经常交流,降低了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教材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来说是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很多教师对这方面的技术革新并不了解,他们只能按照课本来授课,使得同学们所学习的内容与就业要求脱轨,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职业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一体化,往同一个教学目标上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定期的组织教师去车间实习学习,掌握最新的机械操作技术和技工需求种类,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课外拓展,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时时刻刻紧跟社会潮流,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要求接轨。

3.3机械基础教学课程的体系建设

机械基础课程是个高校根据机械基础专业培养目标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其中也包括机械基础专业的教学顺序,实现机械基础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课程体系。实现机械基础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学课程体系可体现在几个方面:教学计划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以及教学大纲一体化。并不是所以的专业都适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机械基础专业综合性特点比较强,涉及到的行业有很多,如力学方面、物理学方面、电子学方面等等,同时涉及到理论性方面知识以及技术性方面知识。机械基础教学课程可大致划分成机械基础专业课程、机械基础文化课程,还有一个最重要课程同时也是机械专业的核心部分,就是机械专业技能课程,在机械专业技能课程中要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对机械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明确,高职院校依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该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机械专业的大概发展方向,然后有目标的培养。第二,要对机械专业进行岗位分析,确定机械专业在各行业的用人要求,然后制定机械专业的的目标岗位。第三,把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教学重点,实现机械专业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对教学课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不仅要有基础理论的分析,同时还要加强技能培训。

4结语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第5篇

1.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世界

3.优化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加强课程整合,发挥课程整体效益

二、课程目标

1.关注社会生活和祖国前途,关注人类和环境持续和谐发展,形成维护社会进步、承担社会义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人生态度。

2.形成追求科学真理、不迷信权威、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的价值观,养成尊重知识产权,不弄虚作假的科学道德。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能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3.经历从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写出研究报告、成果展示和交流到反思和评价的研究过程,获得相应的各种研究活动的体验和经验。

4.会选择和确定课题,会设计较具体的研究方案:初步学会收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会设计调查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初步学会文献研究的方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

5.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论文等),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和评价别人的观点,并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学会分享与合作。

6.初步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实施计划

(一)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实施研究性课程的重要意义

通过收集资料、专家讲座、观摩活动和讨论交流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实施研究性课程的重要意义;在教师中进行教科研基本方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基本能力。

向学生宣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开设“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二)构建和完善研究性课程管理网络

1、领导小组:

成员:校长、分管校长、分管主任

职责:策划并实施本校的研究型课程,制定并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奖惩条例;

2、工作小组:

成员:年级组长、研究性学习骨干教师

职责:负责对各年级研究性学习的落实、督查和教师的考核;结集出版《优秀课题研究成果选萃》,组织研究型课程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在奉贤中学网站建立“研究性学习”专题网页。

3、指导小组:

成员: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有各班任课教师组成。

职责:负责对各班级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组织、指导、反馈和评价等。

(三)完善课题式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

1、规范“课题研究”申报制度——学生自由组合并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组长,根据学校颁布的课题指南或自行选择,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聘请指导老师,共同讨论研究课题,并对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活动计划作进一步的修改、调整,最后正式填写“研究型课程课题申报表”和“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2、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进行课程活动后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要求指导老师在进行指导活动后认真填写“课题研究指导记录”,由教导处随时进行抽查。课题研究中途,要求指导老师加强中期检查与指导,集中活动时期,至少参与一个课题小组的查阅资料、外出调查、访问、实验等具体研究实践。

3、加强研究型课程的评价研究

制定“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及评价说明”,加强课程的过程管理,要求学生和指导老师在学习活动中作一些必要的资料积累。

(四)进行学科渗透式研究型课程探索实践

1.以“自主·合作·体验·发展”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实践研究为抓手,要求各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如何使研究性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内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的科研实践。

2.加强学科整合,提高课程质量。

与基础型课程整合,为课题研究提供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

与拓展型课程整合,为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问题背景和课外知识。

与信息科技学科整合,提高开展研究活动的效率:让学生学会用Internet查阅资料,用Word撰写研究体会和研究报告,用Excel来处理分析数据,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来展示研究成果。

2006学年高一年级课题式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形式:

专题讲座、开题论证、小组指导、自主活动、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

(三)活动地点:

专题讲座、开题论证、论文(报告)答辩:各班教室

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电视直播、学校报告厅,指导教师下班组织和指导。

小组指导:学校。具体活动场所由指导老师上报教导处后进行协调。

自主活动:由学生根据研究计划确定活动地点。学校开放图书馆、资料室、计算机房、备用教室等场所。

(四)具体实施安排

第一学期:

具体要求: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初步选定课题,完成开题论证

(1)各班指导小组成员为学生开设研究性学习系列讲座

(2)学生自由组合并成立研究小组(6~8人左右),确定组长,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填写“研究型课程课题研究申报表”(草表)和“研究型课程课题研究活动计划”(草表),聘请小组指导教师。

(3)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课题,对课题的名称、确立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活动计划等作修改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课题论证。

(4)按小组活动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日程安排:

第三周:组建研究性课程工作小组和指导小组。

第四~五周: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的第一、第二次研究性讲座。

第六周:学生自由组合并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组长,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第七周:聘请课题小组指导教师,制定研究计划。

第九周:以班级为单位各小组完成课题开题论证。

第十二~十四周: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的第三、四、五次研究性讲座。

第十五~十六周:集中半天进行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研究活动

第二学期:

具体要求:体验研究性学习

(1)教师指导下研究性小组实施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研究活动。

(2)整理活动、研究资料,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一份,小组成员每人一篇研究体会。

(3)各研究小组向教师评价小组(有工作小组和指导小组组成)展示、汇报研究成果,回答评价小组提出的问题,在完成答辩后,有评价小组给予评价。

日程安排:

第三周:进行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研究活动。

第四~五周: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的第六、七次研究性讲座。

第六~八周:整理活动、研究资料,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一份,小组成员每人一篇研究体会。

第十三~十四周:集中半天,各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完成论文答辩、成果展示。

第十五周:各小组上交结题作业(包括记录本、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一份,小组成员每人研究体会一篇),指导教师完成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上交指导材料。

第十六~十七周:工作小组完成学生研究成果的考核、挑选和评奖工作。

2006学年高二年级课题式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形式:

开题论证、小组指导、自主活动、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

(三)活动地点:

开题论证、论文(报告)答辩:各班教室

成果展示:电视直播、学校报告厅,指导教师下班组织和指导。

小组指导:学校。具体活动场所由指导老师上报教导处后进行协调。

自主活动:由学生根据研究计划确定活动地点。学校开放图书馆、资料室、计算机房、备用教室等场所。

(四)具体实施安排

第一学期:

具体要求: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选定课题,完成开题论证,实施研究。

(1)学生自由组合并成立研究小组(4~6人左右),确定组长,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填写课题“研究型课程课题研究申报表”(草表)和“研究型课程课题研究活动计划”(草表),聘请小组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课题,对课题的名称、确立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活动计划等作修改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课题论证。

(3)依据活动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日程安排:

第四周:组建研究性课程工作小组和指导小组。

第五周: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组长,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第七周:聘请课题小组指导教师,制定研究计划。

第八周:修改和调整研究计划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完成课题论证。

第十二~十四周:课题指导教师实施指导、学生实施研究。

第十五~十六周:集中半天进行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研究活动

第二学期:

具体要求:学会研究性学习,总结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1)教师指导下研究性小组实施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研究活动。

(2)整理活动、研究资料,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一份,小组成员每人一篇研究体会。

(3)各研究小组向教师评价小组(有工作小组和指导小组组成)展示、汇报研究成果,回答评价小组提出的问题,在完成答辩后,有评价小组给予评价。

日程安排:

第三周:集中半天进行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访谈、实地考证、信息处理等自主

研究活动

第六~八周:整理活动、研究资料,各小组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一份,小组成员每人一篇研究体会。

第十三~十四周:集中半天,各小组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完成论文答辩、成果展示。

第十五周:各小组上交结题作业,指导教师完成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上交指导材料。

第十六~十七周:工作小组完成学生研究成果的考核、挑选和评奖工作

附一:学生应交的结题作业

1、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每个课题研究小组一册,有完整记录。

2、课题小组的课题研究报告——每个课题研究小组一份(2000字以上)。

3、课题研究体会——每位学生一篇(500字以上)。

4、附件——根据不同的课题研究类型,上交相应的材料。

调查分析类——调查问卷及数据汇总表

实验研究类——实验装置照片或图片,完整的实验记录

设计研究类——设计图纸或效果图、实物模型

资料研究类——相关的文献资料

如有研究日记、照片、录音、录象等资料,请一并上交。其他原始资料请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要求:(1)书面材料必须用钢笔撰写,字迹端正,用文稿纸或信纸。

(2)电子文档中Word、Excel的页面请设置为16K。

附二:课题研究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提出课题的理由——包括课题产生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等。

2.研究目的——要想取得的预期成果。

3.研究过程——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环节,要有具体事例和详细分析。

4.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5.对策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设想,有一定的可行性。

6.研究体会——研究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要有事例。

7.后续研究设想——对课题研究的进一步设想。

8.参考资料——研究报告中引用材料的出处。

9.附件目录——注明附件的类别、名称、件数等。

评奖与展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