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5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1分钟。
课外阅读计划范文第1篇
1.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
2.模糊性原则。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内容
(一)爱读书──兴趣与习惯
1.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完成)
2.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一完成)
3.建立《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每天阅读情况,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
(二)多读书──内容与范围
1.在《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中,选择适合自己读的健康有益的书。鲁迅先生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群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对新发现的好书进行阅读,可以申请更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将其列入《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当中去。
2.《周课外阅读计划》,可以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也可自行寻找与本周学习课文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等。
3.上课时间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寒假或暑假每周不少于2万字,总体阅读量每学期不少于25万字。
(三)会读书──技巧与方式
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学生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能运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积极参加读后叙述课、评价课等语文活动课。
3.上好读书笔记交流课,并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四)善读书──积累与运用
1.坚持每周能完成一篇感想型、评价型读书心得或摘抄型、提纲型读书笔记,字数不限。
2.有条件的建立自己的书库,不断充实书目,并按类别编号归档。
三、评价手段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2.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课外阅读计划范文第2篇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T1、T2、T3中学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共发出500份问卷,收回500份,无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460份。调查对象以年级划分,高一年级共有334人,占66.8%,高二年级共166人,占33.2%。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动机是应付考试,并非出自主观意愿,即使阅读课外书,也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因个人兴趣去进行课外阅读的只占5%。另外高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绝大多数是漫画等娱乐休闲书,或者是为辅助课堂学习而选择阅读教材参考书和作文书,有深度的文学名著并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并不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在课间或假日很少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甚至有些学生对课外阅读持有消极的排斥态度。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用课外阅读活动代替其他休闲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短,个人拥有的语文课外读物数量少,获得语文课外读物渠道狭窄,阅读报纸杂志的频率也不高,导致阅读量不足,涉猎的知识面不够宽。其次,调查数据反映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只读一次,只关注书的大概内容,没有做到潜心研读,而是浮光掠影式的快速略读,难以发挥课外阅读的成效。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满意度不高,教师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经常性指导的只占22.9%。其次,学校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定期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活动,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课外阅读活动基本上属于学生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指导和支持。与此同时,学校、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而且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以考试为主。
二、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一)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强
从课外阅读的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课外阅读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绝大部分学生读课外书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且所读书籍大多是学校发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低,不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阅读。
(二)缺乏积极的阅读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是消极的。学生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大,而且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大多数不超过半个小时。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阅读所占比例很小,学生宁可把时间花在上网、看电视等活动上,也不愿阅读课外书籍。
(三)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76%的学生偏向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只读一次,同时也不花心思去熟悉书中内容,读过的课外书很快就忘记,对其中的内容无法正确复述。怀着随便看一下的闲适心态去读书,对书中内容犹如蜻蜓点水般稍稍涉猎而不求甚解,这样无心智投入,亦无调动情绪地读书只是一种“无效阅读”。
(四)阅读材料选择不当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知,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把娱乐漫画类的书籍作为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只有12%的学生表示喜欢读文学名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比较喜欢易懂、有趣、内容简单却无实质内涵的读物,能陶冶情操、思辨性知识性强的文学名著和科普书籍却几乎无人问津。
(五)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低,课外阅读考评方式单一
学校或者班级经常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只有15.7%,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只有22.9%,甚至有16.5%的教师从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说明学校、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很低。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授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也很少了解学生近期的课外阅读情况。至于学校,也没有为学生制定恰当的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在考评方式上,学校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考查和评价,而且考评多以考试为主,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三、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弊端显著
语文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这种应试教育模式,把学校的教学成绩看得很重,凡是对成绩提升有益的都会被重视,反之则会被漠视,课外阅读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不受待见。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把课外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对待,只是重视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
(二)高中生身心特点的影响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猎奇心理普遍较强,较为钟情于娱乐漫画类的休闲书,喜欢浏览画面有趣内容简单书,而不能潜心研读文学名著和自然科学类书籍。与此同时,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他们对小时候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盲目崇拜的心态,这也导致他们并不喜欢读文学名著类的主流文化作品,而喜欢不被学校教育推崇的休闲类书籍。
(三)阅读条件的限制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种练习、试题,剩余的可支配时间比较少,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自然就更少。现行的应试教育条件下,难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另外,一些高中的图书馆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藏书量少,图书更新慢,书籍领域狭窄,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建立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机制及考评体系
(一)设立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机构
要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定时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必须成立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负责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这个机构既是项目推进的组织者和设计部门,又是对阅读教学的考评机构。可从学校中选拔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活动,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教师组成项目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二)完善课外阅读的管理机制,制订合理的阅读方案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在学期初制订好语文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安排课外阅读的各项活动,特别是要制定好课外阅读书单,为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读物,除了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还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编制有本校特色的课外阅读书单。其次,组织机构要负责检查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情况,使课外阅读指导落到实处。
(三)建设书香校园
课外阅读活动组织机构要努力推动课外阅读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通过“专家指导、典型带动、竞赛拉动、评价推动”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愿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推广课外阅读。例如在校道和宣传栏处,设书香长廊、读书橱窗;班级设图书角、好书推荐栏、新书排行榜,并经常进行更新;构建书香校园网络平台等。再次,加强宣传,引导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重视和支持课外阅读。可以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争取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和支持。
(四)建立课外阅读考评激励机制
1.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实施学生课外阅读考核制度,考查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考核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考核成绩。
(1)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考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实施时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每天的阅读做出量的规定。高一学生的日阅读量应为30分钟,高二学生的日阅读量为40分钟,高三学生为20分钟。阅读内容,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完成“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阅读范畴除了课标推荐的书籍,还应包括学校指定的书籍。至于阅读过程,需从阅读参与度和阅读策略两方面考量,这方面可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做法,用以下四个指标衡量个人阅读参与度:喜爱阅读、阅读多样性、网上阅读活动、趣味性阅读时间。而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从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动机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三方面进行评价。在阅读成果的测评方面,可加大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定期考查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将推荐阅读书目列入期中、期末考试范围,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结合这四点综合评价,可以避免以考试为主的考评方式带来的弊端,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评价。
(2)考评的主体应多元,符合新课标提倡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既有学校、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
(3)考评形式应多样化。除了考试,还可以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课外阅读的计划、记录、成果和反思。其次,可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会、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评。
课外阅读计划范文第3篇
1、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2、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一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二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三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四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五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六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课外阅读计划范文第4篇
一、调研对象、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西藏地区小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跟踪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拉萨市六所小学的学生中发放问卷调查。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拉萨市六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每班学号尾号为1和5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96%,其中无效问卷2份。同时辅以对家长、教师的访谈调研和小学语文课堂跟踪的调研方法。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活动从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的载体、课外阅读目的、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语种,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等方面总结了西藏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概括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本文将根据西藏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西藏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策略。
二、调研结果与原因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西藏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并不理想;在课外阅读的推进方面,学校、家长的态度存在差异;课堂内的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出现了断层;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与教师的指导能力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等。究其原因主要为对课外阅读的选择与目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缺乏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与阅读环境的创设等。
三、西藏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策略
(一)社会、学校、家庭形成联动机制,营造课外阅读的书香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的主动性。阅读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还有家长教师等长辈的态度等。从样本数据分析来看,阅读物理环境的创设还需要加强。数据显示,有的社区或家庭就近位置有一些书店书吧,少部分社区有社区阅览室,但是占比较小,而且很多社区阅览室周末并不会面向儿童开放,很多书吧书店经营项目也比较繁杂,很少有儿童的专属阅读角等。另外,对于学校的阅读环境数据呈现出来的是兴趣小组较少,课外阅读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图书馆以及少部分教室的阅读角,但是因为学校图书馆有固定上下班时间,加上学生课时较满,所以,实际情况是,图书馆或阅读角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的学校的图书馆、读书角甚至成了摆设。在家长、教师的参与以及态度方面,调查样本显示,学校教师经常推荐学生看课外书的占26%,有时会推荐的占63%,从来不推荐的占11%,班级内部或学校经常开展一些有关课外阅读交流活动的占24%,有时开展的占48%,从来不开展的占12%。这比例跟教师推荐看课外书惊人的类似;家长在家经常看书的占36%,有时看书的占64%,从来不看书的占16%;父母经常陪伴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占31%,有时会陪伴阅读的占44%,从来不陪伴阅读的占25%。另外在跟踪调查中也发现,三所学校的三个班级因为教师极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会经常推荐阅读书籍,定期布置阅读笔记的作业,也会在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会等活动,而这三个班的语文成绩在所在学校的同年级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由此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对于语文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在家长对于学生看课外书的态度问卷中发现,家长十分支持并能经常沟通交流的占77%,13%的家长态度表现为无所谓、不询问,另有10%的家长持反对的态度,这部分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正常学习。由此看来,社会、社区、学校、家长等的参与,以及环境的创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普及与效果。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课外阅读的书香氛围,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将会极大地促进西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依托学校的特色活动,助推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对样本调研数据的分析中发现,教师、家长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态度和积极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经常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学校或班级经常组织相关活动的班级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同时家长的态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积极支持并能陪伴阅读的学生,与学生阅读兴趣是成正比的。由此,学校可以设立定期读书月活动来课外阅读分享活动、拓宽课外阅读的渠道,举办课外阅读讲座、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等特色活动,助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体还可以细化到按照不同年段和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安排好阅读计划。每学期规划好阅读的数量,并将一本书具体安排到初读要花多少时间,怎么读,重点放哪里?每天阅读多少页,再读要怎么读,读书笔记怎么做,等等。当课外阅读有了具体的计划,学生就能够较好地自我调整,有条不紊地执行计划,保证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课内外阅读相互渗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对教师、家长的访问中发现,很多教师、家长对课内外阅读的紧密联系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在访问中发现,一部分家长也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还存在怕影响正常课业的担忧。在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上,自己不喜欢和家长不支持的人数相似,各占近25%。父母经常会看书,并且经常陪伴看书,而且对于学生看课外书的态度是十分支持并经常沟通交流的学生中,仅有5名选择自己不喜欢,6名选择家长、学校不支持,没有阅读氛围,剩下的都是选择作业量大,没有时间。有些教师和家长也认为语文课堂阅读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应付语文测试,而课外阅读则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就语文课程而言,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拓展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争取做到既不影响课程的学习,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独特趣味。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内阅读的内容,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分步推荐与课内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
(四)积极拓宽课外读物,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计划范文第5篇
(1)去学校图书馆的情况见表4。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聋人大学生中,经常去学校图书馆读书的学生只占16.9%,偶尔去学校图书馆的占73.8%,根本不去学校图书馆的占9.2%。据了解,经常去学校图书馆的学生不仅仅是借还图书或查阅所需资料,吸引他们的是图书馆的幽雅舒适的环境,他们把图书馆当作日常学习和进行期刊阅读的重要场所。由于图书馆提供的学习位置有限,因此经常来图书馆的聋人大学生所占比例还是较高的。而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则主要是借还图书或查阅所需资料,他们来图书馆的频次是由所借图书的阅读进度和临时所需查阅资料的情况决定的。不去图书馆的占比9.2%,这个比例在普通人员中不算高,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特别是其中半数以上为大三学生,这是极不正常的。虽然他们中的少数同学和偶尔来图书馆的同学中有的表示在外面公共图书馆或图书大厦看书,但对于他们不去学校图书馆的原因和舍近求远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究的。
(2)平均每天课外阅读花费的时间见图1。调查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有65%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1h~3h,20%的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花费较少,只有1h;而有8.2%的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花费较多,在4h以上;其中有4.6%的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达5h。比较其他普通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资料,这样的比例分布还算是合理的。
(3)课外阅读计划见表5。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聋人大学生能够自行制订课外阅读计划的不到一半;另外一些同学依赖教师和他人制订的计划,分别为9.7%和7.2%,共占16.9%;令人担忧的是,有35.4%的聋人大学生读书无计划,既不自己制订,又不遵从他人制订的计划,只是随意读书。这样的课外阅读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很难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需要我们的老师、家长和图书馆服务人员用心加以引导。
(4)对待课外书的态度见表6。从调查结果看,选择“特喜欢,想看就看”和“较喜欢,有选择性地看”的同学占绝大多数,合计78.5%,接近八成;而选择“不喜欢,没意义”的只有3人,占比1.5%。应该说,这两个方面情况各自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对于选择“一般,看不看都行”的近两成学生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研究,从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他们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5)阅读习惯。对于聋生的阅读习惯,我们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3个阶段作了调查(见表7~表9)。调查结果表明,与许多普通大学生一样,聋人大学生在看课外书前也一样喜欢先对所读图书有个基本的了解,他们有的喜欢先看目录,有的喜欢先看内容提要,有的喜欢翻一翻再看,有的喜欢先看其中有趣的一节。喜欢先看内容提要的人要更多些,占31.3%;其次是“翻一翻再看”,占29.2%;再次是“目录”,占25.6%;最后是“其中有趣的一节”,占到15.4%。现在图书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地开展阅读是十分明智和科学的。聋生阅读前的这些习惯也反映了他们长期养成的对阅读选择的不同做法。阅读过程中,各自的做法也不一样,有67.7%的学生喜欢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有46.7%的学生喜欢写读书心得,有29.2%的学生喜欢写提纲,有28.2%学生喜欢写批注(假设书是自己的),只看不动笔的学生只占13.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聋生阅读习惯还是很好的,与普通大学生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这方面所占学生比例是比较高的;而与家长交流、与教师商讨的学生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只占11.8%和8.2%,合计只占两成;还有12.3%的学生则一点不与人交流读后感受,这对于提升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是没有益处的,这一点值得注意。因为聋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对知识的领悟能力要相对差些,如果再相对封闭自己,不与别人交流,从阅读中获得的收获可能会很少,长此以往,他们就有可能对阅读失去兴趣。
(6)阅读倾向。聋人大学生的肩上背负着比普通大学生更多的压力,考取大学、顺利实现就业是他们未来人生的重要出路。在此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在校追求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学业,这从他们课外阅读的选择上也可以窥见一斑(见表10)。调查显示,聋生在专业以外的图书阅读选择中,包括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在内的应用技术类图书占据主导地位,占63.1%。因为具备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书是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聋人大学生也深深懂得这一点。另外,有25.6%的学生选择了文学类。阅读名著等文学经典作品,提升自身文学素养是许多大学生的追求,聋生们在学习之余,他们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只是所占比例略微少了些。只有13.8%的学生选择了娱乐消遣类,这也并奇怪,聋生在学习上往往要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在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之下,一些学生选择阅读一些娱乐消遣类的图书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借此释放紧张情绪,调整心态。所以,从总体上说聋人大学生在课外图书的阅读选择上的调查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
影响聋人大学生阅读的因素很多,通过调查发现,有33.3%的学生是由于没有时间而影响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影响他们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又一重要因素,有13.3%的学生因为缺乏兴趣,很少进行课外阅读;还有9.7%的学生因为不擅长阅读,也很少进行阅读。上述3个影响聋生课外阅读的可列因素占到56.3%,而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对图书馆不甚了解不知道如何借书、不知道如何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等,则影响了43.1%的聋生的课外阅读(见图2)。这一点从另外一项调查内容——“是否希望获得课外指导”中可以窥见一斑。他们中希望和特别希望得到课外阅读指导的学生达到75.3%,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阅读媒介的选择
喜欢的阅读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资源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读者的选择由于各自的喜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从调查结果来看,聋人大学生比较喜欢的阅读方式是纸质图书和电脑阅读相结合,被调查学生中的46.2%选择了这一方式。将传统纸质文献阅读与现代电脑网络阅读结合起来,这样可以相互搭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阅读效益的最大化,这应当是值得提倡的。另外,有28.2%的学生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纸质文献阅读方式,有19.5%的学生仅喜欢电脑阅读,应当说,这两种做法都带有片面性,不利于阅读的拓展。有8.2%的学生对手机阅读情有独钟,这是因为它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方便地寻找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见表l1)。
网上阅读的主要内容
上一篇:课外活动计划{5篇}
下一篇:七下人教版语文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