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集合5篇}

梦幻童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874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5分钟。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湘潭市湘钢医院血透室,湖南湘潭 411104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该院血透室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另选取该院血透室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关键词 ]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109-02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临床治疗技术及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管理流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李密[1]认为,护理流程管理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节能水平与增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减少透析差错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分析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该院分别对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前后的235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该院血透室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89例,女31例,年龄30~78岁,平均为(54.2±4.1)岁;透析时间1个月~10年,平均为(5.2±0.5)年。另选取该院血透室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92例,女23例,年龄28~82岁,平均为(55.1±4.2)岁;透析时间1个月~11年,平均为(5.6±0.5)年。血透患者均由1名血液净化从业资质的护士长进行管理;护理人员4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1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流程,具体措施如下。

1.2.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及流程参考现行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2]建立符合血透室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新患者的接诊流程、上下机工作流程、管路冲洗流程、透析器复用流程以及相关护理应急流程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并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方法与考核标准,并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相关护理操作制度等。另外,在现有的血透与复用同意书的前提下增加置管、直穿等创伤治疗知情同意书与抗凝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做好医患沟通记录并签名,以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2.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科室应每月定期进行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理论及安全知识等培训,同时采用科室中曾出现过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事件进行探讨,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工作责任感,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及应急处理能力。

1.2.3建立对患者的识别程序及查对流程在原有的血透记录单上增设医生的透析计划与签名,而护理人员则根据医生的透析计划合理设置参数。当患者进入透析室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反复询问患者姓名、病床号等,并进行透析器标识的核对,以观察设置的参数与治疗单上的参数是否相同,经两名护士交叉核对无误后上机[3]。上机后,再次进行血液循环管路各个部位操作的检查,以保证操作的合理与到位,经两名护士核查无误后双双签名,避免出现透析器标识错位、参数设置错误等风险因素。

1.2.4对透析患者进行编号管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的病历、治疗单、排班表、透析器、储存柜及记账单上做好编号,以便透析器的存放与取出,对号入座,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定,能有效避免因透析器放错位置、患者姓名相同等原因导致的上错机现象,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1.2.5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增设2名质控护士,以作为2 名基层护理人员节假日与夜间工作的二线值班,能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如在中午上下机时段属于比较繁忙的时段,再加上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快,往往容易出现护理差错[4]。因此需要将每位患者的上机时间控制在相隔10 min左右,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同时,由质控护士对部分穿刺难度较高、疑难病例重点把关,并详细检查与分析各项护理操作记录,以便及时发现与纠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将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另外,每月应定期召开1~2 次质控会议,以对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流程的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五大维度,各维度划分为5个项,每项评分分为4、3、2、1个等级,满分100分,最低分25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①非常满意:评分>86分;②满意:评分为71~85分;③一般:评分为50~70分;④不满意:评分<50分。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血透室是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场所,主要开展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序贯透析以及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透析项目。血透室作为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科室,具有风险性高、专业性强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要求较高[5]。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由于穿刺针脱落、参数设置错误、旁路接错、下机拔错针及管路夹子忘开关等护理风险因素的存在,对患者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护理流程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使护理工作更加流程化、规范化、系统化。该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2%;且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5%,提示在血透室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严格执行进入血透室流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识别程序、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做好患者的编号以及加强护理管理,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能更加熟练与重视细化,并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及责任心,重视对血透护理工作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有利于减少透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李姮瑛[6]认为,通过加强血透室的护理流程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能有效提高血透室的护理服务质量,并提高患者在透析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促进血透室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提高患者透析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参考文献]

[1]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6-198.

[2]赵睿.优化护理流程质量和管理对提高护理水平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9):4240.

[3]冯爽.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32):144-145.

[4]薛莹,彭庆,姚欣.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作用[J]. 吉林医学,2014,35(6):1281.

[5]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1-622.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部队;血透室;感染;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透室作为全军血液净化中心之一,现有血液透析机11台,血虑机1台,血透护士4名,血透医生2名。统计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结果及插管血路感染发生情况监测,(表1-表2)从而实现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必要性。

1.2开展全科室人员学习 医疗机构制定以下血液透析室医院管理制度包括:《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等。

1.3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环境质量管理 ①合理划分血液透析室区域:明确血透室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在各区进行图片识别,避免人流与物流的交叉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②加强消毒:血液透析室每日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后采用紫外线消毒;血透室地面被血液等污染时用0.1%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③加强血液透析机系统的维护;④加强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我院通过加强对透析液制备及输入过程的检测、细菌培养等各类透析水指标检查了解透析水的质量情况,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时,仔细排查各个配置环节,反复排查明确污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透析水≤200cfu/mL、内毒素≤1EU/mL,从而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

1.4加强血源叉感染 ①医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进入血透室时穿工作服,换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好隔离衣;②为了防止院内患者的交叉感染,我院均应用一次性的透析器和穿刺针等;③皮肤接触血液、体液等污染性液体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进 行冲洗,必要时采用消毒液消毒处理;如果污染液体进入眼睛,可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至于划伤或刺伤,要尽量挤出污染的血液并用清水冲洗伤口,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待伤口干燥后包扎。

2 结果

2.1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近2年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 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显著改善。见表1。

2.2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近2年插管血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感染控制管理措,内瘘患者、行股静脉插管后患者,行颈内静脉插管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技术十分复杂,其设备依赖性高,操作过程易受影响,导致患者较易在血液透析中发生感染,甚至可以引起患者的死亡。血液透析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要不断健全相关体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控意识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彭薇.强化护士慎独精神,实现医院感染"零容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345.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血液透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79-02

慢性肾衰竭期可以引起全身各个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规律的血液透析是可行可靠的出路[1]。笔者现将透析前慢性肾脏病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血液透析的换9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45-88岁,平均年龄为64.93±4.85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措施,两组患者情况、护士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透析前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环境管理 血透室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血透室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血液透析治疗室一部分是血液透析准备室。①空气消毒,血透准备室一般备用UV照射,每天一次,每次照射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血液透析治疗室则是采用的空气消毒仪,每次早晚各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时间为一个半小时。②物体表面消毒:血透室内的座、椅、床等物体表面以及地面用1:100的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如有体液、血液以及分泌物是用1:50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保持物体表面进行随时消毒。透析的床上用品要保证每人一套,一人一换。

1.2.2 血透机的管理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完毕后,对血液透析机进行严格的消毒,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机的外部有污染,甚至有不能被肉眼所看到的污染,可以采取1:100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如被血迹或者体液污染时则用1:50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血液透析机内部消毒按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保养及处理。

1.2.3 患者的管理 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在透析前测量患者的体温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第一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在血液透析治疗前进行各项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例如肝功五项、梅毒、艾滋病等全方面的检查。将检查的结果告知家属及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嘱其遵循血液透析室的相关规定,是患者自觉地对疾病感染进行控制[1]。对于患者出现阳性检查报告的患者实施分区分机专人透析治疗。

1.2.4 各种检测标准的管理 对于血液透析所用的水要每个月进行细菌培养一次,感染监控规定,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之间的细菌数不能超过250cfu/m3;每个月进行治疗时环境的空气细菌培养,检查细菌数不得超过500cfu/m3,每月进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指数不能超过10cfu/cm2,医护人员要注意手卫生,双手的细菌指数不得超过10cfu/cm2,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及时将感染因素控制或消除。

1.2.5 加强护士管理 在血透科室制定详细的风险学习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学习,在临床上加以实施,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培训和考核,对新职工实施一对一的培训与指导,将本科室的各种工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告知新来员工,尤其是各种容易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逐一传授给他们[2]。

1.2.6 培训护士的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要从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入手,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首先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要对新工作的护士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有上岗资格才能正式工作。熟练各种透析方式、操作方法以及透析的原理;对于常见的透析出现的并发症要有预见性,并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熟知透析工作的每一项操作中的风险,加强每一项操作的安全意识[3]。

1.3 效果评定 由本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调查表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时间段抽取100例病例进行比较,满分为100分。

1.4 数据处理 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 结 果

观察组在2012年度开展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儿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慢性肾脏病的血液透析的护理管理与医院内感染息息相关,加强血透室的护理流程管理,严格制定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凡进入血透室的工作人员都应执行血透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能有效的提高血透室的护理质量。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流程管理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人员培训、操作流程的规范、加强物品管理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控制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4]。开展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明显的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并且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岩.血也净化风险管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9,6(5):635.

[2] 何爱贞.医院血透感染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6(5):739.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血透室;临床护理;带教;问题;对策

目前,全国各类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专科护理专业,学生通过在校期间两到三年文化课学习,已经基本掌握和了解了专科临床护理的理论知识,但是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学生正式参加工作之前,都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进入到各医疗机构中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带教老师引导下,逐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以达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专业素质要求。

1 血透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老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在护理实习生反映的带教问题中,带教老师业务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由于血透室日常工作较为繁忙,部分职业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的护理人员无法参与到带教工作中,进而导致实习带教多由资历较浅,或学历职称相对较低的护士来承担。实习生对于带教老师的业务素质不满也是在所难免的。

1.2 缺少专业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 在本院血透室组织的带教中,由于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普遍仅有4~6周,而且血透室护士工作的机动性较大,导致实习生难以接触到专业的带教老师,同时,血透室的急诊突发事件相对较多,工作任务重,带教老师要忙于临床护理,用于带教的时间自然缩短了。

1.3 实习生的动手操作机会较少 在本科实习的大多数实习生反映动手操作机会少,日常接触到的工作多为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患者饮食,机器及床单元的清洁消毒等,由于血透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患者病程长,身心备受折磨,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爱心、耐心。所以带教老师一般采用现场观摩或讲解方式,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

2 带教对策

2.1 加强带教队伍自身建设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培养一名优秀合格的护士过程中,带教老师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应该注重带教老师的成长和发展[1]。根据血透室工作的实际特点,带教老师在带教工作中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尽量选择资历较高的护士担任带教负责人。对共性内容采取集中讲解,施教。同时由具备五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重点做好个体施教和随机带教。

2.2 熟悉工作环境 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以后,组织带教工作的带教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医院的基本环境,以及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类型和护理要点,带教老师还要提供相应的专科知识学习资料和相关规章制度,供学生翻阅和学习,使其深入了解今后的工作内容和性质[2]。

2.3 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 虽然实习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但是对于血透专科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很局限 ,认识只停留于表面层次。这对于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是极其不利的。带教老师在带教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工作空闲时间,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和丰富的经验,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巩固和强化,为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2.4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血透临床护理带教中,医院及科室要尽量为实习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实习环境,尤其是作为接触实习生较多的带教老师,在带教工作中一定要耐心细致。对于实习生常见的操作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促使学生尽快进入护士工作角色。同时带教老师还要做到多接触学生,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

3 体会

在血透临床护理带教中,学生要在带教老师带领下,逐步掌握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和难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承担带教任务的老师要重视对于实习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逐步锻炼实习生眼勤、腿勤、嘴勤和头脑灵活的工作作风,为其今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2]。

参考文献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49-01

本次研究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54.6±1.2)岁;患者体重44-81kg,平均体重(53.3±0.7)kg;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54.4±1.1)岁;患者体重43-82kg,平均体重(53.4±0.8)kg。两组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采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透析室消毒管理制度,明确透析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方法,以及透析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掌握停电、透析机出故障、病人反应剧烈等异常情况发生后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加强道德教育,减少由医护人员原因导致出现的风险;使透析操作的具体流程更加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透析前透析机管理、正确消毒方法,一次性用品使用原则;明确规范配血和输血的流程,操作流程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以免血液错放或错输;加强医护人员技术培训,使技术因素导致出现的风险概率降低;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血压、脉搏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头晕、出汗、抽搐等症状情况,加强不良反应的护理;加强动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工作,尽量保证一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操作带来的内瘘血肿闭塞风险[1、2]。

1.3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

2 结果

2.1 护理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护理计划共计实施(23.73±3.54)d,观察组护理计划共计实施(17.60±2.38)d,该项指标数据差异显著(P

2.2 护理服务满意度

2.3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

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7例发生不良事件,比例达到16.3%;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1例发生不良事件,比例达到2.3%。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在临床上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患有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由于疾患自身的原因,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较差,免疫功能不是十分健全,此外,很多患者由于在病情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食欲较差,通常情况下会伴随出现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表现。而血液透析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机体血液实施机械性的过滤处理,血液的代谢物及营养成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过滤除去,有可能使该病患者的低血糖及贫血症状表现进一步加剧发展,病情程度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出现抽搐症状。另外,由于该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防御能力降低,很容易因为人为的一些不正当操作等原因诱发出现感染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借助血液透析机等进行治疗, 医疗设备的质量和血液透析治疗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关系。护理人员是血液透析的直接操控者和管理者,其操控设备的技术能力、业务水平、态度、责任心等都会对治疗的安全性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能够进一步规避操作过程中诸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血液透析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降低,使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根本保障。

在血液透析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是使水平提高、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一个必然结果,能使血液透析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依靠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维持,而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在此情况下,必须要抛弃过去临床那种在不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再进行消极处理的方法,要提前做好各项预防,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4]。

参考文献

[1] 李瑛,李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45-147.

[2] 唐春苑,冯婉娜,钟宇芳,等.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69-70.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