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57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9分钟。
老年康复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广州市老人院坐落在广州市钟水潭上,与从化市太平镇交界,离市中心约35公里。来到老人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花园一样的地方,院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空气新鲜,鸟语花香,更有俏丽多姿的凉亭、雕塑、喷水池点缀其间,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好地方。
广州市老人院是广州市民政局下属的全额拨款福利事业单位,成立于1965年7月,占地面积80565平方米,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现有床位900张(其中病床457张)。主要接收对象是广州市社会上的孤寡老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等老人入院养老。员工编制400名,其中医技人员100多名,院内有较完善的生活保障设施和基本现代化的医疗康复设备,他们有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先建造的专门收治痴呆老人的综合康复大楼(慈慧大楼),有国内第一座为老年人提供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服务)的慈爱大楼,还有能提供各种康复治疗的慈云康复大楼,他们遵循敬老、养老和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宗旨,1994年12月被民政部评为“国家二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0月,获广东省质量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二、主要特点
1、处处体现人文化关怀
(1)园林化的设计。整个广州市老人院环境幽静,绿树成荫,绿化占有率达45%以上,院内种有四季花草,每个楼层还分别有小花园,置身其间,心旷神怡,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
(2)人性化的关怀。一走进慈慧大楼,宽敞明亮的康复大厅令人眼前一亮,该楼高四层,按照国际先进理念设计,完全适合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特点,内设各种不同的活动场所,大楼专门设计了帮助患者恢复智力的怀旧园,园里根据不同患者随时变动一些摆设,恢复老年人当年的家庭生活环境,提醒老人想起当年的旧事,从而恢复智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亲情化的体贴。他们的服务承诺是“视老人如亲人,做老人好儿女”,并把它贴在了每个电梯里,以时刻提醒每个员工,同时也提请社会各界给予督促;该院还将大楼内部的纵横走廊以广州市的老的路名命名,这些路名都是许多老年人耳熟能详的路牌,使老人们想起他们过去的幸福往事,令人倍感亲切,减少了老人的住院焦虑。
(4)人文化的装饰。痴呆大楼不但有宽敞的内走廊,还有宽阔的外走廊,走廊的墙上装点有各色字画,走廊里放置了一些古色古香的座椅,老人们在走廊里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活动,或三三两两聊天,其乐融融。
2、专业化、多功能的设施
(1)慈慧大楼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专门收治痴呆老人的综合康复大楼,楼内根据痴呆老人认知功能情况,分为两个护理区,内设居室、病房、认知训练厅、功能训练厅、游荡花园、资源阁和老人食堂等,可为老人提供生活照顾、康复训练、热线咨询、社区教育和外展指导等方面服务。
(2)慈爱大楼是国内第一座为老年人提供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服务)的大楼,楼内设有老年医院和临终关怀病床,尤其是临终关怀病房,以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尊严、注重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
(3)慈云康复大楼,主要针对老年人的脑卒中康复、骨折后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以及痴呆康复,配有医用电梯和轮椅通道。
3、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1)广州市老人院配备有100多名由初、中、高级医疗、护理、康复专业人员,梯队合理,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提供了有力保证。
(2)专业化的社工队伍,从1995年起,广州市老人院就香港社工专家指导,同时派送人员到香港参观交流,以后专门选派员工赴港进行社会工作学习培训,为该院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近几年分别引进了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请香港社工专家定期来院督导,社会工作已介入医疗、护理、康复各个方面,还专门成立了社工部,负责指导全院社工工作。现在,该院的社工工作在全国福利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民政部社工工作示范单位。
4、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1)从设计布局上来说,广州市老人院的园林化布局,一走进该院,就好像进入了花园一样,院内亭台楼阁,俏丽多姿;同时,根据老年人的护理要求,划分为数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每个功能区就是一个小的花园,正所谓园中有园。
(2)从设计理念上来说,该院的设计融合了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元素,具有超前意识,尤其是痴呆大楼,可以说在全国首屈一指,病房设计先进,宽敞明亮,分布合理,功能齐全,能够适合各类痴呆老人居住、护理和康复治疗。
(3)在分类护理上,该院老人实施科学分类,科学评估,各类老人经评估后集中统一管理,根据相应的护理级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根据老人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4)在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该院管理规范设计先进,多年以前即已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同时处处彰显人性化理念,无论是医疗、护理、康复工作,都引进了社会工作介入,充分发挥团队治疗的优势,对入住老人关怀备至,尤其在临终关怀老人的护理和治疗上,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尊重老人的人格,使他们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痴呆大楼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了病人的需要,有体验室、怀旧室,聊天室,宁静室,有宽敞的康复大厅,在这里,痴呆病人的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三、几点启示
1、广州市老人院超前意识,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广州市老人院地处南国,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有毗邻香港,该院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资源,与香港相关福利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密切业务合作,加强业务往来,这对他们及时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提供了便利条件。
3、该院的慈云康复大楼系由香港实业人士捐资兴建的,在这一方面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也有类似的经验,但精神病福利院以往没有先例,一方面可能社会各界对精神病福利事业热情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我们既往宣传力度不够,今后要加强宣传,可以走进社区,进行有关知识宣讲,也可利用媒体进行适度宣传,扩大我们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
老年康复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老年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为使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高质有效,探讨最佳的护理模式,笔者对居家、养老院及老年公寓的32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跟踪观察1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经综合评价即收集病史、神经心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排除有其他疾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梗死性痴呆19例,阿尔滋海默症13例;年龄66~89岁,病程3个月~2年;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1.1 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对32例老年痴呆患者分别采用MMSE、Barthel表进行护理评估。MMSE共19项,1=回答或操作正确,5=错误,7=不会,9=拒绝回答,全部答对总分30分。量表内容包括对时间、地点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复述、阅读理解等方面。主要统计所有记1的项目总和,文盲组17分,文化程度<6年组20分,文化程度>6年组24分,低于此值的为认知功能缺损。Barthel共10项,进食、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下楼梯、上厕所自理=10,稍依赖=5,较大依赖=0,完全依赖=0;洗澡、洗漱,自理=5,稍依赖=0,较大依赖=0,完全依赖=0;床椅移动、平地行走45 m,自理=15,稍依赖=10,较大依赖=5,完全依赖=0。结果:正常总分100分,>60分为良,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1.2 确诊后,32例老年痴呆患者采取的护理模式为以下3种[1-2]:居家者为1组,有15例,采用居家为主的护理模式,即患者在家中休养,主要护理工作由家庭成员或亲属承担,部分家属也采用日间雇人护理。康复门诊医护人员接到申请后,上门对其家庭和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制订完善的治疗方案及康复护理计划。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护理,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修改完善康复护理计划,并对家庭照料者进行护理指导。家属在日常如有疑问,也可通过电话和来访咨询求得帮助。居养老院者为2组,有10例,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即主要护理工作由管理人员承担,护士负责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居老年公寓者为3组,有7例,采用扶助照料型居住为主的护理模式,即患者居住在老年人集居的住宅,设备齐全,条件较好。公寓内配有管理人员和专业医务人员,负责老人的日常起居及康复护理,医务人员每天定时查房,动态评估患者的情况,及时实施最新的康复护理计划,并指导患者、管理人员和自愿照顾者积极参与。
2 结果
2年后患者的病情转归差异有显著性。护理效果最佳为3组,其次为1组,再者为2组,见表1。
3 讨论
3.1 3组MMES增加了9分,Barthel增加23分。说明扶助照料型居住的护理模式集家庭护理和功能制护理之长,其一,保持了家庭的温馨氛围;其二,老年朋友生活在一起,相互帮助、交往、沟通、鼓励、监督,尤其是健康的老人自愿扶助患病老人,使他们的生活空间、心理空间得到最大的拓展,生活又产生了动力和活力。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为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营造了一个积极、安全和富有感彩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3.2 1组MMES提高6分,Barthel提高18分。说明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面康复及回归社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这种居家为主的护理模式,其一,可使患者保持与亲友的联系,在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得以康复,身心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3];其二,家属心理和经济负担得以减轻,国家的医疗费得以降低,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3];其三,家属积极配合与参与康复护理,责任心强,对稳定患者情绪,鼓励监督患者坚持训练,配合康复治疗起重要作用;其四,康复门诊的专业人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服务水平高,康复效果好,同时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访问,不仅是身体的康复护理,而且成为患者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途径。
3.3 2组MMES降低3分,Barthel降低6分。说明我国此类的社会福利机构人员配备还不能满足老年患者的需要,护理工作还停留在流水作业式的功能制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使老年痴呆患者缺少与人情绪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缺少心理上的抚慰,老人精神日渐颓废,依赖性增强,严重影响了自我照顾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Kolan W,Skiam G.对老年痴呆行为给予以理论为基础的行为干预.Applied Nursing Research,2002,15(2):81-96.
老年康复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老年病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08-0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自开展整体化护理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化护理观为指导,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或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2],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在老年病科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需结合老年人特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内容[3]。为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知识获得情况,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选取标准:①年龄在70岁以上,意识清楚,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②住院期间接受过完善的健康指导,住院时间3 d以上,出院3个月以后。③排除无法取得联系或不愿意接受调查者,共调查508例患者,其中,男性327例,女性 181例。文化程度:文盲 85例,小学128例,初中189例,高中及以上106例。住院天数3~67 d。诊断:心绞痛70例,高血压121例,糖尿病123例,肺部感染87例,脑梗死99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均为第一诊断,年龄最大95岁。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进行回访,问卷共分12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知道和不知道两个条目,主要了解患者对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回访人员为住院期间患者的主管护士。调查时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并对调查内容进行逐条讲解,使调查对象对每个问题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调查人员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判定并记录调查结果,按类别分组,采用划记法统计每组人数再计算百分率。
2 结果
508例老年病科患者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本调查显示,对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总体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不够,不能遵循健康指导,未达到预期目标,分析原因有:①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现代护理观,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态度敷衍,甚至把健康教育看成额外的工作负担[4]。②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有抵触情绪,影响交流的深度。③健康教育质控体系不完善,效果评价不到位,评价标准不统一。④家庭其他成员对健康教育不重视。
3.2 对策
3.2.1 从事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沟通能力,集多种专业技能于一身。这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来实现,医院要对护士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激发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激情,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并使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而制订严密的健康教育计划,实现健康教育目标,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保护性、阶段性、程序性的原则。作为管理者要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及时修改教育计划,并建立长效机制。
3.2.2 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健康的认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老年人的疾病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经济支持是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对家庭其他人员的健康教育是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成员,更是能起到宣传和执行的双重作用。
3.2.3 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患者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在集中授课时要用通俗的语言,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在个性化教育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听力、视力、不同的职业背景、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反应程度等因素,以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制订出个性化教育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最终得到预期教育目标。
3.2.4 重视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老年病科的住院患者大多病程长,有复发倾向。需长期接受健康教育,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遵医嘱情况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诱发因素的排除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出院健康教育及出院后教育(随访教育)也可促进院内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
实践证明,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及家属建立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具有减少医疗纠纷的潜在功能;能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也可促使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2(11): 676.
[2]铃木美惠子,陈淑英. 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2.21-22.
[3]唐敏.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63.
[4]穆睿华, 于莹 ,刘丽霞.影响医院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4,18 (10): 1693.
老年康复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 1老年长期照护的定义
??? 传统的长期照护是指在持续一段时期内给丧失活动能力或从未有过某种程度活动能力的人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护理、个人照料和社会服务项目。照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照护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是为了满足不能生活自理者的基本需要而不是特殊需求。老年长期照护是指专门针对老年这一特定的人群,主要是为由于衰老和疾病导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障碍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全所提出的心理呵护、慢病康复、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以满足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对健康保健和日常生活的需求[6]。
??? 2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特点
??? 老年长期照护不同于老年急性疾病照护,老年急性疾病照护是在现代医院环境下完成,是以某一特定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为导向,由专科医师和专业化护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资源消耗大,医疗技术操作性强,专业化程度和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要求相对较高,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医疗、护理理论和较为成熟的实践与管理模式。欧美发达国家老年因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平均住院时间为1周左右。现代老年长期照护与老年急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不同。首先照护实施的环境不同,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实施环境是在老年人家庭和老年长期照护机构,老年长期照护是一个连续过程,与医院医疗照护相衔接;其次照护的内容不同,包括慢性疾病的康复与管理、生活照料、心理关爱、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等;再则照护组织形式上与医院不同,通常是由专业的老年病医师、康复医师、老年护理人员、老年照护协调与管理者共同组成的团队;此外老年照护的实施程序不同于急性疾病的医疗护理,更注重于老年的综合评估和脆弱性评估[7-8]。关注重点:老年人健康缺陷导致的功能障碍对生存能力的影响,明确保持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所应提供的需求,针对需求所能提供的有效与安全的服务。照护时间较长,可以数年,甚至是直到去世[9]。
??? 3老年长期照护的原则
??? 尽管老年长期照护的定义和模式还存在争议,但国际社会关于老年长期照护的原则基本形成共识,概括起来包括以照护对象为中心,对老年人实施个性化评估,理解和确认老年人的需求,与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协商,为老年人提供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标准化和可持续照护[10]。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照护环境,包括照护者积极的态度、物质保障和组织支持,使老年人感到有期望和能实现。尊重老年人对照护的选择权利,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建立公平与公正,确保老年人与其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服务。依据老年人的家庭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为老年人实施最佳的医疗和照护干预。积极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照护理论和实践,通过持续教育和研究不断提高照护人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多学科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完成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和实现照护目标。同时还要充分照顾到不同的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背景。总之,老年照护强调的是从心理、生物和社会医学角度,全方位促进老年人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参与和自理能力,在特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让老年人有尊严的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 4国外老年长期照护的模式
??? 日本是亚洲关注和研究老年照护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老年长期照护起步于30多年前,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老年长期照护(介护)体系:(1)职业化照护工作机构;(2)专业化标准化照护人才教育,包括医师、护士、介护士、营养师、理疗师、义肢装具士等;(3)建立了规范的流程、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照护的等级按需求分为6级;(4)有系统的法律保障和保险制度[11]。美国老年照护采用的是全方位老年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成员组成的照护协作组提供服务,包括内科医师、照护实践医师、注册护士、助理护士、健康助理、社会工作者、生理康复治疗师、生活技能康复治疗师、语言康复治疗师、药剂师、营养师、牧师、司机及其他后勤人员[12-14]。他们共同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出个体照护计划,并以此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康复以及情感支持和相关社会服务。与之相配的有较完善的老年医学和老年照护学教育体系,强有力的保障了老年照护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意大利老年照护服务是世界上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由医师、康复师、照护人员、社会-心理工作者组成的老年服务团队,定期对社区老年进行综合健康和脆弱性评估,并将全部资料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根据老年人生活自理情况决定实施居家还是进入老年长期照料机构。进入长期照料机构的老年人,定期老年综合评估和老年脆弱评估已经成为常态化服务项目,依据评估的结果提供服务,并且对服务项目和强度实施量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务资源。规定每个老年人每周最低照护时间为901min,其中医师、护士、社会心理辅导员和养老照护员所提供的服务时间都有相对明确的标准。老年长期照料机构的从业人员均需经过规范的老年医疗、照护和心理等相关的专业教育,并获得资质证书。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例,护士须接受3年的本科教育,然后通过一级进修,即老年照护专业进修才能从事老年照护协调员工作,包括策划、运行、组织、指导、评估和监督。照护协调员通过二级进修获得老年照护硕士学位后才能胜任老年照护院护士长职务(相当于综合医院的业务副院长),护士长组织协调全面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据入住老年人类型采取特定的组织形式,展开工作,监督照护质量。
??? 5国内老年长期照护与管理现状
??? 中国的老年照护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早期主要是由家庭子女照护,而无子女、无依靠和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则在政府办的养老院或福利院受照护,这些照护基本是一般的生活照护,满足于温饱和日常生活辅助。近30年来,由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存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一方面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独身子女家庭逐渐增加,空巢老年人增多,依靠子女照护的老年人迅速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和健康科学的进步,老年照护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老年人对心理满足、疾病的治疗、社会依赖和归属感以及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诉求越来越高。尽管不同形式的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和老年人公寓为老年增加了新的选择,社区服务组织和家政服务人员对居家老年人的支持弥补了少子女和空巢老年人部分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老年长期照护管理体制的缺陷,相关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滞后,无论是老年照护社会管理者还是从事照护的人员,对老年照护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认为老年照护就是生活照顾,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将老年照护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照护与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区域性差别较大,照护模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长期照护机构数量不足,发达国家入住长期照护机构的老年人占5%~7%,而国内即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到3%。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缺少成熟的服务模式、规范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随意性较大。照护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按国际标准估算,我国大约需要专业老年照护人员220万人,而国内从事照护工作人员仅100万左右,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老年高级照护教育启动较晚,高水平的老年照护教师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课时少,教学水平有限,学生只能粗浅地了解老年照护的知识,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老年照护所必需的理论和技能。老年照护的高级管理与照护人才极度匮乏,研究水平低下[15]。
老年康复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临床带教是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质量的好坏将影响进修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妇产科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带教较为困难。我科在参考其他兄弟单位的临床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CNP)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妇产科进修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进修的基层妇产科护理人员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进修时间为12w。均选择资深护理人员进行带教。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具体方法:进修人员入科,由带教老师介绍病区环境、物品放置、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各班职责、工作流程、进修任务、教学内容。
观察组采用CNP教学方法。按照妇产科的疾病分别制定护理路径,结合进修计划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具体如下:第1周,进修入科介绍熟悉科室环境,评估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进修人员观摩、强化正确的技术操作规范,不要示范错误动作。进行医疗法制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条文。第2周,向进修人员讲解妇产科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解剖,进一步讲解妇产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重点教授带教人员在工作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通过灵活的教学,使进修人员尽快掌握学习要点。参与简单的治疗工作及辅工作;参加交班,熟悉科室工作人员。第3周,进修人员了解整体化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按部就班进行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及专科操作,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较复杂的专科护理操作。不得在带教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操作。指导进修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非手术患者从入院介绍―产前健康教育―产时健康教育―产后健康教育及护理―出院指导,为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进修人员熟悉工作后,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手术患者的从术前到术后康复的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第4周以后,能独立完成护理病历。在老师的配合下,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进修期满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填写进修手册。
1.3 结果的评定标准:理论操作评分标准:优≥90分,合格≥75分,不合格
1.4 结果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上一篇:老龄创建工作计划{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