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82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0分钟。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的重要一年。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湾大桥全线通车、*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的*来说,都是非常现实的重大机遇。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制约经济健康运行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非常突出,国家实施“两防一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将更趋紧,区域竞争更为激烈,但我市人均GDP已超过6800美元,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快速转型的阶段,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一有利于更好更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更加扎实、更加深入地做好工作,新一年的发展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根据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好字优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接轨上海首位战略⑷,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着力转变经济、城市和社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在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4%以上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3.6%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3%、力争14%;财政总收入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力争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工业生产性投资增长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6%,出口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着力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求实效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促进城市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在“好”的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一号工程”,以招商引资促转变。坚持内外资并举,讲究招商实效,在引资的方法上求活、规模上求大、结构上求优、领域上求宽、质量上求高,全年合同外资确保3.8亿美元、力争4.5亿美元,实到外资2亿美元、力争2.4亿美元,引进内资15亿元、力争18亿元。加强产业招商,严格按照“三高两低”标准对项目进行预评价,重点引进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补链环节,着力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超千万美元项目20个以上,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资占比不低于50%,在保持制造业引资总量增长的基础上服务业引资占比内资不低于40%、外资力争30%,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民营企业合资合作分别占合同外资20%以上。加强社会事业项目招商,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城市建设项目招商,以开放的理念建设开放型的城市,积极引进多种投资主体、多种文化元素、多种设计风格,将更多的城市可经营、准经营、城市管理项目和可资本化资源推向市场。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进一步改善外贸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
积极主动发展“大桥经济”,以接轨上海促转变。把握*湾大桥全线通车后*将真正成为长三角立体交通枢纽中心、沪杭苏甬四大城市中心的机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大桥经济”,积极推进接轨上海。抓紧基础设施对接,开工建设平朱公路广陈段,完成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出口整体规划、节点设计和绿化形象建设,推进*湾大桥在我市境内近10公里连接线及其周边的绿化、广告、亮化、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对接,深入研究*在长三角的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定位,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重视做好服务世博文章。强化要素对接,充分利用*湾大桥沟通吸纳功能,发挥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作用和调动多种积极因素,加强与上海及周边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量质并举扩大有效投入,以项目推进促转变。深化项目推进年活动,完善项目引进、开工、竣工和投产等各个环节的推进机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围绕产业提升抓投资,重点推进神户制钢、雅乐思电器、帝沃电气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工业生产性投资确保70亿元、力争73亿元;切实加快嘉港物流、华辰能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启动建设服装市场,推进长胜路、新华北路等市场专区开发,完成服务业投资63亿元。围绕城市建设抓投资,基本完成城南路3.3公里道路拓宽,建成胜利路、新华南路延伸段等8条道路,加快建设池海路、平成路等6条道路。围绕社会事业发展抓投资,完成平师附小等8所学校塑胶运动场改造等项目,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启动市文化馆搬迁、当湖高中扩建等项目。
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以节约集约促转变。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出台实施关于深入开展挖潜节地和集约用地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双控”指标,健全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机制,完成500亩以上建设用地复垦,优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工业生产性投资中不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占比达到30%以上。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担保业,引导企业拓展融资空间,缓解资金要素制约。加快电力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开工建设前进变、城中变、新庙变、曹桥变、石化变,确保新埭变、钟埭变竣工投运,力争完成当湖变扩容,有效解决电力供应“卡脖子”问题。狠抓节能减排,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严格限制并坚决淘汰环境资源依赖程度大、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产能,腾出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发展现代产业,加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实施,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铺设10公里以上集中供热管网,淘汰集中供热区域燃煤锅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以ISO14001认证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提高热电企业脱硫效率,深化造纸、印染行业中水⑸回用技术改造,完成1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化政府监管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加大环保监测和执法监察力度,确保“飞行监测”达标率高于80%。
二、着力推进统筹发展,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上求实效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产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统筹产业发展。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五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现代造纸、新型建材等临港工业和以光机电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光机电整机行业,大力发展汽摩配、五金机械等装备制造业,扶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发展服装、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在更高层次上重构产业优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规划建设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⑹,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独山港综合物流园区开发,推进*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建设,完成*湾北岸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发展服务外包业,引进培育一批软件开发、流程外包等企业,推进制造业向两端延伸和服务分离;引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业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抓好城市中心、东湖、南市、*经济开发区四大商区⑺开发,加快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水乡风情游、特色农业游等以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创建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无公害蔬菜、精品西甜瓜等农业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采取招商引资等有效办法推动传统低效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新增5家嘉兴市级规范化合作社和2家嘉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继续抓好土地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向种养大户、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水产园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规划。完成市域总体规划、城乡综合交通规划等规划编制,重视色彩、高度、立面、标志物等城市设计,优化小城镇各类规划,完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规划,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形成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建设。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完善东湖区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南市新区2.4平方公里核心区道路框架,推进县后底、香弄、水洞埭、韩家埭等地块的拆迁改造,抓紧城市南环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新一轮“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积极建设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完善城乡一体的供水和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体制机制,推进危桥改造、康庄工程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深化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做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完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配送网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对经济相对薄弱村创收项目的有效扶持,深化“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家园”活动,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稳妥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注重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城乡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管理重心进一步向镇、街道和社区下移。建设“数字城管”⑻,推行精细化、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运转顺畅的环卫保洁机制,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加大城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深化综合示范街创建,加大城乡“两违”整治力度。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经济开发区、独山港区、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和市镇⑼建设发展,加快形成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平台体系。推进*经济开发区转型提升,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强化与中心城区统筹开发,打通如意北路,适度加强商业配套,完善新区及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尤其是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环境形象。深化独山港区项目推进大会战,加快征迁进度,统筹独山港区安置房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完成治江围涂工程围涂工作,配合抓好杭嘉湖南排独山应急工程,推进港口开发,加快码头建设和口岸开放,形成比较完善的集疏运体系,尽快把独山港区培育成*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真正让黄金岸线产生黄金效益。推动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健康发展,建成威斯汀酒店,推进邮轮码头等项目。按照滨海新城建设要求,推进乍浦发展。加快小城镇向市镇提升发展,着力培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新市镇,落实强镇扩权政策和改革措施,坚持小城镇与工业功能区联动开发,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抓好综合配套,做精做优特色产业,争取有2个镇、街道工业功能区进入嘉兴市二十强。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力争成为省级生态市,各镇全部创建成省级生态镇。统筹研究水的问题,组织实施八大水务工程⑽,加快城乡供水和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实现西片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市生活污水入网率达到78%;深化水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疏浚河道380公里,河道长效保洁达到1200公里,启动盐船河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地下水禁采;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0%。加强城乡绿化工作,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农村绿化187万平方米,推进亲水景观廊道建设,完成独广公路、新华北路延伸段等主干道绿化。
三、着力推进创业创新,在激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上求实效
全面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认真实施“两创”十大工程⑾,以创业促进创新、以创新提升创业,在创业中富民、在创新中强市。
突出体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机制,积极推进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确保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和审批权限到位。实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有限的公共财力提供最优最好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产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实行管办分离。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五大国资营运公司优化重组到位,促进国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完善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年内争取1家企业成功上市、2家企业完成股改并进入上市辅导。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支持金融保险业改革。培育发展资本、土地、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排污权等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突出科技创新。以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加快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引进和培育,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创强活动,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探索发展科技风险投资;积极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市科技孵化创业中心,推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区和中科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中心发展。推进质量兴市,强化质量基础管理,扎实推进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国家、省、嘉兴市和*市四级品牌梯队,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争创1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地区和行业标准制订。开展省知识产权试点市创建活动,新增6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
突出全民创业。改善创业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努力消除阻碍创业的思想障碍、体制弊端、政策限制,使想创业的人有机会、会创业的人有舞台、创成业的人有地位,引导人们把创业作为价值取向,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良好局面。完善创业政策,整合建立创业资金,强化产业导向,在创业门槛、准入条件设置等方面更好地体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优化创业服务,加强对城乡居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加大创业空间支持和要素保障,争取有3个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初具规模,新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新增2家以上社会资本投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培育创业主体,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引导骨干优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向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集聚,鼓励城乡居民办实业、搞物业、当股东、做老板,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增加经营性、资本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个体工商户数、每万人口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增长10%以上。
四、着力推进民生改善,在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化上求实效
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⑿,建好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办好电大*学院,推进嘉兴学院*校区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落实贫困学生教育救助政策;坚持“两个为主”⒀方针,做好新居民子女教育和管理工作。
持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启动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网络作用,加大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援助,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新增城乡就业岗位1.5万个,帮助55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0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深化解决劳资纠纷暨打造无欠薪城市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以欠薪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劳资纠纷,依法查处企业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
不断加强健康服务。推进卫生强市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⒁。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参保率不低于95%。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职业健康等安全监管,开展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活动,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落实农村居民和城镇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扩大现有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努力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继续完善社保体系。建立完善“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层次在制度上相互衔接、政策上相互支撑、工作上相互推进的大社保体系。坚持“多层次、广覆盖”,推进社会保险扩面。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落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生活补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重视做好残疾人工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推进镇、街道敬老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落实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制度,继续推行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推进农村住房保险,深化农村危旧房改造。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完善配套设施。贯彻落实加快建筑业发展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秩序。加快市区“三小”改造步伐,重点推进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认真实施村庄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新社区建设,新建成10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新社区,鼓励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城镇和中心城区集聚,做好新埭镇城镇新型社区集聚试点工作,巩固扩大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创建成果。
五、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求实效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市人民在物质生活日渐宽裕的同时,更多地拥有良好的公共服务、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发展先进文化以引领和谐。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创业创新、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心态和主流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管理运行网络,构建15分钟群众文化活动圈⒂,创建2个省体育强镇和1个省文化示范村,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推进第二轮修志工作,促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农村广播整网和有线电视入户工作,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积极培育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市场,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加强社会管理以维护和谐。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绩,切实履行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五五普法”,依法开展村级组织统一换届选举。深化平安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小集镇警务工作,深入开展“两抢一盗”和禁赌、禁毒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积极推行新居民居住证制度。完善利益诉求、权益保障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工作。深化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扎实推进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等专项整治,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公共安全预案体系,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妥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做好民族工作,发挥好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加强人防(民防)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争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
办好政府实事以增进和谐。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努力办好十个方面政府实事工程。一是教学网点优化工程,建成东湖中学新校区教学楼主体工程,新增2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二是社会养老保障工程,争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给予符合条件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基本生活补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三是滨海快速通道工程,完成老*省道高桥至东西大道环岛段拓宽改造,做好乍新公路、滨海二路至平廊公路连接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城市防洪工程,建成城市防洪管理中心和全部17座闸站。五是农贸市场标准化工程,改造和新建4个城乡农贸市场,启动迁建市区北门菜市场。六是老住宅小区改造工程,完成市区滨湖小区、园乐和园丁新村、梅园南村、松枫新村、新华东村、新华西村、当湖小区7个老住宅小区改造。七是饮用水安全工程,全面启动太浦河引水工作,建成广陈水厂一期,启动古横桥水厂三期。八是公交网络提升工程,启动建设市客运中心,新投运6条城乡公交线路。九是健康服务工程,建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十是污水收集处理工程,铺设30公里东片污水收集管网,建成东片污水处理厂。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自觉做到依法办事、为民办事、高效办事、清廉办事,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依法办事,就是把依法行政、规范运作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把各项工作严格规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维护党委领导核心,自觉服从党委统一领导。认真执行《监督法》,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决贯彻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主动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众团体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的满意率。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为民办事,就是把执政为民、为民执政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感情里,凡是人民群众拥护和赞成的事情多做快办,凡是人民群众反对和厌恶的事情坚决不干。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推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制的有机结合。完善市长集中下基层现场办公制度,广泛听取镇、街道、部门和基层的意见建议,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坚持经常性地深入群众,公开政务、阳光行政,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公示和社会听证等制度,完善以“市长电话”为主平台的政府服务热线系统,拓展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参与政务的渠道,全面了解民情、充分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高效办事,就是把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理念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在短暂的任期内把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情办实,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应该办而且能够办的事情办好。倡导顺应规律、只争朝夕、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看准的事、决定的事,定一件、抓一件、成一件,提高服务效能;力戒形式主义、办事拖拉、浮躁急躁的不良风气,对作出的决策、作出的承诺,令必行、行必果、禁必止,严肃政务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清廉办事,就是把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等各项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过紧日子”的意识,倡导勤俭办一切事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加强对用车、接待和外出考察等环节的管理,集中财力搞建设,集中物力谋民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实干的精神、进取的姿态、创业的激情、创新的勇气,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经贸局经济发展解放思想计划
下一篇:经贸局深化民主管理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