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推荐5篇}

琴键人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2087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4分钟。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涉外秘书实务》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C931.4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职业秘书是现代化企业保持正常运作的必要岗位,其岗位职能要求也随着现代企业的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外企业和机构的兴起而产生了显著变化。根据中国文秘教育网的统计,文秘专业的开设可谓是遍地开花,全国各类本科、职业高等院校、民办技校等均有涉及,其专业方向和种类多达60余种,常见的方向有:涉外事务、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对外贸易、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开发策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酒店商务中心管理、餐饮休闲、民政办事、会展、司法、医务、家政、铁道等等,涉及的领域遍布各行各业,人才市场细分的趋势日益突出。这都昭示着文秘人才的培养需要朝着行业化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岗位的能力要求。

2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市场调查

文秘专业的课程内容素来以三大块为主:办文、办事、办会,至今依然是所有开设秘书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秘书学》《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室管理》等等。行业化的趋势也要求这类课程必须体现出行业特色、职业优势。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一出校园即刻上岗,专业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岗位工作内容相衔接,行业及领域的专业技能需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成为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为了探究目前企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高职生毕业就职的主要岗位群,我们面向接收文秘专业实习生以及向高校招聘秘书岗位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的意向调查。调查以广西区内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大体情况如下:

(1)接受调查的单位70%为民营企业,设有秘书、助理、文员、专员、顾问、接待、客服等文秘相关岗位,岗位用人在1-5人之内,不少小型公司(办事处)对文秘人员的需求1人足矣。

(2)小型民营企业对于文秘人员的要求还处在“办事员+打字员+客服”的程度,故学历水平要求也不高,“接地气”、能用、够用即可;专业性要求较强的机构,如法律办事机构、展会服务中心则表示技能专精型(如速录)人才相对稀缺,求职量大但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很少。

(3)在专业技能方面,企业普遍希望加强秘书人员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公文写作等方面技能;对于秘书人员的外语水平,要求能够达到交流的效果即可,对办公自动化能力则要求精通office软件,打字快捷,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设备,处理文档、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

(4)企业普遍要求持证上岗,拥有职业资格证是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证明,文秘专业对应的秘书(涉外)资格证应是毕业生在完成学业之后的成果之一。除了秘书证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证、速录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及外语方面的证书也是大部分企业所看重的。总的来讲,就是要一专多能,综合性业务秘书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最为亟需的,除了文秘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具备专业外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5)在秘书的各项业务能力方面,除了行政办公、办文办会外,接待、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尤其受到重视,秘书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办公室内的事务,更多的单位希望秘书更应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加强和提高公关策划及管理能力。

(6)“境外秘书”稀缺,在就业调查当中,有不少境外企业希望能够从国内招聘文职人员,需要具备秘书职业能力和基本的外语听说能力,具有外事外务知识,还需要具备在境外工作和生活的心理准备。这类企业表示,这类岗位非常乐意从高职文秘学生当中挑选,但遗憾的是,极少能有人达到用人要求。

鉴于此,我们以《涉外秘书实务》及其实训课程为例,探讨在市场行业竞争环境下,如何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课程建设,突出职业核心能力。

3《涉外秘书实务》课程建设理念和思路

《涉外秘书实务》是文秘(涉外秘书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性质。课程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引导学生认识秘书的职业特性,掌握秘书礼仪、日常接待、涉外礼宾接待、电话事务、行政办公、会务工作、办公室管理、商务活动策划、商务差旅、信息工作等业务知识和相关技能。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塑造学生对秘书角色的认识,加速对秘书角色的转变。目前高职院校秘书专业课程普遍存在大、泛、混的情况,即教学内容不贴切实际,且与实际工作情况有所偏差,且分类过散,导致课程重复。在此基础上,可对主干课程进行整合,调整课程结构,将秘书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各个模块的知识点上。《涉外秘书实务》其实就包含了《秘书学》《商务礼仪》《秘书写作》《办公室管理》《商务沟通与客户服务》《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对秘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在这门课就足以体现。就高职教学而言,与其设置过多的主干课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过度分散,不如将重点整合到一门课程当中来,以模块来划分其知识点,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能够对其环节在实际工作过程和结构中的所属地位和重要性有所了解,如“接待工作”这一模块,就是一个完整的秘书典型任务,其中包含接待原则、接待内容、接待中涉及到的商务礼仪、涉外礼仪、接待方案的撰写、接待活动的设计、接待进行当中的沟通和组织安排等等,把这些部分以整体任务来展示,更能切合实际。

因此,对该课程的建设重点即综合秘书专业能力要求,结合秘书职业资格证的考证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体现工作内容,将各项技能训练用以模块化、任务化、情境化,融入基础知识点和专业知识点,在达到锻炼秘书专业能力的同时,拓展延伸其他职业能力(如公共关系、商务策划、办公自动化等)和社会能力素养(察言观色、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人际协调、服务精神等),建设起“岗―证―课”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秘书职业能力资格的认可。

4《涉外秘书实务》课程建设内容

4.1对应各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

按照秘书等级划分,可以将秘书的职业能力与目前常见秘书岗位进行对应:

如图所示,主要业务的变化也体现出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当中,秘书更多时候既是前台客服,又是经理助理,所以需要对从小到大的业务都进行了解和掌握,这也可在课程内容当中体现为初级秘书到高级秘书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将秘书的重点职业能力归纳为:行政办事能力(行政办公、文件流转、日程管理、日常服务)、文书档案管理能力(各类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协调与组织能力(接待、会务、商务邀约、业务沟通),并将这三大基础能力细化为以下工作任务:日程管理、办公室管理、电话业务、接待工作、会务工作、差旅服务、商务活动策划等。

4.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情境

任务式教学教学法对于训练技能类课程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与情景教学、情境教学相互配合,将学生的“学”和“做”结合在一起,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解到任务当中,设置具体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自觉主动转变角色。课堂即是工作场所,教学内容即是工作任务,设计实训项目卡,学生通过执行任务到完成任务这一过程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

情境任务环节的设计要求是:综合多方面技能,要求说、写、做合一,写出来的东西要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如商务接待模块,任务设计中就需要包含策划设计、拟写文案、协调沟通、信息采集、商务礼仪的内容。在主情境基础上,下分有一个个的子情境,对应不同能力的训练,如:

4.3制定和调整课程标准

课程“一体化”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共同点就是能够将课程内容反映到工作内容上来,每个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环节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体系化、结构化、标准化。这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调整和制定,打破书本章节的界定,将每个知识点技能点重新组建,对应职业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程标准与秘书岗位标准相对应,以企业用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情境的设计为实现校内实训提供了教学内容,要体现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实训机构,拥有专业实训场地和设备等物质支持。虚拟公司是最好的实战场地,班级可通过部门划分将每个学生安插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去,轮流扮演公司中的每个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合理安排工作。

制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涉外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秘书岗位的能力和要求、资质与条件;熟悉行政办公流程,能够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掌握交流与协调的基本技巧,了解人际关系对于秘书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备一定的商务礼仪和涉外礼仪知识,能够进行电话业务、接待工作、会务工作;合理、得当有效地为上司及部门服务;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能够设计、组织相关的商务活动。素质目标:对秘书岗位有深刻的认识和认同感;理解并有志于秘书工作;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对事物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事务,掌握分寸,体贴、周到,恰到好处,善于与人交流;具备相当的社交礼仪和涵养;有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实干精神;有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为单位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能够对本职工作制定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4.4多轨并行――实践环节的渠道

课程实践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和进行,校内和校外并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行、模拟办公与真实办公并行。校内实训主要依靠实训基地进行,通过制定实训任务书,下达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可在虚拟公司中通过完成情境任务来达到学习实践的目的。除了校内课堂教学,户外教学也是高职实践教学当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邀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介绍业务、传授工作技巧来达到学生亲历工作过程的目的。第二课堂活动也为实践环节的实施提供了多种方式,商务精英大赛、速录比赛、文案设计大赛这类技能型较强的赛事都是锻炼学生的秘书综合能力的途径。此外,还可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成立秘书协会、速录协会等,与社会行业机构和组织保持联系,不定期举办讲座等各种活动,选派学生到行业机构进行岗位实习、考察,提供服务服务,如东盟博览局会速录工作、企业临时会务服务、大型团体接待工作等。校内虚拟公司在条件成熟且许可情况下,可转为真实的小型企业办事机构,以公司名义对外承担相关的秘书业务,如速录、礼仪、会务、赛务等,在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达到高校服务社会的目的。

4.5改革课业考核形式

为了更加符合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也应当更为灵活实用。取代单一的考试方式,可根据以下方面来全面考核学生:

(1)以证代考:硬件条件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直接证明,本课程内容对应秘书考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也应当成为学生是否达到课业要求的标准之一。

(2)商务活动设计:该项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方面,这要求对毕业考核也进行相应改革,除了考核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外,也将考虑利用学生的毕业设计服务于市场。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学生根据某个特定的商务活动要求,通过实地调查、搜集材料、任务分工、项目安排等,进行方案策划,为企业单位提供参考;毕业实习同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接受单位的具体任务,形成书面设计,并投入实施,由所在企业单位进行实施评价。

(3)制定素质学分考核制度:即通过学生在课业之外以本专业技能为社会企业服务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考核,由企业来对学生进行评分,不仅能够对学生达到考评的目的,还可借此采集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以此对课程设置进行应时调整,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4.6与第二专业相结合

根据市场调查,秘书需要行业化发展,但文秘专业要包揽所有领域方向的知识技能显然是不太可行的,而在就业调查当中,又发现其他非文秘专业的学生应聘秘书、助理等文职岗位的也相当多,但是企业在用人时又会觉得非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秘书职业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文秘专业毕业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如外贸、财会、旅游等)知识缺乏。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外语学习有第二外语、第三外语,那么职业技能也应当可与第二专业相结合,如在其它专业当中开设秘书方向、秘书模块,或是在选修课当中加入秘书实务类课程,鼓励有从事文秘类工作的其他专业学生选修,从而满足企业对秘书人员一专多能的用人要求。

参考资料

[1] 马杰,孙翠霞.文秘专业实习改革探究[J].科教纵横,2011(4).

[2] 陈蕴贤.走向岗课证融合的课程建设――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 胡秦葆.高职文秘专业“2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与环境学院;本科教学秘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是教育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我校瞄准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领军和领导潜质的人才”,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学院本科教务秘书已从单纯的处理日常事务向参与教务和教学管理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一系列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学院教务秘书基本工作内容

学院教务秘书平时的工作琐碎而繁多,包括协助院系领导制定培养计划、落实日常教学和实验实践工作、各类教学考核工作、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工作、毕业设计工作,学位资格审核工作等。若教务秘书只满足于做这些工作,那就是简单的操作者、执行者。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做出特色,不但要与学院其他部门和外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还需要考虑学院专业特色及培养方式,对教务管理有宏观把握并对高校教育政策改变有所研究。

二、 我学院教务秘书的工作特色

我学院共分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化学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强调“牢固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化学、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现代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加强“出色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学院本科学生要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学完自然基础类课程(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部分学科基础类课程,大三大四则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学习,打破专业限制,允许跨小专业选课;理论课合并减学时、实验实践学时增多20%,每年实验实践类课程达到46800人学时。同时我学院还承担了全校的《大学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大师与化学发展》课程,其中《大学化学》实验年教学学时总数为66000人学时。

面对这样庞杂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学院教务秘书不但要了解学院四大化学等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还要了解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熟悉本学院的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从全局上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三、 教务秘书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1、人才培养理念上的改革和创新

在人才培养上,对于教务秘书而言首先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理念上的改革和创新。作为学院教务秘书在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初期协助各个专业主任调研了美国工科排名前十所大学化学、环境工程学科以及国内知名工科院校(专业排名前十)的教学体系,并进行汇总研讨。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上述大学和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强调深厚的数理基础,拓宽专业基础的学习,注重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各个学校均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哈佛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知识结构合理的培养计划,并崇尚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牛津则推崇导师制,学生以跟从导师研习为主;MIT则强调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提倡课堂内外学习并重,认为有意识,有节制地减轻课堂学习负担,可以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计划和思考。与之相比,面对化学、环境专业发展日新月异,结合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但要参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加大培养过程的改革力度,加快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通过广泛调研,学院教务秘书对学院人才培养理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修订审阅培养计划过程中,学院教务秘书结合本学院人才培养计划运行的实际情况,汇总授课学生和教师对培养计划的建议;熟知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把握学校对人才培养规划和未来实行完全学分化、弹性学制引入而产生的变动;及时和教学督导组、培养计划审阅组做好沟通,并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解说。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我学院学生在入学后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兴趣可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低年级进行以数理化基础为核心的自然基础类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类课程学习,采用导生制加以配合(优秀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兴趣培养。高年级则利用学院及中关村地区优秀的教师教学资源,实施创新团队导师制,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利用导师的实验室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对学院教务秘书而言需要组织大量的实验实践活动,协同教学院长和各专业教学主任制定一系列具体实施细则,保证学生能得到全面的科研训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实验实践活动安排

学院的实验平台在服务全校《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和部分外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的同时,面向全学院3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专业基础实验,以及交叉学科自主创新实验。此外,所有实验室面向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放,每年为约140余名学生进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冯如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等提供实验平台。

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在实验实践活动安排时充分协调各个实验室的开放能力,时间编排上要灵活。《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涉及院系多的实验可以在课表上安排具体实验时间;专业特色、自主创新实验在学院教学网站上可进行预约,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实验、实验内容,做到延长开放时间,全面开放实验室。如此安排既保证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实验安排出足够的时间,也充分考虑学生个人需求,形成多元、开放的拔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更符合目前提倡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②学生创新科研活动组织与实施

我学院拥有强大的科研资源、汇聚了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最前沿的科研课题,把科研资源融入本科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中,是我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从我学院组织申报及评审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起,全院公布项目名额,并帮助学生联系导师进入实验室加入科研团队。在形式设定上,教务秘书邀请督导组和相关方向的骨干教师担任评委,投票决定立项项目并上报学校预备外院专家函评;在组织立项、中期和结题答辩工作中,经过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团队形式进行答辩更为科学,可做到项目组全员参与科研训练;此外所有答辩均采用背靠背模式,创新训练团队导师不担任评委,教务秘书根据提交的科研方向邀请相应评委,保证了评审的公平性。

通过全员覆盖的学生创新科研活动训练,我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突出,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与三等奖10余项、校冯如杯一等奖6项的优异成绩,并发表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5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6人次,北航金质奖章1名。

3、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①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重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并重的综合评价机制。学院教务秘书重视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教材选择、实验教授等方面进行不记名评价,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意见,汇总评价结果和授课意见并直接反馈学院教学院长、专业教学主任、督导组和教代会。

协助院领导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定学院督导组工作条例,邀请校院两级督导组共同参与教学质量与教学规范管理,对每位新进教师和学生评价分数较低的课程进行听课督导,对学院的本科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协助组织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法研讨交流会、申报奖教金和教改项目、讲课竞赛,示范教学、等活动,保证学院整理教学质量提升。

②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际化是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国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而搭建的平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院开放所有学术报告(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引智平台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科学家、Science杂志国际出版总监等享誉国际的科学名人来访进行讲座),由教务秘书及时通知学生各项学术活动情况,并吸纳学生作为学术活动志愿者,为学生营造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人才培养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此外组织学生申报与欧美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生交流互换项目,互认课程体系;要求参加对外交流的学生回国后提交国际交流感想、国外学校培养计划,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试卷等教学资料,丰富学院教学资源。

③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收官之作

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来说,毕业设计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收官之作,也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

在毕设动员之初,教务秘书要先行面向全学院教师征集毕设题目,并上报督导组审核,并公布学院毕设题目并通知学生开始选题(毕设题目总数应超过学生人数即超额选题,保证给学生选题留有充分的余量)。在选题中采用师生互选的人性化管理,需导师亲笔签字确认并上报汇总到教务秘书手中,最后上网公示后按最终意见上报教务处。

在毕设实施过程中,学院教学秘书结合以往毕设工作经验,采用毕设小组教授负责制,将毕设题目按照科研方向进行分类,针对每个科研方向组成由2-3名责任教授、3-5名副教授、多名讲师组成的毕设小组。开题环节检查研究主题、文献依据、实验方式选择和数据准备等方面保证学生毕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中期检查环节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具体的研究指导,特别就研究过程的严谨与表述的规范提出指导意见。结题答辩环节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案论证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头科研汇报和科研论文撰写的能力。

总之,化学与环境学院本科教务秘书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持续、深刻、系统和务实的探究,形成了一套具有学院特色、时效性和可行性的教学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学院发展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师资队伍优秀、实验平台一流的理工科本科专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屈滨,赵延军,教学秘书在学院创新式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李容荣,探讨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秘书的服务意识[J],教育实践研究,2011

[3]潘淑娟.高校教学秘书必备素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文秘专业本科层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市场实际需要脱节、不能凸显本科“文秘教育”的特色、实践性教学被虚化等问题。应该加强文秘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改革,以适应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1980年上海大学文学院率先设置了秘书专业,之后我国高校纷纷创办文秘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秘书专业教育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导,以专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为主体、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为补充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同时研究生层次的秘书教育也在酝酿探索之中。由于“秘书学”没有被列入教育部全日制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开设本科秘书专业的高校,基本上是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打的秘书学方向;另一类是“文秘教育”本科专业,这是教育部批准招生的目录外专业,属于教育学学科。

一、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o世纪8o年代高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培养秘书人才。这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需求,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是党政机关实行机构改革,裁减冗员,同时党政机关招收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考,符合报考的专业范围更为广泛,而录取人数却相对有限,这无形中就增加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二是随着外资和国内民营企业、公司的蓬勃发展,他们对于复合型文秘从业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却招不到合格的文秘人员,抱怨缺乏“拿来就能用”的复合型文秘人才。出现这种“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并存的奇怪局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市场实际需要脱节

目前,全国有几百所高等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校开设了文秘专业,这些学校包括师范类学校、农业院校、理工科院校等,学校类型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办学层次不同,但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致相同,尤其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它大的实质性的区别。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没有秘书学本科专业,在“文秘教育”本科目录外专业批准以前,多数高校招的是挂在其他本科专业下的秘书学方向。设置目录外专业“文秘教育”后,实际上多数高校的培养定位仍然是沿袭秘书学的定位。文秘教育专业处于一种既不是文秘,也不是教育的尴尬境地。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直接导致了课程设置的混乱,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的脱节。

(二)课程设置难以摆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不能凸显本科“文秘教育”的特色

据高考咨讯网消息,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文秘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共有23所。由于受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的课程设置影响,不少文秘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而对于文秘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秘书理论与实务、文秘与档案、办公自动化等要么不开,要么学时很少,只是象征性地学一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胜任秘书工作的要求。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的专业,其课程并不是中文、外语、管理类本科课程的简单组合相加,课程设置体系必须形成自身的特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实践性教学被虚化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校的文秘专业教学计划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非常模糊,有的虽然列有专业所必须的实践内容,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层面上,很少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对于毕业实习这个最重要的环节,由于经费、实习地点等原因,学生往往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际上多数学生就是放假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可想而知。

二、文秘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社会的需求是专业发展的前提。文秘教育专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所以,办好文秘专业,找准专业定位,拓宽办学思路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文秘教育有两个内涵:一是本科,要区别于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师范类专业,承担着为中等职业院校培养文秘师资的任务。所以学生一方面要掌握高级秘书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教育学的理论和秘书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外向型、复合型秘书人才。如果培养目标定位太全,也就没有了特色,没有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所以笔者主张一个学校的专业定位一定要结合学校打的学科背景,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才能搬出特色。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文秘教育专业是2008年批准招生的新办专业。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背景下办好文秘教育新专业,这是非常现实也是重要的问题。面对严峻的人才市场形势和秘书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秘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确立更加明晰的思路。几百所大学都在培养文秘人才,作为一个农业院校的新办专业,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办好文秘教育专业的前提。作为农业院校的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笔者认为应该紧围绕市场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说可以这样定位:以管理学、文学、农学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工作、文书档案、行政事务管理、公关活动、信息和经济管理的能力,并有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的智力型、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高级秘书人才。

(二)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课程设置就有了基础。不可否认,传统的中文学科背景下的文秘专业教育为秘书专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但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对秘书专业学科定位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课程设置中一是应减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比例,突出文秘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二是要适应目前对文秘专业人才需求潜力较大的企业的发展需要,三是要充分考虑现代文秘专业人才的特点,打破传统,突出现代文秘特色,这才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根据本课文秘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把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平台。每个平台中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模块;专业教育平台包括学科共同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个模块;专业拓展平台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考证强化模块。

(三)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专业口轻

虽然文秘教育专业是师范类专业,不排除有的学生要走上中等职业院校文秘教育的讲台,但这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将教育学类课程方到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要进行选择。同时面对社会各行各业纷繁复杂的人才需求,有时文秘专业一个专业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可以让学生学完基础专业课后到高年级实行分流,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不同的方向模块,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进行选择。例如,教育学、教学法类方向,可以培养文秘师资;与农学学科结合,培养农业文秘;与工程、建筑类专业结合,培养建筑文秘、工程文秘;与经济管理专业结合。培养经济管理秘书;旅游专业结合,培养旅游秘书;与外语专业结合,培养涉外秘书;与行政管理专业结合,培养行政秘书等。这种“杂交型”的复合培养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使学生可在更为广阔的专业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而且在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多个方向模块。这种复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也容易凸显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创新文秘教育实践教学

文秘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岗快、用得上的应用型秘书人才,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1.围绕应用型的专业特色,构建涵盖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科研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秘书专业的课程实践性比较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单纯讲授理论是不行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纸上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秘书教的较色定位,自觉培养秘书角色意识,更快、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专业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实习等形式,其目的是强化理论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科研教学是为彰显高校本科教育的优势,是前两者的补充和拓展。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的定位和需要,将秘书工作理论视界进行提升,创设一个进一步提高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平平台,主要方式可采取鼓励学生了解、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担任相关的工作,如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补充实践内容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搭建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资源网和校外实习基地三级实训载体。

(1)在专业实训室中,为学生提供模拟文秘办公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分组在其中进行训练。如文秘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传真机、复印机的使用、电话的接打程序、摄像机与扫描仪的操作、网络在线办公以及文件收发处理等。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进行秘书实务活动的策划实训。如策划安排一次新闻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合作完成会议的整个策划筹备环节,还可以将实训成果对外展示。通过这样的现实模拟训练,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整个活动,强化技能训练。

(2)利用校内资源,提供专业教学实践实验基地。文秘专业实践性很强,而能为学生联系校外实习单位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且还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实对文秘专业而言,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实习基地,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很多可以为文秘专业教学实践提供的实训机会。如可以让学生在各学院、职能部门办公室担任“实习秘书”,学习处理办公室各种事务;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会议活动时,可以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参与,从最初的旁观学习观摩到真正的参与会议筹备,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逐步了解熟悉秘书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校有些接待宾客的任务也可以让文秘专业学生参与,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秘书礼仪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3)校外实习。依托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可以直接检验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课程改进提供反馈信息。

3.分段设置实习环节,提升专业水平

文秘专业实习环节的设置至少应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实习阶段。学生入学之前对文秘工作并不了解,仅仅靠课堂的理论教学难以形成直观的感受。因此,在第一学年可以安排职业教育讲座,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人员与学生进行交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前沿信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秘书职业的认识,强化从业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了解秘书岗位的具体职能以及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2)专业实习阶段。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分配一项课题任务,课题设计都是围绕秘书日常工作,并在有限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且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方案。比如:校庆活动的策划、新生接待的策划、校运动会的筹备、接待工作、公文撰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专业实习阶段的专项实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了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为毕业实习阶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锻炼学生融人社会的能力,提高对秘书角色的认识。实习期间,学生要以一名“准秘书”的身份进入社会秘书岗位,接受实习单位对其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严格考核,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毕业实习不同于在校期间的实训,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协作完成,实习生需要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在秘书实岗上,如何将在校期间所掌握的业务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习生必须面临的考验。学生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尽快熟悉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标。

4.充分发挥课外修读学分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外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充分利用学校课外修读学分的规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从活动方案的制定、评委的任命、比赛活动的组织各个方面全部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相关老师只是给予指导和配合。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如“文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计算机操作竞赛”等。

5.强化职业技能证书,探索多证多能的教学模式。将秘书职业资格标准引入专业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事秘书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进入秘书职业所需的秘书职业技能证书。在此基础之上,提倡多证多能,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如普通话合格证书、外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等。

高校是我国培养文秘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但高等秘书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瞄准秘书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突出以就业导向为主的教育特征,切实加强实训、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才能探索出一条富有成效的高校文秘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郭建庆.文秘职业化对高校文秘专业培养模式的导向[j].上海大学学报,2005(12).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文秘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文秘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上岗快、用得上的复合型秘书人才,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文秘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岗快、用得上的应用型秘书人才,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校的文秘专业教学计划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非常模糊,有的虽然列有专业所必须的实践内容,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层面上,很少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对于毕业实习这个最重要的环节,由于经费、实习地点等原因,学生往往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际上多数学生就是放假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可想而知。实践教学的不足,导致文秘专业培养的学生多是“单一文字型”的秘书,与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秘书相差甚远。因而。加强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复合型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围绕应用型的专业特色,构建涵盖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科研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秘书专业的课程实践性比较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单纯讲授理论是不行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纸上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秘书教的角色定位,自觉培养秘书角色意识,更快、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专业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实习等形式,其目的是强化理论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科研教学是为彰显高校本科教育的优势,是前两者的补充和拓展。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的定位和需要,将秘书工作理论视界进行提升,创设一个进一步提高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平平台,主要方式可采取鼓励学生了解、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担任相关的工作,如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补充实践内容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搭建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资源网和校外实习基地三级实训载体。

1.在专业实训室中,为学生提供模拟文秘办公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分组在其中进行训练。如文秘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传真机、复印机的使用、电话的接打程序、摄像机与扫描仪的操作、网络在线办公以及文件收发处理等。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进行秘书实务活动的策划实训。如策划安排一次新闻发布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合作完成会议的整个策划筹备环节,还可以将实训成果对外展示。通过这样的现实模拟训练,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整个活动,强化技能训练。

2.利用校内资源,提供专业教学实践实验基地。文秘专业实践性很强。而能为学生联系校外实习单位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且还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实对文秘专业而言,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实习基地,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很多可以为文秘专业教学实践提供的实训机会。如可以让学生在各学院、职能部门办公室担任“实习秘书”,学习处理办公室各种事务: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会议活动时,可以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参与,从最初的旁观学习观摩到真正的参与会议筹备,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逐步了解熟悉秘书工作的具体流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校有些接待宾客的任务也可以让文秘专业学生参与,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秘书礼仪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3.校外实习。依托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可以直接检验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课程改进提供反馈信息。

三、分段设置实习环节,提升专业水平

文秘专业实习环节的设置至少应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实习阶段。学生入学之前对文秘工作并不了解,仅仅靠课堂的理论教学难以形成直观的感受。因此,在第一学年可以安排职业教育讲座,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人员与学生进行交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前沿信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秘书职业的认识,强化从业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了解秘书岗位的具体职能以及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2.专业实习阶段。根据专业课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分配一项课题任务,课题设计都是围绕秘书日常工作,并在有限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且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方案。比如:校庆活动的策划、新生接待的策划、校运动会的筹备、信访接待工作、公文撰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专业实习阶段的专项实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了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为毕业实习阶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益的经验。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锻炼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提高对秘书角色的认识。实习期间,学生要以一名“准秘书”的身份进入社会秘书岗位,接受实习单位对其四年专业学习成果的严格考核,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毕业实习不同于在校期间的实训,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协作完成,实习生需要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在秘书实岗上,如何将在校期间所掌握的业务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习生必须面临的考验。学生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尽快熟悉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达到毕业实习的预期目标。

四、充分发挥课外修读学分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外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充分利用学校课外修读学分的规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从活动方案的制定、评委的任命、比赛活动的组织各个方面全部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相关老师只是给予指导和配合。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如“文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计算机操作竞赛”等。

五、强化职业技能证书,探索多证多能的教学模式。

将秘书职业资格标准引入专业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事秘书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获得进入秘书职业所需的秘书职业技能证书。在此基础之上,提倡多证多能,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砝码。如普通话合格证书、外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等。

高校是我国培养文秘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但高等秘书教育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瞄准秘书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突出以就业导向为主的教育特征,切实加强实训、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才能探索出一条富有成效的高校文秘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穆廷云、王玉华.高校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邢

台学院学报,2009.9

秘书专业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性实用性

文秘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课程建设,本文拟就本专业在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实践来谈谈如何体现专业建设的现代性和实用性问题.

一,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现代性

1.扩展国际视野,力求课程建设与国际专业秘书授证考试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在现代秘书职业全球化语境下,高校秘书职业教育必须超越本土局限,具有国际视野,在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保持与国际主流课程同步发展,这应是目前秘书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纵观欧美一些具有成熟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国家,比如,最具权威性的美国授证专业秘书CPS(CertifiedProfessionalSecretary),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秘书证书考试和英国伦敦工商会秘书证书考试,其考核内容无一例外都设有我国文秘专业学生比较陌生的考试课程,如商业法,会计事务,经济学,公司法,管理学,商业沟通和商业行为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目.从这些考试科目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国家秘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原则.在借鉴西方这些较成熟的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经验基础上,日本和韩国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东方国家也在上世纪后期相继建立健全了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同样也把服务于全社会不同领域的经济类实用课程作为考核内容.因此,参照国际上各国家职业授证考试科目,吸收其中合理成分,并与我国国情相吻合,适时进行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调整,反映国际秘书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这也是我们保持文秘专业课程现代性的要求之一.虽然现有的秘书教育模式及其课程几十年来确实曾经培养了大批机关秘书人才,但面对市场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企业秘书和各种专业秘书的现状,我们不能对现有秘书教育模式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多元的秘书教育价值观,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这种经济转型的变化.

2.关注本土背景,力求课程建设与现阶段国内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思想对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人们的思维言谈举止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就要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综合背景,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对本土文化背景的关注,就要求课程重建要发掘民族文化和传统中的那些最具科学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使课程改革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比如,秘书礼仪课程的改革,就要强调对中国秘书文化中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分的继承.我们知道,东方特有的血缘宗法社会,造就了东方特有的礼仪文化,虽然今天所处的社会,早已远离了"以礼治国"的年代,但礼仪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功能J.秘书处在人际交往的核心地带,不能不谙中华礼仪文化,同时更要注意礼仪文化在同世界礼仪文化接轨中的变迁和发展.与国际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要重新确定秘书教育的培养目标.秘书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是服务行业,其改革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要跳出纯粹秘书教学的框框,将课程建设放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所以,在秘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使先进的,国际化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本土实践成果成功地融合,并将外来的借鉴和移植与本土的继承和发展保持一定的均衡,"全盘西化"和"故步自封"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的现代性要求.

二,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实用性

比较中西方秘书教育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如我们大多数文秘专业都会开设秘书学,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大而全的专业理论如何才能做好的方法,较重视实际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秘书教育大多开设打字,速记,阅读和写作,办公室工作程序,计算机应用,秘书会计,企业法律,行政秘书准则等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同样是秘书教育,后者要比前者更实用.事实提醒我们,秘书教育必须以实用技能培养为主,实用性才是秘书教育的唯一出路.

1.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与市场接轨,"教育与岗位’零距离"’(陈至立)接触的课程设置思路,其秘书课程设置从分析现行秘书职业岗位着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规范标准,设计技术,能力培养模块,后再选择支撑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秘书岗位能力构成应分成四大模块,即基础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定向专业能力模块.但能力不是课程,要在充分分析现行秘书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能够支持上述能力形成的课程,并依据上述能力层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即先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再依据核心能力确定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能力,最后依据专业能力的需要确定基础能力.定向专业能力模块可根据学生从业兴趣和学校办学资源优势进行专门培养(如法律秘书可与法律专业联合培养).其支撑课程可依据国家规定的文秘专业必修的秘书工作概念,秘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13门专业课程为主线,并充实一定的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和有关定向专业秘书的专业基础课,创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为知晓国际和国内经济现状,可增设一些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等.秘书核心课程可根据实用可操作原则进行整合或拆分,可开设文书与档案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商务写作,办公室行政管理程序,信息处理与网络技,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会务策划,商务礼仪,会计事务,沟通与项目管理等.一般而言,低年级应着重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高年级按秘书岗位能力的形成逻辑和就业方向设置课群,开设大量选修课和开列广泛的阅读书目.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并体现代秘书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笔者认为,课程体系设置的务实求真,是秘书教育成功接轨市场的关键.

2.制定实用的课程计划

按照秘书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逻辑来制定课程实施计划Ⅱ,能比较科学地促进文秘专业学生秘书职业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围绕核心专业能力(办文能力,办事能力,办会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比如,为形成办公自动化力,特制定了如下课程计划,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速记实训";第二学期开设"现代办公软件应用实训";第三学期开设了"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第学期开设了"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第五学期开设"OA系统综合训练".这样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系列项目反复训练,符合学生技能学习的心理原则,即由感觉技能的认知,再到操作技能的训练,最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同时对各门课程也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大纲,开设时间,达成目标,教材,成绩评价方法,学习中的注意事项,授课计划,内容等.制定这样详细的课程计划,对学生来说,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在课前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课程选择,并明确课程达标标.

3.编著或选择实用的文秘专业教材

大力推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根据市场需求编著实用性理论教材;同时对原有教材进行有机整合,按照秘书职业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和国家秘书资格认证考试内容进行实践项目的拟定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书;并按照职业能力的形成顺序,分阶段地编写系列主题明确的培养三大职业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为目的的任务书,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任务或任务组合的反复实践训练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要求教师制作各科目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制定政策,鼓励并支持教师研究成果进课堂.

4.研究实用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秘书教育主要是技能教育,故文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合乎由职业工作过程所支配的"行动体系"的逻辑.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围绕三个能力的形成来建立:胜任秘书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胜任秘书职业岗位工作的专业力和完成秘书职业岗位工作的核心能力.基本能力训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训练;专业能力训练重点安排在专业实训课内进行;核心能力训练则主要安排在综合实训中完成,可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或拟工作单位进行.经过由支持上述三个能力形成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的反复训练,以促使文秘专业学生间接获得秘书从业经验.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