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80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6分钟。
社区环境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环境卫生工作,加强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我将每星期对社区进行3-4次巡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环卫人员处理,环卫人员处理不了的,向领导汇报情况。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乱堆放和清除卫生死角。
2、及时完成无锡智慧城管APP下派的案件和环境卫生周末督查上照片的整改,并拍照回复,要做到100%结案率。
3、加强对环卫人员的管理,做好环卫物资和农药的采购,填好入库单和领用单,做好了农药和环卫物资的进出记录。做好垃圾运输车和清洗机的维修和保养。
4、按照街道城管的要求,完成好城市管理的台账。
河长制工作
做好河长日志的记录。按照每月3次巡河,1次会议记录的要求做好台账,陪同5位河长巡河并拍好照片。平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领导。
社区环境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同志们:
刚才,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厅、环保局、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XX同志宣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两个《表彰决定》;我代表XXX人民政府与各XXX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的领导签订了三个《责任书》;XX同志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XXX的重要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对进一步做好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特别是XXX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人口控制成效显著,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平稳,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建设和优质服务机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取得新突破;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逐年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人口方面,我区仍然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一些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还相对滞后。在国土资源方面,节约土地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违法使用土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环境保护方面,随着我区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重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些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十一五”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用心用力抓紧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事关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地、各部门要以对社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以稳定政策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奖励、扶持、救助、保障等利益导向体系,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二是要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把各级服务站建设作为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和疾病应急系统,纳入当地建设规划,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组织“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三是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着眼于解决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课题攻关,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人口基础数据。
(二)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并举,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资源的严格保护、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从区域协调和人地和谐出发,明确思路,统筹协调,科学编制新一轮规划,进一步强化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二是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要积极保障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引和鼓励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多用戈壁、荒山、荒滩、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地,减少各类建设占用农用地。三是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快优势和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四是要继续加大以三大河流开发与保护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和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证。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水电建设,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五是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节约使用资源的观念,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节约使用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发展节水工业,促进城市节水,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要努力提高煤矿回采率和矿产资源采出率,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六是要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要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确保征地补偿费足额落实到位,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以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控为重点,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要认真开展各类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的全面排查,特别是加大对居民集中区、河流流域沿岸及水源地上游危险废物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确保环境安全。二是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布局,结合新改扩建项目,加强污染控制和治理工作,坚决关闭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腾出环境容量支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大企业集团发展。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要加强绿洲生态与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塔河流域综合治理,加紧推进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快重点风沙区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工程进度。切实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防治以及“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四是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五是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快制订地方性环保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开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新局面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查落实,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在加强领导,关键是落实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研究、去运筹谋划、去督查落实。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责任,完善机制,齐抓共管,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的调研,及时研究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坚持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计,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
(二)严格管理,依法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实施,搞好组织协调,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处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要坚持综合决策、综合协调、综合治理,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着眼于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三)增加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各级政府都要把人口资源环境事业的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为主体、逐年增长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制订实施能够推动地质勘查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基础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保和生态治理产业。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加大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探索水利工程建设筹融资的新途径、新办法。
(四)抓好队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队伍建设,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口资源环境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推动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联各行各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本职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支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基本国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使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开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社区环境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住区环境;环境容量规划层面;生态规划方法
Abstract: Become increasingly talk about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zone method focus now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planning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of the city is gradually the agenda.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uts forward some ecological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its physical planning level and spirit of the planning level are simply discussed,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ity residential distric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Key words: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capa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plan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生态和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健康威胁、城市住房危机等现象。城市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也必将成为一个焦点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自从70年代开始,城市规划学科就开始逐步更多考虑和自然环境的关联性,并开始探索新的、基于整体性和环境优先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这都深深的影响着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与发展。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次人居会议”的议程中,就提出了“城市化世界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把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所以,住区的环境规划就要把多元的住区要求结合考虑,从整体的环境意识与观念去展开实现。
二、城市住区环境的基本特点
城市环境容量的超负荷性 环境容量就是能容纳人类活动的脆弱的生态组织系统的包容量。现在,环境容量的概念开始被作为一支驱挡生态危机的屏障来运用,有助于突显自然限制。它包括的环境存量要素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整体的生态(交通中的建筑能耗与固炭、能源、生物的多样性)、自然资源(空气的质量、水、土地与土壤资源、矿产与能源)、地方性环境(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美学与文化遗产)。在城市的有限环境资源的前提之下,复杂的城市社会活动会给城市的住区环境带来过度的负荷,导致了各种隐性与显性的事件发生与存在,而一些隐性的事件的持续反应,导致了灾害的不断放大,加大了对城市住区环境的灾害。
高度开放的城市生态子系统 城市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非常重要组成要素,是一个整体性很强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它主要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共生,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调控者,由于地位重要,人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也注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城市住区的自身发展不断独立,但是想要维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稳定,仍然需要和城市的外部环境进行交换。虽然,城市住区环境不是主要的物质生产系统,但是,住区提供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会给人带来精神生活与自身价值发展的需求。
三、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规划原则
现代城市住区环境的优劣一般要从人类生态学、自然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满足人类的满意原则:满足居民的基本生理与心理需求、满足居民的社会需求、满足居民的情感需求。
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节省资源,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最小人工维护的原则。
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循环利用、持续自生、协调共生的原则。
满足人的需求 生态系统的原则为保障环境的完整,它应该和对人的需要的关心进行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对居住、健康、取暖、就业机会、公共设施利用以及舒适环境的基本要求。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好的设计要点就是不强制一些特定的行为方式,而是使那些被所谓的主流市场趋势或者政策传统所排斥的选择重见天日。
提高住区环境的自给自足能力 把每一个住区看成一个有机体或者自成一体的微型的生态系统,是解决生态性的设计问题的一种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创造出自身的微型气候条件,尽最大可能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条件。
一片住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自我再生与更新能力的有机整体。它既摄取必须得大量的食物、水、氧气、燃料与其它的自然事物,也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废物与废气等废物。生态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可以起到大大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目的。设计师与决策者应该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使生态系统的自给能力达到最大化。从本质上的减少资源对广阔的环境的依赖,也减轻废弃物对更大范围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
创造出健康、适宜的住区环境 把现在与未来保持可能的选择机会体现在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当中。相对照的如今一些开发项目被设计成只有单一的市场定位、出性模式与土地利用方式。环境健康主要体现在选择通过各种方式都可以方便进入的场地,适应性可以融入住宅的建设当中,从而达到能容易配合不断变化的家庭需要的目的。它也可以融入到新建街区或者重建的街区。伴随社会需求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住区环境的设计也应有利于改变今后的作用。
四、.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层面
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内容是多层次、全方面的。要把生态环境的设计放在首要地位,其总体的构思就要实现创造出一个空间环境完美、生态环境良好、视觉环境优美、文化环境典雅、人文环境高尚与智能环境先进的居住环境。依据现有的住区实际的情况,我们一般主要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方面对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进行具体的分析。
城市住区环境的物质层面规划城市住区的物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住区以及周围的地貌条件、自然地形、大气和植被等;人工环境主要是指建筑、交通、活动场地、市政设施等人工建构的构筑物。住区的总体环境规划要本着以“人工维护最小和生态效益最大”的出发点,环境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用地选择和总体的布局、住宅的设计、住区环境的设计、节能节源技术的运用,一下就针对住宅设计和环境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城市住区设计一定要遵循“整合设计”的理念。“整合”指从整体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有历史的、现实的与未来的,是多学科的而非孤立的。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整合设计”把能量的可循环、低消耗、多用途、高信息、多样性、开放性和生态美学等作为主要要点,来使建筑环境资源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现今所提倡“绿色建筑”的设计就是向这个方向发展。确定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节约能源、绿化、基地保水、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营建废弃物减量、污水以及垃圾处理。绿色建筑既是建筑技术对自然环境的深刻反省,也广域的从土地使用的角度来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反省,它会成为一股新的力量,给城市住区设计带来新的活力。
住区环境作为衡量住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提供焦点、中心与各种活动空间得到组织与强化,并和居民的活动发生联系和互动。在一个住区的生态系统中,绿化景观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微观循环,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关系到人对自然环境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在住区环境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基地所原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增加绿化量,调节住区的小气候,改善居民住区的声光条件,发展立体种植模式,让住区成为居民真正的绿色花园。
城市住区环境的精神层面规划 住区环境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中有孟母三迁,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现代的居家生活的变化,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进步的时候,自身的失落感逐步的清晰,越来越挥之不去,也无法排斥。这是一种失去了家园的飘零感与失落感,一种身处自然边缘的无奈与孤寂,一种从物质获得到精神失去的双重体验。要改善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文化从紊乱当中走向真正的复兴与有序。所以,现代的住区环境精神层面的建构,就要在组织上,建立出全新的现代住区管理以及组织机制;在社会学上面,强调住区作为社会不断进步意义上的基本单位对人类心灵成长的作用,尤其是培养有良好生态价值观的住区精神文明的内涵;在心理层面上,使住区居民形成共同的归属感,共同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交往、睦邻友好;在文化层面上,强调要有共同的心理认同,共同的文化背景,建立大众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来形成人和自然、人与人间和谐共生的人居关系。
五、总结
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作为一项系统的造福社会的工程,其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并且要大力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满足新世纪下居民的新要求。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规划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工程,其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然更需要城市规划工作者的更加深入探讨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10月
[2]林凌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J) 开放导报 2007年8月 第4期
[3]田洪刚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 第6期
[4]高扬波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J) 党政干部论坛
[5]李晓琴,张文渊 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不可忽视的若干问题(J) 中国建设信息 2003年8月
[6]韩俊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 重要问题2006—2024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6月
[7]徐承红,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
社区环境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田园景观;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和居民点规划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农村移民迁建规划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彰现民族区域特色,在毛尔盖水电站知木林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通过把生产安置与生活安置规划有机结合,在为移民创造一个实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置点概况
知木林移民安置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知木林乡,小黑水河右岸,距黑水县城约40km,为黑水河毛尔盖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7个安置点之一。安置点场地沿小黑水河南北方向呈带状分布,南北长约570m,宽约150m,至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的渔卡公路从场地附近经过,交通较为便捷。根据规划,该安置点安置规模为160户519人,规划总用地面积65252.25m2,其中建设用地40702.81 m2,生产用地24549.44 m2。
2总体规划思路
2.1 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在规划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移民迁建为契机,充分考虑新址场地及周围山、水、交通等元素,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的总体规划布局思路,使规划安置区的区域性、特色性、时代性更为明显。
2.2 力求于完善功能设施。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载体的作用正日益突显。在规划过程中,结合安置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程规范,优化配置道路、给排水、供电、电信及有线电视、环卫等基础工程设施,通过对活动空间、交通流线、管网布设等功能设施方面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布置,力求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2.3 着眼于发展移民经济。移民安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检验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规划中利用安置区与库区及著名的卡龙沟风景区的有利地理位置,以“居住―农田”作为一个整体出发点,通过生产与生活安置的有机融合,构筑出了“房前绿化、屋后为田”的空间系统,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了可览、可耕、可居的环境景观,使移民安置区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规划设计手法
3.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移民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借鉴“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并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环境和谐、设施配套和居民便利使用和谐的复合功能空间,同时创造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充满空间活力的居住区。
3.2 独具匠心的空间组织。该安置点用地整体呈叶状,结合平面布局,以“叶脉”为主要空间设计理念贯穿平面布局,即以南北向的车行道构成“主脉”,东西向垂直“主脉”布设入户路,并在入户路两侧布置居住建筑形成“枝叶”,每排建筑后面为农田生产带;同时考虑到该安置点由知木林乡热里村3个组组合而成,为了保持各组结构的完整性及相对的独立性,通过道路的分隔及联系,在场地内由北向南依次布置三个居住组团,各组团以东西向的椭圆形或横向的"8"字形为主,依托场地形态,南北向依次展开。
3.3 古老质朴的文化传承。安置规划区为藏民族聚居区,有着浓郁而质朴的藏文化传统,千百年来,当地居民处在一种原始、纯朴的自然状态,藏寨与高山雪峰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建筑工艺精美,宗教色彩厚重。在规划设计中对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了充分理解并加以利用,根据当地藏族群众喜欢聚集活动的特点,在安置区规划设置了3个活动场所;根据当地藏族群众的,在安置区内预留了佛塔建设用地;同时在建筑形体方面采用传统藏式民居的石木结构,充分体现当地民族风格。
3.4 别具一格的景观构造。依托水体、山体,结合居民点布局及周围田园风光,规划形成以线串点、以点连面的布景方式,形成“青山环绕、绿树掩映”、富有特色的居民点的生态景观系统。即通过线状的滨河绿地和道路绿化串联点状的各组团绿地,通过道路绿化和宅前绿地的联系,将居民点内绿地与周边面状的生态林地和农田绿地有机结合,以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和景观要素的作用,形成富有特色的居民点的绿地景观系统。
4规划中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通过对知木林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实践,笔者认为田园景观风貌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4.1 规划设计与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有序适度开发的基础上,我国水电移民开发建设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在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认识到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安置区的区位优势、生产模式等因素,并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确处理近期建设规划与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移民安置区又好又快发展。
4.2 空间组织与场地利用。田园景观居住区的规划是一项复合型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协调配合。在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布局、交通流线、管网布设、景观规划等居住空间方面布局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场地的实际条件,充分考虑整个场地的整体功能布局,化弊为利地处理和协调空间环境,将生产区与生活安置区有机结合,做到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环境最优化。
4.3 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由于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特殊的地域性,目前大多处在欠发达地区,移民区现状经济及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落后,在迁建中通过现代设计手段,注入了很多现代设计元素,但广大移民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在进行现代规划设计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并有机的加以体现和利用,形成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规划设计作品。
4.4 景观构造与自然环境。新开发打造安置区的景观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的大环境是相融洽,并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任何脱离大环境的景观规划都将是一个不成熟的设计规划作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和利用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使整个环境有机结合,使移民安置区形成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示范区。
5结语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库移民迁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多、移民数量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在移民安置规划实践中,应不断的应用各种新的规划设计手法和思想,科学合理的制定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为移民创造更加实用、舒适、优美的居住和生产环境,促进安置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 生态绿地空间与人居环境规划. 北京:生态学报,1995,2:34- 38 .
[2]张丽超,皮海峰. 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湖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
社区环境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设计 环境因素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重要地位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崛起,使之形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垃圾,而为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使得更多的农民工被雇佣,城市的人口出现急剧膨胀,致使生活垃圾的规模数量越来越大,这些垃圾得不到有效、合理地安置与处理,那么必然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温馨舒适,干净清洁,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和设计,所以,在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必须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让城市规划设计中多一些“绿色”,使环境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这才能使规划与环保和谐发展,否则将会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 某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尽管其考虑了环境的因素,却仅仅针对的是住宅小区的施工、运营等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外界环境对小区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住宅小区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地点,在其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选择好建设地址,以防受到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由此,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考虑方向
(1)人工环境的设计考虑。无论是城市规划这种大项目的设计,还是个人房屋的布局安排,最终都需要人去落实实施,所以,城市规划设计中少不了人工环境因素的考虑,在其设计中应该利用美学原理,参考园林建设的方法,使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平面、绿化、路网规划等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合理布置,进而达到既推动社会良好地运转又创建出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2)社会环境的设计考虑。而除了要考虑人工环境之外,还要全面意识到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定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 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行政机关的规定要求,区域规划的设计标准等都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带来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考虑,尽量去满足适应这些要求与规定,协调有关部门的配合与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具合理、实用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三、针对环境因素的城市规划设计意见
(1)构建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大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若不加以及时治理,无论对于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是阻碍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所以,生态环境对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该在依靠大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出城市的生态系统,让城市的建设多一片绿色,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模式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转变的时候了,否则当环境污染达到无法补救和挽回时,在进行转变和处理已为时过晚,所以,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生产的有序进行,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并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使环境和发展不发生矛盾和冲突,例如: 城市规划部门与环保等单位要及时沟通交流,协同合作,一起商讨发展与环保的规划设计问题,对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有效的人工处理销毁,防止其挥发、堆积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同时扩大城市绿色植物的栽种面积和规模数量。让城市免受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打造全新绿色环保城市,由此不难看出,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构建城市良好的生态圈已成为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研究,继续推行完善。
(2)重新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尽管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营业利润,但是随之产生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却是长久而难治理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其结果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从前的惨痛的教训已经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新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首先应该从改变产业格局、分布现状开始,长久以来,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所以是时候对工业体系进行一次彻底地分析、反思及结构调整了,抓住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方向,将一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转移到郊区,远离城市中心,并且注意污染废弃物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加快建立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将不同工业性质的企业进行合理分区规划,这样有助于进一步细化统一管理,另外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全面倡导企业实行无污染、低功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 城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旅游、科教、商贸等第三产业进行扶持与大力发展,如此,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维护基础设施,增强规划执行力度。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辅助与供应,因此,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支撑城市中各生产企业的稳定运转,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业污染和废弃垃圾与日俱增,所以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安装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它们是保障工业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增强城市环境垃圾污染的处理能力,才能使环境基础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比如: 可以建立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把大量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一定要增强规划执行力度,确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后,要避免因为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原因影响规划设计的正常执行,否则在合理正确的规划得不到真正实施也是空谈。
四、总结
总之,面对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必须加以重视并想办法解决,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环境因素的考虑要求,从而使城市的建设多一份环保的意识,为构建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一飞. 基于可拓学方法的城市规划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徐小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D]. 东
上一篇:社区疫情宣传工作计划{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