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361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5分钟。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切实做好*年度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强乡镇”和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佳乡镇”目标,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人口计生长效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及《中共望城县委望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文件精神,以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计生为中心,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突出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流动人口“一盘棋”四个工作重点;以“三级联创,四到基层”为抓手,切实加大宣传教育、以村为主、“一票否决”工作力度,扎实做好村民自治、四项手术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基础资料规范化建设四项经常工作;以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三强乡镇”和全市“十佳乡镇”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提升工作特色,打造新亮点,创造新业绩,促进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谐发展,再创辉煌。
二、工作目标
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7%以上。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内,加强对怀孕育妇的跟踪管理和服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育龄人群属地管理到位率98.5%以上。
优化队伍,夯实基础,创新工作,提升特色,努力实现*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模进位”和争创全县“三强乡镇”和全市“十佳乡镇”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狠抓队伍建设,落实责任上肩。
一是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保证计生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二是明确镇、村干部计生责任,坚持村(社区)书记、主任亲自抓、负总责,村(社区)计生专干专抓、专管,坚持两委干部计生包片联重点对象责任制度。三是配强村计生专干和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将不适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岗位的村级专干和村级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进行调整。四是各村(社区)全部解散现有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并全部重新招聘计划生育中心信息员,落实报酬,发挥作用。五是加强对村计生专干、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和中心信息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做到业务熟练,胜任工作。六是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依制度论奖罚。七是坚决兑现“一票否决”。
(二)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推进对村(社区)计生阵地规范建设和做好村务公开,特别是对新建村部的村(社区)要打造高标准的计生示范阵地。二是以“流动人口全省一盘棋”工作和运用智能客户端为契机,全面落实全员人口计划生育各类信息,并录入智能客户端系统,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三是对各村(社区)配齐电脑,运用电脑管理各类计划生育基础数据,通过电脑办理相关工作、报送相关信息,全面实现村级业务信息化服务。四是切实抓好透环孕检工作,透环孕检参检率要达到85%以上,落实到位率要做到100%。出现违法怀孕,及时处理,及时排除。提倡有条件的村(社区)创新透环孕检奖励机制,通过利益导向,提高育龄妇女参加透环孕检的主动性、积极性。五是扎实做好四项手术落实工作,十分重视孕前型管理服务,大力做好长效措施落实和服务工作,继续实行落实长效措施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群众自觉落实长效措施的积极性。六是坚持以村为主管理计生工作,重视计生协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村(社区)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或《公约》,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七是突出抓好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及时落实四项手术,及时送发药具,及时落实各类随访,及时完善各类计生资料,工作坚持日清月结。
(三)严格依法行政,落实法律责任。
一是健全落实计划生育首问责任制,来信来访限时办结制,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阳光工程。二是规范计划生育办事窗口、办事程序,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创建依法行政示范窗口。三是严肃法纪,依法依程序处理计生违法案件。更加加大对违法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对通过多次征收工作仍然拒不缴纳的违法生育对象,一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85%以上;加大对合法怀孕育妇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严厉查处“两非”案件,发现违法对象,绝不容情,严查到底。四是进一步明确综治、公安、民政、工商、税务、卫生、城建、宣传、教育等计划生育综治部门工作职责,运用法律、宣传、经济、行政等措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真正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镇负责、村自治、户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政府服务和村民自治,通过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不断提高村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引入到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有机统一的发展轨道,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全镇人口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目标。从年始,至2014年止,用5年时间,万顺村、治华村、三水村、新场社区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龙泉村、合作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合格村,力争把万顺村创建为市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示范村。建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形成村级规范化管理、镇监督服务的工作格局,达到“两委负总责,协会唱角,村民搞自治,主生上水平”的目的。
三、自治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自治章程。自治章程是村民自治的“宪法”,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都是基于章程衍生出来的。章程内容要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机结合,如依法行政、流动人口管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等,同时要充分体现群众意志。章程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政策与群众意志的有机结合体。制定章程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合法的程序,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
(二)进一步完善自治制度。自治制度是自治内容的具体表现。自治制度项目要有针对性,内容要具体有操作性,奖励和惩处有机结合并准确把握分寸。制度要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用文本固定。
(三)进一步完善自治形式。自治形式是落实自治制度的方式。自治形式要灵活多样,以达到自治效果为目的。可以采用与对象签定《协议书》、收取违约金等方式。
(四)进一步完善自治组织。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监督者和实施者,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自治组织至关重要。自治组织必须坚持村(居)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与村委会紧密结合,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自治中做到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内外一致。
四、主要任务
(一)镇制定《创建活动方案》,下发区级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先进村(居)和合格村(居)标准,各村(居)完善自治章程、制度、组织、形式。
(二)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组织网络。加强村(居)党支部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领导能力建设,强化村(居)委会的自治能力,按照“五有”(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在文体器材)的标准,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形成党支部、村委会、计生协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自治新格局。同时逐步推进村(居)计生专(兼)职人员与村(居)计生协会干部一体化。
(三)广泛宣传,调动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各村(居)要利用组长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院坝会、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对《创建活动方案》、自治章程、自治制度、协议内容、计生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履行违约责任。
(四)规范运行,完善档案资料。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过程中,及时做好各种活动记录和资料的留存归档,主要包括推选自治组织的有记录,《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公约》和《协议书》的草稿、征求意见稿和表决通过的定稿,召开会议的记录和表决记录,协会活动记录,表彰惩处记录等。
(五)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创建村(居)。今年万顺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治华村创建为区级合格村,其他村(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今后4年按年度把创建任务下达到相关村(居),2014年完成目标。
五、加强领导
(一)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工作,下设办公室在计生办,负责日常工作。
(二)镇计生办是本次创建活动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我镇的创建活动,对各村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央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满意程度为标准,以不断满足广
大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的,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前提下,加快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街道,通过创建活动,进而提高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在具体实施中,要增强服务意识,以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的需求为出发点,用科学、文明的方法为群众提供多方面、高质量的服务。
二、创建目标及时间安排
(一)创建目标
创建万州区优质服务先进街道
(二)时间安排
宣传阶段:4月制定街道创建方案,召开由社区、村干部参加的创建动员大会,进行宣传。
实施阶段:5月至8月,街道按照方案指导社区、村开展创建活动。
自查阶段:8月1日至15日,街道及各社区、村按照创建内容对优质服务工作进行自查。
评比阶段:8月16日至30日,街道按照创建内容对各社区、村优质服务工作进行评比。
验收阶段:9月迎接区人口计生委的验收。
三、创建主要标准内容
(一)组织领导好
1.党政一把手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必须亲自抓、负总责。要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
2.党政领导每季度学习1次人口理论,研究1次计划生育工作,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3.保证计划生育经费投入。
4.建立人口计生政策利益导向机制和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机制。
5.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体制。
6.政策性生育率达到规定的标准。
7.学习宣传《决定》,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
(二)政策导向好
1.认真落实奖扶政策,全面落实节育手术免费服务,已婚育龄夫妇免费享有基本的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率达100%。
2.认真执行上级出台的奖励优待政策,落实好对人口计生特殊困难群体的优待救助政策,政策落实率达90%。
3.认真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各社区、村帮扶6户贫困独生女家庭和计划生育贫困母亲。
(三)依法行政好
1.规范办证程序和政务公开。
2.实行村(居)民自治。按照《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制定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居)规民约;按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村(居)务公开。
(四)服务质量好
1.借人口计生村(居)民自治平台,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计生科普知识,育龄夫妇的政策知晓率达90%。
2.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三大工程”,知情选择率达90%,当年节育措施率达95%,及时率达90%,出生缺陷干预面达90%,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率达80%,妇科病诊治率达50%.
开展”八随访八上门”服务,宣传品入户率达90%,药具随访率达95%,育龄群众满意率达90%,社区村人口计生干部入户访视率达80%。
3.规范人口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真实,人口信息录入完整,信息变更及时.人口计生信息录入率达100%,准确率达92%,统计误差率在5%以下。
4.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交换体系,落实好居住地管理服务。
(五)民主管理好
1.建立规范的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维护群众知情权。
2.村(居)落实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管理和服务网络健全,依法做好计生工作。
3.街道、村、居计生协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会员主动缴纳会费.建立监事会,定期开展评议人口计生工作,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
(六)队伍作风好
1.加强对村(居)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2.增强计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
(七)否决指标
违反”七不准”规定、避孕药具过期变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街道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陈绍斌任组长,副主任程万青任副组长,各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计生办,由黄小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经费保障
1.保证投入。街道严格按照万州区计划生育经费投入规划,确保经费投入到位。
2.合理支出。街道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全部用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七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我区实施“七五”普法以来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区推进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和《区推进“一次不跑”改革实施方案》以及《“一次不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等相关文件,对部门各单位改革事项和服务内容进行了梳理规划,进一步深化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模式,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服务政务环境。截止目前,区政府常务会议出具合法性审查文件950份,共有31个行政执法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双随机系统对接“互联网+监管”平台同步事项230项,检查对象名录库35736条,办理新执法证237本,区政府全年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13件,仲裁案件3件,共梳理“一次不跑”事项到达241余件,政府科学决策、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效率明显提升。
(二)司法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七五”普法以来,区司法局打造了全省一流的司法行政信息指挥中心,以省司法厅“法务云”为依托,全面启动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监控平台、远程会见等平台建设,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律师公证、“12348”热线等司法业务系统全部接入司法纵向网,实现监控画面实时与国家司法部、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对接,同时指挥中心实现公安“天网”和政法委“地网”工程对接,通过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影像监控、实时对比、数据分析,实现了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掌上移动办公。区法院稳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和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主动公开执法流程,全面实行了阳光执法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区检察院出台了《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一步提高量刑建议能力和办案效率。“七五”普法以来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114件3278人,批准逮捕1781件2721人,不捕325件548人,案件2419件3585人,移送2844件4258人,不诉221件329人。区公安分局以改革强警为目标,深化公安改革,推动警务流程再造,要素重组、责权利统一,人财物匹配机制。“七五”普法以来两抢立案177起,破案33起,盗窃立案10184起,破案3829起。有力维护了全区的社会安全稳定,通过完善机制、加强监督、阳光司法等举措,赢得了民意,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三)法治文化阵地宣贯作用明显提升。我区按照“以点带面、全面开法”的工作思路,重点打造了以高坑茶亭村、城郊里善村、后埠街柑子园社区法治文化巷、区财政局法治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等法治宣传文化阵地为中心大小43个,遍布全区各镇街委的村(社区),法治宣传文化阵地内容涵盖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法规,使居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茶余饭后感受到法律无处不在,权益保障就在身边。去年11月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区顺利召开,会上我区代表全市各县区就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作典型经验发言,为全省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样板”。同时区普法办借助法治文化阵地开展了“送法下乡”、“宪法进万家”、“法治文艺汇演”45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十万余人。
(四)“谁执法谁普法”格局效应明显提升。我区自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来,先后制定下发了《区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和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任务分工、责任落实、牵头单位等具体措施要求,确保各项普法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同时,按照要求建立普法工作台账,对普法资料和文件分类归档,进行规范管理,及时报送各类统计表、计划、总结等材料。我区持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及形式多样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按照重点工作普法要求,针对青少年学生、农村村民、社区居民等重点普法对象选取与他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制作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形象生动的普法宣传册,选取部分学校、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极大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七五”普法工作完成的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进,打造“七五”普法新高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委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为抓好“七五”普法工作,我区成立了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处室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有利地促进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明确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根据省市普法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区实际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转发《区普法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4年)》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等相关文件,下发至全区各镇街委、各部门、各单位。同时,为了普法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我区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年普法工作,划分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措施,对每年普法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督促,目前我区普法工作稳步推进,态势良好。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七五”普法开展以来,在普法经费方面,区财政每年划拨22.86万元用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方面,2016年区财政安排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社区矫正工作,并于2024年起增加至每年40万元用于社区矫正工作;在法律援助工作经费方面,2016年区财政安排7万元用于法律援助工作,2024年增加至15万元,确保了全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建设工作经费方面,自2024年“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开展以来,区财政每年拨付10万元保障“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建设。
(二)坚持精准普法,形成学法用法新常态
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我区建立了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年初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将领导干部学法融入“法德大讲堂”,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法治讲座。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的考察、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督查和年度考评,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二是狠抓青少年普法教育。坚持普法从青少年抓起,把普法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每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都着重加强了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同时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区教育局将青少年学生普法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落实好中小学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够得到基本的法治知识教育。目前,全区中小学都将法治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予以贯彻执行。三是狠抓企业管理人员法治意识提升。在“七五”普法中,对省、市驻区企业,积极主动与其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按照上级部署,加强督促检查,由企业自主抓好落实。对区内的民营企业,一方面根据企业的特殊性,加大培训力度,提出要求,督促检查,抓好落实;另一方面采取送法进企业等方式,将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努力营造企业的法治氛围,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定期到企业授课讲座,积极培育企业法治文化,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四是狠抓农村法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全区各涉农镇街,借助“法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平台,联合公、检、法、民政、环保等部门,结合扫黑除恶、美丽河湖等专项行动,现场为农民群众开展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普法活动175场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农村“法律明白人”法律素质。
(三)坚持依法治理,法治建设跑出新速度
一方面法治创建深入开展。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创建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打造有影响、有内涵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截至目前,已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个,全区民主法治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扫黑除恶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将扫黑除恶工作纳入普法工作要点,专门下发扫黑除恶专项法治宣传方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统筹联合各执法单位在广场、小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地区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宣传活动。
(四)坚持创新驱动,开创宪法、民法典宣传新局面
一方面将宪法学习宣传作为全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七五”普法和依法治区考评内容。区委组织部和区普法办将宪法知识纳入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的必考内容。区党校把宪法列入了重点教学计划,将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每期培训班的必修课程。并通过在全区开展宪法进机关进单位、宪法专题讲座和宪法朗读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掀起了全民读宪全民学宪的新热潮,使宪法学习走入日常生活、走入千家万户,推进了宪法宣传活动在大地落地生效,深入民心。另一方面成立区民法典普法讲师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开展民法典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等活动共计150余场次,受教育人数13000余人,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民法典知识。并与FM106.8电台合作,每天在黄金时段利用广播向市民及时、准确传播民法典知识,让老百姓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在普法深度上发力。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创新精神科学谋划好“八五”普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地见效,注重引导,普治相融,将普法宣传与执法司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深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
(二)进一步在普法广度上攻坚。坚持以落实领导干部“凡晋必考法”和年度统一考法为抓手,抓好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新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及企业职工等重点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2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年,全区计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攻坚克难,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与市政府签定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继续保持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区的光荣称号。20*年,全区总人口73.46万,人口出生率5.79‰,人口自然增长率0.56‰,符合政策生育率99.93%。
(一)强化机制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果。以新机制建设为支撑,实行项目运作、规范管理,形成了“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框架体系。计划生育统计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和完善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体系,高质量地完成了《户卡》微机录入工作。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了长效救助的帮扶机制,贫困计生家庭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累计发放20万元资金,为团结镇百菜村40户计划生育家庭解决了果菜种植无息贷款问题。服务站室建设不断加强,全区乡镇服务站形象规范建设达标率达80%,村服务室达标率达70%。
(二)坚持以人为本,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得到新提升。大力实行计卫联手促进生殖健康,全面开展农村城市生殖保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普查计划。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实施了《*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推动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开展规范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建立和形成了以计生管理为主,依托社区、企业医疗卫生部门协管代办的工作格局和四级计生药具服务网络,药具服务与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三)实施项目运作,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再创新业绩。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十项便民维权措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定期互通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区公安分局等部门为计生部门及时通报信息近2000人次,区建设局与施工单位责任状签定率达100%,区计生局与劳动局联手合作,为农民工开办了免费技术培训班。流动人口“关怀关爱”行动全面推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73个,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网络。
(四)推进生育文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再上新台阶。举办了第三届“哈尔滨之夏”人口文化专场演出和第一届人口文化艺术作品展活动,深入开展以“保护母亲健康、关爱女孩成长”为主题宣传活动,人口文化宣传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新农村、新农户、新婚风”为核心的“三新”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全区创“三新”示范村达12个,示范户达69户,先进个人267人,“三新”活动开展率达30%以上。广泛开展“四助”活动,帮助计生户筹集资金30万元,帮扶38户贫困家庭,扶持57户致富带头人,200名流动人口实现就业。
(五)规范执法行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及时调整充实了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构建了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依法管理计划生育责任和义务,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宣传、文化部门加强经常性宣传,卫生部门大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商、税务、房管等部门严格执行计生证明查验通报、开展早非婚检查,形成了“计生重担大家挑,家家肩上扛指标”的局面。20*年,对一孩出生、二孩审批、违法生育的处理公开率达100%,案卷甲级率100%、执法合格率100%。城市独生子女费兑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独生子女费兑现率达100%。
(六)实行生育关怀,计划生育协会自治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全面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以村(居)改选换届为契机,积极整顿全区基层协会,强化各级计生协规范化管理,基层协会网络、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规范,全区换届选举率达到100%。“五关怀”行动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的网络优势和职能作用,开展了符合群众需求的“手拉手一帮一”等系列帮扶和救助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理事、会员和志愿者开展了计划生育空巢家庭服务。
过去的一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实现了健康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的结果,是省、市计生委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各级组织和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各驻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镇无业人员独生子女费兑现不到位,引起上访人员不断增多;二是企业改制中,部分企业不重视,致使计划生育工作无人管,给计划生育管理造成一定难度;三是村、屯信息员待遇普遍偏低,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逐步加以改进。
二、20*年工作总体安排
20*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范、深化优质服务区为主线,抓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两项特色工作,强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项任务,落实好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基层基础建设、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心站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努力构建和谐计生,为促进我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确保实现全区总人口控制在75万以内、人口出生率保持在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1‰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的目标。
(一)在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上实现新提高。一是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单位管理、群众参与、制度完善、指导有效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责任,并积极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流动人口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大力扶助,使他们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继续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为流动人口贫困家庭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二是积极探索项目运作新思路。要从“宣传教育”、“生产致富”、“生殖健康”、“民主参与”、“综合治理”等五个方面入手,整体联动,同步推进,开展配套服务,探索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路子。三是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三生”(生产、生活、生育)服务为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保健、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服务,切实为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
(二)在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实现新起色。一是加强社区计划生育的网络建设。加快实现95%以上的社区居委会达到“五有三落实”的发展目标,即社区有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组织,《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中有计划生育的要求,居民自治民主监督中有计划生育议事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社区宣传服务栏目中有计划生育位置和内容,社区综合服务活动中有计划生育项目。进一步落实社区专职计划生育人员、报酬和宣传服务阵地场所,确保每个社区都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并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加大相关部门配合力度,妥善解决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无人抓、社区居民入户难、物业配合不到位等问题。三是实现社区计生工作现代化管理。加快推进实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现代化管理,努力把更多的社区建设成咨询服务网络化、管理微机化、办公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三)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实现新进展。一是加强村室建设。选择有条件的村进行村室建设试点,夯实基础工作,积极开展特色工作,重点加强内外环境建设,每个乡镇要建设2—3个示范村。二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基层民主建设相结合,按照“建章立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构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入户到人的管理服务网络。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强化管理服务措施,杜绝管理漏洞。三是落实奖励扶助措施。逐步建立优先、优惠、奖励、扶持、救助、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四)在计划生育统计改革工作中实现新突破。一是继续拓宽计划生育出生人口统计信息渠道。创新出生人口信息统计改革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出生人口信息统计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实现出生人口信息准确率100%的工作目标。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育龄人口信息系统(WIS)建设和应用及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系统为重点,以服务育龄群众和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为目标,加快计划生育网络建设,提高人口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出生人口信息定期交换制度、定期报告制度、例会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规范化管理。
(五)在中心乡站建设上实现新改观。一是加强区站建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要继续加强站容站貌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要真正成为全区计划生育服务、培训和指导中心,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二是加强乡(镇)站建设。乡(镇)服务站要全面改革,达到“小机构、大服务、人员少、功能全”的要求。三是加强村服务室建设。以永源镇服务站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村服务室建设,大力改善硬件设施和宣传环境,确保面貌全面改观,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加快形成以“区站为龙头、乡(镇)中心站为骨干、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服务车为纽带”的发展格局。
三、做好20*年工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必须切实把握好三个关键。
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一件大事。当前,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时期,但是,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还面临着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艰巨任务,既要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研究和把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确立了新理念,必须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一是创新工作理念。要牢固树立起“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控制人口也是硬任务”的观念,正确处理好人口自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始终坚持控制人口与经济发展“两种生产”一起抓,一手抓人口自然增长控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一手抓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使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度”,人口增长控制在“低水平”。二是创新综合治理格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努力形成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计生部门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切实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三是创新管理方法。在农村,要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党支部、村委会的责任,健全村级组织网络,配好计生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实现工作重心由乡镇到村屯的下移。在城区,要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服务”的管理机制,把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社区在计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使人口计生工作直接覆盖到封闭小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流动人口,实现管理零缝隙,服务零距离。四是创新优质服务内容。各级部门和广大计生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好有关奖励、优先、优惠、免费技术服务等政策。要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把优质服务落实到计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增进服务效果。
下一篇: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