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19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5分钟。
一要突出加快发展。要立足欠发达的区情实际,抓住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的主要矛盾,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走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实行工业带动、投资拉动、开放推动,努力推进总量持续扩张。坚持“量质并举、好中求快、能快则快”,以增量发展促存量优化,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坚持创新发展。要把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贯穿发展的全过程,以创新的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加快发展。要针对当前宏观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区域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新压力、加快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以及工作落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勇于探索实践,寻求创新的切入点,找到创新的突破口,注重在创新发展中寻找出路。要围绕破解要素制约、提高招商实效、加快项目建设、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整合政府资源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机制和政策创新,培育区域后发快进优势,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要推进创业富民。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大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坚持以就业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加强指导服务,拓展全民创业渠道。实施“回乡创业工程”,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鼓励群众想创业、支持群众创成业、帮助群众创好业,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提升。引导外来客商投资创业,激励创业成功人士“二次创业”,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企业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生动局面。
四要注重狠抓落实。抓工作贵在坚持,重在实效。政府工作要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着力在抓深化、抓落实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求真务实作风,坚持重心下移,健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力争每一项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每一项任务责任到位、实施到位,特别是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城联创”、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为民办实事等重点工作,必须全力推进,常抓不懈,务求实效。对看准的事情,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营造真抓实干的氛围。
根据以上总体要求和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推进工业化,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工业化是加快发展的核心。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就是要更加突出“工业立区”的主战略地位,扩张工业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化平台建设。坚持把空间平台建设作为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构建以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主体的梯度型工业平台格局,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加快南山三期550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符合“两规”的700亩土地征用,争取调整绿地规划,积极做好开发区东扩前期工作;加快开发区功能配套,完善宾港大道等路段亮化、绿化设施,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生产保障功能;发挥土地、资金、政策的最大效应,提高园区投入产出率和产业集中度。扎实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完成廿里、上方工业功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廿里工业功能区新征地块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洲工业功能区一期开发建设,启动高家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大空间;合理安排乡镇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完善工业功能区投融资体制。
培育产业集群。坚持把集群化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完善和落实“工业28条”等扶持政策,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电子器材、新型建材、轻工服装、钙产品、竹制品、绿色食品等六个特色产业,着力构建“2+6”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立足主导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高档特种纸产业要加快形成装饰原纸、高档包装纸、农业用纸等多品种、广用途、系列化产业格局;机械装备制造业要突出以专用设备制造和标准件、汽摩配件系列加工为主导,形成产品配套、产业关联的企业群,并大力引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鼓励现有零部件加工型企业向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整套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力争两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碳酸钙及延伸产品、竹炭及高档竹胶板、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优势,着力壮大产业实力,提升产业档次,钙产业要向纳米钙、专用钙、改性钙等精深产品加工延伸;竹制品业要突出竹炭和高档竹胶板特色,产业向系列化研发、规模化生产发展;绿色食品要依托现有基础,突出精细加工,打响健康、安全、放心品牌;新型建材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努力提高产业层次;轻工服装要注重品牌培育,积极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要积极培育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器材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市场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产业群优势。
推动企业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新产品15个。加大企业技改力度,着重扶持15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档次提升。深入推进“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化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实施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工业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加快培育仙鹤、夏王、海力、志高、罗伊、伊梦特、民心、雁杰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衍生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格局。要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要重视对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在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创业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载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举办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
狠抓节能减排。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举措。立足治旧与控新相结合,完善项目决策咨询、能评、环评、竣工验收等制度,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杜绝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定期监管和动态监测,建立健全规模企业能耗台帐,加快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装置建设,开展超标排放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和排放。充分发挥东港热电集中供热供气优势,促进企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抓好企业清洁生产,力争5家企业列入省清洁生产计划。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推进城镇化,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城镇化是加快发展的重点。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就是要按照新型城市化要求,坚持城区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注重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并举,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促进人气、产业集聚。
注重城乡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注重建设的时序性、合理性,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化城区建设规划,调整完善功能布局。积极融入市域规划,不断拓展城郊乡镇(街道)发展空间。优化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建成区道路、管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城区出让地块详细规划,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强化“三村三沿三点”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完成一批重点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切实规范建设行为。
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南北大通道建设,基本完成23省道*至320国道段改建,完成百灵北路公铁立交桥建设,全线贯通樟潭至大洲公路。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府前路西段建设,启动市民公园四期和江滨公园绿化工程,完善霞飞路、百灵北路等硬化、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启动樟潭防洪工程建设。主动对接市综合物流中心服务需求,全力推进三口畈大排渠改造、信安大道东延伸段工程、铁路专用线和园区管网等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建设。完善城区功能配套,完成区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樟潭中心小学迁建、老年活动中心、灯具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强集镇建设管理,坚持以强镇重镇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集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集镇经济,增强集镇活力。
繁荣城市经济。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源增长的新亮点。大力发展商贸、餐饮、住宿、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促进城区人气、商气集聚。引进连锁超市、星级宾馆等项目,推动专业市场建设,启动农贸城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市、区互动互补的商贸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浙西粮油交易中心、省储备粮库和*无水港等一批市综合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联创、华升、华东巨化等规模物流企业,积极引进以工业产品为主的现代物流主体,推动加工制造企业服务功能剥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推进与市综合物流中心、东港工业园区的协同发展、互动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做好房地产项目的包装和推介,积极对接东港工业园区和市综合物流中心,吸引园区(中心)企业主、职工入住新城区;研究激活新城区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盘活房地产存量,提高已开发小区的入住率;推进鑫业晶典等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推出13号、14号等地块开发。加大对建筑业培育力度,引导建筑企业提升素质、加快发展。同时,要继续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重点外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鼓励优势出口产业、企业加快发展,更加重视进口工作,鼓励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扩大外贸总量,提升外贸层次,加大外资利用力度,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深化推进“五城联创”,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和“创卫”、“创园”工作成果,打好“创卫”攻坚战,建立城区长效保洁、保绿运行机制,加强城区主要道路、农贸市场、城中(郊)村、“六小”行业和“十乱”整治。注重城区综合管理和整治,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和单位延伸、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推进振兴中路、东迹大道示范街建设,打造城市管理亮点。加强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改善镇容镇貌。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的基础作用。
(三)推进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是我区最大的优势,生态化是加快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加快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培育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努力构建“经济走廊、生态屏障”的发展格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围绕争创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区的目标,以产业化、园区化为主攻方向,整合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加快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和档次。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深化实施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力促柑桔产业提质增效,继续抓好后溪万亩柑桔精品园和高家千亩示范园建设,新建5个百亩示范点;大力实施竹产业提升工程,做强竹业经济,主攻加工环节,延伸产业链,培育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竹制品加工企业3家和竹加工专业户100户,建设高效竹林基地1.8万亩、改造低产低效竹林3万亩,新建改建林区道路150公里,启动省级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提升生猪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生猪养殖生态化、规模化,提高养殖小区建设水平,规模养殖率达60%以上;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发展订单粮食,提高单产和种粮效益。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注重区域特色,重点抓好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特色水产、食用菌、有机茶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专业村,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格局,形成一批花卉苗木、山地蔬菜、大棚西瓜、吊瓜、草莓、名优茶、太阳鱼等专业村,新增特色农业专业示范村20个。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等高效生态模式,加快推进莲花“宝岛农业观光园”、“月山千亩玫瑰园”等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加快农村生产要素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快培育品牌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打响“*三元”猪、“一品红”椪柑、“阮小二”食品、“纯野”山茶油、“大山”茶叶等绿色特色品牌。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引进一批带动面广、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加快建立“四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责任农技推广制度,促进绿色安全、标准化等农业技术进村入户。
重视农民增收致富。大力推进高山远山、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民内聚外迁、合理流动、转产转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启动实施乌溪江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工程。继续实施异地脱贫工程,启动黄坛口乡窑篮、岭洋乡鱼山等脱贫小区建设,转移安置1000人。因地制宜推进低产低效竹林、茶园、果园等改造提升,着力加快林区道路、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采取小额农户信贷等措施,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多形式社会救助,构建“政府引导、全民创业、全社会帮扶”的扶贫工作格局,力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三是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和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重点抓好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本地企业用工培训和农村困难群众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全年培训农民1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6000人。四是积极实施水库移民扶持工程。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六年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一批移民扶持项目。
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巩固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着力建设生态家园。一是扎实推进“四项重点工程”建设。突出农民主体作用,完善村企结对、部门挂钩等帮扶机制,深化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实施50个环境整治村和一批市级示范村建设,重点抓好旅游景区沿线村、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的环境整治,抓好产业特色村、生态特色村、特色文化村和下山脱贫村的示范建设,深化黄坛口乡药王山沿线村庄连线整治,启动黄坛口乡天脊龙门沿线村庄连线整治,探索以池塘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水环境治理工作;巩固提升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新增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50个,力争80%以上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全面推广“一池三改”技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新建改建户用沼气池2000只,新增沼气容积1.5万立方米;加快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推进上方镇自来水厂等项目建设,解决4.5万以上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完成路基改造和路面硬化100公里;基本完成廿里文塘大桥、横路文胜桥、举村杨梅岙公路建设;启动上方、莲花等集镇过境公路建设。逐步改造提升农村电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村80个。实施杜泽镇下余畈、云溪乡东头畈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大洲镇白西坑、周家乡邵源等6座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和黄坛口乡、莲花镇等地的防洪工程建设,实施以黄坛源为重点的清水河道工程,完成乌溪江西干渠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公路、饮用水等农村公共设施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经济繁荣、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农村新社区建设要求,加快中心村建设和城中(郊)村、空心村改造,积极推进村庄整理和宅基地置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和网络。抓好上方镇大立村等12个农村社区试点工作。
抓好生态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开展省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活动,争创省旅游强乡1个、省特色旅游村2个。着力培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业,实施后溪镇富祯湖等一批旅游度假项目,推进紫微山、九龙湖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人员培训、规范管理,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的“农家乐”特色村,巩固提升大洲镇罗樟源和黄坛口乡药王山、天脊龙门等旅游景区沿线的“农家乐”特色带建设。精心策划生态山水游、现代农业游、红色探险游、文化古迹游等一批乡村旅游线路,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打响“城中山水、生态*”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
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节能、降耗、增效。深入实施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市工业循环经济“5518”工程,巩固开发区化工企业污染整治成果。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继续推进乌溪江流域水污染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深化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水源涵养功能。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以及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强化民生改善,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要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强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启动廿里中心小学扩建,完成12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建立城区、中心集镇小学与薄弱学校对接交流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办学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积极扶持特殊教育。完善激励政策,切实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成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重点疾病、地方病、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创建特色文化村,培育文化示范户。以“农家乐大篷车”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种文化”和“送文化”活动。全面开展文物普查,认真做好金仙岩摩崖石刻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深化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事业,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好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认真做好征兵和拥军优抚安置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加快民族村新农村建设,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以扩大保障面、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全面推进“五费合征”工作,巩固“五大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力争人均年筹资达到100元以上,参合率达到88%以上;加快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70%以上,逐步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适度提标扩面,城乡低保补差金额达到50元以上,实现应保尽保;深化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增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逐步解决历年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继续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灾害救助等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等公益事业。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帮扶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促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和再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依法规范企业用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确保市场基本稳定,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省级“平安区”。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综治网络规范化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全面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情沟通工作,强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村镇建设。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动物防疫、防汛防旱等工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土地协管员制度,强化土地管理,坚决制止违法占地建房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遵纪守法意识。重视和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努力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五)强化项目推进,切实增强发展后劲。项目推进是加快发展的主抓手。要深化“开放兴区”战略,着力引进和实施一批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民生改善项目,增强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促进力,切实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和后劲。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更加注重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50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以上。一是提高招商项目质量。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注重招商选项,完善考核办法,建立与项目税收、项目投资强度等相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招商项目质量。强化引进项目后续服务,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二是拓展招商领域。继续坚持以工业招商为主,大力引进有利于两大主导产业、六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战略性项目。加大城市招商力度,着力引进有利于集聚人气和涵养税源的城市经济项目。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大生态经济项目推介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项目。注重引进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改善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三是创新招商方式。要继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扩大协作范围,协作的领域要从经济技术项目拓展到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大协作的力度,注重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和以商招商,主动对接杭州、宁波资源与产业协作项目,推进以温州、台州、金华等沿海地区和相邻地区为重点区域的定点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实效。
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坚持把项目推进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突出重点项目推进,全年完成重点项目建设22个,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3个,实现重点项目投资16亿元。推进仙鹤二期、夏王二期、华恒模型、法标洁具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积极引进和合理布局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高科技、高成长型好项目。大力开展项目谋划工作,重点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动态储备项目100个以上,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加大产业招商项目推进力度,积极鼓励现有企业以存量资产、存量土地等为依托,寻找产业上下游合作项目,通过扩股增资、技术改造、配套引进等形式,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配套能力强的项目,推进主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要大力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我区特色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包装一批项目,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和衔接,争取在土地指标、报批和资金、政策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
加大项目整合力度。要加强部门项目整合,改变项目条块分割、资金分散、效益欠佳的现状,集中项目资源支持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城区、新农村、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发展,确保各项政策、资源和要素优先向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倾斜,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健全部门项目整合的工作机制,注重多渠道争取、多领域整合,充分用足用活政策,加强统筹谋划,合理调度整合部门项目,形成部门争取、政府统筹、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要主动适应宏观调控要求,按照有保有压、统筹安排的原则,不断创新方法举措,早对接、早安排、早落实、争主动,着力破解资源要素制约。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千方百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立足挖潜盘活存量,鼓励企业零增地技改或利用存量土地厂房增资扩建或引资招租建厂,着力提高存量土地投资强度;深化实施“腾笼换鸟”,盘活化工园区土地厂房,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率;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建立完善新建项目签约承诺、落地投产、履约评估、竣工验收和土地开发保证金制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通过项目包装争取新增农转用指标;继续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完成低丘缓坡开发1500亩,建设用地复垦800亩,开展莲花镇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要积极构建资金筹措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用足用活信贷政策,及早包装项目对接融资;强化政银合作和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平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上市工作;加大开发区商住、市场用地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城区和集镇土地运营,力争出让城区土地100亩以上。要立足解决本地企业用工矛盾,开展紧缺工种培训和招才引智工作,建立劳动力外招基地,加强劳务交流的有形平台和网上平台建设,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素质性矛盾。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风建设,确保行政有为、执行有力。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务实、高效相统一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将政府精力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切实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部门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和政府性债务管理。组建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整合和盘活政府存量资产,科学调度政府资金。继续减少和规范审批事项,努力提高审批效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索林地产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机制,创新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健全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听证机制,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健全行政复议工作,完善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政务督查,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建立行政问责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政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巩固和深化“两年”活动成果,全面开展“服务创业、再增感情”和“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构建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全程监管机制。反对铺张浪费,严格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制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上一篇:民政局工业现代化服务管理计划
下一篇:民政局宣传教育管理计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