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80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2分钟。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智能维保;信息化
目前城市轨道车辆检修牵涉部门多,数据交换频繁,分析、统计、追溯困难;数据的记录和填写采用人工记录方式,存在填写错误或漏填写的情况,准确性有待提高;数据的传递采用纸质表格文档,形成大量的纸质数据,数据利用率不高。因此,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维保管理系统构成进行分析研究,为实现车辆检修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及建议。
1系统概述
智能维保管理系统对维保各项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通过实时信息交互与共享,支持各环节高效率协同和顺畅衔接;通过信息统计分析技术的运用,不断优化检修工艺和生产流程,规范作业流程,保障检修安全,实现对车辆检修的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更加高效和灵活的计划排程、过程管控及质量保障。
2系统功能
智能维保系统可以采用模块化配置,针对实际案例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省不必要的软硬件费用。管理系统涉及的管理模块众多且技术复杂,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2.1检修计划管理
检修计划管理包括订单接收、计划维护、计划下达、计划反馈、计划变更等功能,实时监控工单的完成情况,通过与生产计划对比实现按生产线或者项目统计计划兑现率。(1)计划编制。根据检修规程工序中规定的检修时间,基于车间检修人员、物料、设备等生产要素进行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有限产能排产运算,制定车辆检修各种生产计划,包括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临时性计划的编制管理。(2)计划执行监控。实时监控检修完成情况,通过与生产计划对比实现按车辆或项目分别统计计划兑现率,通过甘特图和层级表格的形式展示检修计划,在甘特图上显示计划基准和实际进度的对比情况,可以查看任务的完成情况汇报,如果没有完成则显示没有完成的原因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在层级表格上根据不同进度状态显示不同颜色。(3)生产日报。系统向检修班组下达生产计划,班组对每个工作日生产情况进行汇报,并以生产日报的形式提交。调度确认后,系统自动上传,并与生产计划进行对比分析,生成计划兑现率。(4)计划执行分析。实现对检修计划的执行分析,包括:计划总数据、按时完成数及比例、延期完成数据及比例、计划变更率、计划取消率等;实现从车间、部门、班组等级别进行计划执行分析;并支持对月、年、自定义周期内数据进行分析。
2.2检修作业管理
(1)派工作业管理。检修调度人员根据日计划中包含的车辆检修任务进行检修调度派工,以车辆为单位,将车辆检修任务派工至班组。检修调度人员可查看车辆检修进度、质量。班组工班长接到本班的车辆检修任务,结合现场人员到位与否、物料齐全与否,按照检修对象的专业类型,将检修任务派工至班组人员。(2)作业执行管理。主要包含作业情况记录、工位及部件信息读取录入、作业工序实时追踪和更新、部件更换记录,以及故障信息录入。系统提供手持终端、检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环境进行数据上传与下发,利用二维码或射频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检修追溯管理。作业人员根据作业工单进行车辆检查、对车辆部件通过终端及检测设备进行数据测量、传输、超限值对比判断。记录更换物料、更换部件信息。(3)工单管理。系统根据生产计划推送每日建议工单,形成日计划,派送至各工班长,工班长对各工单安排作业人员,以便后期进行人员工时及完成情况统计分析,然后将工单派送至作业小组人员。作业人员根据工单内容按照作业顺序和要求开展作业,作业过程中可实时调阅关联作业参考资料,数据录入,作业过程记录,完成情况反馈,故障信息报送等。工单具备进度监控和对比功能,实时把控作业整体进度。如作业未按照推荐进度完成,需作业人员提报情况说明,报工班长及调度审批,支持对作业工时、故障情况、备件消耗等情况的统计等,支持查看工单的详细信息,包含作业状态、已完成工序、工单已耗工时、对应的工班信息、参与人员信息、故障信息、物料信息等。(4)故障提报管理。在检修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则利用手持终端进行故障提报,故障报修时填写故障位置、故障现象,并拍照上传对第一故障现场进行抓拍和留底。作业人员处理故障完工后,填写故障原因、故障处理方式,并与该作业项目进行关联,形成故障库。
2.3检修作业指导
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访问管理系统,在系统后台完成检修工艺配置,并通过移动终端显示检修作业指导。(1)检修工艺配置。系统具有对检修作业步骤、所使用工具的逐级配置功能,内容包括作业指导的视频、图片、文字、物料、工具、参数值等提示信息;可对检修作业过程进行灵活配置,严格控制作业人员按既定的检修工艺规范要求操作,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2)检修工艺过程指导。系统实现检修工艺过程目视化指导,可用图片+文字的方式指导操作,以实现检修过程控制,确保检修作业按既定的流程进行,降低检修质量对员工技能的依赖性,提高检修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检修作业问题可用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道传输到检修专家知识库。检修专家知识库实现基于日常检修获得和存储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案例数据”的故障诊断查询,准确指导车辆运用维修。系统同时提供各类教学培训视频内容,供设备现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在空闲之余观看学习,促进自我成长。用户可以按照视频内容的不同自行检索观看。
2.4点巡检管理
点巡检管理模块实现与检修计划、检修作业指导、派工、定位等管理模块的数据联动。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现场采集、核对点巡检的设备和部件信息。在车辆检修过程中设定多个重点检修项点,检修工人按照既定的作业路线进行检修作业时,在项点位置需拍照并记录部件信息,作为事后核查的依据;在系统运用成熟后,可用项点作为卡控点,只有检修过这些项点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当工人漏检时会在移动终端上声音提醒通知工班长,如工人对漏检情况不予处理,工班长可终止任务并重新分配,工人需重新开始作业。通过手持终端记录每天作业完成情况,异常情况,故障情况,上传故障发生的位置,部件信息及当时处置方法并存入系统,后续点巡检过程如在相同位置相同部件出现故障,可通过系统知识库快速查找历史解决方案在线提供辅助帮助。
2.5定位管理
定位管理采用UWB或RFID和GPS实现人员与车辆定位管理。在检修重点位置通过拍照比对分析方式监督检修工人是否按照标准进行作业。在条件允许的车辆段,利用车间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人员定位,实现标准化作业与安防监控的统一结合。
2.6检修设备管理
(1)设备台账。建立设备履历信息包括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全寿命履历管理等。包括:设备名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设备厂商、使用部门、设备类别、设备状态、设备修程、设备接口信息、使用人员信息、维保人员信息、上次日检日期、上次保养信息、上次维修日期、日检记录、保养记录以及维修记录等。实现检修设备的查询、新增、删除、修改等设备信息管理的相关维护操作。(2)设备状态管理。维护设备状态监控包括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设备运行基本信息包括设备预计下次维保时间、设备当前使用状态(使用中/未使用)。统计设备当天(周、月)使用时长、设备使用频率(次/天、周、月)、设备联网状态(在线/离线)和设备耗能统计(度/天、周、月)等。设备状态信息可人工进行维护,也可通过与智能运维系统的设备数据查询接口获取。系统根据以上设备状态信息安排相关作业计划及检修计划。(3)设备维护保养。系统具有设备保养维护功能,将编制的保养计划自动推送至客户端,系统提示维护保养计划任务的具体内容,执行后用刷卡或手工录入的方式记录执行时间、执行人员等信息。
2.7设备健康管理
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健康档案管理、车辆段机电设备健康档案管理、数据统计、故障分析预测等功能。车辆健康档案管理模块为车辆、车辆子系统、车辆关键部件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包括装配时间、检修记录、故障记录、运行时数据、工作性能数据、部件寿命追踪等信息。车辆段机电设备健康档案管理为车辆段关键机电设备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入场时间、故障数据、运行过程数据、工作性能数据、维修记录、部件寿命追踪等信息。数据统计功能是以采集、分析的数据为基础,针对车辆段业务管理要求,进行多维度数据统计分析,以可视化及报表方式展现。故障数据分析预测是基于积累的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建立故障分析预测模型,实现故障预测和状态修。
3主要配置
智能维保管理系统主要配置包括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算法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管理工作站、点巡检设备、展示大屏。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又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会更好的工作的。
根据公司制定的2009年度生产工作计划,2009年生产工作任务繁重,生产时间紧迫,设备检修时间有限。设备检修大部分大中小修均采用见缝插针的检修方式进行,力争有计划地进行。部分大修由生产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及设备运行情况,另行通知车间进行。工作安排如下:
1、初步推行设备维护保养模范 岗位示范点,首先以动力车间锅炉房为推行示范点。
2、各车间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设备日常检修、中修和大修。
3、生产技术部和各车间要设立重要设备台帐,利用台帐统计分析重要设备的运行特点、配件的库存情况,提前进行配件计划或自制加工,并有预见性地提出检修计划;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设备管理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各车间机修工进行设备技术培训,各
车间要利用班组安全会对机修工进行日常的设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机修及机器操作员队伍的技术水平。
4、由于制酸车间设备腐蚀、老化、技术力量较弱。
5、设备副经理和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深入车间生产一线检查和了解各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跟踪主要备品配件的库存和采购情况,督促供应部对主要紧缺配件的采购,检查车间自制配件的加工制作情况,确保主要配件随用随有;检查和督促车间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作技术上的指导,做好安装检修、使用、维护、检查统计一条龙的工作;合理协调生产和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增强计划性的检修工作。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遇到抢修任务时,做好三个车间机修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生产的连续稳定。
6、做好生产设备检修的统计调查工作,为2009年设备工作计划提供统计依据。
7、关注***线一段炉的抽风收尘系统,考虑方案为重新布置和选择旋风、一台尾气风机进行改造。解决一段炉收尘效果较差引起风机经常结叶轮料振动的问题。
8、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现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时,及时计划应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9、计划对动力车间煤气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修工作,给已磨损的炉篦座加装一圈防护圆筒,并更换其
附件二联柱一台。
10、对4t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工作,全面清理炉内结垢一次。
2009年应加强对制酸车间设备巡回检查,加强对制酸车间设备备件计划的周密性和足够备件的准备工作,同时监督制酸车间对反应炉温度的控制,从使用上保证反应炉筒体的正常使用,减少非正常腐蚀。
1、计划更换6号反应炉的焦子塔及导气管
2、鉴于制酸车间反应炉托轮与轴损坏频繁,及时处理已拆出的托轮轴和托轮进行外委修复,以留备用。
5、综合考虑酸泵、混料三通、混料外壳、密封座的备件备件情况及时给予计划,加强了与供应部的沟通并联系跟踪。
6、不定期计划金属衬胶风机9-19-8d风机3台及风机叶轮约8个。
7、考虑计划更换3#中和炉大小齿轮,对已腐蚀严重的中和炉筒体进行大面积的补焊。
8、分时分次对***车间的换热器进行清理疏通,考虑改造制酸用水水量及水质,保持冷却效果。
9、计划2#反应炉出渣机的螺旋主轴螺旋2条及其组件1套
。
10、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计划清理吸收塔填料。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青藏线;设备;维修;模式
前言
青藏铁路公司德令哈工务段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现有职工1080人,担负着青藏线西格段K270+000至K720+000、敦格线k307+098-k507+299间铁路线路、桥梁、隧道、涵洞设备的养护维修任务,管辖正线1062.734公里,站专特线125.665公里,道岔437组,桥梁270座/357906延长米,隧道9座/71173延长米,涵洞1134座/22539延长米,无人看守道口5处。
1 “检、养、修”维修模式的理念
原有设备维修模式以段、车间、班组三级机构负责维修,车间主要职能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主,现场安全、设备检查、整治主要由工区负责组织实施,部分作业项目需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手工作业完成,这种维修模式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由于车间、工区管辖里程增多,车间、工区由原来的小管辖、小工区转换为目前的大管辖、大工区,养护维修工作量增大,安全生产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运量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设备维修模式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第二,传统小而分散的维修组织形式作业效率低、效果差,正常维修秩序难以建立,造成设备欠佳、线路质量下降。
第三,检、养、修合一的管理模式未将检查从养修作业中分离,检查和养修不能形成互补,难以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设备状态,不利于成段、有计划地安排设备整治,加之设备数量的增加,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操作。
第四,日益增长的运量与运输能力的矛盾更加突出,能利用列车间隔进行作业的时间越来越短,对工务维修管理体制如何实现减少作业点、实行集中天窗修、服务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按照总公司、青藏铁路公司关于实施设备维修改革的工作部署,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2.3.7条“线路设备维修实行检修分开制度”,以及第2.3.8条“综合维修组织形式中”的“当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不能覆盖时,由工务段按检修分开的原则组织综合维修和质量验收”的规定,我们确定的维修理念是: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重点对线路高低、水平、轨向、曲线正矢进行全面整治,解决大部分主要的线路病害,对于大型养路机械不能覆盖的如连接零配件、扣压力、钢轨整形、焊缝打磨、钢轨硬弯、线路外观等问题,我们大力实行“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对线路设备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整修,进而实现线路设备质量的稳步提高。
2 “检、养、修”维修模式介绍
青藏线西格段开通运营以来,我们的线路设备由原来的单线50kg/m标轨非电气化铁路更新为现在的双线60kg/m无缝电气化铁路,设备增加了一倍,设备整修任务、标准及技术要求大幅提高,原来由工区自行检查并整治的模式在目前的设备状况下,根本无法实现。这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出了一套符合设备现状的维修模式,就是积极推行“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
2.1 推进设备检查机制变革
我们的设备检查职能由动、静态两方面组成:
静态检查方面,一是突出检查在线路维修中的重要地位,对检查监控车间职能进行了拓宽,将线路检查与养护维修分离,增设了2个检查监控工区、3个轨检组,抽调业务骨干利用轨道检查小车对全段正线进行检查,线路车间、班组配合同步检查(车间干部、工班长参加)。二是站专线、道岔、曲线正矢由线路车间按照《修规》规定安排检查。三是单线区段由线路车间自行安排检查。每月将静态轨道检查小车检查结果汇总形成“缺陷报告”,同时反馈至线路车间、班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及线路技术信息科,超过临修标准的病害由车间、班组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超过保养的设备病害纳入设备病害数据库,由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全面分析,线路技术信息科根据静态分析报告作出准确判断并合理下达设备维修计划。
设备动态检查方面,主要以轨检车、便携式添乘仪、路用列车、车载添乘仪、人工添乘检查结果为依据,以轨检车检测数据为主,由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出每月全段线路重点病害区段、病害类别以及TQI值的主要因素,以分析报告的形式反馈至线路技术信息科,线路技术信息科根据动态轨检车分析报告合理下达维修计划。通过动静态检查、分析的有力互补,实现对管内设备的全方位检查和监控。
设备检查方式变革的优点是:
第一,我们由段统一安排设备检查的做法,解决了车间、班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第二,实施检养修模式以后,段对设备检查数据的全面分析及维修任务的合理下达,使设备整修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第三,实施检、养、修以后,段上统一安排设备检查的做法,为车间节省了大量的设备检查时间,使车间能够腾出精力投入设备的养护维修工作当中。
2.2 强化设备检测数据分析
为了切实提高设备检查分析的质量,我段于2013年4月1日正式成立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对各级检查监控信息进行收集、建立台账和专业分析,并及时传递和反馈设备数据分析结果,追踪Ⅰ级及以上偏差和影响整体TQI值的各种因素,确定维修工作的重点,进而为设备的养护维修提供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提高科学养修能力。
第一,在调度指挥中心设置轨控组,对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加强轨检车、添乘仪、轨道检查仪等设备检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改变了过去不同科室、车间单一分析、检查数据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
第二,针对每趟轨检车检测结果,形成了专门的设备动态分析报告,重点加大对TQI值、不良处所、重点区段的分析力度,为全段月度维修任务的下达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第三,建立了添乘仪数据库,及时收集公司领导、公司业务部室、段领导及业务科室添乘数据,建立专业数据库,有针对性的筛选、分析、下达整治计划,杜绝了过去“一有晃车就通知、车间、工区围绕晃车转”的粗放管理模式。
2.3 创新线路设备维修模式
着力转变传统维修模式,对大型养路机械不能覆盖的整修项目,我们大力实行以“项目修、集中修、专业修”为主要内容的“三修”维修模式。
项目修方面:因为全线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完成以后,已经对高低、水平、轨向、曲线正矢等项目进行了全面整治处理,如果继续安排人工进行重复综合维修,既无法有效提升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质量,又势必造成人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为此,我们着重对大型养路机械不能覆盖的项目开展项目修。另外,我们根据设备实际情况,结合动静态检查和分析资料,对几何尺寸单项超标区段、联结零件作用不良区段、线路外观不良区段等,下达单项维修任务,由所属车间组织各工区进行单项项目达标整治。考虑到我段线路设备实际情况,在双线地段主要实施了以整治“轨距”、钢轨整形打磨、焊缝打磨为主的项目修,并兼顾扣压力、外观标志等项目的整治,什么项目质量差就着重整修什么项目,提高了线路设备的整体维修水平。
集中修方面:因为我段线路设备处于高原冻土路基,沼泽路基病害、冻害、沙害、水害共存,线路随着季节的转换变化很大,如果按照原有工区管辖进行整治,工区整治的人力、物力、时间都显得“杯水车薪”。为此,我们针对线路变化较大的设备区段,不再以工区为单位下达整修计划,而是以车间为单位下达维修计划,车间集中人力、物力对季节性、区段性病害如冻害、路基下沉、沼泽路基病害、沙害等进行全面整治,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重点病害、季节性病害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治,确保行车安全。今年以来,对青藏线西格段K535至K545冻害区段全面实行了集中修,效果明显。另外,我们利用周六、周日的时机,安排车间组织各工区留守值班人员对允许速度小于60km/h的站线、专用线、支线开展有计划的集中修理,使站专线设备保持了安全可靠。
专业修方面:道岔由于连接零配件多,几何尺寸变化频繁,晃车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我们大力实行专业修模式,在各车间分别抽调业务技术骨干组建专业设备整修小组,对道岔、重复性晃车进行了不间断地整治和处理,同时开展专业技术攻关,大幅减少了重复性晃车,道岔设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2.4 积极推进“检、养、修”模式的“3.2.2”工作法
在现有的人员、机具、设备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为了使“检、养、修”维修模式顺利实施,实现“检、养、修”的真正分开,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工作的“3.2.2”工作法,“3”即为周一至周三大力开展以提升不良区段设备质量为主的项目修、集中修、专业修维修任务,“2”即周四至周五处理添乘仪、轨检车、人工添乘、车载不良处所的晃车,大力开展设备保养,落实周整治计划;“2”即周六至周日开展以整治站专线设备质量为主的综合维修。通过实行“3.2.2”工作法,一方面,使大量的设备动静态检查数据和分析结果,能够快速、有效地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为设备整修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操作平台,另一方面,使生产力组织更加科学、合理、有序,杜绝了“一有晃车就处理,整天围着晃车转”、“无计划、打乱仗”等实际问题,进而使设备维修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轨道。
3 取得的成效
3.1 资源效能充分利用
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都各尽所需,全段各部门、干部职工,都本着专业负责、岗位负责、分工负责的原则,各尽所能。同时,配强了机械设备、优化了生产机构,根据设备数量和分布情况对人员进行了有效的调剂,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2 设备质量明显提升
自2013年实施检、养、修维修模式以来,我们的设备质量有了明显提升。青格段下行线均公里扣分由2013年5月份的4.28降至2015年12月份的1.27分,TQI值由2013年5月份的6.55降至2015年12月份的5.92,上行线均公里扣分由2013年5月份的3.88降至2015年12月份的1.12分,TQI值由2013年5月份的6.85降至2015年12月份的5.88。
3.3 工作职责清晰明确
无论是岗位职责还是“检、养、修”的范围职责都重新进行划分和明确,使设备的检查、养护、维修工作分离但不脱节,环环紧扣、相互补充,避免了责任不明、作业漏项、设备漏检、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等惯性问题。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型式试验;运用考核;现场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动车组产品也打破了引进技术的壁垒,实现了自主化。在实现新型动车组产品陆续设计、生产的同时,还要保证动车组出厂后相关试验的顺利推进,而试验期间的现场管理是决定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现场的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制度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尝试搭建动车组试验管理平台。
1人员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人力需求,主机厂应提前配备各系统技术人员及各工种作业人员。具体岗位职责及作业分工全部由总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安排,所有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现场人员的绩效考核由负责人统一量化考评后上报公司。1.1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执行及管理,同时定期对现场人员进行考核,更换不能满足试验要求的人员,在试验期间负责项目的整体协调,从而保证试验顺利、有序进行。1.2技术支持小组技术小组主要负责解决动车组试验期间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上线试验期间的故障诊断,检修库内的故障处理,更换件的作业指导等。技术小组的组长要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每日的试验结果及故障处理情况,并备份动车组试验期间的技术文件和故障分析报告。型式试验或运用考核期间,根据具体的试验项,各系统可以委派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添乘,配合完成相关型式试验。技术小组负责调动各子系统供应商进行添乘作业,以保证动车组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技术小组协调作业人员要完成库内的故障处理工作,保证动车组按时出库,顺利进行试验。1.3维保小组维保小组主要负责完成动车组的各项检修作业,包括一、二级修作业、计划修和临修作业等。维保小组在相关技术文件指导下进行作业,在试验期间,根据不同工况的试验环境,对动车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检查。①高速试验阶段,重点检查受电弓状态,对车顶高压设备及绝缘子进行重点检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碳滑板磨损下限。②制动试验期间,对制动夹钳及闸片进行重点检查,测量每片闸片的磨耗情况,适当提高闸片磨损下限。动车组试验期间,还需要重点检查转向架区域,保证司机室各项功能正常。检修维保工作必须遵照运用所相关规定,根据检修计划定时、定量完成检修作业,保证动车组按时出库,准时上线。1.4物资保障小组物资保障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备品、备件的管理、库房管理及物料的提报和发运工作。动车组会根据试验大纲在试验期间更换运用地点,物资保障小组须根据试验计划将试验所用物资提前发送至运用地点。物资保障小组需要定期对物资及工具进行清点并录入物料台账,由现场负责人定期进行抽检,并实时更新物料台账中现场每一笔用料和到料。随着试验的进行,物资保障小组需要提前进行物资的提料、补料申请。
2物资管理
2.1库房管理物资保障小组应定期对库房进行整理,在保证库房卫生、整洁的同时,将常用备品、备件和工具摆放至方便领取的位置。此外,注意物料的存放条件,例如,齿轮箱油等油脂禁止暴晒,闸片等铁制品避免潮湿等。2.2备品备件管理动车组试验期间,应配备全车重点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考虑到试验期间动车组关键部件的损耗频率较高,所以,针对闸片、碳滑板、动拖车轮对等关键部件,应配备标准数量的1.5倍。2.3工具及设备管理在动车组试验期间,由库管员对工具及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次使用均需进行登记,还要定期检查力矩扳手及测量工具的精度。因现场作业需要,工具或设备项目内部无法提供时,由物资保障小组协调借用,使用后归还。
3流程管理
3.1检修作业流程检修库内一、二级修作业如图1所示,流程基本可划分为:车辆入库—有电联检—无电作业—有电作业—联检出库。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明确各运用所相关作业规范,保证作业安全,根据检修库内接触网供断电情况进行作业,并进行统一登记、销记。3.2临修作业流程临修作业一般在临修库内进行,因临修库内大多无接触网,需要与公铁两用车进行联挂,再由公铁两用车拖拽入临修库内指定地点。在临修库内,停稳后作业前必须放置止轮器,作业结束后撤回。在临修作业前,根据作业需求,在作业前进行截风等操作。3.3计划修作业流程计划修的主要内容为动车组空心车轴探伤、轮辋轮辐探伤及轮对修型。根据不同车型的计划修周期进行作业。轮对修型通常在临修库或专门的镟修库内进行,流程参考临修库作业流程,空心轴探伤及轮辋轮辐探伤通常在检修库内进行,作业流程参考检修库内作业流程。动车组在计划修之前应确认工装及设备可用,作业期间遵守运用所作业规范,作业完毕后由主机厂具备资质的质检技术人员确认作业结果。
4异常情况闭环管理
新型动车组的型式试验及运用考核主要是为了验证新产品在设计环节及生产环节产生的问题。在现场出现问题时,如何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考验了现场管理人员在组织协调和计划、策划方面的能力。有效的闭环管理,对预见性问题形成处理机制,通过预防—发生—判断处理—回访—再预防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系统的确定问题处理方案,总结分析,回访存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形成异常情况处理机制,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当然,闭环管理的建立和实施离不开管理人员高效的执行与严格的监督,更离不开项目团队各单位的全力配合。具体见图3。
5制度管理
一个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依托在健全的制度基础上。现场试验团队工作性质不同于主机厂内部,需要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试验团队应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办法,人员考勤、人员变更管理办法,动车组现场闭环反馈机制,动车组配套供应商管理办法等来保证现场试验团队的工作有序进行。
6结语
检修车间重点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规划设计
1 概论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地铁的建设及运营安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地铁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及列车维护的保障基地--车辆段,其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集约性用地、物业开发、绿色节能及环保等均成为了规划设计的直接制约因素。车辆段工程占地大、投资大、工艺及功能复杂繁多,结合有限的资源和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1.1 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九号线,东起罗湖西至南山,共设22座车站,全长约为26km,全为地下线路,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全线设侨城东车辆段和笔架山停车场各一处。
侨城东车辆段位于侨城东路、白石路、红树林路、滨海大道围成的地块内,现状地势西高东低、周边道路北高南低。选址北侧为一号线竹子林车辆段,南侧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公园且面向深圳湾。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优越性,规划布局必须结合工艺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物限高、地块开发强度、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
图1 侨城东车辆段用地位置示意
1.2 功能定位
根据工艺流程,侨城东车辆段内建筑物根据功能主要分为办公生活区、检修区及仓库辅助区三类。其中,办公生活区设综合办公楼和维修综合楼。检修区设联合检修库、运用库及运转办公楼、工程车库、调机库、洗车机棚及控制室、机加工车间。仓库辅助区设杂品库、易燃品库、材料堆场、蓄电池室、污水处理站、变电所及门卫室等。另外,用地拆迁还建部分有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森林派出所及地铁派出所。规划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 列位规模
根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对线网车辆大架修资源共享的研究,侨城东车辆段同时考虑设7号线的车辆大架修段。结合段内各项建筑功能和检修指标对列位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2
2 规划设计分析
2.1 规划设计思路
(1)通过充分考虑车辆段近远期建设时序,段内的股道、房屋建筑、机电设备等按近期需要设计,对于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应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2)总平面规划布局宜将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带电区非带电区分开布置,以保证生产秩序和作业安全。(3)满足各种生产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工艺流程注重功能合理、流程顺畅,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不同区之间相互干扰和影响。(4)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地貌特征和周边环境,段内股道及检修区宜按半地下设置,通过降低建筑高度及设置上盖绿化公园以减少对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不良影响。
2.2 总平面布置
根据连接车辆段前后车站和线网的规划及段内出入段线位置特点,段内的检修区采用集散为整的方式,将检修区主要集中为联合检修库和运用库。其中联合检修库设置油漆库、定临修库、静调吹扫库、大架修库、转向架间及立体物质库等,运用库设置停车列检库、双周三月检库及镟轮库等。
以相同的方式,办公生活区主要为综合办公楼和维修综合楼,综合办公楼主要为行政办公、食堂及员工宿舍,维修综合楼主要为动照配电、通信信号、轨道、维修等各专业工班等。
经过两大主要功能模块的组合和总平面布置,前期方案阶段完成了双层、单层、7、9号线共建、分建、避让原有建筑物、半地下、全地下方案等合计16种方案,经过深入分析和探究,最终得出两种可实施性的方案。
2.2.1 方案一
本方案采用单层倒装式,检修区运用库、联合检修库均采用单层厂房,列车经过出入段线顺向进入运用库停车列检区,而列车进合检修库须先转入其他轨道再倒合检修库。
办公区位于段内西端,场地临白石路侧由西往东分别布置综合办公楼、联合检修库,综合办公楼南侧现为员工活动场地,设置部分体育锻炼篮球场等。联合检修库与出入段线间布置了维修综合楼、杂品库、小汽车库、蓄电池室、污水处理站、接触网培训/信号培训操作场地等。另外,段内试车线沿白石路南侧敷设,长940米,东端位于运用库上盖下方,洗车线、工程车库均与出入段线顺接,运用库及咽喉区采用绿化覆绿上盖设计,上盖设红树林管理处级地铁公安还建用房。本方案总平面图详见图2、3。
图2 方案一平面布置图
图3 方案一总平面图
2.2.2 方案二
本方案采用双层顺向并列式布置,与方案一不同处点主要如下:
(1)受用地南北向进深影响,运用库按双层设计,其中一层为列检区,含14列位。(2)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均与出入段线顺接,物质总库单独设置。(3)出入段线及咽喉区占用更多南北向进深,设置双层轨道至运用库。(4)还建用房占用较大地面面积,须分别设置还建区域出入口和车辆段出入口,办公区布置紧凑。(5)检修区与办公区相对独立,分区明确。
本方案总平面详见图4。
图4 方案二平面布置图
2.3 方案比较
结合两种方案特点,从工艺流程、运营安全及成本、工程难易程度和风险及与周边环境结合情况等多方面综合比较分析:
方案一布局工艺流程相对顺畅,上线试车方便,对列车进、出段作业无干扰。段内各区域运输条件顺畅,与段外道路衔接便捷,调度相对简单,有利于减少运营成本。检修区上部设绿化公园,绿化面积为7.8公顷,有利于保护周边环境,满足规划要求,且单层结构及工程实施难度小。
方案二设置双层运用库,二层出入段线坡度较大,双层列车检修、清洗等调度难度相对大,不便于人员上下车及物料运输,相应会降低劳动效率,增加运营成本。二层出入段线及停车库靠近滨海大道,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有一定影响,且双层结构设计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方案一具有工艺流程顺畅、工程风险小,投资省,复建操作性强,对环境影响小,运营成本省等诸多优点;因此,推荐方案一。
结束语
经过对深圳地铁9号线侨城东车辆段的规划设计分析,可得出在总平面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还需全面综合考虑周边限制性条件、工艺流程、运营效率和成本及经济效益等,通过不断的优化、多方案推敲和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可实施方案。
参考文
[1]邱鸣.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5(8):178-182.
[2]程怀洛,吴建华.地铁车辆段设计体会及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4(3):28-36.
上一篇:检察局发展执法监察计划
下一篇:梨林镇三年总结暨今后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