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87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机关食堂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4月14日,湖南日报要闻版刊发一张新闻图片,画面上,几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面带笑容,喜滋滋地享受着营养午餐。这是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心小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的一个镜头。
4月18日,在省委讲师团组织的“稳中求进促发展”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定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他透露,湖南实施这项计划的试点县共37个,涉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165万人。截至目前,已有23个县正式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另外14个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决策:一项面向未来的宏伟计划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专项行动”,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宏伟计划。
去年10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将每年拔款160亿元,率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
其实,这项为孩子终身幸福的奠基工程,一直以来都得到领导们的高度关注。1992年,全国爱委会、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将营养不良列为重点防治的六大学生常见病之首。1997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关营养工作的国家级文件《中国营养改善计划》。为了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善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2010年,“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2月28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学生营养膳食的措施和力度不断加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一补”政策范围逐步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两免一补”政策时,就包括逐步建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2006年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一补”政策作为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中央出台了中西部地区基本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天2元,初中每生每天3元。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生每年75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000元。2007年至2011年,仅中西部地区“一补”资金就落实了300多亿元。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的47%。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设施改造力度逐步加大,膳食条件得到不断改善。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学生需在校住宿,食堂等生活设施短缺的情况,国家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时,明确将食堂建设作为工程建设重要内容,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寄宿制工程共新增食堂159.2万平方米,占工程建设面积总数的10.6%。2007年启动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同样把食堂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120亿元投资中有31.7亿元用于学生食堂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新鲜“出炉”,还来自深入调研发现的三个问题:一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龄段儿童正常值。二是现行“一补”政策覆盖面偏小、标准偏低。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只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的13%。有的地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没有完全落实,吃饭费用没有完全解决。据初步调查,校外寄宿的义务教育学生还有1239万人,受现有“一补”政策的局限,往往产生“因为不能住宿,所以没补助”的现象。三是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
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主要还是要先解决吃饭问题,尚谈不上营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贫困县有,在其他地区也有;西部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重于中部,民族县、贫困县、边境县重于其他县。农村学校普遍食堂不足,需创新供餐机制,仅靠地方现有的投入水平,难以解决此问题。因此,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是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
这项面向未来的《计划》做得很实在。国务委员刘延东2011年11月24日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计划》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着力”:
第一,国家试点“点”在了特困区。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4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等3个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这些地区。此次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首选这些地区,总计680个县(市),其中民族县有368个,占54%;国贫县有431个,占64%;边境县有54个,占8%。
第二,完善“一补”,“补”在了面上。为解决现有“一补”政策覆盖范围小,补助标准低等问题,54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全年1000元,初中5元、全年1250元。
第三,在硬件上专门安排了改善就餐条件的资金。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
第四,在软件上加强制度建设和营养教育。通过加强专业指导、普及营养知识,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营养健康教育时间,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
困惑:“小餐桌”面临的难堪
据走访调查,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困难一:食堂设备比较简陋。在被调查的许多民族贫困地区,不少农村中小学食堂存在设备简陋的问题,普遍现象集中表现在厨房较小。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食堂条件非常简陋,近四成学校厨房面积只有10~20平米,有的甚至不足10平米。有的学校是教室兼做厨房、食堂和宿舍的功能,有些更贫困地区的学校,校长的宿舍就是厨房,前面半间是给孩子们做饭的地方,后面半间就是校长晚上睡觉的地方。再加上年代久远,墙壁瓷砖没有全部覆盖,地面水磨石破损严重,学校厨房中最常见的设备就是炉灶、蒸笼和锅,学生伙食一日三餐全是一锅饭。由于厨房面积过小,不少学校食堂无更衣间、配菜间、面点间等与厨房相配套的功能间。学校食堂从粗加工、洗涮、制作面点到炒菜做饭都在一间厨房里进行。由于人流物流不分,生熟用具不分,生熟食品混装混放,很容易造成食品交叉污染,给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困难二: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下。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学生食堂里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当地村民,他们对于家常食物的制作驾轻就熟,但是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对于饮食搭配没有清晰的概念,平时制作饭菜只是依靠多年来家庭的生活经验,这制约学生饮食营养搭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困难三:营养知识比较匮乏。一是教育体系中缺乏基础营养学内容,学生所掌握的极为有限和浅显的营养知识无法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二是在学生饮食方面占有主导地位的学校和家庭在饮食营养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也同样无法让人放心。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校教师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不足,大部分厨房工作人员对饮食营养搭配概念模糊,家长则以让孩子吃饱为目标。此外,学校没有条件和能力对师生进行饮食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也制约了学生的健康饮食。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偏远农村学校没有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对饮食营养的搭配还处在一个初级和盲目的阶段,一切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比较普遍。
困难四:安全卫生工作比较滞后。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学生的饮食卫生意识还很薄弱,部分学校,特别是村片小一级学校在硬件配备上无法保障学生基本卫生(如洗手),部分学校厨房环境较为恶劣,饭菜和原材料在运输、储存、生产环节还有待加强卫生监管工作。在被走访的近100所边远学校里,有近一半的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着装,有部分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还有待加强。
困难五:边远地区食品配送困难。在大宗物品落实定点采购困难的同时,我们调查发现,不少偏远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学点上的山区学堂受到学校规模和交通闭塞等方面的制约,鲜菜、鲜奶、鲜蛋等营养品的及时配送难以保证。
困难六:教学点教师积极性不高。走访中,我们发现,在不少边远山区教学点上除了无食堂的实际困难外,普遍还存在的一个困难是无人对学生提供后勤保障。特别是一人一校的教学延伸点,教师本来教学任务就非常繁重了,还要负责学生营养改善方面的事情,在无任何食堂设施设备的条件下,老师们对改善学生营养计划的实施积极性不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普遍存在。
让改善计划遍及三湘的几点思考
面对营养改善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实际困难,如何全速推开此项工作,打造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让它遍及三湘,并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改善一个条件。目前,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总体不足,食堂缺口较大。改善供餐条件是加快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制定食堂建设规划,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安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资金,将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弥补食堂建设缺口,改善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学校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超标准建设。规模较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等相关设施。
2.确保“两个安全”。安全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词,营养改善必须确保“两个安全”:一个是食品安全,一个是资金安全。在食品安全上面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对食用农产品原料生产、收购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要严格准入,对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要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食品安全事故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第二,严格食品安全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配合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学校食堂要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要持有健康合格证明;食堂布局要符合相关规定,对原料存放、加工操作、备餐、食品出售、就餐等场所进行合理设置,保持食堂内外环境整洁;食品加工要严格执行有关卫生操作规定;建立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确保采购、加工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专人负责的专门机构,开展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采购、储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第三,计划参与各方责任要落到实处。各地食品安全、教育、农业等监管部门要与学校、供餐单位或个人签订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留样检测制度、从业体检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将责任具体化,保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建立起学生营养改善状况监测评估机制,跟踪监测、及时改进,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出健康、吃出营养。
在资金安全上,一定要制定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依法健全财务机构,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健全内控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要以县为单位,定期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建立实名制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建设,防止滋生腐败行为。要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现问题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机关食堂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工作措施
1、强化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机关利益无小事。优质的后勤服务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后勤部门在服务过程中,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规范的行为,也可以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经常教育后勤口的干部职工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群众服务和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完成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变单方面服务到全方位服务的转变,,为干部职工提供各种周到和贴心的服务,体现出局党组对干部职工真心实意地爱护和关心。
2、强化制度,建立健全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局机关食堂人员工作细则》、《局机关食堂食品采购、保管、发放制度》、《局机关食堂卫生制度》、《炊事员操作细则》、《食堂餐具、炊具消毒细则》《机关车辆使用保养制度》《机关低碳节约制度》《机关卫生和保卫制度》《水暖电的缴费,维修规定》.《办公用品的购发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详实而细致地规定了每一个操作过程的具体要求,为机关后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3、强化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提高食堂饭菜质量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进货关。服务中心及时组织人员调研市场行情,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几家诚实守信的供应商,定时将米、面、菜、油、盐、酱、醋等产品直接供应到食堂。这样,既减少了进货渠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坚持进货、验收、记账、付款分开,遏制了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做到细节规范、标准,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精。因此,为食堂每个岗位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工作人员要先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后才能上岗。对于如何打扫卫生、如何清洗蔬菜、怎么搭配营养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紧紧围绕“防中毒,防病毒,防投毒”为中心,非食堂操作人员禁止入内,杜绝了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设有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使食堂收费快捷、卫生,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的饮食卫生安全。
4、强化考核,充分调动大家做好本来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财政局机关食堂人员考评方案》、《责任倒查追究制》,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设有“意见薄”,对反应的问题采取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不出现问题。
为了办公楼和新职工宿舍的粉刷,院内绿化,亮化,今年5月院里栽了各种树15种3000多株,面积8000多平米。
一年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离局领导和大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工作体会
经过近年来的管理实践,我们认为要搞好后勤管理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计划抓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好计划的“健全、充实、落实”,是精细管理的首要任务。后勤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一本工作日志,记录总体计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并且每天自查完成情况。二是从规范和程序抓起。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规范,这样不但有据可依,事事有人做,且能按轻重缓急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到位、做细、做精。三是从解决问题抓起。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措施就跟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制定在哪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机关食堂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高校食堂的内部控制是指为确保实现食堂的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具体来说是指食堂为了保证财务收支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食堂管理层制定并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食堂管理层用来授权和指挥采购食材、对食材进行保管、领用食材、对食材以及食品的安全卫生控制的方式方法,还包括对食堂的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食堂管理活动的各方面,只要存在食堂及其管理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因此,内部控制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存在于上市公司等盈利性企业之中,只要存在管理活动的地方就需要内部控制,高校食堂一样需要内部控制。
二、高校食堂的主要风险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食材采购环节
1.主要风险
高校食堂虽然是一个特殊的企业,但是也面临着一般企业采购业务的所有风险,如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对学生在食堂吃饭的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不能满足需求或者是食材的积压、腐烂、变质等,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而导致采购的食材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采购验收不规范,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采购的食品不符合质量要求,对这样的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并卖给学生和老师食用后会导致学生和老师出现食物中毒等现象,从而导致该食堂企业被处罚或者是责令关闭。
2.内部控制措施
(1)编制采购计划。对于高校食堂来说,每周周一到周五来食堂吃饭的学生和老师的数量是基本固定的,而周末来食堂吃饭的学生和老师的数量相比周一到周五肯定更少,但是数量也是基本固定的。因此,食堂可以以周为单位编制采购计划。为了能够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高校食堂可以采用食物计划软件提供采购决策信息。软件中储存了每天需要供应的菜单和菜谱的信息,菜单一般一个月重复一次。专门负责采购的职员根据生产主管提供的当天的菜单,决定需要采购的食材总数。食物计划软件系统用菜单文件识别某天的菜单项目。
(2)请购与审批。菜单项目识别之后,系统用菜谱文件决定每个菜单所需要的各种成分。每种成分的用量总额可以由每份菜用量与总分数相乘得到。总的用量与库存的数量的差额就是第二天需要采购的数量。然后,系统打印出采购单列表,上面载明了每种存货的所需数量。生产主管将该采购单列表交给采购主管审批,采购主管审批后交由采购职员,由采购职员向供应商发出订单。
(3)验收。作为特殊的企业,高校食堂应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进行验收。高校食堂对于食材的采购应根据食品安全验收许可建立严格的验收制度,确保每次采购的食材和食品都是符合卫生许可的。因此,高校食堂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食材的验收工作,并且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验收人员不能由负责采购的人员担任。专门负责验收的人员将采购订单和供应商的装箱单进行核对,在收到的项目上盖上日期,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存放,保证提用时先采购的项目先发出去。
(二)资产管理
1.主要风险
高校食堂的主要资产为各种食材的存货和餐具、灶具等各种固定资产。在高校食堂的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各种食材存货的积压或者短缺,导致存货的腐烂、变质、毁损或者是生产的中断。(2)各种餐具、灶具等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致使高校食堂资产价值贬损、餐具卫生达不到要求,影响高校食堂的声誉。(3)食材被盗用的风险。根据现在各个高校食堂的目前状况,设置了内部控制的高校食堂还是很少的,因此,很多工作人员利用在高校食堂工作的机会盗取高校食堂的各种食材。
2.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
鉴于高校食堂在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的风险,高校食堂应考虑采用以下措施来控制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的各种风险。
(1)高校食堂应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规范存货的管理流程,明确存货取得、验收入库、原料加工、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强化会计、出入库等相关记录,确保存货管理全过程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高校食堂应设专人负责存货的管理,同时应当建立严格的存货领用制度,明确只有根据经过生产主管签字的领用单才能发出存货。
机关食堂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农村学校营养改善存在问题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的骨骼正在形成,感官正在发育,身心正在成长。我国儿童营养状况远低于世界标准,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儿童由于长期饮食缺乏营养造成的营养不良,最终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劳动力损失和经济损失。国家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于2011年底,作出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系统、长期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县作为先行试点的地区之一,前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营养改善工作已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铺开,开局良好。为全面了解我县营养改善计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情况、供餐模式和供餐内容。教育局组织人员赴各学校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师生、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类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学校、校点共277个,其中涉及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272个,学生41778人(9个乡镇12所中学10007人,260所小学31771人)。272个校点中,有食堂及伙房的有193校(点),其中有食堂的39校,在建4校(寿山小河、悦乐青林、天星绿南、吉利龙坪),预计4月初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全县有食堂43校,有伙房150个校点。另外,有79个校点无食堂、伙房。自3月份在全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乡镇政府及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均建立了以乡镇长及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及学校食堂安全责任制,配备了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为把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真正办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让每一分补助吃进孩子嘴里,各乡镇及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广大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宣传营养改善政策和营养科学知识,为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造了良好氛围。牛奶、鸡蛋、面包等主要食品原料,部分学校索取了供货企业的资质与票据。家庭托餐的学校均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或责任书。
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的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是关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当中学生的体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体质是生命活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劳动能力的保障。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健康的体质,可以说也就失去了一切。
走访了解家庭就餐的学生,80%的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甚至不吃),中餐凑合,晚餐暴吃一顿,这和我们一贯主张的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的营养理论大相径庭。85%的学生挑食、厌食、偏食,很多学生养成了喜欢吃零食不喜欢吃主食、喜欢喝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的不良饮食习惯。作为老师和家长,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认为吃饱了或多吃点肉也就“营养”了,很少注意到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据科学分析,长期由于饮食缺乏营养所造成的营养不良,将会使人均身高降低3~4厘米,智商降低10~15分,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劳动力损失和经济损失。全县学生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学生营养改善绝不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三、全县学生营养改善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县政府和营养办强力推动下,全县各乡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都结合实际,建立个性化、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积极探索教育民生工程实施的途径,较好地保障了本乡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制度,探索形成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统筹机制。全县各乡镇学校在组织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制度建设都摆在了先行环节,重点围绕本乡镇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学校食堂(伙房)建设和管理、托餐家庭(个人)准入和管理、实名制学籍信息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工作宣传、绩效评价、监督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制定了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发放食用、责任追究等配套管理制度,强化统一管理和标准管理,形成了有章可循、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精心组织,紧抓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重点任务。各乡镇学校接到任务后,都立即启动相关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在辖区范围内逐校摸排,涉校方面,主要掌握学校类型、性质、分布、学生数、享受“一补”和寄宿生人数、学校食堂(伙房)现状和学校主要负责人等情况;涉供方面,主要测算学校布局分布、补充资金投入、供餐管理人员配备等状况,为客观地确定下部转换供餐模式奠定必要的基础;四是加强监管,努力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安全运行。各乡镇学校在监管措施方面,注重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作用,确立实施的责任主体和执行环节的责任目标,注重采取重点监管和集中督查等方式,发现和化解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和矛盾。
四、对全县学生营养改善的思考及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各校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将营养餐的验收、储藏、加工、分发、食用等各环节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要大力改善就餐条件。有学校食堂的,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改造,逐步使学校食堂符合安全供餐要求。没有学校食堂的,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许可审查规范》的有关要求,着手加快建设,实行学校食堂营养餐“零利润”经营,确保营养与安全;三是要加大对农村学校食堂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培训的力度。严格按有关要求规范操作,确保供餐安全,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要进一步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食用营养餐,逐步探索制定明确饮用蛋奶有过敏现象学生的替代供餐方案,有针对性地根据季节变化调换供餐内容;五是要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管理。鉴于天气逐渐转热,食品安全形势愈加突出的实际,各乡镇、学校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分工和职责、制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食品安全有关方面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食品验收、储存、加工、配送、分餐等重点环节,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六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执行力。各乡镇、学校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把各项具体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能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安全;七是要进一步加强跟踪督促。今后要定期或不定期,随时跟踪督查,确保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机关食堂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8 521.74万元,省级补助资金3 847.97万元,州级承担资金1 082.97万元,县级承担资金1 482.34万元。在实施“营改计划”中,全州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认真贯彻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要求,楚雄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州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认真组织实施。2月10日至29日,州教育局组织副处以上领导带队对“营改计划”前期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实现了3月1日顺利开餐,同时,州教育局建立了处级领导干部及科室挂点包县制度,对“营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持续指导;4月9日至11日,州人大常委会组织驻楚雄部分全国、省、州人大代表对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和抗旱保民生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营改计划”列入了视察重点;3月底至4月上旬,10个州级成员单位也分别对10县市“营改计划”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抽查30个乡镇61所中小学校,同时,州政府领导也对“营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抽查,州委书记张太原和州政府李红民州长就“营改计划”作出两次重要批示。
全州10县市也分别于2012年3月1日前成立了以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市长为副组长,县市政府办、发展和改革、教育、监察、食品药品监管、妇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部门,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教育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有关部门抽调。各县市和各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实施计划。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各县市教育部门还与卫生部门成立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营养专家组,制定营养膳食配餐标准。
二、加大投入,积极保障
1.认真开展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排查。全州涉及“营改计划”的学校有食堂面积196 135平方米。642所学校有勤工俭学基地4 891亩。但是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寄宿制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6.26%,生均拥有食堂建筑面积0.64平方米。目前,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整体供餐能力偏低,食堂面积不能满足需要,食堂中A级完好房所占比例偏低,餐厅严重不足,多数完小只有伙房没有餐厅,标准化食堂少。勤工俭学基地少,不能满足学校基本的蔬菜供给。为保障“营改计划”顺利实施,各县市采取积极措施对不能满足提供营养餐条件的学校食堂,利用假期进行了维修改造,对设备进行了更新完善。
2.科学编制新建、改扩建食堂(伙房)建设规划。
(1)建设规模。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规划,参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寄宿制中小学生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按0.7的建筑平面系数换算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为1.71平方米。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来计算,楚雄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需规划新建食堂面积237 206平方米,用富余校舍改造8 627平方米,确保于2012年春季学期实施“计划”需搭建临时用房11 423平方米。购置、配备食堂必需的炊具、灶具等设备。按州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尚有679所学校需新落实和补充勤工俭学基地2 606亩。
(2)资金需求。总投资为43 254万元(其中:新建投资40 620万元,改造富余校舍投资573万元,搭建临时用房投资2 060万元)。
(3)资金来源。实施“计划”,全州规划总投资43 254万元,请求中央和省通过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农村初级中学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并按中央和省1∶1比例对楚雄州食堂(伙房)改造资金进行补助,确保楚雄州“计划”的顺利实施。其中:请求中央补助资金21 627万元,请求省级补助资金21 627万元。
(4)建设年度。2012年,重点建设中学和中心完小,规划完成投资17 301.6万元(占总投资的40%);2013年,建设规模较大的完小,规划完成投资1 297.62万元(占总投资的30%);2014年,规划完成投资8 650.8万元(占总投资的20%);2015年,规划完成投资4 325.4万元(占总投资的10%)。
针对以上情况,楚雄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转下达省补助全州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食堂建设工程省级专项资金985万元,用于食堂缺少的学校建设,做到远近结合,并整合各种项目资金,优先解决学校伙房建设,又考虑新建食堂与长期保留学校统筹安排,确保春季学期所有实施“计划”的学校正常开餐。
上一篇:机构前台工作计划{集合5篇}
下一篇:机关食堂半年工作计划{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