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198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8分钟。
曼哈顿计划范文第1篇
引言
城市中心区是人和车流最密集的地方,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调和停车供需矛盾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此外停车设施分类标准不一,按照服务对象可分为专用停车设施、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和公共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包括路外公共停车设施(off-street parking)和路内公共停车设施(on-street parking)。由于数据获取有限,以及城市中心区为商业和金融业聚集区,居住区分布较少,因而本文以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采取何种措施来满足巨大的停车需求,以期为我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提供借鉴。
曼哈顿核心区是纽约乃至美国的经济心脏,在商业和金融方面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1]其中,下曼哈顿(社区1~3)是世界金融中心,中曼哈顿(社区4~6)是美国最大的中心商务区,世界大企业的总部多分布于此,参见图2。
一、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的需求
2009年,曼哈顿核心区居民汽车拥有量约为139,000辆;在工作日早上高峰期(7am~10am)驶入曼哈顿核心区的车辆约为750,000辆。[2]根据统计,一辆机动车将产生约0.3个公共停车需求,[3]即曼哈顿核心区需配备266,700个公共停车位。然而2009年曼哈顿CBD(第60大街以下的曼哈顿核心区)地区路外公共停车位仅为11,000个,[4]全市路面收费停车位也仅为85,930个。[5]
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停车吸引率不同,表现出的停车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商业和居住用地规模大、交通活动频繁,因而停车需求总量大。通过对2010年曼哈顿土地使用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曼哈顿核心区商业和居住面积占总面积的60%,尤其是曼哈顿金融区(社区1)和中心商务区(社区5)的商业设施,吸引大量的停车需求。然而停车设施占地面积仅为0.41平方千米,占曼哈顿核心区土地利用总面积的1.6%,如图3。
2011年纽约市交通部门对停车者展开调查,[6]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15%的人居住在曼哈顿地区,85%的人不住在曼哈顿。其中,52%居住在曼哈顿地区的居民上个月使用汽车次数超过20次,45%的未居住在曼哈顿地区的居民表示上个月到曼哈顿核心区的次数都超过20次以上。这就表明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场的主要使用者为通勤者,而通勤者是造成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此外9·11事件后,曼哈顿核心区居住人口在不断增加,居住者不断地占据着公共停车设施,因而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将面临更大的停车需求。
二、曼哈顿核心区公共停车设施的供给
除了严格控制公共停车设施供给数量之外,曼哈顿核心区还针对不同用地性质采取不同的公共停车供给策略。
(一)商业区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纽约市政府规定:位于曼哈顿核心区的商业区,每372平方米上最多只能设有100个路外停车位,此外只有获得政府的特别许可,才能建设室内公共停车场。[7]而位于曼哈顿核心区之外的商业区,则根据商业用地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用地类型为C1①的商业区,则允许设有的停车位是所有类型中最多的,即在93平方米上配备6.67个停车位;C5商业区则允许配备的停车位最少;位于布鲁克林、曼哈顿北端、布朗克斯南端和其他靠近曼哈顿核心区的区域用地类型为C4的商业区,即93平方米上可设1个停车位。
(二)居住区公共停车设施供给
纽约市分区法则将居住用地类型划分为10类,其中规定R1-R5为低密度居住区,R6-R7为中等密度居住区,R8-R10为高密度居住区。[8]如表1,曼哈顿核心区之外的居住区路外停车位的配备率会根据居住密度、距离曼哈顿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低密度居住区(R1-R5)根据区域不同,其每居住单元停车位为0.66~1.0个不等;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曼哈顿核心区较近的中高(R6-R10)密度居住区,停车位为0.4~0.5个。纽约市政府特别规定位于曼哈顿核心区的R8-R10居住区,每居住单元最多设有0.35个停车位(除经济适用房外)。此外规定经济适用房每居住单元可至少设有0.25个停车位,根据补贴类型不同,最高可设有200个停车位。不仅如此,纽约市政府还设立“低密度增长管理区域”,允许该地区设有更多的停车位如布朗克斯的斯罗格斯内克。[9]根据2007年纽约市地块数据、停车位数据和最大住房容积率等计算得知(表2、图4、图5),全市居住区平均拥有路外停车位率为47%,意味着对于100个居住单元,开发商必须要提供47个路外停车位。[10]而曼哈顿的平均停车位率几乎为零。此外在曼哈顿靠近地铁站的地块,平均停车位率远高于远离地铁站地块的平均停车空间率,主要是因为90%的居住区都靠近地铁站。
三、曼哈顿核心区停车设施的管控
通过对曼哈顿核心区停车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发现,如果仅从数量来看,曼哈顿核心区的停车位供给数量是完全无法满足其停车需求的。但实践证明,现有的停车设施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2010年核心区就业人口为285.4万,比1980年(246.5万)增加了15.8%。[11]究其原因主要是曼哈顿核心区采取了停车设施需求管理政策、创新管理措施以及细分停车设施供应策略。
(一)管控的政策
在20世纪70年代纽约政府便认识到停车场能调整出行行为,对停车场的认识也由“越多越好”转变为“控制和管理停车场”,[12]并于1982年,颁布了曼哈顿核心区停车分区法案。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限制最大停车供给数量,减少停车供给数量,增加公共交通,以保护环境和减少交通拥堵。目前,纽约市停车设施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发展配建停车场(accessory parking)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off-street public parking)为辅,路面公共停车场(on-street parking)为补充;[13]由追求停车设施供需平衡转为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限制最大停车供给数量;特定区域实施弹性停车规定(如经济适用房停车配备和曼哈顿核心区停车)。
(二)管控的措施
曼哈顿核心区在调节供需矛盾方面,主要采取两种管理措施:其一,抑制公共停车需求——公共交通、限时停车、高停车费及汽车共乘;其二,高效利用城市空间——智能停车。
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曼哈顿核心区缓解交通拥堵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保障。它极大地降低了曼哈顿核心区的汽车驶入量,进而减少了对停车位的需求。纽约地铁是大纽约地区的大众运输骨干,目前共有469个车站,总铺轨长度达842英里(约1355千米)。从图6可以看到,曼哈顿已经没有地铁有效辐射区不能覆盖的空间了。纽约的公共汽车平均每天有5800辆,载着2.01万人次的乘客,行走于200多条的慢车线及301条的快车线上。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2010年公共交通和步行出行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私家车所占比重为20%以下。[14]更多的居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进入曼哈顿核心区,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停车设施供需不符的矛盾。
2.停车限时增加收费
纽约市政府对商用货车和私家车分类管理。在规定时间段,只允许商用货车停在规定路段内计时收费停车,一般只允许1小时,最多不超过2个小时,[15]如表3所示。而私家车则必须停入收费昂贵的路外停车场,以曼哈顿中城停车场为例,每小时收费7.99~20美元不等。因而,许多居民为免交停车费,将车停在长岛或邻近的新泽西州,然后乘地铁到曼哈顿。
3.倡导汽车共乘
汽车共乘(Car Sharing)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租赁方式,由多个人共乘一辆车来完成特定的旅程(尤其是上下班),从而共同承担交通成本。纽约市政府在分区法案中鼓励开发商在路外公共停车场或居住区和商业区的配建停车场中专门提供合乘车泊位,从而达到居民汽车共乘的目的。汽车共乘有利于降低对停车场的需求、交通成本和汽车拥有量等。
4.推广智能停车
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纽约市政府还设立了“智能停车”(Park Smart),即允许路面停车空间需求大的地方在停车高峰期时智能停车。目前在曼哈顿格林威治村和布鲁克林公园坡成功试点施行,如表4。
四、纽约市停车设施的规划经验与中国借鉴
(一)纽约市停车设施规划经验
曼哈顿核心区面对庞大的停车需求,不再一味地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而是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逐年降低停车设施供给数量。此外政府细化停车设施供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规定停车位数量。商业区根据其所在位置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设置不同数量的停车位。居住区停车设施供应会根据居住密度、距离曼哈顿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需求管理,则通过建立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来改变居民地出行方式,降低私家车使用率;通过限制路面停车时间、提高路外停车费用和鼓励汽车共乘等方式限制私家车出行;通过实施智能停车等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空间。
(二)我国城市停车场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停车设施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加剧了交通拥堵,制约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71.3万辆,[16]停车设施需求518万~613万个,而停车设施供给仅248万个。北京市停车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缺口高达50%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对机动车采取宽松政策、出行方式结构不合理以及对停车设施政策管理不科学等。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存在类似的停车问题,这与曼哈顿核心区具有相似之处。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等城市应该借鉴曼哈顿经验,由追求供需平衡转向加强停车设施需求管理。就这样的意义而言,纽约停车规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停车设施规划以及解决道路拥挤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一是停车设施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在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如设置残疾人主用停车位,允许经济适用房建设更多的停车位。
二是有必要适当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场,但是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增加停车位供给来满足停车需求。应加强对停车设施需求的管理,适当控制停车数量,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来满足居民的出行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是不断细化停车设施供给和需求。根据建筑密度、距离城市核心区的远近和交通便捷性来决定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停车位数量。加大对停车需求的研究,根据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停留时间、停车时段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曼哈顿计划范文第2篇
十九世纪的北美大陆,殖民主义者们携持着工业文明的利器,开始了他们追寻新奇梦想的旅程。地图上许多陌生的名字迅速地为人熟悉:新英格兰,新泽西,新奥尔良……还有新约克(NEW YORK)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纽约。日新月异、求新求变是当时的主旋律。十九世纪也曾是个都市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曼哈顿的发展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在这个狭长的岛城上,人们可不是站着,而是飞奔着把钱赚下来的。和人们一起飞奔的还有许多文件:合同、图纸、批文……这些纸片儿在曼哈顿狠狠地穿梭了一阵子。开工建厂、赚钱发财、大兴土木、投资土地,纽约人在它们之间迅速地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曼哈顿城市本身就是这些经济合同的三维模型。律师和商人们手脚麻利地设计了一套均质的土地分割体系,使这个岛上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马上放到市场上,得到清晰的价值评估和迅速的流转交易。下一步轮到规划师上场了。他们在图纸上用横平竖直的网格街道将千万张土地契约粘黏起来,挂在墙上。之后,纽约人开始乐此不疲地按图索骥,招商引资。一个个项目,一幢幢建筑飞速落地,如雨后春笋。
隔岸观火的欧洲人对此看得目瞪口呆。这还了得!面对层出不穷的北美新贵大款,喧闹杂乱、茁壮成长的曼哈顿,先辈们开始了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批评和教导:美国的大款没有文化修养、不懂规矩、缺少公共意识,总是把个人物质利益凌驾于公共道德和信仰之上,于是就有了城市的脏乱差,给人以政绩不佳的坏印象。这样的评审结果深深地刺伤了奋进向“钱”、积极进取的纽约上流人士。痛定思痛,曼哈顿沙龙开始了积极的努力,他们与市政厅一道谋划出了一个优美的城市田园设想来回击欧洲人的讥讽。
1857年,地貌规划师(landscape architect,俗称景观师)奥妙思太德(F.L. Olmsted)被请出规划公园。这位大师秉承了美国人简明的风格,面对铺满街道网格的蓝图,大师用绿色在它的中心画出了一个840英亩的方形,为这个小岛打开了一扇绿色的天窗,接上了地气。我的天哪!这位仁兄是在金砖堆儿里画了一个比颐和园还大四分之一的方框,放到市面上, 这里可以产生多少可出让的地块啊!
接下来奥妙大师做的事情更令人惊愕。他告诉他的客户,在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不是做什么样的事情,而是不许做什么样的事。大师开创的“奥妙版本”的“摩西十诫”:公园里不许有围墙,不许有城市车辆穿过,不许有万人顶礼的教堂,不许有辉煌庄严的政绩主轴,不许有任何形式的开发项目,不许任何作秀,不许有任何忽悠…… 在这里只有两个字:“公”和“园”――恢复自然、服务公众。
纽约就是纽约。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形形的曼哈顿人,在此后的150年中,竟然对奥妙大师的训诫笃定深信。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游离于政府和私募机构之外的管理公社,来捍卫这座为公众而建的巨大绿色神坛。
曼哈顿计划范文第3篇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熨斗大楼的纯粹的土地增殖缺乏意义;大都会生活大楼有意义,但这种意义却被其表面上的独立和其地段只是同一街区的许多块地(每一块地都拭目以待,期望抢在其之前)之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伤害;而麦迪逊广场花园也缺乏足够的金钱以用来证实其铺张奢华的隐喻的合理。
但是当三者放到一起,它们的缺点就便成了强势:高塔赋予土地的增殖以意义,而后者又使得地面层的隐喻在财政上不在成为新问题,对于整个街区的占据也保证了作为整个岛屿的占有者的高塔的独立性。
真正的摩天楼就是这三方面融合的产物。
大教堂
在“定格”之后的四年,第一座建造出来的合并体——Woolworth大楼
——完工于1913年。它的底部向上伸展了27层,支撑着高达30层的塔尖,而且这个嫁接体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但是这个“荣耀之整体,近乎超越了人类的想象,”只实现了摩天楼的部分潜质。它更近乎于一部现实主义的大师手笔:新的建筑类型计划中的突破并没有被挖掘。Woolworth从底部到顶层全都用于商业。塔的部分被分割成办公套间,饰以不相关联的装饰主题——一个帝国风格的房间紧挨着一个混合着佛兰芒人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的会议室——而底层则配备着现代的行政业务:档案,电传,自动收报机,压缩空气管道,打字小组等等。
室内都是商业,而室外却是近乎纯精神性的。
“夜幕降临时,沐浴在灯光中的大楼好似披上了一件明亮的外罩;抑或是在清楚明亮的夏日清晨,它宛若沉浸在圣约翰的注视中的天堂的雉堞般刺入天籁,唤起即使是泪水也无法表达的感情....作者注视着这一奇迹,并称之为‘商业的大教堂。’”
Woolworth大楼实际上并没有为城市的生活作出任何实质上的修改和突破,但它事实上的存在却激发了对于建立奇迹的渴望;一个有史以来从未被建造过的巨大物体,同时被看作是无实体的,反重力的:“粗鲁的原始材料被剥夺了密度,被猛抛到天空中去挑战它的魅力....”
大楼于1913年4月配备了电力系统,“Wilson总统按下了白宫中的小钮,随即80000盏明灯照亮了大楼....”
通过以上一番哗然天下的表演,Woolworth大楼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现实的:“14000余人,近乎一个城市的人口”;另一方面是无形的:“通过兑换和交换,人类的精神终于把大家联合为一体,减少了战争和流血的灾难....”
自我纪念
当超过了一个临界的体积之后,结构本身就具有了纪念碑的意义,至少单纯从体形上它能引起人们这方面的期待,即使它所承载的个体活动并不需要纪念性的表现。
这一系列纪念碑展现了一种对于传统的象征主义的根本上的精神伤害:它物质上的表现并不代表一种抽象思想,一系列格外重要之处,一个三维的,清楚可读的社会层级,一个纪念碑;它只是它自己,尽管如此这纯粹的体形仍然无法避免被披上象征意义——一个空白,对于意义来说就像公告板对于广告。它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赞美着它的不合比例的存在和无动于衷的自身创造的过程。
这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是一座自我纪念碑,而其最完美的体现就是摩天楼。
为了使自我纪念的摩天楼变得适于居住,发展了一系列辅助的策略以满足两种看上来总是冲突的要求:其一是纪念性,代表着永恒,坚固和平静;而同时还要能提供最大程度的高效率,“改变生活”,这一点,从定义上是反纪念性的。
乌托邦的双重生命:摩天大楼
从地面到星空没有简捷易行之途径。。。。
――受领奖章人之上流奖章之书
于是最终,在那最后的一幕,巴别塔已然耸立于云霄之间,许许多多的强壮之人正在新的期望的激励下为它的完工而努力。当他们完成顶部的时候,统治者(也许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吧)相形之下显得无知愚蠢起来;而人类好似忽然尽察世间万事,最终取得了他们应有的位置,而且马上运用他们全新的洞察力开始了新的生活。。。。
――F.Dostoyevski,《魔鬼》
我们从你那里取得我们需要的,把我们不需要的丢弃在你的脸上。
一砖一瓦,我们将会移走阿尔罕布拉宫,克里姆林宫和卢佛宫,把它们在哈得森河岸边从新建造起来。
――Benjamind.C.《纽约之镜》
天空的边界
曼哈顿的摩天楼是在1900至1910的发展过程中诞生的。它的产生代表着城市发展中的三个迥然相异的突破点的偶然重合:这三点在经过了一段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后,终于汇聚成一个系统体系。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2.塔的合并
3.街区的划分
要明白纽约摩天楼在当时的希望和潜力(和它们现在作为普通形象出现之现实不同),有必要在以上三项建筑学上的突变被曼哈顿的建设者们整合成一“荣耀之整体”之前,对三点分别加以定义。
1.对现实世界的复制
在楼梯的时代,所有两层以上的楼层都被认为是不适用于商业的,而五层以上则难以居住。1870年以后的曼哈顿,电梯最大程度的释放了底层以上的横向平面的扩展。
奥梯斯的装置改进了以往无数欠乏考虑的方案,从而在一个大都市的悖论中展现了它们的过人之处:距离地面的距离越远,和自然的沟通就越紧密(例如光线和空气)。
电梯就是最终实现自我满足暗示的场所:他窜得越高,抛弃在他后面的场景越不值得留恋。它还在重复和建筑质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电梯四周聚集的层的数量越多,它们就更加自发的会聚成一个整体。电梯产生了第一种建立在缺乏清楚联系基础上的审美快感。
80年代的早期,电梯和钢结构相遇,后者能够在自身不占用大量空间的前提下支撑新近开拓的领域。
在这两项突破的相互增强之共同功能下,现在任何地段都可以无限增加的方式大量繁殖楼层空间-我们称之为摩天楼。
法则
当1909,这个被世界之塔允诺为世间重生之日降临到曼哈顿的时候,在其卡通化的外表下实际描述了摩天楼理想形式的法则:一个瘦长的钢结构体系,支撑起84层平面,每一层都和原有的地段同等大小。
这些人造平面的每一层都被作为一个初原的地域,好似其他任何层都不曾存在,建立起一块严格私蔽的疆土:围绕着一座独立的乡村住宅,旁边还有一些附属设施,牲棚仆人,茅舍小屋等。
84层平台上的所有别墅展现了社会大众对从乡村风格到富丽堂皇的多样性渴求;这些从花园,了望台等诸如此类建筑风格的有意强调出的交换布置,在每一个电梯停处都有一个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理想,全都被构架毫无偏倚的支撑。
同样,建筑内部的生活也是大相迥异:82层边缘有一头驴子在向内部畏缩,而81层则有一对世界主义的夫妇在向一架飞机招手致敬。各层上的偶然事件是如此剧烈的不相连贯,以至于它们难以被作为一整幕情节的各个部分而加以接受。每个空间区域的不相干联看起来似乎和它们整体作为一座单独建筑这一事实相冲突。这张图示强烈的表达出这样一种意向:结构作为整体是建立在其内部平台的独立性被发掘和保持的前提下,其成功和否应以其在支撑平台共存的情况下是否干涉了它们的生活加以衡量。
建筑变成了个体私密的堆栈。84层中只有5层是可以看见的,其他各层隐藏在其下的云层里,被另外各种活动所占据。每一层平台的用处在建造前都无从知晓。别墅盖起来,又塌下去,还可能被其他设施代替,不变的只有结构框架。
从城市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块指定地段难以再被赋予任何独立的事先确定的用途。从现在起,每一块都市划地,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容纳同时发生之各种活动的难以预见和不稳定的混合,这使得建筑和之前相比更短于深谋远虑,而规划的预见性也受到了限制。
“策划”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可能。
1909年的这一方案刊于老的《生活》杂志,一本大众刊物,而且出于一位漫画家之手,而同时代的建筑杂志还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巴黎美术学院派的怀抱中这一事实说明在世纪早期“大众”比曼哈顿的建筑师更为深远的以直觉体察到摩天楼的前途,当时存在的对于新形式的地下性的集体对话当中,官方建筑师是被摒弃在外的。
托辞
1909法则的梗概以其乌托邦式的原则特征为曼哈顿摩天楼在一块单独城市地区上的初原地段的无限复制阐明了基本条件。
由于每一块地段都需要满足其自身独特的企划用途,这一点超出了建筑师的控制,摩天楼成为了一种不可知的城市主义的手段。虽然具有物理上的固定性,摩天楼却是极大的动摇了大都市的稳定性:它承诺着永恒的预先策划的可变性。
摩天楼的颠覆性的本质,即其表现的根本的不可预料,是难以被其制造者所承认的。因此在这些制造者们为把这些新时代的巨人引入都市的奋斗过程中充斥着自我施加的无意识,甚至可以说是掩饰的气息。由于必然性的难以满足的商业上的要求,加上曼哈顿是作为一个岛屿的事实,建设者们构造出一对托辞使得摩天楼的合法性成为必然。
(曼哈顿)金融区的两侧都有河流这一状况使得建筑侧面无法扩展,因此激发了建筑和工程上的技术探索来向高处寻找空间,以此来满足新世界中心的需要的办公空间的巨大喜好。换句话说:除了网格格局本身向空中扩展,曼哈顿别无选择;只有摩天楼能够为商业提供一片辽阔的人造西部蛮荒,一个天空的边界。
伪装
为了给“商业”上的借口提供托辞,奇妙技术的早期传统被伪装成注重实用的技术。那些把自然的科尼岛转变成为一个人工天堂的制造幻境的装备——电力系统,空调,管线,电报,轨道和电梯——在曼哈顿作为把粗犷的空间转变为办公套间的有效装备而从新出现。通过压制它们缺乏理性的潜在资质,使它们主要作为一些平凡变动的手段:例如改进照明,温度,湿度,交流状况,等等。但是好似双面镜的另一面,1909年的摩天楼方案中的84层平台的多样性维持着允诺:当下所有的商业只是一个阶段,一个暂时的用处,它预期着摩天楼甚至可能是逐层的被其他活动的形式所占据。到那个时刻,这个人造疆域的空中边界将被不可抗拒的人造物质所开发,以在任何层上建立可供选择的其他现实。 “我是商业。
“我是盈利和亏损。
“我是一个坠入现实地狱的尤物。”
这就是伪装在实用主义之下的摩天楼吟出的悲歌。
胜利
在这股乌托邦向现实转化的分流中,建筑在这种于开发商绞尽脑汁拼凑起来的地段上不顾一切的向天空扩张的过程中,已不再是一种设计的艺术。
·1902年的熨斗大楼是这种纯粹增殖的一个典范:它的三角形的地段向空中复制了22次,高达300英尺,通过六部电梯可以到达。只有它那最上镜的有如尖利刀锋的正立面揭示了它的奇异之处:地段完全依据外形复制了自身。7年间一直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建筑,”熨斗大楼成为了乌托邦的双重生命的第一个象征。
·位于40西40号大街的世界之塔大楼复制了其地段达30次,“在如此之小的地段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作为一个象征的意义在于它是建筑纯粹增殖土地这一革命性特质的证据:它看上去难以实现,但它确实耸立在那里。
·本尼森大楼(城市投资大楼)的建造者们把地段复制了34次。这一地段在平面上是一个不规则形;而他们由此盖起的大楼却更加肆意妄为。这一有缺陷的外形被其完美的室内所弥补:“休息厅....完成于坚固的大理石,30到50英尺宽,40英尺高,在大楼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伸展,整整一个街区....”
虽然体量上是单独的,摩天楼内外的生活还是卷入到一种相互敌对的关系当中:大厅对抗着街道,以一种线性的方式展示着大楼的自负和诱惑,这种展示被时常出现的上升之处——那些能够把参观者进一步卷入大楼内部的虚幻之中的电梯——所突出。
·1915年平等大楼从地面升起了39层,如它所吹嘘的,“笔直向上”。它的大厅外面是一道奢华的拱廊,里面布满了商店,酒吧等设施,使得周边的街道有如被废弃了一般。
摩天楼生长的越高,它们就越难以压制那潜伏的革命性的野心。当平等大楼完工时它的真实面目甚至令它的制造者们晕眩。“有一段时期我们的那1,200,000平方英尺的出租空间看上去简直像一块新大陆,那些楼层是如此的广大而空旷....”
除却那庞大的层数,平等大楼被进一步形容为“楼中之城,容纳达16,000之众。”
这有如神谕一般的宣言,揭示了曼哈顿主义最为恒久的主题之一:从现在开始每一幢新的突变的建筑都将努力成为一座“城中之城”。这种狂野的雄心使得大都市成为一个建筑上的城邦集合体,相互之间难免日后一场混战。
范例
到了1910年土地增殖的过程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华尔街地区的空中扩张近乎达到了一种可笑的饱和状态,“最终,下曼哈顿地区没有被庞大建筑所占据的地方就只有街道了....”这里没有宣言,没有建筑争论,没有学说,没有法律,没有规划,没有意识形态,没有理论;这里只有——摩天楼。
1911年摩天楼到达了其概念上的临界点:100层,“一旦房地产经纪人找到了合适的城市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和资金就会预备好....”
一个由T.Starrett领导的绘图业者联合会,其本身是建造集团的一员,而后者负责了一半的曼哈顿摩天楼(而且意欲在其后的土地增殖中保持其领先地位)。这个绘图业者联合会“正在作100层大楼的方案....”“作”形容的很贴切,没有设计,只有对于曼哈顿正在发生的势不可挡的趋向和主题的推测。毫不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联合会中没有建筑师。
Starrett显然同样相信大都市明显而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的文明在飞速前进。在纽约——即指曼哈顿岛——我们必须不停的造,不停的向上造。我们已经一步一步的从木制的茅屋发展到30层的摩天楼....现在我们必须发展出点前所未有的,更大一些的东西来....”
随着100层,这个理论上的高级阶段的实现,依据1909年法则,对于楼层平面有计划的处理终于影响了它自身:把室内全部用于商业是不能接受的。
假如39层的平等大楼称得上“楼中之城”的话,那100层的大楼简直就是一个大都市,“一个庞然大物,塔尖直插云霄,它容纳了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商业和工业活动....”仅仅大楼的巨大尺寸就会忽然改变城市正常生活的面貌。“在纽约我们同时通行于地面和天空方向,”Starrett这个未来派的信徒解释道,“在100层的摩天楼里,我们将会以同飞越布鲁克林大桥的电报相同的速度被发射向上。”
这种上升每20层就被公共的广场打断一次,因为需要这些广场来连接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划分:工业在底部,上面依次为商业,居住,顶部还有一个旅馆。
第20层是一个综合市场,第40层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第60层是商业区,第80层整层都是一所旅馆,而第100层则是“一所娱乐公园,有屋顶花园和游泳池。”
为了实现这些计划中的丰富内容,那些增进效率的工具手段再次承担了作为梦幻工具的功能:“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我们要定制我们需要的天气。当我们的建造状况达到理想时,我们同样应该具有对于大气的完美控制能力,所以将来去佛罗里达过冬或是去加拿大避暑都没有必要了。在我们的曼哈顿的大楼里,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天气变化....”
“总体建筑!”这就是随着Starrett的曼哈顿计划的揭示而提出的反人道主义的倡议:一个图示,表现着“温度和空气调节管”,出现在其结构的伴有壁炉的橡木面板隔墙中。
塔的合并
1853年拉廷观象台使曼哈顿人第一次有机会全面的观察他们的领土;使得曼哈顿人面对岛屿性的孤立这一限制,从而为日后所有的开发提供了理由。
·1876年的费城百年纪念塔是这一过程中的第二位细长状的名角,使得科尼岛在1878年触发了其向人为控制的非理性奇幻科技的投怀送抱。
·从1904年月神公园成为了高塔的温床,在塔之间的抵触和冲突间找到了建筑戏剧的源泉。
·1905年的梦境公园的灯塔尝试引诱天真的过往船只,借以炫耀Reynolds对于所谓的现实的蔑视。
·1906年的Blobe塔显示出塔的潜在能力:在严格的意义上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这50年的过程中,塔成为了多种意义的载体:个人意识的催化剂,技术进步的标志,娱乐场所的符号,对于传统具有颠覆性的送葬者,以及最终自我独立的世界。
而今日塔象征着对于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模式的重大决裂,标志着一种全新文化的四下分散的前哨正在形成。
建筑
曼哈顿的早期高层建筑通常要比那些高塔的高度高,但是它们立方形的外轮廓线却无法唤起人们对于塔的形象的回忆。它们被顽固的称为建筑,而非摩天楼。但是1908年E.Flagg设计了一个高塔,并且把它放置在现存的歌手大楼上,后者有14层高,建于1899年。这个建筑上的二次添加物使得这幢大楼成为“1908至1913年间美国最为闻名的建筑。”
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们到纽约来专程参观这座当代的巴别塔,兴高采烈的付50美分到“观测台”上一览风景。作为对大都市黑暗面的回应它也同样成为了第一个“自杀顶峰”——“它似乎对于那些尝近了生活的辛酸痛苦之人有强烈的吸引力....”
大都市生活大楼(1893)位于麦迪逊大街上,以十层的高度成为了早期的“高大体块”。当1902年它被楔形的高达22层的熨斗大楼超过以后,管理层决定向高处扩展这幢大楼。1909年他们扩建了邻接的一小块地段达39层之高。因为地段很小,扩建的结构复制了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钟楼,其楼身考虑到商业的空气流通的需要,周身布满了空洞以吸纳光线。在顶部他们演出了一幕更为新潮的合并:安装了探照灯和其他从灯塔原型直接引来的设备。一个红宝石状的突起安装在结构的顶部,通过事先布置的信号,假想其在向虚构的大西洋上的航海者们传递着时间和天气情况。
通过这些步骤,纯粹的土地增殖的产物却移花接木,使自己成为了塔在过去的50年以来所积累的丰厚含义的化身。
建筑变成了高塔,被陆地围困的灯塔,表面上在向海洋发射着光线,实际却在引诱着大都市的观众的到来。
街区的划分
马展示协会——“其花名册是最早的社会登记的核心”——拥有麦迪逊广场花园,位于麦迪逊大街西部的26和27大街之间的一个街区上。
在1890年他们委托了一幢新的建筑:一个占据了整个街区的70英尺高的矩形盒子。这个盒子的内部是空的,它的当时最大的礼堂能够容纳8000人,被夹在一个1200人的剧场和一个1200人的音乐厅中间,因此整个街区的表面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楚的演出的界面。竞技场是为了协会的跑马活动而设计的,同时也出租给马戏团,体育或其他活动;在屋顶设计了一个露天剧场和餐厅。
严格的遵循世界展览会的传统,其建筑师S.White通过在大厅屋顶上仿制一个西班牙风格的尖塔,使得这一个方盒子变成了一个有非凡意味的场所。
作为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提倡者之一White同时负责设计内部的娱乐表演,甚至在建筑在一个永无尽头的建筑设计的形式中完工以后。
但是单独依靠具有品位的表演活动还是难以保证竞技场的良好的财政状况,它的尺寸同其意欲扩展的社会各阶层的领域并不相容。“大楼开张之日就是个财政上的鸡肋。”
为了避开尴尬的情形,White被迫去在有限的室内面积中试验,发明和建立各种不同的广泛的针对普罗大众口味的“情景”。
“在1893年他搭起了一个巨大的芝加哥博览会的全景图,使得纽约人省却了漫长的西行之旅....”之后他又把竞技场变成了“世界剧场,旧纽伦堡,狄更斯的伦敦,在威尼斯城,参观者们漂浮....在贡多拉上,从一个展览到另一个展览。”
White旋入了科尼岛经历过的高雅和大众文化的交叉火力的冲突中:他的“奇观”是如此的“缺乏品味”因而使得社会名流望之却步,但是它们对大众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在真实的贡多拉和和梦境公园的在铁轨上驱动的机械贡多拉的差异之间,White旋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是一个有格调的人,应该吸引更小众的品味。他没有时间来解决这一点:1906年一个疯子在他自己作品的屋顶上射杀了他。
舌状物
1905年Thompson,厌恶了月亮公园,在43和44大街之间的第六道的东部买了一块街区。科尼岛的奇幻技术将第一次被嫁接到曼哈顿的网格上。
一年之内,Thompson造起了他的大竞技场,另一个方盒子,有5200个坐席,顶部有“继万神庙之后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两个从月亮公园的高塔之林中移植过来的电塔,确定了第六大街上的入口,标志着这个街区作为另一个微缩世界,在这里建立了别样的现实。
舞台本身就是Thompson的领域的核心:它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形式:向观众席伸出达60英尺,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舌状物。这个“围裙”能够即时的变化:在其他的众多变化中,“它能够把舞台的一部分变成小湾,或是湖泊,甚至是奔腾的山涧....”
相对和月亮公园的意图使人置身于月球之旅的策略,Thompson的第一次的曼哈顿演出被称为“一个美国佬儿的火星马戏团,”布满着使他的整个街区的表面都变成一个宇宙飞行器的雄心壮志。“一个束手无策的马戏团正面临着被市政长官拍卖的命运,但一个火星传来的消息——他们的国王要买下它——拯救了这个马戏团....”一旦到了火星,“火星人要求(这些表演者)永远留下来,成为那个遥远星球上的定居者....”这就是Thompson设计的情节,意图使来到他的剧场的观众同样被放逐到另一个星球。马戏团表演的高潮是一幕抽象且意味深长的舞台舞蹈:64个“潜水女孩儿”8个为一组降下一个楼梯,“似乎一个整体。”舌状的舞台变成一个湖泊,有17英尺深。这些女孩“走向水中,直到她们的头消失在视线中,”再也没有返回到水面(一个倒置的有空气的水下容器被走道连接到后台区域。)。
这是如此富有激情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个奇观,以至于“男人们整夜整夜地坐在前排,无声的哭泣着....”
控制
在自由经济体制企业的传统中,控制只在个体策划的层面上被操作。而对于麦迪逊广场花园和Thompson的竞技场,这种控制已经到了如泥潭般进退两难的地步,更不用说整个街区了。
街区被配备了各种附属设备,它们对目前状况的处理和扭曲超越了人们正常的认知,在于其它所有街区的竞争中建立了自己独有的法律甚至是意识形态。街区变成了一个科尼岛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它提供了一个激进而标新立异的现实,意欲怀疑和取代所有“自然”的现实。
这些室内公园的尺寸永远无法超越一个街区的尺寸:这是一个单独的“计划者”抑或一个单独的“幻想”所能征服的极大值。
由于曼哈顿所有的街区在网格体系未被阐明的前提下被设计成相似的,尤其是平等的,因此某一处的转变以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影响到其它所有的街区:理论上每一街区现在都可以转变成一块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综合独立的完整领土。
这种潜力同时暗示着一个根本上的隔裂:城市不再是一个或多或少的同质纹理的组合体,像一个镶嵌着各种辅助性的都市碎片的马赛克;而现在每个街区都像一个岛屿般独立,本质上自成一体。
曼哈顿变成一个干涸的街区群岛。
定格
1909年,一张明信片展示了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一幅定格画面——三个方面的突破共存于麦迪逊广场上:熨斗大楼的土地增殖,大都会的灯塔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街区之岛。
这张明信片被用来说明(从它的多重灭点来看它决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麦迪逊广场“是纽约从未出现的大都会生活的中心....时装,俱乐部,金融,体育,政治和零售商业都在这个顶点汇聚....据说假如有人在第5大道和23大街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他就能见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从‘老’熨斗大楼看广场,景观有如巴黎人的万花筒般五光十色....”
曼哈顿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CBD 核心价值 机遇
CBD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CBD又是一个财脉喷张的区域。北京CBD方圆3.99平方公里的区域上聚集了全球500强企业的247家和近千家的跨国企业。可以说北京CBD是北京最具国际化、经济化、商务化的区域,这里是北京发展力和竞争力的源头和带动地。为何如此一个小小的区域就能凝聚如此强大的生产力,它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让它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一、缘起CBD
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区制造业开始外迁,而同时商务办公活动却不断向城市中心区聚集,要求一些大城市在旧有的商业中心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商务中心区,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方斯,东京的新宿,香港的中环都是国际上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商务中心区。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CBD是一个空间概念,即CBD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商务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域的核心地位。核心区位的交通设施、配套设施都为CBD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CBD是一个商务概念,即CBD是各种商业关系的聚集地,其频繁的商务往来将会吸引越来越多商务人士的涌入。商务聚集效应将会使区域的商务氛围日益浓厚。
再次,CBD是一个功能概念,即大量金融、投资、保险、贸易、物流、信息、法律和商务咨询等各种相关服务功能机构汇聚于此。因此,CBD在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核心、服务核心的特点会越来越明显。
二、核心CBD
目前,北京CBD已经形成了高端产业聚集的发展态势,以国际金融为龙头,文化传媒产业聚集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针对CBD的发展,朝阳区区委书记李士祥先生表示,要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把握国际规划设计,二是要把握高端产业发展,三是要把握基础设施配套,四是要把握物业管理服务。纵观国际诸多国家CBD的发展,中央商务区的城市效率,是CBD的核心价值所在。而中央商务区的城市效率主要体现在CBD的商务集群效应。
CBD的商务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价值。CBD无论是政府规划形成还是依靠市场力量自然形成,在该区域内都聚集了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而且由于CBD的配套设施和建筑品质都较为突出,因此CBD就成为了高房价、高品质的代名词,换而言之,能够在CBD办公就意味着该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觑。特别是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之类的公司来说,由于没有厂房、设备等实物资产,没有有形产品及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品牌,办公地点本身就是公司形象和公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CBD办公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更能接单,特别是有利于接大单。这也是为什么CBD通常是金融、资讯及服务行业聚集的原因之一。
CBD的商务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商务效率。商务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同等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商务集群可以将众多的商务企业和商品集中在一起,从而产生聚集效应。所谓商务集群,既不是集中工厂,也不是集中商品,而是集中人,即将同类的公司和人群集中在一起,通过集中,让他们相互接触,深度交往,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产生新的商务关系。CBD一旦形成产业或经济活动的商务集群,就可以通过其集群效应,使CBD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形成商务聚集的过程中,商务聚集效应能带动区域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带来城市周边的产业集群和商业集群,进而形成商务集群与产业集群和商业集群的相互推进。
三、借鉴CBD
1.美国纽约曼哈顿。曼哈顿区在纽约五个区之中面积是最小的,仅57.91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纽约的中心。曼哈顿CBD主要分布在该区内曼哈顿老城,中城,著名的街区是格林威治街第五大街。在老城长仅1.54公里,面积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CBD的金融区,就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成为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中城是曼哈顿的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大厦,洛克非勒中心等一些著名的建筑都坐落在这个区。进入20世纪后,其他许多非盈利的办公机构,如工会、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也都集中于此,许多相关的专职事务所如房地产、广告业、税务部门等也迅速聚集其周围,原来设在岛南部的保险业及银行也被中城良好的环境吸引而来。与此同时,商店、服务业等也渐渐聚集在周围,这样就使曼哈顿岛的CBD更加具有吸引力。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曼哈顿CBD逐渐形成。曼哈顿CBD是纽约市发展的催化剂,这主要表现在依靠CBD的影响,纽约市确立了其国际城市形象,国际性和跨国性行业组织在纽约市如鱼得水,早在1979年,就有277家日本公司、213家英国公司、175家法国公司、80家瑞士公司及许多其他国家公司在纽约市设立分支机构;曼哈顿CBD的住宅和商业用房的成交额,占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此类用房成交额的40%;地产增值,政府税收增加,如纽约曼哈顿的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市地产估价总额53%,1969年至1983年间,曼哈顿区地产增值增长了约58%;曼哈顿地区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CBD和它的衍生效益促进了纽约市的繁荣,1978年纽约地区的机场共接纳了150万到纽约参观游览的游客。
2.法国巴黎拉德方斯区。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目前已建成写字楼247万平方米,法国最大的企业一半都在这里;建成住宅区1.56万套,可容纳3.93万人,并建成了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该区域内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幕名而至。拉德方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1)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项公共设施的配套。突出特点是停车全部设计在建筑内部或地下,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停泊的车辆;(2)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位于巴黎城市中轴线上,处于首都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3)集商业、办公、居住、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四、北京CBD
北京CBD的建设共经历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成功推动了北京CBD的概念,明确了功能定位,并且在第四届京港洽谈会在海外的成功的推出北京CBD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01年成立了商务中心管委会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了CBD建设开发工作;第三阶段是2002年启动了商务中心区的核心区建设;第四阶段是2003年明确了北京商务中心区的产业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五阶段是2004年全面加快国际金融区的建设和重要项目的建设。目前北京CBD已经成为首都最具有活力,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区域。
1.金融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北京CBD的核心产业。法国巴黎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纷纷在CBD设立了分行,开展了金融业,2005年像恒生银行、北京银行、中行、三星保险公司总部纷纷落户在了CBD,在国际金融业方面,应该说北京CBD正在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另外随着产业快速的发展同时,政府也为CBD的发展搭建了多种的服务平台,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比如讲国外亚洲论坛,北京CBD商会等,应该说这些服务平台为CBD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咨询业成为北京CBD现代产业的主导产业。北京CBD也因为它的区位优势,以及交通的边界优势,吸引了大量咨询企业进驻CBD。目前入住CBD的3000家企业,服务业企业占65%,安达信、麦肯锡,华强会计事物所,普华永道,同时一批知名的咨询律师企业也进住CBD。
3.世界500强企业推动了北京CBD向国际化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联邦快递、雷诺汽车等,入驻CBD区域。目前在CBD3.9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已经有24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CBD设立了代表处,经北京市认可的跨国总部一共是24家,多数集中在CBD及周边地区,像摩托罗拉,德国大众,克莱斯勒、均在CBD及周边地区设立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的聚集,同时外来的管理人才、包括市场产品的国际化,有效地推动了北京CBD的现代工业的发展。
4.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在CBD地区,聚集了传媒产业和娱乐业近200家,同时各类文化机构,比如像人民日报,以及一大批的金融机构,使北京CBD具有较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央电视台新址落户北京CBD地区将更多地吸引文化的发展,据预测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入驻,将来会吸引到300~4000家的产业。CBD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机遇CBD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促进北京CBD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1年增长速度与世界同期相比高出4.9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中国具有对跨国投资的巨大吸引力。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北京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商务中心区作为首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汇集地,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2.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CBD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几年是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期,北京将全面实施《奥运行动计划》,建成一大批交通、通信设施和大型公共建筑,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首都城市功能,为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加快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可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增强首都的经济实力,提供一个对外交流的良好窗口,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做出贡献。
3.充足的土地资源、得天独厚的涉外资源和雄厚的综合资源为北京CBD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资源条件。北京CBD区域内现有工业企业用地约149公顷,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将陆续进行置换,为商务中心区建设提供建设用地。与此同时,区内不仅有除俄罗斯、卢森堡之外的所有驻华使馆,还有60%以上的境外驻京代表单位,80%以上的驻京海外新闻机构。此外大量的星级宾馆、酒店、商务写字楼、现代化住宅区和众多的交际活动场所也分布在这一区域及周遍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利于发挥商务中心区的交往功能。
曼哈顿计划范文第5篇
战至1943年1月底,苏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将军,下辖第38、第60、第40、第69集团军以及坦克第3集团军,总兵力约30万以上)通过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进攻战役,共击溃、重创德军20多个师,一举粉碎了德军B集团军群的基本兵力。之后,沃罗涅日方面军不等被包围的9个德、匈师被歼灭,就展开了马不停蹄的追击,并准备发动代号为“星”的战役,一举拿下德军防守的重镇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
戈利科夫将军将进攻主力集中在左翼哈尔科夫方向上。兵力包括第40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中将,加强有第116和第192坦克旅)、第69集团军(由第18独立步兵军改组而成,司令卡扎科夫中将,配属第173坦克旅和第73坦克团)以及坦克第3集团军(辖第12和第4坦克军、第6近卫骑兵军和3个步兵师)。按照计划,第40和第69集团军从新奥斯科尔方向南下攻打哈尔科夫,坦克第3集团军则在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的配合下,由瓦卢伊基从南面迂回哈尔科夫。戈利科夫将军将北面的库尔斯克作为进攻的次要方向,进攻的主要兵力有第60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中将,加强有第14独立坦克营)和第38集团军(司令员奇比索夫中将,加强有第14、第96和第180坦克旅)。
为了拯救危局,希特勒向哈尔科夫调来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其中包括从中央集团军群调来的“大日耳曼”师(下辖第1和第2“大日耳曼”步兵团,“大日耳曼”坦克营、“大日耳曼”坦克歼击营等,共有20415人,约有坦克31辆)和从本土调来的党卫军装甲军(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其人员大都是顽固的纳粹分子。下辖“帝国”师、“希特勒”师和“骷髅”师,总兵力约6万人。至1943年2月底,共拥有344辆坦克,63辆强击火炮,其中28辆为“虎”式坦克)。
在哈尔科夫地域防御的是德军于2月1日在南方集团军群之下新组建的“兰茨”战役集群。该集群包括劳斯步兵军残部(辖第168、第298和第320步兵师等)、“大日耳曼”师和党卫军装甲军(开战前,有些部队还没到位)。德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上集中了7万余人,200余辆坦克。由于兵力不够,德军只将少数部队配置在一线,其余大部则部署在纵深要点内。
2月2日,按照苏最高统帅部的统一部署,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实施的“星”战役正式打响。在哈尔科夫方向上,几个集团军将德“兰茨”战役集群各兵团逐出奥斯科尔河区域后,沿向心方向向哈尔科夫推进。哈尔科夫以南,第3坦克集团军最初几天的进展异常顺利,于5日日终进抵丘古耶夫地域北顿涅茨河,并开始在丘古耶夫和贝辰涅格地域从冰上强渡该河。但德军“希特勒”师先遣分队已进入这一战区。德军炸毁了河上的桥梁,在浮冰上布设了地雷,并在对岸构筑了坚固工事。苏军不顾这些,越过无遮无挡的结冰河面发起强攻,但遭到德军猛烈阻击,河面上刹时布满了上百具苏军士兵的尸体,苏军坦克也遭到对方坦克炮的袭击而损失惨重,第3坦克集团军首次进攻失利。6~9日,第3坦克集团军虽进行了多次渡河行动,但都没能成功。此时,德军党卫装甲军“帝国”师一部也赶来参战,对第3坦克集团军右翼发动了凶猛反击。第3坦克集团军一时被牵制,进攻被迫停顿下来。
在哈尔科夫以北,苏第40集团军最初的正面进攻受阻,其司令员莫斯卡连科便使用主力迂回到德军侧后,迫使其放弃阵地撤退。第40集团军随后发动追击。5日夜,该集团军进抵科罗恰市北郊和东南郊,击溃了德第168步兵师的抵抗,并于7日占领科罗恰。之后,其主力迅速向北顿涅茨河和别尔哥罗德推进。战至8日,第40集团军所属第116坦克旅从北面冲向别尔哥罗德以西;第192坦克旅,第183和第309步兵师,则在该城东面与德军“大日耳曼”师和第168步兵师发生激战。德军不敌苏军进攻势头,被迫后撤。9日,苏军占领别尔哥罗德,并俘获了1000名德军。此后,苏军第40集团军继续推进,于10日进抵距离哈尔科夫只有55千米的接近地。战至12日,莫斯卡连科得到第4近卫坦克军加强后,如虎添翼,至13日,该集团军推进至哈尔科夫的北郊和西北郊。在苏军第40集团军打击下,德军遭受很大损失,其第168步兵师减至2000人,“大日耳曼”师2个步兵团分别只剩下786人和996人。
与此同时,苏军第69集团军发起进攻后,于9日击退了德军“帝国”师的抵抗后,占领了沃尔昌斯克,并开始强渡北顿涅茨河,向哈尔科夫进发。尽管该集团军兵员损耗严重,依然于14日推进到哈尔科夫东北郊。
鉴于苏军已对哈尔科夫构成严重威胁,德军党卫军装甲军“帝国”师和“希特勒”师被迫于9日逐次从北顿涅茨河地区撤退至哈尔科夫。而此前被其阻击的苏军第3坦克集团军,则乘机强渡北顿涅茨河,一路追击,于14日兵临哈尔科夫城下。
此时,退守哈尔科夫城内的德军党卫军装甲军和劳斯步兵军,虽然进行了分区防守,并接到希特勒“死守哈尔科夫直到最后一人”的命令,但面对苏军3个集团军的三面包围(德军只剩下哈尔科夫以南的一条狭窄的走廊通道),党卫军军长豪塞尔极为绝望,他于14日请求希特勒允许其放弃哈尔科夫,但却遭到希特勒的断然拒绝。
14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3个集团军在哈尔科夫接近地上展开激战,准备强攻哈尔科夫。苏军出动80辆坦克,在步兵配合下发起进攻,一举切断了德军南部的最后通道。这下守城德军陷入了惊慌,豪塞尔违抗希特勒命令于16日下令撤出哈尔科夫。苏军随后没费劲就收复了该城。希特勒对于丢掉哈尔科夫大为恼火。不过他并没有惩办豪塞尔,而是撤了战役集群司令兰茨的职,取而代之的是在装甲战上颇有建树的肯普夫将军。
而在攻取哈尔科夫前,沃罗涅日方面军最北面的第60集团军攻打库尔斯克也获得了成功。在库尔斯克地域,德军只有兵力相对完整的第2集团军第55军、第13和第7军残部,以及中央集团军群增援的第4装甲师。第60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只有36岁,年富力强,十分干练。在他指挥下,该集团军与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3集团军协同作战,很快就粉碎了德军在季姆河的抵抗,于2月6近库尔斯克,从南北两面迂回该市。并在8日占领了该城。德军在撤退前曾想将其炸毁,但未能得逞,这座古老的俄罗斯城市沦陷了15个月后又重新回到苏军手中。之后,第60集团军继续向利戈夫进攻,以扩大战果。在哈尔科夫与库尔斯克之间加入作战的是第38集团军,进攻发起后,该集团军以坦克旅为前锋,避开德军重点防守的奥博扬,向纵深迅猛推进,于2月底推进至苏贾一线地区。
曼施坦因绝地反击
就在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收复哈尔科夫,其他方面军迅速向第聂伯河推进的当口,一向总“猫”在大本营的希特勒再也呆不住了,他突然于2月17日飞临第聂伯河河畔的扎波罗热——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部。此时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的坦克距离这里只有60千米左右,随时有可能冲过来。为了保证希特勒的安全,曼施坦因给部队下了死令:死死挡住苏联坦克,战至最后一发炮弹和最后一人。
希特勒一到扎波罗热,就对哈尔科夫的失守向曼施坦因大发雷霆。他命令曼施坦因立刻收复哈尔科夫,但曼施坦因表示很难从命,并趁机抛出另一个更为大胆的方案。他结合地图向希特勒陈述道:“以我们目前的战斗力和战场态势情况,我将以精锐的党卫装甲军为主力,先粉碎逼近第聂伯河畔的西南方面军,将其逐过北顿涅茨河之后,再回过头来收拾沃罗涅日方面军,重新夺取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是首选方案。”曼斯坦因向希特勒进一步解释道,俄军重兵集团越继续向西和西南开进,其补给线将越来越长,越有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反击。俄国人连续作战,疲劳已经显现,我方可乘机将他们诱进一个“口袋”里,而后使用我们的装甲部队部署在“口袋”的两翼,可轻而易举地将他们吃掉。
希特勒虽然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但听了曼施坦因这个大胆方案后,还是勉强同意了。曼施坦因之所以敢提出这样的方案,是因为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经过这段时间的增援和补充,已经有了反击的本钱。至2月18日,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一共拥有多达30个师(其中13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增加到了5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增加到1000多辆)兵力。
为实现意图,曼施坦因于2月18日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留下“希特勒”和“大日耳曼”师等部队继续牵制沃罗涅日方面军,将党卫装甲军主力(“帝国”师和“骷髅”师)悄悄撤离哈尔科夫,部署在“口袋”的北翼——哈尔科夫西南的克拉斯诺格勒地域,准备对苏军西南方面军突击集团北翼实施突击;将第1装甲集团军(由第3、第40装甲军和第30军组成)、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57和第48装甲军,共有5个师,其中3个为装甲师)部署在“口袋”的南翼——巴甫洛格勒和苏军村当面,以对苏军西南方面军突击集团南翼实施突击。此次反击共集结11个师,包括5个装甲师、3个装甲步兵师和3个步兵师。曼施坦因实施两翼攻击的铁臂悄悄张开,静候苏军西南方面军钻进罗网。
而此时苏军最高指挥部还蒙在鼓里,对曼施坦因这一计划浑然不知。他们把德军变更部署误判为德军将向第涅伯河对岸撤退,因此做出了乘胜追击的决定。于是,西南方面军不顾劳顿,马不停蹄继续推进。这正中了曼施坦因的下怀。
19日上午,收紧“口袋”的时机到了。曼施坦因一声令下,党卫军装甲军迅速向苏西南方面军第6集团军翼侧实施了出其不意的打击,“帝国”、“骷髅”师一举击溃了苏第4近卫军,在其阵地上打开了一个宽达40千米的大缺口。突出冒进的苏第1近卫坦克军和第25坦克军发现有被掐断后路的危险,开始向北顿涅茨河一线后撤,但为时已晚。22日,从南面向北突进的德第4装甲集团军与党卫军装甲军在巴甫洛格勒会合,苏第25坦克军、第267步兵师和第106步兵旅被包围。战至26日,包围圈内苏军虽进行顽强抵抗,除一部分突围外,大部被德军俘获或歼灭。
曼施坦因在打退西南方面军之后,乘胜扩大战果,于28日将第4装甲集团军和党卫军装甲军移师北上,装甲锋芒直指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以实现元首的意图,夺取哈尔科夫。
面对德军的疯狂反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一面请求增援,一面命令已经推进到哈尔科夫西北100~150千米的方面军右翼第60和第38集团军停止进攻,并抽调其3个步兵师和2个步兵旅增援哈尔科夫南部及东南,并命令已推进至哈尔科夫西面的第40和第69集团军收缩防线,命令推进到哈尔科夫西南侧的第3坦克集团军沿比里斯托伐亚河转入防御,抵御德军强大的装甲突击。
3月2日晨,党卫装甲军开始对哈尔科夫西南方向上的苏第3坦克集团军实施突击。只有50辆坦克的第3坦克集团军在司令员雷巴尔科的指挥下,利用反坦克枪抵抗德军坦克,始终未让德军越雷池一步。激战中,坦克第3集团军损失巨大,仅剩6辆坦克,各摩托化步兵营只有16~20人。战至5日,除了第6近卫骑兵军相对完整外,其他部队伤亡惨重。该集团军拼死抵抗,硬是拖住党卫装甲军2天,为主力调整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6日,德军党卫装甲军进攻重点向西转移,沿着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接合部攻击哈尔科夫西面的瓦尔基;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48装甲军则从西南迂回东面的搭拉诺夫卡。党卫装甲军很快就在苏第69集团军和坦克第3集团军防线上打开一个15千米宽的口子,其装甲纵队沿着这个口子迅速推进,直逼哈尔科夫。苏军虽进行顽强作战,但不能阻止德军进攻势头,被迫向后撤退,于7日放弃了瓦尔基。
为了增援防御哈尔科夫的苏军,斯大林严令已经退过北顿涅茨河的西南方面军以近卫坦克第2军和3个步兵师,从兹米约夫实施牵制性突击;沃罗涅日方面军第40集团军在柳博京以西发动突击。但均被德军所击退。8日,局势严重恶化,德军将缺口扩大为45千米宽。斯大林下令从西南方面军抽调坦克第18军,从大本营预备队抽调近卫坦克第3军前往增援。但这些部队远水难解近渴。9日,党卫装甲军继续扩大战果,又迫使苏军放弃了哈尔科夫的门户柳博京,德军兵临哈尔科夫城下。
10日,在哈尔科夫西北面,苏第40集团军也遭到德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第52军(4个师)和第7军(3个师)的攻击。同一天,退守哈尔科夫城郊的苏坦克第3集团军的残部根本无法阻挡德军的进攻势头,德军党卫装甲军蜂拥至哈尔科夫城近郊。午后,“希特勒”师已迂回到该城北郊,“帝国”师也从西面和南面逼近该城。该日上午,希特勒再次来到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给前线部队打气。
11日,党卫装甲军为了拿下哈尔科夫作为献给希特勒的礼物,一面以“骷髅”师在第320步兵师配合下,继续向哈尔科夫北面迂回,割裂第69集团军和第3坦克集团军的联系,切断苏军的退路,一面以“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冲击该城。而第48装甲军在拿下梅列法之后,向哈尔科夫以东迂回进攻,企图阻断哈尔科夫守军的退路。
战至12日,苏德两军在哈尔科夫城内展开激烈的巷战。“希特勒”师在苏军抗击下损失惨重,到13日只剩下22辆坦克可以使用。“帝国”师已经抵达了市中心的主要火车站,并和“希特勒”师一道正逐步清除苏军的抵抗据点。苏军坦克第3集团军残余部队在城外的退路已被德军切断,只能由第2空军集团军利用夜航飞机进行补充。战至14日晚,在外援没指望的情况下,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下令放弃哈尔科夫。15日,守卫该城的苏军坦克第3集团军(约1个坦克军和1个步兵师的兵力)向外突围。在损失了大量人员、装备后,余部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撤到了北顿涅茨河左岸,被就地编入了西南方面军。16日,党卫装甲军付出惨重代价后占领了重镇哈尔科夫。从苏军夺回哈尔科夫到再次失去这座城市,时间正好是一个月。重夺该城的党卫装甲军对苏军进行疯狂的报复,仅“希特勒”师就屠杀了700多名苏军伤员。
在哈尔科夫北面的别尔哥罗德方向双方的交战也相当激烈。德军“肯普夫”战役集群(由“兰茨”战役集群组建而成)以劳斯步兵军自西南进攻别尔哥罗德。13日,德军“大日耳曼”师成功地切入了苏军第40和第69集团军的结合部,并逼近别尔哥罗德西面的博戈杜霍夫,第二天占领该城。17日,德军党卫装甲军在攻取哈尔科夫之后,也开始向北挺进,配合对别尔哥罗德的攻势。在两面夹击下,苏军第69集团军于18日被迫撤离别尔哥罗德,退过北顿涅茨河实施防御;第40集团军因左翼被“肯普夫”战役集群打击,也不得不向哥特尼亚方向北撤;坦克第3集团军残部在德第48装甲军一路打击下节节败退,此时恰好援军第1近卫骑兵军赶来,该军浴血奋战三天三夜,使德军迟迟不能向纵深推进一步,为苏军其他援兵的到来赢得了时间。之后,该军与坦克第3集团军残部退守哈尔科夫东面的佩切涅吉和旧萨尔托夫一线组织防御。
此后,德军一路势如破竹,继续扩大战果。曼施坦因野心勃勃,打算在春季泥泞季节到来之前,夺取北面的奥博扬和东面的沃尔昌斯克,尔后与中央集团军群联手拿下库尔斯克。
至此,苏军最高统帅部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火速调遣了后方大量兵力加强库尔斯克方向,阻击德军进一步推进。朱可夫也被从西北方面军召回,于16日被派往沃罗涅日方面军,组织在奥博扬地区的防御。苏军调来了西南方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的第2、第3近卫坦克军和步兵第203、第167、第113师加强了这一方向。17日,来自原顿河方面军的(歼灭保卢斯集团的主力)进抵库尔斯克地域的奥里霍瓦特卡,其先头第155近卫步兵团第二天进入奥博扬以南地区,并和德军“骷髅”师先头激战。接着,的3个师在第40集团军和第69坦克集团军之间,通往奥博扬的公路及公路两侧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同样来自原顿河方面军的第64集团军(歼灭保卢斯集团的主力)也在北顿涅茨河防线沃尔昌斯克地区建立了防御;来自列宁格勒方向第1坦克集团军先头部队也于18日抵达库尔斯克,随后进入奥博扬地区集结。这样,随着新锐部队的到达,沃罗涅日方面军结束了100~150千米的退却,于25日在克拉斯诺波利耶、别尔哥罗德一线及沿北顿涅茨河至丘古耶夫一线建立起了新的坚固防线,从南面保证了库尔斯克一奥博扬地区的安全。这条防线,构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正面。
战至27日,德军的反击由于缺乏新锐力量而失去动力,加之,随着大批苏军援兵的赶到和泥泞季节的开始,曼施坦因被迫下令停止进攻,其拿下库尔斯克的计划最终成了泡影。
上一篇:最新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总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