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精选5篇}

知行合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898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6分钟。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

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

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

1.办学设计

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

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

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

5.构建评估机制

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

2.政策支持

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

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

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4.强化过程,及时反馈,注重内涵建设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着眼于这一目标,《新闻报道策划案例分析》从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对新闻界的各种新闻策划论说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甄别和评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新闻策划的特点、评析、误区及提高策划水平之方法上,探究了报道策划的合理性及其动因,以期当运用新闻策划这个手段时能有所裨益。而愈见丰富的新闻策划实际操作案例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鲜的事实参照物和更宽阔的思考空间。具体来说,关于《新闻报道策划案例分析》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设想:

一、学生主动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传授知识的方式是单向的、灌输式的。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受重视。“教育要服务于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学生的需求就是学校和老师的服务内容,学校和老师应该把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体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理念。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育的主体是人,未来知识社会、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生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废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把考试分数当做唯一标准评判学生:树立“以学为本”、“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强调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探索,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对问题的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新闻工作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能力都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锻炼。从教学角度看,所谓实践锻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练习性(或模拟性)的,一是实习性的,前者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完成,后者通过在媒体单位的专业实习来体现。由于专业师资紧缺,加上教学工作的考核是以学时为计量单位,专业课教师在繁重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只好将本应有的大量练习性实践环节减少到最低限度。

再次是实验设备不足,动手机会太少。新闻传播是一个高科技支撑的领域,传媒的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活动已与现代传播科技密不可分,这就必然要求新闻教育要有充分的技术实验条件,以保障实验教学的需要。可是,目前国内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存在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造成学生动手机会太少,得不到应有的模拟性实践锻炼。

据笔者了解,绝大多数院校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没有“新闻作品选读”或“新闻文本研究”之类的课程,近年来才有少数院校开设“新闻作品评析”或“媒介批评”之类的课程,但仍然偏重于“理论性”的讲授。新闻系学生不研读新闻文本,这俨然成为新闻专业教育的“传统”。

新闻专业教育不研读新闻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首先,从受教育的角度看,最好的学习是模仿,不研读新闻文本,就失去了系统学习中外新闻发展史上代表性文本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观摩那些新闻精品的机会,难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学习与借鉴的新闻范本。其次,新闻宣传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优秀的新闻文本总是典型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某一值得关注的问题,不研读新闻文本,就不能通过新闻文本来深入分析与探求新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难以让学生积累起研究与观察社会问题的具体而生动的感性经验,提高观察与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再次,从认识规律上说,一般是先有感性认识而后再向理性认识升华,不研读新闻文本,就会让包括新闻史论与新闻业务在内的各种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显得既教条又生硬,难以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新闻文本就是实际),并从而深刻领会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

也许有人会说,新闻文本结构简单,语境低度,语义封闭,语言明确,连社会上的一般人都看得懂,又何必要让学生去认真研读,甚至将新闻文本研讨作为课程计划与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尽管新闻文本明白如话,易于通晓,但这并不能成为新闻专业学生不研读文本的理由。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不是也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吗,为什么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学课程时要研读大量的文学文本呢?事实上,正是通过研读大量的文学文本,中文专业的学生才能对文学的内涵与规律、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认知领域,形成真切可感而又融会贯通的体认。简直不能想象,没有文学文本研读的中文专业教育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在当前的新闻专业教育改革中,有必要大力加强新闻文本的研读。其基本途径有二:一是开设专门的“新闻报道策划案例分析”或“中外新闻精品研究”之类的课程,让学生充分领略前辈与时贤在新闻实践中的创造智慧;二是改革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将新闻文本研读充实到有关课程教学之中,将理论性的讲授、文本性的研读、技能性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二、师生互动

当教学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一时,笔者就开始采取学生主讲、集中讨论、笔者点评的教学模式,这是为了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而努力探索出一套开放式、多元化的创新式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案,使案例分析教学尽可能与学科前沿信息相结合,使学生迅速捕捉到媒体前沿信息并分析研究。

美国新闻院系普遍强调任课教师要有新闻实践背景。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作为新闻学院的教师,不一定强求博士学位,但是必须要有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他们的老师都是一些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的、有业绩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他们还要有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能在大量的新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中,非常具体地、细致地、个别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辅导。

目前,我国的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教师上课满堂灌,一本讲义,一只粉笔讲半天。学生只有被动的记笔记,不能自主地开展学习和讨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据调查,国内很多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满意,有近半数学生认为大学新闻院系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在最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这一点,国外院校已有成功的做法: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教授媒介管理(Media Management)课程时,任课教师一般提前把课程的内容、考试方法、考核要求、课程规划、参考文献、实践项目开列出来,供学生选修。教学方法上,教师通常使用的是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研究;在完成课程的要求上,学生必须通过讨论或者课堂演讲与其他同学分享思想,学习过程中要求必须从在位的媒介经理人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开展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还必须提交专业的“项目报告”(Course Project Report)和研究结论陈述。

同时,新闻传播学应用性极强,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新闻院系应加强资金投入,不断更新现有的实验和教学设施,以硬件的改善推进教学改革,带动新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正如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教授指出:“新闻传播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就某个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大量的投资,无论是优秀师资的延揽或是硬体设备的充实,都要有投资的观念,才能有第一流人才的出现。”

在传媒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数字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体化、学习自主化、过程交互化、对象开放化、管理自动化”。在接受数字化教育时,学习是跳跃式的,而非传统教学的时序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语言灌输式教学、缺少活力的状况,使课堂变得更加兴趣盎然,轻松活跃,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内外联动

近两年来,每到学期中间,笔者就把十多位业界的编辑、记者请到教学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并收到了显著效果。笔者认为,思路还要开阔一些,眼光还要长远一些,我校新闻院系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合作的方式有:

1.合办学校:高校与社会各种力量合办学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社会为学校提供财力援助,学校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有点类似德国的记者学校,从大学毕业生中招生,带薪培训一年半,半年报纸杂志,半年实习,最后择优录用。据有关数据统计,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1000家公司同大约600所学校确立合作关系。

2.联办媒体:通过联办媒体的方式实质性的参与传播活动,使新闻专业师生有了自己的试验基地,实习设备,实习场所,各种新成果,新设想都可以在这些媒体中进行试验,使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媒体通过合作又补充了有生力量。

3.委托培训:新闻高校受企业、媒体之委托,专门为其培训有关的课程。新闻院校尤其是名牌院系具有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和媒介研究的资源优势,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来应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等邀请,组织过多次中层人员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媒介的需要定制,聘请专家也由报社“点将”,教学过程中还配合对兄弟媒介的实地考察,很有实效。人大新闻学院还为外地一些媒介开设过硕士学位证书班,帮助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完成更高的学历教育,这种“送上门”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媒介的欢迎。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1)担任核心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如果一些学校师资暂时难于达到这一条件,则要求课程中至少不低于1/5总课时安排请校外新闻行业的资深新闻人士作有关讲座;(2)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整合、协调校内有线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资源,与新闻传播院系共同规划实施核心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实验,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使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从低年级开始,就能尽快进入角色,在干中学、学中干,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大量地得到新闻实践的锻炼,以便在高年级时,能以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进入社会新闻传媒机构进行实习,也容易受到社会新闻传媒机构的欢迎;(3)在有条件的院校,应尽可能加大对新闻专业教学实验设备设施建设的投入。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倾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永亮:《传媒思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版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广播电视学VS新闻学

相似指数:

在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更名后,广播电视学专业所涉及的领域比广播电视新闻学宽泛了一些。原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主要针对媒体,但广播电视学就可涉及广播电视艺术、学术以及其相关领域。相应的,该专业的招生渠道也会拓宽,以后会逐渐招收一定的艺术生。与广播电视学最相近的专业是新闻学,不少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容易将其弄混。下面,我们从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比较。

简单来说,广播电视学专业注重广播电视技术的学习,而新闻学专业的学习比较偏重于文字方向。但是,这两个专业都非常注重实践,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从大一的假期起,就进入各媒体、出版单位或宣传部门实习锻炼。

广播电视学是个学得比较杂,内容涉及比较广的专业。要求学生基本理解报纸、新闻、电视、广播一类的知识,可以用现代传播技术采、编、播新闻消息。该专业注重综合应用,注重电视新闻写作、新闻栏目编排和策划、现场口头报道与镜前采访、电视节目主持、网络新闻采编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媒体采访、编辑、策划、经纪、主持人工作。

新闻学则研究新闻信息及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该专业主要针对的是新闻采集、编辑、播报,比如报社的记者,比较注重文字功底。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在报社、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担任记者、编辑等职务,也可以去政府部门、宣传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采编、公关策划和宣传工作,主要是偏文字的工作。

从开设的课程来看,新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业务等。另外,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综合知识含量要求比较高,所以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也会涉及。当然,英语和计算机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广播电视学除了需要学习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基础学科,还需要涉猎的课程有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现场报道、电视编辑与制作、主持人节目、节目策划与编导等课程,还要接触一些电视媒体及电脑知识,如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

院校推荐

关于这两个专业哪些高校比较好的问题,在新闻学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北人大,南复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业界公认的新中国新闻事业重要的人才库、智囊库。该学院成立之初,许多新闻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过来执教。此外,由时任《人民日报》的副总编牵头,具备大量新闻实战经验的媒体志士也纷纷加入到该系的教学岗位中,师资雄厚。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对于从事新闻工作、学习新闻或者研究新闻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制高点。学生们的走向更偏向于官方的机关单位或者新闻媒体。在其他的传媒院系中,能跟中国人民大学旗鼓相当的便是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享有“记者摇篮”之称,在新闻学界流传着“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美誉。该学院由上海市和复旦大学共建,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界的首创。毕业生主要活跃在一些传媒机构尤其是一些新兴的传媒干线上。

其实,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也是赫赫有名。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或强调特色,或打造品牌的优势院校,比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大篷车”阳光课堂直接将新闻采写实践的触角深入到楼兰古城、内蒙古的额尔吉纳沙尘暴源头、斯里兰卡、太行山老区等地,注重实用,定位职业教育;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打网络新闻学品牌,成为武汉地区第一家大学新闻教育机构;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将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课程知识学习列入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开办“体育新闻”,培养体育记者、编辑、主持人、解说员、评论员、媒介公关或信息主管,以及体育节目策划、体育设计、体育赛事与体育组织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定位“法制新闻”,以法学为依托,以法制新闻为专业方向,以培养专业的法制新闻人才为目标,注重法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和结合,专业设置具有专门性和复合型特点;西南财经大学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和财经人文背景,首开经济新闻方向。

新闻学VS传播学

相似指数:

新闻学曾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之一,传播学形成独立的学科以后,与新闻学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目前,中国的传播学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学科与基础学科,那么它与新闻学相比,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媒介内部的规律,以新闻事业、新闻工作作为学习研究的重点,可以说它只研究新闻媒介。报纸的四大块――新闻、评论、广告、副刊,它主要研究前两块。广告研究近几年才起步,副刊只略微涉及;至于电视,只研究其新闻部分,60%以上的娱乐节目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广播亦然。传播学则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关注的是包含新闻、广告、公关宣传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侧重于研究分析传播的控制、媒介、受众、内容、效果。它对报纸、网络、户外、电视、广播、杂志这六大媒介的全部内容都研究,与新闻学相比,领域要开阔得多。

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总的来说,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一种“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乃是一种“学”的研究。

传播学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有着诸多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传播学像其他的社会科学一样,并不会教你一项具体的技艺,只是为你打开一扇窗,提供不同的视野和思路,让你看得更高、更深、更远、更接近真相。传播学给予你的高度会让你受益无穷。如果你当记者,你不会沦为“新闻民工”,或是新闻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因为,洞悉了受众心理的奥秘,创造出流行的文化产品就轻而易举了。(推荐高校: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就业

就所学内容来说,传播学比新闻学更侧重于理论,对社会学以及社科理论的涉猎更广,新闻学侧重于实践,有新闻单位的实习经历很重要。因此,一般来说,新闻单位、文化单位、报社等相关单位,会倾向于要新闻学的学生。大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大型企业,会倾向于招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去从事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相关工作。

此外,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从事各种专职社会性传播活动的工作,比如各种文字和新传播技术信息作品的创作工作,进入新闻与出版机构、网络媒体、政府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介内容的表达、创意、管理和营销工作,或者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VS数字出版

相似指数: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报道又多了一个新的媒介――互联网。而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各种数字出版物和数字阅读载体,使得人们的阅读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闻传播学也在传统的专业设置上进行了拓展,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和数字出版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产生的,二者都是新闻传播学体系内新增的特设专业,都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那么这两个专业到底学些什么?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又有何区别呢?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和数字出版专业虽然都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特设专业,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前者主要是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电视电声制作技术以及电子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创新型传媒人才;后者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出版发行、内容编辑等相关方面的数字出版人才。但是不管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是数字出版专业,就现在的发展形势看,国家现有的政策是非常支持的,为其就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行业前景相当可观。

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名称设置可以看出,这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该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四大块:英语能力、网络新媒体的专业技能、新闻报道的业务基础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其中,前两者是培养的重点。该专业正是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的新闻传播,对于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掌握也是必需的,所以该专业会很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多媒体新闻制作、数据库与媒体信息处理、电视电声系统音视频技术、专业网页制作以及管理和维护现代电子设备的能力。(推荐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

从就业方向上看,由于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涉及网络与新媒体,所以学生的就业面很宽泛:

(1)在门户网站、搜索网站、新闻网站、数据库服务、数字出版、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服务、网络公司等互联网信息服务及新媒体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信息编辑、项目策划、服务推广、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实务和研究工作。

(2)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媒体计划、网站开发设计、信息服务与管理、信息监测与风险管理、对外宣传效果分析及应用等方面的实务、管理和研究工作。

(3)在数字通信、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信息服务企业从事产品和服务的规划和开发、项目策划、推广和运营、监测管理等方面工作。

(4)在传媒效果调查与分析、互联网管理、数据发掘与分析、网站分析与诊断服务、数字媒体分析咨询等领域从事实务和研究工作。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围绕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一是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开辟“学习贯彻十八精神”专栏,运用动态消息,深度报道、新闻综述、短评等形式,拓展宣传内容,确保十精神宣传持续不断、热度不减。据统计,今年来共播出相关新闻报道50多条/次,时长约100多分钟。二是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依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等新闻专栏,多形式、多视角、全方位深入广泛开展宣传,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播发相关报道150多条。同时,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设计制作贴近生活、新颖美观、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每天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的显著位置持续播放时长不低于30分钟,形成广泛社会影响。三是推动“增强忧患意识 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跟踪报道各级各部门学习讨论、调查研究,引导党员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快人一拍、先行一步”的状态推进__新一轮发展。同时,策划推出《__发展经验系列报道》,以他山之石启发__发展思路。四是聚焦党员干部“四下基层”活动。开辟“四下基层”专栏,及时发现、总结并报道推进“四下基层”的先进经验、典型和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据统计,今年来播出《领导下基层办实事促发展》等相关报道40多条/次,时长约80多分钟。

2、实施精品战略,力推节目创优。一是推进资源整合,提升节目品质。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撤办《体育__》栏目,把体育新闻报道整合进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中,提高传播实效;开办大型少儿综艺栏目《彩虹桥》,改版《生活资讯》、《房产报道》栏目,整合成全新栏目《乐活在__》、《侨乡房地产》。二是着力节目创优,打造新闻精品。在20__年度泉州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我局参评电视新闻评奖11件,获奖10件,为历史最多;广播新闻节目有9件作品获奖。非新闻类作品取得明显进步,电视播音主持作品有4件获泉州电视文艺作品奖,并有1件获省播音主持作品二等奖。参评泉州电视文艺及少儿节目奖6件,获奖5件;其中有2件作品获文艺一等奖,1件获省电视文艺三等奖。今年电台首次参与了全国对台__广播节目创优评析会,选送的两件作品均获得三等奖,这是电台近年来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奖项。同时,积极向上通联,荣获“20__年度全省供稿工作十强县级台”称号。

3、推进“走、转、改”,提升采编效果。陆续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身边人、感动事”、“生活服务台”等新闻专栏,将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要求体现到各项宣传报道中。组织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先后邀请福建卫视新闻主编等从新闻写作、摄影技艺、节目策划等为采编人员作“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业务培训专题讲座。选派多名记者赴福建电视台新闻中心跟班学习,不断地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通联稿件质量。

1、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围绕六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中侨文化传媒公司运营发展,即文化创意产业园、电视栏目/电影策划制作、移动互联网终端、自有媒体建设、知名卫视媒体、全国性品牌活动策划。拓展活动策划方向业务,今年成功举办了20__年全国沙滩排球发巡回赛(__站)比赛、第二届童谣大赛、第三届电视舞蹈大赛、第二届人居文化节。截至到10月份,中桥传媒总收入为995.4万元(其中电视收入8__.7万元、广播广告收入182.7万元)。

2、电影产业创收能力继续优化。截止到十一月底,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908场,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放映社区公益电影392场,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计划。创收方面稳步提升,__电影公司截止到11月底,创收__0多万元,预计全年创收__0万元;全市4家民营影院总收入达3300多万元。

3、传媒大厦建设稳步推进。__传媒大厦是20__年__市重点项目,是我市广部门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今年以来,我局已完成立项、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1、开展全员技能培训。特定全年培训规划,多次邀请各级电视台

、专业院校专家到我局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参加__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干部学堂培训(__期)以及工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参加上级培训256人次,本单位举行培训班42次,参加培训735人次)。2、参与片区改建。在紫帽片区改造建设中,我局主要负责紫帽镇塘头村第六村民小组的安征迁工作,涉及被征迁户82户,房屋102宗。在动迁中,局领导坚持一线靠前指挥,通过“增”动迁力量,先后抽调25名干部职工充实动迁队伍;“强”业务技能,在内部开设“业务讲堂”,提高动迁干部的业务熟悉水平;“细”站队分析,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落实好“一户一策”;“勤”入户解读,坚持“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入户为群众解读方案,算经济账,对群众用心,与群众交心。在提前批签约时段,完成了71.57%的签约率(累计签约房屋73幢,协议90份),高于紫帽片区总体61055%的签约率。

3、丰富机关单位文化。充分利用楼道、走廊、电梯、墙壁、电子显示屏等显著位置,设立宣传栏和公益广告栏,积极营造机关文化氛围;开展广播电视业务论文证文比赛活动,提升广播电视一线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参观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成果展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修订完善考勤管理规定、效能问责实施细则等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机关管理有序,运转正常,塑造制度化、规范化、学习型、节约型机关形像。

20__年,我局将继续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周密安排,及时策划,切实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突出抓好宣传造势、氛围营造、舆论引导工作,力求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无缝对接,着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是做强自办节目。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做强《__新闻》、《新闻天天报》、《晚间在线》、《感动__》等自办节目,力求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无缝对接。二是推进创新创优。继续实施精品战略,打造1—2档优秀栏目,推动节目创新新创优;充分发挥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优势,提升节目质量,通过打造品牌广播节目,提升侨乡之声整体影响力。

我局将争取在20__年上半年完成__传媒大厦的方案设计和开工建设,下半年完成地下工程建设。

新闻学实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新闻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一)

前言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只有认真、合理地规划未来,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不至于大学四年茫然虚度,才能认真学习到真本领,从而在四年以后的求职道路上畅通无阻,而不至于在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上无立锥之地。这学期选修了周老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颇多。现在我尽力地尝试着写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瞭望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如今人才济济的竞争社会,想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给自己做好计划,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好好做个职业规划。因此,我给自己拟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认真设计一下自己的未来.

一、自我分析

(一) 气质分析

1.类型:一般的多血质气质

2.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3.适合职业: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监督员、管理工作、外交工作、驾驶员、服装纺织业、餐饮服务业、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军人

(二) 性格分析

1.类型: ISFJ型

2.特点: ISFJ型的人忠减、有奉献精神和同情心。他们意志清醒而有责任心,乐于为人所需,并能理解别人的感受。

ISFJ型的人十分务实,他们喜欢平和谦逊的人,他们喜欢利用大量的事实情况,对于细节则有很强的记忆力。他们耐心地对待任务的整个阶段,喜欢事情能够清晰明确。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所以他们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真正有用时,会对需要完成之事承担责任。他们准确系统地完成任务。他们具有传统的价值观,十分保守。他们利用符合实际的判断标准做决定,通过出色的注重实际的态度增加了稳定性。

ISFJ型的人平和谦虚、勤奋严肃。他们温和、圆通,支持朋友和同伴。他们乐于协助别人,喜欢实际可行地帮助他人。他们利用个人热情与人交往,在困难中与他人和睦相处。ISFJ型的人不喜欢表达个人情感,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的情况和事件都具有强烈的个人反应。他们关心保护朋友,愿意为朋友付出,他们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愿意完成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3.适合职业:健康护理部分、社会服务部门/教育部门、秘书、人事管理人员、创造性/技术性

(三) 能力分析

敏锐的观察力,对实事讯息的出色记忆力;明白该做什么的能力,和现实地对待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发动和促进项目时的愉快;精力充沛;喜欢在工作中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使工作有趣和兴奋的能力;参加团队工作的乐趣;实际、现实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常识;逐步上升的方式,在工作中创造的生动有趣的气氛;适应力,愿意冒险和尝试新事物;愿意接受不同和“跟随潮流”的能力。

(四) 职业价值观

1.类型:自尊型、家庭中心型

2.特点:这种类型的人受人尊重的欲望很强,追求虚荣,优越感也很强。他们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这种类型的人过着十分平凡但又安定的生活,重视同家人的团聚。为人踏实,生活态度保守,不敢冒险才能型

3.适合职业:公务员、银行出纳、工商税务人员、会计、农民、工程师、飞机机械师、机械工、司机等

(五) 职业兴趣分析

1.类型:探索型

2.特点:

1)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很感兴趣,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有热情,喜欢同“观念”而不是同人或事物打交道;

2)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但一般不愿动手;

3)有学识才能,但一般不善于领导他人。

3.适合职业:人类学家 宇航学家 化学家 病理学家 物理学家 经济学家 数学家/统计学家 市场调查分析

二、环境分析

(一)微观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就经济方面来说,我的家庭算中等收入家庭,同时,我父母的思想都比较开放,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们的帮助多于决定,他们不会过多的干预我的未来,他们会尊重我的选择,同时告诉我,无论选择什么,都要一路走下去,不许回头,不许后悔,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庆幸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他们用另一种方式爱着我,这种方式叫做尊重。同时,家庭给我性格上的影响,会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的家庭和家人赋予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环境分析

大连大学已经进入了上层次、上水平、建特色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和尊重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管理创新和办学资源多元化为保障,以加快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大连,面向辽宁,服务全国,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专业环境分析

现今,大多高等学校均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以及摄影、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专门人才。无论是学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还是整个学习氛围,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性培养都非常有益,对学生发展具有较好较大影响力。

(二)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编导其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或者一个精致的新闻专题片,除了摄像、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编导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始终。过去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导演和编辑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因此在各工作环节上容易出问题,而且制作时间比较长。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的制作以编导中心制为主,在逐渐形成的采、编、播一体化的趋势中,编导的作用举足轻重。所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更显必要。

2.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不断兴起,以及其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方面人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如今社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高度发达,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编导这一职业,开始成为社会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亮点。接受系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等学历教育无疑是成就“无冕之王”的一条重要路径。

3.行业分析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就业前景日趋广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现代第四大媒体的网络的升温,网络艺术方向的毕业生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在电台、电视台,还是在网络公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都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4.职业环境分析

该专业就业方向包括七个模块,包括电视编辑、文艺编导、新闻编导、影视剧编导、专题片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方向。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具体工作可以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也可以在电视台的频道成立的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 , 这样你就能管理一个栏目组了。总之编导专业以幕后工作为主 , 个别能力极强的兼之台前。

三、职业生涯目标

具体就业途径:

1 、各种行业公司影视制作效果设计师;

2 、电视台栏目策划、编导、记者;

3 、各种影视广告公司编导及制片;

4 、广告影视公司后期制作员。

四、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自身优势

思维敏捷,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

通常活泼,愉快、健谈,对人对事热心而富有感情,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欢

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这将有利于你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时作出反应

思想和心态非常开放,对新观念和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兴趣。这使得你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中各种新的挑战

对变革往往有很高的积极性。当公司需要拓展新业务,或进行重大改革时,常常能够积极支持或挑起重任

(二)自身劣势

你的性格中的不足为:

从事一些例行琐碎的工作时,往往容易感到厌烦,而不能认真对待

有时可能会由于表现的过于活泼或冲动,而给人以轻浮之感

对工作和生活中细节有时关注不够

忧虑抑郁,烦恼自扰,时时有患得患失之感,不宜从事压力巨大和高危险性的工作

有时候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行为过于偏激,而造成思想与实际有所脱离

五、具体计划

在进校后一年之内主要学习公共课同时涉及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开始了解文艺活动的基本内容,学会根据自己的设想编写活动策划,开始策划自己的台晚会或是活动;二年级开始以学习专业课为主,开始各种文艺活动的实施举办或电视文学作品的制作;三年级学生到各自的实习单位参加实习,回校后学校有目的的安排专业指导与补充。

六.结束语

对未来做好了一个规划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它转为现实。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喜欢这样的一句话“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的确是如此,人生也许很长,但只有大学这几年是可以让人充分,自由学习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也许就很难再找到了。所以,为何不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的更充实更丰富多姿一些呢?当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回味起大学这样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会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无愧于每一天。虽然也许以后的道路会很艰辛,我只想告诉自己:

盛开在荆棘里的花

越是流泪越仰望

爱是一步一步坚强

奋不顾身地绽放

新闻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二)

一、自我盘点

1、自我兴趣爱好大盘点:体育健身、养花、跆拳道、拍照等

心中的偶像:邓小平 。

2、自己的优势盘点:

有理想,有追求,对待学习态度端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在自己人际交往的圈子中,我努力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因为我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乐于交友,希望能朋友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3、自己的劣势盘点: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做事有点毛躁,抗压能力不强,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 4、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

独立自主,很多事都必须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思考去决定。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

5、生活中失败的教训:

目前我遇到的失败就是在一次工作中我没有很好的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应用起来,导致我没有很好的完成那份工作。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能慌张,要沉稳、深思熟虑才能做好没意见事。

二、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1、社会环境:

有报道说:2006年5月21日,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在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指出,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毕业生供大于求。

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5年期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两年新增了202个,平均每年增加101。而事实上,3-5年内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以目前661个新闻学类专业点每个每年招收50人的保守估算,本科四年招收200人,661×200=132200人,平均每年的毕业生将为33050人——而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人,供大于求是显而易见的。

2、新闻学业特殊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希望新闻院校能为他们多培养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但建国以来,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的是记者和编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被长期忽视。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对60多家新闻媒体的调查: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一般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并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要,新闻媒体需要新闻院校培养既懂新闻业务知识,又能掌握另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当新闻院校无法满足此需求时,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

三、未来职业规划

《一》确定职业通路 职业类型:记者,

典型特征:白领,编辑领导

树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影楼,为自己以后的蓝图努力奋斗,终开办全国影楼连锁店。

主要职业领域:报社,电视台、影楼

《二》未来人生职业总规划

根据可能的职业发展道路,对未来五到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09年—2012年

获得大学本科文凭,英语过四六级,获得高级摄影师资格证。

与同学和老师相处融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了以后拍摄时长途跋涉做好准备。未婚但是已有女朋友。

2、2012年—2013年

在一家比较知名的报社实习,积累书本中中学不到的知识

3、2013年以后:自己刚开始要在报社上班几年,然后成熟后转为自己为自己打工开一家影楼,然后为自己的梦想(全国影楼连锁店)奋斗。

进入一家比较好的报社或影楼,处理好人际关系。三年后做到中层干部,成为公司骨干。十年以后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财富和人际关系,为成立自己的团队打下软硬方面的基础。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