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45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2分钟。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因素。坚定不移地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举措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近期,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切入点,在体现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关怀的同时,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因此应加强奖励政策落实力度,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推进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
一、提高认识,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有效提升国民素质,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人口问题上出现失误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大教师在维护、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必须提高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深层次认识,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广大教师都要深刻认识人口问题的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为出发点,以让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用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务实的精神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务求抓出实效,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 二、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到学习、生活乃至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教师有着为人师表的责任,宣传、遵守计划生育国策是责任、更是义务。不仅要带头学习计划生育政策,遵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发展形势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民心,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在大武口区教体局和学校安排布置下,我校结合 “关爱女童” 学校家长联谊活动开展,各班还举行了家长会,让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努力营造家校合作育健康新人的氛围。在开展“关爱女童”行动和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把青少年性与青春期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合法权益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个性化教育的宣传服务活动,做好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举办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同伴教育、知识讲座、才艺表演和女孩风采展,出版黑板报,开设知心信箱、热线电话、悄悄话室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千方百计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困惑。同时,针对本校学生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的实际,根据独生子女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生理教育,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以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做好计划生育常规工作,开展了两期教育,关心育龄妇女的身体,做好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和各类报表上报工作,并做好资料的积累。做好了关心女教师的身体健康,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普查工作,对生病教师给予经济、精神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女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完成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各项任务做出表率作用。
三、强化管理,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体系之中。
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我校领导充分认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强化领导责任,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负主要责任,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认真抓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真正实现齐抓共管。具体做法是:
1、各项优惠政策要优先向模范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学校倾斜,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户和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学校要优先考虑。
??? 2、教育系统的各类评先评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认定、特级教师评选推荐等工作,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的意见》。推荐对象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在推荐时,必须要所在区域计生部门开具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的证明。 为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大武口区教育局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纳入年度考核运用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中。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把“一票否决”落到实处,做到“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同时要求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到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执行一票否决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彻底扭转了计生工作抓好与抓坏一个样的局面,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干部做好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了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是巩固基本国策地位,强化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的非常举措,是我区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法宝。
3、把遵守、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学校综合评估和教师德考评体系的内容之一,要把计划生育情况列入教师师德考评体系中,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人口质量。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口质量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变沉重的负担为宝贵人力资源的关键。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大提高人口素质工作力度,着力做好“三优”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无须多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口质量已成为共识。在这样的大形势大背景下,我区顺势而为,提出要“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积极行动,迅速出台政策,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好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免杂费资金的预算,足额按时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30年来,我市的人口计生事业经历了从暴风骤雨、和风细雨到春风化雨三个阶段,硕果累累。人口增长方式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的有效控制,质量的提高,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宽松人口环境。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特岗计划;政策成效;政策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37-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提出将“特岗计划”列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评估“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总结实施经验,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建立在5月至9月开展的评估调研基础上。以各方分享和对话为契机,共同致力于“特岗计划”在政策设计和具体实施层面的完善和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评估调研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各省教育厅“特岗计划”相关负责人、中央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及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参加研讨会。为政策完善建言献策。
一、“特岗计划”政策宏观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从国际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现状。他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地位。总理2011年8月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要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具体来说:第一,师资来源需要改善;第二,教师地位需要提高;第三,专业发展需要保障;第四,师生比例需要缩小。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在致辞中强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特岗计划”具有很好的政策瞄准性或导向性,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他呼吁各部委通力合作,共同为中国未来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在事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以及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人口较少民族县招聘特岗教师。2006年至2010年5年来,共招聘近20万名国家特岗教师,覆盖900多个县,约1.8万所农村学校,留任率平均达到87%。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针对中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中央财政“购买”教师岗位,开创了“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教师招聘过程坚持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聘录、学校使用的原则,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提升了教师人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二、“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调研团队于2011年5月至9月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评估调研,在10省51县发放调查问卷5 130份,实地走访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四川、河南、山西、湖南、河北等11个省24个县(区),收集政策文本和管理文件材料近600份,走访中小学27所,现场记录及访谈录音近20万字,各类利益相关人群访谈及座谈会50余场。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郑新蓉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政策调研的主要发现。
(一)特岗教师构成
评估调研数据显示,特岗教师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报考动机方面;特岗教师中有50.43%凭着“喜欢当老师”的信念报考,16.12%选择“为了支援落后地区教育”。第二,家庭背景方面,以特岗教师母亲户籍为依据,79.89%为农业户口,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父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初中”,母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小学”。初中和初中以下加起来为78.77%。第三,经济地位方面,93.14%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他们本人家乡属于“中等”和“偏下”地位。第四,婚恋状况方面,特岗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近99%年龄在20~30岁之间,70.82%的特岗教师未婚。第五,性别及民族比例方面,女性特岗教师比例占59.91%,与全国特岗教师总体性别比相近;少数民族特,岗教师较少,为19.35%。
(二)特岗教师工作和生活状态
调查显示,特岗教师来到任教学校,平均课时量每周集中在11~20节之间,任教学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主课为主,其他是体育、音乐和美术。特岗教师在校得到了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师生和同事关系相处融洽,工作中遇到困难时,66.59%的特岗教师倾向于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其中,经济负担、能否转正以及教学任务三方面成为特岗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三)各方满意度
各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近76%的特岗教师和93%的县级负责人肯定了“招考过程是公平的”,县级负责人认为“特岗计划”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特岗教师,而在特岗教师本人看来。“所教学生及其家长”是最主要受益群体。校长们表示,特岗教师改变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
会上,河北、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十省代表就本省政策执行情况作了汇报。各省均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部署,规范招聘程序;加强领导,落实工资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三、“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
“特岗计划”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总结了政策的主要成效,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首先,创新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县级层面上移到省级层面;另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人事部门牵头向教育部门转变。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代表吕康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雪慧博士均指出,“特岗计划”最大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创新了农村教育补充机制。
其次,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河北省教
育厅副厅长杨勇指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问题,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进入教师队伍的机会,尤其是为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低阶层的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河北省涞源县特岗教师代表王学和卢宁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多亏“特岗计划”,让她们没有成为“毕业即失业”队伍中的一员。
同时,政策还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外延效应。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代表刘习聪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他说,特岗教师的到来使村里风气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农村外出务工随迁子女回乡就读的趋势。
政策成效的取得与培养、输送毕业生的高校是分不开的,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相关代表介绍了鼓励学生报考特岗教师的主要做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强化培训管理,丰富培训科目;深入座谈,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其中,信阳师范学院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飞信群等方式宣传“特岗计划”;学校每年针对“特岗计划”组织考前模拟训练与培训活动。邀请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以及担任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另外,学校对特岗生实施人性化跟踪管理,学校领导和有关学院就业工作负责同志每逢节假日都会看望、慰问特岗生。
“特岗计划”实施成效也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的充分肯定。她表示在与中国教育部的长期合作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为保证学龄儿童拥有数量充足和质量合格的教师所做出的努力。
四、“特岗计划”政策进一步完善的讨论和建议
要将“特岗计划”政策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的目标指向、实施范围与规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培训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斟酌、精心考量。这也是与会代表深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关于政策目标指向的讨论
“特岗计划”实质是由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为农村学校提供合格师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尚锋首先肯定了“特岗计划”政策的两项机制创新意义:一是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创造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二是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的新模式。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央财政支持,“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招聘体制下,容易导致财权和事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以及岗位购买者、使用者与费用支付者在事实层面的分离,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一定的政策风险。
上述担忧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志明指出,应该在我国教师政策改革框架之下进一步考量“特岗计划”,其财政政策也应与目前“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相结合,中央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师资队伍支持的同时,也应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教师补充的应尽责任,建议坚持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之上,再考虑各级政府为解决该问题的责任、分担与转移支付的设计问题。安雪慧博士指出,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但绝非没有上限的支持,中央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责任,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如河南1:1配套招聘特岗教师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突出政策目标指向,建立长效机制,改进并调整原有政策中一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原则与方法。总之,应强调事权不变,省级统筹:强调省级招考,保证质量;强调县级管理,定点使用:强调服务为本,动态调整。
(二)关于政策实施范围与规模的讨论
目前,“特岗计划”覆盖了22个省、886个县,100%地覆盖了国贫县、两基攻坚县、灾区县和边境县,对少数民族自治贫困县覆盖率达到78.30%,对革命老区覆盖率是79.57%,共计约192123名特岗教师服务于16402所学校。各省代表普遍担心,随着“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部分县受到财政和编制的影响,会出现“已吃饱,难以消化”的情况,而另一部分师资短缺的非国贫县却不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严重问题,仍需要代偿机制的支持。针对该问题,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建议将“特岗计划”由贫困县扩展到财政困难县,让更多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受惠,四川省代表戴峰提出希望将革命老区县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四川省有31个革命老区县,共有7502个空缺教师编制,若能被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将极大地提高该政策改善四川农村教育地区教育质量的力度。
与会代表还认为,“侧重初中,兼顾小学”的实施原则不够合理。首先,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不亚于初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杜屏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该县大部分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小学规模普遍较小。班级容量小,教学点多。很难有规模效应,因而对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其次,随着农村幼儿学校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的缺乏日趋严重。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提出,现在急缺幼儿教师,无法满足幼教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希望将幼儿园纳入“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针对实施范围与规模如何把握的现实难题,应该在可钡4算和可把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如河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智学提出应该坚持“总量控制、覆盖农村、重点突出、灵活调节”的实施原则。
(三)关于工资福利待遇的讨论
工资福利待遇直接影响到“特设岗位”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特岗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岗计划”政策文本规定: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中小学教师,高于中央补助的部分(20540元人目邑/人/年)由地方财政承担。对此,与会代表反应目前工资福利发放机制和过程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资发放不及时。特岗教师工资发放过程涉及周转部门太多,手续繁琐,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指出,中央财政周转环节过多,加之部分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按时垫支工资,影响特岗教师工资及时发放。
二是工资水平偏低。对于人均20540元人民币的年工资标准,广西、青海、陕西三省均表示工资偏低,特别是气侯恶劣的青海农牧区。经济极度落后地区的特岗教师待遇应适度提高。陕西省师范处副处长唐澍指出,“特岗计划”实施县都是国贫县,经济基础差,教师需求量大,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应提高特岗教师补助经费标准。
三是各地特岗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差异颇大。“特岗计划”政策在规定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同时,又强调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教师,这也给地方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提供了政策上的空间。从研数据来看,全国各省份之间,省份内部各县之间,工资差异颇大,部分县相关福利待遇尚未能落实。如河南省跟陕西省的特岗教师工资差距较大,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地区特岗教师工资差异较大。
四是地方后续财政支持困难。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后,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地方财政统发,势必成为部分县财政的沉重负担,若不能妥善解决,既毁坏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特岗计划”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魏曼华在云南鲁甸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特岗教师年工资高于中央补助标准,粗略核算县财政每年要承担约300多万元人民币,3年转正后将面临巨大的财政负担,希望中央和省级继续提供一段时间的财政支持。
希望提高特岗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各方就具体标准出谋划策。郑新蓉教授提出应该参照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进行核算,设计各种津贴,包括: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额外报酬,3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补偿,乡村教学点的交通生活补助,增加偏远地区岗位吸引力的地区津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建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具体分担比例需根据各省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精细的讨论和计算,特岗教师工资标准的制定应该与当地教师的收入做比对,工作量津贴、业绩奖励、艰苦边远津贴等方面应享受正式教师类似标准,而非统一标准。
(四)关于特岗教师编制的讨论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编制问题直接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特岗计划”持续深入执行的重要因素。
杜屏副教授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农村师资面临超编与缺编的矛盾。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核编,教师总量已经超编,但区域性和学科性结构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学生分散,学校班额较小,要想为每个班开齐课程势必需要更多的教师。智学处长指出,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编不补、空编难补、余编乱补”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甚至有面临深渊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教授就编制问题指出,编制是稀缺资源,所有的部门(非教育部门)都在争取编制,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地方政府权力寻租。把不合格教师以特岗教师名义骗取编制,然后调离教师岗位:同时还需要多因素地考虑农村学校编制设计,把教学点、班级数、学生数、心理教师等特殊岗多方面结合起来重新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以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超编进人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使得部分省县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问题存在困难。面对超编现状下的特岗教师转编需求,各省只能采取强硬措施,超编转正,留住人才,稳定特岗教师队伍。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刘国才介绍的湖南经验,该省就3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转编问题专门下发文件,从政策上保证人编的顺利完成。
与会代表就编制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到学科进行核算;第二,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权,坚持在省级管理部门和编制部门的监督下,将教师编制管理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级政府,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本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第三,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工作,有计划地配置教师资源;第四,坚持“按需设岗,按需报计划,按县级编制可容量设岗”。
(五)关于特岗教师岗前和在职培训的讨论
特岗教师学历高,综合素质。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教育的了解,高质量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有利于特岗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特岗计划”政策文件只对岗前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规定,对具体培训层级、培训内容缺乏说明,与会代表就特岗教师培训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首先,培训层级不一。部分省份由省级统一组织安排岗前培训。有的在市级层面组织进行,另有部分省将培训的组织权交给县级,如魏曼华副教授在云南调研发现,县级层面培训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其次,培训内容多样化但缺乏针对性。由于具体培训内容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各省培训内容多样化,有的省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的与县级公招教师培训内容一致。甚至有的与县级公职人员一同进行培训,缺乏针对性。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实践;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十分注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讲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组织及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工程合同的种类、形式、基本内容、法律效力;项目竣工计划的具体内容、竣工验收程序、竣工验收条件等知识。这些概念和知识点虽然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图片和影音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讲解,但对于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学生来讲还过于抽象难懂,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教师期望的目标,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二、翻转课堂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彻底颠覆,把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应学习好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吸收,课后对知识再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内化成长久记忆。“工程项目管理”翻转课堂的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实现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三、翻转课堂采用的形式
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法常用的课堂互动模式有“汇报演示型”“测验点评型”“学生讲课型”和“实战操作型”[2]。“汇报演示型”即采用让学生分组上台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汇报演示的方式进行课堂翻转。“测验点评型”即教师通过点评学生课前完成的测验,实现课堂翻转的效果。“学生讲课型”即教师课前将授课PPT分享给学生,提前将学生分组,指定章节让各小组学生上台进行授课,使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台风和表达能力。“实战操作型”是将课程的实践部分进行翻转,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翻转课堂构建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方法,也转变了教学理念。《工程项目管理》翻转课堂应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岗位要求,在分解基础工作后实现模块化教学和评估。本课程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前期论证、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安全和环境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和项目信息管理等教学模块,课堂构建分三个部分,具体如下。
1.课前知识准备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相关视频、PPT、本次课的重难点提示、课程的框架梳理等相关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设计出相关练习题、从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库中挑选出合适的案例给学生做参考;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课程考核要求、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等内容。如关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目标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等知识点的概念性内容较多,提前发布授课PPT,可使学生在课前了解整个知识点的框架。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将课本知识和教学相关视频、PPT、重难点提示结合起来进行自学。学生可随机进行组队,运用团队的力量进行“传帮带”,在学习、交流、探讨过程中记录不清楚的问题,并及时和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如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综述、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准备工作和资源配置计划的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和技术经济指标这些较多涉及规范、制度和条例的知识点,可鼓励学生在课前自己学习掌握,教师上课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即可。
2.课堂现场教学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去探讨、分析知识点,鼓励学生无惧对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个性化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督促各个小组进行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之间的互评。对于流水施工原理、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及工程项目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等知识点,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致划分为几个等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触发新的想法;也可以组为单位展示其在课前知识体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各组间可相互交流探讨。学生根据教师事先设置的评价体系对组内、组与组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还可邀请其他教师参与教学探讨和评价。
3.课后总结运用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总体上采取总结性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既考核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成果,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进行考核,在每个考核环节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多元化评价。如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和应用、网络计划优化、网络计划实施中的调整与控制等章节的教学后,因涉及的计算较多,教师必须及时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以此改进教学方式。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搜集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章节对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对相关知识点练习相应的题目。总结并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收费情况
学校认真落实收费公示制和教育收费承诺制,已经进行收费公示,公布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及举报电话。学校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做好一人一票,全部为电脑打印票据。学校无违规收费行为,国拨义务教育经费已到校。
二、开学准备及师生报到情况
教师到校情况:
我校教师于2月8日报到,上午8:30召开新学期教师会议,传达校长会精神。同时配齐教学必须设备,做好校园卫生工作。10日开展了报名注册工作,11日正式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全校应到教职工78人,病假4人,现实到教职工75人。绝大部分教师按时上班,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生到校情况:
我校于2月10日进行学生报名注册工作,2月11日正式上课。为确保在校生按时入学,学校制定了防流控辍工作措施,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人人参与学生的入学动员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学生流动管理,目前无借读生。现已到校1641名学生,其中一年级252人,二年级238人,三年级298人,四年级308人,五年级278人,六年级267人,现有在校生1641人。正常转入1人,死亡1人,休学1人,外借2人,借读生回原校4人。全校学生到校情况良好,无流失、辍学等现象,确保了适龄儿童正常入学。
三、教学用书及教学设备使用情况
校总务处提前与新华书店联系,安排后勤人员拖运、分发教材,保证了及时开学和上课。教学用书目前已基本发放到位,只有个别科目新华书店尚未到货,正在催收。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已发放到位,学生循环用书保管良好,正常循环。学校无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或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和其它学生用书现象;出版发行部门无擅自更换教科书版本、增加册数、扩大使用年级、强行搭配配套教辅、光盘、磁带等现象。
四、教学教学管理情况
计划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指南和保障。新学期伊始,学校以市教育局校长会精神和2015春工作要点为指导,制定了科学的、符合校情的工作计划,做好校长听课兼课计划,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党支部、少先队各职能部门也在第一周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全体教师在认真转眼钻研教材、课标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期教学计划和所任其他工作的相关工作计划。各类计划已由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形成了定稿,本学期将紧紧围绕计划开展工作,注重过程落实,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为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更有益的成绩而起到领航作用。
按照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教师分工到位,总课表、作息时间表、班级课表、课任教师课表已制定齐全。教师备课笔记已于2月8日发放,教师进行计划制定、进度安排和超周备课,安排于2月13日进行备课检查。全校教师已按课表正常上课,并进行作业批改、后进生辅导,认真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活动。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已正常开展,活动课也已按课表上课。全体教师正按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强化过程落实。
五、安全工作
教师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发展现状
在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随着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改革,中职学校需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找准在职教体系中的位置,打造职教特色品牌。学校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竞争。中职学校缺乏具有专业教育背景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需要在岗教师进行专业转型以适应学校未来发展。因此,教师转型是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教师明确个人转型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个人的专业技术特长,有利于学校为教师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一、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1.心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中职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社会职场的锤炼,对教师职业内涵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中职教师追求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面对着周而复始的教学、调皮捣蛋的学生和单调乏味的工作环境,对自己未来发展产生困惑,失去自我提高方向,磨灭原有工作激情,逐渐产生职业倦怠。在学校管理层对教师跨专业转型、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过程中,教师要花精力学习自己不熟悉的专业,会明显感受到许多压力,从而对学校的转型产生抵制的情绪,成为“橡皮人”。更有甚者心理发生变化,开始消极怠工,产生抱怨情绪,并使之在教师队伍中迅速蔓延,对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2.职业规划主体意识淡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详细分析自身优劣势和环境利弊,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然而,大多数中职教师对“职业规划”的知识却缺乏了解,职业规划的主体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只看到眼前的工作岗位,愿意承担相应的工作量,而不愿意站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努力为之奋斗。受到周围同事的松懈氛围影响,部分教师贪图眼前享乐,而不愿意认真规划自己职业的未来。另外一部分教师则选择以家庭为重,主动放弃工作上的进取,认为学校转型与个人无关。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1.职业生涯培训效果不佳
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所受的教育、家庭背景、朋友群体及所在学校的转型状况都会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产生影响。此外,教师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然而,大多数中职教师对“职业规划”的知识却缺乏了解,学校方面也未能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培训。现有的培训也是以传统的面授为主,培训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形式单调乏味,无法消除中职教师在专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职业发展困惑及工作中的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
2.绩效评价体系形同虚设
中职学校既有基础课教师,也有专业课教师,同时教师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但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往忽视了对教师具体情况的分析,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中,量化考核内容较少,且以论文和学生评教为主。这些评价指标既无法调动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又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无法起到激励教师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还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降低教师的成就感,甚至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三、学校转型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法
1.建立心理契约型关系
中职学校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要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期望,深入分析教师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建立双方良性互动和信任关系。这就需要描绘一个教师认同的学校发展愿景,集中体现教师的内在价值取向,让教师和学校之间产生契合度高的心理契约,即对组织、对转型任务的归属感,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自觉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努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先从个人愿景入手,以学校的转型为契机,鼓励教师找准个人和学校双赢发展的结合点,寻求发自内心的个人愿景,而不是被动顺从学校或他人的愿景。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之上,将大多数教师的愿景升华为共同愿景,才能产生并凝聚巨大的能量。
2.明确职业规划的方向
要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首先要了解教师的梦想、兴趣、价值观、天赋,分析教师的需求、长期和短期目标,并且找出面临的阻碍和问题,帮助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其次要分析学校转型方向、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在学校中的地位、学校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以此作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依据。最后要拟定未来三年的教师专业转型计划,通过综合分析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转型需求,指导教师储备转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做好教师职业生涯整体规划。
3.完善教师培训的制度
按照学校转型的方向,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三年规划,组织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完善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落实相关培训经费,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在相应的行业企业接受技能培训或进行企业实践,全面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于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老师,培训的重点在于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引导教师认知自己的才干、需要和态度;对于处于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老师,培训的重点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继续推动职业生涯的发展,对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进行培训;对于处于职业生涯晚期阶段的教师,培训的重点在于角色转换,使他们向辅导、指导角色转变,充分发挥导师作用。经过有系统性的专业培训,教师可以在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学校转型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更愿意主动投入到学校转型工作中。
4.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一个公平公正、相互协作、积极向上的管理体制下,个体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努力实现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要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管理,细化考评指标,明确岗位职责,形成竞争机制,确保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如果教师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组织认可,将会大大影响对学校的公平性的判断。学校需要确定教师广泛认可的转型工作考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公开考评的内容及过程,邀请教师予以监督,保证考评公正公开进行,消除教师的顾虑。学校要结合转型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首先,制定教师转型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向积极转型的教师倾斜。其次,同行评价,通过专家听课常态化,及时发现问题,使教师可以在转型道路上不断进步。再次,加强定性考核评定。鼓励转型专业教师主动承担授课任务,考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最后,建立以综合素养为重点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业务素养和工作态度的全面提升,引导教师不断成长。为确保竞争机制长效发展,要实施评聘分离,打破评聘终身制,激发良性竞争,做到奖惩分明,激发正能量。
四、小结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中职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时,应当从实际出发,做到阶段性有序发展,避免因目标过高而导致教师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中职教师不仅要全面扎实的掌握所教的课程知识和具备相关的企业实践经验,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的能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学校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转型的各项改革,让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制定阶段目标,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积淀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董静.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现状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10,8
[2]苟军平.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2013,4
上一篇:教师进修后勤工作计划{整合5篇}
下一篇:教师课改工作计划{集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