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710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9分钟。
教师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院(系)教学档案;建设;管理
[作者简介] 王巧云,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210012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98-0003
三江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高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套用公办院校的管理模式。因此,该项工作还处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院(系)档案建设与管理是整个学校档案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它的建设与管理反映着整个院(系)发展的进程与规模,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院(系)档案建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明确院(系)档案建设规范
确定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归档范围。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归档范围的原则,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从院(系)的历史沿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定教学档案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及其利用的广泛性、实用性、准确性[1]。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院(系)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整理、立卷、归档。例如: JX-TM-12教学管理类、JX-TM-12-1教学调整、修订、申报和批复文件,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调整专业目录及专业申报、批复等文件材料。
确定档案的使用规章制度。本院(系)工作人员如需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查阅档案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借出的档案不准带到公共场所或家中,不得遗失、污损、抽拆和转借,借阅一定要自觉做好登记手续。涉及到属于保密性的档案资料,例如:人事资料、考评资料、职称晋升等,需经过院内领导的签字,否则一律不予借阅。
在民办高校中,院(系)档案管理员通常是由办公室人员负责。院(系)档案涉及面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应明确责任人。
院(系)教学资料主要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整个档案工作的规划(综合类、教学管理类、教学业务类等)、收集、整理和立卷。
院(系)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第二课堂、违纪、奖惩等)和党建工作文档由学工办负责收集、整理和立卷。
(二)档案资料归档的模块及利用价值
要做好院(系)档案工作,保证材料的齐全和完整,首先必须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模块。归档的模块一般分为:(1)党群类:校党委、组织、宣传、工会和团组织等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计划、总结等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本院(系)党、团组织学习、生活情况、开展第二课堂等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包括获奖情况);(2)行政类:学校理事会、校长、副校长及校办、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上级行政部门发文。院(系)制定的工作计划、例会记录、内部文件、工作总结、大事记等;(3)教学类:院(系)新增专业申报、本科专业申报(重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管理(期中教学检查)、课程表、调停课表、教学进程表、教师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学习专刊、学习竞赛、各类试卷、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学生手册、各类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等;(4)科学研究类:科研管理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院(系)教师的科研项目计划、申报立项、中期检查情况及科研成果。
建立一套完整的院(系)档案后可为所在部门提供服务,也为上级部门对本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专业学位评估和申报专业硕士点提供重要依据。
为部门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院(系)在制定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时提供相关资料;二是教师通过查阅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以达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教学档案是院(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料,反映了院(系)各个阶段发展的情况,具有真实和可靠性。目前在各种教学检查和评估过程中都设有相应的评估指标,这些指标都是检查的重点。完善的教学档案体系和充实的教学档案就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三江学院院(系)档案建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三江学院院(系)档案建设是按照日常的教学管理开展的。因学科专业不同,各个院(系)建档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但它们有共同点,即起步比较晚。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又往往只重视具体工作的开展,而对于档案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甚少,更谈不上规范管理。收集范围小。院(系)的档案不同于校级档案,它的来源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收集所在院(系)的一些日常教学管理资料。因此,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内容显得较为单薄,主要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期中教学检查)、教学进程、课程设计、专业相关试卷、毕业设计、教学研究(教改项目)、师生的创新成果;所在院(系)的工作计划与总结、任课教师简介(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学生入学至毕业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奖惩。这些主要来源于所在院(系)的师生,所以信息资源不够广泛。
(二)基于三江学院档案的自身特点,凸显存在的问题
师生积累档案资料的意识薄弱。真实的原始资料都来源于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既有老师,又有学生。但是由于师生对于档案资料的积累意识薄弱 ,致使许多有关学生的活动素材、教师的教研材料都不能得到及时地归档,过后重新整理的时候,却残缺不全。
缺乏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民办高校建立的是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各院(系)档案员都由兼职人员承担。在具体的工作中兼职档案员必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以后,才能从事档案的具体工作。而档案管理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在本职工作繁忙时就会对档案的收集或整理不能及时,有时甚至遗漏,从而出现存档不及时或不全的情况。
资料收集不全。民办高校各院(系)建立初期,忽视了档案的积累工作,导致许多有关院(系)建立的原始资料遗失或残缺不全。例如:院(系)创立初的申报材料、图像资料、领导致词、大事记等,由于这些资料的残缺,在查阅整个院(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就得不到全面的展示。
岗位调整后移交手续不规范。在《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中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3]院(系)兼职档案人员在离岗或调动岗位也应该遵循这条规定。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院(系)兼职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项重要的工作环节。以至于出现以下三种主要情况:(1)档案未移交就离开所在的工作岗位;(2)档案内容组卷混乱,往往出现目录与内容不匹配;(3)重要资料残缺不全而导致责任不明确、界限不清楚。这些主要是由于移交档案的手续不规范,该检查的没有检查,该清理的没有清理,该说明原因的没有说明原因,该签字的也都没有签字。同时绝大部分的人员都把档案移交当作是事务性工作,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更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是院(系)建设及教学管理的重要的信息保障和查询依据。
三、改进民办高校院(系)档案建设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强化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加大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档案意识。各院(系)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是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壮大、办学规模的历史见证,要不断地收集反映院(系)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招生就业等有效信息。院(系)所有人员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教学档案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主动地将各自保管的教学资料定期交兼职档案员保管,以促进档案资料工作的顺利展开。
合理安排兼职档案员的工作。院(系)档案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作用越来越大, 在目前各院(系)设置专职档案员岗位是不现实的,但兼职档案员又不能完全兼顾,如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关键。解决矛盾可以按照档案的分类模块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如涉及到学生工作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时落实到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定期上交院(系)档案室;教师要及时完善本人的业务档案;学科组要及时地整理和完善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材料;试卷的整理归档专门指定人员实施等。兼职档案员的责任除完成自己所整理和完善的分类项目,负责督促和接收其他人员分工的档案建设项目,同时进行管理和开展利用工作,这样,就保证了材料存档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在现有的档案管理中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的进取心。不定期地对教学档案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教学档案建设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档案建设列入院(系)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内容之一,以此来激励所在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热情,促使院(系)教学档案的完整性;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时尽可能把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实现资料归类的规范化,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统一的档案盒、分类号、标签、字体等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大推进数字化档案建设,应逐步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把原有以纸质档案为主的存档模式转换成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同步管理模式。
规范档案移交手续。院(系)兼职档案人员调整岗位时,一定要对档案的移交手续进行规范,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延续性,同时也是分清责任。首先应将档案移交列入办公例会的议事日程中。做到档案人员在调整岗位或离职时应先办理移交手续,对未办理移交手续的档案人员院(系)领导不得批准离开其岗位;其次,档案的交接不只是钥匙交接和口头交接,接管人应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全面清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未整理的零散资料要进行文件材料的分类存放。对档案中缺少的资料应列出详细的清单,并注明原因,签字认可;再次,院(系)领导应做好档案交接的监督工作,及时掌握档案交接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刚刚起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还需加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三江学院档案管理办法(试行)[Z].校字[2006]67号.
教师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教学质量 档案化
[作者简介]张衷平(1982- ),男,黑龙江密山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地理科学和教学管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0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学质量‘目标化、档案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XY0101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45-02
一、“档案化”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的最新定义是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①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已经进入电子档案时代,用电子文件保存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习惯。为解决电子文件的“归档”问题,强调对电子信息的全过程管理和前端控制,有学者提出“档案化”的概念,根据何嘉荪教授的研究,“档案化”就是“确保并且能够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可读性、可理解性等),使文件有可能用作证据、作为档案保存”②。
由于档案具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的特点,“档案化”概念强调的对信息的全过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要求,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对本单位和个人业绩的量化考核中逐步引入“档案化”管理的概念。例如,畜牧档案化管理,从食品生产源头的动植物种植、养殖开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在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要有标明相关内容的标签标识,食品生产加工记录要能够查询并可以溯源。对食品进行档案化管理大大增强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责任心和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的透明度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信任度,不仅受到政府的重视,而且深受消费者的欢迎。③汽配公司围绕进、销、调、存四个环节发生的业务活动实行档案化管理,使各业务部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配合协调,给企业的经营活动注入了动力,为企业带来了效益。④
二、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是“档案化”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扩展与应用,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就是遵循全程管理原则和前端控制原则,给教学管理过程中反映教学质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等重要信息建立档案,形成教学质量档案资源库,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是为确保并且能够证明相关教学质量的教学任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使教学任务全过程能用作证据和作为档案保存,作为部门、个人考核晋升与提高的重要依据。
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有如下特征:一是齐全性,实施档案化管理使零散的教学质量档案变得更齐全,并形成系列。齐全的档案资料,既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今后开发利用的基础资源。二是参考性,档案化管理能为学校出台新的教学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学校出台新的决策时不失误。三是服务性,档案化管理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品化服务,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原则
1.全程管理原则。在ISO9000标准中,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基本认识基础上的,并将过程定义为“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⑤。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就是对教学质量档案的建立、保存和使用进行严密的监管,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比如对“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档案化全程管理,“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档案”建档时严把入口关,即由基层推荐、基层领导审批、专家组评选等过程来认定哪些项目为重点、一般或指导项目,进而形成教改工程项目档案。在使用上,严把出口关,谁要使用“教改工程项目档案”先由本人提出申请、领导批准之后,教务处相关人员才提供相应的服务。坚持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档案的有效性,排除教学质量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有阶段导致不满意的因素。
2.前端控制原则。前端控制理论强调对整个管理过程的目标、要求和规则进行系统分析、科学整合,把需要和可能在教学档案形成阶段实现或部分实现的管理功能尽量在这一阶段实现,强调“整体规划、全程监控、业务提前、及时修改”的流程理念。前端控制本着更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通过对教学质量管理“业务流程重构”,减少乃至消除各个管理环节的重复与疏漏,达到功效优化的目标。
(二)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方法
1.分类管理。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涉及高校很多教学管理部门,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各个教学管理部门、系部管理部门。各部门都要遵循全程管理原则和前端控制原则,给相关的教学质量信息建档,形成教学质量档案库。教学质量档案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本档案,一类是现代的电子档案,再对它们进行细化。按任务分类,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任务管理、考试评价管理、实践实习管理、教师发展管理、教材仪器管理、现代教育和网络管理。按过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管理、教学检查与考试评价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按结果分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
2.目标化管理。目标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教学质量工作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档案目标化管理,就是以各级质量工程项目为目标,实行目标档案化管理,对项目的文件标准、组织申报评选、公示发文、中期检查、结项验收全过程进行记录,比如校级重点课、校级优秀课、校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四级课程的档案化管理,从重点课申报、建设、组织评选到省级精品课的申报、建设和组织评选,逐级建档管理。
3.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指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将教学计划制订和执行、教学任务的实施和评价、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教学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主要包含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质量过程管理、教学运行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设备等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把学校的教学运行、教学管理、课程、专业、师资、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探索
(一)实施档案化管理的措施
实施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一是加强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档案化管理意识,让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这项工作之中来,认真做好本部门的档案化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人才队伍,要求各教学管理部门都要安排责任心比较强的人负责本部门的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四是给档案分类、排序、编号,让每一份档案都成为档案库里的一个“有标签”的流动元素,在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五是突出重点带动一般。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教学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更要突出重点,再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把此项工作做到位。
(二)教学质量档案化管理的重点内容
1.教学计划档案化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学期教学实施计划、下达教学任务书、编制授课进度计划、编制课程表等多个环节。教学计划管理由上到下包含学校计划管理专业计划管理课程计划管理课题计划管理。学校计划,主要包括学校近期、中期、长期的专业设置及教学目标、层次等,是专业培养目标的纲领。各专业要按照总体目标,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结合本专业实际,制订专业课程开设计划,确定专业应知、应会目标。同时,课程的开设力求模块化,减少课程开设门数,建设优秀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各类教学计划都要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分类归档形成系列,即教学计划管理档案化,方便学校各部门、院(系)检索、提取和使用。
2.教师教案档案化管理。教师教案是教学指导性文件,联系着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各教学单位应指定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把各教学单位的教案集中整理。教学秘书把每学期教案按照年级、教研室、科目、职称分类,同时按学期把各年级、科目教案的执行情况汇总上报到教务处,在教务处形成完整的教师教案资源库,便于教学管理使用和决策时参考。
3.教师专业化发展档案化管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可以采用“教师成长记录袋”进行档案化管理。“教师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教师主动参与的全面记录教师成长历程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其内容可以涉及教师的教学计划、精彩案例、教育随笔、教育教学成果、各种培训成绩等。每一个“教师成长记录袋”就是这名教师的一张名片,管理好这张名片既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方便学校对人才的使用与开发。
4.学生成绩档案化管理。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定学生学习优劣、检查教学质量、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采用百分制评定,主要采取考试、考查两种方式进行,实行教考分离,考试课要建立课程试题库。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总结性考核的方法,可采用课堂理论考试(笔试、闭卷)、技能考评、实践操作、实验、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经常性考核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平时课堂提问、作业、实际操作和平时测验等采集学生学习成绩。通过各种方式考查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应记录到学生档案之中,实施规范的档案化管理。
5.常规检查与师生意见反馈档案化管理。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经常在常规教学检查和抽查等教学管理活动中,发现这样或那样的教学质量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教务处和教学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对教学事故和师生矛盾的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师生意见以及师生要提供的证明材料等详细登记并形成档案,进行档案化管理。这样做既方便了事后查询,又为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和解决师生矛盾提供了参考依据。
[注释]
①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②李铭.档案化管理――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核心[J].浙江档案,2005(6):7.
③李凯年.档案化管理[N].中国畜牧报,2004-06-20.
教师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由于近年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招生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平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0%左右。教学档案的门类也随之不断增多,如承担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学医院,无论在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很大改变,临床教学档案的管理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临床教学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财富,对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并逐步达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更好地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服务。
1 临床教学档案的含义
临床教学档案是医院广大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所形成和积累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材料(1(。它真实地记录了临床教与学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反映了医院临床教学的主要职能和历史面貌,对医院的教学与研究,包括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料。
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档案主要包括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临床教学的条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教学导师遴选工作的文件、教学工作年度计划、总结、各种教学实纲、任课安排、带教培训讲义、使用教材目录、科室轮转安排、实习计划、报告、护士继续教育名册、学分登记表、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报告、教学检查材料、带教老师业务档案等,它们都是临床教学活动的产物,具有现实性、动态性、集中性的特点。完整而有序地收集、保管、利用好临床教学档案,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医院教学工作的全貌。
2 临床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临床教学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临床教学档案能规范教学管理,为教学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反映和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教学管理的各环节必须做到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材料、教师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进行教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素材,只有依据可靠的教学档案作为研究依据,才能起到科学的效果。通过教学档案的反馈信息,可以得到教学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如医院科教科对临床轮转医生在轮转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轮转期间带教导师能否详细解答诊断与治疗上的决定与原因”,“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讲解”,“能否在不同时间通过在病人床边与病人直接接触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等等。科教科通过对此调查表的汇总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带教导师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同一带教导师存在的不同问题。又比如,医院护理教育部在护理实习生临近实习结束前进行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通过详细的提问式答卷,得到的反馈信息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医院护理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及护理教学管理的真实状况。通过对这些临床教学档案的分析,可以找出不同教学阶段,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不同状况,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能够挖掘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2 从临床教学档案中能够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及培养方案
在教学档案中比较全面地记录了学生实习中的学习、奖惩、特长、健康等状况,是各用人部门考察和了解人才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培养教育和合理使用的建议,做到因材施教、量才录用,从而为各用人单位、部门推荐适合的优秀人才,并能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因材施教的新兴教学方式,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认同,充分地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的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种类型的人才在新型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挥。同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德、智、体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2.3 临床教学档案能为教学经验的总结及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
临床教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临床教学活动、教研成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完整、准确的教学档案能成为教学管理部门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改进招生计划等活动的参考依据。例如,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历年教学检查、评估、考核资料、课件评比、教学信息反馈材料等,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制定、修改实习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探讨教学特点,研究教学对象,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档案人员应配合教学改革需要,针对性地选择有价值的教学档案信息,以文摘、简讯、档案信息通讯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领导者输送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和教改经验,为他们选择档案信息提供参考。
2.4 临床教学档案能为医院领导的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临床教学档案记载了医院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既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又可以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医院,扩大医院影响,从而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临床教学档案也记载了医院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错误、失误和不足以及一些特殊的反面典型,可以帮助医院领导顺利、完善地处理好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3 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1 强化档案意识是重中之重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资料的认知及反应度,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主动意识和严格保密意识。临床教学档案是临床教学工作的历史记录,首先,要增强领导的教学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教学档案管理好坏是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一(2(。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涉及的42项指标,与教学档案直接有关的就有24项,占57%。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教学档案工作的领导,在检查、总结、制订工作计划和安排经费时不忘教学档案工作。其次,档案部门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带教老师的档案意识,并在阅档中大力提供方便,当好他们的参谋,使之在查档中收到效益,促使他们关心参与档案工作,主动完成档案资料的移交归档工作。第三,加强档案利用工作的宣传,引导医院员工正确使用教学档案,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效用,为教学管理服务。总之,领导重视,上下统一认识,是搞好教学档案建设的关键。
3.2 健全规章制度是必要保障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实践表明,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领导、基层档案员、文件资料制作者,都应有到位的制度加以约束。《医院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及管理制度》、《兼职档案员岗位职责》、《医院档案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都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保障。医院档案室应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任务和职责,把归档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定期检查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主动接受档案管理业务部门的指导,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教学管理部门应落实教学档案管理的人员和所需经费、设备等问题,并落实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保证教学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质量,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化、正规化。
3.3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使教学档案工作更好地适应教学管理的需要,负责档案的专职人员和各带教老师及教学秘书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档案业务素质,学习档案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医院档案室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使档案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医院档案室每年定期对教学档案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临床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及归档细节进行适时调整,对新承担兼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辅导。医院档案室通过医院网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档案室可以与医院培训中心联合定期进行档案知识培训,广泛地在师生中进行教学档案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教学档案意识。
3.4 加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是关键内容
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是教学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就会影响教学档案的内在质量。要加强教学档案收集工作,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十分重要,而主动性的动力来自于爱岗敬业的精神。由于教学工作烦琐、零碎,要注重日常分散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收集,每个月或每个季度一定要进行材料的整理,不能等到每年学期结束,教学任务完成后再整理归档材料,否则一些产生于日常教学之中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会流失,再想弥补就会非常困难,而且也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了。另外,各教学单位的教学人员也是帮助提高档案完整性的很好的帮手,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地接触和拥有某些文件材料,这些散落在私人手中的材料分散、零碎、封闭,往往会影响档案的完整性。教学档案兼职档案员要注意收集此类人员手中的资料,做到脑勤、手勤、腿勤、笔勤,每年保质保量地完成归档任务。同时要进一步健全与落实文件材料的传递、借阅、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遗失,及时补救,以确保文件材料的完整性。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与否,除了领导的关心、重视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5 加强教学档案的日常管理
教学档案应与医院其他档案一样,有专用库房存放档案,库房应具备温湿度仪、空调、复印机、计算机、扫描仪及防盗系统,达到防火、防虫、防霉、防光、防盗、防尘,“六防”要求,由专人保管,每天登记库房温湿度,确保库房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稳定在45%~50%,在温湿度出现偏离过大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档案保存场所符合要求。档案室对教学档案的日常借阅应有登记在册,借阅范围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在集医疗、科研、教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中,增强教学档案意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工作考核评估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临床教学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加强教学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档案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教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教师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教学综合类。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材料。包括教育改革、招生计划、毕业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和办法等。
2、教学管理类。
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竞赛活动、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和考试质结等原始资料。
3、教学研究类。
教学改革方案、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教学方法研究和总结;合格课程、重点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秀课程建设等材料。
4、师资类。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需求、培训、业务考核、教师发展培养规划、职务评聘材料及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等。
二、年级教学档案具有鲜明的教学一线的特点
1、档案的内部性和原始性。
学校教学档案大多是系年级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并为其直接管理和使用,一般不经过文书专业处理部门的收发登记,其中不带文号的资料居多。
2、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由于学校年级的设置、学科划分比较细致,各年级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3、运行的周期性和成套性。
教学档案,不是以自然年度为周期,而是以学期或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周期。如学期或学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招生计划、某一课程的授课计划、学生统计报表等。
4、资料形式呈现多样性。
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化,除了纸质的文件材料、教学计划、大纲、学生成绩,还有照片、录音、录像、课件等记录材料。
三、学校档案的具体内容与管理方法
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
学校办公室在每年度结束后,将一年的学校办公文件印刷本、原稿、审阅意见书等,按照档案的归档要求,集中整理立卷移交给综合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完备、整齐、系统,符合规范要求。归档时认真、仔细填写每卷的目录表,以及双方签字的移交清单。将已经处理完毕的各种文件材料,将其中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收集齐全按照文件之间在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历史联系进行分类、组卷后移交学校相关的档案部门。通过严格的价值鉴定,区分出这些档案的价值,最总根据其价值确定重要程度和保管期限。然后根据相关的的分类方法并根据其重要程度、保存期限分别进行立卷。同时将每一卷档案填好备考表,将卷内的缺点和缺少的内容一一注明。在保管上纸质档案要注意其对环境的要求。首先是其库房温湿度:温度14度至20度;相对湿度应在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之间。其次库房内要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防火、防水、防潮、防霉等“八防”。
2、电子档案管理
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需要归档保存。电子文件的归档,是通过计算机整理好的电子文件和它所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并转存在电子存储载体(如磁盘、光盘)上加以保管。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具有与传统载体档案不同的许多特性。由于电子档案存储载体信息容量很大,档案的软盘、光盘的排架长度与占用空间小,海量存储、传输快,便于检索,无限距离传输等特点,所以它对保管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但电子档案的保管方式比传统载体档案的保管方式要复杂很多,它所具有的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1)电子档案载体寿命仍需实践进一步验证;
(2)电子档案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
(3)电子档案安全保护措施比较复杂;
(4)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难以保证。
因此,我国《电子文档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明确指出:“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的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或缩微品一并归档”,这说明现阶段文件的归档仍应以纸质文件为主,两种载体的长期并存和实行“双套制”管理是必然的。
①电子文件收集
《归档文件整理原则》、《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为新的档案载体形式的管理提供了工作目标和依据。电子文件形成后,要保证收集积累过程中的电子文件齐全、准确、完整、有效。注意修改过程中及时更换最新版本。
(1)电子文件收集范围。
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为应该作为档案保存的文件,除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包括相关的支持软件和数据等。
(2)电子文件格式。
单位形成的同一类型的电子文件格式应统一要求。文本文件采用XML、WORD、PDF、RTF、TXT格式,图象文件采用TIFF、JPEG格式,视频或多媒体文件采用MPEG、AVI格式,声音文件采用MP3、WAV格式等等。
②电子文档的规理整合
齐全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收集范围、保管期限、密级,每项都是做好归档工作的前提。归档电子文件按时间、类别区分,以件为单位分项目进行整理脱机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载体上。
四、针对目前中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针对认识不够,加强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在中学校教学中,存在学院教学部门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就连做教学档案的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认识不清楚,同时各教职工对档案工作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由此,出现不能及时的将原始第一手材料移交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手里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首先应成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年级长任组长,由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配置具有专业知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进行全面的业务工作,最后应重视对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增加人员的档案意识。
2、针对教学档案实体分类构建的不完善,加强分类构建
大部分中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因此对教学档案实体分类不完善,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按学年度,由年级、班级、教学研究室三级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按电子文件和纸制文件的不同载体分别归档、保管。
教师档案整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档案资料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过程和主要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从这一角度看,档案工作不是简单的记录历史和保存资料,而是总结以往规律、指导当前工作、规划未来发展的可靠信息来源和事实依据。所以,档案工作水映出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研究档案就是研究规律,掌握规律就能改进工作,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管理者档案意识不强、档案管理不到位、档案人员更换频繁等原因,档案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不能全部反映一个单位各方面的工作。 有些学校的档案只能简单地反映人事变动、重要活动和审批事项等,而直接反映师生活动、学生情况,特别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资料缺失比较严重,甚至没有记录,无处查找。 比如,学校档案室保管着比较完备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主要是基建档案)和人事档案。 文书档案依靠文书处理程序办理,会计档案有严格的会计制度作保证,科技档案中的基建档案,有严格规范建筑审批程序,人事档案有清晰的归档范围,办理规范,材料完整。但是,比较而言,教学档案、学生档案、音像档案存在很多不足,难以全面直接反映学校的教育教学等情况。这样,虽然工作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但很多重要材料和信息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也没有音讯。这种现象是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整理收集不到位造成的,对一个单位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下面对学校档案资料缺失的具体表现、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发挥档案管理效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档案资料缺失的具体表现 档案资料缺失既有制度机制上的缺陷,又有档案原创者和档案管理员工作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档案资料形成、留存制度不完善,文献资料未能形成。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习惯于将工作事务记录在个人的本子上,经办人使用记录本类型不一,原始记录不规范,记录内容繁杂,无法直接存档;操作过程口头传达,没有形成文字记载,很多变故未及时记录入档;一些事务报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执行,没有审批材料,定稿文件,很多是草稿上一经修改便执行,遇见口头请示便调整,没有文字记录,整个过程材料缺失,事后查找困难。 2.文字处理不规范。 从形式、内容、程序上讲,材料的原作者对档案的认识程度及工作态度是导致档案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原始材料书写不规范。教研组长、教师在制订年度各类教学计划、进行年度总结、各类活动记录、填写学生成绩册、学生学籍档案时使用圆珠笔、纯蓝墨水等,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二是形成材料用纸规格不统一,不易整理。三是原材料书写格式不统一,不规范。如题目、姓名等文字写在装订线以外,或干脆不写,材料无形成日期,等等。四是有些材料不齐全,造成档案材料不完整,降低了档案的保存和利用价值。五是有些材料语法欠妥、随意简称,使材料概念模糊、内容表述不清,容易造成费解和误解。 3.教学档案缺乏管理规范造成教学档案的缺失。 教学档案缺失是档案资料缺失的最重要的方面。学校作为教学业务部门,教育教学质量始终都是第一位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也应该是学校档案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学校在组织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这些原始材料经过收集、整理、立卷、编目、保存即形成档案。 教学档案包括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教育的条例、法规和文件,学校的各种教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教学工作总结、学生学籍、各班成绩统计与试卷分析报告、教师业务档案等材料。由此可见,教学档案作为教学工作的信息库,给学校领导决策、制定教学、教研规划和管理制度提供了依据,为教育教学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探讨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在教学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许多教学材料往往散落在相关部门或个人手中,这些材料未经整理,难以做到类别齐全、内容翔实,符合档案要求。 4.书面文件信息安排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使用正式文件形式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印发文件有规范的程序和文字表述要求,是比较规范的文本,便于执行和查询。但是目前许多学校正式行文存档资料以上级请示文件、上级活动汇报文件及奖惩文件为主,很少涉及校内各级各类管理制度设立及校内活动内容。成文文件除办公室、会计室工作内容外几乎很少涉及其他行政科室工作内容。这使得学校文书档案记录内容不够完整,收录方式杂乱,无法实现程序化系统管理。给未来查阅资料及借鉴以往工作经验造成了不便。 二、档案资料缺失的主要原因 档案意识的高低、档案管理员工作质量的优劣、材料处理的规范与否与档案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档案资料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校管理者对档案不重视。 在学校管理中,档案工作与教学质量没有直接的对应,档案工作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及其他工作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在短期内不容易看得出来,所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有些管理者没有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去看待,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调阅等程序没有具体要求,档案室只是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仓库,档案管理就成了仓库管理。在人员安排上,经常使用人员兼职,缺乏专人管理,工作比较被动。 2.学校行政和教学部门缺乏行政意识。 一是对常规工作的规律把握不够。及时总结、归纳常规工作,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很多管理者似乎不屑于做这些事。二是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文字能力不高,对文字工作认识不到位。只是把文件作为向上请示或对外交流的工具,而没有发挥其制定政策、信息、指导工作、落实责任的作用。
上一篇:教师法制学习工作计划{汇总5篇}
下一篇:教师档案员工作计划{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