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080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4分钟。
心电图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功能分区;
前言
医院作为人类社会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都与医院联系在一起。现代医院建筑作为生态城市的公共单元,见证了人类繁衍、生存、发展的过程,并作为人类的一种工作与特殊的生活环境,在规划与设计中比其它民用建筑更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理念的研究和运用是21世纪医院发展与建设的必然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学术启迪意义。同时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岽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体现生态文化的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设计理念,它的创意哲理和方法是牛态建筑学,其出发点是从现实和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应用生态原理和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的目益重视,我国的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医院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所以如何设计建设绿色生态人性化的医院成为设计师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工程概况
杭州市妇女医院位于钱江新城南翼近江单元内,为上城区沿江公共中心区块,杭州市妇女医院东北临规划商务办公用地,西临现状新塘河,西南侧有一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南临规划一号,支路与三号支路。项目用地平整,无拆迁,用地条件良好,适宜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杭州市妇女医院的发展远景定位立足杭州,面向全省,满足妇产大专科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服务需求,同时满足钱江新城内的普通病人的基本医疗需求,项目建设用地1.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床位数为600张。如图1
图1工程概况
2、设计理念
2、1以人为本
重视患者的隐私和宜人、明辨的医疗环境,借助各种空间组合,结合水面,创造清新的医疗环境。综合考虑患者利益,强调整体建筑的舒适性、隐私性、实用性、明辨性。
2、2绿色空间
在用地条件较为紧张的条件下,建筑布局紧凑,最大限度的塑造绿地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医院,将绿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让患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更多提供给患者自然的空间和可以恢复的景观环境。从屋顶花园、空中庭院和集中绿地、沿河绿带,营造出绿色和谐的院区(如图2)。
图2
2、3高效先进
通过高性能和高效率的设施设计与先进的医疗手法相结合,提供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与服务,方便医疗人员对患者就诊,利用功能强、高效率的专业设施设计,形成具有亲和力的医疗环境。根据医疗的需要,布局医院功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服务和患者就诊的距离。结合现状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布置垂直交通核和确定电梯的数量。医院的设计理念从可实施性出发,注重控制减少运营成本,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降低建设成本。紧凑的布局,有效的缩短了部门间的动线,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益,实现后期运营的节约效果。
3、项目现状分析
1)突出医院的服务性特征,注重主要城市立面和道路节点的形象设计。
2)重视周边环境:由于项目建设用地西侧紧临新塘河,西南侧还有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因此设计时重点结合病房的朝向和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力图营造出和谐的绿色医院。
3)合理的交通组织:由于地块的限制,同时相邻的一号和三号支路的等级相同,所以合理组织医院的各出入口,显得相当重要。
4、总体规划设计
4、1总体规划思路:
考虑到工程用地的形状和相对较为紧张的情况,和基地周边的情况:(西南侧的城市公共绿地和西侧的沿河绿地以及规划中的跨河人流步行桥的设置(图3))我们通过与人行桥相对应的院区中心庭院与绿地结合,将建筑的总体和绿地空间均设计为一字形,并相互间隔布置,这样的布局一方面可有利于建筑整体形象,同时也让人流得到最简单最有效的组织。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空间丰富并且和景观绿地得以最大化的融合。
图3 总体规划
4、2功能区块规划:
通过设于三号路的主要入口与规划河道人行桥的轴线将功能区分为南北二个区块(图4)。南侧为沿两侧城市道路的门诊楼,并靠近两条道路入口,可方便面日常门诊人员就诊。北侧主要为病房楼与医技楼,将将病房按置基地内侧并靠近沿河绿地和城市公共绿地部位。可以让住院的病人可以得到较为安静和良好的休憩景观环境。医技楼主要置于门诊楼北侧及住院楼的底部,同时连廊与门诊相连,可以让病房手术和门诊化验的病人很方便的可以到达。
图4功能区块规划
5、建筑规划设计
5.1功能分区
清晰合理的功能区域,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内部流程,提高使用效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5、1、1门诊
门诊临近主入口,为六层建筑。门诊模块以中庭为核心,呈U形布局,大大缩短了水平交通距离,又保证了门诊功能的相对独立性。门诊采用分层挂号收费,模块化布局,通用诊室,可根据需要灵活分配。各部门可以有效快速地互相联系又不互相干扰,同时模块化布局为医院更新改造、发展留有最大可能通过医院交通主轴和空中连廊可便捷的到达医技和住院部分。
5、1、2急诊、急救
急诊、急救分设独立出入口。在一号路上设置急救车出入口。分区明确,分为急诊、急救、留观三区,便于合理组织人流和提供就医人员的可识别性,提高急救效率。急救部设1间手术室。
5、1、3医技
医技部位于院区北侧及住院楼底部,共六层(不含技术层),成为整个医疗综合体的核心区域,服务半径最小,与医院的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均有良好的可达性,实现资源共享。一层为理疗中心,二层为血透中心,内窥镜和常规医技功能检查,三层为生殖中心和放射科(含X光,CT,DSA,MR等),四层为检验科,血库,病理科。五层为一个ICU区域(11床),一个CCU区域(10床)手术部(11间)六层为新生儿科和产房。地下室为中心供应、药剂科、中心药房总务库房。
5、1、4住院部
住院部布置在医疗区北侧,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广场。住院部由VIP病房和普通病房组成。VIP病房共2个护理单元,普通病房共14个护理单元,总床位600床。VIP病房单元位于病房楼的顶部,有最好的景观视线,并有独立的观光电梯到达。住院楼以板式的建筑形象体现建筑群体的典雅气质,南侧布置的病房拥有良好的景观通风面。从病房向外均可以看到公共绿地和沿河景观带。
5、1、5其它配套部门
将感染科布置于基地的南侧靠急诊处的半地下空间,位置安全合理,对周边影响减至最低。医护及后勤工作人员通过东侧的工作出入口到达地下室集中更衣区,经连廊和电梯到达各个工作区域。清洁供应物品在后勤区设专用卸货区,经地下室洁净走道,供应电梯到达各部门。中心供应设专用洁梯连接手术中心。污物通过专用污梯运输至地下室,通过污物走道送达污物收集中心分类打包,外送。行政综合楼包括行政、会议、教学等功能,位于病房大楼的底部有专门的电梯和门厅到达,与其它功能无干扰,同时也可享用到较好的阳光和景观。
5、1、6电梯设置分析
考虑医院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电梯。门诊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组自动扶梯,能迅速的将病人送达各楼层,住院部设六补病人电梯,3台vip专用观光电梯一部药梯一部洁净梯和一部污物梯,医技辅助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个污物电梯行政办公单独设门厅并设有二部专用电梯
5、2灯光标志工程以及色彩分区
本医院为综合性医院,为方便病人以及探视等外来人员及本院职工识别方向,医院统一设计图案文字加色彩诱导标志。门诊部、入口大厅、电梯候梯厅、各科室入口、医技部入口、住院处入口厅,及各交通枢纽布置导向标志,(包括安全疏散标志)。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病房各护理单元以不同颜色的扶手色带区分不同部门,各科室入口处以及护理单元护士站以灯光色彩标志区分不同部门。各种无障碍设施,包括停车位、电梯、卫生间、电话问等设有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各类工程管网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涂刷不同颜色油漆便于维修管理。
6、结束语
心电图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这一美好蓝图怎样才能变为现实?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正在一点一滴绘制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版图,展望着能源事业的绿色未来。他们就是来自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国网经研院)的输电网规划团队。
电力建设的先行者
电力建设,规划先行。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站点、每一条线路,都源自电网规划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电网规划人,不会守在电网项目建设现场,也不现身工程竣工投产仪式上,而是一直在幕后承担电网建设前规划论证、电网建设后诊断分析任务,协助决策者规划着电网发展轨迹。”国网经研院院长助理李隽介绍说。
国网经研院输电网规划中心(简称规划中心)成立于2005年,从承担国网公司的“十一五”电网规划工作起步。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愿景,国网经研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支撑单位,承担了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等工作。
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不同于常规电网规划设计,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具有挑战性。“接到这项任务时,我们完全没有把握做好这项工作。但面对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我们从‘零’出发,一步一步去做起来。”规划中心主任李晖坦言。
凭借一股开拓创新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支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异常艰难却使命重大的行程。国网经研院院长刘开俊给大家鼓劲说:“电力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期待你们‘绘制’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场硬仗
工作在幕后,奉献在前沿。电网规划研究有大量的方案论证、电气计算、仿真验证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及时完成任务,这些年轻人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在规划中心,每位员工办公桌旁都有一个行军床,规划中心评价处处长彭冬笑着说:“这是我们团队的‘标配’。”
跨国跨洲互联规划,要先摸透洲内各国的国家能源、电力特点,了解各国自身的发展规划方向,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规划团队成员中有大部分人是留学归国投身电力事业的,他们不仅通过查找文献、网络搜索等渠道搜集资料,还积极主动地联系国外的老师和同学了解最新情况。
在非洲―欧洲电网互联研究过程中,规划中心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处研究员汪莹在怀孕8个月时依然工作在最前线,被称为“妈妈规划师”。她幽默地说“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评价处研究员薛雅玮正处人生的关键时刻,在非洲洲内五大区电网“携手”之时,恰好也是她与另一半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在拍婚纱照的前一天晚上,为了“多画一根线”,她仍在办公室和大家并肩战斗。
为了掌握实际情况,确保规划方案可实施,还需要去往工程关键点,进行实地调研。评价处研究员龙望成先后两次奔赴刚果(金)。第一次去时,当地埃博拉和黄热病疫情肆虐,他没有犹豫,打完疫苗后立刻出发。第二次去时,正值刚果(金)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法分子和暴徒趁火打劫,实施,在不时传来的枪声中,他和同事们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完成了踏勘和调研任务。更危险的任务是在巴基斯坦,规划中心调研团队居住的酒店门口布置了掩体和工事,站岗的都是荷枪实弹的军警,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没有人选择退缩。他们行程近两千公里,克服了高海拔地区的高原反应和崎岖山路带来的颠簸,(下转第27页)(上接第46页)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场硬仗,这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不畏困难,精诚团结,勇于奉献,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
梦想照进现实
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一消息传来,规划中心每个人都倍感振奋。“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工程,我深感荣幸。能够亲手一步步推动着全球能源互联网从概念到规划到落地,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规划中心全球能源互联网规划处处长罗金山激动地说道。
近一年多来,规划中心积极推进中韩日跨国互联工程研究工作。这一工程是东北亚电网互联格局的第一站,标志着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进入落地实施阶段。这一项目成立了由中韩日三方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在工作过程中,规划中心技术团队,给韩、日工作伙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软银集团工作组代表评价,“中方工作组技术水平高、工作作风好,让大家看到了中方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决心和意志”。韩国电力公社研究员朴胜贤,对中方团队的英语水平很钦佩,他告诉规划中心研究员陈正曦:“我很惊讶,没有想到你们团队的英语都这么好!”陈正曦回答说:“我们在干一件‘大’事,首先从每天学习几个专业术语这种‘小’事做起。”
正因为这种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团队工作作风,规划中心的年轻人成长很快,基本上一两年就可以独当一面。大家团结协作,一起吃苦,一起奋斗,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得到提升。
心电图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建筑节能;深圳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hospitals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3. 50000 square meters, with 800 bed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ity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the green reflections from the general and single buildin g on two levels. General plane with reasonable function division, clear medical streamline, far near future combined with science, perfect architectural fusion elaborated green hospital macro conception. Single building to stretch the body shape, reasonable room layout, highly characteristic of Humane Car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green hospital. In short, the green hospital design premis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Green design of hospital core connotati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humane care, green hospital design is the ultimate goal: a 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Keywords:green hospital;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building energy saving;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中图分类号:TU2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95-05
1 前言
绿色医院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诠释“绿色医院”的建筑内涵,本文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见图1、图2)为例,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谈一下“绿色医院”的设计思路,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与商榷。
应该说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与我国的“绿色医院”的起步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09年12月中国医院协会就在深圳组织召开了《绿色医院评价标准》的研讨会,并形成初步框架,经过近两年不断修改完善,今年7月正式下发,作为行业标准在医疗设计管理领域使用。目前,中国医院协会及其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绿色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已共同确立了推动“绿色医院”建设的“五年计划”:2010确定为“绿色医院”论证年;2011年是“绿色医院”示范建设年;2012年为“绿色医院”展示年;2014年是“绿色医院”推广年;2015年,作为“绿色医院”验收评审年。我院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参加了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的国际投标(总建筑面积13.5万m2),并一举中标,在投标过程中,“绿色医院”的设计理念一直是我们构思的源泉与关注点。
2 工程概况
2.1场地现状
基地位于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以北(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内),规划用地面积89828.24m2。总建筑面积:13.5万m2,住院病床一期800床。二期1300床。
基地周围有规划城市道路,南侧有保留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各一幢,北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南侧为长岭皮河,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且地势平坦,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卫生十一五规划(见图3、图4)。
2.2市政配套设施
按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排放到学苑大道,基地附近的大学城变电站和塘朗山变电站能为本项目提供更大的用电保障。
项目拥有完善的给排水及电信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可为本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条件。
2.3气象水文资料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小时。
3 总平面设计思考
3.1新建综合三甲医院医疗功能需求指标的归纳与整理
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作为新建医院,目前尚无临床医院有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参考借鉴,指标的确定须结合现状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充分论证后形成。
在设计过程中,详尽地研究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广东省现代化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深圳市绿色医院考评细则》,《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投标设计任务书等有关文件,系统地形成了本项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2、表3、表4)。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4.01条明确规定:医院建设策划阶段应具有明确的医疗功能需求指标。
分析归纳整理设计指标是设计前期策划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医院今后各系统运行之间是否匹配,医院科室配备及绿色医院是否达标。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指标体系满足以上要求。
3.2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在一期病房楼(800床)西侧安排500床二期病房,最终达到1300床的规模。
在一期病房楼南侧预留二期医技科室发展用地。
门诊予留部分诊室,可灵活满足未来重点学科的发展需求。
基地南侧的保留建筑可为医院的办公科研教学提供使用的灵活性。同时深圳大学各方面的综合资源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功能分区,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5、图6)。
3.3.1功能分区
1)门诊医技区:门诊医技是综合医院重要的功能科室,由急救急诊、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病理、化验、血库、影像中心、洁净中心手术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组成。
2)感染区;在门诊医技楼西南角结合城市主导风向布置感染科,设单独出入口,解决交叉感染问题,满足医学流程的要求。
3)病房区:平面布局采用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一期共布置病床800床,二期共布置病床500床,
4)行政办公科研区: 南侧的原保留办公楼、教学楼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办公科研功能区。
5)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区:院内生活、后勤保障系统位于病房楼北侧,满足主导风向的要求的同时,能源中心靠近主医院区,节省管道及投资。
3.3.2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7):
1) 医院主入口放在基地东侧,单独设急诊急救,儿科及探视入口,北侧设后勤及污物出入口。
2)合理解决地面、地下交通、行车、景观等问题,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合理,解决人车分流。
3)急救急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通过东侧广场进入一层急诊急救大厅。
4)门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直接进入门诊大厅。
5)探视流线:在东侧广场通过探视广场进入。
6)供应流线:由后勤供应入口从基地西北侧进入。
7)感染科流线:在门诊医技楼西南侧单独设感染科出入口。
3.4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基地开挖量,完善地上绿化环境,实现节地节能目标。《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应至少有20%的建筑面积地下布置。(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5万m2,地下室面积3万m2。)
地下室布置人防,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
放射医学及核医学的地下布置,有利于防护,降低工程造价。
将3000m2城市公交站场布置在基地东北角。
3.5教学医院的思考
充分发挥深圳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优势,提高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形成特色重点学科。
门诊诊室面积比国家标准略大,可以满足实习生的要求。
门诊医技病房均设置一定数量的示教室,满足教学要求。
3.6场地选址及原有建筑的利用
根据《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场地内未现断裂构造带及不良地址作用,工程地质稳定和水文条件良好,适合进行一般基本建设,消除了基地的安全隐患。
基地目有原教学楼及行政楼各一栋,建筑面积分别为5284.03 m2及4498.34 m2。在深化设计中将其进行改造,满足三甲医院教学办公及科研的要求(见图8)。
3.7基地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好坏对病员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考如下:
1)利用“梭形医院街”解决门诊交通空间的通风采光要求,使病人和医生有一个舒适的医疗就诊环境(见图9)。
2)基地西侧的西丽高尔夫球场及南侧滨河绿地形成医院周围重要的绿化景观,病房拥有良好的朝向,推窗见绿,给患者带来愉悦心情。
3)利用树木、灌木和草地为部分硬质地面和不透水路面提供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防止休闲环境过热,提高室外微环境的舒适性。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吸滞道路尘土,隔离城市道路噪音污染,降低入口处风速,为建筑入口创造较好的小环境。
4)局部设屋顶花园,种植绿色植物,组织休闲空间,弥补用地紧张带来的地面绿化的不足,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场所(见图10)。
5)渗透路面铺装:尽量减少不透水路面的比例,增加渗透路面面积。在地面临时停车场、人行道等部位全部采用透水砖和植草砖以提高路面的透水和蓄水性能,保证每平方米每分钟渗透雨水量250kg,缓解室外微环境的热岛效应。
6)雾化降温技术:在较为集中的户外休闲场所采用雾化降温技术,通过雾化水滴的被动蒸发冷却效应降低环境空间温度,改善户外休闲场所的热环境。(如世博会期间各馆使用的雾化降温技术)
7)水体冷却技术:结合景观和规划设计要求,充分利用河道、水景和喷泉等水体降低环境的热岛强度,提高室外环境的舒适性。
8)自然通风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医院的整体规划方案,通过建筑物、水体和绿化路面的合理布局改善区域的风环境,引导夏季自然通风降低微环境的热岛强度。
4 建筑单体的设计思考
4.1门诊医技楼设计特点(见图11)
4.1.1 “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见图9、图11)
1) “梭形”医院街将门诊、医技、病房各功能科室有机联系起来,各科室位置一目了然,且为独立尽端,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2)“梭形”医院街把内部景观、交通、候诊、分层、挂号收费、超市、商务中心等公共活动完美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景观,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就医环境。
3)“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之间形成医疗区的“绿肺”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其室内外空间的交融,符合南方建筑的特点。
4)“梭形”医院街作为主干,将东西两侧门诊功能模块空间联系起来,动静分离,符合现代医学建筑设计特征。
5)主要医疗区利用“S”形架空廊架沿东侧城市道路展开与主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城市街景界面,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4.1.2门诊功能模块与内庭院(见图12)
1) 门诊的“模块化”设计:门诊单元之间以绿化庭院相隔;一次候诊区与“梭形”医院街相连,避免穿越科室。
2) 门诊单元之间的内庭院绿化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4.1.3门诊医技交通核思考
1) 八部医梯及20部自动扶梯形成门诊医技交通核,解决1-4层门诊医技科室的垂直交通。
2) 污物交通核:在东北角,西北角结合污物出口设污物交通核,由污物电梯(兼消防电梯 )及防烟楼梯间组成,由此将污物送出。
4.2病房楼设计特点
4.2.1 病房交通核(见图13)
由9部医梯,两部医生专用电梯及两部专用提升机组成。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4.2.2病房标准护理单元的布置(见图14)。
1)每层为两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40床,总床位数:800床。所有病房均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2) 配备完善的医疗附属用房,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 护士站居中布置,护理路线短捷,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4) 两个医生办公区既相对分离又联系紧密,为同一个科室两个病区的医护交流及管理带来方便。
4.2.3中心洁净手术室与ICU
1) 手术室,ICU同层布置,有利于患者治疗的快捷,安全,两者之间有内部通道相,严格划分洁污区域,将医生流线,污物流线,患者流线分开,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
2) 手术室与病理、血库、中心供应室具有良好的垂直关联,路线简洁,减少中途污染。
3) 手术洁净区域设手术附属用房,如无菌库,一次性物品库、药品库及刷手间等,两侧开门,减少护士工作距离。
4) 手术区内设专用洁梯(从中心供应室来)解决洁污分流问题。
5) 污物走廊与病房楼的污物电梯有方便的联系,有助于手术污物的送出。
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思考
5.1屋面节能设计:建筑屋面采用广东省建设厅推荐的节能标准构造技术做法-SGK屋面防水型隔热板,该屋面具有重量轻、自防水、可上人、隔热效果好的优点。采用佛甲草种植隔热屋面技术对建筑屋面进行绿化,通过蒸发冷却有效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
5.2墙体节能设计: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护结构,A级酚醛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隔声、防火性能,综合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酚醛泡沫塑料阻燃、低烟、无融化、无滴落,耐腐蚀,抗老化,是符合新防火标准的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
心电图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创新 酒精传感器 单片机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02-01
一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创新教育是一种在新的理念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2007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国内率先面向全省所有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启动了首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优质平台,以创新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实践创新项目的申请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每年的4、5月份申报。在申报阶段,首先动员学生组队申报,撰写申请表,教师参与指导、组织活动。申请表主要包括:申请理由、项目方案、学校提供条件、预期成果、经费预算、导师推荐意见、院系推荐意见、学校推荐意见八个方面。申请理由部分主要是介绍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项目方案是申请表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研究背景、项目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项目创新特色概述、项目研究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安排、项目组成员分工。本文以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单片机的车载酒精控制器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了项目方案的撰写方法。项目方案一般要有方案图(见下图),简单快捷地介绍方案原理,然后,针对方案图作系统介绍。
项目方案简图
车载酒精控制器包括控制器1和酒精传感器7,控制器1通过I/V转换电路5和模数转换电路4与酒精传感器7连接,控制器1还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9与汽车启动系统10连接。
车载酒精控制器工作时,首先酒精传感器7检测车内的酒精浓度,根据酒精浓度输出4~20mA的电流;酒精传感器7输出4~20mA的电流输入到I/V转换器中,I/V转换器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输出0~5V的电压;I/V转换器输出0~5V的电压输入到ADC0809和单片机共同组成的单片机系统中,ADC0809根据输入端电压的大小,输出8位二进制的数字量,单片机将得到的8位二进制的数字量转化成0~255的十进制的数,判断出酒精的浓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浓度值,从而控制继电器控制电路9中的继电器得电或失电。当继电器得电时,汽车启动系统10控制汽车起动机正常启动;当继电器失电时,汽车启动系统10控制汽车起动机不可以启动。通过项目方案介绍,让阅读者对申请人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创新项目的实施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网上公示一般是当年的8月份,核准网上通知是9月下旬,学校的管理部门接到正式批文大多在10月份。在实践创新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以学生为项目设计的主体,教师仅发挥指导作用。在明确了项目的目标、意义及调查研究方向后,项目负责人在团队内部进行有效合理的任务分工,把工作具体化、实际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各队员在对整个项目具有充分的认识及理解后,接受任务的分配,并对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做相关的了解及思考,以保证日后能有效、完美地完成分配的任务。项目主持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流程,做好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监督指导各活动成员的工作,制定团队工作守则,并认真督促,定期、不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发表个人见解,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统筹使用经费,做好费用计划与控制。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参与科研的能力,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四 实践创新项目的思考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设计、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目的在于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强调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因此,要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机制交叉创新,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科的人员,相互讨论,迸出创新的火花。积极鼓励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突破传统学科和专业的限制,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学校组建项目组,构建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机制。要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辅导和协助作用。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让学生自拟题目、自拟方案、自由组队申报、自主实施。
五 结束语
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高职院校应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以“基于单片机的车载酒精控制器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介绍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实施,并提出项目的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心电图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08年BIAD传煤《建筑创作》杂志社主要建筑学术与文化活动回眸
1月
1月15日,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了“第三届建筑师与建筑传媒新年论坛暨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启动活动。目的在于梳理中国建筑科技文化艺术出版现状,向世界展示中国建筑图书出版精品;提高建筑师及业内外人士对建筑文化的关注度,鼓励建筑评论,搭建读者、编者和出版社之间的平台扩大优秀建筑著作的社会认知度,依托公众对建筑文化的热爱与参与,培养青少年建筑学兴趣及审美能力。通过宣传中国建筑图书,展示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在建筑师,公众与建筑图书之间架起桥梁。
2月
2月29日北京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建筑创作》于2月在国内率先推出百页篇幅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专辑”,并在T3航站楼投入使用当天赠与有关各方嘉宾,此举广受业内外好评。
3月
《建筑创作》与《中国建设报》联合发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建筑设计发展论坛征文”,旨在总结过去30年中国社会的震撼、铭记感动,品评事件、探索新路,并启动《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的编撰。
4月
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3个“世界读书日”,《建筑创作》在这一天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于国家图书馆文津厅联合推出了“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暨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文化展开幕式”。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出席活动。同时载有第1届~第29届奥运场馆建筑文化图景的展览更使“4.23”阅读主题彰显奥运理念。
4月30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建筑创作》杂志社共同发起的“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竞赛在京揭晓评选结果并举行了颁奖典礼。此次公益活动得到了各个设计机构及高校建筑学院的大力支持,共有6项设计方案荣获特等奖。颁奖活动结束后,《建筑创作》还制作完成了《灾后重建设计方案作品集》。
5月
5月9日,“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等建筑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颁奖典礼。此活动自2007年1月18日在“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的倡导下,在团中央中青国际(香港)有限公司、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以及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下正式启动。2008年3月2日经由海内外著名华人建筑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最终评出了10位获奖建筑师。组委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性传播,提高华人建筑师的知名度,为华人建筑师与国际间的合作提供更广泛的机会和交流平台。
“5?12”汶川地震后,《建筑创作》投入到有关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中,5月24日《建筑创作》与北京院BIAD和中央美院共同推出了《痕迹?艺术》展。此后,还联合北京减灾协会共同为灾区制作了《用艺术抚慰心灵》一书,该书旨在用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及防灾科学的知识和实例抚慰一个个需要关爱的心灵,百名艺术、建筑、传媒人士在书中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该书还被赠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10 000册,作为奉献给灾区进行灾后文化重建的礼物。
6月
6月20日,由《建筑创作》与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共同策划、历时3年编研的《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举办了首发式。该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文联等多方肯定,被认为是一部在人文奥运的挖掘上非常有深度和具有广泛意义的体育诗文集。在日后举行的“中国古明创造展”上该书被赠与北京奥组委副主席陈至立等领导,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88岁的萨马兰奇先生。
7月
7月,为纪念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同时又适逢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建筑创作》特别推出《建筑创作典藏版》,以此铭记中国建筑师关于奥林匹克的百年梦想。
6月29日~7月3日国际建协(UIA)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于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演变中的建筑”,包括中国建筑师在内的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建筑学人及建筑师出席了这一盛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派出专访团抵达都灵大会现场,向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宣传《建筑创作》杂志并见证了UIA60周年的历史时刻。
7月11日
为纪念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建筑创作》杂志社在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隆重举行了《义县奉国寺》一书的首发式。该书是继《蓟县独乐寺》之后《建筑创作》杂志社推出的又一有关中国古建筑学术研究重要成果。它的出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好评。他们认为《建筑创作》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的这本书不仅为传统古建筑作了全景式的总结与挖掘,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辽代木构建筑总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序幕。
8月
8月中旬,《建筑创作》考察组一行在5?12汶川地震百日纪念之时,来到四川汶川地区进行实地探访。
8月30日,由北京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庆祝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圆满成功暨《奥林匹克在东四》新书首发式”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举行。该书是继《胡同里的故事》、《东四名人胜迹》之后,BIAD传媒与东四街道办事处共同奉献给大众的一份厚礼。
9月
9月25日,在《建筑创作》承办下,北京院(BIAD)在延庆妫河举办了“北京妫河建筑创意园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创意使生活更美好:人与艺术、山水、空间”。来自艺术界、建筑界和创意产业的著名学者、艺术家,建筑师在一起共同商讨建筑创意产业园未来的前景。
10月
10月初推出单霁翔先生的第三部专著《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10月17日,为庆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9周年同时也为欢迎来京参加“中日韩建筑师交流会”的嘉宾,BIAD特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交响音乐会。与此同时,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推出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奥运建筑设计作品集》和《BIAD的奥林匹克建筑之梦》邮票纪念版,此外还与香港凤凰卫视合作推出了72分钟电视纪录片《北京奥运建筑记忆》及其电视文学脚本。这种“四位一体”的多维传播方式在
行业内颇具影响力,堪称是BIAD人用作品见证城市发展、诠释精彩奥运建筑的典范之作。
10月23日,《建筑创作》一行在社长张宇的带领下,随胡越大师参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建筑节。在此期间,应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先生的邀请,《建筑创作》一行还访问了里卡多?波菲建筑事务所,并参观了其最新作品巴塞罗那机场、W巴塞罗那海湾酒店等项目。
11月
11月26日~27日,受邀参加了在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的“西安2008绿色城市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座谈会”。本次会议由西安市规划局主办,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同时也是本次会议的特邀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座谈会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新农村经济,创建绿色生态城市。包括张锦秋大师在内的海峡两岸200多位建筑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11月末,由本刊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参与策划编撰的《2008奥运?城市》、《2008奥运建筑》两书正式出版。
12月
12月12日《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一书进行深度加工。12月19日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喻萍一行来到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调研。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和主编金磊在座谈会上向喻萍处长汇报了《建筑创作》杂志社近年来的工作概况。喻萍处长非常肯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近年来的工作,并对《建筑创作》杂志社即将公司化的体制改革表示赞赏,她希望今后双方能够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
(何 蕊)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2008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南宁成功召开
由南宁市人民政府和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联合主办、南宁市规划局,南宁市建设委员会,南宁市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和勘测院承办的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2008[南宁]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2~23日在南宁市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黄方方、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长、全国政协香港特别行政区委员潘祖尧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南宁市市委副书记覃孟征、南宁市副市长周家斌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研讨会以“建筑未来”为主题,来自英国的建筑师、畅销书《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作者Charles Jencks先生在主题演讲《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的建筑界》中讲述了当今世界建筑界主要的革新派别:爱尔兰建筑评论家、世界竞赛――埃及大博物馆设计获奖人、美国注册建筑师彭士佛先生(Shih-Fu Peng)向会议介绍了埃及大博物馆的设计构思和过程,加拿大专题研究数码建筑设计的青年建筑师、世华建协数码建筑学术委员会加籍委员陈寿恒先生向与会者介绍了数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数字工具的发展与建筑设计进步的互动作用;新加坡规划与城市研究机构主席、世华建协第一届理事郑庆顺先生(Tay Kheng Soon)讲述了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与设计理念的革新问题,韩国著名思想分析家、哲学家韩太东(Hart TaiDong)教授以84岁高龄风尘仆仆来到南宁以多国语言与诙谐的语调讲述了人们建筑认知体系的一些瑕疵,并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例做了生动的说明,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夏铸九教授(Hsia,Chu-Joe)生动地称全球都会区域中的建筑为建筑的好莱坞,讲述了全球信息化的技术革新使网络社会崛起,带给建筑创作革命性的变化。与主讲人的学术论述相呼应,各路学者龙斌,庞波,张应鹏。吴伟、郑光磊、王桂博、黄健、张健、赵小钧、张辉、黄金弟、顾涛、赵墉、尹彤(女)、刘纲等15位知名设计师,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员与地方专业人员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世华建协(WACA)召开了2008(第五次)会员年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议和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确定了协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会议召开之际,世华建协(WACA)为了表达对南宁市人民筹办会议的支持,特意制作寓意深刻的雕塑――“卧牛载斗”赠送给南宁市,作为协会与南宁市友好合作的见证。雕塑上部为两个中国传统木结构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之重构,下部为一形似卧牛的天然整石,整个雕塑寓意世界华人建筑师承继中华建筑文化,力求天人合一,与世界和谐,开拓进取,生生不息的精神。雕塑坐落在南宁市内最大的生态广场南湖公园内的名树博览园,11月22日,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会员和南宁市有关领导共同为该雕塑揭幕并在雕塑周围种植“未来之树”。
(世华建协秘书处供稿)
“2008北京奥运工程照明论坛”在京召开
由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主办的“2008北京奥运工程照明论坛”于12月6日在北京国二招召开,来自全国的电气工程师及电器厂家代表逾三百人参加了论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名誉理事长步正发及2008北京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技术部部长丁建明分别致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2008年奥运工程回顾总结与展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洪元颐以“2008北京奥运照明建设”为题总结了照明设计行业及电器企业藉奥运工程的契机取得的长足进步。2006年奥运中心区确定照明全部采用国内设备,在明确要求不能仿照其他国家的产品的同时还对技术和艺术上都提出了创新要求。经过奥运工程的检验,国内照明技术水平在光源,灯具,控制、供给的电源这四大方面无一漏缺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奥运工程对照明技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余万套自主创新自主生产的中国照明设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对此都有巨大的贡献和收获。
(刘江峰 文图)
第十五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开幕
12月10日,由北京市规划委主办,北京市2008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交通委,市园林绿化局,市环保局、新奥集团,世奥森林公园、市城雕办协办以及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第十五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在市规划展览馆开幕。北京市副市长陈刚等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以奥运工程规划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总结以及后奥运城市规划展望为主题,为市民提供了一次了解奥运规划建设,参与首都规划建设的机会。到2009年
1月10日前,该展览都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在展览现场,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告诉记者,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每年举办一次,这届展览集中展示的是奥运工程中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园林绿化,环境整治方案,汇集了首都城建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成果。展览分为7个展区,有奥运场馆布局展区,交通展区、园林绿化展区,城市雕塑展区等。《建筑创作》杂志社作为承制参与部门之一,与新奥集团、北京风景园林研究中心,北京水利设计研究院、市政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了奥运中心区的编辑设计与布展工作。
(何蕊 文 陈鹤 图)
第二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京举行
12月6日,第二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京举行。峰会上了《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公布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活力城市、典范企业,动力工程和优秀农民工评选结果。
本次峰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数百名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国内外专业人士受邀参加了本届峰会。
(林 娜)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领导来本刊调研
2008年12月19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喻萍一行来到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调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B1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和主编金磊在座谈会上向喻萍处长汇报了《建筑创作》杂志社近年来的工作概况。
张宇首先介绍了BIAD自成立以来的总体概况。他说:“BIAD长期以来秉承‘建筑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以‘高完成度’的要求对待每一项承接的工程项目。多年来BIAD不断在‘建筑创作’领域努力钻研探索,设计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且始终将‘中国最卓越的建筑设计机构’作为企业自身的奋斗目标。除此之外,BIAD还以《建筑创作》杂志社为窗口,致力于建筑学术与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近20年来,《建筑创作》杂志社积极聚合国内外建筑师,为增强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说《建筑创作》已成为一本在全国颇有影响力专业期刊。此外,《建筑创作》杂志社广泛地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拉近了建筑界与文化界、文物界和艺术界的关系,推动了建筑文化的发展。2009年,在BIAD的大力支持下还将对《建筑创作》杂志社实行改制,使之成为一家涉及多领域的建筑文化传媒公司。因此,在外来的发展中,《建筑创作》杂志社特别期待能够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加强沟通,在相关领域得到行业主管单位的关心和支持。”
主编金磊向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作了题为“专业化传播――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品牌”的工作汇报。他说:“20年来《建筑创作》依托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搭建的广阔平台和BIAD强大的专业实力和品牌信誉,由半年刊,季刊发展为月刊,并逐步扩大发行量,走上了快捷的建筑学术及建筑文化传播之路。特别是在2004年快速崛起后,《建筑创作》通过改版进一步形成了。原创性‘和’个性化’两大突出特点。杂志内容不断丰富,栏目扩展到十余个,容量达每期200页。精美的原创建筑摄影图片帮助本刊在建筑摄影领域逐渐确立了权威地位。在2008年的发展中,《建筑创作》杂志社继续向着传媒公司的方向迈进,并按照BIAD集团公司的方向不断调整对外宣传视角。通过杂志及各类活动在国内外建筑业界宣传BIAD设计品牌、大力传播行业内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品和人物。副刊《建筑师茶座》更是以加强与院内外建筑师的沟通,为建筑师们搭建交流平台为宗旨,不但为广大建筑师赢得了话语权,还使之成为行业内颇受认可的品牌。”随后,金磊通过期刊、图书、学术交流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展示了《建筑创作》杂志社在2008年取得的工作成果,并希望在今后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建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建筑创作》成为能代表北京乃至中国的卓越建筑设计学刊,尽快走向世界。
喻萍处长将此行的感受总结为“两个感动”。一是为此行受到《建筑创作》杂志社全体成员如此隆重而热烈的欢迎而感动,二是《建筑创作》杂志社在这些年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绩令人感动。得知《建筑创作》杂志社2009年将进行企业化改革,喻萍对此非常欣喜,她说:“目前北京的市属期刊大致分为企业类型、事业类型,以及存在于企事业单位中的编辑部三种类型。《建筑创作》杂志社目前属于第三种形式,应该说这种形式在体制改革上是最困难的,因为较为安逸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人员不愿突破旧有的形式。所以BIAD大力推进《建筑创作》杂志社成立传媒公司的这种魄力十分令人赞赏,这不仅能加大改革的步伐,还能更加有力地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她最后表示,对于《建筑创作》杂志社今后在期刊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将尽自己的努力予以帮助,希望双方共同为北京市的期刊行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何蕊 文 刘锦标 图)
改革30年上海优秀建筑奖评选结果公布
2008年12月22日,改革开放30年上海城市建设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公布,并召开上海城市建设优秀成果颁奖暨发展论坛。令人意外的是,“平阳新村四街坊”,“曲阳居民区”、“新福康里”等老百姓的居住建筑,与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东海大桥这些申城标志性建筑“平起平坐”;“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与“陆家嘴中心区规划”同获规划类金奖。
改革开放30年上海的城市建设成果是辉煌的,上海的交通住房环境整治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令上海市民欢欣鼓舞,也令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瞩目。今天发起和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展情怀的平台,来歌颂改革开放30年辉煌的建设成果。改革开放30年上海城市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项目一共164项。
金奖共30项。其中公共建筑12项,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浦东国际机场1、2期,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体育场,上海博物馆,上海商城,上海光源工程,上海图书馆,上海新天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铁路上海南站主站屋,居住建筑4项上海万里城古北新区,万科郎润园,“平阳新村四街坊”;园林景观3项,上海延中绿地,大观园,东方绿洲。同时,上海市民可在此次评选出的建设成果金奖中,投票选出10个“市民最喜爱”奖。
评选委员会成员之一的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拿着这份最终的榜单与自己当初的投票结果作了一番对
比后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希望下次类似的评选,有更多民居建筑能获奖。记得最初提供给评委的榜单里,有很多高级酒店,现在看来,大部分酒店都被‘挑’掉了。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城市是给人居住的,建筑不完全是表面的外观,它是和人的生活最相关的,应该体现对民生的重视。我感到惊喜的是,此次评选并不局限于最近30年内建造的实体建筑,像衡山路、山阴路等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保护也参与进来,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和对传统的尊重。”
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发言中感慨地说:“从1978年到2007年,上海建造了6亿多m2的建筑,其中大概1.4亿m2左右是公共建筑,这种状况极大地改变了城市。上海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78年的8.2%增加到2007年的37.6%。原来的人民广场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重要绿地。从我们原来手法的单一,创作思想的保守到创造性的发挥,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师正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主导力量,上海正在建设世界性城市,全面综合地实行城市更新。”
这次的评选活动是一项历史阶段性的社会公益活动,目的是形象直观地宣传30年来与广大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表彰为上海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广大建设者和设计者。通过这次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城市建设更好地保护和彰显上海的城市个性促进在若干年以后涌现出更富科技元素。更具人文关怀,具有一流的建筑特色。激发了上海市城市建设者投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热情。
(林娜)
2008酒店建筑,室内与灯光设计论坛在京召开
2008年12月19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阿拉丁照明网联手打造的“2008酒店建筑、室内与灯光设计论坛”在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告厅隆重举行,着力探讨了酒店建筑,室内与灯光的关系和下一步酒店设计的新方向和新形态。
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所长金卫钧,中国著名艺术家,2008北京奥运会焰火核心创作团队之一马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灯光工作室总照明设计师郑见伟分别从建筑、艺术,室内、灯光的角度对酒店设计做了精彩阐述,点线面四位一体将酒店设计的精髓进行了糅合。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到会听众高达400多人,成为历届会议之最。综观本次论坛,呈现五大特色强强组合、资源共享;阵容强大,嘉宾云集;精彩对话,互动性强,引爆现场,座无虚席,画卷签名,诊断未来。
(张 燕)
设计机构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获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奖
2008年11月14日,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E)2008结构大奖各奖项评选结果在伦敦揭晓,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次参评项目“深圳大学城图书馆”获教育与医疗项目类优秀奖。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工程师王启文博士,作为该项目的结构专业负责人和学会资深会员,应邀赴伦敦参加了颁奖典礼。
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在国际结构工程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总部设在伦敦,现有会员23 000人,分别来自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从1968年开始,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每年举办年度结构大奖评选活动,以表彰结构设计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并展示引领世界建筑行业发展的项目。设立的奖项共分12个大类,包括:文物遗迹建筑、文物遗迹基础设施,人行桥、交通建筑。商业建筑,教育与医疗建筑、住宅建筑,艺术与娱乐建筑、体育休闲建筑、工业建筑、可持续发展和小项目。每类项目中设一个优胜奖(Winner)和一个优秀奖(Commendation)。在各类项目的优胜奖中再评出一个年度综合大奖。结构奖的评选由学会下属结构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进行,委员会成员包括大学教授,科研机构学者和国际著名设计顾问公司的资深专家。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由世界著名的伦敦帝国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主任David Nethercot教授担任。
共有来自欧洲,北美和亚洲的80多个项目参评,其中,著名的项目有:北京的水立方、伦敦希思罗T5航站楼,德国洛克维茨峡谷的公路桥、欧洲之星高速铁路伦敦车站等。其中,年度综合大奖被奥雅纳公司(ARUP)设计的伦敦希思罗T5航站楼夺得。我院“深圳大学城图书馆”获教育与医疗建筑类结构设计优秀奖。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科院设计所与RMJM香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完成的。该项目获奖并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是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次跨出国门,参加建筑工程设计领域国际大奖的角逐。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连续五年获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称号
2008年11月27日,由《建筑时报》和表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McGraw Hill Construction)联合主办的“应对危机赢得先机”研讨会暨2008ENR/《建筑时报》“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颁证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中元再度荣膺2008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这已是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企业名单。
连续五年入榜并保持较好名次,是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这些年业绩和实力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业界对我公司发展潜力的认可,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相信这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市场,做优做强,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工程公司稳步前进。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崔总建筑师在韩国釜山领取“殷墟博物馆”项目亚建协金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总建筑师于2008年10月27日~2008年11月1日在韩国釜山参加由亚洲建筑师协会主办,韩国注册建筑师协会承办的第13届建筑师大会。2007-2008年度建筑奖颁奖仪式也在本次会议举行,崔代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领取“殷墟博物馆”项目亚建协金奖。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航院中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津基地规划设计项目
由中航院设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津基地规划项目,经过专家评审一举中标。该项目基地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占地1034亩;以神舟创新大厦主楼为景观中心,以卫星发射轨迹
为主要骨架,对整个园区进行景观组织,并使其景观元素向外发散,整个园区景观组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方案“巡天”内涵的构图来源于卫星发射轨迹,建筑群体规划体现出的“空间站单元对接”的理念,符合航天五院分区发展的管理模式,极具航天企业的文化特色。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云南省建筑设计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在丽江召开
2008年11月20日~23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云南省建筑设计协会,云南省设计院共同承办的2008年学术年会在云南丽江召开,来自全国的各大设计机构和院校的80多名代表。分会理事,学会会员以及我省的设计单位代表围绕年会主题“可持续发展与建筑师执业能力”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热烈的互动讨论,并就学会工作和“汶川地震影响”等议题进行讨论。11月20日,云南省建筑设计协会在丽江还召开了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会议中李光熙理事长作了协会理事会工作报告,云南省设计院等单位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决定明年举办第二届《云南卡瓦格博优秀建筑创作奖》评选活动。
(云南省设计院)
海外资讯
建在树上的餐厅
这是新西兰正在建设的一家餐厅,曲线的使用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建筑物的形状就像是什么植物的水晶袍子。使用了菠萝,白杨及红木材等材料。走过地上36m的步道就可以进入其中。
(周有芒编译)
居住单元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变换的建筑
终于有一座不可思议的建筑出现在了迪拜以外的地方。这座名为“Sky Village”的积木形状的建筑将建于丹麦哥本哈根的郊外,是一座多功能复合大厦,内有公寓,酒店,商场、写字间等,并还设有空中庭园。
该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结构。积木形状建筑的四角是居住单元,可以建筑物的轴心为中心变动位置,即谁也无法清楚地判断建筑物的结构,因为该建筑物的外观会经常变化。建筑物最下面的地上部分,由于必须确保广场面积的缘故,因此设计得比较纤细,而上部则逐渐膨胀起来。这种设计确实让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担心,只能期望基础工程足够坚实牢固。
(周有芒编译)
由10层螺旋楼梯和扶梯合围成的百货商店
由荷兰著名建筑师集团“UNStudio”设计的台湾百货商店“Star Place”于前不久竣工。该建筑极为讲究的设计性体现在由螺旋状楼梯和扶梯合围成的10层高的共享中庭,外立面闪闪发光的像云纹绸一样的圆点花纹。
(周有芒编译)
英国的地方法院
Denton Corker Marshall事务所在英国伯明翰设计的地方法院获得了规划许可。伯明翰地方法院(Birmingham MagistratesCourt)共13层楼,面积约20600m2,包括24个法庭以及附属设施,如为员工,法官,证人,辩护人、律师和公众提供的住所。24个法庭设于一至六层,每层有4个法庭。顶部的四层是行政和法院住所所在地。这些空间都围绕着中间的一个中庭展开,形成富有活力和互动的工作环境。
设计者Barrie Marshall说:“这座建筑用一个简单的银色曲线金属‘礼服’封闭起来,表层有一系列不规则的水平细缝和切口,让阳光照进审判室和公共咨询处。在位于法庭的楼层上,咨询和休息室设于半透明的白色玻璃盒内,并悬垂于弯曲的表层外,反射出内部格局的直线型产生更为复杂的外部形状。我们希望使之有个性和特征,因此创造了一个雕塑版的外形,并采用穿孔和切口的形式,使其在周围的商业和住宅建筑中间更加具有亲和力。”
这座新的建筑靠近市中心,将成为Masshouse总体规划中的地标。新建筑计划于2009年年底开始施工。
(许松华编译)
维也纳经贸大举的图书馆和学习中心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在国际设计竞赛中战胜了其它几家国际公司,赢得了设计维也纳经贸大学的图书馆和学习中心(LLC)。
由Coop Himmelb(1)au公司WolfPrix领导的评委会选择了由哈迪德设计的解构主义建筑,并位于由BUSorchitecture公司设计的新校园总体规划的中心区。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表现出建筑外部的直线线条向内时分开,形成弯曲和流动的走向,构成自由形状的内部“通道”,可以作为中心公共广场。其他的设施位于一个单体中,但也进行了划分,形成围合的空间。
上一篇:心血管门诊工作计划{推荐5篇}
下一篇:心电图室质量工作计划{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