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整理5篇}

青春岁月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24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5分钟。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武术;体育运动

一、幼儿武术教学属于国粹文化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于强身健体、自我防卫与保家卫国等原因,发展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武术流派。数千年来,大多数知名武术流派一直绵延至今,一脉相承。随着中华民族的强势复兴,传统国粹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比如说书法、国画等,都已经成为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而武术作为国粹文化的一种,其影响力也在恢复和扩展。各地的武校办得如火如荼,武术表演成为不少体育院校的专业课程,在很多时候,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项目,还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幼儿学习武术并不是新鲜事,古代不少武术名家都是从幼儿时代就开始习武的,只不过规模不大,基本上是以师徒传承方式来教授武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基本上都集中在幼儿园读书,因此当代幼儿武术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更为规范的幼儿体育运动形式出现的,这是武术作为国粹文化与时俱进的一个时代特征。

幼儿开展武术教学,自然是可以培养幼儿的武术运动技能,锻炼其身心,当然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武术教学,让幼儿接受武术这一传统国粹文华的熏陶,让幼儿对武术文化产生兴趣,培养起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亲近感和自豪感,从内心深处领略中华武术文化的魅力,从而为以后弘扬武术这一传统优秀文化奠定一种心理和情感基础。

二、幼儿武术教学能够丰富幼儿体育运动形式与内容

作为幼儿体育运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幼儿武术教学自然能够丰富幼儿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毕竟中华武术内容庞杂,对于幼儿武术教学,还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和梳理,以武术德育故事、武术游戏和武术礼仪等内容丰富幼儿体育运动的形式与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武术德育故事能够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发展

中华武术的千年传承,除了留下一整套训练技巧和搏击经验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留下了武术体现中华美德的武术故事。武术故事能够对幼儿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这些武术德育故事可以在幼儿武术教学中穿插讲解,也可以作为故事单独讲给幼儿听。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武术德育故事来设计一些体育运动游戏,比如说以“木兰从军”、“岳飞抗金”、“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等武术德育故事来设计游戏,激活幼儿体育运动兴趣,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开展体育运动锻炼,同时还能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2.武术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根据武术套路和特点,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其为基础来创作和推动武术游戏,武术游戏实际上就是幼儿体育运动的一种内容和形式。从某种意义来说,武术游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质,还要考虑到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本原理和规律,使其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能达到较好地锻炼身体基本反应速度,以及运动协调性和敏捷性的效果。在安全的前提下,武术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幼儿来说,武术必须带有游戏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够吸引儿童的兴趣,让其乐于参与,最终在武术游戏动作中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武术礼仪能够促进幼儿在体育运动中的社会性发展

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颇为重视幼儿礼仪教育,武术领域亦不例外。在幼儿体育运动中,对其进行武术礼仪的教育,让他们学习基本的施行武术礼仪,并且培养基本的武德,让他们在武术活动中养成尊师重道,敬重他们,讲究诚信,宽容待人等社会性品德。武术礼仪既包括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武术礼仪动作和仪式,也包括对武术礼仪内涵的认知和了解,这对于幼儿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熏陶。礼仪作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到幼儿武术教学中,让幼儿在武术这一种体育运动形式中获得社会性发展的促进帮助。

三、幼儿武术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武术教学,不仅仅对幼儿强身健体有作用,而且还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益处。幼儿武术作为幼儿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全面的。

1.武术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强身健体

武术教学对幼儿身体素质机能发展的作用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有许多基本动作,比如说挥拳踢腿、站马步、弓步推掌等,可使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得到增强,增强幼儿的体力和身体柔韧性。有些武术还讲究呼吸,手眼配合,这对于幼儿的心肺功能和整体协调功能发展作用明显。

2.武术教学能促进幼儿心智开启

幼儿通过练习武术,会给幼儿的大脑带来各种刺激,通过武术训练中对空间感知,从而积累起经验,增加识别能力,非常有利发展幼儿的空间转换思维,发展形体感知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在武术训练过程中,幼儿会主动想办法克服练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培养勇敢独立精神,开启儿童心智。

3.武术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建立

我国独生子女众多,一些幼儿因为家庭过度溺爱,倒是其情绪发展能力缓慢,缺乏自信心,很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等情绪,不敢尝试,容易放弃,过度依赖父母。通过武术教学训练,可以让其更同龄儿童一起学习和竞争,慢慢的就可以更加活泼开朗,这样是有助于其自信心建立的。

结语:幼儿武术教学对于幼儿体育运动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通过武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更能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长远来看,幼儿武术教学将会成为幼儿体育运动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5.

[2]单锡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综合能力培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

[3]夏加强,刘颜.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刍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我园地处享誉世界的登封。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有闻名世界的少林寺及少林功夫,有风景秀美的中岳嵩山,还有极具科学、技术、艺术、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群“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和名胜风景,具有鲜明的旅游文化特色。立足于这样的实际,我们尝试通过有效整合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构建我们的园本课程:“天地之中――美丽登封”。

一、创设幼儿园旅游文化环境――重视潜在课程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真正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我园十分重视环境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潜在功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1.幼儿园大环境创设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把家乡的历史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地方特产、少林武术等文化资源,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布置于幼儿经常路过的走廊过道、文化展厅,通过师幼、亲子阅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随时感受登封的旅游文化底蕴。

我们还对教学楼的大厅、走廊进行了精心布置,宗旨是在内容上突显登封旅游文化特色,材料上体现登封旅游文化气息,制作上尽量优雅别致。教师们群策群力,家长、幼儿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了教学楼的布置。其中一楼大厅以“少林兵器”为主题,二楼以“‘天地之中’古代建筑群”为主题,各层楼梯展示少林功夫图片,彰显了登封的文化特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班级小环境布置

班级墙饰。除了幼儿园的大环境充分体现我园的特色,各班教师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班级小环境的创设,教师和家长、幼儿一起把我们当地著名景点的图片张贴在教室内,并经常更新,形成了班级文化特色墙。如大一班的“少林功夫小子”主题墙,教师和家长把一些幼儿学习少林功夫的照片张贴到班级的墙面上,引导本班的幼儿认识、学习少林功夫。

区域环境。各班搜集“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建筑群图片,投放到美工区、建构区里,让幼儿自主操作,用画笔和积木再现历史建筑风貌。如大三班以艺术创作为主题,引导幼儿借助画笔、豆类、废旧材料等,运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创作方法,表现登封的历史建筑文化。

二、发挥教师群体智慧――精心研发课程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了能让孩子对登封旅游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园特意在幼儿园课程中安排了每周一节的园本活动课。为了组织实施好这一课程,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精选合适内容

首先,我园课题组经过研讨决定,我们的园本课程以登封的旅游文化为主题,命名为“天地之中――美丽登封”。登封的旅游文化涵盖面很广,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给孩子学习的,我们必须对社区资源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从教师选送的各种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作为园本课程的内容。另外,我们把收集来的有关家乡特产、历史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少林功夫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仔细梳理,从中确定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学习的具体内容。

结合《纲要》和渗透式领域课程目标要求,经过共同商议,我们确立了四个主题活动:“少林功夫”“历史古迹”“美丽嵩山”“地方特产”。小、中、大班各年级据此明确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2.研讨设计活动

结合本土资源组织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完全属于创造性劳动,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们遵循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的原则,参考登封市教委编写的《美丽的家园――嵩山历史建筑群幼儿读本》,挑选了《少林小子》《大唐碑》《嵩岳寺塔》等幼儿比较熟悉、简单、易记的儿歌内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每学期开始,各教研组组长都会带领本年级教师,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课程资源,确定活动主题和教学活动计划。教研组成员再根据各自的教学特长,选择一个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最后,教研组成员集体进行说课、评课,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进行教学反思、汇总。

三、组织丰富的活动――用心拓展课程

1.请进来、走出去,近距离感受少林功夫

为了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少林功夫的神奇和精彩,我们带幼儿走进登封的塔沟、鹅坡、小龙等武术院校,观看武术学员习武、练功;邀请武术院校的学员到我们幼儿园做老师,让孩子们跟他们面对面地学习少林功夫。马步、弓步、仆步冲拳、推掌、亮掌……一招一式,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对少林功夫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武术操进校园,亲身体验少林功夫

除了设置武术课程,我们还将武术编入了幼儿园的早操。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背景音乐,在早操中融入了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在做早操时体验少林武术的魅力。

3.出校园到户外,领略嵩山风景名胜

对于幼儿来说,一次真实的体验比大人的说教更有价值。为了让幼儿能亲身感受并逐渐了解嵩山历史文化,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嵩阳书院、嵩山地质公园等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组织“登嵩山步道”“我是嵩山小卫士”等亲子活动,让幼儿走近嵩山,感受嵩山的秀丽风光。同时使幼儿知道,作为登封人,为了家乡的环境更加优美,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家乡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还请家长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带领孩子游览登封名胜古迹,向孩子介绍这些名胜古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由来,让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家乡。

四、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家长是园本课程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多种形式宣传课程理念和价值,展示课程研究成果;让家长提供相关的活动材料,协助孩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请会少林武术的家长来园当老师,亲自教孩子们学习少林武术等。家长资源的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拓展了园本课程的活动形式。

我园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六一儿童节的“亲子登嵩山”“亲子武术表演”“亲子摄影展”等。随着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转变,对于幼儿园的活动,他们从原来的被动配合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参与。这增强了家园互动的有效性,使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五、实施园本课程的反思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纲要》精神,认真学习研讨,全面实施《福建省幼儿园教育指南》。据市幼教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园实际,以领域活动课程为主,主题活动为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改变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加强管理,真正做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幼儿。

二、工作要点

(一)政治思想工作

1、本学年将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活动,主要学习政治时事文件、教育经验文章等,让教职工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社会、人民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

2、进行以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心和理想信念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格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情感教育,诲人不倦的职业文明教育,形成良好的园风。

(二)保教工作

1、保育工作

(1)、加强对保育工作的检查、督促,加强跟班指导,学习保育业务知识,卫生保健常识等,不断提高保育的业务素质。

(2)、严格执行作息制度,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愉悦地发展。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等生活、卫生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作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由为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4)、加强对幼儿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护理,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防扩意识和能力,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5)、把好晨检关,做好全日观察记录,严格执行卫生消毒保健工作。

(6)、善于观察,发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冷暖及异常情况,并及时给予耐心妥善处理。

三是组织编制《武山县渭滨玉文化创意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该规划用地位于洛门镇孟家庄村至武山天然气加气站,渭河河堤与武山大道之间带状区域。东西长约6.2公里,规划面积42.99公顷(664.85亩)。规划主题为“玉带珠串五朵金花”,即渭河滨河景观区为依托的玉文化景观带串接玉文化展示区、玉器书画展销区、自驾游营地、休闲农庄和洛门花谷田园景观区。规划目标为全景式自然生态景观带、文化经济产业聚集带、武山县开放式景区、文化客厅,打造全国AAA级文化旅游观光示范区。该规划方案于5月底完成初稿,经我局集中讨论并提交县政府分管领导审阅后提出了意见建议,目前该方案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7)、加强卫生保健工作,每年体检一次,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工作加强幼儿身体健康。

2、教育教学工作

(1)、进一步学习领会《规程》、《纲要》、《指南》精神,探讨实施的方法策略,吸收幼教新信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创新,积极探索适用本园的教育教学新方法,促进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2)、保教人员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一日活动常规,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通过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通过听课了解保教人员执教情况及幼儿活动情况。

(4)、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

国旗下讲话,节日活动,一日活动对幼儿进行“五爱”教育,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守规则等思品教育。

创设师幼人人讲普通话的环境,在一日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及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每周五下午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朗诵兴趣班,同时结合《经典诵读》项目发展幼儿语言、识字、朗读等方面的能力。

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高美术表现力,组织中、大班开展美术兴趣班。

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富有个性的表现,充分发展艺术表现力。

创设利于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和兴趣。

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加强对户外教育活动的指导。

做好“控辍”工作: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控辍”工作的责任部门。学校“控辍”工作由政教处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二要落实工作目标,就是要确保学额巩固率100%。三要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班主任为“控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本班学生的控辍责任。四要多措并举,重点要做好聋生防拐骗教育,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放纵学生,确保“控辍”成效。

加强对区域活动的组织指导。

加强环境创设的有机指导,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节日举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亲子活动等。

开展幼儿朗诵比赛。

(三)培训工作

1、组织教师出去参加学习、培训,不断获取幼教新信息。

2、组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学习,继续鼓励教师苦练技能技巧,成为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

3、加强岗位练兵

4、继续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大专学历进修。

(四)教研工作

1、加大教研力度,懂得新课程教与学的关系,以新的教学观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水平,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设计网络图,制定目标,共同探讨利于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方式。

2、根据市教研工作计划拟定本园的课题《小学附属园的园本教育》,结合本班特点制定自己的研讨课程;组织教师开展互听互评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结合公开课给教师提供研讨的平台,提高教师教研能力,促进教育水平上一个台阶。

3、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新的信息,回来后进行公开观摩,带动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家长工作

1、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和“家长访园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讨全园大事、要事,向幼儿园反馈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幼儿园管理、保教工作起监督、促进作用。

2、提高家长,通过家园联系栏,对家长达到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每学期教师要全面家访一次;平时经常利用接送幼儿时间及时反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情况及用电话家访或登门家访;节假日举行“家园同乐”活动等进一步密切家园联系。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幼儿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六)后勤、行政工作

1、加强投资和建设力度,争取校部及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加大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办园条件,完善幼儿园的内部及外部设施。

2、充分体现行政后勤工作的服务性、先行性、全局性和政策性,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党群工作

1、积极开展民主行风评议工作,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2、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

3、培养年轻教师积极向上,有事业心、责任心,向党、团组织靠拢,发挥年轻人的潜力,使我们的队伍成为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团体。

三、月份安排

三月份:

1、招生及排班工作

各班组根据学期工作计划重点,结合班级工作情况汇报。汇报应反映班组内成人工作情况和幼儿发展情况,既反映成绩也反映存在问题,也可提出希望园领导给予帮助的事宜。汇报可在全园进行,也可在组长之间进行,还可单独进行。全园进行可更好相互交流,组长之间进行可研讨问题,单独进行便于园长和各班针对性地磋商。汇报后园长应在全园会上作小结,肯定成绩,提出下半学期的希望。

2、幼儿入园适应性教育

四月份:

1、听评课工作

2、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工作

五月份:

1、五一期间春游活动

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为重点;以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为核心,加强幼儿园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全园体检

3、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

六月份:

1、儿童节活动

2、大班毕业班开展毕业典礼

3、检查园内各项设施

七月份:

1、期未各项工作总结

2、幼儿测评

加强对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的指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鼓励教师组织有利于幼儿开阔视野的实践活动,创造让幼儿动手动脑、参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确保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开展的教育内容符合幼儿认知规律。

3、各项资料归档

4、期末做好幼儿发展评议工作

八月份:

1、制定期初招生计划

2、制定园务计划、教研计划、班级计划及周逐日计划

3、各班班级环境卫生整理,迎接新生入园及开学的全面工作。

4、各项设施、环境、食堂的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九月份:

1、招生及编班工作

2、幼儿常规教育及常规检查

3、创设区域活动区角及班级环境

4、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

5、早操创编、练习

十月份:

1、庆“国庆”主题活动

2、互听互评活动

3、早操活动情况检查

4、秋游活动

5、保教检查

十一月份:

1、召开家长会及家长开放日活动

2、互听互评

3、朗诵比赛

4、班级文档检查

十二月份: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总是要到深夜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追求的目标。因此,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幼儿武术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幼儿教育环境现状调查概况

有研究者将幼儿教育环境划分为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社会信息和人际关系四大类,围绕这四大类,本研究对武汉市不同地区、不同体制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中了解到,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最注重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有65%的家长选择此项)、幼儿园环境(有62.5%的家长选择此项)、离家近方便接送(有50%的家长选择此项),幼儿园的收费与性质排在最后,分别有22.5%和22.4%的家长选择此项。可见,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已成为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最重要的两项指标,而幼儿园性质与收费反而不是家长考虑的首要问题,这与大众的常规印象有较大差距,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办幼儿园在发展与资费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在对幼儿园信息技术环境的调查中发现,武汉市绝大多数城市幼儿园配备了触摸屏液晶电视、多媒体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幼儿教师对于目前信息技术硬件条件满意度也达到90%以上,但是在教育软件和课程开发与使用上,83%的教师表示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于自己备课与网上资源,77%的人希望能够有优质课程资源库,67%的教师希望提供培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在园区环境上,总体而言,城区幼儿园环境较好,且不同体制间的差异不大,只是在收费上有较大差异。城区幼儿园园区面积较大,但是由于幼儿人数多,人均面积仍然不足;城乡结合区幼儿园园区面积较小,幼儿众多,人均面积少;乡村幼儿园几乎没有园区活动空间,幼儿一般在教室内部进行有限的活动。在教室环境上,城市幼儿园课程安排以活动为主,注重区域活动的创设,集中教育活动时间短,区域游戏、户外活动时间长;城乡结合区幼儿园因幼儿人数众多,教室面积有限,对区角活动、区角游戏材料提供不足,教室环境也有过度装饰的倾向;而大部分乡村幼儿园几乎没有区角活动,教室桌椅摆放也与小学无异。

(二)幼儿教育环境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各幼儿园都深知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并想尽办法创设自己独特新颖的园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幼儿教育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环境创设理念上,存在片面性与狭隘性的问题,如将教育环境创设等同于环境空间的布置与材料提供、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同于班级环境的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等同于墙饰的设计与布置等,这种环境创设理解上的偏差既反映在幼儿园编制的环境检查标准中,也反映在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后,盲目照搬新活动区与新材料的举动中;第二,在环境创设的主体上,还是以教师审美为出发点,教师为环境创设的主体,环境布置没有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2];第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主题课程缺乏动态性、系统性的联系,BobHuhges也提出幼儿活动多以游戏为主,而游戏作为一道程序是变化着的,而且它的需要也是有根据地变化着,好的教育环境应该适应幼儿的需求而灵活改变[3];第四,虽然绝大多数城市幼儿园都配备了信息技术设备,但实际上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备课能力所限,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电子白板成为新时代的“黑板”;第五,幼儿环境创设的主体性需求与过小的人均面积存在冲突,绝大多数幼儿园的班级活动、教学、休息均在同一教室,聚集密度大,活动面积小,有的幼儿园人均不到0.5平方米,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幼儿主体的富信息化探究式教育环境建设。

二、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

(一)增强现实的技术特点与软硬件平台需求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致力于头戴式显示系统的开发以辅助组装整理电路板布线系统。增强现实术语也最早由其公司研究人员TomCaudell在1990年创造出来。整个20世纪90年代,增强现实技术被应用到工业和军事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10年的发展,日本人HirokazuKato创建了ARToolkit开发包,为创建增强现实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库。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稳步提高、增强现实开发软件的可视化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增强现实行业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涉及医疗卫生、市政规划、媒体广告、旅游、游戏娱乐、教育等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立足于虚拟现实可感知、可定位、可操作的人机交互特点,增强现实技术减少了环境建模环节,有效提高了虚拟三维建模的效率、灵活性和逼真性,也由此产生一些新的关键技术,如显示技术、三维注册技术、虚实光照一致性技术、跟踪注册技术、自然交互技术等。总的来说,增强现实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和三维注册的技术特点。增强现实的运行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包括网络摄像头、内存、显示屏幕,软件包括OpenGLES和本地设备软件。[4]软件运行的最低系统要求为WindowsXPWithDirectX9.0c(或WindowsXPSP2),WindowsVistaIntelP42.4GHz或与之相当的AMD,1GbRAM,支持大多数显卡(Nvidia、ATI、INtel芯片组)[5]。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幼儿园的信息教育技术设备都能满足以上系统需求,增强现实环境创设所需的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

(二)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理论基础

在国内外教育传播环境及其评价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大致有四种。其中,穆斯和田慧生的三维视点认为:教育传播环境研究是探究建立何种物质环境能够满足师生间、生生间密切的人际交往,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的科学。[6]完善的物质环境和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否能契合幼儿的需求,促进其成长与发展是衡量环境创设的重要指标。基于情境学习(SituatedLearning)“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的学习理论,在教育环境创建上,应摒弃传统课堂将知识从自然情境中分离出来,加工、提取并灌输给学生的做法,提倡学生个体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高社会化水平,在情境中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7]这里的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或者暗含的。情境可分为基于任务的环境、相互联系的环境和互动的社会环境,它强调两点:一是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学用结合;二是重视社会性互动和协作,“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8]在环境创设上,要改变低问题化的环境,改变机械式的技能操作训练,把从书本上产生问题转变为在环境中产生问题,并在环境中训练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行动反思。此外,幼儿认知发展心理具有具象性、能动性等特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全方位体验对满足幼儿好奇心,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9]有研究者认为,2至5岁的幼儿通过与周围人和物理环境的接触来建立个人认同。积极的自我意识基于两点:一是我被在意并且有价值;二是我有能力控制我和我的环境,而达到建立积极个人认同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是创造能反应幼儿存在的环境。[10]

(三)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理论模型

针对目前幼儿教育环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探究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针对当前幼儿教师科研压力大、常规检查多、评价标准不合理、日常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课程的主题选定与游戏任务设计由幼教专家和骨干幼儿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确定,以减轻幼儿教师的备课压力,让其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幼儿活动的支持与帮助上,也能改善教师备课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根据专家团提出的主题设定与游戏环境创设需求,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人员设计出相应的三维虚拟场景与虚拟物体存放在软件服务器端。幼儿教师则根据教育活动进度,在课堂中指导幼儿进行真实游戏场景的搭建与实物的制作,以解决幼儿在环境创设中主体性不强、参与度低的问题。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幼儿的制作能力有限,没有教师或家长的帮忙,在实物制作上不可能达到成人审美的艺术性与逼真性。但是,增强现实技术可将技术人员设计的虚拟逼真三维场景与物体叠加到幼儿制作的真实场景与物体上。因此,在实物的制作上不必过于追求美观与逼真,只需要充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让其有强烈的参与感与自主性。幼儿在真实环境创设过程中还能加强与同伴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这样,与以往花大量时间进行备课与墙面展示布置相比,幼儿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与记录上,使幼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观察者与记录者。最后,教师的活动记录再反馈给专家团与技术人员,专家团与技术人员根据反馈进一步调整活动主题、游戏任务和虚拟情境的设计,使教育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探究式教育环境创设案例

(一)教室环境布置

教师关于幼儿学习的预期也许并不明确,但是会以内隐的方式体现在课堂情境之中。教室的布置应当为幼儿独立获得各种资源和进行各种活动提供保证,一般来说,教室会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以进行各种不同的游戏和比较正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一个由约30人组成的班级里,教室可以大致分为5个区域:(1)柔软区,铺有地毯的区域,基本上是供集体和大组活动用的,其中也存储了大量的语言活动材料,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2)表演、想象游戏区,可以采用一定的真实情景模拟,例如家庭角、商店、医院等;(3)科学区,用于小组开展科学和数学活动,材料包括沙、水、建构玩具、存储各类材料的盒子等;(4)创造区,所有的艺术、手工、设计活动的材料均存放于此,比如用于制作模型的废品材料、胶水、剪子等;(5)刺激区,是存放和使用主题材料的区域,儿童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值得炫耀的作品展示于此。[11]如果教室内本来就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只需添加网络摄像头即可达到增强现实系统的硬件需求;如果教室内没有信息化教学设备,一台电脑、一架投影仪、一个网络摄像头和一面白墙就足够了,这对于绝大多数幼儿园来说是可以承受的。此外,在对增强现实幼儿教育环境搭建上,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环境创设应融入主题活动的过程当中;第二,环境搭建要拆装方便,便于空间的有效利用;第三,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幼儿的全面参与;第四,注意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求。值得指出的是,增强现实系统不能完全取代实物,在教室的布局中还是应该提供绘画工具、创作材料、沙、水、植物等开放性材料。

(二)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交通安全”情境搭建

在模拟真实环境的虚实教育情境创设上,可以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放置对应地增强现实标识(Marker)的方法,让幼儿在多媒体屏幕上看到虚拟的三维景象与教室真实环境叠加后的效果。虚拟的景象可以是太空、森林、海底、沙漠等现实教学中不可能去的任何地方,也可以是交通、火灾、安全教育等情境。以“交通安全”这一主题为例,可以将信号灯、车辆、交通标识设定为三维虚拟物体,将道路、周边环境交由幼儿进行集体绘制,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法规作为游戏任务进行的内在规则,在虚实结合的互动教育环境中展开教育活动。此外,基于增强现实的Marker识别技术,幼儿还能将代表不同车辆类型的Marker码佩戴在头上,在真实环境中活动,这样就能在多媒体显示设备上看到自己代表车辆在道路上移动的景象。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交通警察的角色对道路交通进行指挥,在指挥的过程中向幼儿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规则,并实时指导幼儿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最终完成知识从虚拟情境到现实情境的迁移。

四、示范应用与效果

(一)实验设计

幼儿教育效果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幼儿发展和师幼互动。幼儿发展主要从结果上测评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师幼互动主要测评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其中,幼儿发展水平变量群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效果变量,主要包括身体发育、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学前技能和社会性发展等五个方面。为了验证增强现实教育环境的教育效果,研究采用准实验法对武汉市某幼儿园大班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观察与实验。为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选的两个班级为平行班,两个班级教师教龄相仿,教学风格相似。观察对象包括两个班级的主班教师、每班样本幼儿各16人。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安全交通”增强现实教育软件、师幼互动观察记录表、幼儿认知发展测查材料、幼儿社会性发展评定问卷和访谈等。[12]

(二)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研究利用幼儿认知发展测查材料对两组样本幼儿进行了认知、语言和学前技能测查,并将测查结果录入SPSS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认知能力发展上无显著差异(P>0.05)。幼儿社会性发展测查由样本幼儿家长问卷调查与样本幼儿教师问卷调查两部分组成,对两者的评定按4:6进行权重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成绩差异达到了显著程度(P=0.001<0.05)。由此可见,增强现实幼儿教育环境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师幼互动是影响幼儿学习与发展最深刻的因素,集体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观察法和师幼互动测查材料对两组师幼互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师幼互动上,本研究测量的变量包括幼儿情绪和互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幼儿情绪与师幼互动效果组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程度(P<0.05)。

五、结语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