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汇总5篇}

文艺复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475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0分钟。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椒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椒金山街道辖区内的椒北社区居民委、椒中社区居民委、矿北社区居民委和金泉社区居民委,面积3.28平方公里,辖区内户籍人口23104人、户数8877户。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835人,占总人口的20.9%;

中心目前处于创优过渡阶段。中心位于椒房街18-1号,建筑面积达1056平米。流动人口数1780人,低保人口数189人。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卫技人员16人,占总人数的61.54%;全科医生6名,全科护士6人;临床医生数的8 人,护士数6人。2011年中心全年门诊量12500人次,平均日门诊量34.7人次。

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一)中心建有全科服务团队支,每支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师组成。以辖区内各居民委作为落脚点和辐射点,通过“中心-居民委-家庭”三站式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居委开设简易诊疗及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等服务。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及执行情况:门诊自开展签约服务以来,开具门诊转诊单转往二、三级医院23人。病房2011年自二、三级医院转入138名病员。

中心自XX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2011年起全面实施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1年底,共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8400户、2071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专项档案4835人,残疾人专项档案61人。为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通过对已建档居民中进行干预的慢性病病人(包括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糖尿病强化管理和常规管理)、传染病病人以及提供服务的家庭病床病人和残疾人等的专项管理,及时更新他们的健康信息,真正做到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

中心大力开展弱势人群服务,提供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与辖区内4835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保健服务体系,每季度由团队公共卫生医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根据市、区卫生局和残联要求,做好“残疾人送康复服务”工作。全科团队与辖区内11名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体系,为每一位残疾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月为残疾人进行一次康复指导、提供健康教育等服务;为解决社区内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人的看病难问题,中心在卫生服务站开设简易门诊,提供代配送药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助医活动,做好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及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我们的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慢性病监测和管理方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防治,实行社区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和糖尿病常规和强化管理。

1.高血压方面:辖区区内共有高血压病人1211人,管理数为478人,管理率39.47%,一级管理数为242人,管理率24.82%,二级管理数129人,管理率100%,三级管理数107人,管理率100%;门诊首诊测血压680人次。其中: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人数520人,发病率为16.67%。危险因素调查641人;

2.糖尿病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本中心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辖区内共有糖尿病病人468人,管理数为375人,管理率80.12%,常规管理数297人,管理率76.15%,强化管理数78人,管理率100%。糖尿病筛查人数2578人,60岁以上2228人;中心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从而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缓解糖尿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精神病人方面:将辖区内61名精神病人纳入社区管理,为23名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病情相对稳定的精神病人;对出现病情变化、反复者,及时联系住院治疗;定期下社区康复中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

(三)健康教育方面:2011年我们尤其重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以此带动社区慢病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医疗救助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采取完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措施落实,搞好健康教育队伍健设,增加经费投入等多项综合措施,使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形成有人才、有场所、有人气、有效果等“四有”局面。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年来,共开展22场次健康教育讲座,和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参加居民数千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360余份,宣传材料1360余份,解答疑问560例,心理咨询639人,测血压804人,测血糖52人,心电图346人,共计收回健康问卷1130余份,使用宣传板20余块,黑板报4期。医务人员健康知识培训29场次,参加人数537人。健康教育累计免费体检(测血糖、血压)21942人;累计测心电图1126人;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9266份,1670元;累计宣传材料挂历4465份,8641元;累计健康教育板块25块,625份;累计健康小礼品700份,14000元;累计健康教育投入总资金约47815余元。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2次,从而使广大居民从中受益,有效地保证了健康教育有效和可持续性的开展。我们根据每个社区人文环境、经济条件和健康情况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如根据椒中社区居民委困难户、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多等“五多”状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如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保健为主;形式以各社居委为平台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为主;指导用药以价廉、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同时结合开展免费查血糖、体检和节日送温暖等活动,使居民看到参加健康教育的好处,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其结果一些居民主动争先恐后来建立健康档案。如通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可以使辖区内的老年人慢病和残疾居民都能积极参与得到了实惠。中心主任亲自抓健康教育,经常全程参与或做主讲人,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我中心真正做到了每次健康教育要有计划、通知、签到、讲稿或相关材料、图片和总结等五个方面资料。

(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录入和纸式档案信息书写情况方面:为了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做好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现将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适应信息化社区的需要,重视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加快新式“纸质”信息和“电子档案”信息平稳过渡。目前,为新系统下的卫生信息管理初级阶段,即:以纸质档案书写为主,电子信息档案录入处于过渡。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项目详细明确,为了保证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中心聘进医学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作为主力,增添了办公室、档案室相关硬件设施。今年完成了户居民健康档案(新“纸质档案”),共计4200户,12502人,完成了建档总数的50%,新系统下的电子档案录入1449人,完成了新建档总数的11.6%。其中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4835人,建档数4835人,健康档案完成了建档率的100%。以上三项已达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再接再厉争取在2011年中旬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全部完善。

(五)传染病方面: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年我中心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例次(乙型病毒性肝炎),甲、丙类传染病0例次,无传染病漏报发现,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我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六)老年人保健方面:老年保健不仅是衡量老龄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坐标。根据中心实际情况,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办法,让老年保健健康有序、有声有色的开展。让老人感到真心关爱,实实在在,无处不在。我们为社区100% 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并管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有平台和技术优势,推动老年保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爱心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中,为社会和谐作出一份贡献。一年来,我们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16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6870多份,免费体检297人次,免费查血糖2577人次,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今年,老年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居民赞扬和领导的表扬,但工作中存在观念转变不够,经费、人力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如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内容以慢病老人为主,单独为健康老人偏少,虽然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管理不够规范,档案更新率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出色完成老年人保健这项工程。

户籍家庭医生方面:我们社区建立了户籍医生责任负责制,一年来为辖区居民实行了走访和宣传共计参加人数4672人,心理咨询3965人,解答疑问4569,健康处方发放4672份,其他宣传材料4672份,免费测血压4672人次,免费测血糖3577人次。四个家庭团队,共管理约8378户,20637人,管理率90.5%。经过一年家庭医生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对于今后户籍家庭医生工作会更加努力高标准的完成的。

残疾人康复指导方面:在康复室一年来共开展了12次培训,参加人数43人次,共解答疑问516人次,心理咨询48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16份,测血糖365人次,测血压516人次,做心电图516人次,在康复治疗方面我社区会加强管理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

计划生育指导方面:中心为孕产妇组织了培训和相关义诊,共参加人数645人,心理咨询596人次,解答疑问622人次,发放健康处方645份,其他宣传材料189份,测血压638人次,宣传板4块,发放避孕药具398人。

生命统计方面:辖区内死亡人数33人,其中心肌梗死死亡29人,其他原因死亡4人,培训2次,培训人数40次。都建立了殡仪馆火化、派出所调查和走访相关记录,临终关怀了33名患者。本年度生命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以后中心会继续高标准完成生命统计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进行清扫卫生29次,发放消毒液4次,消毒7次发放宣传材料和处方570余份,宣传板4块。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了长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奠好了根基。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58-03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1]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版)》中指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2]。健康档案信息化是档案提供利用的必然趋势,是居民健康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信息化的卫生服务档案主要涵盖了电子病历与电子化健康档案。电子档案信息化是将存储于计算机中、附加有个人标志、对个人相关卫生信息的一个集成表达[3]。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计划、完善与实际应用是目前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完善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曲靖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健康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1 曲靖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曲靖市居民健康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12月31日,曲靖市共有人口5 860 300人,其中城镇人口838 747人,农村人口5 021 553人;活产胎儿78 098人,0~6岁儿童512 481人,产妇77 822人。≥65岁常住居民467 260人,≥35岁高血压患者482 390人,≥35岁2型糖尿病患者107 044人,重性精神病患者15 526人;全市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96个,其中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78个,其中会泽县397个和宣威市380个,相对其他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多,与该地区人口基数成正比,保证基本医疗卫生的可及性(表1)。

1.2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截止2013年12月31日,曲靖市总共建立电子档案4 962 242份,全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4.68%。根据“全国城市卫生服务现状调查资料”报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80%已经建立健康档案,65%己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4]。我市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马龙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最高,为103.90%;罗平县与富源县建档率相近,分别为98.86%和97.18%;陆良县、师宗县、会泽县建档率相当,分别为80.89%、80.20%、80.02%;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电子档案建档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9.72%、77.17%和76.34%。全市城镇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2.61%,农村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5.02%,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07,P=0.039)(表2)。

2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完整

已建立的健康档案质量不高,不完整,造成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存在困难,是影响健康档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因为纸质版的档案不完整,很多重要的信息缺失,致使信息化过程中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体检表存在空项;对体检表中国际单位理解错误;在健康评价栏中,不能正确识别体检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危险因素控制栏中,控制措施与体检中发现的危险因素不一致;慢性病随访表中2次体检或随访表中某些指标不一致[5]。

2.2 缺乏统一的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目前,缺乏高质量、简便易行、易于推广且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部分地区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不一致,甚至有些单位只是把纸质版的健康档案扫描成PFD的文档格式,对以后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造成障碍。目前运行电子系统维护、对已建的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等成本较高,建立健康档案并将资料输入浪费较多的人力。在实际抽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单位由于未能及时缴纳软件使用费,软件供应商强行关闭系统,影响了社区的日常档案动态管理工作,滞后甚至停止健康档案信息化工作。

2.3 已建好的电子档案未及时更新

目前曲靖市大部分居民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信息化,但居民健康档案有信息变动后,电子档案未及时更新,使这些电子档案仅成为历史查阅的资料,没有真正将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发挥出来。原因有3方面:①居民到医院就诊后没有将新的病历资料交给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人员;②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没有及时录入新的健康信息;③当时信息系统运行有障碍或在维护中,致使暂时搁下,之后忘记录入,从而导致健康档案信息未及时更新。

2.4 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利用率低

由于部分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对居民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建立的档案质量不高,利用价值不大,导致电子档案成为一种摆设。医务人员出诊或居民来中心就诊时对已有的健康信息未进行更新及增补相关内容,对今后的疾病诊断价值不大,使档案成为死档案。目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尚不能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使用不方便等诸多原因导致电子档案利用率较低。

3 对策分析

3.1 制订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快速、一致地交换和共享[6],有助于增强相互协作,实现对居民健康的动态管理和监控,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卫生服务。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制订统一标准,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对近期已检查过的体检项目就可以免查,既可节约卫生资源,又可减少居民看病费用。

3.2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为信息化打基础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首先要遵守保密制度。居民健康档案与其他档案有所不同,很多属于个人隐私的内容,如果保管不当,会有负面影响,一定要严格保密。要遵守“随时归档”制度,随时归档就是“即时”的归档方法,主要是指与居民健康档案有关内容,必须在特定时间及时添加到居民健康档案中[7],如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儿童检查记录表、孕产妇记录表、慢性病服务记录表等表格,要在5个工作日内交档案室等[8]。最重要的是档案质量问题,只有高质量的档案才有利用价值。档案管理人员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要细心、耐心,不能输错相关信息,全程做好质量核查与控制,随时做好抽查,对错误的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正,及时补充漏掉的信息。

3.3 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满足居民医疗卫生的需求,卫生部门应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工程的软、硬件建设,加强互联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设备,对区域内的居民健康档案实行电子化[9]。目前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3层式B/S结构进行系统的构建,档案的建立主要依赖硬件系统,其前台系统主要任务是通过电脑终端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后台系统主要任务是负责信息的整理、计算、统计及控制信息交换、传递、数据的登录、评价等[10]。相关部门因积极开发、引进先进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同时要保证信息系统的简便易行和易于推广,才能为广大医务人员所接受。同时,逐步与新农合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人员信息系统及医院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互连互通,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11],不但能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也可以参与档案的建立和维护,从而减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压力[12]。

3.4 建立健康档案信息交互平台,及时更新数据信息

目前已建立的电子档案因无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而未达到有效利用和动态管理的作用,所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已是大势所趋。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之后,居民可通过电子信息卡,输入个人健康信息,可配合上学、入伍、就业、婚前、优生等健康体检,为以后入院就诊、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连贯而可靠的参考数据[13]。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后,居民接诊、复诊和随访记录等都要及时补充、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流动性比较强,其管理特点是动态、连续的。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加速发展,连续、方便、综合、全程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已成为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之一,这些服务方式必须建立在动态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而动态信息管理的基础又以不断更新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及时掌握动态变化的资料以便及时处理病情,对个人健康档案中筛查出的慢性疾病、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通过信息化管理可达到全程观察与治疗[1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EB/OL].[2011-05-24].http://.

[2] 卫生部.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EB/OL].[2009-12-01].http://.

[3] 张玲曾,庆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3):318-319.

[4] 陈敏,李道苹.如何构建以区域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J].中国医院院长,2008,4(11):50-53.

[5] 赵书锋,薛红超,张沛,等.浅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12):955-956.

[6] 邢聪艳,张文昌.福州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59-1460.

[7] 张燕,穆德荣.“随时归档法”的探索和实践[J].山东档案,2012,19(1):51.

[8] 潘红梅.浅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92-2193.

[9] 贾先文,黄正泉.建立农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32-136.

[10] 朱晓华,赖瑞南.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化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3):1940-1941.

[11] 任国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山西档案,2013, 30(S1):121-122.

[12] 朱叶飞,朱立国,丁小磊,等.江苏省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811-814.

[13] 高斌,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4):281-283.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2000年,闸北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以有线通VPN连接区信息中心和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网络,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卫生医疗数据共享与协同服务,并以该平台为枢纽,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核心卫生数据上传市平台,市属和外区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在区内医生站调阅。临床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综合卫生管理实现全区信息化覆盖。区属医疗机构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监测、实时预警和应急指挥;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科学的评价、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

用时间积累成果

卫生信息化工作由区卫生局长直接主管,一名副局长协管。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各机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统筹,并成立区卫生科技与信息中心负责区域卫生信息化具体协调推动工作。

在多年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明确了“人人拥有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人人享有信息化医疗卫生服务、人人具有数字化全程健康管理”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总目标。在软硬件、网络等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实施、推进阶段,坚持“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夯实基础,以点带面,稳步发展。杜绝齐头并进、盲目上线而导致“烂尾工程”或者“翻烧饼工程”的出现。

闸北区以自身坚实的卫生信息化基础积极争取国家部级、上海市级的试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提高自身卫生信息化水平,这种滚动的发展模式成为闸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特点。2000年,开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探索;2004年,探索建立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2005年,探索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2006年,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并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2007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县级医疗信息整合共享与协同服务示范工程》;2008年,成功申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示范与应用研究》(蓝卡工程);2008年初,闸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试点区”;2009年闸北区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合作共建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示范项目;2011年,承担了卫生部“3521”工程先期试点和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工程试点。同年6月,“健康云”项目率先在市北医院成功上线运行,目前区政府正在积极向上海市经信委申报“云海计划”中“健康云”建设项目。

典范意义

纵观闸北卫生信息化的成就,其特点可以总结为:“政府主导、区域联动;项目推动、科学发展;顶层设计、夯实基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以“三个人人”为目标,以促进区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为核心。在卫生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夯实基础,以点带面,整体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

在闸北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点。第一是资金问题。信息化建设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项目启动初期,因为资金不足,医疗机构普遍存在设备老旧、超年限使用、机房不能满足相关建设标准等问题。闸北区卫生局除了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之外,每年自筹数百万元信息化经费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参与卫生部、上海市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此外积极谋求社会合作,与微软、华为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第二是人才缺乏。卫生系统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尤其匮乏,大部分网管人员不具备机房的维护和管理能力;医务人员对信息化发展理解不深、对系统功能了解不全,操作不熟练等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卫生信息化成效。为解决这个问题,闸北区以继续教育、专业和信息培训等多种方式,从公司、院校和相关机构中请专家对相关领导、网管和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此外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化人才引进。第三是规划问题。闸北卫生局为整合有限的卫生资源,提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区统筹规划。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强全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成立专职的卫生科技与信息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具体工作推动协调与落实。同时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请专家组参与项目招标立项、初期评审、终期验收,有效保障项目的建设质量。

在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闸北区不断突破难点和瓶颈,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以“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建设无纸化的现代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在临床信息服务中,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优化卫生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在公共卫生方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将疾病防控、社区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相结合,逐步拓展各业务条线电子化,对辖区居民实现全人全程健康管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层面,立足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全区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探索卫生信息综合管理,借助市健康信息网工程,促进闸北区区域卫生信息的均衡全面发展。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惠及民生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努力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的整合,突破了传统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方式。其中,闸北区、闵行区、长宁区等三个区县已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级健康档案信息化试点区。其中,闸北区2000年就开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探索。2006年在全市各区县率先构建了“闸北区卫生信息平台”。这一平台建立后,区域内临床信息与预防保健信息通过该平台实现互通、共享,为病人建立的健康档案在整个区域内可被各医疗机构的医生方便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区域内共享应用,并且在一、二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了电子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

2008年,闸北区进一步探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方针为“多点采集、全时覆盖、全程管理”。经过卫生局统筹规划,闸北区开展了“健康闸北2024”项目。为闸北常住人口的5%(4.8万人群)按照整楼随机抽取的方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为符合指定年龄的居民进行免费体检,对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大肠癌、乳腺癌等六大常见疾病进行筛查,所有信息自动进入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对确诊病人、高危人群、亚健康人群进行分类管理。2009年,在实现全区医疗机构医生站信息化全覆盖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将门诊、住院、公卫管理等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闸北区居民卫生服务记录根据居民身份证号在区平台进行动态抽取整合,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医务人员动态多位点的采集,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真正活了起来。2011年,根据卫生部下发健康档案的相关标准规范,闸北区对原有医生工作站等信息系统进行了修改,使医务人员在为居民服务过程中,及时补充健康信息,建立符合规范的健康档案核心内容。通过数年的努力,闸北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到73%(60.58万人)。根据医改的要求,2011年闸北区探索了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和上海市中医医院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实现了网上专家预和相互调阅诊疗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信息化建设永不停步

闸北区在2012年的卫生信息化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依托卫生部“3521”工程和上海市“健康信息网”工程试点项目,在完成项目工作要求的同时,继续夯实区卫生信息化基础,稳步提高区卫生软、硬件和网络整体水平。

第二,以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共享与协同服务新模式。实现全区卫生服务信息准确、及时上传市平台。充分利用平台汇集信息,继续拓展卫生综合管理应用范围。加强对区域卫生数据的科研引导。

第三,以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建设为抓手,建立医院信息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医院无纸化。同时探索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远程医疗等各种应用和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新技术应用。

第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尽早实现全区常住人口全覆盖,真正做到“全民覆盖 全时更新 全程管理”。通过健康档案,使临床与公卫协同服务,优化卫生管理流程,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2000年

开始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的探索。

2004年

探索建立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2005年

探索区域卫生信息中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

2006年

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并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

2007年

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县级医疗信息整合共享与协同服务示范工程》。

2008年初

闸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卫生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试点区”。

2008年

成功申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示范与应用研究》(蓝卡工程)。

2009年

闸北区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合作共建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示范项目。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调研;应用;乡镇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43-01

早在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规定要逐步建立居民的健康档案,并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在2011年底以前,乡镇居民的健康档案的建档率须达到50%。居民健康档案以个人健康为核心,并动态测量及收集各种健康的相关信息,为了满足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信息资源库。健康档案也是卫生保健的服务中不可缺少的资料[1]。它还是居民健康的管理过程中的规范的、科学的记录。这就要求资料一定具有科学性、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在基层医疗机构建档的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医疗机构虽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已经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地区的乡镇居民的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70%以上。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档案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不高,影响了建档的积极性以及档案的后续更新和维护,甚至有浪费和应付的现象。

1资料的真实性

《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档案的资料须真实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档案除了有医学效应之外,还有法律效应[2]。在调研中发现,某些乡镇卫生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在建档过程中,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工作的不细致,任务较重,一些乡镇卫生院甚至出钱请农村的留守妇女建档,这些人员并不是卫技人员,对档案中的《个人基本信息表》中如血型、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残疾情况、遗传病史、家族史等并不了解,对《体检表》中的职业暴露、体质指数、牙齿缺失、健康问题、一般的查体、住院治疗的情况和用药的情况一无所知,即使一些乡村医生对一些档案的指标也分辨不清,在缺乏统一的上岗培训的情况下,为完成任务,凭着感觉填,给构建国家卫生信息的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3]。我们与当地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一起走访并电话联系部分村民,对建档时所提供的一部分资料的回答不能确定的有之,不清楚的亦有,有的多处与档案记录不相符合,尤其是对于血型、过敏史及家族史等情况,如果出现了不真实的记录,对将来参照健康档案诊疗疾病、制订相关诊疗方案有可能误导,对突发的危急重症或者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带来危险,为医疗事故埋下隐患,为可能的医疗纠纷带来新的风险[4]。

2 档案资料的科学性

健康档案是一种医学信息的资料,具有可交流性,这要求资料记录要规范化,各种图表、文字描述、单位使用等都要符合有关的规定要求。一部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平时不注重对病案资料的规范科学记录,问题描述具有方言化、疾病的诊断模糊化、诊疗的处置随意化、损害的后果掩盖化、医患关系的冷漠化,对知识的欠缺,对病痛的漠视,对患者的倨傲,导致了档案资料的记录和维护的不负责任,决定了部分档案资料的科学水平大打折扣,随着将来医疗信息化进程的普及和联网,返工、重做在所难免[5]。调研中发现,档案资料和随访中不相符的情况中,对吸烟情况的描述的出入最多,日均吸烟量、开始吸烟时间不准确,对饮酒的换算不统一,正常情况下,1两白酒相当于1瓶啤酒,4两红酒,很多档案的资料对酒的记录很混乱。鉴于各类酒的酒精度数不同,即使同一类白酒的度数也各不相同,建议修改档案中的“饮酒情况”[6]。

3 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规范》要求,健康档案要齐全,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档案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部分;记录的内容须完整,能反映病情、就医的背景、病情的变化,潜在的危险因素,问题的评价结果,处理的计划等。在没有经过岗前培训,聘用农村妇女或个别较低医学水平的村医完成的健康档案,为完成任务,会出现乱填的现象。这种档案资料有百害而无一利[6]。

4 档案资料的连续性

健康档案是以问题为导向,把健康问题进行分类记录,每次患病的资料可累加,从而得到了资料的连续性,要保持资料连续性,要求全科医师须善于观察,勤于记录。从制度设计和理论上说,资料的连续性是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在调研中发现,这一项却是最严重的地方[7]。一方面,基层的财力有限,有些县市截留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专项费用,乡镇卫生院不愿意额外为建立和维护居民的健康档案再支出费用,要么一部分乡镇的纸质档案堆积在医院的仓库里,要么购置的电脑没有联网,无论是纸质的档案还是没联网的电子档案,大多数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不会调用,他们认为,调用健康档案没有直接询问患者快、效果好,还会额外增加新的工作量。即使有的医生想用,但是因为没有建立局域网,如果每位医生电脑的档案资料都在维护,还要经常整合在一起,费时费力[8]。

5 档案资料的可用性

如果乡镇卫生院按照《规范》要求,健康档案的资料具备了科学性、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这个乡镇的“档案”就完整地记录了建档居民的健康信息,在临床疾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可以为确诊、制订治疗护理方案提供较大的帮助[9],在公共卫生的服务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档案的资料所提供的居民健康的状况和社区的资源,制订健康指导的计划,对居民、对家庭、甚至对整个村庄或乡镇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的方式,帮助社区的居民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的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自愿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10]。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改的产物,也是解决居民病痛疾苦的帮手[11],是搭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环节,是确实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重要目标的支撑。加大宣传、重视、踏踏实实做好建档和维护工作,逐步构建和完善全国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叶飞,朱立国,丁小磊等.江苏省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811-814.

[2]纪建梅,李士雪.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2,33(23):31-33.

[3]高洁,王勇,廖凯等.湖南省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现况[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31-1532,1530.

[4]许亚妮.建好健康档案守护居民安康[J].档案与建设,2013,(10):70-71.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根据院领导和市卫生局的要求,我们新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9月由市中心医院二分院转型而来,按市卫生局的划分,我中心服务4个社区,共有17232户、65000人,根据四川省卫生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建档率应达到服务人口的60%以上。我服务中心位于城东,居民居住复杂,有城乡结合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覆盖面积广,散户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采用上门调查建档即费时又费力,居民不配合,建档相当困难。我们全面考虑,想方设法用一年时间全力以赴为10440户,3900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健康档案的内容和要求

健康档案是社区医务人员全面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依据,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根据我市卫生局的统一要求,为社区居民进行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档案,每个家庭档案封面记录户主、住址、电话号码、档案编号、档案内装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家系图、家庭成员基本资料、长期用药明细表、健康检查表、接诊记录、预防接种记录、随访监测记录、健康问题等内容。

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

1、 与派出所联系,找出我中心所辖居委会的社区居民人员花名册,以及辖区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名称,整理成册为建档做准备。

2、 大力宣传居民建档的目的及重要性,介绍国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优惠政策,服务中心制定具体的优惠措施给居民居民一封公开信通过电视台、小区广播宣传、到社区、闹市区、人口集居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向居民介绍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及重要性。

3、 与社区居委会联系:以小组为单位,为散在的居民建档,在入户调查前我们在居委会门口及居民区出入口张贴居民建档告知书,给居民一封公开信,并通知入户建档的时间和范围,以及建档的要求等,根据安排时间我们的医务人员与居委会同志一起入户调查建档,成效显著。

4、 与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联系,安排时间为单位职工及家属建档,为辖区内11所学校及4个工厂的所属人员建档,向他们大力宣传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意义以及居民建档后的优惠措施,并利用工厂学校及其他单位开会的机会,向职工宣传,并号召职工向家属传递信息,做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建档数明显增加。

5、 利用社区居民的口碑,居民主动到服务中心来建档,居民来就诊、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孕产妇检查等给予大力宣传,为他们建档,发就诊卡、免挂号费,就诊给予适当的优惠,给辖区内精神病及残障人员免费体检并建档,为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免费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等。让他们得到了实惠,这样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是从前不愿建档的居民主动建档,使居民建档数明显增加。

建档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缺乏:我中心有医务人员共26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几万人建档,加之所辖面积广,散户多,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建档内容多等因素,因此人员比较缺乏。

2资金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非营利性民生工程,为居民建档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档案建立,政府补助没到位,确实给我们带来困扰[3],然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只有先把工作搞好,让居民感到实惠,让政府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社区居民缺乏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配合不好。在刚开始建档时,我们做了很多宣传工作,但有部分居民不理解,认为我们有利可图,不怀好意,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建档,我们要多理解,多沟通,要耐心地宣传和开导。

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健康档案我们设专人管理,按社区,按档案编号顺序摆放在专用档案柜内,慢病、精神病 、残障人以及60岁以上老人、0―7岁儿童,孕产妇等均按社区分柜保管,实行微机化管理,并利用微机的筛查统计功能,准确的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做出社区诊断,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居民建档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通过近三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已走上了良好的循环轨道。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是社区居民实行连续的关键,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必须使用有效途径,建立真实、完整、项目齐全的有效的档案。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政府对社区卫生的加大投入,我们一定会实现健康档案的电子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芳健 周红伟 王家骥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方法与技巧、实用全科医学 2007.2(5):152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