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3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8分钟。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行动研究,探索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动计划,以解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优化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2 翻转课堂及行动研究理论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21世纪的最新教学理念。2007年,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最先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用录屏软件录制PPT和讲解的声音,并将录制完成的视频在网上发布,以此来帮助缺课的学生。2012年,萨尔曼?罕想在TED发表“用视频变革教育”的演讲,提出可罕学院将参与K11翻转课堂的实践,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流行。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罗伯特?陶伯特教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他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课前和课中两个环节。课前,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应的课前练习;课中,教师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在罗伯特?陶伯特教授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国教授张金磊和王颖在他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他们在课前阶段的学习中加入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指出问题并创造学习环境,学生进行探索、协作学习、交流成果、并进行反馈评价。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可行性条件。
翻转课堂并不是对课内课外的学习顺序进行简单的颠倒,而是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2 行动研究理论
1. 行动研究的起源
1933-1945年间,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柯立尔在研究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的关系时首次将“行动” 和“研究” 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形成术语“行动研究”。1946年,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他的《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首次对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进行具体阐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科利(Corey)倡导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并于1953年出版《以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实践》,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进行“教育行动研究”,以改进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形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行动研究发展缓慢,英国教育行动研究兴起。在斯登豪斯等人的带领下,“行动研究运动”逐渐形成。随着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行动研究的思想对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1993年,国际刊物《教育行动研究》的出版标志着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2.行动研究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Kemmis)和麦克唐哥(Mctaggart)(1982)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自己的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
英国学者Mcniff提出行动研究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系统性和实验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参与性是指教师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提出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合作性是指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关系。系统性是指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实验性是指教师教师通过观察和数据调查等方式进行实验研究,获取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实验报告。
我国学者张正东在他的《外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文中提出行动研究的四个特点:研究的对象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和研究者自己的学生;研究内容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本身也是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研究方法主要是反思。
3.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凯米斯与麦克唐哥认为行动研究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是一个螺旋式盘旋上升的过程,每一环节都相互联系。
计划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行动的方案。
行动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二个环节。研究者按照计划行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行动进行调整。再整个行动过程中,完整记录行动的整个过程,并将数据进行整合。
考察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三个环节。研究者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考察。
反思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四个环节。对整个行动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另一个螺旋圈的开始。
3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W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先学后教,演练展示”,“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网络自学、互动学习、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自主、开放的大学英语课堂。
3.2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如下:
1.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前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大学英语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准备形式新颖的自主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
教学PPT: 教师制作的PPT包含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法与词汇,将知识点以简单、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根据知识点设计探索性的检测习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自学效果进行自我检验。
教学视频和音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也可以到国家精品课程网、每日英语听力、爱课程网站、空中英语教室等英语学习网站和学习软件上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如:TED演讲、特朗普每周电视讲话、VOA、BBC、CNN、名人演讲等。选择的视频应主题突出、情感丰富,避免单调、枯燥与冗长,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入主题。
2.学生课前学习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自测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将材料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和遇到的问题做好详实的记录,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将自己在材料中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为之后课前和课上的学习互动积累知识。
3.课前互动阶段
学生通过QQ群或微信群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探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了课前的自主学习材料之后,可以在QQ群里或微信群里给老师反馈。通过课前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
通过课前学习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材料和在QQ群和微信群上的互动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前互动掌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使课堂成为学生探求真理、学习互动的地方。
①小组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布置课堂活动安排,让学生交流讨论,练习和应用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用所学语言知识编对话、写读书报告、开展辩论会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老师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活动进展,并进行指导与点评。
②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前互动和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对小组活动的成果及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③练习巩固
通过小组活动和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练习,以小组检查或老师检查的方式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巩固学习成果。
④反思总结
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提高,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将知识要点吸收内化。
4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
4.1 第一轮行动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制定为期16周的第一轮行动计划。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尝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观察并反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
教师撰写第一轮行动计划方案,准备课前学习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等,制定第一轮行动观察内容。
2.行动
教师根据本轮行动研究目的和行动计划方案,开展第一轮行动研究。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材料,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互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和完成巩固练习,详细记录出现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3.观察
经过第一轮行动方案的实施,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堂巩固和学习阶段,有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展示,或在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愈发明显。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己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听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课堂展示既可以锻炼口语也可以锻炼听力,并不是浪费时间;小组汇报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计划不够完善,没有明确个人汇报的重要性。
4.2 第二轮行动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为研究目的,提高学生课前学习阶段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计划
根据第一轮的观察和反思,对第一轮行动计划进行修改,加入访谈活动,制定访谈表,对学生的课前学习互动情况和课堂学习巩固情况进行访谈;制定观察任务,重点观察在行动计划改进之后,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在第二轮行动中有所改善,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2.行动
针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轮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按照行动计划方案,开展学生访谈活?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堂学习巩固阶段,灵活组织课堂活动,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重点关注后进生在整轮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3.观察
经过第一轮的反思,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二轮行动中已得到改进,但在深入观察之后,发现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有些同学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前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对不明白的知识点做好记录,并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在小组汇报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完整流畅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课前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和学生定好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该细化小组分工,加强教学评价机制。
4.3 第三轮行动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三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1.计划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前两轮行动研究的观察和反思,制定本轮行动计划方案。在之前行动计划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小组自评表和学生互评表;设计观察内容,重点观察学生在本轮行动中学习行为的变化。
2.行动
按照本轮行动设计方案开展本次行动,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填写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
3.观察
经过前两轮行动研究,本轮行动中学生的表现进步明显。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认真做笔记,并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参与互动。课堂学习与巩固阶段,学生能自觉参加讨论并发言,不需要老师和组长的监督。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水平变化很大,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欠佳。
4.反思
通过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的督促作用,学生思考并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也在互评的过程中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完善自我。由于学生个体差异,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融入新模式的教学中,但随着行动计划的继续开展,学生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探索;实践
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首先要更新挂念,随着“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认识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外,还要重新学习很多知识,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第一,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使“素质教育进课堂”可望有新的突破,将着眼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二,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研究的内容往往是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的内容学生占有的资料甚至比教师要多,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为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指导能力而继续进修,有利于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
第三,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课题的参与者,指导课题研究的合作者,他们要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知识的过程。一方面,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可自行选题,自主研究;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路,然后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又不要介入过多。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使师生真正处于一种平等互助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分工,具体做法如下:
一、 实施流程
班级动员与任务划分
辅导老师的确定
小组及组长的划分与确定
小组选题
制定研究计划与方案等
分组进行活动与辅导老师辅导
形成活动报告与小组总结
辅导老师评价与小组修改
形成论文
各组交流与探讨
二、具体实施
(一)集体辅导: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分期向全体高中学生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辅导报告,报告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与确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期集中辅导,使学生初步学会类似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课题的申报和课题组的成立
课题的申报可以采取教师提供课题和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相结合的方法。在申报过程中,我们先请每个学科辅导老师拟定若干个备选课题供学生选择,课题既结合学科知识又结合校本实际,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文学艺术、乡土文化、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等,学生可以从教师提供的课题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拟研究课题。课题经小组长汇集上报后,学校辅导老师针对学生每次选择的上百个课题进行可行性审核、分类。然后把交由各小组长选择。
(三)课题活动的管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编制《研究性学习课记录簿》,内容有课题名称,课题立项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计划,成员分工,工作记载和讨论记录,材料整理,预期成果等栏目,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起了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活动有的放矢,科学严谨。
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空间上看学生已离开了课堂,走向社会进行学习;从时间上看转向更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从方式上看由单体学习转向了团队协作学习;从内容上讲由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了综合利用学科知识去分析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学习。然而,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思维尚未成熟,容易受非课题研究因素干扰,在课题研究的时间段里游玩。为了克服这一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求课题研究小组在每星期的第一节活动课,先在学校指定的集中地点集中讨论,向指导老师汇报上星期的活动情况,研究进展以及本周的活动计划,把研究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与指导教师一起研究解决。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坚持“指导到位,参谋到点,检查到时”的原则,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分工到位,提示学生相关的资料和线索,及时点拔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随时指导学生设计和修改研究计划、问卷调查、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了解学生的活动步骤。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计划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5-0105-04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迁,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必备基础,成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这成为政府未来的政策指向。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这一要求主导下,围绕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1]
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它以“问题”为核心,具有自主性、合作性、过程性、开放性等显著特征。[3]目前,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多通过课堂研讨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来实现。[4]其中,课堂研讨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地位,体现为授课中增加学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以学生为主导的报告;而科技创新实践则是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对已立项课题进行选题、论证、调研、实验、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是以创新为特征和目标的科研全过程。在上述模式的实现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教学效果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参与。但是,由于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习惯性依赖,大学生发现问题并在问题驱动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仍较欠缺,一旦被要求主动探究问题与查阅文献等,多数学生往往表现出畏难和抵触情绪,对课程要求不能积极响应或是以被动敷衍的态度草草应付。[5]222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他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这已成为影响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瓶颈。
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有理论研究多是从教师和管理者的角度关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般模式或保障措施,如探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6]、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技术支持[79]、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与行为[10]和完善教学管理手段[1112]等问题。但是,大学生――这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问题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13]因此,探究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科学设计和改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形成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是以个体信息处理和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意愿的心理学理论。目前,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投资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中,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该理论对个人行为意愿的形成具有较高的解释力。[14]315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的引入,为分析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在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提出的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理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可以由从事该行为的意愿推断,而从事某个行为的意愿受到行为主体对该行为的态度以及他人对该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的影响。[15]但在后续研究中,Ajzen发现,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意愿往往受到外界资源和条件的限制,这种限制使人感到行为受到了控制,即感知行为控制。通过在理理论中增加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Ajzen将理理论扩展为计划行为理论。[16]665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个体行为不仅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还受从事行为的个人的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制约。因此,个体行为意愿的形成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决定。[17]77在上述三个变量中,态度是人们对从事某一目标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它是由对行为结果的主要信念以及对这种结果重要程度的估计决定的。主观规范,即人们认为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领导、朋友等)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采取某个行为。主观规范代表了个体在决策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而这种社会压力会对个体实施某个行为的意愿产生影响。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感知程度,即个体对要完成某个行为其所必须具有的能力、资源和机会的评价。总之,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他人对从事行为的支持越大、自身控制力感知越强,个人从事某个行为的意愿就越强烈。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意愿的形成与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有关。第一,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结果的价值判断和重要性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这一活动的信念和兴趣,从而决定其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也表明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第二,大学生所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社会群体,如师长、领导、同学等对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投入与否,通过主观规范影响自身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第三,大学生对自身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的评估,即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其完成学习过程的信心,从而影响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愿。
三、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行为态度: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和兴趣
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以及重要性的认识。有关研究指出,对于大学生而言,生存与发展、求知与自我完善、上进心和成就动机等内部因素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18]大学生对学习活动是否有益于自我能力提升和未来发展的评价影响其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5]223若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在未来职业生涯以及深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则他们更容易对研究性学习形成正面、积极的态度。同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有助于强化自身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态度。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积极态度的重要前提,对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观规范:重要社会群体对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意愿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采取某个行为的意愿受到对个体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群体看法的影响,[14]315若个体认为对己重要的人希望自己实施某种行为,则个体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就会显著增强。[17]78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年期,且生活方式基本以集体形式进行,故具有较强的从众意识。[19]由于生活范围较为局限和封闭,大学生的学习、消费等行为更容易受到与之密切接触的群体,如老师和同学等的影响。这些群体对某种行为的认同和参与往往会显著提高大学生采取该行为的意愿。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老师以及高年级学生等重要群体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肯定和参与对于提高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其中,同学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态度有助于营造学习气氛,促进学生从众学习的意识,强化学习意愿;用人单位领导和老师对研究性学习的倡导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高年级学生的示范对于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三)感知行为控制:大学生对自身研究能力和条件的评价和信心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认为自身具备完成某个行为所必须具有的能力、资源和机会时,感知行为控制较少,完成该行为的意愿更强。[17]79如前所述,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通过课堂研讨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两大类途径实现。无论何种模式,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主动、大密度地探究、发现问题,甚至通过查阅文献、动手操作或实地调查从而解决问题。[5]222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达到要求进行评价,对自身能否获得必需的实践条件、参与机会等作出预判。而评价和预期结果则影响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参与意愿和投入程度。所以,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系统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对自身研究能力的评价,从而提高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
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提升措施
根据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学生参与意愿的提升应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课程设计三方面来实现。
(一)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应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和启发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信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背景,编写以热点和关注点问题的设定和解决为基本任务的教学材料,结合互联网、大众传媒的信息以及前沿理论和问题,通过增强教材的新颖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深入把握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熟悉研究活动的过程,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活动方案。此外,教师应更大程度地由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引导学习的角色转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给予指导,包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与社会现实,使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上提出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
(二)推行学习小组模式,营造积极的研究性学习氛围
对大学生而言,组成合作型学习小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学习气氛,进而提升参与意愿。学习小组是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均应承担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如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具的准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等。通过小组成员的个人负责和协同合作,最终完成学习过程。
在建立学习小组时,应选择小组中学习主动、有兴趣、有组织能力和有合作学习经验的组员担任组长,合理配置小组成员,在组织成员完成研究活动的同时,不断调动组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小组成员间进行充分沟通和互动,从而在组内形成无形的规范,约束成员活动,这有利于任务完成和保持小组成员积极的参与意愿。同时,可引入组间竞争机制,激发竞争意识和小组凝聚力,以组员间的团结和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研究方法训练,提高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信心
在目前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仅仅体现为专业课程中的研讨环节和围绕课题的调研活动。受制于课程学时和内容,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导致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和信心不足,影响了学习效果,进而制约了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使其对更为专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课程,全方位强化对学生的研究方法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减少学习障碍的目的。根据现有的课程设置,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依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使之适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目前,高校部分课程过度强调课本提供知识的真理性,缺少质疑和探究,更适于传授而不适于研究。因此,有必要增加课程中的探索和研讨内容,以树立学生的研究意识,使其明确研究内容和可行性从而提升其参与意愿。
第二,设计旨在专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基本研究规范与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帮助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训练研究能力,从而减少其参与研究性学习的障碍,使其增强完成学习的信心而提升参与意愿。
第三,开发基于研究课题的课程设计,即结合理论前沿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在不同学科领域选择适当的主题,要求学生完成对研究问题的提炼和界定、资料文献搜集、研究方案设计与执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工作,使学生通过实践有机会运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在研究实践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而提升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
综上所述,为实现国家“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大学的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强化大学生参与研究性课程的主观动机,即激发和提升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愿。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意愿受到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对研究性学习的信念和积极态度有重要作用;同学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研究小组的形成和有效组织小组活动,影响主观规范进而影响学生的参与意愿;在课程设计中,强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训练,通过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和意愿。
[参考文献]
[1] 耿希峰,马丽枝,曲贵海.教学型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8150.
[2] 麻学锋. 基于课题的商科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文史博览: 理论, 2012(3):69.
[3] 刘智运. 构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新体系[J]. 教学研究,2006(5):377383.
[4] 张利荣. 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2:38
[5] 张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及其提升路径[J].学理论, 2013 (20).
[6] 顾建民,楼程富.以研究性学习带动教学方式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1):4142.
[7] 林秀曼,谢舒潇,吴芸.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9):5761.
[8] 汪人山, 邓宗南, 谢婷. 大学生研究型学习对图书馆需求的个案实证研究[J]. 现代情报, 2013, 33(12): 7880.
[9] Donnelly R. Harmonizing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in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2):350359.
[10] Chng E, Yew E H J, Schmidt H G. Effects of tutorrelated behaviours on 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1,16(4):491503.
[11] 宋义林,高树枚,陈刚.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142144.
[12] 任良玉,张吉维.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1(4):2628.
[13] 张达,宋义林,陈刚,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以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工科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5658.
[14] 段文婷, 江光荣.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2).
[15]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AddisonWesley,1975:30.
[16] Ajzen I.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6,32(4).
[17] 张锦, 郑全全.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完善与应用[J]. 人类工效学, 2012,18(1).
[18] 杨彩霞, 谢发忠.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教育:下, 2009(3):122123.
[19] 赵玉宝,张倩,冯晓华.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277279.
Factors on the Intentions of Undergraduates Participation in
Inquiry Learning: Analysis and Promotion Measures
ZHANG Y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12-0068-03
课堂是教师最熟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谓得天独厚。但长期以来,教学研究与中小学课堂教学“脱节”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对于开展教学研究,大家总习惯于在图书馆、在网上搜集资料,进行理论研究等,而对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总是不重视。课堂是教研的沃土,关注课堂,植根课堂,在课堂中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
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是指研究者深入课堂,把课程与教学整合为一体,综合开展关于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的研究,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做研究。提倡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体系与中小学原有的课程、教材、教学与管理等不断发生冲突。同时,新的学科课程标准、新编教材在试用过程中也已显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解决它需要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深入课堂开展研究。
二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需要。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出现“脱节”现象,这既有理论工作者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原因。就中小学教师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神秘、高不可攀,与教学实践关系不大,从而重实践、轻理论;有的教师则习惯于传统的做法,排斥新的教学理论;有的教师虽接受新理论、新观念,但不能抓住理论的本质和精髓,甚至因理解不当而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借助课堂教学这个平台,教师参与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课堂、了解课堂、研究课堂、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自己学习、运用教育理论的同时,与理论工作者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不仅能消除对理论的神秘感、对理论工作者的敬畏感和权威感,而且能明确自己在教育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从而自觉地验证理论或与理论工作者合作创新理论。
三是学校校本研究的需要。校本研究是学校为了全面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学校教师的研究为主体,以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发挥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而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内容涉及教育理论、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但重点还是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能够极大地推动校本研究的全面开展。
四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教师作为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共同体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产生的各种矛盾等都需要教师主动去解决。中小学教师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除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师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无疑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二、植根于谁的课堂开展教学研究
首先是植根于自己的课堂开展教学研究――主位研究。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中小学教师最熟悉的课堂是自己的课堂,把自己和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累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本材料开展教学研究,称为主位研究。在主位研究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既是被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者。作为研究者,研究什么?各学科、各学段研究内容不尽相同,但从总体看,是要研究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特点、教学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评价、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教学人文性的解释与发展等。
其次是植根于他人的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客位研究。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在“研究自己”的同时,还要“研究他人”。教师作为旁观者,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之中,以他人和他人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描述等获得基本材料开展研究,称为客位研究。在客位研究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客位研究的课堂可以是本校教师的课堂,也可以是外校教师的课堂;可以是相同学科课堂,也可以是不同学科课堂。
三、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的程序
首先是提出问题。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之初,研究者首先要提出研究的问题。研究者要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影响困扰自己教学的事件或自己看到的影响和阻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事件等,概括、提炼为有关问题,供自己或大家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其次是制订计划。提出问题后,研究者要通过学习理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或通过向理论工作者、专家学者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研究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案。
再次是验证探索。计划、方案制定好以后就要付诸实施。实施计划的过程既是验证实践的过程,又是探索创新的过程。通过实施计划、方案,研究者可以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探索、发现新的可能性,进而寻求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策略,或对计划和方案作出合理的修改和变更。
最后是反思总结。计划、方案实施结束后,研究者要对其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对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观察、感受到的与问题、计划、行动等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对其现象、结果等作出必要的评判和解释,对原计划、方案作必要的修改,使之形成教学案例或新的研究计划。
案例:新课导入的艺术性研究
提出问题:“导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成功的导课可以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思维方向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新课导入时,有时做得很成功,简短的导入就能吸引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之中;有时则较差,甚至不能顺利导入,以至整个课
堂失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新课导入有没有技巧?怎样做才能使新课导入富有艺术性呢?
目的定位:有效导课,使教师和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
制订计划:一是分析原因,包括邀请合作伙伴、学科专家等听课、发现问题;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并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区别异同;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听取学生对导入的意见;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和相关文献学习,领悟自己的教学与新课改所倡导理念的不同。最后发现,教师在新课导入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语言不够精炼、情境创设气氛不浓、教具运用繁琐不直观、案例分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趣味性和艺术性不强。
二是寻求解决办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编写准确、简洁的导语,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语言进行导课;制作多媒体课件,用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用实物教具或标本直观导课,加强导入的直观性;结合学生实际编写导课案例,用案例进行导课;确定实验班、对照班,进行比较研究。
三是以公开课教学和教学反思录的形式总结研究成果。再次邀请合作伙伴、学科专家等听课,评价导课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听取学生对导课的意见;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并与自己以前的教学录像和其他教师当前的教学进行比较;结合对实验班、对照班实际检测数据的分析,进行反思总结。
四是时间安排:总研究时间为20周(具体安排略)。
验证探索:每上一节课都提前写好导语,先在同伴中试讲,请同伴提修改意见,在反复修改、感到满意后,再进课堂。“新”“奇”“巧”的内容设计,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述,不仅能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学习,而且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结合教材内容,与同伴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或选购多媒体课件。使用这些课件导入新课,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悦的情绪,很快就能与画面、教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结合教材内容采集制作当地动、植物标本,用于导课和课堂学习。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先后制作植物腊叶标本2000多份,动物干、剥制标本100多件,将其用于导课和课堂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现象、问题等编写导课案例,用生动有趣的案例进行导课。将日常生活中制酒、制醋要发酵,防治传染病要注射疫苗,脑中风病人半身偏瘫,近亲不能结婚等学生常见现象和问题编写成典型案例,用于有关章节教学的导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反思总结:在第19、20周开始进行研究总结。主要通过请专家学者和全校教师听课、提问题,研究者回答问题;发问卷、个别访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分析实验班、对照班的有关检测数据;研究者本人进行系统的反思总结等形式进行课题总结。
通过反思总结,我们认为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当然,该研究还存在问题,如用动、植物标本直观导课,不如用活物和在自然环境中用实物现场导课效果好。讲“鱼类”时带几条活金鱼、讲“植物分类”时带学生到植物园去,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还需要在这方面对原计划进行修改。
四、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从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性问题中进行选题
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时既是提问者又是参与研究者,自己提出的问题就是自己作为研究者参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尽量选择教学中困扰自己的或学校内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在起始研究时,教师一般常选择个人关注的问题,如板书的设计问题、讲授语言的趣味性问题、提问的艺术性问题、课堂的有效组织问题、作业的合理布置和批改问题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再选择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进行研究,如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问题、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问题、学科教学的模式问题等。
(二)研究程序因人而异
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的程序有提出问题一制订计划――验证探索――反思总结、“问题――假设――行动――总结”“计划――实施―观察一反思”等。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拘泥于他人的研究程序。
(三)研究成果以能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
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成果在研究者的工作情景中运用时,能取得“行动改善”的效果,如课堂教学评价有了新的突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学手段有了改进和创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较大提高等,那么就不需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
(四)提倡互助合作
中小学教师要真正有效地植根课堂开展教学研究,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学生、同事、领导、教研员、教育理论研究者等进行合作。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合作,要善于在平等、信任的气氛中与学生对话,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其次,教师要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领导合作,争取得到同伴的支持与帮助。同伴之间通过集体备课、说课、磨课,互相听课、评课,切磋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等等,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最后,教师要与专业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研员等合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科学复习计划{甄选5篇}
下一篇:小学电教工作计划{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