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优选5篇}

知识的翅膀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79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2分钟。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由于实行了选项分层次教学,篮球提高班的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篮球基本功,对篮球的基本传接球、行进间单手上篮、投篮、运球和移动技巧等技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制订一年或者两年的教学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或者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篮球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比较精通篮球(包括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裁判法、规则),为他们今后能在社会上更好的从事篮球运动,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创编一套适合篮球提高班学生的校本教程(教学内容)

在高中选项分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是凭经验,所选教学内容没有体现教材的连贯性和层次感,同时也没有系统性。因此在篮球提高班进行选项的初期,教师首先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两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具体化。其中每个教学单元即为一个学期,每学期以36个课时为准,其中有4个课时为机动安排(如测试)。具体内容设置如表1、表2。

在基本确定以上教学内容之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微调。同时,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的教学主题,组合其他技术,运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去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当然,以上内容有些可以做介绍性学习,有些可以精学;有些内容是新授的,有些可以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提高、拓展。

三、运用“训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由于篮球选项提高班人数往往不是很多,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采取了校篮球训练队“训练化”的教学方式,从课的开始部分,一改很多教师花哨的准备模式,而是通过简单、高效的活动来达到热身的目的。在主题教材教学中,教师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要求,将落脚点放在技战术的运用而不是技战术的掌握上,大胆借鉴“训练化”的教学方式,即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战术之后设计大量的练习形式,多为学生提供类似实战的战例,让学生重复的去练习,以达到熟练自动化的程度,初步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使学生处于一种想学乐学的环境中,改变学生平时篮球课中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的情况,让学生真正做到为了“用技术而学技术”。此外,在练习中,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集中讲解,在学生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加大练习的量和密度,提高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能测试篮球项目标准中,大部分评价内容采取了往返运球上篮和90秒罚球线距离的自投自抢。笔者通过测试,发现本教学班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成绩。此评价标准已不能准确反映篮球提高班学生的实际技、战术水平。因此,笔者将学生的评价测试分成了两个部分,各占50%的比例。第一部分即为基本的测试,测试方法同上,当然这一部分除了客观的评价以外,还多加入了动作的技评,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第二部分则采取了10分钟的教学比赛,此过程是借鉴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篮球特招或者单招考试中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分别考核技术、战术两块。技术主要是从合理性、实效性两点考核,战术则从意识的强弱和有效性来考核。当然技、战术考核所占的比例在高二阶段可以是6:4的比例,在高三则可以酌情提高战术的比例。通过这两部分的考核,以此来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每个学生,避免了单一测试都是高分的情况。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篮球提高班的教学慢慢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教学形式,学生上课练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也为学校篮球队输送了大量的队员,由于提高班教学中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因而真正做到了提高班学生与篮球队的无缝对接,而且为学生进入高校进行更深层的篮球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篮球教学;板块式;分段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深入改革体育院校教学计划,篮球普修课教学时数越来越少,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除了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传授给学生基本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转向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内容进行全面拓展,对篮球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我们优化组合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安排顺序,将教学目标分项学分制应用到各个教学阶段和教学板块中,以此来对教学成效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检验。我们结合具体情况,划分了两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有两个教学模块,分别是基本技术教学、组合技术与简单技术教学,两者的教学目标分别是让学生对篮球主要技术动作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和能够对多个动作组合以及多人战术配合进行掌握,成功应用;第二个阶段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竞技能力培养,它的教学目标是对全队战术进行学习,更好地运用战术,提高比赛能力;竞赛组织裁判能力培养,教学目标是对竞赛组织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进行学习掌握,能够对规则和裁判法进行运用,可以担任现场裁判;基本教学能力培养,它的教学目标是对主要技术动作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进行掌握,可以对篮球教案进行编写。

二、实验方案的实施

将本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150名学生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每轮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数量,保证在60人左右,然后随机对学生进行划分,每一个班级划分为三个教学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每一个教学小组都需要有三个老师来负责。当到了第二阶段,对于实验班的教师来讲,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来对某个板块的教学进行负责,然后在各个板块轮换三个小组的学生。完成了每一个版块的教学之后,结合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获得相应的分数,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教学板块。在第二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能够提前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并且都获取到基本学分,那么就可以加入到其他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完成本课程的结业考核,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对全部学分进行获取。

三、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我们结合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以及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用了进来;教学的核心定义为反馈和校正,将差生以及中等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对象,将技术动作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及时告知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来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确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将多媒体教学法应用了进来,综合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这样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教学的知识信息内容得到丰富。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实验班在技术评定、能力评定以及综合成绩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通过板块式、分段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目标,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可以对教和学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提高其整体水平。通过板块式、分段教学的应用,与篮球普修课教学特点相适应,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进来,有机结合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和矫正。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普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系列的弊端,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就可以结合篮球普修课的特点,将板块式、分段教学模式应用进来,以提高教学

量。

参考文献:

[1]张军红.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6):123-125.

[2]刘雷.多元化教学模式下高校篮球教学变革路径分析[j].才智,2010(10):99-101.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篮球课 主题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

选取四川师范大学体育教学专业2016级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试验班级(52人)和对照组班级(54人)。试验前,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技术、身体素质、篮球比赛临场表现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个班级评估结果相当,差异并不显著,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从2014年4月开始,到2015年7月为止。

2方法

2.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查询、搜集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及相关科研文献资料,根据本次研究目的与需求,对资料进行筛选。

(2)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对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访问,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可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良好。

(3)实验法。在深入学习文献资料、分析访问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篮球课主题教学实验步骤,并将其用于试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学生的篮球教学中,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比赛能力。

(4)数理统计法。对试验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

2.2主题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对照班级按照常规的篮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试验班级则采用篮球课主题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将篮球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根据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围绕提高篮球比赛能力这一主题,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出“篮球教学专题初级学习网站”、“篮球教学训练基础理论”等网络课程。在应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时,注意充分运用导航、信息交互、合作学习策略。

(1)导航。建立的网络课程均应用了导航系统,包括课程辅导导航、内容悬浮导航,并辅以图标和文字导航,方便学习者快速找到想要学习的内容。

(2)信息交互。在网络课程中,设置了专题论坛、作业提交等交互模块,方便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3)合作学习。在进行网络课程设置时,根据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参与篮球比赛的体验,创设了相应的模拟情景,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问题为向导,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比赛能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试验班级的对抗能力、跑动能力、观察能力、战术运用能力、运球突破、传接球合理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级(P

(1)虚拟的教学环境。在篮球课的实践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开展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篮球教学环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篮球课学习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同时也能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2)师生角色进行了调整。在网络化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从以前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变身为了场外的“导师”,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适时地引导、启发,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方式多样。主题教学模式提倡“Mirror”学习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其他同学作为自己的“镜子”,认识到其他同学在练习中犯的错误也是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这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在教学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由学习好的学生带着学习差的学生,也能够让差生的篮球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总结

将信息技术与篮球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展篮球课主题教学,能够让原本零散的篮球技战术教学内容形成体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同时,该教学模式还实现了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创新,对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调整,学习方式多样,同时还为师生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学生了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了学生篮球比赛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灿,陈志远.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12-113.

[2] 肖飞.新课程标准下多媒体技术在篮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5):85.

大班篮球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篮球选项课 分层教学 实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辽宁工业大学2013级篮球选项课全体学生。抽样对象为从中随机抽取的两个教学班学生,每班30人,共60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拓展思路奠定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了解篮球课的相关情况,为实验设计和逻辑分析提供参考。

(3)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教学实验法:2013年9月―2013年12月(13/14学年 第一学期)在辽宁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分层教学实验。从辽宁工业大学2013级学生篮球选项课中随机抽出两个教学班,每班30人,共60人。两个被随机抽中的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实验中对无关因子进行了有效控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实验班和对照班是随机选定的。并且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篮球专项技术测试。当确定前测结果为:“两班学生在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水平方面均无差异性。”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其次,安排实验设计者负责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工作。并保证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上课学期、上课时数、教学大纲上完全一致。通过这些细致的安排基本消除了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从而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实验结束后在学期末对两班进行考核评定,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

2.1实验前测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全部学生进行了仔细认真的前测工作。前测的内容包括“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专项技术”两个方面。在“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选取了“50M跑”、“1000M跑”和“立定跳远”作为测试指标,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由三名体育教师协同工作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如表1所示,经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三项指标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实验前两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表1:实验前两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统计(XS)

在“篮球专项技术”测试中,选取了“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定点投篮”作为测试指标,测试结果见表2。如表2所示,经检验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定点投篮”两项指标,无论测试成绩还是技评成绩其P值均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学生在篮球专项技术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实验前两班学生篮球专项技术水平基本相当。

表2:实验前两班学生篮球专项技术测试成绩统计(XS)

综上所述,实验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学生身体素质”及“篮球专项技术”方面不存在差异性,符合实验要求。

2.2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分层

科学、准确、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该实验顺利实施的前提。本实验采用班内分层形式,本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分层原则。以实验前测所获数据统计结果为依据,兼顾学生自身主观愿望,将实验班学生分成A、B、C 三层,分别代表高、中、低三个水平。A 层学生共同点:身体素质优秀,篮球技术较好;B 层学生共同点:身体素质良好,篮球技术一般;C 层学生共同点:身体素质差,篮球技术很差或零基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有差别。A层学生教学目标为:在身体对抗条件下仍能有效使用各种篮球技战术,具备较强的比赛实战能力。B层学生教学目标为:全面、扎实的掌握常用篮球技术。C层学生教学目标为:树立自信,超越自我,尽可能达到考核及格的水平。

2.3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施

实验期间,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上课学期、上课时数、教学大纲上完全一致,并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授课,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练习内容;安排不同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和练习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了便于课堂组织及合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集体讲授、分层分组练习指导的教学形式,把分层的重点放在练习指导环节。学生练习时教师依次对A、B、C三组进行指导。A组(层)学生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与较好的篮球技术,潜力很大,对他们的要求也最高。倡导“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三从”理论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本实验中针对A组(层)学生的教学安排就是基于“三从”理论。A组(层)学生的练习内容具有对抗性强、难度大、强度大、密度大、接近实战等特点。B组(层)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技术水平一般且不够全面,身体素质也不突出,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全面夯实基本功。B组(层)学生的练习内容强调中低难度、中低强度、中高密度、严格执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动力定型,从而扎实的掌握篮球技术动作。C组(层)学生多为零基础水平,身体素质也较差,这类学生往往对篮球缺乏兴趣,也对自己未来的篮球水平缺乏自信,考试能否及格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C组(层)学生的练习内容强调低难度、低强度、中高密度、贴近考试的教学策略。对C组(层)学生要有耐心、多鼓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工作。

2.4考核评定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后, 依照实验要求,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篮球技术水平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定点投篮”。考核不分层次,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考核项目、考核方法、考核标准、考核要求、考核过程等方面完全相同。考核结束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检验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在该学期末选取了“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定点投篮”两个项目,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篮球技术考核。依据考核成绩和统计数据对实验效果进行检验。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考核测试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发现在“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定点投篮”两个测试项目上,实验班的整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具体调查数据与统计分析如表3。

3.1分层教学对学生运球上篮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班“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平均用时为13.76秒,运球上篮技评平均分为8.44,而对照班“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平均用时为14.97秒,运球上篮技评平均分为7.26,T检验结果显示,运球上篮时间P

3.2分层教学对学生定点投篮水平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实验班“定点投篮”平均成绩是5.56个,投篮技评平均分为8.63,对照班“定点投篮”平均成绩是 3.23 个,投篮技评平均分为 7.29。T检验结果显示,定点投篮个数P

3.3两班学生成绩等级分布情况比较

根据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成绩等级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如表4所示,实验后两班在成绩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优秀”和“良好”等级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而“及格”和“不及格”等级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班。

表4:实验后两班学生成绩等级分布情况统计表

综上所述,通过一个学期的分层教学实验,两班学生的篮球水平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篮球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

4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将提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引入我校篮球选项课,能有效化解因“两极分化的篮球基础差距”所导致的教学困境。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不同篮球基础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各取所需,得到与其能力水平和期望相适应的提高与进步。篮球选项课不再是“部分学生的篮球课”,实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鉴于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验中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建议在我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中引入分层教学。

2012年度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武笑玲.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4).

[2] 曹芳.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04).

[3] 张清,魏平.普通高校篮球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