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整理5篇}

风中飘雪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4168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67分钟。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由于没有市场调节,也有其明显的缺点。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陈云思考和探索了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今天,研究我国领导人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发展轨迹,对当前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一)历史的理论难题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大的理论难题。

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在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财产公有,没有商品生产,没有商品交换,没有货币,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尽管后来有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自己的理想社会中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私有制和剥削收入,然而,在长达三百多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史上,主流是莫尔和康帕内拉式的理想社会。

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论述了未来社会。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消灭私有制”[1]的原则。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1](p.409)的社会公有制思想。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2]的思想。在1867年的《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设想,在“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中,联合体“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设,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3]这里隐含的命题是:“自由人联合体”中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比,恩格斯1878年的《反杜林论》以明确的语言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将被消除”。[4]恩格斯的这个论断,就是后来斯大林和所说的“恩格斯的公式”。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根据当时特定历史条件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以及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科学预见。他们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提出更为具体的设想,比如没有具体设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没有设想过渡时期结束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后人也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他们提出这些具体设想。

列宁生活到苏联十月革命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消除商品和货币,还是保留商品和货币,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他作出正确的回答。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曾经打算废除货币,但是在实践中遭遇到困难。列宁在1919年就指出:过渡时期内“立即消灭货币是不可能的”。[5]“我们没有做到一下子废除货币。我们说,目前货币还要保留着,而且在从资本主义旧社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过渡的时期,还要保留一个相当长的时间。”[5](p.340)列宁不仅在理论上解决了过渡时期要保留商品和货币的问题,而且通过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上解决了利用商品和货币、利用市场的问题。但是,列宁未能生活到过渡时期结束后的社会主义社会,未能提出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生产的历史难题,留给了斯大林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难题。认真研读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以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难题。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区别

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区别作了科学的说明。

无论是在苏联或是在中国,都曾有过不少人由于分不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而犯了主张立即取消商品生产的错误。

在苏联,有人断言,在取得政权并把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后,就应当取消商品生产,而不应保存商品生产。这些人的理论根据,就是我们在前面引证的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这句话。斯大林批评了这样的人。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中说:“我们也有(这)样的人”。[6]

在我国,在1958年刮“共产风”期间,主张消灭商品生产的既有经济工作者,更有经济理论工作者。严肃地指出,这些人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差别,他们的主张是错误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他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是不认识五亿农民的问题……现在有人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不要商业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违背客观法则的。”[7]

斯大林当时面临苏联国内在商品生产问题上的混乱思想,感到非常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而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首先就必须对恩格斯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这一论断作出正确解释。斯大林分析了恩格斯的这个公式,指出:“恩格斯的这个公式不能认为是十分明确的,因为其中没有指出,究竟是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还是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即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还是仅仅一部分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这就是说,恩格斯的这个公式可以了解成这样,也可以了解成那样。”[8]恩格斯的这个公式究竟应当怎样了解呢?斯大林仔细研究了《反杜林论》,发现恩格斯讲到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讲到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这说明,恩格斯的公式指的是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而不是把一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可是,苏联的情况不是一切生产资料都收归国有,而只是一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因此,斯大林指出:主张取消商品生产的这些同志“是大错特错了”。[8](p.546)

当时也面临我国国内在商品生产问题上的混乱思想,也非常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他说:“现在很多人有一大堆混乱思想”。[6](p.4)有的人急于要宣布为全民所有制,废除商业,实行调拨;有的人主张搞自然经济,不要进行商品生产。

研究了恩格斯的公式,研究了斯大林对恩格斯的公式的解释,认为斯大林分析得对。他说:“斯大林对恩格斯的这个公式的分析是对的。斯大林说:‘恩格斯在他的公式中所指的,不是把一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而是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即不仅把工业中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把农业中的生产资料都转归全民所有。’‘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消除商品生产。’”[7](p.438)联系我国实践说:“现在我们的全民所有是一小部分,只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的一小部分。只有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占有了,才能废除商业。我们的经济学家似乎没有懂得这一点。”[7](p.438)

人们最容易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商品生产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问题。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7](p.439)他结合我国当时的情况,指出我国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本质差别,提出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任务。他说:“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6](p.48)

还肯定了斯大林说的“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这一论断,进一步提出判断商品生产的性质的标准。这个判断标准就是:“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7](p.439)

运用判断商品生产性质的标准,确定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原则界限。这个原则界限就是:“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7](p.439)的这个公式,从本质上把握住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区别。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当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生产时,有些只从现象上观察事物的人,就误认为这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就是搞资本主义;另一些只从现象上观察事物的人,又误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没有本质区别。与这些人不同,没有停留在商品生产的现象上,没有只看到商品生产的外部联系,而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抓住了不同商品生产的本质,找到了不同商品生产的内部联系,从而区别了不同性质的商品生产。

的公式一方面澄清了混同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错误,另一方面澄清了否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原则区别的错误。前一错误是“左”的错误,这一错误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就是搞资本主义;后一错误是右的错误,这种错误认为商品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否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原则区别。

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难题,至此得到全面解决。

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商品生产的区分,对我们认识和区分不同性质的事物,特别是当前对我们认识和区分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斯大林认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他说:“现今在我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即全民的形式,一种是不能叫作全民形式的集体农庄形式……集体农庄只愿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商品让出去,愿意以这种商品换得它们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转,目前在我国……仍是必要的东西。”又说:“当然,将来在两种基本生产成分即国营成分和集体农庄成分由一个包罗一切而有权支配全国一切消费品的生产成分来代替的时候,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就会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必要的因素而趋于消失。但是,只要这个条件还不具备,只要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生产成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便应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必要的和极其有用的因素而仍然保存着。”[8](p.550)

同意斯大林的观点。他认为,可以用斯大林这一理论来说服我国那些主张立即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说:“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如果你们不同意,你们就来驳斯大林吧!”[6](p.57)

赞成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条件所做的分析。但是,没有局限于斯大林所说的条件,而是发展了斯大林的理论。斯大林认为废除商业的条件只有一个,这就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即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全民所有。与此不同,认为“只有国家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占有了,社会的产品十分丰富了,才有可能废除商业”。[6](p.40)这就是说,他认为废除商业的条件有两个:“国家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占有了”是第一条件,“社会的产品十分丰富了”是第二条件。

随后,十分清楚地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两个条件。他说:“(斯大林——引者注)这段里关于商品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6](p.58)在这里,明确指出,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要前提,社会生产力尚未高度发展和产品还不很丰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第二前提。据此,提出的科学预言是:当主要前提已经不再存在时,只要第二前提还存在,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反过来说,“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6](p.56)的这些论述,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范围

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之后,接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范围。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它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者(国家、集体农庄、合作社)所生产的商品。它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8](p.551)这样,斯大林把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消费品,而把全部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商品生产的范围之外。

不同意斯大林把全部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商品生产的范围之外的主张,认为这种主张不妥。他指出:“斯大林说,苏联的‘特种的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这看来很不妥当。它的活动范围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有些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等生产资料是属于商品的。”[6](p.59)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和斯大林没有分歧,他们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都是商品。然而,在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和斯大林存在着重大分歧。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全部生产资料都不是商品。则认为,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只有全民所有制内部调拨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卖给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都是商品,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相互转让的生产资料也全都是商品。针对斯大林的说法,说:“‘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我们是,又不是。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6](p.40)在另一个场合,又说:“斯大林认为在苏联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在我们国家就不同,生产资料又是商品又不是商品,有一部分生产资料是商品,我们把农业机械卖给合作社。”[7](p.435)

斯大林按照所有权没有转让的理由,断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部生产资料都不是商品。不同意这个推断。恰恰相反,正是根据所有权转让的理由,论证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卖给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是商品,并且论证了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相互转让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说:“斯大林根据商品是一种可以转让所有权的产品这个理由,说苏联的生产资料不能列入商品的范畴,这值得研究。在我们这里,很大一部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就是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调拨的产品。也有一部分生产资料是商品,我们不仅把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而且为了公社办工业,把一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这些产品,都是商品。国家卖给以后,它的所有权转让了,而且在公社与公社之间,还可以转让这些产品的所有权。”[6](p.63)不仅认为斯大林的这一理论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认为这种实践大有问题。他说:“斯大林最后这封信(指《答阿·弗·萨宁那和弗·格·文热尔两同志》——引者)关于不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的意见,彻底错误。”[6](P.6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和斯大林一样,都认为不是。不同的是,不仅指出把劳动力当作商品买卖的社会条件已经根本改变,而且指出随着这种社会条件的根本改变,社会的雇佣观点也根本改变了。他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把劳动力当作商品买卖的社会条件已经改变了……很多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劳动力不是商品,不是为人民币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6](p.59)

(五)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

在商品生产的作用问题上,苏联当时有人说,商品生产在任何条件下总还是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资本主义。斯大林反驳了这一说法。在这方面,斯大林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肯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可以具有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一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决定性的经济条件”下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这些条件是:“如果这些使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已不存在”,“如果生产资料已经不是私有财产而是社会主义财产”,“如果雇佣劳动制度已经不存在,而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商品”,“如果剥削制度早已消灭”。[8](p.549)

在商品生产的作用问题上,同意斯大林的有关论述。针对我国一些人害怕商品生产,他一针见血地说:“现在我们有些同志怕商品,无非是怕资本主义。怕商品干什么?不要怕……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pp·58~49)在这里,明确地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规定为我国发展商品生产的目的。不仅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积极作用”,而且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极其必要、极其有用”。他说:“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7](p.436、440)

关于我国是否具备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的“决定性的经济条件”问题,说:“斯大林所说的‘决定性的经济条件’,在我国也完全有了。斯大林说:‘试问,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这句话很重要。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斯大林讲了很多理由。”[6](P.51)

把我国同印度、巴西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他发现,“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7](p.435)强调我国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他说:“现在我国有人不要商品生产,不对。在要不要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搬斯大林,而斯大林是搬列宁的。斯大林说,列宁主张全力发展苏维埃商业。”[6](P.44)

从多方面论证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他指出,社会的需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需要,都要求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要求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商品交换。他说:“应该按照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有计划地从两方面发展生产,既要大大发展直接满足本公社需要的自给性生产,又要尽可能广泛地发展为国家、为其他公社所需要的商品性生产。通过商品交换,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换回等价物资,满足公社生产上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6](p.38)又说:“社会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社员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公社的生产不可太单调,不能只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发展自给性生产的同时,要多搞商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生产能交换的东西,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交换。”[6](p.39)他还指出,发展商品生产是走向富裕之路。他说:“京、津、沪郊区农村之所以比较富裕,是因为这些地方商品生产比较发展,商品交换比较发达。”[6](p.39)

主张“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要把国家和公社的商品交换,纳入计划的轨道,要逐步推广合同制度”,他认为,“合同就是计划”。[6](pp.39、593)

总是辩证地看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除了积极作用,有没有消极作用呢?不回避这个问题。他说:“商品生产有没有消极作用呢?有,就限制它,否定它,过去的资本主义的‘鬼’已经吃掉了,将来再出现资本主义的‘鬼’,就再吃掉它。怕这个‘鬼’干什么?不要怕。”[6](p.51)他援引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规定的各项有关政策,并说:“我们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容许其存在和发展,但是,我们又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6](p.51)

(六)研究和运用价值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任何科学都要认识和反映客观规律。政治经济学当然也要研究和反映客观经济规律,揭示外在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强调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倡认真研究和学会运用经济规律。他说:“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必然性,要研究它。”并说:“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6](pp.28、33)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的价值规律。

在当时刮否定商品生产的“共产风”的情况下,经济学家耻于谈价值规律。说:“现在我们的经济学家不喜欢经济学,苏联也是这样,认为谁谈到价值法则谁就不名誉似的”。[7](p.434)在这种情况下,力主研究价值规律。要研究价值规律,首先必须回答,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还起不起调节作用,并说明起调节作用的含义。如果不起调节作用,还必须回答,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还起不起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是这样回答的:“斯大林这里说,价值规律在苏联‘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在这方面起作用的是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这说得很对。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在我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6](p.61)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计划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概括为:“计划第一,价格第二。”[6](p.494)在这里所说的“计划第一,价格第二”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他说:“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9]提出:“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7](p.435)

要求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6](pp.59—60)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趋势,但不是每一次交换都是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相一致。考虑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同时考虑了农民提出的农业支援工业的口号,他提出:“赚钱不能过分,工农业产品的交换不能够完全等价,但要相当地等价”。[9](P.122)而要做到相当地等价,就必须逐步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逐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政治上考虑这个问题,他说:“调整价格,就是调整工人和农民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问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6](p.490)

苏联重工业产品的批发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低于价值。这种情况引起的关注和思考。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两种可能性:“可能有它的经济原因,这就是他们的重工业机械化水平高,工人用得少,产品成本低”;“可能是重工业是在命令主义的方法下建设起来的,大家不那么关心,不那么积极,又不提高觉悟”。还分析了这种情况会导致的后果:“结果使搞重工业的人感到横竖是国家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不用心去搞经济核算,结果使重工业不能赢利,需要国家补贴。”[6](p.560)

苏联轻工业产品价格高,这种情况也引起的关注和思考。分析了这种情况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会不会使这种产品的市场不能迅速扩大?如果不能迅速扩大,那么,这样总的算起来,积累的资金不是更多而是更少,反过来,妨碍重工业的发展”。[6](pp.560~561)

承认价值规律的客观性,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是不同意夸大价值规律的作用。夸大价值规律作用的典型例子是苏联教科书所说:“由于掌握了价值规律,它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就不会带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危机的那种毁灭性后果。”对此,批评说:“这一段把价值规律的作用夸大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是由它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而不是价值规律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所以没有危机及其‘毁灭性后果’,主要不是由于我们掌握了价值规律,而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全国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没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等。”[6](pp.497~498)

(七)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历史范畴

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绝对的生产方式,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相应地,他们把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看作是永恒的范畴。这种非历史的观点,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到西方现代经济学家,是一脉相承的,鲜有例外。与此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同样,这个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经济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范畴,而是历史的范畴。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不是永恒的范畴,而是历史的范畴。他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总有一天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总有一天它们要完结自己的命运。能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经济范畴都是永久存在的吗?能说按劳分配这些范畴是永久不变的,而不是像其他范畴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吗?”[9](p.137)他又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这些经济范畴,难道是永生不灭吗?难道它们只有生长、发展而没有变化、死亡吗?难道不是像其他的历史范畴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吗?”[6](p.258)

当然,说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是历史范畴,决不意味着那种企图超越历史的、主张立即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本文前面引述的关于“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的条件的论述,关于“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还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也还不可能废除”的论断[6](p.8),就是对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生产是否存在的问题所作的全面的、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回答。

二、陈云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所说的“计划第一,价格第二”,实际上说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继之后,在中央长期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发展了思想。

(一)苏联和中国计划经济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市场调节部分

陈云在1979年3月8日写的《计划与市场问题》这一著名提纲中,总结了1917年后苏联经济计划和1949年后中国经济计划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苏联和中国的经济计划都是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办事的,当时这样做是完全对的。问题在于,苏联和中国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和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马克思的原理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计划经济中出现的缺点。

苏联和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对于这一重大问题,陈云作了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10]

(二)忽视市场调节的后果

陈云对市场调节作了明确解释:“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在经济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10](p.245)

陈云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忽视市场调节的后果:一个后果是,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另一个后果是,忽视价值规律,思想上没有利润这个概念。这是大少爷办经济,不是企业家办经济。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这个著名提纲中,陈云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10](p.245)陈云预言:“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10](p.247)

陈云的著名提纲在社会主义史和马克思主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全面地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除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以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而且必须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二者同时并存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而不是只同时并存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也不是只同时并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二者的关系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四,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居重要地位,但二者的绝对数额都将增加。

这样,陈云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指出了“两种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又指出了“这两种经济在不同部门应占的不同比例”。[10](p.245)

三、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邓小平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指导思想。

这里顺便说一下,邓小平在谈话中通常把“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市场”作为同义语,把“计划经济”、“计划调节”和“计划”作为同义语。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有时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有时说“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有时又说“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一)“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之初起就一直在思考的重大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11]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国内外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另一种解释是,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按照前一种解释,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经济;按照后一种解释,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同样,在什么是计划经济的问题上,国内外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计划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通过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另一种解释是,计划经济是通过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按照前一种解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经济;按照后一种解释,计划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邓小平明确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不应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应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他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1](p.203)又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1](p.367)

(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如果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基本经济制度,而不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就必然会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反之,如果认为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不是一种基本经济制度,就必然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不存在矛盾。

1986年10月23日,邓小平接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在回答该公司总编辑格龙瓦尔德提出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这个问题时,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11](p.148)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既然市场经济是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矛盾,那么,由此必然会逻辑地得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著名论断。他说:“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2]

(四)“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解决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重大问题之后,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邓小平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他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1](pp.148~149)

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的思想既有始终不变的部分,又有不断发展变化的部分。

邓小平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不断发展变化的部分是关于要不要以计划经济为主的问题。在1979年11月26日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著名论断时,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12](p.236)与此相一致,1980年1月16日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他的提法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3]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些提法,与“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的提法相一致,也与陈云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相一致。在1987年2月6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在要不要以计划经济为主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他说:“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11](p.203)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上,从讲以计划经济为主,到不要再讲以计划经济为主,这是一次重大变化,也是一个重大突破。与这一思想变化相适应,《邓小平文选》第2卷1983年第1版中的“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个提法,在1994年第2版中改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12](p.247)

邓小平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始终不变的部分是,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强调这个不能改,并且强调今后仍要继续坚持。他说:“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1](p.306)

(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论述。在谈话中,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11](p.373)

(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当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市场经济时,有些只从现象上观察事物的人,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就误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另一些只从现象上观察事物的人,则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断言“市场经济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断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他们模糊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的原则界限,实质是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区分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他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2](p.236)这一段话,既讲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又讲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明确地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方法,不同之处是所有制。他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问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12](p.236)

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区分,与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分,实质是一样的。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而要看它与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同样,邓小平实际上也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市场经济,而要看它与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或相结合。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或相结合,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或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因此,那种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行“国际接轨”的主张,是错误的。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的共同之处,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不能接轨的。

(六)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发展市场经济就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搞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会不会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这是国内外舆论谈论很多的问题,也是邓小平想得最多和讲得最多的重大问题。

邓小平注意研究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反应,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说:“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舆论,以为我们是搞资本主义,或者以为我们这样搞最终要走到资本主义……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11](pp.157~158)又说:“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1](p.346)

邓小平不仅指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指出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他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1](p.138)对于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邓小平做了充分的估计:“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1](p.111)

邓小平相信,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他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1](PP.138~139)在这里,邓小平正确地把握住了保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会走向资本主义的两个根本条件: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一是不导致两极分化。邓小平对这两个根本条件的另一种表述是:“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1](p.142)邓小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改革必须坚持这两个根本原则,他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1](p.149)

在邓小平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条件中,最根本的是第一条,即“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实现第二条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的先决条件。正如邓小平所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1](p.149)

邓小平把坚持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同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起来,强调必须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强调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下一代下两代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从长远说,最终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现在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我们的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11](p.111)

在新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陈云和邓小平对计划和市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历史性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理论,不仅在过去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而且今天仍然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更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然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只有逐步积累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上获得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不断推进,不断深化,才能逐渐接近于科学真理。说得对:“绝对真理包括在相对真理里面。相对真理的积累,就使人们逐步地接近于绝对真理。不能认为……到了一天,人们忽然找到了绝对真理。”[6](p.663)

参引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Ⅰ,人民出版社l975年版,第l05、10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9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5]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91页。

[6] :《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8年,第11页。

[7] 《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7~438页。

[8]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46页。

[9] 《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0]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245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分工明确,奖惩分明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责任到人,加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奖惩分明,使他们开始权衡责任与荣誉的分量,对于给公司做出节省成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商场年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商场年度工作计划1转眼已到年底,2024已近在眼前,回顾2024年的工作历程,虽然总体来说还算过得去,但不足之处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新年将即,针对本职工作的特殊性质及特点,结合自身素质和能力,对下一年度工作进行展望和规划职务分析。

企划,广意上讲应为规划、策划、实施及监督,即根据市场环境特点及变化,针对企业本身,为企业指定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包括为企业谋划各阶段可行性经营发展路线,企业形象包装、广告公关策划等;而根据我们商场本身性质及特定要求,暂时性企划的职权主要表现在广告公关策划实施、企业自身形象包装,及各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三个主要方面。

因此,在下一年的工作规划中,将针对以上三个重点工作来进行。

一、活动策划

思想阐述

就现阶段而言,我市各大商场的销售额主要是依靠制造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利于消费者、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引导消费者消费、提升自身销售额的目的。作为我们而言,活动,毋庸置疑是一定要做,但是无何在众多商家、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第一是要掌握市场变化,在招数上出奇,以奇制胜;第二要时刻把握消费心理,攻心为上;其三就是制造广告效应,控制好宣传这步棋,以声夺人(酒香就怕箱子深、再好的东西、再新颖的构思、再多的让利,消费者不知道,也于事无补)。所以以上这三点,将是在2024年活动策划中重点体现的。

首先,对于一年当中几个重要节日(如春节、三八、五一、国庆、元旦等),将进行重点分析论证,这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做好各方面的调研工作,根据消费者思想及商场自身等因素综合分析来制定方案,这一点将是告别以往仅以折扣、降价为主要销售突破的第一步。

其次,商场的壮大,离不开新老顾客不间断的物质资助。不断把潜在顾客变为顾客,把顾客变为老顾客、忠实顾客,也将是商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会员,推行会员卡以至星利城家园卡,同时不断通过相关活动把顾客提升为星利城家族的一分子、一部分,应是2024年战略规划之一,而会员卡也将在下一年的各个活动中具体体现和运用起来。

其三,活动虽然是提升商场销售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也不能盲目的做,更不能一个活动刚结束另一个又接起来,这样一来将失去活动自身的本质意义,也更容易使消费者感到乏味,对于我们的活动也就感觉参加不参加无所谓了(反正天天都一样,都有“活动”)。我们商场以后的发展方向或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朝高档次进发,这就注定活动要做就必须要以精为主,而不是以多为主。因此,次年除各大节日活动外,每月最多应控制在一个活动,且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把握在一周至十天左右,让消费者对我们的活动产生饥渴感,达到只要我们一有活动,就能有明显绩效的目的和效果。

重点工作规划

1、在活动方案制定时间方面,保证大型活动方案(如重大节日等)提前15—30天完成定稿,小方案提前10—15天完成,以便各部门有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修改工作;

2、为了更好地完善活动方案,使之更具可行性、实效性,在制定方案前一个月内做好相关活动的调研工作,包括市场环境、同行业分析及消费心理等;

3、为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实施中,为进一步了解活动本身对商场的实际效果和影响,不定时地对商场进行观察分析,并及时发现问题与相关部门和领导沟通、解决;

4、为确保以后在活动策划、实施方面的更加完善,每次活动结束后,做好活动的末尾工作,对于活动每个环节的好坏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活动的思想及方式制定保持时刻改进、时刻调整的工作心态;

二、广告公关

思想阐述

我们做广告的目的,就是第一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牢固的企业形象,提高美誉度和认同度;其二就是借助广告媒体对商业信息进行有效传递,提升实效性。两相结合,才是相对完善的广告宣传。

长期以来,我们的广告媒体主要是以电视字幕广告为主流媒体,从实效性来看,的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主流媒体,欠缺的是无法将星利城企业形象树立在市民心中,而对于现代广告营销而言,电视字幕、短信等广告媒体也只是起到发布信息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广告形象宣传”的作用。在2024年,首要的任务则是根据以往收集来的各广告公司、广告媒体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出着实适合我们企业的主流媒体作为宣传平台,并根据该媒体特点制定长期宣传战略,使其切实为我们服务,达到真正广告宣传的目的。其次,在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形象宣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社会影响力,如制造新闻看点、发展慈善公益活动等,通过社会舆论提升星利城在市民心中地位和认知度。

重点工作规划

1、做好公司对外形象宣传工作,即公司主流广告媒体的选定工作,根据前期已收集的各广告公司、广告媒体资料,结合公司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在2024年2月份中旬之前(春节前)将广告媒体选定方案定稿落实,加快企业对外形象宣传的步伐;

2、为了更好地提升星利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新的一年中将开拓、尝试利用舆论宣传,通过新闻报道等低价位宣传形式,促进星利城口碑效应;

3、安排好公司对外广告发布的一切相关手续的申批、审核工作,确保广告发布方面的可靠性、合法性;

三、商场形象

思想阐述

综合起来,商场的形象大致包括橱窗形象、内部氛围布置、商品陈列等方面。其中,作为个人而言,对于橱窗形象方面,在设计及搭配方面均不成熟,而橱窗又相当于商场的门脸,对于吸引消费者起着很大的作用,新的一年中,在橱窗方将下深工夫研究,并结合实际锻炼摸索,把弱项弥补上来。

在新的一年中,商场内部布置的重点,将在人性化、温馨化方面改进,尽量使顾客有重回家的感觉。对于商品陈列方面,将多与商场各部门积极沟通、配合,包括货架摆放、商品摆放等尽量多地从各渠道进行学习并具体实施到导购员处。

重点工作规划

1、为弥补在橱窗方面的不足,对于每次橱窗的内容更换,做到提前半个月做好对橱窗设计风格及材料各方面的落实工作,以保证橱窗的正常出样;

2、开拓思想,以人性化、温馨化为基础,结合企业文化做好商场各方面氛围设计工作,如电梯、天花扳、指示牌等,改善商场消费环境;

3、配合商场活动做好各项有关商场活动氛围的设计工作,确保商场活动的卖场气氛;

总结

对于个人来说,一直以来最为缺乏的就是主动沟通,这对于工作的进行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个人方面,尽量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以便使工作更有效地进行。

商场年度工作计划2一、经营业绩稳步上升,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实际销售完成年度考核计划的130%,同比增长15%,所实现的纯利同比增长381%。确立了武商建二在青山区域市场的领先市场地位。经营调整成效凸显。全年引进新渠道104个,淘汰品牌123个,调整率达70%以上。全场七大品类均实现20%以上的增幅,最高和最低毛坪较去年增长 26%和13%。两个工程两手齐抓。“打造20个百万品牌”和“引进10个成熟品牌”的“两手抓”工程,有21个品牌实现了销售过百万的业绩,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6%,占全场销售总额的27%。扩销增利企划先行。突破常规,通过整合资源,把握热点,推出个性化的营销活动,在营销造势上始终保持区域领先优势。

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现场管理成效斐然

狠抓现场管理,全面推行“亲情式服务”体系,在一线员工中开展“服务意识 ”的大讨论。对商场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整改,使卖场形象焕然一新。

三、“执行”观念深入人心,人力资源不断挖潜。

以“打造企业执行力”为指导思想贯穿全年的培训工作。共进行了900多小时,万余人次的各类培训,真正实践了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工作要求。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轮岗,涉及岗位异动37人,在员工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响。

--年的工作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以下六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问题一:经营结构与发展目标不协调的状况依然非常明显。

问题二:对市场形式的预见性与具体经营举措实施之间存在矛盾。

问题三:促销形式的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禁锢了营销工作的发展。

问题四:日常性的销售与热点性的销售差异仍未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问题五:全场性应季商品的货源及结构问题没有改变。

问题六:供应商渠道的整合在--年虽有改变,但效果并不明显。--年,青山周边区域的商业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面对前有中南销品贸的整装待业,后有青山百货的步步紧追,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入手:

一、抓春节市场,确保开门红,誓夺年度目标 以春节营销工作为先导,全面实施旺季市场经营战略,确保二月份开门红及年度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经营略微调高经营档次,跟青商、徐东、销品茂实行整体错位,打造区域时尚百货。特别是在区域市场内实现主流品牌独家经营的格局。

三、组建货品部,实施进销分离,加大招商调整力度通过组织架构的健全,为加快调整进度提供有力的软环境,使调整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区域百货经典的经营格局。

四、以四楼的改造与经营为契机,全面整合场内资源做强做大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以开发扩大四楼经营面积和内容作为--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提升商场的经营功能,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狠抓百万品牌,全面发挥二八效应要从招商、装修、营销、人员、考核等各方面全面整合,提高百万品牌的成功率、成活率,使已有的百万品牌发挥领军作用。

六、狠抓渠道优化,减小因供应商实力弱对经营造成的制约在渠道整合上选择有实力的品牌和供应商,淘汰或择优选择一些非厂商或一级代理商的供应商,在营销、价格、货源、退换货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

七、科学分析,力求突破,全面推行亲情化营销--年的营销工作要突破较为单一的促销模式,加强情感式营销。通过宣传、陈列、服务整体造势,包装更生活化、时尚化,达到吸引客源,促进销售的目的。

八、实施员工素质工程,实现人才发展战略转型--年,我们将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实施培训“五个一”工程。同时,加大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场员工的工作行为,形成和谐、规范的良好工作氛围。

商场年度工作计划3伴随着万达购物广场创建,市场部一直坚信“公司的战略是清晰的,定位是准确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发展适时调整适合现阶段中国市场发展的商业营销模式,及时正确的找到最合适的营销理念。

职务分析

“商场如战场”,万达购物广场市场部,主要负责购物广场的战略规划与设计,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做出预测,对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预测。包括广告宣传、公关活动、促销活动、讲座与展会,以及网上资料、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制作。一般来说他们并不大量接触零散的客户,而是针对一个目标客户“群体”去做工作,去激发他们的潜在需求。

因此,在下一年的工作规划中,将针对以上几点工作来进行。

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我市各大购物广场的销售额主要是依靠制造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利于消费者、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引导消费者消费、提升自身销售额的目的。作为我们而言,市场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如何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在众多商家、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在招数上出奇制胜非常关键。也是我们在20--年的工作重点。

20--年我们着重对全国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考察,大连万达模式对我们深受启发,我们也通过网络了解和电话咨询等,进一步了解到万达的整体策划也不是他们自己搞的,完全是依赖大连的展览公司。整体策划是以4T商业营销模式为基础,以休闲、体验、互动、娱乐四大元素组成,直击网络购物的致命弱点,他们在策划方案中融入各种展览,旅游,文化教育等,形成互位交叉和资源共享,购物广场在营销策划上逐渐向以服务为轴心的商业综合体转化;将原来的美陈的投资大量压缩,全部采用租赁的模式。他们的策划方案深受启发,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一点我们市场部已经开始学习和贯彻《商业4T营销理论》。把我们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做了梳理,引进大连几家专业从事展览器材及展品租赁的供应商,这样我们将大大节省了20--年商业美陈的投入。并随时关注大连万达的发展动向,即时做出调整。

购物广场的壮大,离不开新老顾客不间断的物质资助。不断把潜在顾客变为顾客,把顾客变为老顾客、忠实顾客,也将是购物广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会员,推行会员卡,同时不断通过相关活动把顾客提升为沈阳大悦城家族的一分子、一部分,应是20--年战略规划之一,而会员卡也将在下一年的各个活动中具体体现和运用起来。

二、广告公关

我们做广告的目的,就是第一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牢固的企业形象,提高美誉度和认同度;其二就是借助广告媒体对商业信息进行有效传递,提升实效性。两相结合,才是相对完善的广告宣传。

长期以来,我们的广告媒体主要是以电视字幕广告为主流媒体,从实效性来看,的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主流媒体,欠缺的是无法将形象树立在市民心中,而对于现代广告营销而言,电视字幕、短信等广告媒体也只是起到发布信息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广告形象宣传”的作用。

在20--年,首要的任务则是根据以往收集来的各广告公司、广告媒体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出着实适合我们企业的主流媒体作为宣传平台,并根据该媒体特点制定长期宣传战略,使其切实为我们服务,达到真正广告宣传的目的。

其次,在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形象宣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社会影响力,如制造新闻看点、发展大型文化主题巡展等公益性质的活动等,通过社会舆论提升购物广场在市民心中地位和认知度。

重点工作规划

1、做好公司对外形象宣传工作,即公司主流广告媒体的选定工作,根据前期已收集的各广告公司、广告媒体资料,结合公司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在20--年3月份之前,将广告媒体选定方案定稿落实,加快企业对外形象宣传的步伐;

2、为了更好地提升商业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及社会影响力,新的一年中将开拓、尝试利用舆论宣传,通过新闻报道等低价位宣传形式,促进口碑效应;

3、安排好公司对外广告发布的一切相关手续的申批、审核工作,确保广告发布方面的可靠性、合法性;

4、在网络上大肆宣传本购物广场20--年度新一轮大型文化巡展活动。

三、购物广场销售区形象

综合起来,购物广场的销售区形象大致包括橱窗、内部氛围布置、商品陈列等方面。其中,作为个人而言,对于橱窗形象方面,在设计及搭配方面均不成熟,而橱窗又相当于购物广场的门脸,对于吸引消费者起着很大的作用,新的一年中,在橱窗方面将下深工夫研究,并结合实际锻炼摸索,把弱项弥补上来。

在新的一年中,购物广场内部布置整个围绕年度文化主题,为消费者创造商品以外的价值空间和值得体验的真实感受。积极策划组织各类带有公益色彩的文化展览及各类主题活动,强调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在消费决策前便取得认同。在DP点原来的花卉全部取消,从大连购买趣味雕塑作品20件整体分布,提高购物广场整体的艺术氛围和档次。各部门积极沟通、配合,包括货架摆放、商品摆放等尽量多地从各渠道进行学习并具体实施到导购员处。

重点工作规划

1、为弥补在橱窗方面的不足,对于每次橱窗的内容更换,做到提前半个月做好对橱窗设计风格及材料各方面的落实工作,以保证橱窗的正常出样;

2、开拓思想,以人性化、温馨化为基础,结合文化做好购物广场各方面氛围设计工作,如电梯、天花扳、指示牌等,改善购物广场消费环境;

3、配合购物广场活动做好各项有关购物广场活动氛围的设计工作,确保购物广场活动的卖场气氛。

总结:

通过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提高部门工作的准确性,实效性,从而提升市场部整体工作能力,给购物广场带来更大的利益。

商场年度工作计划4商场紧紧围绕商厦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展开工作,在加强管理、强化意识、开展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商厦的持续快速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自--年开业以来,服装商场时刻以发展为前提,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经营布局调整,提升服装品牌结构,合理利用平效……使得商场能够快步、稳定地发展。

今年,我商场紧紧围绕商厦整体部署及--年全年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商场领导班子走出去考察、调研,反复推敲升级改造计划与实施细则,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合理利用平效,成果非常明显。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今年的升级改造中,我们采取了经营面积扩大,品牌升级,货位调整,店堂改造,加强管理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提升了企业形象,而且销售业绩不断攀升。

回顾--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方面:

一、适应市场需求升级改造,整体经营布局调整合理,品牌结构日趋成熟,经营成果喜人。

服装商场全年计划任务4400万,实际完成万元;毛利计划330万,实际完成万元,费用。

今年新增收了新品费、广告费、装修管理费和其他收入累计上缴纯利7万余元。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1、紧跟商厦各种大规模促销活动,不放过任何销售机会。

根据商厦总体部署,在多次大型促销活动中,我商场都能围绕活动主题,积极配合,以活动和节日促进销售。在新发周年店庆、集团店庆、黄金周等重要促销时段,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和经济效益,最高日销超百万。配合商厦的活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积极与厂家联系货源,增加适销品种,灵活促销,保底扣点,力保双赢。

2、扩大经营面积,合理利用平效,提升经营品牌。

品牌经营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调整引进了大小品牌80余个,年销售超百万的专柜有10余家。确保了我商厦经营定位的提升。

升级改造时,冯总带领商场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反复分析研究、精心策划,扩大了男装和运动休闲的经营面积,将原有服装商场的二层半楼拓展至三层半楼,整个男装和运动休闲的经营面积及经营品牌同步升级。男装由原有品牌20多家发展至61家,引进了培罗成、雅戈尔、九牧王、花花公子、哈雷纳?金狐狸等知名男装品牌30余家,国际运动品牌匡威、kappa入驻我商场;并引进了七匹狼、匹克、康踏、哥仑布、贵人鸟、豪健等国内运动休闲品牌及威鹏、佩吉、劲都人、旗牌王、伊韵儿等中性休闲品牌20余家,顺利完成了今年升级改造任务,受到了商业同仁及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升级改造后,男装、运动调整扣点,平均增长了2﹪--3﹪。租金、管理费、人员工资等增加纯利润11万余元,为提高销售业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适应商厦整体形象发展的需要,在兼顾本次经营布局调整重点的同时,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后淘汰了销售业绩不好的女装品牌10余个,并引进了卡琪露茜、雅诺、芙奈尔、蒂澌凯瑞、热度、范奈沙、科尚等10余家女装品牌。顺利地完成了今年的升级改造任务,为计划明年女装品牌的再次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建立员工档案,了解了员工的第一手资料。对家里特殊困难的员工予以照顾,动员员工关心和帮助他们。主动从家里拿不穿的衣服和生活必需品给特困员工;员工家里盖房子,我们发动员工利用个人时间去她家帮忙;员工的弟弟出了车祸,我们问长问短尽量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在我们的带动下,我商场目前已形成了有困难,大家帮的好风气。

5、发扬“勤俭善持”的企业精神,降低费用,节约挖潜,压缩不合理开支。

我商场在勤俭善持上,人人有责。以节约为前提,减少小后勤人员,压缩人头工资。原一层楼四个清洁员,现每层楼两名清洁员,洗手间的清洁员应一层楼两名,现两层楼两个清洁员。在人头工资上每人年节省近万元。

因商场大,费用高,我们将可利用的东西修修补补,凡是能用的,可修补的绝不花一分钱。由于我商场托管的专柜多,长途电话及传真较多,费用较高。我们与厂方沟通。动员各厂家自己安装电话,降低商场管理费用。

0x年的工作已近尾声,我们会把今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当作明年工作的新起点。总结工作经验,针对不足,在求实、做细、落实上下功夫。我们将继续在商厦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年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1、--年,在经营管理中,紧紧围绕商厦的工作部署进行工作。

在续约--年新合同的同时,将部分专柜基础扣点提高2---3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增加年租金15万余元,调整人员工资3万余元。

2、积极配合商厦做好1月15日和“4?15”两个店庆的准备工作,我们将把两次店庆作为--年上半年工作的重点。

为了能在店庆期间有良好的销售业绩,给--年的工作开个好头,我们将提前组织货源,认真布署店庆期间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现场管理人员加大力度。力争在店庆期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刷新我商场自开业以来日销的最高销售记录,成为--年的工作的良好开端。

3、5月份,我商场将全面调整女装的经营布局及品牌结构。

本着以名优商品为主、完善品牌结构为原则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根据商场的经营面积,初步拟定借鉴国商的经营格局,将以往的中岛改建为侧边厅。我商场将以淑女装和仕女装为主打商品,继续培养米茜尔、柯蒂娜等一些知名女装品牌的忠实顾客群,并组织新品牌,调整10----15个有竞争力、有影响力、有特色的女装品牌,确保商场品牌组合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调整女装的同时,不忘兼顾男装和运动休闲的经营状况。采取末位淘汰的原则,淘汰一些效益差的男装和运动休闲中小品牌,合理进行调整,在不影响销售的同时,确保明年区域划分整体规划的完整性,保证--年的升级改造的顺利完成。

4、在经营环节上,要求商场管理人员定期考察调查市场,具备预知市场行情变化的能力,熟练业务知识,研究商品流行趋势,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知名品牌的经营规模,认真学习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查找自身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拟定工作细节的补充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提高商场领导的综合能力,向商厦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

加大管理力度,向管理要效益。在总结今年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拓展新思路,努力挖掘创造利润的新途径。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力争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明年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

5、x年的工作重点是抓销售,提高利润。

将明年的销售计划落实到各柜组,并由柜长落实到各专柜及个人,增强全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每月按计划任务考核各专柜的销售情况,对销售前五名的专柜和后五名的专柜予以公布,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鼓励员工提高销售业绩;对销售排名后五名的专柜,与专柜人员一起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提高销售业绩,对确无提高的专柜将予以淘汰。针对货品不实和卖场空的现象,我们将在充实货品种类和数量上下工夫,以柜组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的原则。柜长主抓货源,有针对性地与货源不足的厂家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充实货源,配合导购员做好销售的准备工作。凭借多样化,多品种的商品留住各种层次的消费人群。

6、节约挖潜,压缩不合理的开支。

降低各项费用,杜绝浪费现象。能省一分钱,绝不多花半分钱。老百姓离不开“衣、食、住、行”,可见服装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服装是引领时尚的必需品。新发的市场定位是品牌时尚店,我们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虽然目前我们的销售还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深信服装商场是欧亚新发最有潜力最有发展的商场,为此服装商场的全体员工向着这一目标共同努力。相信随着经营和管理的不断深化,在--年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更加合理高效的方法,将明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配合商厦领导超前完成明年的工作计划。

商场年度工作计划5一、熟悉工作环境

1、熟悉楼层主管的工作职责,楼层主管日常工作流程和相关工作的协调部门;

2、熟悉本楼层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向他们了解他们所在工作岗位的情况;

3、熟悉本楼层的所有专柜,包括专柜名称、具体位置、经营商品的性质、经营方式及经营状态。

二、发现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1、根据上一阶段的工作,找到当前工作流程中的漏洞,比如是否有本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否有需要相关部门协助解决而没有具体的人和方法来落实的问题;

2、所有本楼层的员工是否清楚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相应的工作流程,是否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及所在岗位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是否按照相应的要求来做好本职工作;

3、了解本楼层专柜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灯光照明、商品陈列、库存积压等等。

三、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1、完善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向上级寻求帮助以解决本部门需要上级支持才能解决的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协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2、对本楼层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具备所在岗位必备的能力,并能按公司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3、与各专柜沟通协调,解决其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以上工作为主要工作思路,在具体的日常工作管理上须如此进行:

1、管理本楼层销售工作;

2、清楚掌握本楼层各专柜销售及货品、人员情况;

3、负责柜长、营业员工作分配、考勤、仪容仪表、行为规范;

4、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5、培训下属并跟进检查培训效果;

6、处理顾客投诉;

7、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8、及时准确地将商品信息及顾客需求和建议反馈公司;

9、负责楼层环境清洁、灯光、道具、维修、安全;

10、按时更换、检查卖场陈列;

11、跟进公司促销活动的执行、宣导;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商务概念的提出是改革的产物,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贸易部——商业部、外贸部——内贸部——内贸局——商务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小编搜集的《商务部工作计划样本2024》,供大家参考阅读,更多内容 。

商务部工作计划样本2024一、管理方针、管理目标

1、指导方针

以适应市场求生存,以创信誉求市场,以开源节流求效益,以增强实力求发展。

2、工作目标

瞄准全年经营计划,强化商务班子建设,不断完善项目承包,研究招标投标程序。

3、工作思路

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为基础,分析客户定方向,分析对手找方法,分析自己找差距,综合分析定措施,不断学习、分析、调整、适应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机构设置:

1、机构设置图

2、商务部岗位图

三、各部门管理职能及计划措施

(一)商务部

1、管理职能

(1)加强各单位商务班子建设,提高经营能力。

(2)开发新市场、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3)按“两加强一理顺”完善内部承包机制,强化内部承包管理。

(4)加强对外投标、对内招标管理。

(5)加强预结算管理,提高经营利润。

(6)加强成本计划设计管理工作。

(7)商务经营活动管理到位,项目论证及时,市场渠道畅通。

(8)拟定公司经营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9)调整年度经营指标,保证单位间的平衡发展。

(10)加?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迸嘌担?岣呱涛袢嗽本??幕?炯寄堋?/p>(11)加强网络建设,保证信息畅通。

(12)深入推行查摆纠,保证部室工作人员工作到位。

2、计划措施

(1)商务班子建设。公司商务部制定关于《商务经营管理办法》,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商务班子,做到:人员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行进间加强工作的配合和协调,年度计划分解到月,滚动推进;总公司商务部对各单位的商务活动进行月检查、季考评,保证各单位年度经营计划的完成。

(2)市场开拓。

①劳务公司。以“十六字”经营方针为指导,以集团公司《经营管理规定》及《鼓励外出施工的有关规定》为标准,广泛收集信息,聘请职业经理和中介机构(或中介人),发挥我公司在资质、工期、质量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站稳老市场,开拓新市场,开拓新市场2-3处;利用青岛公司这个牌子,在东营突破高层工程,填补无高层工程施工的空白,

②工业公司。工业公司做好产品定位,市场调整适应迅速,广告宣传及时到位,潜心研究产品促销办法,保证市场渠道畅通。

(3)承包管理。按“两加强一理顺”的管理原则,修订和制定《项目承包管理规定》及《项目经理在全公司流动管理规定》,完善内部承包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项目承包率达到100%,转变项目经理思想观念,让项目经理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带动自身发展;另外,按《资质开放经营管理规定》与有独立承包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联合,利用资质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体现低价竞争,赚钱就干,实现规模效益。

(4)招标投标管理。修订《对外投标管理规定》及《内部招投标管理规定》,完善招投标程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凡接手工程必须在公司商务部的监督下进行内部招投标,达到公开、公平、公正;集团内部建设项目,无论工程大小、造价多少必须在商务部监督下进行招投标,一次包死;制定《内部建设管理制度》,必要的设计变更,无论任何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最终结算值必须报公司商务部审核后方可挂帐付款,否则,按规定处罚责任人。

(5)预结算管理。在公司商务部领导下,各单位商务科按公司《预结算管理规定》进行工作,加强预结算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灵活运用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单项工程的结算值必须达到上限,利用结算进行开源,保证企业利润化。

(6)项目论证管理。修订《项目论证申报审批办法》,凡公司范围内经营的工程、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及时写出可行性报告报公司商务部,由公司商务部参与考察论证,逐级上报决策,否则,出现失误,按责任承担损失。

(7)成本计划管理。成本计划是生产和材料采购的依据,修订完善《成本计划设计管理规定》,承接的工程,凡直接控制成本的必须按规定时间设计出成本计划。各单位设专职商务人员对设计成本进行审核把关,保证成本计划的准确性,谁出失误,谁承担责任;与我公司合作间接控制成本的工程,成本计划提供按规定支付相应费用。

(8)做好发展规划。按照公司《五年发展战略》对各单位的中长期经营计划进行不间断的督促落实,各单位经理时刻关注本单位发展战略的进展,特别是房开公司,更应做好长、中、短项目的合理搭配。开发1-2处10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园区,做出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

(9)年度指标调整。修订《经营管理规定》各单位必须紧盯年度经营指标,商务部进行月检查、季考评。确因国家指令性政策原因可能使指标上浮或下浮,商务部可半年做一次微调,年终一次总调,保证单位间的平衡发展。

(10)人员培训。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商务部利用例会对所属人员进行制度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性培训,掌握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增强业务能力。

(11)信息管理。制定《商务部信息管理规定》,商务部利用各种网络,对收集的信息每天进行筛选、汇总和发布,让各单位每天在得到所需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12)深入推行查摆纠。查摆纠是保证我们工作到位的保障,认真执行公司《深入推行查摆纠管理制度》。在本系统内定期进行查摆纠,小问题即查即纠,大问题召开现场会或利用例会进行查摆纠,时刻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根源,彻底解决,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二)市场科

1、指导方针

深入实际,求真务实,数据说话,论证及时。

2、工作目标

把握市场动向,寻找潜在机遇,提高论证能力,减少化小风险。

3、工作思路

以总公司计划目标为指导,以市场开发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开发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的,保证公司年度目标的全面实现。

4、管理职能

(1)负责对开发投资项目论证管理。

(2)及时传达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3)广泛收集信息,掌握开发新领域。

(4)项目论证信息反馈管理。

(5)投资项目行进间的追踪调查。

5、计划措施

(1)项目开_证。修订《项目论证管理规定》,项目开发以各单位为主,首先拿出可行性报告,报公司商务部,商务部根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成立论证班子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拿出结论性意见并上报主管领导,由下而上逐级把关,谁出现失误,谁承担损失。

(2)关注国家政策。时刻掌握和了解国家开发的有关政策,制定《外聘人员管理规定》,聘请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作为政策顾问,特别是与国家土地和开发市场相关的政策,应及时掌握,减少化小企业投资风险。

(3)项目开发。制定《项目开发管理规定》,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和收集开发信息。在国家土地政策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一些中、小城市和原有出让的土地进行经营或收购,保持开发的可持续性。

(4)论证信息反馈。为了体现我公司诚信经营的原则,制定《信息反馈管理制度》,凡进入论证程序的开发项目,不管成功与否,都应给合作者一个满意的答复,第一体现我公司的诚信,第二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5)项目行进间追踪。制定《项目行进间追踪调查管理办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行进间跟踪调查,查看项目的进展情况是否符合论证报告,若投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实际与所述内容有较大差距时,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交商务部主管领导,逐级反映,以便正确决策。6、主要管理指标

市场科主要管理指标

序号管理内容管理工作指标

1项目论证管理深入现场率100%,数据分析率100%

2信息管理信息收集率100%,筛选、发布、利用率50%

3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制定率100%

4投资项目审批工程项目审批率50%,产品开发、房地产项目审批率100%

5项目行进间追踪投资项目的效果,运行质量追踪率100%

(三)商务科

1、指导方针

加强商务班子建设,完善商务管理机制。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实现开源节流。

2、工作目标

商务职能落实到位,成本计划翔实准确。

承包管理制度完善,各种核算及时认真。

3、工作思路

以深化严细化管理查摆纠为主线,以商务经营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为重点,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不断研究、分析市场,修订、完善适合于我公司发展的经营政策,管理方法、管理思想,保证年度经营指标的完成。

4、管理职能

(1)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及分析。

(2)对外招投标管理。

(3)按“两加强一理顺”的要求,抓好内部承包市场化。

(4)经营政策的修订和完善。

(5)工业产品的营销策划。

(6)承发包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7)成本计划设计管理。

(8)单项工程的阶段核算管理。

(9)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11)修订内部项目承包合同的各项条款和内容。

5、管理措施

(1)客户资信调查。商务处协助各单位,认真执行“金建发()17号文”,对客户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主要以客户的社会信誉、资金状况、融资渠道等为调查项目,防止陷阱工程和骗子工程。

(2)招投标工作。针对目前投标现状,根据《对外招投标管理规定》必须做到一工程一分析、一工程一投标方案,一工程一总结,对招标文件逐条研究、掌握关键词、关键条款、实现中标率40%的目标。

(3)项目承包市场化。按《内部招投标管理规定》,凡公司范围内的工程,必须进行内部招投标,商务科监督每项工程是否进行招标,凡没有进行内部招标的工程,按制度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进行通报。

(4)经营政策的修订完善。对于各单位的经营政策时刻进行关注,制定《经营政策修订补充管理办法》,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每季度进行一次,以同行业、兄弟单位好的经营政策为补充,弥补我们的不足和缺陷。

(5)营销策划。根据市场不同阶段营销情况进行策划,聘请或招收营销策划方面的专家和人才,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研究、分析产品定位、广告宣传、产品促销的新办法,在拿出好的营销方案,保证营销策划的先进性。

商务部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一个总揽("一化四建"总揽商务工作全局),务求突出二个重点(以抓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商贸流通市场建设为重点),必须抓好三个关键(解放思想、干部作风、队伍建设),坚决完成四大任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招商项目包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劳务输出)。

二、工作目标

201_年要完成实际利用内资27.5亿元,同比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10%;新开发包装市级重点项目25个,投资总额75亿元;完成对外劳务输出500人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达到34.2亿元。

三、工作举措

按照以上工作思路及确定的工作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全民招商,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紧紧围绕"一化四建"发展战略,推动招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充分整合各种优惠政策资源,不断提高招商项目的竞争力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媒渠道,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形成针对性强、实效突出的招商引资宣传体系;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全面完善本籍能人资料台账,大力实施乡情招商;明确招商目标责任,大力实施"点对点"招商;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实施区域招商。着力形成"以情招商"、"以商引商"、"集群招商"的良好格局;三是严格招商引资考核。进一步明确全县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任务,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形成招商有功重奖、招商不力重罚的氛围。

2.主动尽职履职,强化商务执法,促进商贸流通领域有序发展。

一是以争资跑项为抓手,推进城乡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根据县委、县政府城市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抢抓省政府把农贸市场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报项争资,促进县城农贸市场整体提质,迅速建设改造一批农村超市、市场,加快完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打造区域商务中心;二是以商务综合执法为重点,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抓好生猪定点屠宰和酒类流通监管,规范肉品、酒类市场秩序,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秩序;三是以市场监测为保障,促进消费增长。抓住市场运行中的各类问题,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尤其是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商品的掌握;积极组织各类展销活动,促进消费水平提升,做好电子商务调研,争取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基础性发展。

3.规范商务运行,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外经合作的新跨越。

在省商务厅劳务合作平台批复的基础上,加快对外劳务输出服务建设,不断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全力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办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质或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咨询和信息服务。

4.加快转变作风,深化精细管理,推动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严格执行县委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转变商务机关工作作风,着力推进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和谐机关建设,在局机关推行精细化管理,定岗定责,严格考核兑现,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争取全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商务部的工作计划样本一是多措并举扩大社会消费规模。认真研究消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稳步扩大住宿、餐饮等传统消费,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规模,确保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15%左右。二是深入继续把落实各项商务惠农政策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着力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提升全县商业发展水平。三是立足县域实际,整合市场资源,重点培育专业市场,把专业市场建设和改造为设施先进、功能齐备、交易规范、集散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重点项目及民生工程:

1、__集贸市场续建工程,总投资8400万元;

2、__农贸市场续建工程,总投资2600万;

3、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项目:河道养猪专业合作社、大庄圣女果农产品合作社、武功土织布专业合作社;

4、冷冻设施建设项目:__天润果蔬公司、__农贸市场冷库、武功复兴冷库;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字】计划管理 商业银行计划体系 控制调节 预测分析

银行业是计划领域中的后来者。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经营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银行业竞争加剧。第二,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改变了银行和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

一、现代商业银行计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商业银行计划工作同其他计划工作一样,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就是对所计划的工作任务发挥“计划”的功能,通过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现实的要求和历史情况与发展需要的认识了解,做出比较可行的部署或安排方案,从而为领导决策和实施者提供某种依据,以帮助我们既有目的而工作起来又有条不紊。而这样做又是可能的,因为不管银行工作是如何牵涉到国民经济综合的千头万绪和它自身的如何复杂多变,但总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我们又能够认识这些规律,从而使我们能够凭以做出某种“计划”。因而要提高银行计划工作的水平,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不管我们自觉还是不自觉,又总是在认识这些规律,以取得工作上的自由,而自由又“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

银行计划工作几乎都是围绕资金做“计划”。货币的流通与出回笼,资金的营运与松紧,贷款收放的多少与效益,都需要和尽可能按照有关根据和参数作计划。这种计划既是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的体现,又会给进一步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以基础。

(二)争取主动性,力避被动性

首先,要与业务活动相结合。任何一个计划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完备无缺,而必须在实施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银行计划工作更是如此。它与银行各项业务活动有更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计划工作为业务活动提供引路,但同时又有待于业务活动去检验而不断丰富与提高计划的内容与程度。计划工作者的任务是要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努力反映客观实际,但这种客观实际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就为自己在这个变化中加深认识而改变原来某些不切实际的计划,使之符合客观实际进而能动地推进业务活动。

其次,要与信息的及时传递相结合。在今天信息量骤增,信息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资源和经济成就的必不可少情况下,如果计划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着眼和着手于现有的数据和本行的知识,那肯定是会落伍而与所计划的工作任务拉开距离,因而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研究金融信息理论和科学管理方法,充分注意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快传递、快反馈,适时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搜集起来,加以分析综合,为我们的计划工作充实新的内容,提出新的方案,做出新的决策依据。

再次,要与调查研究和金融研究部门相结合。我们银行的计划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而当计划作出后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就会进一步深化计划的程度,论证计划的具不具备科学性和有无可行性,从而获得主动权,从事物的必然性转化为自由。因为“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决定的那种能力。”“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我们银行工作的计划要愈有科学性、可行性,从而使我们愈益自由而求得现实性,也就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对事物的认识愈要深刻。而且许多计划都要通过多次的、反复的调查研究,一次比一次透彻,一次比一次趋于全面,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做出积极反作用于客观的方案供人抉择。我们作出的存款计划是如此,贷款计划是如此,存贷结构调整的计划也是如此,等等。而搞好了这些计划,进而也就为全局性的综合计划打下了基础。

(三)发挥创造性,把握特殊性

银行计划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凭借一定的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总结概括、权衡比较,既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这就要求一个称职的计划工作者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的经验之谈上升到高度的理论思维。这种创造性发挥得如何,对银行计划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很大。银行计划工作的主攻点主要是面对国家、企业、以及自身的各种经济现象,也涉及到一些自然现象。我们的计划工作者对这些现象的很好处理,好比赛场中的教练、古时称谋士或军师,要能不失时机地、有效地帮助参赛者知己知彼,善战善赛。可以举出我国古时候的齐国赛马活动作比喻,有一次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观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马分三等,双方都以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三局皆输。孙膜发现,他们的马力相差不大,在下次比赛时便给田忌出谋,让他用上等马对威王的中等,用中等马对威王的下等马,用下等马对威王的上等马,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得千金。

二、商业银行的计划体系

商业银行的计划体系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级是带有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它提出银行发展的指导思想、有关的理论和发展方式,制定总体目标和全面的发展指标,为银行勾勒远景。这个阶段主要是为银行做出重要决策制定理论框架, 这些决策会对银行未来市场、产品、机构设置、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等产生重大影响。发展规划着眼于长期发展、注重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不拘泥于过细的问题。银行的战略要回答: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即谁是客户?应当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发展规划较为宏观,因此在静态的经营环境中,它只能使经营状况略有改善,并常常被认为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然而,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对于银行生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比较平稳的经营阶段已经结束, 竞争方面的挑战出现时尤其如此。当商业银行想要将自己的经营扩展到相关的业务或非传统的业务时,当它想要改变自己的竞争地位或形象时,或当它必须重新确定自己的主要业务领域时,制定发展规划很重要。发展规划对于那些希望改变自己的市场和经营管理状况、正在进行重组的银行也很重要。在经济动荡的年代,发展规划必不可少,它可以提出一整套的管理计划,帮助银行考虑目前的决策可能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应付风险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监控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二级是带有战术性质的行动计划,它制定与实现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具体工作任务。行动计划主要是制定短期的目标,用来支持发展规划,并且要说明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将如何达到预定的目标。行动计划最终将通过具体的任务计划书反映出来,这些计划书确定了完成整个项目中各项任务的时间表。行动计划注重完成预定的任务,但是,它还必须支持银行的整体战略远景。对于需要着手进行组织调整的银行来说,这种编制规划的经验很值得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制定远景规划固然很需要,但是,其紧迫性尚不及实现远景规划所需要的市场营销方案、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组织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步骤及控制手段等。行动计划为确定和协调这些体制因素提供了基础。第三级是财务计划和预算,它将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中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和任务转变为财务经营目标。编制财务计划和预算可以预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效。银行也可以以预测结果为依据制定酬金和奖励计划。

三、商业银行计划的编制

商业银行编制计划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这要取决于参与者的身份和他们参与的性质。采用自上而下方法编制预算,开始时由高级管理人员为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和财务、经营目标。然后,每个职能部门据此提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和预算,说明它们如何实现银行的总目标。这种方法在银行必须对变化了的环境做出迅速反映时或者是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必须整顿自己的经营时显得特别有效。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编制预算时,先由各个职能部门编制自己来年的计划,送高级管理人员审查。然后, 职能部门根据高级管理层提出的修改原则编制预算计划,但是,最终的预算往往是经过部门管理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磋商之后才确定的。与自上而下的方法相比,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最终经营、预算目标。为了保证工作效率,高层管理人员在磋商中必须对所有的职能部门一视同仁,否则就要承担打击士气和在预算年度内影响各部门合作的风险。为了做好计划工作,商业银行有必要成立专职规划部门负责组织此项工作。规划部门负责对计划进行分析、组织和管理,在商业银行首次执行计划时提供咨询,以期根据实践结果修改计划程序,或协调银行的战略。编制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市场。发展战略是一家银行经营的灵魂,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制定战略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对付竞争。为此,制定战略的基础就是要理解竞争和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决定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主要因素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属于特定市场的,其中最主要有以下几个:(1)资本充足率。由于金融监管者和金融市场越来越重视资本金,因此,资本不充足将会使银行的融资、业务发展和防范风险受到限制;非传统的银行业务,如证券包销、公司兼并和收购等,也会受到限制。(2)资产质量。从金融实力的立场看,资产质量差的银行无力参与竞争。它的资金和人力耗费在虚弱的借款人身上。员工的才智和银行的能量都不得不消耗在资产重组和处理有问题的贷款上。(3)人力资源。企业家的素质和良好的判断力可以使一家银行识别和开发市场机会。正如德国银行家威尔弗雷德古兹(Wilfried Guth)所指出的: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人力资源可以被视为一家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资产,把握竞争机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直接依赖于人力资源的质量。(4)信息。银行是一种对信息很敏感的产业。银行有能力收集和利用信息(特别是有关信贷业务的信息) ,是对国民经济最有价值的贡献。收集和评价信息对于放款和其他与信用相关的业务至关重要,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时同样如此,其中一些服务,如金融咨询服务必须为银行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信息。(5)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人力资本、技术、市场条件、金融监管和银行企业文化的函数。在发展中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常常因监管部门对金融工具管理过严和缺乏竞争机制而受到阻碍。(6)科技。为实现银行的发展目标而采用的科学技术是否适用,是决定一家银行服务、决策和内部控制质量的必要条件。(7)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是一种无形的、但是很重要的资产。这种权力的价值决定于市场对银行以往服务、资力、竞争能力等方面表现的认可程度。特许经营权的价值还产生于银行分支机构网络和传统的客户群。一家银行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认真分析自己在上述诸多方面的现状,扬长补短,量力而行。

商场个人主要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在笔者管辖的国产葡萄酒区域市场上,同品类的竞争对手常年在打价格战,尤其是主流的几款品项,比如原汁系列、爽口系列,多年来竞争对手已经从区域市场上成功分流掉很大一部分经销商资源,终端网络资源和消费群体,对于A国产葡萄酒企来讲,不能再无视这种公司常年处于被动的局面持续下去,必须要采取“以战应战”的策略,以区域市场上的主流品项作为战斗型产品,夺回已失去多年的优势地位,甚至把其培育成超级大单品,在阶段性考虑“量价利”如何平衡的基础上,进而形成“高端、中端、低端”全部覆盖、有效互补的战略核心大单品组合群。

鉴于此,笔者在2014年针对市场这种产品竞争态势,推行了打造“一高一低”核心战略大单品的策略。主要考虑和权衡产品销售的“量价利”问题,低端产品作为核心大单品角色,能够有效化解同品类竞争对手的持续冲击,进而增强渠道体系的信心,扩大销量规模。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司利润营收多寡的问题,费用资源配置过大,低端产品的利润空间不足以支撑,那靠什么来填补公司流失掉的利润?那就是在确定低端产品作为核心大单品的同时,再确定一款销量潜在规模大、消费群体认知度高的利润型高端产品作为核心大单品来进行组合互补。

更重要的是,笔者的这一策略想法和时任营运总经理力主推行的“俱乐部O2O微终端模式”不谋而合,这也为2014年在笔者所辖区域市场推行打造“一高一低”核心大单品策略提供了一个战略指引方向。

二、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营销指导方法

在营销实战中,笔者一直和营销团队强调,做一线营销工作,必须要学会在营销工作中抓主线,找方法、控时间。在推行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工作中,不同的区域市场,各区域市场负责人和核心经销商都在思考几个问题:在所辖区域市场,什么样的单品可以定位为核心战略大单品,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配置和策略方法组合,才能成功完成其角色转换和真正承担起这个角色重任?在何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那又如何做到这场营销战的首战必胜,最终在区域市场全面打赢这一场战役?除了想清楚上述的所有问题外,笔者进一步探索更为稳妥的战术方法是:先考虑选择在两个不同的小区域市场进行试点,根据经销商网络资源、经营能力、资金状况、队伍建设等基础要素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分别确定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高、低端的角色定位问题,最后快速进入实际操作,快速总结经验、快速提炼战术指导方法阶段,再据此进一步指导在各核心区域市场滚动复制、系统化发展、逐步影响渗透更广泛的市场、更多的经销商和消费人群,以达到各区域核心市场“点线成面,全面破局“的目的。笔者对所辖区域市场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四个统一:统一基本操作思想、统一基本行动方法,统一基本工作要求,统一达成时间节点。

按照上述诸多想法,针对B区域市场打造“一高一低”核心战略大单品策略和在两个不同的小区域市场,两个不同经销商参与的针对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实战操作和经验方法的总结提炼,笔者拟定了一份针对B区域市场下发执行的分时间、分品项、分系统、分策略的营销工作基本指导方案:《关于5月、6月份两大核心战略大单品的市场操作基本指导思想及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根据笔者拟定的《2014年B市场的年度营销规划》和《B区域市场A国产酒系列产品的价格带梳理及发展思路》,结合公司营运总经理金总提出的“俱乐部O2O微终端模式”,经过前期的细致调研和分析各品项产品在B各区域市场的发展状况后,分析认为,在当下不确定的、动荡不安的市场环境下,B市场要想完成预期的业绩指标挑战巨大。基于这样的现状,B市场特提出“打造战略核心大单品”计划,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区域市场,通过聚焦战略单品的经营,探索出一条“战略单品核变”的品牌模式。第一个阶段的核心战略单品主要聚焦在“一高一低”,高端产品确定为Y酒,走俱乐部O2O路线;低端产品确定为G酒,走社区便利店微终端O2O路线。也意在进一步探索出两个不同“圈层”运作的商业模式。

具体工作指引如下:1、关于5、6月份确定开展“G”酒为社区便利店系统的核心战略大单品工作基本指导及工作开展基本要求:

1.1:,基本指导思想:

把x市场、xx市场的G产品确定为在社区便利店、便利连锁店、名烟名酒店系统的核心战略大单品,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把此项单品做为布局此系统的核心品项,实施两个核心市场的“千店攻坚”计划。通过此项计划,进行各区域市场的微终端系统的构建、优化、生动化建设和O2O微终端认证等系列工作,为下一个阶段实施社区营销模式和区域化O2O模式构建一个基础性的支撑平台,力争计划在年度内此项单品突破年销售回款xxx万至xxx万的规模。

1.2、工作开展基本要求:

A、在G做为核心战略大单品的地位基本确定下来后,5、6月份,两大市场的负责人,一方面,要和经销商沟通确定切实可行的铺货活动计划和后续的动销方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采取多种策略手段,例如,铺市进货奖励、陈列有奖、消费者买赠活动等去拉动产品形成动销局面,开局就把“势”做足,一鼓作气,为旺季形成旺销态势做好基础铺垫。在此基础上,确定样板市场、样板街和样板店的规划事宜。5月30日前两大市场需要形成系统的、切实可行的铺市动销方案,报公司及我处备案。

B、同时,要视此项工作推进顺利与否的情况,需要和经销商渗透”通过做大、做活“G”这一单品,把此品项为做为核心纽带,逐步丰富和完善目前现有G系列产品的四个细分价格带上的全线布局工作,最终形成既要有规模走量的产品、又要有给公司和经销商带来规模性利润的产品,还要有形象产品来烘托的产品线布局,为未来的此系统内的A国产葡萄酒系列产品升级换代做好基础铺垫工作。在经销商进行第二轮进货时,需要两大区域市场的负责人考虑此系列产品的组合经销问题。

C、在5月30日前,两大区域市场的负责人需要把参与此项攻坚计划的经销商所辖的社区便利店、便利连锁店、名烟名酒店系统的终端基础资料收集完毕,报公司及我处备案。

D、其他区域市场,凡是具备基础终端网络优势、销售队伍规模优势和资金、物流配送优势的现有经销商和其他潜在的、待开发的意向经销商均可参加此项“千店攻坚计划”的活动,可享受同等的政策投入力度。

E、此项政策资源的使用,要求各区域业务人员做好监督工作,不得挪作其他渠道的资源使用。

2、关于5、6月份Y产品确定为核心战略大单品的市场开发策略基本指导思想及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

2.1、基本指导思想:

Y作为A国产葡萄酒产品体系中的核心高端产品,一方面,作为金字塔尖层面的基础角色,必须进行深度夯实,做牢A酒高端产品体系中的核心支撑点,做大核心消费群体的影响面,做好推动A品牌价值成长的主要成员。另一方面,作为A公司的利润贡献产品,通过公关活动、品鉴体验等进一步做大影响,形成规模上量,成为业绩成长和利润来源的重要保障。鉴于Y在x市场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局部市场具有规模上量的基础条件,拟计划把“Y”作为B市场A高端产品体系中的核心战略大单品进行培育,以此带动其他系列冰酒产品的发展。

2.2、目标任务:B地区2014年x系列产品的基础任务量为:xxx万,争取量xxx万,冲刺量xxx万,与2013年度相比,同比增长至少在200%。第二季度:x-x月份力争突破销售回款:xxx万,争取量xxx,冲刺量xxx万。(注:本月已回款xxx万)

2.3、工作开展基本要求:

A、 重点突破的区域和挖潜市场的布局:重点突破的三大区域为S市场、T市场、H

市场。挖潜市场为:D市场、P市场、F市场、DD市场等。三大区域市场的负责人要把此项产品做为5月、6月份招商布局、现有经销商的产品线优化和具体市场运作规划的核心突破品项,必须要落实到具体业绩体现上。x市场、x市场在5月30日前需确定有能力参与此项产品的“核心战略大单品”战略活动计划的经销商,并初步形成细化的合作方案,报公司及我处备案。

B、 x地区的x市场、x市场,x地区的x市场以及x地区的x市场的区域负责人,要本着“有

正确资源的经销商做正确的事”的原则,仔细研究当地市场的现有经销商资源是否有能力、信心和公司一起把此项产品的销售规模做大,对于过去冰酒销售表现好的市场,各业务负责人需要和经销商一起找到重新激活市场的突破点,进行重新规划布局。x市场经销商冰酒的库存比较大,当地的业务负责人必须要协助经销商,一起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库存消化解决方案,5月30日前要形成方案,报公司及我处备案。

C、 此项政策资源,要求各区域业务人员做好监督工作,不得挪作其他渠道的资源使用。

3、工作排期及责任人:

5、6月份主要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责任人

x市场1000家便利店终端的铺市动销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合作经销商最终确定及1000家便利终端的铺市动销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的Y酒品牌体验活动及团购分销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Y酒战略联盟经销商筛选、确定及细化合作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Y酒战略联盟经销商筛选、确定及细化合作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x市场G酒经销商筛选、确定及细化合作方案;x市场Y酒库存消化解决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G酒经销商筛选、确定及细化合作方案 5月30日前

x市场G酒战略联盟经销商筛选、确定及细化合作方案 5月30日前

各区域市场终端网络基础资料统计完善并上报 5月30日前

样板街、样板店规划的确定和执行 三个月

以上所述的两大核心战略大单品市场操作基本指导思想及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请全体业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并按照工作排期认真落实每个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各项工作内容的负责人需做好各自所辖区域总体工作的统筹安排事宜。

三、为核心经销商提供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执行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在经销商层面,不同区域市场的经销商所掌控的网络资源优势是不一样的。有些经销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商超系统、KA系统或者社区便利店系统,有些经销商资源优势侧重于团购系统,有些经销商的资源优势在于流通渠道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各区域市场经销商的经营能力、资源优势不能覆盖全部渠道系统、不能满足公司打造“一高一低”核心战略大单品的所涉及到的全部价格带和战略部署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要求各区域市场业务人员采取了“分渠道、分品项、费效比统筹平衡”的策略。比如,在某省的H市场,确定三家经销商作为执行此策略的联盟合作伙伴,一家主要负责商超、KA系统,一家主要负责社区便利店系统和郊区县市场,一家主要负责团购系统。做好渠道定位分工后,划分确定出每家主营的品项及数量,对于负责每个系统的经销商,笔者要求业务人员和核心经销商必须按照约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分别制定出针对每家经销商的年度营销策略规划,并要求策略的实施和资源的配置要细化到每一个阶段,公司分阶段进行与销量对应的费用投放或有侧重的进行费用前置使用,二次进货进行平衡。

其实,H市场是公司市场费用遗留问题和渠道冲突问题都非常严重的市场之一,2012年-2013年公司所在区域市场的负责人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其中,N经销商是费用遗留问题最严重的,也是怨言和意见最多的经销商,已经把A国产葡萄酒的经营业务置于其边缘性的地带,销量下滑极为严重。那为什么我们还要选市场遗留问题最多的H市场、N经销商作为公司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试点市场和对象之一呢,此经销商又为什么会接受呢?过程虽艰难但有成就感:笔者和此经销商进行了三天时间的艰难谈判,最后为此核心经销提供了一套让其能够接受的、有利润故事可描述的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公司坚持的作为为其解决其历史市场遗留费用问题的重要附加条件,视为一并解决完毕。

下面,笔者把给此核心经销商提供的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解决方案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出来,想告诉一线营销人员: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问题表象背后的本质,探求有效的解决方案,设计好利润故事,即使有再大市场遗留问题的市场,也一定会有反转的局面出现。

1、本市场解决市场遗留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N经销商是茅台的经销大户,也是法国卡斯特酒的一级经销商,拥有有丰富的各种类型的团购渠道资源,特别是具备高端白酒、葡萄酒销售的渠道属性,在H市场,此经销商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针对上述考虑,结合本人提出的B、H市场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计划,拟考虑把此经销商作为H市A国产葡萄酒高端市场网络布局的首选核心对象,重新激活经销商把经销A酒作为核心业务的信心,给予其把A酒在H市场的销售规模做大的底气和相应支撑的合理资源,为未来的市场网络布局、本地化俱乐部O2O模式的发展做好开局,把基础工作做夯实,把在当地市场的X冰酒的品牌影响力做深、做大。

基于上述想法,就本人提出的B、H市场在4-6月份推行打造“一高一低”的核心战略大单品计划,与经销商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此经销商经销信心大增,有决心配合公司的战略,在高端市场上,把X冰酒这一单品的销售规模和品牌影响,通过自身的圈子资源,做到最佳,从而带动A酒X冰酒系列甚至是A品牌全品系的联动发展。

2、本市场解决市场遗留问题的具体操作要求:

经过多方采信,公司同意在本次一次性处理上述市场遗留费用问题(此项不得重复计算市场投入费用,可计入年度销量指标,享受完成任务后的返利政策),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此经销商做如下附加要求:

(1)、上述三笔X万的市场遗留费用处理,根据当时的政策内容和经销商的要求,给予货补核销,以XX和XX、XX系列为主。

(2)、要求此经销商参与到公司B、H市场打造核心战略大单品的计划中来,要求以X冰

白、冰红为核心,逐步丰富经营其他价格带上的金、银X两个冰酒品项,同时附加两个高端品项:XX和XX,逐步占据H市场国产冰酒市场的主导地位。

(3)、六个品项的年度目标基础销量和分阶段销量执行要求:

截止到2014年12月25日,XX冰白、冰红的年度目标基础任务量需要完成XXX箱,按X元/箱打款,计:XXX万。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5月份执行X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第二个阶段:8-9月份中秋节前执行X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第三个阶段:11-12月25日前,执行X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

市场政策支持说明:总体X%+X%,以货补形式体现。首批进货公司一次性给与X%的市场支持,以支持经销商的核心消费群体赠酒及小品会。第二批、第三批的每批次进货,随货配给X%市场支持,以补货形式体现,余下的X%在下批次发货时给予补足,以补货形式体现。以此类推。

截止到2014年12月25日,XX酒的年度目标任务量需要完成XXX箱,按XXX元/箱打款,计:XX万。分三个阶段执行:第一个阶段:5月份执行X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第二个阶段:8-9月份执行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第三个阶段:11-12月25日前,执行XX箱的进货计划,计XX万。

市场政策支持说明:总体X%+X%+X%,以货补形式体现。首批进货给与核心消费群赠酒追加X%,共计XX%支持,以货补形式体现。第二批、第三批每批次进货,随货配给XX%市场支持,以补货形式体现,余下的XX%在下批次发货时给予补足,以补货形式体现。以此类推。

截止到2014年12月25日,XX酒的年度目标任务量需要完成XXX箱,按XXX元/箱打款,计:XX万。分三个阶段完成,按上述平均到每各阶段平均执行进货计划要求,首批执行XXX万。

市场政策支持说明:总体X%+X%+X%,以货补形式体现。首批进货随货配给X%市场支持,以补货形式体现,第二批、第三批随货按X%配给,余下的X%在下批次发货时给予补足,以补货形式体现。以此类推。

公司要求经销商在保留合理利润的同时,要把公司给予的政策资源投入到“大型品鉴会”、“小品会”、“小型客情赠酒”、“培育核心消费者、发展品鉴顾问及VIP赠酒”、“XXX冰酒之旅”、“会议赠酒”等活动的开展上来,公司将会定期派市场督察部人员核查费用的使用情况,若未按规划要求进行市场投入,公司将会终止此模式的合作,取消此专项投入费用。具体操作细案,在初步合作意向达成后,厂商双方在充分调研、沟通达成一致的行动计划后另行拟定。

(4)、以上三项单品,5月25日前执行首批打款:XX冰白、冰红XX万+X酒XX万+X酒XX万=XXX万。其他两个阶段进货计划也要求严格按照本条款3里的小条款3约定的执行时间来落实到位。

5、截止到2014年12月25日,以核心战略大单品XX冰酒为主的六项单品销售目标量合计完成XXX万。

3、 按此方式处理此问题的弊与利分析:

(1)、D公司未接盘A企之前之前遗留的X万费用,公司给予解决是担当,说明对合作伙伴负责任,着眼于长远利益,顾全大局;不解决也属正常,公司也没有完全的义务去处理大量未接盘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本人建议公司仍要以企业担当为己任,把公司提出的打造A酒的“公信力”不折不扣的予以落实到位。

(2)、按照上述合作模式给予经销商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短期看是增加了公司的费用支出负担,但从长远看,让经销商改变了对A酒企业诸多负面的看法,能与企业一起同舟共济、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3)、按照上述合作模式操作,在消除经销商疑虑、调动经销商积极性的同时,企业可充分借助此经销商的资金优势、网络优势、人脉优势以及物流配送的优势,找到重新激活H市市场乃至HH市场新的破局之路,也为把此经销商培养成公司未来的核心大商奠定好的合作基础,符合公司眼下以及未来以“俱乐部O2O模式”为主导,推动企业核心业务成长的根本需要。

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此经销商的销售业绩与历史同期销售数据相比实现了将近200%的逆势增长,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其中作为核心战略大单品来主推的X冰酒占总体销售收入指标的90%以上。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