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发挥计划局职能作用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蓝色忧郁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702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9分钟。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也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只有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结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农业税逐步取消、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实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建设新农村,一个方向性的原则是用科学发观指导和统领新农村建设。因此,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

(一)贫穷落后,发展水平低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和政府可用财力有限,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能力有限。工业化进程严重滞后,城市化比重低是典型的农业县,县财政是吃饭财政、赤字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这一基本县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基础环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要着眼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欠帐多,起点低,建设任务重

我县农民收入水平低,生产生活存在一定困难。2005年我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仅1839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60%,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显的愈加迫切。在发展种养殖方面,农民既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技术服务体系发育不足,而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病虫害和瘟疫的能力,产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又面临市场价格波动,产品卖难的市场风险,在开展劳务输出方面,既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竞争激烈的需求约束,又面临着自身缺乏文化技术知识,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工作的困难,还面临着劳动力市场不够规范,劳动安全和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巨大风险,我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双乳镇三同村是我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全村2005年底,有人口2392人,有耕地2452亩(其中:水田1080亩),人均拥有耕地约1亩,劳动力约占总人口的60%,外出务工820人,劳务收入人均在3000元左右,乡镇企业和商贸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约200人,非农收入约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此外,长期以来公共财力投入有限,自身投入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该村基础设施欠帐严重。道路硬化不足,水利设施老化,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不到位,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部分贫困农户由于缺乏基本的收入来源,又得不到来自社会保障的有效支持,仅能维持基本的生存,根本无力支付医疗教育的费用。农村还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一是文化生活单调,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村级没有文化室,群众业余活动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二是农村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引导和支持,脏乱差问题突出,三是少数家庭家长因为自身观念问题或素质不高,对其子女疏于管教或教不得法,学校教育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或缺乏有效教育手段,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引导和外部支持,打架斗殴、恶语粗言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因素。

三、推动政务公开,发挥计划部门职能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民主监督,实行政务公开,是加强民主建设和党内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按照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依法行政,把群众最关心的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和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公开行政职能,增强部门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同时,通过政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群众、企业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实行政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要贯彻政务公开,推行政务公开,计划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加强项目工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十一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安排部署要求,一是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工作重心的指导下,科学的编制好年度以工代赈和国债项目建议计划,并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好汇报衔接,采取得力措施,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省、市计划盘子,倾斜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发挥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使国债资金达到最大化效应,在项目工作中,要充分推行政务公开,以规范项目工作行为,从项目的规划、申报、立项、争取、下达投资计划到施工验收各环节都能按项目管理程序办理,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和民主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农民最需要解决而仅靠自身又无力解决的事情上,如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重点扶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进一步做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是新时期“扶贫攻坚”途径的新探索,是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贫困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确定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点上,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安排部署,做到示点、示范,资金捆绑,形成资金合力。在选择搬迁对象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方式,通过群众自愿申请,乡村把关审核,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审定,确认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并在乡(镇)、村两级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搬迁户建房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事前约定”的原则,要严格控制建房面积,把建房面积政策要求,向群众公示,防止农民因搬迁导致更加贫困,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确保搬迁户“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求,坚持做到“八个统一”。尽力完善搬迁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搬迁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结合实际,制订出各搬迁对象切实可行的致富产业规划,发展生产,促进搬迁户增收,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加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的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资金,必须严格实行专款专户管理,实行报帐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在兑现方式上,采取“直通车”的办法,直接将建房补助资金兑现到建房户,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建房补助资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我县制定的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优惠政策,更不得搭车乱收费,坚决杜绝挪用,挤占和贪污现象,防止优亲厚友、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真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只有以工业理念积极发展农业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强牧、提桑、优粮、兴药”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药、烟、菜、茶、果”等特色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建成秦龙养殖厂、成林油脂化工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培植新优势。要进一步完善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要结合农业产业化目标,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村各种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立足现有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壮大绿色食品、生物化工、新型建材、矿产工业四大生态支柱工业体系,大力扶持富硒菜籽油、魔芋食品、精米加工、薯类粉条、畜禽产品等绿色食品工业,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档次,扩大营销宣传,实现工农良性互动;以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化工工业;大力引进先进工艺与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质量,加快高标号水泥、空心砖等优质建材的开发,做优新型建材工业;加强矿产企业协调服务,扩大矿产开采能力,合理有序开发黄金、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扶持、强力包装一批骨干产品,全力打造出几个影响力大,价值高的省级名牌,实现工业突破性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平、诚信的发展环境,改进招商方式,提高开放水平。采取多种招商形式,(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细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管理,提高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使更多的招商项目落户到我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以工促农的目标。

(四)认真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牢固树立全局抓项目的意识,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抢抓“全省项目建设年”机遇,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扶持。对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要落实责任部门和项目业主,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省市建设计划。调整投资结构,强化投资管理,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10%以上。

重点项目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外部环境的有力保障,切实抓好2006年十件实事和十个重点项目,健全项目建设领导包抓机制,建立项目定期通报制度,强化重点项目的协调管理。为确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投资2.0亿元的目标,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公路建设机遇,以完善路网,提高县乡公路等级为目标,全力抓好汉铜油路改造工程,蒲溪月河大桥,月南路拓宽改造等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完成汉漩路油路改造任务。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南区通乡公路建设,启动平酒路、观酒路、龙双路等重点通乡道路提等改造。全年新修便民桥30座,完成农村通村公路42条119.5公里水泥硬化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建立县乡村公路养护机制,提高公路养护规范化水平,确保通乡村公路的晴雨畅通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五)抓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抓好正在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国债)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引入民营资本,争取银行贷款项目,创办民办高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发展面向农村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疾病防治体系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抓好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卫生网络,积极争取120急救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综合楼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

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结合人口与计生工作“十一五”规划,健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认真做好漩涡、蒲溪、铁佛、平梁、龙垭等乡镇计生站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大争取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组织实施汉阳镇文化站建设,积极争取城南新区图书馆,文物保护项目。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城乡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争取力度,改善基层组织基础设施条件。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是党在新时期对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争取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六)加强价格监管,转变工作职能,促进农民增收减负和农村经济发展。针对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人均收入绝对量少,基础低,潜在负担多,增收难度大,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市场波动,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农村公共事业落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抵消了国家免除农业税带给农民的实惠,看病贵、学费高等问题,价格管理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全面清理涉农价格和收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环境。首先,对过去出台的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文件要进行全面清理,凡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一律废止。其次,对保留的涉农收费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及时研究提出降低过高收费标准的意见,尽可能地降低农民负担。第三,已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要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积极研究对放开价格的监控措施。

二是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监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化肥、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控,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进一步加强化肥市场价格监管。运用综合手段监控化肥价格。及时向社会公布粮食价格信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种粮收益。

三是完善农村电价、水价政策,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继续完善并落实农业生产用电优惠政策。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各类用电同价工作。推进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合理制定农村水利工程水价、农村人畜饮水价格、农村机井灌溉用水价格和农村自来水价格。

四是整顿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水平。研究建立与农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监管体系,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支持农村平价药店经营,整顿农村医疗服务收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规范农民建房收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除依法颁发的证照可按规定收取工本费外,取消其它涉及农民建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是逐步建立农村价格管理体系及价格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和农村物价监督点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围绕为“三农”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工作,及时收集农产品供求及价格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种植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七是巩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一方面增加收费公示的内容、消除涉农价费在公示内容上的盲区,另一方面加强涉农价费公示的广度、消除涉农价费公示在面上的死角。针对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措施。在全面清理涉农收费、改革公示形式,完善公示范围、公示内容的基础上,健全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巩固公示成果,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八是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价格监测和价格信息服务工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更加全面、详细、真实地反映农业生产成本效益情况,加强对不同耕作方式、不同生产技术、不同规模类型、不同组织形式、不同品种品质的农产品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调查,通过成本收益对比分析,帮助农民找到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新途径。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和信息服务工作,建立覆盖大多数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大户的价格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向农业生产者并提供价格信息咨询服务。

九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重点查处农业生产资料,农村用电、用水、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认证,以及农村教育、医疗、殡葬等方面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加强对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认真受理农民群众对乱涨价、乱收费的投诉举报,及时查处各种侵农损农的价格违法行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